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自动计算表00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说明

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说明

工地通路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操作模式分为两种:1、现场联机全站仪现场测量、记录、平差;2、对已经有整理好的内业资料情况,提供数据导入功能,导入测量记录完成平差计算。

一、现场联机全站仪测量、记录、平差操作流程:1、点击主界面导线平差,进入导线平差界面,点击底部按钮创建导线2、输入导线的起终点闭合数据。

起点后视点位起点测站的后视点,终点前视为终点测站的前视点。

3、添加测站,写入测站名称、后视名称、前视名称。

4、点击测站条目弹出测回列表对话框,点击添加测回按钮进入测量界面。

5、输入仪器高、前后视棱镜高。

6、连接全站仪后点击测量完成正镜后视、正镜前视、倒镜前视、倒镜后视测量,软件获取全站仪数据并记录(或者手工输入数据),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测回测量。

7、逐个完成测站和对应的测回测量。

8、在导线测量界面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导出测量记录和导线平差计算表。

二、导入已有的导线观测数据:1、导入工地通路测导线观测文件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导入工地通观测文件,弹出导入对话框,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

2、导入附合导线进行平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附合导线平差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附合导线简易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3、导入三角高程数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三角高程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三角高程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刷题含答案bkb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刷题含答案bkb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单面水准尺时,可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检核,变动仪高所测得的两次高差三差不得超过( )。

A. -5mm B.5mm C.1mm D.25mm答案:B2.( )是建筑物按设计标高施工的依据。

A.平面控制网 B.临时水准点 C.高控制网答案:C3.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仪器横轴所引起的误差称视准轴误差,也称二倍照准差,简称(C)。

A.2A B.2B C.2C D.2D4.一般将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与已知高差之间的差值,称为(B)。

A.高差 B.高差闭合差 C.误差 D.观测误差5.A、B两点的高差为,如果测量两点间斜距为,则倾斜改正数应为(D)。

A. B. C. D.6.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D)。

A.控制测量 B.高程控制测量 C.导线测量 D.平面控制测量7.在下图中,直线AC边的象限角R AC=85°34′44″,水平角65823601'''=β,水平角12748802'''=β。

则直线AD的坐标方位角是(B)。

A.42°06′51″ B.130°54′12″ C.94°25′16″ D.274°25′16″8.进行水准测量时,若发现本测站某项限差超限,应(D)。

A.修改错误数据B.修改某记录数据C.重测前视或后视D.立即返工重测本测站9.下面各项中,(D)是导线外业踏勘选点时一般可以不考虑的。

A.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角度和距离测量B.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标志和安放仪器的地方C.相邻边长应大致相等,最长边不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D.避风条件良好,观测时不受风的影响10.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在施工测量中,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三个基本操作外,(A)。

A.还能直接测量坐标 B.不能测量面积C.不能测量对边距离 D.不能测量悬高11.配合全站仪进行测量时,持反光镜者(B)A.应凭自己的经验移动反光镜 B.应听从观测者的指挥移动反光镜C.左右移动听指挥 D.前后移动听指挥12.测定(A)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02388 工程测量(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02388 工程测量(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代码:02388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实践课程,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工程测量》课程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吃苦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操作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五等水准路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物轴线测设和高程测设等测量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共3学分,30学时)实践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0.2学分,2学时)1、要求:(1)了解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认识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掌握各操作部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和读数方法,学会使用水准仪。

(3)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2、任务:(1)每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

1人观测,1人记录,2人扶尺,依次轮流进行。

(2)每组在实验场地任选两点,放上尺垫,每人改变仪器高度后分别测出这两点尺垫间的高差。

3、仪器和工具:每实验小组配备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塔尺)2把,尺垫2个,记录板1块。

4、技术要求:(1)仪器高度的变化(升高或降低)幅度应大于10cm。

(2)两次测定的高差之差应小于5mm。

(3)各小组成员所测高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5mm。

5、应交资料:(1)对水准仪认识的资料一份(包括水准仪的组成及操作步骤)。

(2)完整的观测记录及检核计算表格一份。

实践二五等水准路线测量(0.2学分,2学时)1、要求:(1)掌握使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五等水准路线测量一个测站的工作程序和一条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

(2)掌握闭合水准线路的布设、施测、记录和外业计算检核方法(按五等要求);学会在实地选择测点和转点,完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经纬仪实验》实验指导书实验课仪器使用及安全须知1、严格遵守“1米原则”、“一臂原则”!2、严禁在道路中间安置测站!3、严禁坐仪器箱子及其他实验器材!4、长距离搬运仪器应装箱,短距离搬运严禁扛在肩上、不加任何防护!装箱仪器拿起前,务必检查箱盖是否紧闭!5、严禁将水准尺靠着树干、路灯或墙柱上!水准尺不用时,应顺着放在路边。

