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方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机器学习方法有哪些

机器学习方法有哪些

机器学习方法有哪些机器学习方法最初的数据挖掘分类应用大多都是在这些方法及基于内存基础上所构造的算法。

目前数据挖掘方法都要求具有基于外存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合能力且具有可扩展能力。

下面对几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做个简要介绍:(1)决策树决策树归纳是经典的分类算法。

它采用自顶向下递归的各个击破方式构造决策树。

树的每一个结点上使用信息增益度量选择测试属性。

可以从生成的决策树中提取规则。

(2) KNN法(K-Nearest Neighbor)KNN法即K最近邻法,最初由Cover和Hart于1968年提出的,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

该方法的思路非常简单直观: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KNN方法虽然从原理上也依赖于极限定理,但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

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避免样本的不平衡问题。

另外,由于 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计算量较大,因为对每一个待分类的文本都要计算它到全体已知样本的距离,才能求得它的K个最近邻点。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对已知样本点进行剪辑,事先去除对分类作用不大的样本。

另外还有一种Reverse KNN法,能降低KNN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分类的效率。

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

(3) SVM法SVM法即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法,由Vapnik等人于1995年提出,具有相对优良的性能指标。

该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机器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算法, SVM可以自动寻找出那些对分类有较好区分能力的支持向量,由此构造出的分类器可以最大化类与类的间隔,因而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分准率。

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优化方法

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优化方法

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优化方法阅读目录1.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2. 牛顿法和拟牛顿法(Newton's method & Quasi-Newton Methods)3. 共轭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4. 启发式优化方法5. 解决约束优化问题——拉格朗日乘数法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最优化问题,比如每个企业和个人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一定成本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等。

最优化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它是研究在给定约束之下如何寻求某些因素(的量),以使某一(或某些)指标达到最优的一些学科的总称。

随着学习的深入,博主越来越发现最优化方法的重要性,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大多问题都可以建模成一种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比如我们现在学习的机器学习算法,大部分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本质都是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最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或损失函数)进行优化,从而训练出最好的模型。

常见的最优化方法有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和拟牛顿法、共轭梯度法等等。

回到顶部1.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梯度下降法是最早最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最优化方法。

梯度下降法实现简单,当目标函数是凸函数时,梯度下降法的解是全局解。

一般情况下,其解不保证是全局最优解,梯度下降法的速度也未必是最快的。

梯度下降法的优化思想是用当前位置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为该方向为当前位置的最快下降方向,所以也被称为是”最速下降法“。

最速下降法越接近目标值,步长越小,前进越慢。

梯度下降法的搜索迭代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牛顿法的缺点:(1)靠近极小值时收敛速度减慢,如下图所示;(2)直线搜索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3)可能会“之字形”地下降。

从上图可以看出,梯度下降法在接近最优解的区域收敛速度明显变慢,利用梯度下降法求解需要很多次的迭代。

在机器学习中,基于基本的梯度下降法发展了两种梯度下降方法,分别为随机梯度下降法和批量梯度下降法。

机器学习应用基础知识文档

机器学习应用基础知识文档

机器学习应用基础知识文档简介机器学习是从数据中学习模式和关系的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金融和医疗等领域。

机器学习的主要方法机器学习的主要方法包括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

•有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常见方法,涉及使用已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以预测新数据的输出。

•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常见方法,涉及使用未知数据进行模式发现和关联分析等方面。

•强化学习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常见方法,涉及使用agent学习一个决策策略, 以最优化回报的决策结果等方面。

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

技术路线图•机器学习框架机器学习框架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工具,包括TensorFlow、PyTorch和Keras等框架。

•机器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算法。

机器学习的实验案例机器学习的实验案例包括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和强化学习等方面。

研究摘要本文档为数据分析团队提供了机器学习应用的基础知识,包括主要方法、应用领域和技术路线图等内容。

文档涵盖了机器学习的核心原理和最新进展,适合数据科学背景的研究人员阅读理解。

同时,文档还提供了具体的案例研究和文献综述,以帮助新人快速融入机器学习应用开发团队。

文档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档共分为六章,包括机器学习的主要方法、应用领域、技术路线图、实验案例、研究综述和结论等内容。

结论机器学习是数据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金融和医疗等领域。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新人将能快速融入机器学习应用开发团队,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机器学习的算法

传统机器学习的算法

传统机器学习的算法有哪些?
1.回归算法。

回归算法是试图采用对误差的衡量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类算法,是统计机器学习的利器。

2.基于实例的算法。

基于实例的算法常常用来对决策问题建立模型,这样的模型常常先选取一批样本数据,然后根据某些近似性把新数据与样本数据进行比较。

用户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最佳的匹配,因此,基于实例的算法常常也被称为“赢家通吃”学习或者“基于记忆的学习”。

