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总分结构教学设计-骆吉明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彩教案表格式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彩教案表格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96ad9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a.png)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彩教案表格式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14课)1.1《春晓》1.2《咏柳》1.3《荷花》1.4《画鸡》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58课)2.1《古诗两首》2.2《燕子》2.3《荷花》2.4《火烧云》3.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912课)3.1《古诗两首》3.2《翠鸟》3.3《松鼠》3.4《小虾》4.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1316课)4.1《古诗两首》4.2《守株待兔》4.3《陶罐和铁罐》4.4《狮子和鹿》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句子和段落。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传统文化的热爱。
增强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阅读理解的提高。
写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段落分析与理解。
修辞手法的运用。
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PPT、视频资料。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段落,讲解重点词语、成语和修辞手法。
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彩教案2. 板书内容:每节课的重点词语、成语、修辞手法。
段落分析及课文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拼音连线:将下列词语与对应的拼音连线。
阿巴嘎旗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鲁教版
![阿巴嘎旗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bf4b020975f46526d3e11c.png)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
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
在背诵抄写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校的优美、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教学挂图.2。
了解这里是哪里:有哪一些人?在干什么?3.师:对,这是一所民族小学,汇集了哪些民族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自由读课文1.用笔画出生字词.2。
了解每一段讲了什么?三、汇报自学内容1.学习认读的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会写的生字.(1)出示生字,分小组评比读.(2)汇报读的结果。
(3)重点教以下的几个字。
戴:注意“戴”的写法,中间藏着“田”“共”。
雀:孔雀麻雀(4)学反义词粗——(细)尾-—(头)4.了解每一段的内容第一段:小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来到学校里,成了好朋友.第二段:钟声敲响了。
第三段: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学习,下课玩耍.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
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2.朗读全文。
五、学习第一段1。
自由读第一段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2。
汇报。
3。
师提示:读了这一段话大家好象看到什么情景。
4.请大家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的可爱。
5。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认识民族服饰1.出示P5的图片。
2。
看图讲讲民族的名称。
七、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课文二至四段。
3。
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
听写词语。
三年级语文总分结构课文 (12页)
![三年级语文总分结构课文 (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cd4f1868866fb84ae45c8dbf.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三年级语文总分结构课文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总分句群教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丁亦文)教学目标:能按提示要求,会写符合总分关系的一段话。
任务分析:1、学习结果类型: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属于智慧技能中的规则学习。
2、起点能力:(1)学生能看懂给出的例子的内容。
(2)已进行了承接关系句群的训练和写作。
(3)已有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过大量总分关系的段落。
3、学习条件:按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规则的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此处是“总”和“分”的概念;概念学习以辨别学习为先决条件,此处是总分结构与段的辨别。
由此决定教学顺序:辨别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教学过程:?评析:本教是根据“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设计的。
第一,本课的目标与巩固练习阶段的目标检测题完全对应;第二,本课的教学过程与任务分析完全对应;第三,本课的教学方法来源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
据认知图式形成过程,其教学方法是:先呈现若干例子(此处为总分语段),让学生辨别,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例子的共同本质特征。
这叫“举三反一”。
接着再呈现若干正、反例,让学生运用刚刚习得的总分句群本质特征分析这些正反例。
这叫着“举一反三”。
然后再进行变式练习。
最后,对照目标检测学习结果。
如果学生嫩通过测验,则可以认为,一种新的技能便形成了。
篇二: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作业作业目标:1、能够正确地读准课文中字词的读音。
2、能区分形近字。
3、积累本课的优美词句。
了解总分的段落结构。
4、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
尝试运用总分的结构,写排比句。
一、在加粗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因为(wéi wei)全身披甲(pī pēi)绽开(zhàn dìng)蠕动(rǔ rú)栖息(qī xī)瑰丽(guī guì)二、多音字组词。
借助教材引导三年级学生以“总分总”结构进行写景习作的教学尝试
![借助教材引导三年级学生以“总分总”结构进行写景习作的教学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2a902c6190c69ec3d5bb7597.png)
师道•教研2018年第7 期
己 积 的语言材 ,特 是有来自感的 。”在不断地 和
中 ,我 发 教 材 其 实 就 是 好
的 写 作 文 。以三年级上第六组
为 ,可以 如下尝试。
特; 一
139
我教我思
个 自 然 段 总 结 全 文 ,小兴安岭景色
诱 人 、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香 港 ,璀璨的明珠》这是一
篇 略 读 课 文 ,但课文的结构依旧是
“总 分 总 ”。第 一 自 然 段 总 起 ,香港
是 一 个 购 物 、美 食 、旅游的好去
处 ;中间四个自然段分述上面三个
特 点 ;最 后 一 个自然段总结全文, 香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责任编辑徐国坚借助教材引导三年级学生以总分总结构进行写景习作的教学尝试小学三年级学生不再像一二年级要求简单地去看图写话要写形式容等各方面完成一篇作文难加大了以至于很多学生望文生怯
我教我思
为 什 么 分 母 不 相 加 ,只是分子相加
呢?等问题。其 实 ,教师利用线段
模 型 ,以 一 截 线 段 为 单 位 “1”,把
直观形象而清晰的概念。
:读课文后,
课
文的中心句吗+
生 :在 第 一 自 然 段 “那里风景
美 、物 富 ,是个
的
”。
师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
课文是
面 明西沙群岛
景 优 美 物 富的特点?
