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可打印修改) (2)

合集下载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近年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频曝造假丑闻。

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会计行业的公信力下降,甚至还干扰着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文着重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一)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给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空间。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占5%的大股东控制了70-85%的股权,这些股权多数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且国有股东还存在缺位的情况,所以不少大股东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并不十分关心。

而对于数量占95%,却只拥有15-30%股权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少人觉得股票收益是最重要的,只要有炒作机会,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就行,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他们也往往采取姑息的态度。

而若连上市公司的股东都不关心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那么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只是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即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这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一些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

受托审计变成由管理层(或董事会)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和监督自己的行为,即内部人控制问题。

在一些上市公司中,监事会作为专门约束董事会的机构,其监督作用也微乎其微,有的监事会没有检查过公司的财务,许多监事会没有明示过董事会的违规行为。

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完全文配了监事会,监事会的人选和报酬均由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造成的。

(三)信息不对称及缺乏有效的业绩评价制度为造假提供了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者比股东及监管部门掌握更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创造了客观条件。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之一。

财务造假不仅会伤害投资者利益,也会损害市场的信心和稳定。

分析造成财务造假的动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造成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如下:1.追求短期利益: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市场的预期,追求短期的业绩表现和股价上涨,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

为了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吸引更多投资,上市公司会通过虚增收入、利润和资产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价值。

2.股东利益冲突:股东利益冲突也是财务造假的一个重要动因。

在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的巨大差异。

为了维护自己的控制地位和获得更多的利益,控股股东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3.管制环境的薄弱:在一些发展中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和执法力度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

这给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机会和空间,一些公司可能会利用这个漏洞来实施财务造假。

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2.加强信息透明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审核工作,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和监督,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3.完善薪酬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将薪酬与业绩挂钩,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减少财务造假的动机。

4.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

通过投资者教育,使投资者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降低投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风险。

5.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信息共享和监督机制。

通过国际合作,加大对涉及跨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跨境传播。

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复杂多样,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已经成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一些公司存在财务数据造假等行为,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市场竞争压力某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只有有竞争力的财务指标和业绩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公司的稳步发展。

因此,在面临强烈市场竞争压力时,这些公司就会倾向于夸大公司的业绩和利润。

2. 公司内部利益冲突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董事会成员和股东之间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利益冲突。

这些冲突可能导致管理层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包括夸大财务数据来满足股东的利益预期。

3. 贪污腐败依赖于行业、区域等因素的不同,某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面临资金问题,这可能会促使管理层使用不合适的资金来源和方法。

如果管理层依赖于非法途径获得资金,则可能夸大公司业绩,以掩盖违法和不正当的活动。

4. 管理体制不健全某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不具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或管理机制。

这种不规范的管理体制往往导致公司内部的风险持续存在,从而增加了公司财务数据被操纵的风险。

二、对策措施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力度,让监管政策更具体更明确,监督机制更加完备,便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展开更为深入的调查和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报告造假等违法行为,从而确保市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

2. 增强公司内部监管和自我调整机制增强公司自我监管和调整机制,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诚信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深化公司治理改革,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内部监管能力。

3.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透明度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中各项指标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及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及治理对策

(2)完善高管激励机制:改革高管薪酬制度,降低业绩指标在薪酬中的权 重,增加长期激励和绩效考核,抑制高管的短期行为。
(3)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披露频次和透明度,加 强重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1)加大执法力度:对涉嫌虚假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严格审查,加大处罚 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 及治理对策
目录
01 一、上市公司虚假财 务报告的成因
03 参考内容
02 二、治理上市公司虚 假财务报告的对策
近年来,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 运行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本次演示将从成因的角度深 入剖析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 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内部原因
(1)业绩压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和保持良好的业绩表现,往往 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尤其是当公司业绩下滑或面临亏损时,管理层可能会调 整财务数据以维持良好的业绩形象。
(2)高管激励:许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这可能导致高 管为了获得更高的奖金和股权激励而操纵财务报告。
(2)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对上市公司财 务报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增加透明度,防止造假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为了有效治 理这一问题,需要从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监管力度和公众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 综合施策。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逐步改善资本市场的信息 环境,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报告(3篇)

