【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深圳实验学校国际部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A解析:A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说法不正确。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油污,故说法正确。
C、氢气未被广泛应用,是因为氢气制取成本相对较高,储存和运输较为困难,故说法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故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增大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C解析:C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如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不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即使达到了饱和状态,也是稀溶液,不符合题意;C、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如氧化钙能和水发生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是5%,符合题意;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溶解其它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
记录数据如表: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第三组和第二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解析:A【分析】结合第二、第三、第四组实验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NaCl。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0•柳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C2H5OH)消毒液进行手和其他皮肤的消毒。
如图为某品牌乙醇消毒液的标签。
(纯乙醇的密度约为0.8g/mL,水的密度约为1.0g/mL)。
请回答下列问题:(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2:1 。
(2)乙醇由C、H、O 元素组成,配制乙醇消毒液需要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1 。
(3)乙醇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解答】解:(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填:18;2:1;(2)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配制乙醇消毒液需要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25=3:1;故填:C、H、O;3:1;(3)将75mL乙醇与25mL水混合,则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为:75mL×0.8g/mL=60g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0.6%答:乙醇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70.6%。
2、(2020•枣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计算:(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9:1:12 。
(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维生素C的溶液3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解答】解:(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填:9:1:12;(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根据题意可得:300g×1%=(300+x)×0.3%解得:x=7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3、(2020•海南)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
初中化学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溶液 第三节 溶解度习题
第三节溶解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b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并充分搅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B.t1℃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升高到t2℃时,M、N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D.温度升高到t2℃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2.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6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李晓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3g B.9g C.15g D.18g3.将一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水20克,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3克;若向原溶液投入该晶体7克后,发现溶液中有2克晶体不能溶解,求该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A.15克B.30克C.45克D.40克4.某温度下,将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
向第一份加入9gA 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
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40g B.20g C.8g D.无法计算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1.515.119.424.437.6 A.30℃-40℃ B.20℃-30℃ C.10℃-20℃ D.0℃-10℃6.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7.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的溶解度______B的溶解度(填”>”或”<”或﹦”)(2)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______(3)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______法提纯B;(4)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8.t℃5%的硝酸钾溶液200克,若蒸发掉150克水,恢复到t℃恰好变成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克,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相等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解析:CA、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B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C、实验2是常温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5g氯化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加入的氯化钠不能溶解,乙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分析错误,符合题意;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甲中加水,溶质不变,乙中的加溶质不再溶解,因此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故D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 NaCl 和 Na2CO3。
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 ℃时 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B解析:BA、从溶解度曲线图知道,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B、44 ℃时,Na2CO3的溶解度是50g,则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g100%33.3%⨯≈,符合题意;100g+50g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适合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不符合题意;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碳酸钠的溶解度在40 ℃以下是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因为冬天温度低,所以降低温度能够得到碳酸钠的晶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2.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C【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80g 2020g g+=100g x ,x=50g,故A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10050gg g+×100%=33.3%,故B错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D.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D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3.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答案】B【解析】A.由图示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A正确;B.N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20g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00%10020ggg⨯+≠20%,故B错误;C.M点为80g水中溶解了20克溶质,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添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故C正确;D.P、Q均是这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故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M与N溶质是相同的而溶剂不同,可判断出N<M,由于温度相同时不饱和溶液最浓,可知它们的关系是:N<M<P=Q,故D正确;答案为B。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假设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值为0.在装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1)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需要量取mL(保留一位小数)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2)在如图中,画出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变化图象.(标出Na2CO3溶液的质量)(3)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5.4;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3)7.1%【解析】(1)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则有:x×1.84g/cm3×98%=100g×9.8%,x=5.4mL,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如下图所示:(3)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Na2CO3+H2SO4═Na2SO4+H2O+CO2↑,98 142 44100g×9.8% y z==,y=14.2g,z=4.4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1%,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在农业生产上,常需用质量分数为16%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 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
