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2013)
平时作业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Array行政管理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五帝时期实行的“禅让”的权力转移,始自( )。
A.黄帝 B.颛顼 C.唐尧 D.虞舜2.禹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治水胜利 B.平定三苗 C.塗山之会 D.巡狩会稽3.夏朝的立法意识是( )。
A.刑期于无刑 B.恭行天罚 C.刑起于兵 D.兵刑同制4.商朝王廷内的百官,总称( )。
A.多卜 B.御事 C.多尹 D.冢宰5.周朝分封制的核心是( )。
A.封邦建国 B授民授疆土 C.封建亲戚 D.敬天保民6.中国早期国家最为繁荣安定的局面出现在( )。
A.文王时期 B.武王时期 C.周公时期 D.成、康时期7.西周职掌军政的职官是( )。
A.师氏 B.常伯 C.常任 D.准人8.政府中包括丞相在内的主要官员,都由国王直接任命。
官员的选择突破了血缘集团的限制。
这种动向始于( )。
A.春秋初期 B.春秋中期 C.春秋晚期 D.战国时期9.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和宗法封建制度有重大区别,前者针对的主要对象是( )。
A.国人 B.庶人 C.奴隶 D.农民lO.最早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 )。
A.管仲 B.韩非 C.商鞅 D.李悝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史记·夏本纪》说夏有四辅臣,称( )。
A.卿 B.疑 C.丞 D.辅 E.弼2.商朝职官分为两大类,是指( )。
A.政务官 B.宗教文化官 C.军事官 D.内服 E.外服3.周朝的“三事”官职是指( )。
A.大夫 B.常伯 C.常任 D.准人 E.小尹4.周王实施对各诸侯国控制的方式有( )。
A.分封 B.巡狩 C.朝觐 D.派遣监国使臣 E.册命5.战国时期各大国变法的内容是( )。
A.富国强兵 B.否定世官世禄制 C.肯定官僚君主制 D.努力发展生产E.增加国家收入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
政治制度3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注意将选择答案的代表性字母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 B )。
A.春秋战国B. 明清C.隋唐宋元D.明清秦汉魏晋南北朝2、.隋唐时期的政体是(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时期。
A 、战国B 、秦朝C 、西汉D 、东汉4、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 A )。
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御史台5、宋代的三师是( B )。
A 、太师、太尉、太傅B 、太师、太保、太傅C 、太保、太尉、太傅D 、太师、司徒、太傅6、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C )。
A 、宣政院B 、将作院C 、通政院D 、宣徽院7、广州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是( A )。
A 、国民政府委员会议B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C 、行政院D 、国民政府8、“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B )。
A 、国民大会B 、立法院C 、国民参政会D 、政治协商会议9、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 B )。
A 、袁世凯B 、段祺瑞C 、曹琨D 、张作霖10、“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300A .童试B .乡试C .会试D .殿试11、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 C )A 、郡县制B 、属国制C 、郡国并存制D 、监查制12、在近代国家结构中,市制兴起于( B )时期。
A 、民国初年B 、北洋政府C 、广州国民政府D 、南京国民政府13、中国古代监查制度形成于( D )时期A 、夏商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14、清末居各部之首的是( A )。
A .外务部B .法部C .大理院D .资政院15、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A )。
A 、世官世禄制B 、乡举里选制C 、简选制D 、军功、事功选拔制1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 共和制度B. 君主专制C. 城邦制度D. 联邦制度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洋务运动时期B. 清末的1905年C. 戊戌变法时期D. 辛亥革命后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D. 总统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A. 战国B. 秦朝C. 西汉D. 东汉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D )。
A. 南京B. 北京C. 上海D. 重庆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
A. 君主B. 丞相C. 三公D. 士族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 太仆B. 廷尉C. 典客(大鸿胪)D. 奉常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C )。
A. 三省六部B. 三省C. 六部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D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 兵部B. 刑部C. 都察院D. 大理寺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D )。
A. 夏商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2013)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一、单选题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A.宋 B.元 C.明 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A.夏 B.商 C.西周 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8.“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作业讲评3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D2、C3、B4、A5、A6、D7、A8、D9、D 10、B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ABC2、ABCD3、ABCE4、ABCD5、ABC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
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1、答:错。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皇权有了进一步加强。
举凡军国大事,皆由皇帝最后决定,以诏敕下达有关部门执行。
2、答:对。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中枢决策系统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体制之完备、决策程序与方式之严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3、答:错。
这些投状有不少是指陈皇帝之失的,但更多的是针对各级官吏而来,所以这一制度实际上是御史台之外的另一条监察渠道。
它不仅在有唐一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监察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4、答:对。
辽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一国两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5、答:错。
宋朝为对皇帝的过失进行规谏,还设置了谏官,负责规谏朝政,纠正君主的过失,同时也检举臣下的越轨行为。
宋初虽设置谏官,但徒有虚名,宋仁宗时,进一步弱化了谏诤制度,谏官的功能进一步向以监督朝廷百官为主转化。
6、答:对。
君主专制政治的特点,就是以一人独治天下。
但是,真正从制度上保证皇帝独裁,却是从明朝开始。
主要表现在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管理行政事务,实行特务政治,以确保皇权的稳固。
7、答:对。
明朝皇帝在法定的监察机构之外再搞一套由皇帝本人掌握的监察组织。
东厂和锦衣卫,不仅有侦缉权、司法权,也有监察权。
这种监察权其实就是监视权,而各级官员对之畏惧更甚于正式的监察机构。
厂卫对官员的监察,作为法外制度,比法定制度的影响更大。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答:唐代户籍制度之完备程度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唐初定制,“三年一造户籍”,由县令亲自主持,里正具体负责完成。
造籍时,主要依据是民户自报的“手实”。
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正确)

第四章
1.汉武帝时开始重用(D)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A.丞相B.御府C.侍郎D.尚书
