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安徽专版)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第3讲标点符号与病句.
2016安徽中考语文综合运用复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语文综合运用
应对策略:
(一)图文转换题
B.漫画类 略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语文综合运用
考点二:口语交际题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语文综合运用
中考真题:2013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 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 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 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 块钱的。” 解析:①几十秒等来的是安全,是健康。大妈,您想 想,现在还有什么比安全健康更重要的呢?如果大家 都不愿意等,那这马路上该乱成什么样子呢。 ②大叔,有些东西不是能够用钱来衡量的,钱能不能 买到健康,买到安全呢?文明交通,应该从每个人做 起。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语文综合运用
考点一:图文转换题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语文综合运用
中考真题:2013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是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解析:据调查统计,人们闯红灯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 别人闯”,其次是“看到没有车”和“习惯了”,真正 “有急事”的只是寥寥无几。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 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语文综合运用
应对策略:
(一)图文转换题
A.徽标类
1、观察分析徽标构成元素; 2、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 3、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 构图元素(外形) 象征义(寓意)
【精品】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项复习资料第3讲标点符号与病句素材新人教版word版
第3讲 标点符号与病句
《语文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这一部分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这一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书写标点符号,二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要准确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特别是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表意不明(有歧义)、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对于标点符号与病句的要求:①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②语言通顺、得体。
③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
表未予以列出。
)
2.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常见病句类型
类型一:搭配不当:即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舞姿”不能和“回响在我耳边”搭配。
)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听到”不能和“时代的复兴”搭配。
)
③主宾搭配不当
如: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_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共49张PPT)
•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中考语文(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部 分积累 与运用 专题4 语文综合运用③三、标点符号修改 (共49 张PPT)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两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答案】(1)谙jìngyè(2)振撼震撼(3)C(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解析】(1)推测“an”的具体含义,然后以义定形。
“劲”是个多音字,读“jìn”时,意思为“力气”“力量”;读“jìng”时,意思为“坚强有力”,做形容词。
据此,可以推断“劲松”中的“劲”应读“jìng”。
“咽”也是个多音字,与“鸣”搭配,只能读作“yè”。
(2)“振撼”一词与“心灵”搭配。
意为“心理受到强烈冲击”。
所以。
“振”应为“震”。
(3)要注意联系语境,指出“山风凌厉”的语境义。
根据“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句推断,“厉”在这里的意思是“凶猛”。
(4)变换句式,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是前提。
所给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把其变为反问句,可分三个步骤:①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同“不是”;②在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辨析字音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式变换。
3.【答案】(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解析】(1)给了一个小语段,让我们判断名著名和书中人物。
答题时,要善于抓关键信息。
如“花枪挑了酒葫芦”交代了人物所用的武器和嗜好,“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
据此可以推断该情节是“林冲看守草料场”,是《水浒》中精彩篇章之一。
(2)《海底两万里》,该书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潜艇历险的故事。
主要人物有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尼摩船长等。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中考语文安徽专版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标点符与病句
第 3 讲标点符号与病句2011 年~ 2015 年安徽中考命题剖析2016 年安徽中考命题展望考察知识点年份标点符病句号用词不妥、语序2015——不妥2014——用词不妥词语重复、语序2013——不妥标点误搭配不妥、语段2012用改正词语误用、介词2011——误用题题分最近几年来,安徽省的中考试型号值题都波及了病句改正的题型,主假如在整个语段背景下设填4(14置问题,考察考生的语言辨析空)分改错能力,过去是放在语文综合运用中考察,而 2014 年病填2(43句的考察与字词的音形义相空)分交融,在知识点的考察上体现综合性的特色。
标点符号在填4(352010 年和 2012 均有所考察,空)分考察形式是在综合性语段中对错误的标点做改正和对标填4(34点符号的表达成效进行剖析。
空)分估计 2016 年将会连续近几年填4(33的趋向。
病句为必考题,考生空)分必定要加以重视。
考试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这一部分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修业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这一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书写标点符号,二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在平常的练习中,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要正确理解各样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特别是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病句改正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改正习作中有显然错误的词句。
”“改正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互换改正,做到语言通畅,书写规范整齐。
”“养成改正作文的习惯,改正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知识做到文从字顺。
”常有的病句种类主要有:成分残破、搭配不妥、重复啰嗦、语序不妥、句式杂糅、前后矛盾、表意不明 ( 有歧义 ) 、用词不妥、分类不妥等。
《2015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大纲》关于标点符号与病句的要求:①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②语言通畅、得体。
③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知识改正文章,做到文从字顺。
1.常有标点符号的使用( 见下表 )类合用范围示例型1. 陈说句末端的停留。
2016 中考语文(安徽专版)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第3讲 标点符号与病句.