【答案】24 kg;126kg【解析】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50kg×16%=24" k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50kg-24kg=126kg3.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4.5g B.15.5g C.16.1g D.18.3g【答案】C【解析】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由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得:H2SO4~ZnSO498 16198g×10% x解得:x=16.1g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6.5%B.30%C.25%D.【答案】A【解析】饱和溶液是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这 3.5 g氯化钠不会溶解,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A。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习题新版北京课改版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分别向含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MgB.MgOC.Mg(OH)2D.MgCO32.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40g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l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gB.2gC.5gD.8g3.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S甲、S乙)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克甲;3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在20℃时进行比较,正确的是()A.S甲=S乙B.S甲>S乙C.S甲<S乙D.无法确定4.利用粗盐提纯得到氯化钠晶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排序正确的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②①⑤③C.⑤①④②③D.④②⑤①③5.在t℃时,某物质X、Y分别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与水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a、图b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都只能是固体B.两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图示溶液的浓度:X<YD.t℃时X、Y的溶解度:X<Y6.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5g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用100mL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D.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7.100mL20%的食盐水与200mL20%的食盐水相混合,得到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5%B.10%C.15%D.20%8.炎热的夏天,小青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杯底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9.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两溶液仍饱和B.甲溶液可能饱和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溶液质量:甲=乙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物质溶解时一定放出热量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11.下列做法中,能够使20℃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A.升高温度到30℃B.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溶剂C.降低温度到10℃D.温度不变,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固体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2.为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24.4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滴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综合练习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牛奶C.白酒D.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详解】A、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C、白酒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3.在《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两个实验中都应使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B.烧杯、玻璃棒、量筒、试管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 D.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答案】A【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粗盐的初步提纯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蒸发皿、酒精灯。
两个实验中都应使用到的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材料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格与图象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表格比图像更直观体现变化规律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C.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答案】A【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可知,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图象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故A错误;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和溶剂影响,故B错误;C.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29g,氢氧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D.40℃时,碳酸钠在酒精中难溶,所以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 .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都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故溶液质量变小,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物质b的溶解度要更大,故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t1℃时, a、b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B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答案】D【解析】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实际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C.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相当于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配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D. 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相当于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小,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正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10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A.减少99%B.增大100倍C.增大1倍D.不变2.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 50 gB. 10 gC. 100 gD. 40 g3.要配制100 g 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称取5 g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 mL水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5.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6.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8.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④→⑤可析出53.9 g KNO3晶体9.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硝酸钾晶体10.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20g硝酸钾投进50g水中,充分搅拌,制成20℃时的溶液,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24%【解析】此题容易错解成,造成错解的原因是误认为20g硝酸钾投进50g水中全部溶解.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算出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硝酸钾,没有溶解的部分不能算作溶质的质量,故此题根据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进行计算或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直接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法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法二:设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x=15.8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2.(2014重庆)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1)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100g.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2)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200g 24.5%的稀硫酸,计算所取浓硫酸的体积(计算结果取整数).(3)进行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消耗稀硫酸160g.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答案】(1)40%(2)27mL(3)电解槽中NaOH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解析】(1)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可列出等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要一致;(3)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消耗掉的硫酸的质量首先求得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0%(2)设:取浓硫酸的体积为V.V×1.84g/mL×98%=200g×24.5%V=27mL(3)设:采集的烧碱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x 160g×24.5%x=32g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32%<35%答:应取浓硫酸27mL;电解槽中NaOH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3.现有20℃ NaCl的饱和溶液100g,欲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加入10g NaCl晶体B.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C.温度不变,加入10g水D.