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财务报表中虚构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国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1. 监管环境因素(1)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部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现象,导致财务造假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等,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2. 企业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财务审批等环节存在漏洞,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利益驱动因素(1)企业为了上市、再融资等目的,通过财务造假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估值。

(2)企业为了逃避税收、处罚等,通过财务造假隐瞒真实经营状况。

(3)企业为了获得信贷、担保等金融支持,通过财务造假虚增资产、利润等指标。

4. 人员素质因素(1)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为了个人利益或迎合企业领导要求,参与财务造假。

(2)企业管理层素质不高。

企业管理层缺乏财务知识,对财务造假行为认识不足,难以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

5. 社会文化因素(1)利益驱动观念。

部分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2)监管宽容文化。

部分企业认为监管力度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财务造假难以被发现。

三、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环境建设(1)提高监管力度。

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1、引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为地虚构或者伪造财务数据,以欺骗投资者、市场和监管机构。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透明度和投资者的信心。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分析2.1、利润管理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调整财务数据来管理和操控利润。

他们可能会合理或者不合理地调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以人为地控制当期利润的大小,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和业绩。

2.2、资产和负债伪造为了强化公司的实力和信誉,上市公司可能会夸大其资产价值,减少负债的记录。

他们可能会虚构收入,使公司的资产看起来更加高大上。

同时,他们也可能会隐藏负债,降低公司债务的风险。

2.3、隐藏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虚构或者掩盖关联交易来进行财务造假。

他们可能会和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将利润转移到关联公司,以掩盖真正的盈利能力和企业实际状况。

2.4、虚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公司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上市公司可能会虚构或者误导性地报告现金流量数据,使公司的经营状况看起来更好。

他们可能会通过虚构交易或者误导性的现金记录来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策3.1、强化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会计报告和公司治理机制等。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财务数据,减少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3.2、加强监管和审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财务报告和审计工作的检查力度。

同时,应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提高审计的质量和独立性。

3.3、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投资者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增强风险意识。

同时,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提供更加全面和透明的信息。

3.4、提高行业诚信意识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诚信教育和监督,提高行业整体的诚信意识。

通过构建良好的行业风气,可以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激进的业绩目标和压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往往会设定很高的业绩目标。

在业绩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虚报利润,以迎合市场预期,从而避免股价的大幅下跌。

2. 审计机制不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相对薄弱,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时存在问题,审核不严,容易被蒙骗。

审计机制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也存在不足,容易造成质量低下的审计报告。

3. 差异化的企业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治理结构多样,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国外企业等。

不同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性导致其在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舞弊行为,而监管部门面临难以有效监督的挑战。

对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披露要求。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舞弊成本,从而有效遏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

2. 健全审计制度:完善审计机构的监管制度,增加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独立性。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发现和揭示能力。

3. 增强投资者教育意识: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和辨识能力,使其具备辨别虚假财务报告的能力,从而减少被欺骗的风险。

4. 加强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监督和审查,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法律法规、审计制度、投资者教育和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在编制与发布财务报告时,故意采取一定措施虚增企业财务数据、掩盖财务欺诈行为的行为。

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企业财务数据的失真,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我国上市公司也不免会出现这种现象。

本文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贪欲心理贪欲心理是指个人或企业所追求的金钱、名誉、地位等财富与权力带来的无穷满足感。

这种心理可以引发不正当的行为,包括编造虚假财务数据等,最终导致财务报告舞弊。

2. 管理层责任心不强企业的管理层应是企业财务报告真伪的最终负责人。

但当管理层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力的时候,就会让一些违规行为发生。

3. 内部控制不严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保护财务报告真实性、正确性和公正性的重要环节。

