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改进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改进策略

摘要:教育负向功能是继对教育正向功能研究之后的又一个探究,文章主要梳理了以往国内外对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理论的研究,从“标准化”的课堂教学、“传统化”的师生关系、“个体幸福感培养的缺失”三个角度为切入点,来探讨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针对这三个表现,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消减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积极教育;改进策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功能”一词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正向的、积极的,应用到教育上,则自然而然关注教育的正向功能。直到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了功能具有正向和负向,隐性和显性两大维度,这种一元论思维才得以化解,教育的负向功能才逐渐被研究者重视。认识到“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减少学生心理压抑感、过度紧张感等消极情绪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降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提出合理化改进策略。

一、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理论框架分析

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柴野昌山在默顿的正向和负向功能、隐性和显性功能两大维度基础之上,构建了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分析框架。“柴野昌山将学校的教育功能看作一种具有自身逻辑结构的系统,力图在这种逻辑结构中同时找到正向功能、负向功能的位置。”事实上,柴野昌山分析的理论框架已从逻辑上说明了学校教育具有正向功能和

负向功能。按照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就是整体与组分的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教育的正向与负向功能构成了整个教育功能系统。美国教育家伊利齐提出了“学校消亡论”,认为学校是社会神化的收藏者,产生矛盾的承担者,以及实施这种神化的场所。“所以伊利奇主张取消现行学校制度,代之以各种…学习网络‟,诸如教育(学习)用品服务网络、技术交换网络、伙伴选配网络及教育工作者信息网络等。”显然,“非学校化”的教育方式固然有有益的一面,但废除学校的极端方式是不可取的。如何能用积极心理学寻求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二元统一,以降低教育负向功能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我国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教育的正向功能和显性功能上,而忽略了教育的负向功能和隐形功能。首先明确提出应对教育的负向功能进行研究的是张人杰先生。在张老先生之后吴康宁、王等等、李秀芬、董昭江等为数不多的人也在进行研究。因此,由于教育现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复杂性,如果无法正确认识教育功能,很容易在满足于教育表面上的成就感的同时忽略了潜藏的危机。需要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其特点,如不可消除性、可降低性,“具有隐蔽性与延时性的特征,而人才培养的周期又长,如果教育者对学校的负向功能认识不深的话,就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贻误许多人成为真正的人才”。

二、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

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自身不做改造,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经济功能,甚至会出现负功能”。那么,在学校教育当中教育负向功能是如何表现的呢?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标准化”的课堂教学“标准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容易产生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批判的“呆滞思

想”,轻视孩子的天赋、兴趣爱好、积极人格的完善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可以说,学校教育是在“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下按统一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同时课堂纪律要求严格,教师讲课,学生应该保持身体坐直、鸦雀无声;教师提问,学生必须举手示意并在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回答问题等,导致孩子学生精神紧张,甚至会有抵触情绪。(二)“传统化”的师生关系“传统化”的师生关系压抑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批判精神。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在学生心中教师的权威不容质疑。教师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站在学生面前。就地位而言,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其绝对权威的维护仍不可避免地对学生产生个性的压抑。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不幸福。因此,“传统化”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失去许多宝贵东西:失去主动学习习惯,失去对梦想的激情,失去天真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以及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批判精神。有学者认为,“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却难以做到。(三)缺乏个体幸福感的培养学生个体的幸福感是学校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个体幸福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修养、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对目标价值进行追求的内在精神链条”。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个体幸福感。但当今受限于传统教育模式,学校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

三、积极心理学与教育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新的概念,是以培养人的积极性和人格特质,激发人的积极力,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感的科学。谢尔顿认为,积极心理学“不过是关于人的日常优势强项和美德的科学研究”。艾伦•卡尔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和力量的科学。虽然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大体上都认同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日常强项优势、优秀品德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学。在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下,积极心理学的目的与教育目的有很高的契合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可以适应社会,有良好道德感,可以驾驭生活的人。“塞利格曼也说过,积极心理学运动提醒我们,心理学不应当只是关注疾病或健康,还应该关心人们的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和玩乐等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积极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消减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到日常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品德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对消减教育的负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环境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传统“标准化”课堂教学中由于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