温度不变,取出10g溶液【答案】C【解析】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再加入溶质也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蒸发掉10g 水,得到的溶液还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加入10g水,改变了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了改变;温度不变取出10g溶液,只是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答案】A【解析】氯化钠的溶液蒸发水分,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溶剂质量减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m%)增大,当氯化钠饱和溶液再蒸发水分时,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5.某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D.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2.4%【答案】D【解析】由实验2和实验3可知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实验1、2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B不正确;实验3、4所得溶液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C错误,D正确.6.(2014广东佛山)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5mLB.2mLC.3mLD.4mL【答案】B【解析】配制20%的溶液质量为0.5g÷20%=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5g-0.5g=2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2mL.7.(2013湖南永州)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 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20%B.22.5%C.25%D.30%【答案】A【解析】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 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8.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取用B.氯化钠的称量C.水的量取D.氯化钠的溶解【答案】C【解析】用量筒量取水时,眼睛的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的操作错误,其他各项的操作都是正确的.9.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1)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2)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___盘.在下表所列的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并在下列标尺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3)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4)装瓶: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答案】(1)40 960 (2)左砝码/g100502020105【解析】烧杯质量为23.1g,需氢氧化钠40g,共63.1g,所以需50g砝码1个,10g砝码1个,3.1g用游码.10.(2014江苏盐城)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B.用量筒量取90.0mL的水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答案】C【解析】称取的氯化钠不能倒入量筒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故错.其他各项的操作都是正确的.11.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B.2mLC.3mLD.4mL【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至少可得溶液的质量为:0.5g÷20%=2.5g,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5g-0.5g=2g,即2mL.12.现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g,分为质量相等的两份.(1)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①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②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多少克水?③若用60%的硝酸钾溶液与其中一份混合的方法,需要加入6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2)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量分数变为5%,需要加水多少克?【答案】(1)①设需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80g×10%+x=(80g+x)×20%解得:x=10g②设需蒸发溶剂的质量为y.80g×10%=(80g-y)×20%解得:y=40g③设需加入6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z.80g×10%+z·60%=(80g+z)×20%解得:z=20g(2)设需加水的质量为m.80g×10%=(80g+m)×5%解得:m=80g答:(1)①需增加10g硝酸钾;②需蒸发40g水;③需要加入60%的硝酸钾溶液20g.(2)需要加水80g.【解析】解题时要找准溶质、溶液的质量:两个小题中溶液的质量均是80g.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多种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溶液的稀释计算的原则都是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13.(2013恩施)实验室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图1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1)用图1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2)若③中游码标尺读数为1.2g,则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3)根据(2)中NaCl的质量计算,该同学需要用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mL).(4)他按图2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无误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答案】(1)②③①⑤④玻璃棒(2)5.8 (3)52.2 (4)小于【解析】(1)用NaCl固体配制溶液的过程是:从试剂瓶中取出NaCl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将称好的NaCl固体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盛有NaCl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2)③中称量时NaCl固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NaCl的实际质量为5g+2g-1.2g=5.8g.(3)该同学要配制的溶液质量为5.8g÷10%=58g,则所需水的质量为58g-5.8g=52.2g,水的体积为52.2mL.(4)图2仰视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52.2mL,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14.(2013北京)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答案】A【解析】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量取一定体积的水用量筒,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钠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而蒸发皿是不需要的.15.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 ,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某维生素C 泡腾片,每片含1g 维生素C .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 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 的质量分数为( )A .0.4%B .1%C .2.5%D .4%【答案】A【解析】略16. (2012盐城)酒精(C 2H 5OH )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23%B .46%C .55%D .72%【答案】B【解析】根据酒精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要使酒精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则酒精分子与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3,假设酒精溶液中有1个酒精分子,就有3个水分子,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1×46+3×18)×100%=46%.17. 将50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 ,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1%B .5%C .10%D .20%【答案】B【解析】50g20%的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为:50g×20%=10g ,稀释前后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则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8. (2011达州)26g 黄铜(Cu —Zn 合金)与100g 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g .求:(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75.0% (2)15.1%【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26g +100g -125.8g =0.2g ;根据化学方程式,由0.2gH 2计算出26g 黄铜中锌的质量和生成ZnSO 4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 +6.5g -0.2g =106.3g .解: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黄铜中Zn 的质量为x .Zn +H 2SO 4=ZnSO 4+H 2↑65 161 2x y 0.2gx =6.5gy =16.1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0%,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19.(2013咸宁)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大于30g,此温度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都是不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通常采取降温的方法将其变成饱和溶液,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宜采用降温的方法将其变成饱和溶液,B错;由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仍大于30g,因此,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仍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C正确;由于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将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就会变成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显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D正确.20.(2012义乌)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答案】(1)525毫升(2)180克【解析】本题应用了两个重要的公式:(1)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2)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公式进行变形来求解.问题(2)涉及溶液的稀释,解题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630克÷1.2克/厘米3=525厘米3,即525毫升.(2)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630克×28%÷98%=180克;答: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525毫升;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180克.。