6、仪器取用及装箱,严禁在手托或怀抱仪器箱的情况下进行!仪器装箱前务必将所有制动螺旋松开,光学经纬仪须将竖盘指标补偿器关闭。

7、仪器安置前,务必检查三脚架是否安装稳固!在光滑地面上,必须做好相应防护措施!8、安置仪器时,在旋紧连接螺旋前绝对不能松手!9、使用钢尺严禁遭车辆碾压!钢尺使用完毕应做擦拭处理。

10、三脚架、仪器上所有螺旋的使用宜用力适度,严禁用力过猛!严禁用手、手帕等物擦拭目镜、物镜等光学部件!11、实验/实习完成后,收工时务必清点仪器和工具,以防丢失!尤其是测钎、尺垫等工具,应派专人负责看守与携带。

经纬仪实验1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一、实验目的1、根据测角原理掌握经纬仪的构造特点。

2、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轴系关系。

3、学会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认识DJ6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熟悉经纬仪各螺旋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了解经纬仪上主要轴线的名称及应满足的条件。

3、练习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

三、实验步骤1、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掌握其使用方法。

将经纬仪三脚架架腿张开安放在地面上,使架头大致水平,三个脚尖插入地面使之稳定。

开箱取出经纬仪放在架头上,一手扶住经纬仪,一手旋紧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经纬仪与三脚架稳固连接。

逐一认识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2、掌握经纬仪的基本操作。

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可分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1)对中和整平——光学对中、整平(1)目估法对中、整平(未放仪器的情况)使三脚架的中心位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丢石子);目估法使架头保持水平(2)前后左右移动两个脚法对中(已安放仪器的情况)固定三脚架一脚;双手持脚架另二脚并不断调整其位置;同时观测光学对点器十字分划,使对点器十字分划基本对准测站标志,踩实脚架(3)旋动脚螺旋精确对中:调节脚螺旋(三个脚螺旋同时转动),使光学对点器精确对准测站标志(4)伸缩架腿法粗略整平:伸缩三脚架的两条腿,调平仪器,使圆气泡居中(5)旋动脚螺旋精确整平(左手拇指法则):转动照准部使管水准轴与两脚螺旋连线方向平行;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两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照准部90°,使水准管与原来的方向垂直;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6)检查对中,平移仪器,再次精确整平检查光学对中器,若分划圈中心偏离测站点标志,则稍松中心连接螺旋,前后左右平行移动基座,使之精确对中。

闭合导线坐标自动计算表

闭合导线坐标自动计算表

0 131.965
0 89.830
0 -105.404
0 -88.950
0 0.000
0 -120.599
0 103.240 0 124.229 0 -88.986 0
0.000
131.965 89.830 -105.404 -88.950 0.000
-120.599 103.240 124.229 -88.986 0.000
-17.359
106.871
17.885
17.885 17.885 17.885 17.885
已知A点坐标为: X=565.438 Y=430.967 B点坐标为: X=528.492 Y=580.218
17.885
17.885
17.885
17.885
17.885
略图
题,请与QQ917094347联系,完善后发布共享版。
计算编程:邓亚通 QQ917094347 录入:
坐标
备注
X(m)
Y(m)
5608.290 5608.29
131.965 221.794 116.39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27.440
-120.599
f D=√ f x² +
fy ²
f D=√ ########### ##########
f 容=±
0 = ± 00′00.0″
f D= 7899.27315
K容=1/
改正数=
K=f D/∑D= 0.9254416
#DIV/0!
说明:此为测试版本,此版本限闭合导线点观测方向为顺时针内角。出现红色为错误警告。如有建议与问题,请与QQ917094347联系,完善后发