2.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和发展了三省(B)部制。
A.三B.六C.八D.九
3.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C)。
5.东汉时期,以(B)、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A.司马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C)。
A.门下省B.尚书省C.中书省D.中书令
7.宋代(D)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A.枢密院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A)。
A.兄终弟及B.父死子继C.嫡长子继承制D.王子继承制
8."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C)
A.兄终弟及制B.父死子继制C.嫡长子继承制D.王子继承制
9.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D)。
A.司农B.司士C.司公D.司空
10.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C)。
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
第一章
1.一般把政体分为(B)和共和制两类。
A.君主专制制B.君主制C.等级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C)
A.分工简单B.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C.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D.角色分化少
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B)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A.法家B.儒家C.阴阳家D.道家
16.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1 分)ACBCCDCADC二、多项选择题(10 分,每题2 分)1、BCDE2、DE3、BCD4、BCD5、BCDE三、辨析题(35 分,每题 5 分,说明: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判断的理由)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有政治制度。
答:错。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者为组织和维护政权而实施的统治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最早的法律是由原始习惯法转变而来,产生于国家之前。
答:对。
在国家与法的起源上,是法律先于国家,由“习惯”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反倒是为了维护法律而产生的3、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答:对。
禹大会诸侯于涂山,在更广阔的地域内树立起了无与匹敌的权威,得到了当时几乎全部诸侯的认同,涂山之会无异于夏朝的“开国大典” 。
所以,一般认为,涂山之会是禹在更大地域内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4、王权是周代的政治制度的主体答:错。
周代的政治制度是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其主体。
5、周公“制礼作乐” ,本质上是对殷商“先鬼而后礼”的反动。
答:对。
商代的神权政治,鬼神至上,民众至下,其最终结果不恤民众、惟天惟命,导致灭亡。
周公以“礼”为尚,倡导的是“敬天保民” ,其中固然仍有鬼神的地位,但已有所下降。
6、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
答:错。
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7、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出现于战国时期。
答:错。
大约在春秋中后期,在一些大国,已出现了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国家已经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将他们纳入类似战国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
北京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1-4(2013)

作业11. 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2. 宋代(参知政事)的设臵,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3. 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
4. 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5.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6. 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7. 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臵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8.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10. 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
11. 清代官制中,(内阁)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12. 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13. 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中央)“民意”机构。
14. 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15. 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16. (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17. 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18.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9. (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20.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21. 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废止的。
22. 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
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23. 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24. (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25. 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第4次)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1.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2. 复合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3. 单一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额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力。
A. 出现经营手工工厂的资本家
B. 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
C. 有人身自由且无生产资料的生产者
D. 大城市出现
正确答案:AB
2. 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A. 货币资本的积聚较高
B. 有人身自由且无生产资料的生产者
C. 大城市出现
D. 自耕农
正确答案:AB
三、判断题
1.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和牛耕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汉朝时期,察举制的建立,对于否定世袭制,打破汉初军功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有积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形式多种多样的。有民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5. 在近代以前,人们没有政治学的知识,对政治制度的研究主要不是在官僚制度的研究上。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6. 隋朝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系统,仍由尚书省负责。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姓名班级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 A.宋 B.元 C.明 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 A.夏 B.商 C.西周 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VIP专享】2013年秋电大行政管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答案[1]14