3.正则化方法。

正则化方法是其他算法(通常是回归算法)的延伸,根据算法的复杂度对算法进行调整,通常对简单模型予以奖励,而对复杂算法予以惩罚。

4.贝叶斯方法。

贝叶斯方法算法是基于贝叶斯定理的一类算法,主要用来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

5.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拟生物神经网络,是一类模式匹配算法,通常用于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

也是机器学习的一个
庞大的分支,有几百种不同的算法。

机器学习的方法

机器学习的方法

机器学习的方法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模式识别和计算统计等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学习和改进的人工智能技术。

它可以帮助计算机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学习并泛化出规律和模式,进而实现预测、分类、聚类、识别等任务。

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和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等。

监督学习是一种通过已有的标签或结果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

它有两个主要的算法:分类(Classification)和回归(Regression)。

分类问题的目标是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垃圾邮件分类、图像识别等;而回归问题则是预测一个连续值,如股票价格预测、房价预测等。

无监督学习是一种在没有标签或结果的情况下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聚类(Clustering)和降维(Dimensionality Reduction)等任务。

聚类是将数据根据相似性进行分组,常用于市场细分、社交网络分析等;降维则是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表示,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和提高可解释性。

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来学习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试错来学习最优的行为策略,常用于机器人控制、游戏智能等领域。

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获得奖励信号,不断调整策略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除了以上常见的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机器学习技术,如决策树(Decision Tree)、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建模和训练。

总而言之,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学习算法从数据中自动获取知识和规律的技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医疗、交通、电子商务等。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展出更多更强大的方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机器学习】半监督学习几种方法

【机器学习】半监督学习几种方法

【机器学习】半监督学习⼏种⽅法1.Self-training algorithm(⾃训练算法)这个是最早提出的⼀种研究半监督学习的算法,也是⼀种最简单的半监督学习算法.2.Multi-view algorithm(多视⾓算法)⼀般多⽤于可以进⾏⾃然特征分裂的数据集中.考虑特殊情况(每个数据点表征两个特征):每⼀个数据点看成是两个特征的集合,然后利⽤协同训练(Co-training algorithm)进⾏处理.协同训练(co-training)算法,此类算法隐含地利⽤了聚类假设或流形假设,它们使⽤两个或多个学习器,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习器挑选若⼲个置信度⾼的未标记⽰例进⾏相互标记,从⽽使得模型得以更新。

Balcan and Blum (2006) show that co-training can be quite effective, that in the extreme case only one labeled point is needed to learn the classifier. Zhou et al. (2007) give a co-training algorithm using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ch also need only one labeled point. Dasgupta et al. (Dasgupta et al., 2001) provide a PAC-style th-eoretical analysis.3.Generative Models(⽣成模型)以⽣成式模型为分类器,将未标记⽰例属于每个类别的概率视为⼀组缺失参数,然后采⽤EM算法来进⾏标记估计和模型参数估计,此类算法可以看成是在少量有标记⽰例周围进⾏聚类,是早期直接采⽤聚类假设的做法。

EM算法的贪⼼本质使其容易陷⼊局部极值,因此算法对初始值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常⽤的解决⽅法是采⽤多组初值进⾏重复运算,并从中选择最好的⼀组解,或者通过复杂的优化算法(如分裂合并EM算法)获取参数的优化解.这些做法尽管降低了对初始值选择的敏感性,但却引⼊了过多的运算负担。

机器学习采样方法大全

机器学习采样方法大全

机器学习采样方法大全机器学习中采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从一个数据集中选取一部分样本作为训练集或测试集。

采样方法的选择对于机器学习的结果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机器学习采样方法。

1.简单随机采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简单随机采样是最基本的一种采样方法,它是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一个样本,然后将该样本从数据集中删除,继续从剩下的样本中随机选择,直到达到所需要的样本数量为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缺点是可能会导致训练集和测试集之间的分布差异较大。

2.分层采样(Stratified Sampling)分层采样是在数据集中按照其中一种标准将数据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按比例选择样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样本的分布特性,并且能够在不均衡数据集上得到较好的效果。

3.聚类采样(Cluster Sampling)聚类采样是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分成若干个簇,然后从每个簇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样本作为代表样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减少数据集的规模,缺点是可能会导致不同簇之间的样本差异较大。

4.过采样(Oversampling)过采样是在不平衡数据集中通过增加少数类样本的数量来平衡数据分布。

常见的过采样方法包括随机过采样(Random Oversampling)和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过采样的优点是能够增加少数类样本的数量,但缺点是容易导致过拟合问题。