如果内部控制不严,则企业存在甚至是激发报告舞弊的风险。

4. 市场压力过大企业在发布财务报告的时候,面临着市场压力。

为了让公司证券价格保持稳定,企业会采取虚增利润等措施,最终导致财务报告舞弊。

1. 健全内部管理企业应该加强与完善内部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外部监管除了在公司内部加强监督和管理之外,在外部方面加强监管也是一个有效的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

建立与完善相关监管机构,对于行业中的企业开展监管,及时制止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3. 加大处罚力度对于那些财务报告舞弊的企业,要及时予以严厉的处罚,同时要让公众了解到这些企业的违法行为,提高公众对于违规行为的警惕。

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应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财务数据。

只有充分的信息披露才能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防止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

结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制定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来预防和制止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发生。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通过虚构或隐瞒信息,误导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

造假动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企业可能通过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或隐瞒亏损等手段,来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呈现一个较好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股价、融资能力以及获取更多利益。

2. 激励机制的失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往往与激励机制的失效密切相关。

企业高管和员工的薪酬往往与企业的业绩挂钩,造假可以使企业的业绩表现得更好,从而获得更多的奖励和回报。

对于高管而言,财务造假也可以使其获得高额的年终奖金和股权激励。

3. 资本市场压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市场的期望和投资者的预期,可能会采取财务造假的手段来维持或增加企业的市值。

尤其是在公司面临经营困境、股价下跌或财务风险较大等情况下,企业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保住公司的市值。

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2. 高度重视道德伦理建设:企业应加强员工的道德伦理建设,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倡导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

3.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4. 提升独立审计的质量:加强对独立审计机构的监管,提高审计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核查,减少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5. 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可见度和了解度,防范财务造假的发生。

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和风险意识提升等方面。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用户无法获得真实和公正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会伤害投资者利益,损害市场秩序,还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屡禁不止,成因复杂,为了有效打击和预防财务报告舞弊,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1. 利益驱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涨,采取虚假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手段,虚增收入、利润或者减少负债等,以达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管理层诚信缺失: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业绩预期,会选择操纵财务报告来掩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不良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和股价支撑。

3. 会计核算灰色地带: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灰色地带来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虚增利润、掩盖亏损。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监管不力,使得一些上市公司觉得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而滋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二、对策建议1.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完善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监管的效能和透明度,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2. 提高管理层诚信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监督,增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层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降低管理层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

3. 加强会计监管:强化会计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提高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慎性,严格约束会计核算灰色地带,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

4. 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惩,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5.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增强市场透明度,形成舆论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经济实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由于上市公司面临着资本市场的高度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市场预期,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来追求短期利益,给市场带来了严重的风险,甚至导致了市场崩盘。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压力上市公司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有着高要求,一旦公司的业绩不符合市场预期,就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和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股价的大幅下跌。

为了维护公司的股价稳定和市场的信心,一些上市公司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选择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来实现业绩的“美化”。

(二)管理层利益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追求的是公司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为了获得更多的股价激励,以及保住自己的职位和地位,选择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来隐瞒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以达到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而且一旦公司业绩不佳,管理层的股票期权激励就会大幅缩水,这会对管理层的切身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

(三)财务考核体系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在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财务人员可能会通过诸如财务造假等手段来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公司内部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监管部门对于公司的财务数据审核把关不严,使得一些公司有假账可可容易地进入了资本市场。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明确责任分工,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提高公司内在的自我纠错能力,加强对整个财务流程的监督和管理,从根本上减少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二)加强外部监管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的审核把关,提高审计机构和评级机构的监管水平和责任意识,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审核,严格把关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杜绝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防范对策财务舞弊是一种利用财务信息进行欺诈的行为,既损害了公司内部的利益,也对整个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

然而,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动因却是多方面的,除了管理层的道德水平和公司治理机制之外,也与整体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上市公司应制定预防财务舞弊的对策,以保障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市场信任。

一、财务舞弊动因1.管理层道德水平欠佳管理层对于公正、透明的财务报告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会故意虚报或隐瞒财务信息。

此外,管理层的自身利益驱动也会促使其进行财务欺诈。

2.公司治理机制缺陷不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是财务欺诈的主要动因之一。

若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管等对公司财务和内控实施不当,就难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不良市场环境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为了保持行业地位或避免市场反应,故意虚报财务数据,以掩盖真实情况。

