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异”——微博语言暴力现象解析
微博语言暴力风险规避路径研究——以“小悦悦事件”为例
民规模达 51亿 ,微博注册用 户数超过 性决定 了它能在裂变式传播 中迅 速产生 件 ” 的 微 博 语 言 暴 力风 险 生成 机 制 .3 信息获取 ,微博渐趋成 为反映舆情 民意 民意 的过程将潜藏着极大的风险。
人的主观 、过激言论经微博 迅速传递 、
技术 与环境 “ 共谋 ” :风险社 发酵将造成舆论 的轰动 效应 ,在舆论源 起 、引爆 、缓释 与溢散 的周期 中,社会 众 舆 论 场 之 后 ,依 托 于 社 会 热 点 事 件 的 会 语 境 下 微 博 语 言 暴 力 风 险 之 建 构 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 ,当微博成为公
为例 ,对在风 险社会语境 下的微博语言暴力的风险形成机 制进行 深入剖析 ,以期借机探讨风险规避的可行路径。
【 关键词 】 微博 ;语 言暴 力;风险规避 ;路径 ;小悦悦事件
引 言
技 意 童救起 ,却遭微博舆论攻击 ,被 指 “ 炒 力的风险便在 以上 “ 术应 用”与 “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 ( N I C NC)
本 刊 特 稿
赫 “ ;
微博语言暴力风 险规避路径研究
— —
以“ 小悦悦事件 ”为例
口 李 春 雷 钟 珊 珊
【 摘 要 】 照贝克 ( lc ek 与吉登斯 ( nhn i es 的描 述 , 国 已 按 UrhB c ) i A t yGd n ) o d 我 进入 高风 险社会 。随着微博
微 博语 言暴 力
释放不满 l
I 1 未施救者 l ( 社会失范) 缓释 与溢散 l l
▲
获得快感 I
风 险 I形 成
激 、扭 曲言论 经迅速传递 、转发 ,产 生 性 ,转发过程并不仅仅 是信 息的简单复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声讨“键盘侠”,铲除“恶之花”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声讨“键盘侠”,铲除“恶之花”正文:网络暴力有多可怕?啉咻发布时间:10-1713:14网络暴力、言语暴力现象,在现实中或者网络中都赤裸裸的出现,危害严重,影响恶劣针对他人进行严重的人身攻击,打破了道德底线,在这个社会暴力的网络上,希望大家都保护好自己的,维护好网络文明和道德,保持善良,理智,都善良一些吧!@王源在联合国基金会发布的视频中,他表示:“大家可能都本着说,我骂你一句也无所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千个人骂一句或者一万个人骂一句,那个造成的伤害会有多大。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想到,我在发出这句话或者打出这行字之后,会对屏幕那头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当你发出这句话或者打出这行字的同时同时永远不知道,自己说的一句话会给他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当你发出这句话或者打出这行字的同时,想一想她会不会受伤或者从此改变他的一生…如今网络暴力到底有多可怕?乔恩·罗森的《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一如书名所示,讲网络暴力+公开羞辱。
当我们翻着微博,知乎看看评论区又有多少人在维护着他们所谓的“正义”,如乱箭一般把他人骂的体无完肤,批判着他们认为的事情,超出了对这件事这个人正常的评论范围,将这种伤害从虚拟的网络中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对他人造成了及其严重(不可挽留)的后果。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所以在进行网络暴力时,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在犯错,反而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殊不知会给别人带来多严重的后果。
换位思考,三思而后行。
我们叫不醒装睡的人,同样的我们也唤不醒心理阴暗的人,键盘侠随时都存在,总有人会跟你唱反调,有多少人因为顶不住网络暴力的伤害而离开,网络暴力已经渐渐融入你的现实生活,打扰你的生活。
生而为人,拜托大家都善良一些,人心都是肉长的,凡事三思而后行,别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成为伤害别人的利刃!25岁韩国女星自杀:屏幕挡不住网络暴力的恶意发布时间:2019-10-15 19:50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当地时间10月14日下午,韩国警方证实,女艺人崔雪莉在家中身亡。
草率的言论和粗暴的批评从716微博事件看法学研究的教条化桑本谦
“7·16 微博事件”起因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易延友在不恰当的时机、以不恰当的方式、用不恰当的平 台发布了一句不恰当的言论———“即使是强奸,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要小。”没想到这句话 竟在几小时间里疯传网络,随即招来了海啸般的愤怒声讨。① 一个人,因为一句话,而在一天之内,就陷入了 舆论漩涡,纵然在如今的微博时代,也是极其罕见的。这让那些热衷微博的法学专家不寒而栗,同时也让另 一些远离微博的同行暗自庆幸。
做了那么多铺垫,最终还是要讨论易延友教授提出的问题: “陪酒女”与“良家妇女”的身份差异是否应 该成为司法实践区别对待的合理依据。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在李某某涉嫌强奸案尚未被警方公布案情真相 之前,易延友教授没有使用假设性语气而径直指称受害人为“陪酒女”,明显属于出言不慎。⑧ 但现在,我们 要撇开案情,只讨论易延友教授提出的问题。“陪酒女”显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法律概念,更不能和“良家妇 女”并列。只有一部分“陪酒女”才是“妓女”,那些只陪酒不卖身的“陪酒女”应该属于“良家妇女”的范畴。 因而,与“良家妇女”相对的、更有意义的概念建构是“妓女”,而非“陪酒女”或“陪舞女”。
论研究会年会的入选论文。作者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对这一事件涉及的言论展开法学评论,其中不乏争
议的言论。其实,在法学史上,持续乃至激烈的争论对于推动法学研究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本期登载
此文,并不代表本刊赞成或者反对此文的观点、词句乃至论证过程,而是倡导开展严肃的法学评论。欢
迎读者就该事件和此文涉及的法学、法律问题给本编辑部投稿,开展讨论,当然也须文责自负。
③ 这是所有刑法教科书关于刑法上的平等原则的通行解释,无需在注释中一一列出。 ④ 当受害人是病弱女性或智障女性时,之所以要对罪犯从重处罚,是因为这类受害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罪犯的作案 成本较低,因此需要更为严厉的惩罚以补充犯罪的成本。至于强奸处女需要从重处罚的原因,将在下文揭示。
评析网络暴力
评析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