第3讲 标点符号与病句考试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这一部分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这一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书写标点符号,二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要准确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特别是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表意不明(有歧义)、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对于标点符号与病句的要求:①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②语言通顺、得体。
③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
1.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见下表)难(注:标号中尚有括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分隔号,因使用较少,本表未予以列出。
) 2.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常见病句类型类型一:搭配不当:即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舞姿”不能和“回响在我耳边”搭配。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听到”不能和“时代的复兴”搭配。
)③主宾搭配不当如: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
(“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只要”和“才”搭配不当。
)类型二:成分残缺:即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安徽专用)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篇积累与运用
第 1 篇累积与运用第2课时字词的音、形、义1.2015·南京给加点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栗树多数生在山里。
秋季,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
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洁净,然后环树刨 () 出一道道沟垄() ,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周转动。
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曲一团的幼小cì() 猬。
栗实成熟时,它们黄绿色的壳便zhàn() 开空隙,露出乌亮的栗核。
假如没有人收集,栗树会和全部植物同样,将自己美丽的孩子自行还给大地。
(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广西师范大学第一版社2014 年版 )2.2015·海南阅读下边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 ________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趣”。
我自己经常力争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解,又经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ku ò) 不舍。
今日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兴趣。
我 ________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这样,我期望诸.(zh ě) 君和我一起受用!( 节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更正。
① kuò改为________②zhě改为________(2) 在文段的横线上挨次填入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生坚信B.平生服气C.天生服气 D .平生坚信3.2015·丽水阅读下边一段文字,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时间存在于丰富的平时生活中——在zhǎng(1)_____ 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候鸟的一次次迁移中,在儿童子xīxì(2)________ 的笑声中。
我们和时间是一对相依相偎的伴侣,一起走到 dìl ǎo-ti ānhuāng (3)____________ 。
4.2015·宁波读下边这段文字,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古朴幽静的天一阁,mí__(1)__ 漫着淡淡墨香; yuè__(2)__ 耳悦耳的甬剧,传唱着各种悲喜;甜美软 nuò__(3)__ 的汤圆,包裹着浓浓乡思;静静流淌的姚江, bǔ__(4)__ 育着代代子女。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注意: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2分)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分)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说。
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 )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 严厉 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D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 严格B. 严厉C. 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4. 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解答
(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文累积与综合运.解答考点一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考情总结(1) 依据拼音写汉字:①从2008 到 2015 年,近 8 年每年都考,要么考一个字,要么考两个字;②均以词语的形式考察,且以二字词语为主 ( 除 2012 年为四字词语 ) ;③近 8 年共考察 13 个词语,此中 9 次均不是写第一个字,其他 4 次为写第一个字。
(2)给加点字注音:①从 2008 到 2015 年,近 8 年每年都考,要么考一个字,要么考两个字;②均以词语的形式考察,且以二字词语为主 ( 除 2012 年为四字词语 ) ;③近 8 年共考察 12 个词语,此中 7 次均是给第一个字注音,其他 5 次均不是给第一个字注音。
应答策略安徽省同意考生在中考时携带学生词典,在答题时词典也饰演了重要的角色,下年面我们介绍一下“查词典”的三种方法:马(1)音序查字法:查字速度快,使用频涤率高,不只能够用来查找自己想写而不会写童的字,还能够用来查找字的义项。
步骤以下:噪①先确立音节的声母( 没有声母的音节囹看第一个字母) ;婆,聚②而后再查音节表,在相应字母下找到卵这个音节,并看清它右边所注明的页码;③依据页码翻到这一页就能找到所要查的字。
比如“石 ji àng”的“ ji àng”,先查大写声母 J,再查 ji àng,就能依据页码找出“匠”字。
(2)部首查字法:这类查字法最常用。
当碰到一个字,不知道其读法和意思时,可用此法去查。
步骤以下:①确立被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笔划;②从“部首目录”中查出这个部首在“检字表”中的页码;③翻到“检字表”中这一部首,再数清楚这个字除部首外还有几画,按着笔划找到这个字;④按“检字表”注明的页码在正文中查部,“黑”字共 12 画,在“部首目录” 12 画栏中找到“黑”字部,而后在对应页码的“检字表”“黑部”中,即可以找到“黝”所在的正文页数,依据页码即可以查到:“黝”读“ yǒu”。
安徽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安徽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宇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②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__________________,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⑥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卧。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高清版)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②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____________,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⑥____________,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 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 ( )世事 劲.( )松 呜咽.(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016年安徽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答: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 )松呜咽.(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答: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⑩指示代词:句中如果出现了指示代词,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
如: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
(“她 ”有歧义,可指 “三 妹 ”,也可指其他人。 )
第二步:查主干。
就是用 “压缩句子,提取主干 ”法来辨别句子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搭配是否得当。
如:我国棉花的生产, 长期不能自给。 (此句主干为 “生产不能自给 ”,很容易看出主语 “生产 ”和谓语 “自
)
类型七:不合逻辑
①自相矛盾
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 “幸免 ”,怎么能说是 “死难者中的一个 ”呢? )
②主客颠倒
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 )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正确的
③否定不当 如:司机师傅要控制车速, 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 “防止 ”的应该是 “再次发生 ”,应该去掉 “不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则根据语意更换其中的一个。
如: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
但”应放在主语之后。 )
⑦并列短语: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搭配
不当的内容删去即可。
如: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间的停顿。
3.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 顿。 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2.用在 “说、想、是、证明、宣布、 透露 ”等词语的后面,提起下文。 3.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后面,引起下 文的分说。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
( “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 )
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如: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只要”和“才”搭配不当。 )
类型二:成分残缺 : 即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如:阿姨出席了社区 “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 (此句缺宾语。 ) 类型三:语义重复 : 即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表示解释说明的语句。
破折号 ——
2.表示话题的突然转换。
我 …… 对不起 …… 大家 …… 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 就到了 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 —— 中央大 厅。 今天好热啊! —— 你什么时候去上 海?
