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苏省南通市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课时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2)导学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必
修
1、2、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灵活应用。
(2)识记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有关练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和技巧。
(2)使学生能够写出遗传图解,计算基因型和表现型出现的概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预习任务】
1、阅读文本P10--12请你识记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识记以下概念: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3、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自主检测】
1、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
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C、先研究基因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分离现象
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问题反馈】。
2018学年生物必修2课件: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配子 YR
yr
受精
作用
F1
YyRr
同对 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黄色圆粒
×
不同对 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棋 盘 法:
F1 配
子 F2
YR
yR
Yr
yr
遗传因子
组合形式
9种= 3×3
性状表现
4种 = 2×2
Y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1YYRR 纯合子 黄圆亲本型
由于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一样,故显性亲本 不一定作父本,隐性亲本不一定作母本。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对两对遗传因 子遗传的显、隐 性关系分别作出 假设。
P
× YYRR 不论正交、反 交 yyr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2.对F1如何产 生配子作出解 释。
3.对F1产生的配 子的结合作出假 设。
重组 亲本 亲本 重组 类型 类型 类型 类型
启示: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圆粒:315+108=423
黄色:315+101=416
粒形: 皱粒:101+32=133 粒色: 绿色:108+32=140
圆粒:皱粒接近3:1 其中:
黄色:绿色接近3:1
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分别由两对遗传因
P YYRR
黄圆 F1
×
yyrr
绿皱
更 换
P
YYrr
黄皱
YyRr
黄圆
亲 本
F1
×
× yRR
绿圆
YyRr
黄圆 ×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F2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学习导航]1.概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重点] 2.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现象并验证。
[重、难点] 3.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4.说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联系及等位基因的含义。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教材P9~P10)1.过程与结果2.分析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阅读教材P10)1.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1)黄色圆粒产生的配子:Y、R。
(2)绿色皱粒产生的配子:y、r。
2.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YR∶Yr∶yR∶yr=1∶1∶1∶1。
3.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配子结合方式:16种。
(2)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9种。
(3)F2的表现型:4种。
4.F 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 (1)双显型。
黄色圆粒:YYRR 、YyRR 、YYRr 、YyRr 。
(2)一显一隐型。
黄色皱粒:YYrr 、Yyrr 。
绿色圆粒:yyRR 、yyRr 。
(3)双隐型。
绿色皱粒:yyrr 。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阅读教材P 10~P 11)1.方法:测交,即让F 1与隐性纯合子类型杂交。
2.作用(1)测定F 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测定F 1遗传因子的组成。
3.测交遗传图解⊙点拨 黄色皱粒个体Yyrr 与绿色圆粒个体yyRr 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也为1∶1∶1∶1,但该交配方式不能称为测交。
四、自由组合定律(阅读教材P 11)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
2.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阅读教材P 12)1.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并且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
2.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了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1.连线2.判断(1)F 1的表现型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江苏省江阴市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 新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和双隐性纯合子杂交2.遗传图解:预测结果:子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1:1:1:13.实验结果:不管F1做父本还是做母本,结果都是1:1:1:14.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F1是双杂合子(2)F1产生 2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3)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探究6.若两个体杂交,后代分离比为1:1:1:1,据此能否确定两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四、自由组合定律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等。
探究7:①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
③基因型为DD的种子一定长成高茎个体吗?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表现型?④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3)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相同基因2. 孟德尔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六、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例1:有2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是矮秆d抗倒伏,易染锈病t,用这两个亲本杂交(1)F2中的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及比例(2)绘出遗传图解(3)杂交后代中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因型是什么?说明理由.课堂小结:第2节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二)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和双隐性纯合子杂交2.遗传图解3.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F1是双杂合子(2)F1产生 2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判断] (1)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有显隐性之分。
(√) (2)基因型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遗传因子组成。
(√) (3)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和D、A与a等。
(×)
1.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有什么关系? 提示: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那么,当 基因型相同时,表现型是否一定相同? 提示:不一定。表现型除受基因型决定外还受环境影 响,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自读教材 ·夯基础]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遗传图解:
F2 配子 YR Yr yR
yr
YR
Y__Y_R__R_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r
YYRr 黄圆
YYrr _黄__皱__
②配子间的组合方式:如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
中,配子间的组合方式种数为
AaBbCc×AaBbCC
↓
↓
配子种类 8种 × 4种
↓
组合方式
32种
③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计算:如 AaBbCc与AaBBCc杂交 后,其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概率的计算。
??Aa×Aa→3种?1AA∶2Aa∶1aa? AaBbCc×AaBBCc?Bb×BB→2种?1BB∶1Bb?