![【VIP专享】2013年秋电大行政管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答案[1]14](https://img.taocdn.com/s3/m/86c900dac850ad02de8041fd.png)
作业讲评2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D2、C3、B4、B5、D6、C7、D8、B9、B 10、C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BCD2、AE3、BCD4、ABCD5、ADE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
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1、答:对。
自此以后的历代皇朝(甚至一些农民起义)都把它当作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并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政治行为披上种种神秘的外衣。
2、答:错。
西汉的地方行政机构,以武帝为界,前一阶段实行封国制与郡县制并行的体制,后一时期本质上实行的单一的郡县制。
3、答:错。
为了阻止皇帝死后的政治纷争,从汉高祖起,皇帝身前就在嫡子中预立太子,此后大体成为定制。
这是汉初统治者总结秦迅速灭亡的教训后实行的保证权力顺利地在家族内移交的有力措施。
4、答:对。
权势渐衰的外戚与权势鼎盛的阉宦,各自联结其他的强宗豪族,最后爆发了强烈的冲突,这就是“党锢之祸”。
5、答:错。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即成为官方学说,也成为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
他们由“德刑并用”而强调“重德轻刑”、“德主刑辅”;由“礼刑并用”而强调“重礼轻刑”,这对于缓和阶级矛盾、树立统治者的正面形象都是有利的。
6、答: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但两汉的察举等多种选官制度也仍被沿用。
7、答:对。
士族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政权的控制、运用能力有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政治制度的走向。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答: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制度,萌芽、形成于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始在全国确立,并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规范。
三公,指朝廷中职务最高的三位官员,即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是除皇帝外的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原称尉或国尉,统一全国后统称太尉,“金印紫授,掌武事”。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专掌监察,“银印青绶”。
“九卿”,是朝廷高级官员的合称。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8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C )。
A.商朝B.西周C.战国D.春秋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权,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B )。
A.夏朝B.商朝C.西周朝D.秦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 。
A.君主立宪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B )。
A.1898年的戊戌变法B.1911年的辛亥革命C.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D.1919年的五四运动15.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随练习答案

第一早1. 一般把政体分为()和共和制两类。
A.君主专制制B.君主制C.等级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B2. 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A.分工简单B.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C.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D.角色分化少参考答案:C3.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A.法家B.儒家C.阴阳家D.道家参考答案:B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参考答案:D5. 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时期参考答案:A6. 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领主制B.中央集权制C.贵族民主制D.等级君主制参考答案:B7. 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C8. 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
A.中央集权制B.等级君主制C.联邦制D.邦联制参考答案:B9. 中国圭寸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则是建立在圭寸建()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圭寸建专制君主制。
A.家庭B.分封C.法律D.内阁参考答案:A10. 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执掌国家政权的时代。
A.农民B.农民阶级C.地主D.地主阶级参考答案:D11. 司马迁写()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A.《春秋》B.《资治通鉴》C.《史记》D.《左传》参考答案:C12. 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
参考答案:“13. 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
参考答案:X14. 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国体。
参考答案:X15. 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X16.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
(0414)《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414)《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第四次5:第五次6:第六次1:[判断题]清代监察组织中,六科与都察院处于并立的独立地位。
参考答案:错误一名词解释1、《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的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
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论述。
《学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
它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用于检查在活动过程中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
如在教学中,当一单元或一个章节学习完后,作一次测验,以检查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调整和改进整个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以帮助学生完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这种评价可以及时探寻影响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原因,以便立刻采取措施加以补正,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等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形成教学方案,分析评价其结果并修改方案的过程。