南方测绘平差易说明书

南方测绘平差易说明书

浏览平差易启动平差易启动方式有三种:第一种:直接在桌面上双击平差易的图标“南方平差易2005”;第二种:点击“开始\程序\South Survey Office\南方平差易2005”;第三种:点击“C:\Program Files\South Survey Office\Power Adjust\”主界面启动后即可进入平差易的主界面;PA2005的操作界面主要分为两部分——顶部下拉菜单和工具条,如下图“PA2005主界面”所示:PA2005主界面主界面中包括测站信息区、观测信息区、图形显示区以及顶部下拉菜单和工具条;下拉菜单所有PA2005的功能都包含在顶部的下拉菜单中,可以通过操作平差易下拉菜单来完测站信息区观测信息区图形 显示 区顶部下拉菜单工具条成平差计算的所有工作;例如文件读入和保存、平差计算、成果输出等;文件:包含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导入、平差向导和打印等;如下图“文件菜单”所示:文件菜单编辑:查找记录、删除记录,如下图“编辑”所示:编辑平差:控制网属性、计算方案、闭合差计算、坐标推算、选择概算和平差计算等;如下图“平差菜单”所示:平差菜单成果:精度统计、图形分析、CASS输出、WORD输出、略图输出和闭合差输出等;当没有平差结果时该对话框为灰色;如下图“成果菜单”所示:成果菜单窗口:平差报告、网图、报表显示比例、平差属性、网图属性等;窗口菜单工具:坐标换算、解析交会、大地正反算、坐标反算等;工具菜单工具条:保存、打印、视图显示、平差和查看平差报告等功能;工具条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平差向导显示整页打印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平移窗口放大显示整个网图标定控制点全屏显示计算方案计算闭合差显示闭合差坐标推算平差计算精度统计显示平差报告显示网图转到第一页前一页后一页转到最后一页 帮助由观测数据到平差成果用平差易做控制网平差的过程第一步:控制网数据录入 第二步:坐标推算 第三步:坐标概算 第四步:选择计算方案第五步:闭合差计算与检核 第六步:平差计算第七步: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作业流程图:否是向导式平差向导即是按照应用程序的文字提示一步一步操作下去,最终达到应用目的;PA2005提供了向导式平差,根据向导的中文提示点击相应的信息即可完成全部的操作;它对PA2005的初学者有着极大的帮助,建议PA2005的初学者先应用向导来熟悉PA2005数据处理的全部操作过程;本平差向导只适用于对已经编辑好的平差数据文件进行平差;向导式平差的应用向导式平差需要事先编辑好数据文件,这里我们就以demo 中的“边角网”文件为例控制网数据的录入 坐标推算 坐标概算选择计算方案闭合差计算与检核平差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是否概算来说明;第一步:进入平差向导首先启动“南方平差易2005”,然后用鼠标点击下拉菜单“文件\平差向导”;如下图“平差向导”所示:平差向导请注意平差向导的中文提示和应用说明,并依据提示进行;第二步:选择平差数据文件点击“下一步”进入平差数据文件的选择页面;如下图“选择平差数据”所示:选择平差数据点击“浏览”来选择要平差的数据文件;所选择的对象必须是已经编辑好的平差数据文件,如PA2005的Demo中“边角网4”;对于数据文件的建立,PA2005 提供了两种方式,一是启动系统后,在指定表格中手工输入数据,然后点击“文件\保存”生成数据文件;二是依照附录A中文件格式,在Windows的“记事本”里手工编辑生成;打开数据文件点击“打开”即可调入该数据文件;如下图“调入平差数据文件”所示:调入平差数据文件第三步:控制网属性设置调入平差数据后点击“下一步”即可进入控制网属性设置界面,如下图:该功能将自动调入平差数据文件中控制网的设置参数,如果数据文件中没有设置参数则此对话框为空,同时也可对控制网属性进行添加和修改,向导处理完后该属性将自动保存在平差数据文件中;点击“下一步”进入计算方案的设置界面;如下图“控制网属性设置”所示:控制网属性设置第四步:设置计算方案设置平差计算的一系列参数,包括验前单位权中误差、测距仪固定误差、测距仪比例误差等,如下图“计算方案设置”所示;该向导将自动调入平差数据文件中计算方案的设置参数,如果数据文件中没有该参数则此对话框为默认参数、5、5,同时也可对该参数进行编辑和修改,向导处理完后该参数将自动保存在平差数据文件中;计算方案设置点击“下一步”进入坐标概算界面;第五步:选择概算选择概算概算是对观测值的改化包括边长、方向和高程的改正等;当需要概算时就在“概算”前打“✓”,然后选择需要概算的内容;点击“完成”则整个向导的数据处理完毕,随后就回到南方平差易2005的界面,在此界面中就可查看该数据的平差报告以及打印和输出;控制网数据的录入控制网的数据录入分数据文件读入和直接键入两种;凡符合PA2005文件格式格式内容详见附录A的数据均可直接读入;读入后PA2005自动推算坐标和绘制网图;PA2005为手工数据键入提供了一个电子表格, 以“测站”为基本单元进行操作, 键入过程中PA2005将自动推算其近似坐标和绘制网图;如下图“电子表格输入1”所示:测站信息区观测信息区电子表格输入1下面我们介绍如何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首先,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已知点信息点名、属性、坐标和测站点信息点名;然后,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如下图“电子表格输入2”所示:测站信息观测信息电子表格输入2测站信息“序号”:指已输测站点个数,它会自动叠加;“点名”:指已知点或测站点的名称;“属性”:用以区别已知点与未知点:00表示该点是未知点,10表示该点是平面坐标而无高程的已知点,01表示该点是无平面坐标而有高程的已知点,11表示该已知点既有平面坐标也有高程;“X、Y、H”:分别指该点的纵、横坐标及高程X:纵坐标,Y:横坐标;“仪器高”:指该测站点的仪器高度,它只有在三角高程的计算中才使用;“偏心距、偏心角”:指该点测站偏心时的偏心距和偏心角;不需要偏心改正时则可不输入数值观测信息观测信息与测站信息是相互对应的,当某测站点被选中时,观测信息区中就会显示当该点为测站点时所有的观测数据;故当输入了测站点时需要在观测信息区的电子表格中输入其观测数值;第一个照准点即为定向,其方向值必须为0,而且定向点必须是唯一的;“照准名”:指照准点的名称;“方向值”:指观测照准点时的方向观测值;“观测边长”:指测站点到照准点之间的平距;在观测边长中只能输入平距“高差”:指测站点到观测点之间的高差;“垂直角”:指以水平方向为零度时的仰角或俯