溶液问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溶液问题解题方法和技巧溶液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化学体系,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了解和掌握溶液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化学成绩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一、溶液概念的理解溶液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其中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二、溶质与溶剂的判断判断溶质和溶剂是解决溶液问题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下规则进行判断:1. 若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中,则液体为溶剂,固体或气体为溶质。
2. 若液体与液体相互溶解,则质量较小的为溶质,质量较大的为溶剂。
3. 若液体与液体相互溶解,且没有明确的量比关系,则可以根据溶液名称来判断溶质和溶剂。
例如:在乙醇溶液中,乙醇是溶质,水是溶剂。
三、溶液的浓度计算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物理量,通常表示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1.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
2.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
3.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4. 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
四、溶解度与溶解过程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溶解过程是指物质溶解于溶剂中的过程,它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两种方式。
五、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重要参数。
1. 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对浓度。
如果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则溶液呈酸性;如果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则溶液呈碱性;如果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溶液呈中性。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D.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即100g溶剂中甲物质的质量>乙物质的质量,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故错误;D、由于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时也相同。
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由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正确。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 密度为 1.14g/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800mLC.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5:4【答案】D【解析】A、根据用浓硫酸配稀硫酸的步骤考虑需要的玻璃仪器;B、根据用配制的溶液的总质量减去浓硫酸的质量就是加入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D、根据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解:A、用浓硫酸配稀硫酸的步骤:计算、量取、配制,所以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A错误;B、稀硫酸的质量:1000mL×1.14g/mL=1140g,含有溶质质量:1140g×20%=228g,浓硫酸的质量为:=232.65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1140g-232.65g=907.35g,体积为907.35mL,故B错;C、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不断搅拌,散热,故C错;D、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稀硫酸中设溶质20g、溶液为100g,则溶剂为80g,所以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00g:80g=5:4;故D正确。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KNO 3和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低于40℃时,KNO 3的溶解度一定小于KCl 的溶解度B .将等质量的KNO 3和KCl 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KNO 3大于KClC .将10℃时KNO 3、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KCl 大D .将20℃时100g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需要再加入11.5gKCl 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答案】B【解析】A 、在30℃-40℃时,两条曲线有交点,此时KNO 3的溶解度和KCl 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B 、将等质量的KNO 3和KCl 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KNO 3的溶解度比KCl 的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的质量KNO 3大于KCl ,故正确;C 、将10℃时KNO 3的溶解度大于KCl 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100%100g+ 溶解度溶解度可知,将10℃时KNO 3、KCl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KCl 大于KNO 3,升温至60℃,KNO 3、KCl 的溶解度都增大,但溶液的成分都没有变化,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KCl 小,故错误;D 、20℃时,KCl 的溶解度为34.0g ,60℃时,KCl 的溶解度为45.5g ,如果水为100g 饱和溶液从20℃时升温至60℃,需要再加入11.5gKCl 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但是题干中为100g 溶液,故错误。
点睛: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B【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一、思维导图二、主干知识总结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应该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4. (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回顾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食盐。
实验步骤:①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质量及水的质量。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④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例题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解析】:(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3)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答案为:(1)BACD;(2)5;95;(3)B;(4)胶头滴管;搅拌,加速固体溶解.5.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1)思路: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2.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
若液体X是水,则固体y可能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二氧化锰3.某同学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则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5%B.7%C.14%D.8%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易溶物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6.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25gB.将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从50℃降温到30℃均会有晶体析出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不考虑水分蒸发)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7.如图所示是NH4Cl与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NH4Cl的溶解度比Na2SO4的大B.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60℃Na2SO4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除去Na2SO4中少量NH4Cl时比较高效的物理方法是将4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过滤D.25℃时将NH4Cl与Na2SO4各3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Na2SO4NaCl+CO+NH+H O=NaHCO+NH Cl”是氨碱法制纯碱中的重要反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解析:BA、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两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故C错误;D、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故D错误。
故选:B。
2.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
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D. A解析:A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因此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它们之间属于包含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它们是交叉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并列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
3.要配制10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食盐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为加快食盐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D解析:DA、称量氯化钠时,要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故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错误;C、加快固体溶解应该用玻璃棒,而不能用温度计,故错误;D、最后配好的溶液应该装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故正确;故选D。
初中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项练习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项练习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计算题(共17题)评卷人得分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是(1)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g;(2)水__________________g.【答案】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2.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计算。