( 生 默 读 课 文 ,边 读 边 画 )
:
分 ,4
面?
生 :第 二 自 然 段 描 写 的 是 “海
百色市三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精美优质教案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百色市三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精美优质教案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8205f8a9b6648d7c0c746db.png)
《《我们的民族小学》精美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通过跨于课内外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他们既可以获得课文学习的经验背景、知识,又锻炼了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风情、景观又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揭示课题.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配乐,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语文-三年级-总分结构导学单-骆吉明
![语文-三年级-总分结构导学单-骆吉明](https://img.taocdn.com/s3/m/7bfa9d478e9951e79b8927bf.png)
——认识总分构段方式请跟我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每句话讲什么。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这段话,一共有7句。
第一句告诉我们秋雨给大自然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
都有哪些颜色呢?有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各色美丽的菊花。
瞧,第一句的“五彩缤纷”就像大队长,站在第一个,它概括了所有的颜色。
后面列举的各种色彩,就像跟着的各小分队。
这样的段落构成方式,叫总分。
总分关系就是: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主要内容,再围绕这句话从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分述。
(呈现概念,打字机效果)概括性的句子叫总起句,后面跟着的句子是分述。
你注意到了吗?找到每句的关键词,再试着画一画结构图,就是读懂总分段的魔法。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shē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suō)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这个总分段落,围绕第一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分别写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深水鱼,这几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
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还有两个兄弟呢!我们来认识一下吧!读一读这段话,观察一下它和刚才的总分段一样吗?(师读)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豌豆是靠太阳光照传播种子的。
植物妈妈的办法真多!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这段话第一二三句分别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前三句和第四句的强调——强调的效果,比如变颜色,前三句一起出效果)最后一句总写植物妈妈的办法多。
浅谈三年级总分段落教学的目标及策略
![浅谈三年级总分段落教学的目标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eae1e82cc22bcd126ff0c54.png)
第 一 阶 段 — — 认 识 阶 段
教 学 目标 : 认 识 总分段 落 , 了解 认 识 总 分 段 落
l
册
课 文 序 号
1 1
1 3
题目
《 秋天的雨》
《 花钟》
段 落 序号
2 、 3 4
2
段 落 结 构
总分
总分
句 , 了解 该 种 段 落 的 结 构 。
( 一 )第 一 阶 段 — — 导 学 相 辅 , 学 生 第 一次 接 触 总分 段 落 , 对 于这 种 段N - 的构 段 方式 并 不 了解 ,
因此 ,需 要 教 师 的 引 导 ,认 识 总 起
学 内 容
从 三年级 开 始 ,教 材 中 出现 了大 每 个 阶 段 都 有 各 自 的 教 学 目标 , 呈 有 效 策 略 ,让 学 生 真 正 学 会 阅 读 总 量含 有 总 分段 落 的课 文 ,在 整 个 三年 阶梯 式 上 升 : 级 年 段 中 ,这 样 的课 文 共 有 1 0篇 , 占 了全 部 课文 的 1 5 . 6 %。具 体统 计如 下 :
雨 给你 什么感 觉 ? 生 1 : 我 觉得 秋 天 的 雨很 清 凉 ,
很温柔 。
2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太阳》
4
总分
生 2:我 觉 得 秋 天 的 雨 把 秋 天
( 朗 读 第 四 自然 段 中 描 写 鱼 的
《 一幅名扬 中外的画》 《 富饶的西沙群 岛》 《 香港 , 璀璨的明珠》
《 荷花》 《 珍珠泉》
2 、 3 4 4 、 6 2 … 3 4 5
2 3
总分 怠分总| 惠龠 息龠| 龠怠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写好总分段 周敏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写好总分段 周敏](https://img.taocdn.com/s3/m/de670baf6529647d27285297.png)
《写好总分段》教学设计淮师附小广弘城校区周敏【教学目标】1.认识总分段的三种构段形式。
2.学习分述部分如何写具体、写形象的方法。
3.能清楚地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表达意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总分段的三种构段形式。
2.能清楚地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表达意思。
难点:学习分述部分如何写具体、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1.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课堂练习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入新课:1.同学们,科技艺术周下个星期就要开始了,这段时间里我们三年级的同学都参与了养蚕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观察,大家对小蚕一定有了新的了解,可是我们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总有一些同学一段话写不清楚,意思表达不明白,想请你们帮帮他,好吗?2.出示学生写的条理不清的一段话:自己读一读,看看这段话有什么问题。
(条理不清,有点乱)3.我们给他排排序吧!数数有几句话?那句话放在第一句更合适呢?(利用白板课件,重新排序)4.经过大家的帮助,这段话的意思清楚多了,向这样先总写特点,再围绕这个意思有顺序的从几个方面来写,就能让表达的意思更清楚,这样的段落就叫——总分段。
这节课,我们聚焦怎样写好总分段。
5.板书课题。
二、总分形式明分辨:1.总分段是三年要学习的重要段式结构,我们再看这段话,总写特点的句子放在一段的开头,叫做“总起句”,这样的结构,就是“总分”。
(板书:总分)2.总分结构像个魔术师,还会变来变去呢!看看这段话,读一读,找一找,总写的句子在哪?(出示片段二)天空中的云有时候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白蝴蝶,悠然地起舞;有时候像一群群可爱的小白兔,向前奔跑着;有时又好像一匹高大的骏马,在蓝天下奔驰……云真神奇!a.你找到总述句了吗?(云真神奇!)b.总写的句子放在段尾,叫总结,这样的结构叫“分总”。
3.再看看《课堂练习》中出现的这段话:(出示片段三)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睡觉方法。
狗睡觉的时候喜欢把一只耳朵紧贴地面。
马总是站着睡觉。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d0cb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f.png)