一、表现形式(1)以文字语言为形式的网络暴力现实生活中人在生气、烦闷、情绪不定时,想要通过语言暴力宣泄是很正常的,而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会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或多或少的抑制了这样一种宣泄的产生。
网络社会是虚拟的社会,在网络上却比现实更容易爆粗,通过文字的方式发生语言暴力。
文字语言暴力这种形式在如今人流量大的网站随处可见,如天涯论坛、百度贴吧、微博、腾讯新闻评论等。
任何一个网络暴力事件,不难发现,其中文字语言暴力必定不会少,粗俗、恶毒的攻击性语言推动了网络暴力的扩散,也增加了网络暴力的危害。
(2)以图画信息为形式的网络暴力图画信息暴力在网络暴力事件中也并不鲜见。
我国发生过很多例子,例如篡改他人传上网络的照片,通过照片的篡改进行侮辱、诽谤、攻击等。
韩国网络发达,因特网宽带连接居世界第一,但是也并未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网络社会,网络暴力问题此起彼伏,比较早的例子是2006年一名22岁的韩国女学生的照片出现在一家图片共享网站时,脸部被人涂改的面目全非,朋友在看到照片后,接二连三的给她打电话确认情况。
网络中,目前也存在许多图画信息暴力的情况,惊恐的图片恐吓他人,通过Photoshop技术恶搞、损毁他人照片,以此攻击他人,这是一种图片信息暴力,通过图片的形式实施网络暴力。
二、“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对微博话语暴力现象的反思
传噤辨寇蕾对微博话语暴力现象的反思刘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近几年来,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其功能从简单的娱乐社交转变成为舆论卫士,微博在社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多重的角色,同时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但是微博的作用能否一直保持效力,能否始终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之内不危及网络话语空间,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本文从微博话语暴力盛行的原因、微博话语暴力是否等同于文化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网络语言暴力这一问题作更进一步的讨论。
关奠词:语言暴力群众领袖文化建构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
新浪微博创立于2009年8月14日,一开始,新浪微博被看做是中国式“T w i t t e r”(即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手机和个性化网络群,而不仅仅是发给个人),根据D C C I2012年最新调查发现,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19岁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经达到88.81%,微博用户量约为3.27亿。
近几年来,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其功能从简单的娱乐社交转变成为舆论卫士,微博在社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多重的角色,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徼博也滋生出了一些问题。
一、徽博话语■力盛行的原因如果问起2012年在新浪徼博上什么话题最热门、影响最深远,那就是徼博反腐。
在2012年微博反腐“表哥”扬达才、雷政富、“房叔”蔡彬等,因为网络检举榜上有名。
微博反腐作为反腐的一种新形式,在2012年大放光彩。
而在2013年的网络事件中,网络造谣的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8月公安机关针对网络造谣事件开展了“清网行动”,打击扰乱网络话语空间的一些网络大谣例如秦火火、杨秀宇、傅学胜等为网络空间的有序进行提供保证。
尽管微博上的信息量庞大,且呈现“平民化”的趋势,但是受众自己对于新闻本身的判断和筛选存在着主观性,加之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微博很容易被一些网络暴力者利用。
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学分析
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学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语言暴力指在互联网上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侮辱、威胁等行为,主要表现为言语上的暴力行为。
这种现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平台上随处可见。
网络语言暴力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扰乱了社会秩序,甚至引发了一些不良事件。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言论自由的倡导,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尤其是在一些敏感话题和热点事件中,网络暴力现象更加频繁和严重。
一些受害者因为网络暴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些人因此走上了自毁的道路。
面对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寻找解决之道。
本文将就网络语言暴力进行社会学分析,探讨其定义、影响因素、心理机制以及相关社会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旨在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学分析,探讨其定义、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社会问题以及提出应对策略,从而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研究网络语言暴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规范和心理状态,为预防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探讨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险,从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改善。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网络暴力问题的重视,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2. 正文2.1 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是指在网络上通过言语或文字对他人进行攻击、辱骂、恐吓等行为。
