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地理高考大纲
2017年高考大纲解读:地理
2017年高考地理大纲解读:考纲内容虽有删减但相关知识点不能丢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这种变化,与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谋而合,它更强调地理学科核心价值所在,尤其是对“协调人地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更侧重对学生人文地理的考查。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意识也是现代公民素养之一,选修课程开设《环境保护》,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旅游活动是小康社会大众经常进行的活动,是贴近生活的事情,考纲保留了《旅游地理》,是印证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备考解读
考纲内容虽有删减但相关知识点不能丢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科组长黄志坤老师表示,从修改的考纲来看,地理科的选考模块从三选一改为二选一,减少了一个复习的模块,这对考生来说考试内容减少了,所以并不会带来备考的负担。
但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大纲删去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在必修里面是会涉及到的,很难隔离开来,所以还是会复习到。
至于总体上的难度是否降低,黄老师认为说不准,因为每年出的题目都是不太容易预测的。
2017年地理试题最明显的特征将是“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广大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重点复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应对高考的不二法门。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11小题,每题4分,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1.如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如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10~11题.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11.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B.6月28日C.9月2日D.11月2日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全国1卷地理部分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地理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 C.款式新D.质量优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1
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1(1)中国地理国情我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辖区内涵盖了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我国的经度范围从73°33′E到135°05′E,纬度范围从18°03′N到53°33′N。
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我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西南山地区、西南亚热地区和北部寒温地区等几个地域。
这些地域的差异在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征。
(2)我国的地形特点我国的地形分布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东部平原呈带状分布等特点。
我国的地形主要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个主要类型组成。
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等;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
(3)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的气候有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我国的气候分布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个主要类型。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四季分明,气温适宜;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且凉爽。
(4)我国的自然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矿产资源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稀土金属和钨矿产资源拥有国;能源资源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资源;水资源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方面,我国具有广阔的耕地和林地资源。
(5)我国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化进程我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主要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山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已成为国内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真题加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能力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 质量优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2017年地理高考考试大纲
2017 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地理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 号)和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设置的,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
考试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是面向广西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参照性考试。
凡具有广西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科目的测试,按照广西普通高中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在本考试中取得合格及以上等级是广西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本考试结果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
本考试结果以 A、B、C、D 四个等第形式呈现,其中 D 为不合格。
二、考试目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经过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后的地理学科基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体现在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Ⅰ理解地理基础知识Ⅰ.1 知道并理解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Ⅰ.2 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Ⅰ.3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Ⅰ.4 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Ⅰ.5 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1Ⅱ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Ⅱ.6 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Ⅱ.7 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Ⅲ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Ⅲ.8 比较、分析和归纳区域差异III.9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Ⅲ.10 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按时完成的必修课程内容,即必修Ⅰ自然地理、必修Ⅱ人文地理、必修Ⅲ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7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7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主要变化及意义:1、“命题指导思想”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强调“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这是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地理教育新要求,逐步明确学生在完成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2、对一些表述的用词和文字表达的顺序进行了调整,表述上更精练、科学规范,要求更明确。
个别地方内容上做了增加,如:“考试目标与要求”中第3点第二条中增加了“综合”要求;“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中,“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增加了对江苏省省辖市“分布”的要求、“人口增长模式”增加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增加了其推进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增加了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3、对一些“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做了明确的限制。
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中做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活动”影响的限制、“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中做了“中国”城市化的意义的限制。
这些限制使要求更加明确、具体,针对性更强,难度也略微下降。
4、“典型题示例”变化较大,“单项选择题”换了四题、“综合题”换了一题、“选做题”则全部更换。
凸显了命题进一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2017年地理高考说明”总体变化不大,保持了以往的稳定性并走向成熟。
所以按照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是地理高考所考查的重点,必定也是地理高考备考所要关注的重点。
1、地图技能:识图、绘图、用图能力是地理素养的关键,备考中要强化训练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获得地图知识,能正确阅读地图和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完整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2017高考地理:全国高考-时区、区时、日界线课件(共32张)
207倔富考地理夏目C第—鞄丿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殊一・地方时(1)含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O O近新地方时早晚的比较假设:赤道上的两点A和B都是6时日出(晨线处)两地相差45度当B点日出时孑—B为6时♦A为3时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地方时早晚的比较晨昏线假设:赤道上的两点A和B都是6时日出(晨线处)两地相差45度当A日出时I B点在3小时之前就己经看到日出12点厂160°^60弓6点Jo°w(4)地方时原理的运用I、利用时差求经度位置【练习1】已知160。
E的地方时为12点,求地方时为16点的经线是哪条?[解题思路]用地方时差X15°得到两地的经度差,然后根据所求经度与已知经度的东西关系,确定所求的经度数。
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是否跨越0。
或180。
经线。
建议最好使用数轴法直观解题。
II、利用时差求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是全球一天之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其时空位置是地方时为12点钟时的经线。
【练习2】当120。
E为10点20分时,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多少? [解]太阳直射点所处的地方时是12点钟, 其与120。
E经线相差1小时40分钟,即经度相差25° o又直射点时间比120。
E经线的时间早,所以该经线应在120。
E经【行动】用“数轴法”表示上述解题过程小结: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造成地方时差1)地方时①含义:②地方时的特点:同经同时;东大西小。
③计算方法:(东加西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X经度差)④地方时原理的运用1>利用时差求经度位置II、利用时差求太阳直射点的经度1、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
E的是()CA.甲地B乙地C•丙地D 丁地2、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2017地理考试大纲
2017地理考试大纲2017年的地理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一、考试目标1. 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 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
3.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二、考试内容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地理坐标系统。
- 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 自然地理- 地貌学:陆地和海洋的形态、构造和地貌类型。
- 气候学: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
- 水文学:水循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与特性。
- 生物地理学:生物分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 土壤学:土壤类型、分布和土壤肥力。
3. 人文地理- 人口地理:人口分布、迁移和人口问题。
- 城市地理:城市发展、城市结构和城市问题。
- 经济地理:产业分布、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
- 政治地理:国家、地区和国际政治地理格局。
4. 区域地理- 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中国的地理分区和区域特征。