5.欠采样(Undersampling)欠采样是在不平衡数据集中通过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数量来平衡数据分布。

常见的欠采样方法包括随机欠采样(Random Undersampling)和NearMiss。

欠采样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数量,但缺点是可能会丢失一些有用的信息。

6.边界采样(Borderline Sampling)边界采样是一种结合了过采样和欠采样的方法,它在过采样的基础上通过考虑样本在决策边界附近的情况来选择样本。

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的对比:哪一个在您的应用场景中表现更好

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的对比:哪一个在您的应用场景中表现更好

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的对比:哪一个在您的应用场景中表现更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在应用场景中的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两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对比,以帮助您确定在您的应用场景中哪种方法表现更好。

1.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的形式的机器学习方法。

它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问题的规律,并进行预测。

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

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自动进行特征提取,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自动找到数据中的规律,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

此外,由于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因此它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上进行训练,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神经网络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其次,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很耗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传统机器学习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等。

这些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建立模型,并根据样本数据学习预测模型。

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金融风险预测、消费者行为分析等。

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的运行效率高,对于小型数据集,它可以快速得到结果。

此外,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通常比神经网络更易解释,并且可以通过模型参数的解释来更好地理解模型的工作原理。

但是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于非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不是很好。

其次,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于高维数据的处理能力不足。

3.应用场景的比较接下来,我们将以几个应用场景来比较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表现。

3.1图像识别在图像识别方面,神经网络表现得更好。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处理图像,而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在图像识别方面表现良好。

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可以使用特征提取器进行图像分类,但它往往需要手动提取特征,这显然不如自动提取特征的神经网络效果好。

3.2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都有广泛的应用。

机器学习简介

机器学习简介

机器学习简介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系统通过经验自主改进性能的学科。

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让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逐渐改善其性能,而无需明确编程。

机器学习依赖于统计学和概率论等数学方法来构建模型和算法,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模型,并通过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结果或做出决策。

一、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训练数据来学习并创建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来处理新的数据并做出相应的预测或决策。

具体而言,机器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1. 数据集:机器学习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准备数据集。

数据集应包含足够多的样本和特征,以便训练模型并进行有效的学习。

2. 特征提取:在机器学习中,特征提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选择和提取最相关的特征,可以使得模型更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特征提取可以基于领域知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

3. 模型选择和训练:在机器学习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机器学习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模型,如回归模型、分类模型、聚类模型等。

选择好模型后,需要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准确地对新数据进行预测或分类。

4. 预测与决策:通过训练好的模型,可以对新的数据进行预测或做出决策。

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模型的质量和训练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二、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机器学习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机器学习在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举例:1. 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机器翻译、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

2. 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在图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人脸识别、图像分类等。

3. 推荐系统:机器学习在推荐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电商网站的个性化推荐、音乐、电影等娱乐推荐等。

4. 医疗诊断: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分析医学图像来进行癌症诊断、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等。

5. 金融预测:机器学习可以用来预测股市、汇率等金融指标。

机器学习技术中数据集划分的几种常见方法

机器学习技术中数据集划分的几种常见方法

机器学习技术中数据集划分的几种常见方法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使得数据集划分成为了重要的步骤。

数据集划分是将现有的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过程。

在机器学习中,数据集的划分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训练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本文将介绍机器学习技术中数据集划分的几种常见方法。

1. 随机划分法:随机划分是最常见的数据集划分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原始数据集根据一定的比例随机地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常见的划分比例是70%的数据用于训练,15%的数据用于验证,15%的数据用于测试。

随机划分的优点是简单快速,但可能会导致划分后的数据集不具有代表性,从而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

2. 分层划分法:分层划分是一种保持原始数据集分布特征的划分方法。

该方法会根据指定的标签或特征,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分层划分确保了每个划分中具有相似的数据特征,从而更好地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

例如,在分类问题中,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样本在划分后的每个集合中的比例应该保持一致。

3. 时间序列划分法:时间序列划分是针对时间相关的数据集设计的一种划分方法。

在时间序列数据中,样本的顺序具有一定的时序关系。

为了更好地评估模型在未来数据上的性能,需要按时间顺序划分数据集,通常将较早的数据用于训练集,较晚的数据用于测试集。

时间序列划分法的目的是模拟真实情况下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的场景。

4. K折交叉验证:K折交叉验证是一种常用的交叉验证方法。

该方法将原始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相交的子集,其中K-1个子集用于训练模型,剩下的一份用于验证模型。

这个过程会重复K次,每次选择不同的验证数据集。

K折交叉验证的好处在于充分利用了数据集中的所有数据,并且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模型的性能。