这种暴力行为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包括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
网络语言暴力通常是基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而展开,使得加害者不用承担实际责任,从而导致暴力言论更加肆无忌惮。
网络语言暴力的形式多样化,包括言辞激烈的批评、人身攻击、恶意谣言散布等,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
新媒体中语言暴力的现象与治理—以斗鱼直播为例
新媒体中语言暴力的现象与治理—以斗鱼直播为例[内容提要]近年来,语言暴力这一社会现象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谓的语言暴力,分为传统的语言暴力和新媒体时代下的语言暴力。
但两者都是使用辱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词汇伤害他人,致使他人精神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语言暴力的存在和传播范围更加的广泛了,这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语言暴力一直以来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伤害很大,据调查青少年遭受语言暴力的程度越高就越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冲动,越容易造成犯罪。
斗鱼直播是一个分享式的全民直播平台,带给人们娱乐、展示才能、自由发表意见的同时也充斥着语言暴力,不仅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伤害,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本文针对新媒体语言暴力的现象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提出能够有效减少新媒体语言暴力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语言暴力斗鱼直播The Phenomenon and Control of Language Violence in New Media -Betta liv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languageviolence.The language violence is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language violence and language violence in the new media age. But both are using insults, slander, contempt, ridicule and other insulting discriminatory vocabulary to hurt others, To cause others to be mentally violated. belonging to the scope of mental inj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rapid rise of new media, the existence of language violence and spread more widely,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social order and good customs. Language violence has always existed in our lives, To our spiritual life has brought great harm, especially for young people great harm,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teenagers suffer higher degree of verbal violence more prone to impulsive behavior, the more likely to cause offense. Betta live is a sharing of the national live platform, Language violence, not only to people's spiritual life harm, affect people's thinking and behavio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violence in new media languag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a feasible schem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iolence of new media language.[Key words] new media Language violence Betta live目录一、新媒体与语言暴力的联系 (3)二、语言暴力在新媒体的表现形式 (4)三、斗鱼直播中存在的语言暴力现象和表现 (5)(一)传播虚假信息和谣言 (5)(二)斗鱼直播中的弹幕语言暴力 (5)(三)直播游戏中的语言暴力 (6)(四)黄色语言暴力 (6)四、斗鱼直播中语言暴力的严重程度 (6)五、斗鱼直播语言暴力的影响 (7)(一)危害青少年的成长 (7)(二)扩大语言暴力 (8)(三)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8)六、总结 (8)参考文献: (9)新媒体中语言暴力的现象与治理—以斗鱼直播为例一、新媒体与语言暴力的联系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媒体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微博语言暴力的成因
微博的承载介质 , 其本 身存 在的种种 缺点 自然会在微博上得到更加显著 的体现 。 而
分析微博 语言 暴力 的成 因不仅 仅要从 网 络的角度 考虑 ,也要从作 为 “ 社会 化媒 体”的微博 的角度考虑。
是一个 马拉松 式的结构 , 个体不用担 心他
是否处 于社会 的底层。 ②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我国社会 的逐 渐分层 , 造成 了部分 人的相
身份 , 而顺从群体 的规范 , 即去个体化 。 勒 庞在 《 乌合 之众 》中的认 为 : 群 体具有 自 然性 , 他们 的集 聚没 有缘 由 、 没 有统一 的
啦謦
传 媒e 时 代l N E W S 瓣 。 鼹
的交集 。 而他们之所 以能够成为一个群体 完全是一种情感领域 的行 为。 能够激发他 们相 同情感 的东西 就是一个 个社会 性事 件, 对 于某个社会事件 的基本 的判断是使 他们成为群体的情感纽带。 在热点事件 中 , 微博形成 的社交 圈有 着群体性特征 , 个体 为了得到群体 的良好 评价 , 往往会 自觉不 自觉地选择群体性思 维, 以便 自己与他 人一致 。 保持一致 的看 法让人们产生 了一 种群体 的归属感 , 而在 这样 的归属感之下 , 语言暴力之类 的过激