4.公司业绩压力公司业绩压力也是导致财务舞弊的原因之一。

企业可能会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故意虚报业绩,通过股价提升来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1.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设立完整的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高层管理层等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于公司各项运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2.加强对管理层的考核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将公司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股权激励、赔偿等挂钩,提高管理层的道德要求和工作责任感。

3.加强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保持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及时披露公司财务信息并进行审计。

加强对于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加强股权监管和市场监管加强股票市场的法律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标准和审计确认。

同时,也要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表决权,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监管。

(拓展阅读:有效防范财务造假,乐视亏损的惊人猫腻!资管产品是核心问题!)总之,财务舞弊是对上市公司治理和市场信任的严肃挑战。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当前经济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财务造假指企业通过操纵财务报表,以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手段,误导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投资者的权益,造成经济损失,还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影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发展的变化,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管理层诚信缺失、审计监督不力等因素也可能成为财务造假的动因。

加强对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诚信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投资者的重视,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背景介绍至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不足,需要继续补充内容等。

【研究目的】的内容如下:研究目的是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深入探讨为何一些上市公司会选择进行财务造假,以及造假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利润压力、管理层诚信缺失和审计监督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造假的内在机制,为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防范和监督措施。

本研究旨在提出针对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包括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督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建议,从而有效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发生概率,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有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为实现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作出贡献。

2. 正文2.1 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财务造假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其动因复杂多样。

利润压力是导致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为了满足市场对盈利的期望,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来虚增利润,达到虚高的业绩表现。

管理层诚信缺失也是导致财务造假的重要因素。

一些管理层为了个人私利或团队目标,可能会选择操纵财务数据,掩盖真实业绩。

审计监督不力也是导致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财富创造使命。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压力、股票市场波动、公司治理不善以及管理层个人利益等原因,在一些上市公司中出现了财务造假的现象。

财务造假不仅可导致股市异常波动、投资人利益损失,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严重损害市场信誉,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因此,对于财务造假,必须进行深入的动因分析,采取防范对策。

1. 动因分析1.1 利益冲突公司治理结构薄弱或者管理层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存在冲突,很容易引发财务造假的问题。

例如,管理层迫于上市标的、任务或股票期权等而制造虚假利润,或利用便利条件套利而掩盖真实财务情况。

1.2 经营风险公司经营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如市场波动、技术变革、政策调整等,当经营业绩低迷时很容易产生经济压力,降低处罚塑造形象,隐藏产生利润,或大量核销账款、虚构收入等。

1.3 股市压力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管理层希望通过股市表现、股票价格的反映来提升公司市场、业务和政策影响力,强化公司生存能力。

于是,很多上市公司会刻意操纵股市,虚构公司业绩,使股票价格正常波动。

2. 防范对策2.1 加强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公司治理结构薄弱是导致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范财务造假现象,应倡导公司逐步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严格控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2.2 改进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为了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防止财务造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和执行力度,强制要求公司更规范、透明和真实地披露财务信息。

2.3 加强资产质量监管财务造假的另一个原因是资产净值和质量不能充分得到证实。

为了预防“资产质量不确信”这一症结问题,必须实行严格的审核、监管和内部控制。

2.4 针对利益冲突实施强有力的管制管理层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冲突也是导致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管,通过加大对人员参与的监督力度,检查公司管理层制定的各种决策是否符合公司运营规程等。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披露财务报告时故意歪曲财务数据、隐瞒重要信息或虚构交易事实,违背了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欺骗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行为。

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和防范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追求业绩目标、股价提升及公司价值的提升,或者为了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等利益,往往会通过财务造假手段来夸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经营压力在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业绩不佳、资金链紧张等压力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掩盖企业经营困难,往往会选择通过虚增收入、隐瞒损失等方式来美化财务状况,以便获取更多的融资和支持。