5. 自助采样法:自助采样法是一种通过有放回地采样来划分数据集的方法。

在自助采样法中,每次从数据集中采样一个样本后,都将其放回,使得该样本在下一次采样中仍有可能被选择到。

这种划分方法可以解决原始数据集中样本不足的问题,但会导致生成的训练集包含一部分重复样本。

机器学习两种方法——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通俗理解)

机器学习两种方法——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通俗理解)

机器学习两种方法——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通俗理解)2015年09月19日20:38:56 风翼冰舟阅读数:50872版权声明: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有错误谢谢指正~~~多句嘴,不要复制代码,因为CSDN排版问题,有些东西会自动加入乱糟糟的字符,最好是自己手写代码。

格外注意被“踩”的博客,可能有很大问题,请自行查找大牛们的教程,以免被误导。

最后,在确认博客理论正确性的前提下,随意转载,知识大家分享。

https:///zb1165048017/article/details/48579677前言机器学习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也可以用hinton所说的强化学习)等。

在这里,主要理解一下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中学习出一个函数(模型参数),当新的数据到来时,可以根据这个函数预测结果。

监督学习的训练集要求包括输入输出,也可以说是特征和目标。

训练集中的目标是由人标注的。

监督学习就是最常见的分类(注意和聚类区分)问题,通过已有的训练样本(即已知数据及其对应的输出)去训练得到一个最优模型(这个模型属于某个函数的集合,最优表示某个评价准则下是最佳的),再利用这个模型将所有的输入映射为相应的输出,对输出进行简单的判断从而实现分类的目的。

也就具有了对未知数据分类的能力。

监督学习的目标往往是让计算机去学习我们已经创建好的分类系统(模型)。

监督学习是训练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的常见技术。

这两种技术高度依赖事先确定的分类系统给出的信息,对于神经网络,分类系统利用信息判断网络的错误,然后不断调整网络参数。

对于决策树,分类系统用它来判断哪些属性提供了最多的信息。

常见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回归分析和统计分类。

最典型的算法是KNN和SVM。

有监督学习最常见的就是:regression&classificationRegression:Y是实数vector。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去重方法(五)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去重方法(五)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去重方法引言数据去重是数据处理中常见的一项任务,其目的是从一组数据中删除重复的元素。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因此,有效的数据去重方法对于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去重方法,包括哈希算法、排序算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一、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去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映射到一个固定大小的哈希表中,通过对比哈希值来判断数据是否重复。

常见的哈希算法有MD5、SHA-1和CRC32等。

这些算法具有高效、易实现的特点,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表现出色。

然而,哈希算法也存在哈希冲突的问题,即不同的数据可能会产生相同的哈希值,从而导致误判。

二、排序算法排序算法也可用于数据去重。

通过对数据进行排序,相同的元素会相邻排列,然后通过比较相邻元素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重复。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等。

排序算法在数据去重方面的优势在于可以确保相同的元素相邻,从而方便去重操作。

然而,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性能较差。

三、机器学习方法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其在数据去重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来识别和删除重复的数据。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和深度学习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来训练模型,但一旦建立起模型,可以实现准确、自动化的数据去重。

然而,机器学习方法对于数据的特征提取和模型设计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在大规模数据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挑战。

四、综合应用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人们往往会综合应用多种数据去重方法来提高效果。

例如,可以先使用哈希算法对数据进行初步去重,然后再利用排序算法对可能的哈希冲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最后再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精细化的去重。

这样的综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结论数据去重是数据处理中的重要任务,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还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提高数据质量。

开题报告机器学习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机器学习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机器学习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机器学习研究方法一、引言机器学习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它通过设计和开发算法和模型,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和自动改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机器学习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推荐系统等。

然而,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机器学习研究方法。

二、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机器学习研究之前,数据预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数据预处理的目标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机器学习算法处理的形式。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规约等步骤。

数据清洗主要是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噪声等问题,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数据集成是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数据变换是将数据转换为适合机器学习算法处理的形式,如对数变换、标准化等。

数据规约是通过降维等方法减少数据的维度,以提高计算效率和模型的解释性。

三、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往往包含大量的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特征都对模型的性能有贡献。

因此,选择合适的特征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特征选择的方法包括过滤法、包装法和嵌入法等。

过滤法是根据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相关系数和卡方检验等。

包装法是通过训练模型的性能来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常用的方法有递归特征消除和遗传算法等。

嵌入法是将特征选择嵌入到模型训练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LASSO和岭回归等。

四、模型选择和评估在机器学习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有不同的假设和适用场景,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等。

模型的评估是衡量模型性能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和AUC 等。

为了避免模型在训练集上过拟合,通常需要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进行模型评估。

机器学习的方法

机器学习的方法

机器学习的方法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应用,它通过让计算机系统从数据中学习和改进,以实现特定任务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机器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疗保健、金融、交通、电子商务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