N E W S W O R L D l 传 媒e 时 代
微 博 语 言 暴 力的成 因
。陈新 宇
【 摘
要】 微博语言暴 力是 网络 自媒体 时代 日益 凸显的一种 网络现象 , 其形 成有 复杂的社会 因素 。 群体 的无 意识 和缺乏理性 , 加
自媒体暴力传播解析——以微博为例
它更多作用于当事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 常重视 与微博用户 的互动 ,在新 闻报道
中引用微 博 网友评论 成为经常方式 。微 猎奇是人 的本 能,是人对 未知事件 是传统 网络暴力与信息传播手段不断变化 博成 为民众实现话语 权的重要平 台 ,不 的好奇 。 自 媒体 传播 中很多暴力 图片和 发展衍生出的新型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的 过一些用 户不惜 以暴 力传播方式 引发关 视频 ,发布者 和转发者都 以猎 奇心理吸 概念要 比自媒体暴力广泛得多。 注 ,追求话语权最 大化。 引更多人关 注。 比如 “ 社 团”和 “ 变态 自媒体暴 力传播是指 自媒体用户 为 了某种 目的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 发布消
新 媒 体
NE WS RE SEAReH
自媒 体暴 力传 播解 析
— —
以微 博 为 例
李 悦 张 萍
口 杨 梅
【 摘 要 】 论文 以微博 为例 ,从 自 媒体暴 力传播 的含义 、原 因、特点 、危 害、对策等方面展 开研 究 ,力求给 自
媒体 管理 方及 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 考性 建议 。
( 二 ) 传 播 主体 角度 1 . 利 用 暴 力 方 式 增加 关 注
问卷调查 、深度访谈 等方法 ,通 过分析 宣泄 情 绪 、释 放 压 力 ,比如 “ 林 妙 可 自媒体暴 力传播 的特 点及规律 ,力求探 事件 ” 。2 0 0 8 年 奥 运 开 幕 式 让 这 名9
络平 台 ,微博 的快捷方便 是传统媒介 无 酒 ”等于金钱 黑色交 易。
法 达到的。
正像一个 网友所说 , “ 比如讲 官员腐败 在 参 与 式 文化 背景 下 无论 民生 新 的 ,讲贫 富差距大 的,讲 弱势群体遭遇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语言暴力的案例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语言暴力的案例今天,许多人都已离不开网络,甚至有一些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息,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言论空间。
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
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
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
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
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
因此,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
”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但笔者认为,除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试用社会学经典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性质(一)现实性冲突是针对某一个人(名人)或某一件事所进行的网络语言暴力,因为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不满,因此在网络这自由的平台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论。
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事情的解决。
等到事件平息并达到多数人满意的效果时,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就会消失。
新媒体下的网络暴力现象解读
新媒体下的网络暴力现象解读——以被充气男孩事件为例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跻身主流媒体,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
近几年来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以匿名的、群体性方式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的事件。
如:“高跟鞋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等。
虽然攻击者的身份是虚拟的,但在现实中却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并且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种暴力现象就是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某些网友对某些事件发表的网络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由此完成了虚拟空间中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甚至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处罚。
这些处罚也并不是公开的程序,而只是网络舆论的过分压力。
发生在今年7月12日的一件爱心救助活动竟然演变为网络暴力事件。
事件是一名13岁男孩杜传旺到一家汽修店当学徒,被工人用高压气泵塞进肛门充气,造成大小肠及多处内脏破损,穿孔,生命垂危。
随后天使妈妈基金参与了这场爱心救助活动。
但事件却出现了偏颇。
被救人本该是这场“救救小传旺”的网络爱心传递中绝对的主角,但是,一场失控的质疑浪潮和弥漫其中的网络暴力,却使一切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主持人遭人肉和质疑,叹息“网络太可怕”在这场质疑浪潮中,“最悲剧”的是齐鲁电视台主持人王羲。
在整个“被充气男孩”舆论事件中,王羲成为了第一个被人肉的对象。
她是在微博上最早披露小传旺遭遇的网民之一,其微博被转发近40万次,但随后有网民的质疑:“你为什么要夸大事实,耸人听闻地喧嚷‘高压充气枪塞入肛门充气”?后来警方的法医得出了结论:只是对着肛门处充气,不是塞入。
此后,有网民发布人肉成果,称王羲曾代言不孕不育医院广告,爆料称王羲“曾当小三”,她的丈夫出面辟谣,同样遭到谩骂,不堪网络压力的她删除了她所有微博中的内容,并叹息“网络太可怕了”。
称这件事然她和家人受到了“极大伤害”。
天使妈妈“是不是为了炒作名气并敛财?”网友的质疑持续不断。
最让人感叹的,则是原本已经朝着令人欣慰方向发展的小传旺受害事件本身之处,但却让致力于此的天使妈妈深陷舆论漩涡。
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分析
