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爱丽丝·门罗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通用9篇)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通用9篇)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篇1读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
每幅短篇小说都值得细细品味,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却在意想不到的结局下于无声处听惊雷。
门罗的文笔清淡平和,但丝毫不缺女性角度独有的细腻心理。
朴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出随时即将掀起狂风暴雨的情感跌宕。
她的每则短篇故事仿佛潜伏于女性灵魂,挥散不去,久久缠身,替每个女人在平凡近乎窒息的生活中呐喊出内在的挣扎和想法。
唯此之刻,回味无穷。
媒体曾把她比作俄国当代作家契诃夫,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她代表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代表不了她,她是独一无二的罗门。
在平凡的主妇生活中将女性共有的生活轨迹和共鸣的心灵波澜通过波澜不惊的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逃离心路。
全世界但凡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及经历过的,都通过她旁观冷静的观察下用沉稳内敛的笔触精准的击中女性穴位,深刻地勾画出女性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以及悲伤。
想讲两个对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故事。
第一部即《逃离》本身的故事,女主角卡拉,年少时不顾一切选择自己所爱的男人,甘愿过着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生活,她写了一张简短字条给自己的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
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
”慢慢的,她却在和丈夫家庭生活的相处中渐行渐远,平静的海洋深层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喷发。
她决定离开,并寻求乡间的一位夫人帮助她逃离。
可正当她登上一辆大巴决定奔向远方时,“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与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中。
她只能在它周边走走,张嘴,说话,干这,干那,却不能真正进入到里面去。
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在干着所有这样的事,乘着大巴希望能寻回自己。
像她自己满怀希望可能会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
当她正在逃离他的时候,也就是此刻,他仍然在她的生活里占据着一个位置。
可是等逃离一结束,她自顾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未知世界带给她无尽恐惧和陌生,她在“这生命中的紧要关头,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和灌了铅似的腿脚站立起来,超前踉跄走去,喊道‘让我下车,我必须得在这儿下去,我就是要下去!’她终于回到自己原来的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抵抗着那样的诱惑,“肺里有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
《逃离》读后感(精选3篇)
《逃离》读后感(精选3篇)《逃离》读后感1寒假我拜读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
也许我个人的感受并不完全切中作者写书的本意,但我想,我所看到的,即是我所收获的:学会适应,懂得满足。
艾丽丝·门罗,一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农家姑娘,她出生在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
她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
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
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
她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
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但无论作者如何,读者的感官是最重要的。
我喜欢她的作品,平淡但却并不无趣。
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与这本书的同名的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女人的逃离故事。
卡拉,本篇故事的.女主人公,厌倦了她的父母和他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她的父母,跟随她的男友,克拉克,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的生活。
他们一起经营一个农场,不幸的是,经过几年的经营,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
克拉克于是想到向西尔维娅夫人勒索钱财,而卡拉并不赞同。
与此同时,卡拉对穷人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又想要逃离。
西尔维娅夫人——卡拉的忘年交女,对卡拉有着不同寻常的好感,她喜欢这个年轻、聪明、乐观、热情的女孩。
于是卡拉在西尔维娅夫人的帮助下逃离了“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克拉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想在那里开始新生活。
然而,她在去多伦多的路上,对自己的未来思考,并感到担忧。
她意识到她的逃离是无用的,她不能忍受的是日常的生活,而不是别的什么,即使她现在离开了克拉克,她仍要过着日常的生活,而且可能更加艰难。