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在监督学习中,我们需要提供带有标签的训练数据,让计算机系统从中学习。

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算法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例如预测股票价格、识别垃圾邮件等。

无监督学习是另一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无监督学习中,我们不需要提供带有标签的训练数据,系统需要自行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

常见的无监督学习算法包括聚类、关联规则、主成分分析等。

这些算法可以用于数据的降维、特征提取、群体分析等任务。

除了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是另一种重要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强化学习中,系统需要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以获得最大的累积奖励。

强化学习常用于智能控制、游戏策略、机器人学等领域。

常见的强化学习算法包括Q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等。

除了这些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半监督学习、迁移学习、多任务学习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机器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机器学习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高效的方法被提出,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机器学习技术中的无监督学习方法

机器学习技术中的无监督学习方法

机器学习技术中的无监督学习方法无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与有监督学习不同之处在于,无监督学习不需要事先标记好的训练数据和对应的正确输出。

相反,无监督学习通过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模式和结构,从未标记的数据中学习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在机器学习技术中,无监督学习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聚类、降维和异常检测等。

聚类是无监督学习中最常见的任务之一,它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内的样本具有相似的特征。

聚类的目标是将相似的样本归类在一起,而将不相似的样本分开。

其中,k-means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聚类算法,它将样本集合划分为k个独立的簇,使得簇内的样本之间的距离尽量小,而簇间的距离尽量大。

k-means算法通过迭代优化,不断调整簇的中心位置,直到达到最优解。

k-means算法的应用广泛,例如客户分群、图像分割和文本聚类等领域。

另一个重要的无监督学习任务是降维。

降维旨在减少数据集的维度,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结构和特征。

通过降维,可以减少存储空间的开销,并且更好地可视化数据。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常用的降维技术,它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使得映射后的数据具有最大的方差。

在PCA中,方差最大化用于保持尽可能多的原始数据信息。

PCA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和信号处理等领域,有助于发现数据中的重要特征和模式。

此外,异常检测也是无监督学习的一个关键任务。

异常值通常表示与其他样本不同或异常的数据点。

在现实世界中,异常值可能是潜在的异常行为、错误数据或罕见事件,因此对异常值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异常检测方法,它通过构建随机森林的方式来识别数据集中的异常值。

孤立森林通过将样本点递归地划分到一系列二叉树中,异常值在构造的树中往往具有较短路径,而正常样本具有较长路径。

通过计算异常样本与正常样本之间的距离,孤立森林能够有效地检测异常值。

总结来说,无监督学习方法在机器学习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器学习超参调优:常用8种方法

机器学习超参调优:常用8种方法

机器学习超参调优:常用8种方法超参数调优是机器学习例程中的基本步骤之一。

该方法也称为超参数优化,需要搜索超参数的最佳配置以实现最佳性能。

机器学习算法需要用户定义的输入来实现准确性和通用性之间的平衡。

这个过程称为超参数调整。

有多种工具和方法可用于调整超参数。

我们整理了一份用于调整机器学习模型超参数的前八种方法的列表。

1 贝叶斯优化贝叶斯优化已成为机器学习算法超参数调整的有效工具,更具体地说,适用于深度神经网络等复杂模型。

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来优化昂贵的黑盒功能,而无需知道它的形式。

它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学习最优机器人力学、序列实验设计和合成基因设计。

2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 (EA) 是一种优化算法,它通过根据称为算子的某些规则修改一组候选解决方案(种群)来工作。

EA 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们的通用性:这意味着 EA 可以在广泛的条件下使用,因为它们简单且独立于潜在问题。

在超参数调整问题中,遗传算法已被证明比基于精度/速度的网格搜索技术表现更好。

3 基于梯度的优化基于梯度的优化是一种优化多个超参数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选择标准相对于超参数的梯度计算。

当满足训练标准的一些可微性和连续性条件时,可以应用这种超参数调整方法。

4 网格搜索网格搜索是超参数调优的基本方法。

它对用户指定的超参数集执行详尽的搜索。

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的导致最准确的预测。

使用这种调优方法,用户可以找到最佳组合。

网格搜索适用于几个超参数,但是搜索空间有限。

5 Keras TunerKeras Tuner是一个库,允许用户为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模型找到最佳超参数。

该库有助于查找内核大小、优化学习率和不同的超参数。

Keras Tuner可用于为各种深度学习模型获取最佳参数,以实现最高精度。

6 基于种群的优化基于种群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系列基于随机搜索(如遗传算法)的方法。

最广泛使用的基于种群的方法之一是 DeepMind 提出的基于种群的训练(PBT)。

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调优方法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数据来“学习”和适应模型的技术。