角;“站标高”:指测站点观测照准点时的棱镜高度;“偏心距、偏心角、零方向角”:指该点照准偏心时的偏心距和偏心角;不需要偏心改正时则可不输入数值“温度”:指测站点观测照准点时的当地实际温度;“气压”:指测站点观测照准点时的当地实际气压;温度和气压只参入概算中的气象改正计算下面分别通过实例来介绍导线、水准、三角高程的数据输入方法;导线实例这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B、C和D是已知坐标点,2、3和4是待测的控制点;导线图如下:导线图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数据输入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选择格式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为了节省空间只截取观测信息的部分表格示意图,如下表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A的观测信息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C的观测信息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2的观测信息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3的观测信息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4的观测信息说明:①数据为空或前面已输入过时可以不输入对向观测例外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时,所有零值可以省略不输;以上数据输入完后,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将输入的数据保存为平差易数据格式文件格式内容详见附录A:STATION 测站信息B,10,,A,10,,C,10,,D,10,,2,003,004,00OBSER 观测信息A,B,,A,2,,C,4C,D,,2,A2,3,,3,23,4,,4,34,C,,上面STATION测站点是测站信息区中的数据,OBSER照准点是观测信息区中的数据;水准实例这是一条符合水准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和B是已知高程点,2、3和4是待测的高程点;原始测量数据如下:测站点高差米距离米高程米A234B水准原始数据表水准路线图模拟图中h为高差;在平差易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水准数据输入”所示:水准数据输入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为已知高程点,其属性为01,其高程如“水准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高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因为没有平面坐标数据,故在平差易软件中没有网图显示;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水准网,选择水准格式,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选择格式注意:1、在“计算方案”中要选择“一般水准”,而不是“三角高程”;“一般水准”所需要输入的观测数据为:观测边长和高差;“三角高程”所需要输入的观测数据为:观测边长、垂直角、站标高、仪器高;2、在一般水准的观测数据中输入了测段高差就必须要输入相对应的观测边长,否则平差计算时该测段的权为零,因此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组水准观测数据测段A点至2号点的观测数据输入观测边长为平距如下图“A->2观测数据”所示:A->2观测数据测段2号点至3号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2->3观测数据”所示:2->3观测数据测段3号点至4号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3->4观测数据”所示:3->4观测数据测段4号点至B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4->B观测数据”所示:4->B观测数据以上数据输入完后,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将输入的数据保存为平差易数据格式文件格式内容详见附录A:STATIONA,01,,,B,01,,,2,003,004,00OBSERA,2,,,2,3,,,3,4,,,4,B,,,三角高程实例这是三角高程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和B是已知高程点,2、3和4是待测的高程点;测站点距离米垂直角°′″仪器高米站标高米高程米A234B三角高程路线图模拟上图中r为垂直角在平差易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三角高程数据输入”所示:三角高程数据输入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为已知高程点,其属性为01,其高程如“三角高程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高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因为没有平面坐标数据,故在平差易软件中也没有网图显示;此控制网为三角高程,选择三角高程格式;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选择格式注意:在“计算方案”中要选择“三角高程”,而不是“一般水准”;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的三角高程观测数据测段A点至2号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A->2观测数据”所示:A->2观测数据测段2点至3号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2->3观测数据”所示:A->2观测数据测段3点至4号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3