爱丽丝·门罗作品之《逃离》的女性人物分析
爱丽丝·门罗作品之《逃离》的女性人物分析摘要:《逃离》是加拿大杰出文学家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女主角卡拉的两次逃离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女性意识曲折成长的经历。
由于两次逃离背景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不一样的结局。
作家门罗认为如果一个女性想要拥有主体意识,首先要获得经济与思想的独立。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自我独立意识《逃离》中,卡拉和西尔维娅,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使得她们内部性格的差别异常明显,卡拉缺乏主见并且内心具有依赖惯性,而西尔维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优越感。
但是,她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有强烈的想要逃离婚姻的愿望或者诉求。
一、卡拉1.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成长从《逃离》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中,可以知道,《逃离》中女主角们的父母大多受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他们行为开放、追求独立、不受束缚,但常常处理不好家庭内部的关系。
卡拉总是受到母亲和继父的冷落,感受不到理解与被爱。
所以,在与克拉克相遇之后,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去逃离父母,从此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并且,从此不再与家人联系。
卡拉的出走,证明她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她知道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待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对美好生活有了向往,从而选择了逃离家庭。
2.自我成长的依赖惯性但是,第一次的逃离,只是初长成人的卡拉,非常稚嫩的或者不成熟的、不独立的逃离,她从依赖母亲和继父的没有关爱的家庭中逃离,转而去投靠和依赖她的恋人克拉克,我们从她这一少女的第一次重大决定中可以了解,她起初性格中的种子,便是不独立和依赖他人。
试想,如果没有某一个恋人的出现,卡拉还会从家庭中逃离出来吗,也许不会,因为,她本人并没有独立的意识和能力,也许,她仍会忍受下去。
从她的第二次逃离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她的依赖惯性。
在卡拉忍受了她的丈夫克拉克的粗暴脾气,小心翼翼的生活多年之后,她终于萌生了要逃离的想法,但是,凭她自己,是无法完成逃离的,因为她“没有钱…‘没有住的地方…‘没有工作”,而所有这些困难,都是在她的邻居西尔维娅的帮助下才克服的,她才鼓足勇气逃离。
从《逃离》看爱丽丝-门罗小说的叙事艺术
从《逃离》看爱丽丝?门罗小说的叙事艺术《逃离》一书为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其中收录八个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各不相同,而细细分析后又会发现这几个短篇小说不论是从选材还是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些相同点共同组成了爱丽丝·门罗写作在艺术上的特色:结构回旋往复、复杂又精巧,视角独特多变、犀利又朦胧,选材集中于女子、乡镇,现实又意蕴深刻.....一、回旋往复的结构《逃离》共八个故事,读完会发现门罗在叙述每个故事时都绝不会将故事平铺直叙的道来,也没有任何一个故事不用倒叙、插叙等方法,在第一篇《逃离》里,门罗以卡拉在马厩房旁边等贾米森太太回来为开始,而看完我们会发现这一幕并不是整个故事开始的时间。
纵观全文,梳理之后发现故事是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线的,可门罗却并不循规蹈矩的叙述故事,以卡拉等待贾米森太太回来为时间点,所有回忆里的事门罗都穿插在不同的地方叙述出来,如在讲到克拉克的时候穿插进克拉克在药房、咖啡馆等地方吵架的事例来突出了克拉克脾气的古怪,在卡拉给西尔维娅哭诉表明想逃离的时候穿插进了和克拉克相爱的回忆,在第二次逃离的时候回忆起了第一次逃离时候的情景,在叙事的时间艺术上,门罗广泛的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让回忆与现实交错,避免了平铺直叙。
闪回、交错的时序使得故事结构错综复杂又富有凝聚力。
这样对故事发生时间的破坏、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勾起读者的兴趣并且使得读者在读完后会自觉的想去重建還原故事时间,而在这样重建探讨的过程中会使读者充分领略到作者叙事的时间艺术。
《逃离》里闪回、闪前、交错等独特的叙述技巧使得小说结构回环往复、错综复杂,它们共同组成了门罗叙事最大的特点。
在时限的控制上门罗也是快慢相间,错落有致。
前面提到《逃离》一书里分为八个短篇小说。
门罗在此书里所写的多时间是很长的,《播弄》一文中,时间从若冰的少女时期一直延续到了中年时期,可以贯穿了若冰的大半生。
《沉寂》描写了朱丽叶的女儿佩内诺普从青春期逃离家里一直到中年生下子女,时间跨度之大。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爱丽丝门罗逃离》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爱丽丝·门罗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
小说以一个女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她的情感经历和人生抉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无常。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在家庭和爱情中,她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但她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她坚强、勇敢,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她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也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在小说中,作者对人物的塑造非常细腻,每个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家庭和爱情的考验,她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她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也学会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通过对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对生活的描写也非常细腻。