在机器学习中,超参数是指在模型训练之前需要设置的一些参数,如学习率、正则化参数等。

超参数的选择对模型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超参数调优成为了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超参数调优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的超参数组合,以最大化模型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超参数调优往往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因此各种方法和技术被提出来帮助机器学习从业者更有效地进行超参数调优。

一、网格搜索网格搜索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它通过遍历所有可能的超参数组合来寻找最佳组合。

例如,如果有两个超参数需要调优,分别有3个和4个取值,那么网格搜索将尝试12种不同的组合。

尽管网格搜索的思路简单直接,但是当超参数个数增多时,它的计算复杂度呈指数增长,因此往往不适用于超参数较多的情况。

二、随机搜索相对于网格搜索,随机搜索是一种更加高效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它通过随机选择超参数组合来进行模型训练和评估。

相比于网格搜索,随机搜索在超参数空间的“探索”更加广泛,因此更有可能找到全局最优解。

此外,随机搜索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适用于超参数较多的情况。

三、贝叶斯优化贝叶斯优化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它通过构建超参数与模型性能之间的概率模型,来动态地调整超参数的取值。

贝叶斯优化在每次迭代中都会根据当前的模型性能,更新概率模型,并选择下一个尝试的超参数组合。

相比于随机搜索和网格搜索,贝叶斯优化更加高效,能够在更少的尝试次数下找到较好的超参数组合。

四、进化算法进化算法是一种启发式的优化方法,它模拟了生物进化的过程,通过遗传、变异和选择来寻找最优解。

在超参数调优中,进化算法通过不断地生成、变异和选择超参数组合,来逐步改进模型的性能。

进化算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复杂的超参数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因此适用于超参数较多和较为复杂的情况。

五、自适应优化自适应优化是一种基于模型性能动态调整的超参数调优方法。

机器学习中的特征表示方法

机器学习中的特征表示方法

机器学习中的特征表示方法特征表示方法是机器学习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机器学习任务中,特征表示决定了模型的输入,它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机器学习中常用的特征表示方法,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特征表示方法的重要性特征表示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处理的形式的过程。

好的特征表示能够提取出数据的有用信息,减少冗余信息,并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本质特征。

在机器学习任务中,特征表示的选择往往比算法的选择更为重要。

二、常用的特征表示方法1. 数值特征表示数值特征是机器学习任务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数值特征可以直接表示为实数或整数,并且可以直接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

常见的数值特征表示方法包括归一化、标准化和离散化等。

- 归一化:将数值特征缩放到一定的范围内,常用的方法有线性归一化和非线性归一化。

- 标准化:将数值特征转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

- 离散化:将连续的数值特征转化为有限数量的离散值,常用的方法有等宽离散化和等频离散化。

2. 分类特征表示分类特征是具有离散取值的特征。

分类特征的表示常用的方法是独热编码。

独热编码将每个分类特征的取值扩展为一个新的特征,当原始特征的取值为该分类时,该新特征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独热编码可以解决分类特征不能直接作为输入的问题。

3. 文本特征表示文本特征是一种特殊的特征,它的表示方法需要考虑到文本的语义信息。

常用的文本特征表示方法有词袋模型、TF-IDF和词嵌入等。

- 词袋模型:将文本表示为一个向量,向量的每个维度表示一个词,该词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或频率。

- TF-IDF:综合考虑词频和逆文档频率,用于衡量词语在文本中的重要性。

- 词嵌入:通过学习文本的分布式表示,将词语映射到低维的实数向量上,可以捕捉到词语的语义信息。

4. 图像特征表示图像特征是指图像数据中的内容特征。

常用的图像特征表示方法包括颜色直方图、纹理特征和深度学习特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学习方法有哪些数学基础有无数激情满满大步向前,誓要在机器学习领域有一番作为的同学,在看到公式的一刻突然就觉得自己狗带了。

是啊,机器学习之所以相对于其他开发工作,更有门槛的根本原因就是数学。

每一个算法,要在训练集上最大程度拟合同时又保证泛化能力,需要不断分析结果和数据,调优参数,这需要我们对数据分布和模型底层的数学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所幸的是如果只是想合理应用机器学习,而不是做相关方向高精尖的research,需要的数学知识啃一啃还是基本能理解下来的。

至于更高深的部分,恩,博主非常愿意承认自己是『数学渣』。

基本所有常见机器学习算法需要的数学基础,都集中在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与统计当中。

下面我们先过一过知识重点,文章的后部分会介绍一些帮助学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的资料。