->4观测数据”所示:A->2观测数据测段4点至B点的观测数据输入如下图“4->B观测数据”所示:4->B观测数据以上数据输入完后,点击“文件\另存为”,将输入的数据保存为平差易格式文件格式内容详见附录A为:STATIONA,01,,,,B,01,,,,2,00,,,,3,00,,,,4,00,,,,OBSERA,2,,,,,,2,3,,,,,,3,4,,,,,,4,B,,,,,,平差易软件中也可进行导线水准和三角高程导线的平差计算,数据输入的方法与上述的几乎一样,但要注意将控制网的类型格式选择为“6导线水准”或“7三角高程导线”;以上介绍了电子表格的数据录入方法,为了便于讲解PA2005的平差操作全过程,这里我们以Demo下的“三角高程导线.txt”文件为例讲解平差操作过程;平差过程操作打开数据文件点击菜单“文件\打开”,在下图“打开文件”对话框中找到三角高程导线.txt;打开文件近似坐标推算根据已知条件测站点信息和观测信息推算出待测点的近似坐标,作为构成动态网图和导线平差作基础;用鼠标点击菜单“平差\推算坐标”即可进行坐标的推算;如下图“坐标推算”所示:坐标推算推算坐标的结果如下:注意:每次打开一个已有数据文件时,PA2005会自动推算各个待测点的近似坐标,并把近似坐标显示在测站信息区内;当数据输入或修改原始数据时则需要用此功能重新进行坐标推算;选择概算主要对观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改化,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其概算的内容并进行坐标的概算;如下图“选择概算”所示:选择概算选择概算的项目有:归心改正、气象改正、方向改化、边长投影改正、边长高斯改化、边长加乘常数改正和Y含500公里;需要参入概算时就在项目前打“✓”即可;归心改正归心改正根据归心元素对控制网中的相应方向做归心计算;在平差易软件中只有在输入了测站偏心或照准偏心的偏心角和偏心距等信息时才能够进行此项改正;如没有进行偏心测量,则概算时就不进行此项改正;此实例数据中没有输入偏心信息所以不用选择此概算项目;气象改正气象改正就是改正测量时温度、气压和湿度等因素对测距边的影响; 实际气象条件外业控制测量时的气象条件每条边的温度和气压在测站的观测信息区中输入;绝对湿度:控制测量时的当地湿度,单位为mmHg;此项改正值非常小一般不参入改正; 测距仪波长:测距仪发射的电子波波长,单位为µm;此实例数据中的电子波波长为µm 参考气象条件在此条件下测距仪所测的距离为真值,没有误差,也是标定的气象条件 摄氏温度:测距仪的标定温度,单位为℃;此实例数据中的标定温度为15℃;绝对湿度:测距仪的标定湿度,单位为mmHg;此实例数据中的标定湿度为3332mmHg; 大气压强:测距仪的标定气压;单位为百Pa;此实例数据中的标定气压为1030Pa;注意:如果外业作业时已经对边长进行了气象改正或忽略气象条件对测距边的影响,那么就不用选择此项改正;如果选择了气象改正就必须输入每条观测边的温度和气压值,否则将每条边的温度和气压分别当作零来处理;方向改化方向改化:将椭球面上方向值归算到高斯平面上;公式:&”1,2=22Rm ”ρ.Ym. △X,其中&”1,2为方向改正数;22Rm”ρ为由高斯—克吕格投影计算用表按两点间平均纬度Bm 查取;Ym =2Y1+Y2; △X =X2-X1;X,Y 均为推算的近似坐标; Rm 地球曲率半径;边长投影改正边长投影改正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已知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而对测距边进行投影改正;另一种为将测距边投影到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程上; 当在“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中选择“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并输入高度值时,边长投影改正计算方法如下:公式为:S=D {1-Rn hg Hm ++22Rn hg)(Hm +};D 为测距边水平距离,单位为m ;Hm 是测距边高出大地水准面黄海平均海水面的平均高程,单位为m ; S 是大地线长度;hg 是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单位为m,可由相应测区大地水准面差距图中查取;Rn 是测距边方向参考椭球面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单位为m;当在“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化”中选择“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程”并输入其高程值时,边长投影改正计算方法如下:此时测距边长度的归算改正数HH =-RnHm Hu - D ;S =H +D Hu 是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程,单位为m ;Hm 是测距边高出大地水准面黄海平均海水面的平均高程,单位为m ;Rn 是测距边方向参考椭球面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单位为m ;D 为测距边水平距离;此实例数据选择的是后者的改正;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程为1200米;边长高斯改化边长高斯改化也有两种方法,它是根据“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的选择不同而不同;当在“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中选择“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时,高斯改化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先将测距边水平距离D 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S公式为:S=D {1-Rn hg Hm ++22Rnhg)(Hm +}; D 为测距边水平距离,单位为m ;Hm 是测距边高出大地水准面黄海平均海水面的平均高程,单位为m ;S 是大地线长度;hg 是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单位为m,可由相应测区大地水准面差距图中查取;Rn 是测距边方向参考椭球面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单位为m;第二步:将S 