课题语文园地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语言运用: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思维能力: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审美创造:学习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满儿童情趣。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这个语文园地共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板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运用”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满儿童情趣,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教学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点】1.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难点】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计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出示课件3)提问:遇到有新鲜感的语句时,你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4、5)2.读句子,明出处。
(出示课件6)(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板块中的两个例句,学生练读。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绝招精美优秀教案鲁教版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绝招精美优秀教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ef678ea26925c52dc5bf41.png)
4。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二、1。示例:百花争艳 骄阳似火 果实累累 银装素裹
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2.(2)○(4)○
三、(一)1。瓦蓝 清澈 五彩斑斓 细小
2.澄澈 透亮 五颜六色
3.瓦蓝瓦蓝、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五彩斑斓
4.一群群白羊在游走,像一朵朵飘浮的云。
5.ABC
(二)主题练笔.(20分)
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有什么颜色?仿照课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啊?举手说一下。
三年级下册2021年份讲评教案五篇
![三年级下册2021年份讲评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8ab19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0.png)
三年级下册2021年份讲评教案五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山村的早晨》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祥和宁静。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辅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读准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早晨吗?(教师板书课题)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晨”字的写法,可以跟着我一起来写这个字。
2.在你的心目中,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简要说自己心中对早晨的印象)齐读课题。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山村的早晨。
(播放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来欣赏美丽的山村画面。
)4.当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古代诗人邵雍曾经写的一首诗,名字叫《山村》,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_十枝花)。
5.那么现代诗人盖尚铎笔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6.揭示课题,山村的早晨是美丽的,迷蒙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13.山村的早晨7.山村的早晨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提出要求,感知语言。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三下总分段落仿写教案
![三下总分段落仿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ebbc97c1cfad6195fa790.png)
读读练练(三年级)教学目标:1、读读课文中的总分结构段落,体会作者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适当的方法和精准的词语,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
3、通过练练,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并学着自己围绕中心句写一写。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并能够在练习中得以运用。
教学过程:一、读读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堂有意思的课,揭示课题:读读练练我们读什么呢?我们来读一段学过的话。
2、一读(1)出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大家请看,这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庐山的云雾》中的一段话,快速默读。
(2)体会中心句,中心词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出示这段话吗?它是一种典型的构段方式。
谁来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读一读。
中心句里一般有中心词,你能找出来吗?对,下面两句话就是围绕着中心句,把庐山云雾的“姿”和“态”写具体的。
(板书:围绕中心句写具体)(3)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呢?我们来读读后面两句话。
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地方的云雾?引读:同学们看,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4)这句话,作者写得很巧妙,用常见的比喻手法“……像……”,用了精准的词语“戴在”、“系在”,把庐山云雾的姿态写具体了,让我们如临其境。
(板书:……像……)(5)下面我们看看: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是……”也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板书:……是……)(6)小结:同学们,同样是比喻的方法,可以用“……像……”,也可以用“……是……”的句式,但都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围绕中心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的。
这段话是典型的把中心句放在开头,具体内容放在后面,我们就把它叫做总分方式吧。
(7)引读:老师读中心句,同学们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d37b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a.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单元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用“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这一导语引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多彩童年”。
围绕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则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不同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对于“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给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