微积分微分的计算及其几何、物理含义,是机器学习中大多数算法的求解过程的核心。

比如算法中运用到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

如果对其几何意义有充分的理解,就能理解“梯度下降是用平面来逼近局部,牛顿法是用曲面逼近局部”,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这样的方法。

凸优化和条件最优化的相关知识在算法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如果能有系统的学习将使得你对算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线性代数大多数机器学习的算法要应用起来,依赖于高效的计算,这种场景下,程序员GG们习惯的多层for循环通常就行不通了,而大多数的循环操作可转化成矩阵之间的乘法运算,这就和线性代数有莫大的关系了向量的内积运算更是随处可见。

矩阵乘法与分解在机器学习的主成分分析(PCA)和奇异值分解(SVD)等部分呈现刷屏状地出现。

概率与统计从广义来说,机器学习在做的很多事情,和统计层面数据分析和发掘隐藏的模式,是非常类似的。

极大似然思想、贝叶斯模型是理论基础,朴素贝叶斯(Na?veBayes)、语言模型(N-gram)、隐马尔科夫(HMM)、隐变量混合概率模型是他们的高级形态。

常见分布如高斯分布是混合高斯模型(GMM)等的基础。

典型算法绝大多数问题用典型机器学习的算法都能解决,粗略地列举一下这些方法如下:处理分类问题的常用算法包括:逻辑回归(工业界最常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NLP中常用),深度神经网络(视频、图片、语音等多媒体数据中使用)。

处理回归问题的常用算法包括:线性回归,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rdinaryLeastSquaresRegression),逐步回归(StepwiseRegression),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ultivariateAdaptiveRegressionSplines)处理聚类问题的常用算法包括:K均值(K-means),基于密度聚类,LDA等等。

降维的常用算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奇异值分解(SVD)等。

模型融合(modelensemble)和提升(boosting)的算法包括:bagging,adaboost,GBDT,GBRT其他很重要的算法包括:EM算法等等。

我们多插一句,机器学习里所说的“算法”与程序员所说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里的“算法”略有区别。

前者更关注结果数据的召回率、精确度、准确性等方面,后者更关注执行过程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等方面。

当然,实际机器学习问题中,对效率和资源占用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

编程语言、工具和环境看了无数的理论与知识,总归要落到实际动手实现和解决问题上。

而没有工具所有的材料和框架、逻辑、思路都给你,也寸步难行。

因此我们还是得需要合适的编程语言、工具和环境帮助自己在数据集上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或者实现自己的想法。

对初学者而言,Python和R语言是很好的入门语言,很容易上手,同时又活跃的社区支持,丰富的工具包帮助我们完成想法。

相对而言,似乎计算机相关的同学用Python多一些,而数学统计出身的同学更喜欢R一些。

我们对编程语言、工具和环境稍加介绍:pythonpython有着全品类的数据科学工具,从数据获取、数据清洗到整合各种算法都做得非常全面。

网页爬虫:scrapy数据挖掘:pandas:模拟R,进行数据浏览与预处理。

numpy:数组运算。

scipy:高效的科学计算。

matplotlib:非常方便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机器学习:scikit-learn:远近闻名的机器学习package。

未必是最高效的,但是接口真心封装得好,几乎所有的机器学习算法输入输出部分格式都一致。

而它的支持文档甚至可以直接当做教程来学习,非常用心。

对于不是非常高纬度、高量级的数据,scikit-learn胜任得非常好(有兴趣可以看看sklearn的源码,也很有意思)。

libsvm:高效率的svm模型实现(了解一下很有好处,libsvm的系数数据输入格式,在各处都非常常见)keras/TensorFlow:对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同学,也能很方便地搭建自己的神经网络了。

自然语言处理:nltk: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功能做得非常全面,有典型语料库,而且上手也非常容易。

交互式环境:R最大的优势是开源社区,聚集了非常多功能强大可直接使用的包,绝大多数的机器学习算法在R中都有完善的包可直接使用,同时文档也非常齐全。

常见的package包括:RGtk2,pmml,colorspace,ada,amap,arules,biclust,cba,descr,doB y,e1071,ellipse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的可视化效果做得非常不错,而这对于机器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他语言相应资深程序员GG的要求,再补充一下java和C++相关机器学习package。

Java系列WEKAMachineLearningWorkbench相当于java中的scikit-learn其他的工具如MassiveOnlineAnalysis(MOA)、MEKA、Mallet等也非常有名。

更多详细的应用请参考这篇文章《25个Java机器学习工具&库》C++系列mlpack,高效同时可扩充性非常好的机器学习库。

Shark:文档齐全的老牌C++机器学习库。

大数据相关Hadoop:基本上是工业界的标配了。

一般用来做特征清洗、特征处理的相关工作。

spark:提供了MLlib这样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平台,实现了很多常用算法。