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测交实验
1.过程及结果
[自读教材 ·夯基础 ]
2.结论[判断]
(1)F1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
(2)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二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一] 教学过程导言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F2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孟德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作了解释,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该怎么办?学生回答:用测交法。
二] 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提问:什么叫测交?学生回答:是用F1代与亲本的隐性类型杂交。
目的是测定F1的基因型。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仿照分离定律的测交验证模式,写出测交及其结果的遗传图解。
教师指导:这是根据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则说明理论是正确的,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不相符,则说明这种理论推导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0。
孟德尔用F1作了测交实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他的预想。
证实了他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设疑:用F1(YyRr)作母本和父本测交的试验结果怎样呢?学生争先恐后推演,教师出示投影,比较测交结果,师生结论是:两种情况是相同的,这说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教师介绍:豌豆体细胞有7对同源染色体,控制颜色的基因(Y与y)位于第l对染色体上,控制形状的基因(R与r)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一、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二、重点、难点:重点:1.对自由组合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学习内容(一)温故知新1、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种,比例为;F2的性状表现有种,比例为。
2、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杂交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设计了实验。
3、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被归纳为定律,也称为定律。
其中用了法得出了该规律。
(二)新课导学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9-10页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及知识提炼)1.杂交过程及结果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1自交(1)孟德尔是用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2)F1代的性状表现是什么?说明显性性状是?(3)统计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粒形或者粒色)圆粒种子 315+108=423粒形皱粒种子 _____+_____=_____ 圆粒:皱粒≈_____:_____黄色种子 _____+_____=_____粒色 黄色:绿色≈_____:_____ 绿色种子 _____+_____=_____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①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并且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 影响。
(4)F2代出现了 种性状表现?比例是 ,其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是 ,重组性状是 ,在F2中的比例为 (5)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的F2的9:3:3:1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 2的3 ︰ 1的数量比有什么联系?①从数学角度分析, 9:3:3:1是(3︰1)2的展开式。
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是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3:1的乘积—(3︰1)2即F1自交可表示为:(3黄:1绿)×(3圆:1皱)F2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9-10页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及知识提炼)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是如何解释的?试用图解表示(注意图解的完整性)。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2
F1配子 YR Yr yR
【棋盘法】
YR
Yr
yR
YY YY
Yy
RR Rr
RR
YY
YY
Yy
Rr
rr R r
Yy
Yy
yy
RR
Rr
RR
1YYRR
yr
2YyRR
9黄圆 2YYRr
Yy
4YyRr
Rr
Yy rr
3黄皱
1YYrr 2Yyrr
3绿圆 1yyRR
yy
2yyRr
R r 1绿皱 1yyrr
Yy
yr
Rr
F2
遗传因子 组成
性状表现
YyRr
Yyrr
yyRr yyrr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1∶
1∶ 1∶ 1
2.种植实验验证:结果与推理结果一致,证明假说的正确性。
【方法点拨】遗传定律的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
结论
自交法 测交法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
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
控制,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
D
【典型例题】
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 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 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科书,努力完成“基础导学”部分的内容;2、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3、课堂上通过合作交流研讨,认真听取同学讲解及教师点拨,排除疑难;4、全力以赴,相信自己!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形状的杂交实验2、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并总结成规律、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习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学习难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学习过程】复习:写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杂合子自交和测交的遗传图解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及其结果:阅读课本P9图1-7P:F1:F2:数量比:::(2)数据分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显现出性状;在杂种后代中,除出现的个体外,还出现了的个体。
分析每对性状的F2:①粒色:黄/绿= ②粒形:圆/皱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P:YYRR(黄圆)yyrr(绿皱)↓ ↓配子:YR yr ↘ ↙F1 YyRr(黄圆) F2 (填写下表)配子YRYryRyrYRYryRyr F2代中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
性状表现有4种:、、、。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另:新的性状组合(重组类型:黄皱和绿圆)占F2代的: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占F2代的: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1)(2)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种:,数量比是(3)F2中,遗传因子(即基因型)组合形式种;性状表现(即表现型)有、、、4种,且比为。
自我诊断:A级1、P12一、基础题1、判断(1)(2)2、2、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通过豌豆多少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A、1B、2C、3D、多3、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A、黄绿、圆皱B、黄圆、圆皱C、黄绿、绿圆D、黄皱、绿圆4、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5、遗传因子组合为RrYy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分别是()A、3种、9种B、3种、16种C、4种、8种D、4种、9种B级6、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1代自交,在F2代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之比为9:3:3:1。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 高一生物课件
黄色皱 粒
绿色 皱粒
315 108 101 32
9: 3: 3 : 1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示意图
思考:
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呢? 2.他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3.上节课我们讲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这个比 值和现在讲到的9:3:3:1有什么关 系吗?