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分析作者:于德山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7期摘; 要: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的人士通过网络赋权成为微博舆论领袖,即微博大V。
网络话语赋权与网络舆论力量进一步带动微博大V类型的扩大,形成了名人类微博大V和当事人类大V。
在突发事件中,这些微博大V设置议程,引领社会舆论,发挥出诸多良性作用。
然而,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传谣、情绪化言辞与奇谈怪论等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针对微博大V,如何规避其在突发事件之中的话语失范行为,做到社会舆论场域的良性互动,需要我们强化微博大V的自律原则、网络应用监管的优先原则和不同新媒体官方应用的合作原则等规制方法。
关键词:突发事件;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04-04所谓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是指话语失实、话语情绪化与奇谈怪论等网络话语空间之中引发网络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随着近几年我国突发事件与网络驱动型突发事件的频发,微博作为最重要的网络舆论平台地位的不断凸显,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话语的赋权与舆论领袖的扩大近几年来,国外各种自媒体形式(We Media)在web2.0的语境中,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出论坛、网络社区、博客、播客等典型形式,开始更加基于个人用户体验和信息交流经验进行发展,并与SNS类的交友社区形式进行深入的融合,形成了以Myspace、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微博客网络,引导了世界网站发展的潮流。
目前,国内网络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是社交网(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百度空间、豆瓣、飞信、微信等)和微博(新浪微博、人民微博等),其发展符合Web2.0时代网络向社会化网络(SNS)发展的大趋势。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为网络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大约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七,网络使用率空前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接二连三、屡见不鲜。
本文从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社会背景、定义、表现、原因等方面做了一些分析。
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标志着微型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微型计算机以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已经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并且普及到了普通家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网络成为大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人和事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与其他人展开讨论,互相交流。
网络交际、网上购物、网上获取信息,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网络生活也一跃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兴贵族”,它使人们轻松地越过地域、空间的距离,交流、通信、购物、了解外部信息、获取资料都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
可以说,网络时代的到来,才使地球具备了真正的“地球村”的含义。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语言暴力获得了格外充足的生存理由和格外宽广的生存空间。
网络语言暴力是在计算机大范围普及、网民数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问题,自从出现以来,人们给予了它各种定义。
李宪玲认为,网络语言暴力,具体说来就是在属于新兴媒体的网络上,采用霸权的方式,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围、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词语,通过组织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剥夺了他人的一些话语权力,导致的结果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甚至是身体伤害。
而张朝阳观点是,“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一模)网络语言暴力【材料一】2021年1月12日,有网友在其个人微博发文吐槽某演员是“老赖之女”。
此言论一出,引起其粉丝的强烈不满,在原微博下发布大量谩骂评论。
不仅扒出该网友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而且还蜂拥至该校官博下留言,要求学校开除她学籍。
并威胁该网友称“24小时内,要看到你微博顶置道歉,为期一年,否则你们学校教务处会接到我的电话”。
【材料二】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统计表【材料三】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主要呈现以下表现形态:一是散布谣言等虚假信息。
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通过不负责任的恶意传播,不仅侵害当事人的名誉和人格,还会成为触发公共事件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言论。
对一些未经证实的事件或对社会上的不满现象,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过激言论,这些语言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名誉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恶意滥用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一旦被恶意滥用,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选编自人民网)【材料四】“群体极化”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中提出的概念,指群体成员中原本已经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使得观点或态度向着某种极端方向转化,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激进。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给产生“群体极化”效应提供了一个极其方便的平台。