4、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简答题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理论的实践工作,不断探索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是19世纪中叶和末叶“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教育家,其主要的教育思想有:(1)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美德的人,培养有完善道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一、单选题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A.宋 B.元 C.明 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 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A.夏 B.商 C.西周 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8.“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 C.文官归吏部 D.丞相御吏二府二、多选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从夏期至1949年历代( ABC )。
A.国家政权性质 B.政体构成形式 C.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 D.领导制度2.在政体上中国政权存在( BD )。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3.西周早期是由( DE )执掌国家各项任务。
A.御史察 B.廷尉 C.司徒 D.卿事寮 E.太史寮4.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 BCDE )等级。
A.省 B.路 C.府 D.州 E.县5.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B )。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6.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
A.十六国时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7.唐律有( ACDE )。
A.开元律 B.开皇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 E.永徽律8.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E.御史台9.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BCDE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E.摊丁入亩10.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有( ABCD )。
A.荐举制度 B.科举制度 C.征辟制度 D.荫袭制度三、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嫡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王权制度的体现形式,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
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使政治上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
3、三省六部: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事务。
4、票拟: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
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6、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
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
四、问答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期的特点?答:中国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体现在有形的记录中,并凝结到各种制度和风俗习惯中。
五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酋帮制阶段。
他们以强权为基础,依靠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让神权和强权有机结合在一起,对社会进行了新规范,固有的习惯逐渐被改造,有些习惯在强权的认可下,开始具有了制度的效用。
政治制度在旧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特征。
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五、论述题请叙述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何借鉴?答:第一,早期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建;第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制;第四,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从《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七,诸使差遣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结构;第八,“因俗而治”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十,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第二,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第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结构,在政府和部门间合理配置政府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
第五,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依法规定各类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度,优化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健全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事项的听证和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第六,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推行行政问责制。
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责任范围,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
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行政问责程序,规范行政问责行为。
第七,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优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八,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相配套,科学确定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中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与工作重点,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平时作业二一、单选题1.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处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 D.君主宰辅制3.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 C.文官归吏部 D.丞相、御史二府4.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 D、奉常5.尚书由君主办公机构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在( A )时期。
A、东汉B、魏晋南北朝C、曹魏D、西晋6.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B、都水台C、殿内省D、少府监7.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 D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C )。
A、吏部B、户部C、礼部D、国子监9.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A、都察院B、通政司C、大理寺D、六部10.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
A、设五口通商大臣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C、设总税务司署D、设外务部11.清代省一级主管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A、布政使B、学政C、提督D、按察使12.宋代为分割转运使权力的而在路一级设立的官员是( A )。
A、提点刑狱B、提举常平C、安抚使D、通判13.中国古代君主宰辅制的萌芽时期是( B )。
A、 东汉B、两晋C、隋唐D、宋14.清末改制首先从( B )。
A.军事制度 B.行政机构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15.在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C )。
A、分权B、集权C、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D、地方军政权力一分为三16.周代层层考核、推荐人才的制度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