但可靠性、稳定性上有待提高。

操作系统mac和linux会方便一些,而windows在开发中略显力不从心。

所谓方便,主要是指的mac和linux在下载安装软件、配置环境更快捷。

基本工作流程以上我们基本具备了机器学习的必要条件,剩下的就是怎么运用它们去做一个完整的机器学习项目。

其工作流程如下:抽象成数学问题明确问题是进行机器学习的第一步。

机器学习的训练过程通常都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胡乱尝试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

这里的抽象成数学问题,指的我们明确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数据,目标是一个分类还是回归或者是聚类的问题,如果都不是的话,如果划归为其中的某类问题。

获取数据数据决定了机器学习结果的上限,而算法只是尽可能逼近这个上限。

数据要有代表性,否则必然会过拟合。

而且对于分类问题,数据偏斜不能过于严重,不同类别的数据数量不要有数个数量级的差距。

而且还要对数据的量级有一个评估,多少个样本,多少个特征,可以估算出其对内存的消耗程度,判断训练过程中内存是否能够放得下。

如果放不下就得考虑改进算法或者使用一些降维的技巧了。

如果数据量实在太大,那就要考虑分布式了。

特征预处理与特征选择良好的数据要能够提取出良好的特征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特征预处理、数据清洗是很关键的步骤,往往能够使得算法的效果和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归一化、离散化、因子化、缺失值处理、去除共线性等,数据挖掘过程中很多时间就花在它们上面。

这些工作简单可复制,收益稳定可预期,是机器学习的基础必备步骤。

筛选出显著特征、摒弃非显著特征,需要机器学习工程师反复理解业务。

这对很多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

特征选择好了,非常简单的算法也能得出良好、稳定的结果。

这需要运用特征有效性分析的相关技术,如相关系数、卡方检验、平均互信息、条件熵、后验概率、逻辑回归权重等方法。

训练模型与调优直到这一步才用到我们上面说的算法进行训练。

现在很多算法都能够封装成黑盒供人使用。

但是真正考验水平的是调整这些算法的(超)参数,使得结果变得更加优良。

这需要我们对算法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

理解越深入,就越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提出良好的调优方案。

模型诊断如何确定模型调优的方向与思路呢?这就需要对模型进行诊断的技术。

过拟合、欠拟合判断是模型诊断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常见的方法如交叉验证,绘制学习曲线等。

过拟合的基本调优思路是增加数据量,降低模型复杂度。

欠拟合的基本调优思路是提高特征数量和质量,增加模型复杂度。

误差分析也是机器学习至关重要的步骤。

通过观察误差样本,全面分析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参数的问题还是算法选择的问题,是特征的问题还是数据本身的问题……诊断后的模型需要进行调优,调优后的新模型需要重新进行诊断,这是一个反复迭代不断逼近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尝试,进而达到最优状态。

模型融合一般来说,模型融合后都能使得效果有一定提升。

而且效果很好。

工程上,主要提升算法准确度的方法是分别在模型的前端(特征清洗和预处理,不同的采样模式)与后端(模型融合)上下功夫。

因为他们比较标准可复制,效果比较稳定。

而直接调参的工作不会很多,毕竟大量数据训练起来太慢了,而且效果难以保证。

上线运行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跟工程实现的相关性比较大。

工程上是结果导向,模型在线上运行的效果直接决定模型的成败。

不单纯包括其准确程度、误差等情况,还包括其运行的速度(时间复杂度)、资源消耗程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是否可接受。

这些工作流程主要是工程实践上总结出的一些经验。

并不是每个项目都包含完整的一个流程。

这里的部分只是一个指导性的说明,只有大家自己多实践,多积累项目经验,才会有自己更深刻的认识。

关于积累项目经验初学机器学习可能有一个误区,就是一上来就陷入到对各种高大上算法的追逐当中。

动不动就我能不能用深度学习去解决这个问题啊?我是不是要用boosting算法做一些模型融合啊?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脱离业务和数据的算法讨论是毫无意义的』。

实际上按我们的学习经验,从一个数据源开始,即使是用最传统,已经应用多年的机器学习算法,先完整地走完机器学习的整个工作流程,不断尝试各种算法深挖这些数据的价值,在运用过程中把数据、特征和算法搞透,真正积累出项目经验才是最快、最靠谱的学习路径。

那如何获取数据和项目呢?一个捷径就是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数据挖掘竞赛,数据直接下载下来,按照竞赛的要求去不断优化,积累经验。

国外的Kaggle和国内的DataCastle以及阿里天池比赛都是很好的平台,你可以在上面获取真实的数据和数据科学家们一起学习和进行竞赛,尝试使用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来完成这个比赛本身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