再归算到高斯平面的测距边S0S0=1+222Rm Y m +2224RmY ∆S, S 为椭球面上大地线长度;S0为高斯平面上长度;Ym =2Y2Y1+,Y1、Y1抄自近似坐标计算; △Y 为Y1-Y2;Rm 也可在地球平均曲率半径以Bm 为引数从测量计算用表集中查取;改化的大小与子午线有关,距子午线越远改化的距离就越大;当在“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中选择“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程”时,高斯改化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先将测距边投影测区选定的城市平均高程面上;此时测距边长度的归算改正数HH =-RnHm Hu - D ;S =H +D Hu 是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程,单位为m ;Hm 是测距边高出大地水准面黄海平均海水面的平均高程,单位为m ;Rn 是测距边方向参考椭球面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单位为m ;D 为测距边水平距离;第二步:将S 再归算到高斯平面的测距边S0S0=1+222Rm Y m +2224Rm Y ∆S, S 为椭球面上大地线长度;S0为高斯平面上长度;Ym =2Y2Y1+,Y1、Y1抄自近似坐标计算; △Y 为Y1-Y2;Rm 也可在地球平均曲率半径以Bm 为引数从测量计算用表集中查取;改化的大小与子午线有关,距子午线越远改化的距离就越大;此实例数据不进行边长高斯改化;边长加乘常数改正利用测距仪的加乘常数对测边进行改正;改正数:△S=a +b ×S其中a 为固定误差值,其值在“计算方案”的“测距仪固定误差”中输入;b 为比例误差值,其值在“计算方案”的“测距仪比例误差”中输入;此实例数据不进行边长加乘常数改正;Y 含500公里若Y 坐标包含了500公里常数,则在高斯改化时,软件将Y 坐标减去500公里后再进行相关的改化和平差;坐标系:54系54年坐标系;80系80年坐标系;84系84年坐标系;概算结束后提示如下:点击“是”后,可将概算结果保存为txt文本,结果如下边长改化概算成果表测站照准边长m 改正数m 改正后边长mA 22 33 44 C边长气象改正成果表测站照准边长m 改正数m 改正后边长mA 22 33 44 C计算方案的选择选择控制网的等级、参数和平差方法;注意:对于同时包含了平面数据和高程数据的控制网, 如三角网和三角高程网并存的控制网, 一般处理过程应为:先进行平面网处理, 然后在高程网处理时PA2005会使用已经较为准确的平面数据, 如距离等, 来处理高程数据;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平面高程混合网, 您也可以在平面和高程处理间多次切换, 迭代出精确的结果;用鼠标点击菜单“平差\平差方案”即可进行参数的设置;如下图“参数设置”所示:参数设置首先选择平面控制网的等级:PA2005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等级有:国家二等、三等、四等,城市一级、二级,图根及自定义;此等级与它的验前单位权中误差是一一对应的;如平面控制网等级为城市二级时它的验前单位权中误差为8″,当选择自定义时验前单位权中误差可任意输入; 边长定权方式:包括测距仪、等精度观测和自定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定权方式; 测距仪定权:通过测距仪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计算出边长的权;“测距仪固定误差”和“测距仪比例误差”是测距仪的检测常数,它根据测距仪的实际检测数值单位为毫米来输入的此值不能为零或空;等精度观测:各条边的观测精度相同,权也相同;自定义:自定义边长中误差;此中误差为整个网的边长中误差,它可以通过每条边的中误差来计算;平差方法有单次平差和迭代平差两种;单次平差:进行一次普通平差, 不进行粗差分析;迭代平差:不修改权而仅由新坐标修正误差方程;高程平差:包括一般水准测量平差和三角高程测量平差;当选择水准测量时其定权方式有两种按距离定权和按测站数定权;按距离定权:按照测段的距离来定权;按测站定权:按照测段内的测站数即设站数来定权,在观测信息区的“观测边长”框中输入测站数;注意:软件中观测边长和测站数不能同时存在;单向观测:每一条边只测一次;一般只有直觇没有反觇;对向观测:每一条边都要往返测;既有直觇又有反觇;单向观测和对象观测只在高程平差时有效闭合差计算限差倍数:闭合导线的闭合差容许超过限差M N的最大倍数;水准高差闭合差限差:规范容许的最大水准高差闭合差;其计算公式:n×L,其中n为可变的系数,L为闭合路线总长,以公里为单位;如果在“水准高差闭合差限差”前打“✓”可输入一个高程固定值作为水准高差闭合差;三角高程闭合差限差:规范容许的最大三角高程闭合差;其计算公式:n ×][2N ,其中n 为可变的系数,N 为测段长,以公里为单位,〔2N 〕为测段距离平方和;大气折光系数:改正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的影响,其计算公式:△H=221S RK ,其中K 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一般为~,S 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R 为地球曲率半径;此项改正只对三角高程起作用;闭合差计算与检核根据观测值和“计算方案”中的设定参数来计算控制网的闭合差和限差,从而来检查控制网的角度闭合差或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同时检查分析观测粗差或误差;点击“平差\闭合差计算”,如下图“闭合差计算”所示:闭合差计算左边的闭合差计算结果与右边的控制网图是动态相连的右图中用红色表示闭合导线或中点多边形,它将数和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计算更加直观、检测更加方便;“闭合差”:表示该导线或导线网的观测角度闭合差;“权倒数”:即是导线测角的个数;“限差”:其值为权倒数开方×限差倍数×单位权中误差平面网为测角中误差; 对导线网, 闭合差信息区包括fx,、fy 、 fd 、 K 、最大边长, 平均边长以及角度闭合差等信息;若为无定向导线则无fx,、fy 、fd,、K 等项;闭合导线中若边长或角度输入不全也没有fx 、fy 、fd,、K 等项;在闭合差计算过程中“序号”前面“”表示该导线或网的闭合差超限,“✓” 表示该导线或网的闭合差合格;“X ”则表示该导线没有闭合差;。