(1)制取0.8g氧气,需要这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2)要配制这种过氧化氢溶液60g,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答案】难度:容易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实验室欲配制84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实验,请计算:(1)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2)已知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发生如下反应:NaHCO3+HCl═NaCl+CO3↑.向84g 1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剩余溶液质量为117g(假设生产的气体全部逸出).求: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②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答案】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4.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取50g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g,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5.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一定温度下,向92.6g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一定量CO2发生反应,若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g,请计算:(写出计算步骤,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的质量).(1)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11.8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3)求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3℃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B .t 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t 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D .t 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答案】D【解析】A 、t 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 ,所以甲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故A 错误;B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B 错误;C 、t 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130g g×100%=23.1%,故C 错误; D 、t 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t 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D 正确。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且在同一杯溶液中相互不干扰)。
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在20℃时,溶液质量分数相等B .30℃时,同一杯甲乙二者饱和溶液,甲溶质质量不一定比乙多C .分别恒温蒸发30℃时两杯溶液,析出的甲比乙多D.30℃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5g甲物质【答案】D【解析】A. 甲、乙在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B. 30℃时,同一杯甲乙二者饱和溶液,甲溶质质量一定比乙多,错误;C. 分别恒温蒸发30℃时两杯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甲比乙多,错误;D. 30℃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5g甲物质,正确。
故选D。
3.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若分别将100g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饱和;B、根据溶解度曲线中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考虑;C、根据降温后溶质的变化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考虑。
解:A、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甲物质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还是饱和溶液,但乙物质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B、因为从t2℃降到t1℃时,甲和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B错;C、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由于甲物质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减少。
乙物质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不变,还是100g,所以甲<乙,故C正确;D、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甲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仍然饱和,质量分数用t1℃时溶解度计算即可;乙物质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按照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只要比较出t1℃时甲物质溶解度与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即可,通过图象可知甲>乙,故D错。
故选C。
点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要利用好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5.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6.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为NH4Cl B.t3应介于40℃﹣50℃C.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 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 据溶解度表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乙是NH4Cl,正确;B、40℃时,Na2SO4的溶解度是48.4g,50℃时,溶解度变小,是47.5g,且t3℃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3应介于40℃﹣50℃,正确;C、据溶解度表分析可知,55℃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SO4的溶解度,故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乙>甲,错误;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t3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化相同,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
故选C。
7.30℃时,取甲、乙、丙中的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答案】B【解析】A .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A 错误;B .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 ,即100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 ,则10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 ,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 分别放进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故B 正确;C .向烧杯中加入NH 4NO 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 4NO 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 错误;D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g溶解度溶解度×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 错误;故选B 。
8.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9.下表是KCl 与KNO 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 3的溶解度B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 .40℃时,5gKCl 中加10g 水可得33.3%溶液D .50℃时,10g KNO 3中加20g 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 3固体析出【答案】C试题分析: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 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 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 正确;40℃时,KCl 的溶解度为40g ,即该温度下40g 氯化钾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 水中最多溶解4g 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 /14g ×100%=28.6%,C 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即该温度下45.8g 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 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 ,即50℃时,10g KNO 3中加2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 3固体析出,D 正确。
故选C 。
考点:溶解度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 .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 gC .t1℃时,100 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 gD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答案】B【解析】A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B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 ,故正确;C 、t 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所以130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g ,故错误;D 、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30130g g×100%=23.1%,故错误。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1.20℃时,将等质量的a 、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 、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甲图可知,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N 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线,选项A错误;B、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b完全溶解,说明此时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B错误;C、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那么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中完全溶解,那么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a和b中均没有固体剩余,ab的溶解度均大于20℃时b的溶解度,所以a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选项C正确;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