5.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原理、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变化。
- 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和实践。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1.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考察基础知识点。
2.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和术语的掌握。
3. 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4.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地理现象或原理。
5. 材料分析题:提供地理相关的图表、数据或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6. 论述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
四、考试要求1.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2. 学生应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
3.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在上期结尾,北斗君跟大家留了一个小悬念:“名师大讲坛”的第一篇会邀请谁来主讲?大部分老师都猜测是丁尧清老师。
恭喜你们猜对了!本季名师大讲坛的首篇文章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丁尧清老师来跟大家分享。
丁尧清老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地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和编辑工作。
研究兴趣包括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等。
下面是丁尧清老师对2017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的个人总结与简析,在此与大家分享,期待与大家交流,一同进步。
2017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I-III内容简析丁尧清一、全国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1、文字数量2、内容结构二、关于某些争议性内容的讨论1、I卷2、II卷3、III卷三、试题情境创设的素材来源1、自主组编2、摘自新闻报道3、改编自学术期刊的专业文献一、全国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文综试卷共有三份,分别是I 卷或乙卷、II卷或甲卷、III卷或丙卷。
其中,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10省使用I卷,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西藏等11省使用II卷,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4省区使用III卷。
1、文字数量以全国I卷为例,2017年和2016年相比,试卷文字数量略有减少。
这意味着学生的文字阅读量有所减少,需要书写的文字数量也在减少。
表1 2016-2017年全国I卷文字数量统计(单位:字)2、内容结构从考查的主题来看,2017年全国I卷涉及城市建设(或管理)、产业发展、水循环、农业生产、阴阳坡等五个方面,2016年全国I卷涉及产业变化、城市建设、环境变迁、垂直分异、农业生产、环境考察等6个方面。
选做题均以乡村旅游、生态改变为考核重点。
2017年与2016年相比,考查的面稍微有所收缩,并且侧重于自然地理方面。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
地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doc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地理(全国卷1)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 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 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卷1)【解析】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 土壤【答案】1-3: BDA【解析】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3.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 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己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学科&网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答案】4-5: AD【解析】4、由题中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机的先河。
刘连凤—2017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及备考策略
2017年全国高考地理考纲解读和复习策略一、2017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一)考纲总体要求:地理考试大纲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学习知识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更应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二)对比2016年考纲1、相同点今年的高考地理大纲相比往年总体框架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以及必考内容选考内容中的旅游地理、环境保护都与2016年的相同。
要求学生学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考试大纲还要求学生能够联系区域,以图为纲,具有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的能力。
2、不同点今年国家对高考地理大纲进行了修订,变化的是地理选考内容,往年的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要求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选修由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缩小了选做范围。
二、2017年全国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一)选考模块的备考策略1、选修修订内容的备考策略选考中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那在选考中是肯定不会考的了,但是在必修一中我们学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相关内容,在非选考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因此,在复习必修一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部分内容时也应该着重复习,并通过练习加强这部分内容与区域地理的结合。
对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模块,由以前的3个选考模块,变成了2个模块,学生做题的负担相比以往是减轻了,但出题专家很可能在命题角度上提升难度。
2017地理考纲解读解析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答案】20世纪70年代(1976年),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 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 (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向北、 向西扩展的趋势。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①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减少;② 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③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 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展;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地球和地图、世界 地理、中国地理
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二选一)
2、高考考什么?(就目标与要求而言)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界定
2.地理信息呈现的形式
考什么?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界定
地理信息: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发现、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对信息的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 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 现污染加重趋势。
考查地形地势的判读,水污染及 其防治,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生 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答案】因为罗纳河流域跨多个行政区,有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 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协调;从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考虑,设立统一的机构,便于加强管理, 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考虑。(类似于 设立公司,便于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实现流域的可持 续开发。亦可适当给分)
2017地理考纲解读
(2)从能力要求上看:
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 学科素养,即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考地理试题的考核命题方向
(1)自然地理试题的主要命题方向: • ①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
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查。 • 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 能力考查。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
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地理信息: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发现、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对信息的理解
热带 雨林 气候
考什么?
2.地理 信息呈 现的形 式
提供地理教材之外的信息 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信息的情境化 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提供组合信息
逐步给出信息
启示:
(1)研读课标和考纲,复习课对学生的学习目标 用两个维度呈现,即内容、要求。
D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B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每个小题4分,满分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如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峡(如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4.(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茶花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地理(全国卷1)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卷1)【解析】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1-3:B D A【解析】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3.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学科&网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 质量优【答案】4-5:A D【解析】4、由题中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机的先河。
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基础梳理
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基础梳理第1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的概念、特征能判断不同区域类型结合相关图示,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利用区域图定位松嫩平原的地理特征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通过图文材料,进行区域环境差异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阅读史料推知环境特点结合过程示意图或统计图表,分析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农业社会时期地理环境影响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实例例证人类活动影响一、认识区域1.区域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如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上图)。
2.区域特征(1)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整体性: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区域。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异同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不同点地理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区域方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大豆、春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发达落后工业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特别提醒]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考内容
选考一旅游地理
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
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环境保护
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
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
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