12/10/2021
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实验的群体要足够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有没有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2配子却不是9:3:3:1的模式呢?
12/10/2021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F1(AaBb)自交后代
(h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ài)表现型及比例
9:3:3:1 9:7
12:3:1
9:3:4
原因
(yuányīn)
单独存在A或B时表现为 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
现,即(9A_B_): (3A _bb+3aaB_):(laabb)
只存在某一种显性基因 (如A)时表现为一种性状, 其余基因型表现为另一种
性状,即 (9A_B_+3aaB_+laabb):
(3A_bb)
存在显性基因时为同一种 表现型,其余正常表现,即 (9A_B_+3aaB_+3A_bb):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yuányīn):
1.精心选择(xuǎnzé)实验材料 以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自然纯种豌豆作实验材料
2.精心设计实验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 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 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性状分离比为3:1的原因。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学习流程】
【自主先学】
活动一: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下图是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现象的解释图解,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D和d表示,其中D表示,d表示。
只要含,豌豆就表现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纯合子能产生种配子,杂合子能产生种配子,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比例是。
(4)受精时,含D的雄配子既可以与含D的雌配子结合,又可以与含d的雌配子结合;同样的,含d的雄配子既可以与含D的雌配子结合,又可以与含d的雌配子结合。
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5)F2中,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矮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F2中高茎和矮茎豌豆的分离比为,高茎所占的比例是,矮茎所占的比例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杂合子所占的比
例是;高茎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6)总结归纳孟德尔假说的主要内容:
①生物的性状由决定。
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③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组内研学】
活动二: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进一步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1.准备实验材料:小桶(代表),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代表),记录用的笔。
2.请设计记录用的表格:
3.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进行实验,并把结果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统计每种彩球组合的数量并计算它们的数量比。
4.讨论下面的问题:
(1)将全班各组的数据加起来,计算每种彩球的数量比,跟自己小组的结果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实验中有哪些措施保证每个小桶内的每个小球被抓的几率相等?
(3)通过此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交流促学】
活动三:设计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假说。
阅读下面的材料,体验孟德尔设计的验证试验的巧妙之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F1的性状是由亲本产生的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因此通过实验只要验证F1确实产生了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就可以证明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但是,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不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查的,但是如果我们让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在后代中表现出来,通过统计后代的数量可以推测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数量。
为此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
(1)为了让F1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在后代中表现出来,选择与F1进行测交的亲本性状为,遗传因子组成为,原因是。
(2)如果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请通过下面的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结果(在圆圈中填上遗传因子)。
(3)孟德尔通过测交共得到64株后代,其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由此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是。
【反馈评学】
1.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2.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
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A.25% B.50% C.75% D.100%
3.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3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4.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在爬行鸡遗传实验中得到以下结果:爬行鸡×爬行鸡 2977只爬行鸡和955只正常鸡。
爬行鸡×正常鸡 1676只爬行鸡和1611只正常鸡。
根据上叙结果分析下列问题:
(1)第一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正常鸡的基因型是。
(2)第二组后代中爬行鸡互交,F2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只。
【巩固提升】
1.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
2.下列各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的是()A.BB×Bb B.BB×BB C.Bb×Bb D.bb×bb
3.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A.10% B.25% C.50% D.75%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1∶1 B.1∶2 C.2∶1 D.3∶1
6.在甲、乙两只桶内均放入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某同学连抓了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四次抓取是Dd的几率是()A.1 B.1/2 C.1/4 D.0
7.某农场牧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的羊,比率近1︰3。
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 控制。
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黑色小公羊。
请回答:
(1)该遗传中,哪种毛色为显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时,应该用什么鉴定办法?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