中职国赛—工程测量

中职国赛—工程测量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22008赛项名称:工程测量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urvey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二、竞赛目的以高水平赛事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

通过工程测量竞赛,为各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快捷化等提供工程测量服务保障作用,检验参赛选手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水平和测量仪器操作能力等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从事测绘野外施工放样、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竞赛活动为职业院校交流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促进职业院校中职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便于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案例及相关教学资源的积累;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步伐;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展示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检验和培养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和效率、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业务作风、团队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要的建设类高技能优秀人才。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1.理论知识部分理论知识竞赛试卷命题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基础,结合《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GBM4-08-03-04)中级技能的知识要求和生产岗位需要,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考试范围详见附件1: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考试大纲。

2.技能操作部分技能操作竞赛包括以下两项:四等水准测量和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

技能操作将根据观测、记录、数据处理等操作规范性、协调性、完成速度、外业观测和计算成果质量等进行评分。

(二)竞赛时间1.理论竞赛规定用时100分钟,在规定用时内完成,提前交卷不加分。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66.54 +74.77
-2 -2
-97.04 -48.13
-2 -1
+23.80 -91.33
-1 -1
+63.94 -21.89
536.27 328.74 A
65v14x25i..1682 441950..2065fDx12Di v44y74i28..3546345401..69f24Dy 34Di 536.27 328.74 A
v B 2
+4
204 13 57204
14 01
i改
5 3
86
+4
36 29
86 36 33
1152.805 653.195
i B
DB1
D5B
4 91 0+8446 91 08 50
5
+4
153 16
35 153
16
39
+4
B 113 12 07113 12 11
1 719 59 36 720 00 00
-2
+74.77
-66.56
+74.79
xi,i1xi,i1vxi
-2 -2
-97.04 -48.13 -97.06 -48.11
-2 -1
+23.80 -91.33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桥系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计算
α 12 2 B (1) β 2
3
α AB
β1
β3
A
(n) α cd
C
D
β n-1 βn
右角 fA B右 n18 C 0D
左角 fA B左 n18 C 0D

《闭合导线测量》课件

《闭合导线测量》课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利用闭合导线测量技术,可以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矿产资源勘探
矿区勘测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确定矿体的位置、形态和储量,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精确数据。
地下资源监测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监测地下资源的开采情况,分析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依据。
03
闭合导线测量的应用场景
Chapter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
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确定城市规划中的 道路、广场、公园等设施的准确位置 ,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施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闭合导线测量可 以监测施工精度,确保建筑物的位置 、高度、角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土地资源调查
地籍测量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精确测定土地的界线、面积和用途,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籍登记提供数据支 持。
02
实地测量
布设导线、角度和距 离测量、记录数据。
03
数据处理
整理数据、计算坐标 、绘制地图。
04
成果提交
提交测量报告和相关 图表。
02
闭合导线测量的关键技术
Chapter
坐标系选择
总结词
坐标系选择是闭合导线测量的基础,它决定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坐标系时,需要考虑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测量精度要求。常用的 坐标系有地理坐标系、独立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等。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可以减 少测量误差和提高数据精度。
案例三:某水电站大坝建设
总结词
大型工程建设中的精密测量
详细描述
在某水电站大坝建设中,大坝的结构复杂、 规模庞大,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通过闭合 导线测量技术,对大坝的各个部位进行精密 测量,确保了大坝建设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整理)导线测量平差教程—计算方案设置

(整理)导线测量平差教程—计算方案设置

计算方案的设置一、导线类型:1.闭、附合导线(图1)2.无定向导线(图2)3.支导线(图3)4.特殊导线及导线网、高程网(见数据输入一节),该选项适用于所有的导线,但不计算闭合差。

而且该类型不需要填写未知点数目。

当点击表格最后一行时自动添加一行,计算时删除后面的空行。

5.坐标导线。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

6.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指仅进行单面读数且仅进行往测而无返测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当数据中没有输入“中视”时可以用作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当输入了“中视”时可以用作中平测量等的记录计算。

说明:除“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仅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外,其它类型选项都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的平差计算,输入了平面数据则进行平面的平差,输入了高程数据则进行高程的平差,同时输入则同时平差。

如果不需进行平面的平差,仅计算闭、附合高程路线,可以选择类型为“无定向导线”,或者选择类型为“闭附合导线”但表格中第一行及最后一行数据(均为定向点)不必输入,因为高程路线不需定向点。

二、概算1.对方向、边长进行投影改化及边长的高程归化,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项改正。

2.应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以及Y坐标是否包含500KM。

选择了概算时,Y坐标不应包含带号。

三、等级与限差1.在选择好导线类型后,再选择平面及高程的等级,以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自动填写限差等设置。

如果填写的值不符合您所使用的规范,则再修改各项值的设置。

比如现行的《公路勘测规范》的三级导线比《工程测量规范》的三级导线要求要低一些。

2.导线测量平差4.2及以前版本没有设置限差,打开4.2及以前版本时请注意重新设置限差。

四、近似平差与严密平差的选择及近似平差的方位角、边长是否反算1.近似平差:程序先分配角度闭合差再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分别平差法。