首先,由于互联网的互动性,个人可以只接受特定的信源提供的特定内容,与特定的个体交往。
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用户的自主性。
但另一方面,这不仅限制了个人的视野,还造成了极化效应,使得个人的行为、观点变得更加极端,最终引发网络暴力。
尤其是当前网络赋予用户的匿名性,使得网民淹没在人群中,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他们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毫无顾忌地宣泄着非理性的情绪。
在此类事件中,负面消极的情绪比正面积极的情绪更容易被大家所分享,偏激的观点会不断地被更多人接受,再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持续扩散,进而又传播给他人。
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和辟谣机制(转)
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和辟谣机制2011/8/1/15:42来源:《青年记者》杂志作者:朱松梅任雁目前,我国各大门户网站基本都开通了微博,既吸引了普罗大众,又网罗了各界名流。
微博让公民成为记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事件的记录当中,推动着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
微博在给我们的信息交流带来诸多便利和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微博谣言丛生,让受众沉浸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海洋中,可以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要使微博健康发展,就必须探索预防和纠正微博谣言的方法,保持它作为传播工具的纯洁性。
微博中产生大量谣言的原因首先,微博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由于微博的字数限制,它不可能像传统媒体或者社区新闻那样,将新闻事件的整个背景、详细经过等悉数发表出来以供受众参阅、评判。
所以,受众所得知的事实不一定是全部真相,甚至只是对真相的管窥蠡测。
相对于呈现完整的客观事实,微博更适合于表达非理性的主观感受、想法和情感,具有强烈的个体性。
这种内容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其次,微博在信息发表上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微博的发布对设备和技术要求不高,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其他客户端发表微博,且发表前无需经过审核,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性。
可以说,微博真正使用户随时随地、几乎无门槛地发表信息。
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理论,即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最为重要的把关标准之一,信息的发布需要经过记者、编辑等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重重把关,其可信度和真实度都比较高。
网络的兴起使得把关机制有所削弱,微博本身的特性又加剧了“把关”的消弭速度。
所以,微博在占据信息发布制高点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第三,从传播的难易程度来说,微博字数不多(如新浪微博要求140字以内),便于快速阅读,非常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微博暴力
摘要随着微博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不仅给人们提供平等阐释社会问题的空间。
还因微博的高度自由和匿名性等特点导致了微博暴力的发生。
国内目前对微博暴力的研究大多从语言学,法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传播学这块涉及的较少。
因此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分析微博暴力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解决微博暴力的方法。
关键词微博暴力;把关人;媒介真实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136-011 微博暴力概念的界定微博暴力是基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发展而来。
网络暴力众说纷纭,但核心特征大致为以下几点:1)微博事件的真实性不能保证;2)参与者的言论和行为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3)受害者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受损。
由此,本文根据网络暴力的几个特征,给微博暴力下定义为:网民在微博上针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进行非理性的,攻击性的言论和线上线下行为,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
2 微博暴力产生的原因2.1 社会情绪现实发泄渠道少和微博自身的特点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此外,“怨恨成为中国目前的主导性社会情绪”,但现实环境无法提供人们发泄怨恨的场所,微博平台的高度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促使人们在网上进行发泄和施暴,且无需承担责任。
2.2 把关人的缺失最早把“把关人”这个概念运用到新闻领域的是怀特,他认为编辑是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编辑把关着内容的选择权。
而微博的低门槛设置使更多的人可以随意进出微博平台,言论不受限制。
微博无把关人对事前发表内容的属实情况进行审查,也无法对微博暴力的参与者进行精准把关,微博暴力期间,暴力言论一边倒时也无补救措施。
2.3 大众媒介营造“媒介真实”大众媒介长期以来通过有选择的信息流传递,给人们营造了媒介真实,即加工之后的有效事实、表演化事实、隐蔽的不真实的事实、真实的不真实……使受众形成对某个群体和事件的相关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