书名号 《》 〈〉
3.表示声音的延长。 1.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刊物 名、歌曲名、戏剧名、影视名、绘 画名。 2. 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 号。
如: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此句中的 “从来没有过 ”和“空前 ”意思一样,只用一
个就可以了。 ) 类型四:语序不当 : 即句子语序错乱,常见的有逻辑语序不当和关联词语序不当等。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 2900 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个句子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
解为 “文物 ”是 2900 年前出土的,应改为 “新出土的 2900 年前的文物 ”。) 类型五:句式杂糅 : 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即可。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 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此句的否定词有 “否
认 ”和 “不 ”,还有一个反问词, 也相当于否定词。 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 即等于否定, 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
⑤肯定否定连用: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 “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
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举的省略。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请您稍等一下。 你叫什么名字? 难 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你给我出去!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 星。 应该看到,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 生的精力。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 我到过的 不过十多处。 周恩来是党的领袖、开国元勋、民族 英雄、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 们用来记言记事。 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 他十分惊讶地说: “啊,原来是你! ”
(此句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
“报告”只能部分搭配,可删去“注视和” 。 )
⑧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遇上这样的病句
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去即可。
如: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
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 1 倍。 ( “减少 ”“下降”“贬值”
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
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前后矛盾、表意不明 (有歧义 )、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
《 2015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对于标点符号与病句的要求:①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如: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此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
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 “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 ”;如果用判断句,应是 “成绩不好是可
想而知的 ”。) 类型六:表意不明 : 即一个句子可以表示多种意思,使听者误解。
如:小明和小张的妈妈到商店去了。 (去商店的是小明还是小明妈妈?造成了歧义。
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如果使用不当就删去一个否定词。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我们所缺乏的, 一是勇气不足, 二是谋略不当。 (此例前面已用了 “缺乏” 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 后面“不
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
④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往往易出语病。如果出现病句,只要删去一个否定词
“呜 ——”火车开动了。 《史记》《孔乙己》 《人民日报》 《人 民文学》
《〈中国工人〉发刊词》
(注:标号中尚有括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分隔号,因使用较少,本表未予以列出。
)
2.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 常见病句类型
类型一:搭配不当 : 即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①主谓搭配不当
用
用词不当、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词语重复、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语段修改
填空 填空 填空
填空
4(1) 4 分 言辨析改错能力, 以往是放在语文综 2(4) 3 分 合运用中考查,而 2014 年病句的考 4(3) 5 分 查与字词的音形义相融合, 在知识点
的考查上呈现综合性的特点。 标点符 4(3) 4 分
令、给等 ) ”去掉。 如: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此例滥用介词 “经过 ”,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 )
②动词连用: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 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不能带的,就删宾语;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不能搭配的,就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
这一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书写标点符号,二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掌握标点
符号的种类,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要准确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特别是句号、问号、逗
号、顿号、分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是: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
②
语言通顺、得体。③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
1. 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 (见下表 )
类
适用范围
示例
型 句号 。 问号 ? 感叹号 !
逗号
点
,
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
引号 “” 标 号
省略号 ……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2.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1.感叹句的末尾。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间的停顿。
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舞姿”不能和“回响在我耳边”
搭配。 )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听到”不能和“时代
的复兴”搭配。 )
③主宾搭配不当
如: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 )
换动词。如果是动词连续使用,有时导致语序混乱,先发生的动词在后,后发生的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
个动词的先后顺序互换。
如: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
培养人才的时间”或“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 )
③否定词连用: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 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
要 ”。 ) ④两面失衡
如: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得”前面加上
“能否”或去掉“是否” 。 )
(2) 辨析病句的步骤、方法 第一步:查关键词 。 ①介词连用: “通过 …… 使(让、令、给等 ) ”等介词同时出现的句子往往缺主语,应把
“通过 ”或 “使 (让、
古船”。 )
(2015 ·安徽 )九年级某班以 “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 ”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 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 A 】中华民族制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和歇后语是其中的两朵奇葩。谚语能增强语言 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形象、生动;歇后语幽默、风趣,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它们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 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形式。 【 A 】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的是病句的修改。 【A 】句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句中 “制造 ”不能和 “文学艺术 ” 搭配,“ 制造 ”通常搭配的是产品,与 “文学艺术 ”搭配的只能是 “创造 ”一词了,在语境中很容易判断出来。 【参考答案】 制造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