2.严密平差: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

EXCEL计算坐标

EXCEL计算坐标

Excel在导线计算中的应用李海军摘要:目前在一些小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中,做控制用的较多的是导线测量的方法。

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给导线的外业测量带来不少方便,但导线的内业计算如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本文就介绍用Ecxcl进行导线计算的方法。

关键词:Excel 导线计算1前言Execl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电子表格制作软件,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在Windows下运行的一个重要应用软件,一般也称Microsoft Execl。

它同MicrosoftWord、 Microsoft PowerPoint、Microsoft FrontPage等合称Microsoft office。

Execl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它能按照用户的意图进行各种复杂的运算(包括编写公式、调用函数等)。

Execl同样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处理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将输入的数据生成各种各样的图表,可以对数据按照各种复杂的条件进行排序、查找、替换、编辑和筛选。

最后,Execl能把用户制作的文件保存起来,用户可以随时调出来进行补充和修改,也方便打印和复制。

2 Execl在导线计算中的应用目前,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小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中,做控制应用较多的依然是导线测量的方法。

在导线测量中,野外数据的采集用全站仪可以说方便快捷,但是其内业的计算用手工却比较麻烦,而且费时费力。

本文就着重介绍一下Excel在导线计算方面的应用。

3.实例现在就以某一测区测得一条附合导线为例,讲解用Excel对其进行计算的方法。

导线图如下所示:已知A,B,C,D四点的坐标,在测量时测出了导线的左转折角以及相邻导线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现在我们就看如何用Excel快速计算出1,2,3,4点的坐标。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3.1.1输入首先我们在A列输入点号,然后在B列输入观测角(在这里我们观测的是左角),以度分秒的格式输入,度和分之间用小数点隔开,在S2T2单元格中输入B点的x,y坐标,S3T3单元格中输入A点的x,y坐标, S8T8单元格中输入C点的x,y坐标, S9T9单元格中输入D点的x,y坐标,最后在H列输入各条导线边的长度。

Excel在导线测量计算中的应用

Excel在导线测量计算中的应用

Excel在导线测量计算中的应用何如伟【摘要】阐述电子表格软件Excel在罗盘仪闭合导线测量、极坐标导线测量、测绳丈量中的数据输入、角度格式转换、平差及面积计算等方法及步骤,并列出了相应函数和公式。

结果认为,用Excel处理数据具有直观、美观,易于输入和修改,工作效率高,便于导入CAD或GIS软件环境等优点。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 of Excellsoftware in compass closed traverse measurement , polar coordinate traverse measurement , measuring data input , angle format conversion and area calculation, therefore, lists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and formulas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Excellprocessing data has advantage of intuition , artistic, easy to enter and modify, high efficiency, easy to im-port CAD or GIS software environment and so on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Excel应用;闭合导线测量;测绳丈量;极坐标导线测量;函数【作者】何如伟【作者单位】石屏县采伐林场,云南石屏 662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71.1;TP3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定位仪器从罗盘仪、经纬仪发展到了全站仪、GPS到RTK-GPS,制图也从过去繁琐的手工作图过渡到了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Auto CAD、Arc GIS、MapGIS 等制图。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表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表

11270.681 24706.246
11211.861 24741.602
11238.320 24936.376
11208.067 23973.589
测站 5K83 K127-1 K127-2 K127-3 K127-4 K127-5 K127-6 K127-7 K127-8 K127-9
工程名称: 道路
+4" 182°34'25" 162°30'26"
19
15
11506.730 23879.441 K102-4
313.165 -298.683
94.133
-298.664 94.148
+4"
177°24'12" 159°54'38"
21
17
11636.040 23832.958 K102-41
359.309 -337.448
123.418
-337.427 123.435
工程名称: 道路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测量项目: 导线贯通测量
测站 5K83 K127-1 K127-2 K127-3 K127-4 K127-5 K127-6 K127-7 K127-8 K127-9
观测角 β′左 107.4607 248.4949 86.5455 140.4210 205.5947 273.5659 184.5452 113.1617 104.2801 316.0757
+4" 164°21'11" 156°54'32"
13
10
12209.768 23376.358 8K+102

专业资料附和闭合左右角导线附合导线自动计算表

专业资料附和闭合左右角导线附合导线自动计算表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左角用)
计算:检查: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先根据实际点数的多少插入或删除行数。

但第五行和第六行不得删除,夹角个数行及上6行不要删除,目的是为了保
持公式的正确性,行数确定后,从第六行F列到W列选中,把公式拉到您需要的行数
2、“蓝色”字体表示计算时,需要输入的项目,根据实际数据情况进行填写。

3、要根据使用的等级导线,来修改“角度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N20数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Q22数据)
4、如果“N21”和“Q22”显示超限则数据不可用,要重新进行测量
5、计算好后可以把不需要显示的列隐藏起来,如“M”列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右角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