3. 管理层个人动机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提升自身地位和薪酬,或者为了避免控制权的流失,会以其个人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操纵财务报告等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从而达到控制和操纵企业的目的。

4. 管理弊端企业内部管理缺失、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等问题,也容易造成财务造假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以此为背景,往往能够找到可乘之机,从而实施财务造假行为。

二、防范对策1. 完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2. 强化公司治理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和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权责和业绩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范管理层利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

3. 加强外部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和抽查力度,提高审计公司的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立健全的违法成本高压态势,对于财务造假行为及时予以惩处。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监控措施。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揭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

介绍了财务造假常见手段和造成的危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然后,通过加强预防与监控手段和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有效避免财务造假的发生。

强调财务造假应引起重视,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财务造假的危害性,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稳定。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常见手段、危害、预防、监控、内部控制、重视、监管力度、内部控制机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公司为了达到虚假的财务指标而故意编造或篡改公司财务数据的行为。

财务造假对公司、投资者和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造假事件屡福不止,给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

财务造假事件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秩序,还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为制定有效的防范和监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也是有效应对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结合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和危害进行探讨,分析预防和监控财务造假的方法,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对财务造假问题的重视,促进更加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的形成。

1.2 研究意义财务造假是一个严重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稳健发展的问题,不仅损害了公司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整个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扰乱。

通过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公司更好地了解造假的本质和内在原因,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篡改、伪造以及隐瞒,使其在财务业绩方面呈现出高于实际水平的假象,从而误导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

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动因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最主要动因是基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利益诉求。

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提高经营业绩,有些企业会采取财务造假手段,如虚增营业额、利润等,以达到短期内股价上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忽视风险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回避投资者质疑,选择通过财务造假手段来掩盖财务困难、业绩下滑等问题,以维护市场形象和股价稳定,隐藏真实的企业风险,造成投资者丧失对市场的信心。

3. 绩效考核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达到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也会出现利用财务数据作假的情况。

为了实现薪酬激励或者股票期权激励,公司管理人员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以达到绩效目标。

4. 资本市场压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包括股东回报压力、融资压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迎合投资者和股东的期望,有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财务造假手段来营造企业经营成果,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防范对策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预防和遏制: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流程和程序。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控,密切关注公司内部经营、财务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2. 加强外部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严格审慎监管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造假行为进行风险预警和监控。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事件不断涌现,给我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带来隐患。

为此,本文将主要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以及对策。

一、成因分析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其财务管理层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其中,一些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缺乏职业精神,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较大的舞弊风险。

同时,公司管理层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控不够,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缺乏严格的要求。

2.不规范的业绩考核制度为了保证股票价格、股价的持续上涨,上市公司在业绩考核方面设定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指标,导致管理层为了完成业绩承诺而选择虚增业绩。

另外,为了满足高额业绩提成,一些公司领导或财务人员也会选择舞弊手段。

3.金融市场法规监管不到位在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着相关监管法规的不严格执行和不完善制定的情况。

一些上市公司依靠财务舞弊来瞒过监管人员的审查和监管。

在这一方面,我国政府参与多元化的金融市场监管,拓展监管渠道、强化监管法规,促使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应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完善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增强社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心。

2.加强公司治理加强对公司的监管和控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内部的职业道德和合规意识,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3.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打击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规章制度,同时建立起健全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上市公司的合规经营。

4.做好诚信建设通过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从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开始,取缔重重罚案,加强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强化对其在市场中的排斥力度。

总之,解决上市公司报告财务舞弊的问题,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和市场监管等多方合力协作,综合施策,以树立诚信建设为出发点,推进上市公司规范合规经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国,财务造假普遍存在,财务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描述(一)基本情况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

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0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

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

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20447.5755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6亿元人民币,2002年4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20.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

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

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

2002年4月18日,股权转让完成。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年和2004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

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

(二)舞弊手法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虚增收入、减少成本、隐瞒亏损或负债等手段,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获取不当利益或规避风险。

财务造假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追求高业绩:上市公司通常会依靠业绩来获取高估值,而高业绩往往与公司股价和高管薪酬直接挂钩。