册序|・单兀阅读训练要获一下第二、六单元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二上第四单元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三上第一单元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三上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三上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下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三下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略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交流平台''对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统编教科书对于这一习作能力的编排在难度上也体现了梯度上升的特点。
习作训练要素(写人)通过事情写一个人, 衣达自己的情感.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学习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戊写一个人,注意把影响最深的地方写出来.针对写人的习作类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本单元的学习开启了学生由写一段话向写一篇完整习作的过渡,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发现身边人的特点,初步尝试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察隅县二小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
![察隅县二小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9f6158d1f34693dbef3e61.png)
3.思考:什么是中华传统节日?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枝头花落未成阴
菜花
(活泼,生动,朴实)
作业设计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9 古诗三首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清明》。
2.指导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
重点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清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指导.】
5.拓展句子,学以致用
这一单元,还有哪些生动优美的语句打动了你,给大家分享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三个句子扩展到第一单元生动优美的语句,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朗读方法,也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识字加油站——追根溯源悟文化
4、提问:“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说话练习
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1.自主识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2。指名读,你怎么记得这么快?引出形声字。
3.观察汉字的特点
4.扩展“扌”、“纟”、“贝”的汉字文化
【设计意图:教师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形声字,还联系生活举例说明,通过汉字文化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6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6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9da2379563c1ec5da717e.png)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
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那么我就第一组教材作的一点思考。
这一组教材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
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本单元训练目的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受庐山云雾、南沙群岛以及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让学生懂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的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是前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善待身边的一切,乃至微笑承受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是痛苦,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建议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
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强调自主,,形象强化。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结构片段写作
教学目标:
1.准确判断一段话是不是总分结构,并能说出是总分结构中的哪一种。
2.会围绕中心句用总分结构说一段话。
3.能根据要求写一段总分结构的话,达到句子完整、通顺、具体。
教学过程:
一.总分结构的回顾
1. 出示《秋天的图画》节选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泛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还记得这段话吗?这是二年级时学的《秋天的图画》里的一段话,谁能告诉老师,这段话是什么结构的?(板书课题:总分结构)
2.判断总分结构
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不少总分结构的文章或段落了,可能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总分结构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总——分”、“总——分——总”、“分——总”。
现在我们就来判断一下这些段落是不是总分结构,如果是的话还要说出属于哪种情况。
①春天到了,百花盛开。
迎春花吐出小小的黄色花瓣。
桃花展开了粉红的笑脸。
丁香花穿上了紫色的衣裳。
(总分)
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接下来分别描述了春天里的迎春花、桃花、丁香花。
)
②妈妈有丰富的知识,引导我从小就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
在温暖的春日下,
她给我讲过伽利略和望远镜。
在夏天乘凉时,妈妈给我讲过牛顿和三大定律。
在寂静的秋夜,妈妈给我讲过爱因斯坦和原子弹。
在冬天的火炉旁,妈妈给我讲过米丘林和苹果、番茄。
妈妈是我学习上的引路人。
(总分总)
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一段又是什么结构呢?
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
的。
(总分)
④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豌豆是靠太阳光照传播种子的。
植物妈妈的办法真多!(分总)
⑤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睡觉方法。
狗睡觉的时候喜欢把一只耳朵紧贴地面。
马总是站着睡觉。
猫头鹰睡觉的时候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
刺猬睡觉的时候会把身体缩成一团。
大自然中的动物睡觉方法真有趣!(总分总)
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不是)
师:通过这些练习,你有没有总结出什么方法。
师:总分是先对事物作总的交代或说明,再对事物的各方面作分别的叙述或描写。
分总是先对事物的各个部分作具体的描写,再用一句话来总结前面的内容。
总分总则是先总括的说,然后分别具体地说,最后再一次总结起来说。
不管怎么样,都有总起句或总结句和分述的句子,这才是完整的总分结构段落。
二.围绕中心句说话
师:如果只给你一个总起句,你会把它变成总分结构的段落吗?
(出示:动物园里的动物们真有趣!)
师:在这个中心句中,已经悄悄地对他的分句提出了要求,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必须是动物,还要写出怎么有趣。
)
师:谁能来举几个例子,说说可以写哪些动物。
(猴子、老虎、熊猫、孔雀等)师:那就让我们合作,一人说一句,组成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吧。
(猴子最会调皮捣蛋了,用长尾巴挂在树枝上,玩水底捞月呢。
老虎凶猛无比,让人不敢靠近。
熊猫像没睡好觉,眼圈黑黑的。
雄性孔雀喜欢向人们展示他那美丽的羽毛。
……)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用总分结构写一段话)
师:希望同学们活学活用,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