为追求高业绩,公司可能会选择夸大收入、粉饰利润、操纵财务指标等手段来虚增企业价值,吸引投资者。

2.规避风险:上市公司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供求变化、竞争加剧、政策调整等。

为规避这些风险,公司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真实情况,以维持市场信心,从而稳定股价。

3.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筹集资金,包括股票发行、债务融资等。

为了在融资时获得更好的条件,公司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真实风险和负债情况,以达到获得更低融资成本或更高融资额度的目的。

为了预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范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审计、内审和检查的频次和力度,提高对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

2.加强企业内部风控: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加强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地位。

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账目错误和漏洞。

3.加强独立审计:上市公司应聘请独立的审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

审计人员应按照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审计财务信息,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4.强化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鉴别能力。

建立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投诉投诉和追责机制,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惩处力度。

5.加强行业自律:上市公司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行业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建立严格的自律机制和行业准则,维护行业的诚信和声誉。

预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监管机构的加强监管,上市公司的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师的独立审计,投资者的提高风险意识和监督能力,行业的加强自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正朝着国际化进程迈进。

与此同时,财务造假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大顽疾,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呈现出隐蔽性和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证券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挑战。

为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二)选题的意义: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 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非法行为。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及治理对策进行探析, 以帮助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打击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1999)将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驱动力快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激励因素和约束机制的不对称性;
(2)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
(3)政府方面职能的局限性和市场机制的缺陷性。

根据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2000)的研究表明,政府主管单位不切实际的指标、客观的经济环境所迫,监督力度不到位、企业负责人为了本企业的利益、在企业的内控制度方面没有很好的把握,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会计造假的主要几点因素。

而黄世忠(2001)则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和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的缺陷、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的滥用,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

(二)国外研究综述:
Albrecht et.al(1995)提出了着名的舞弊三角论:压力(Presure)、机会(Opportunity)和寻找借口(Rationalization),用于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另一个解释财务报表造假行为的理论称为GONE理论,其中G代表贪婪(Greed),0代表机会(Opportunity),N代表需要(Need),E代表暴露(Exposure)。

舞弊三角论和GONE理论虽然没有直接触及粉饰动机,但能够较好地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直接触及财务报表粉饰动机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

例如,Mulford和Comiskey(2001)在其《财务数字游戏》一书里,将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概括为:(1)股票价格效应(Share Price Effects);(2)借款成本效应(Borrowing Cost Effects);
(3)奖金计划效应(Bonus Plan Effects);(4)Political Cost Effects)。

Scott(2000)在其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撰写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1)奖金动机(Bonus Motivations);(2)契约动机(Contractual Motivations);
(3)政治动机(Political Motivations);(4)税收动机(Taxation Motivations):(5)更换首席执行官(Changes of CEO);(6)新股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利用实证分析法、理论研究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来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

在实证分析法方面,主要依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实际例子达尔曼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透彻的分析,分别对舞弊原因、舞弊的识别方式、舞弊手段等多个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理论研究法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理论成因。

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分析国内外财务舞弊的相关问题,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从上市公司实际操作层面的入手,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与财务舞弊的动机、现象、手法和识别方法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

2、根据所研究目的,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大量的一次、二次文献资料,主要侧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方面。

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分析等已有的研究成果,参考大量数据及图表,引用并借鉴较精辟的文字总结。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 屈子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11(5)
[2] 李永泉、李婧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其对策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 年第18 期
[3]刘艳.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其预防,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J],2009(1)
[4] 李东洪:《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生产力研究》,2004(7)
[5] 程宗璋.关于遏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若干思考[J].财税与会计,2003,(6).
[6] 张国键.探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与途径[J].经济师,2003,(4).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第×周:按毕业论文题目完成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至×周:完成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至×周:完成论文第二稿,同时,完成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第×周: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准备毕业论文答辩阶段,整理装订论文。

第×周:准备毕业论文答辩阶段,交毕业论文。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对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进度安排作出评价,对是否开题作出决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