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和人生抉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多变。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挫折,但她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她坚强、勇敢,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她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和人生抉择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多变,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爱丽丝门罗逃离》,我深受感动,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和人生抉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也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通过对生活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多变,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艾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6篇
艾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6篇《逃离》读后感(1):【暂时无题】有一部叫做《谁都有秘密》的韩国电影是我唯一看了三遍的戏,但是到如今情节什么都记不清了,唯独忘不了它的一句台词“(谁都有秘密)它不能让你快乐,但你可以让它成为快乐。
”今天读完《逃离》一下子就想起了这句话卡拉决心逃离当下的生活,但在半路上便后悔了。
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逃离父母,投奔偶遇的乡间男子。
女儿长大后也逃离了她,而朱丽叶似乎越来越过着父母当年的生活。
劳莲,逃出枯燥生活结识了大朋友,却也牵出了一段秘密往事。
若冰,在逃离的途中有了奇遇,但是命运却给了她一个玩笑。
所有的故事最终都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了最初。
逃了可以永远逃开吗?历史总是让相似的境遇再现,该经历的又怎能躲过?逃离途中的奇遇又会是真切的吗?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或许它只是命运的一个恶作剧。
回到了原来痛苦,枯燥,压抑的生活,但是她们也带回了关于一次不同寻常经历的回忆。
回忆改变不了生活的主旋律,它不能使生活变得快乐,但是她们可以让它成为快乐。
也许我永远都会抱怨生活的不顺心,会烦恼自己看不清自己。
但是生活中的一次次逃离会让我有走下去的动力。
《逃离》读后感(2):一段河流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
用阅读感觉来划分,中短篇小说可以粗略地、武断地分为两种,一种像核桃、玻璃球,但求畅快、戏剧化,主张精巧和俏皮,发展到极端,就是欧·亨利和星新一,为了这一段故事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地盛装上演,刻意破坏人生的肌理,罔顾人生的开放性,我们受这种小说熏陶多年,以至于形成了阅读上的恶习。
另一种中短篇,像截了一段大河,却不是物理上的那种截断——那种竭泽而渔的截断,而是心理上的,为观看的方便而截的,前因后果都潜藏着,丰沛奔涌也照旧,甚至比看到整条河流更为浩荡。
逃离-爱丽丝门罗 观后感 赏析
逃离-爱丽丝门罗观后感赏析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
或许是新的开始。
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无论是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的卡拉;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佩内洛普;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格雷斯……真正的逃离不是物理空间上的,而是心灵的。
第一篇《逃离》的结尾,主妇卡拉最终还是回到了丈夫克拉克身边。
可是白山羊弗洛拉的尸体阻隔了他们心灵接触的可能。
大隐隐于市,这是一样的道理。
最终极的逃离不是我逃到天涯海角,你遍地寻觅不到,而是我和你相距不过咫尺,却再无靠近的可能。
卡拉年轻鲜活,西尔维亚像女主人爱慕一只刚刚孵出的小鸡一般喜爱她。
但这种爱隔着多少时空呢!卡拉永远不能体谅一个迟暮女人对新鲜热腾的事物的爱慕,对于生命的记念和追挽比西尔维亚拥有的所有财产重要得多,而卡拉需要的仅仅是一小叠满足她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的钞票而已。
卡拉带着西尔维亚塞给她的一卷钞票逃离她的同居男友克拉克并给他留下了一张纸条: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事的。
而出于同样的厌倦,几年前她逃离自己的父母时也留下了一张纸条: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
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
纸条上提到真实的字眼,仿佛只有她能理解“真实的”三个字如何在她的身体和心灵上留下的分量,也只有她和克拉克的相爱才能诠释“真实”的全部涵义,他们躺在草地上嚼草根哼歌,他们过着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快乐时光。
但是过了多久呢,真实的日子陷入艰辛的窘迫现实,她和克拉克失去了激情,卡拉再一次留下纸条,惟一的特殊原因只是:去一个地方,过一种生活,那里将不会包括克拉克。
大巴士里没有年轻人,除了她自己。
现在的她正奔向未来世界,但恐惧感像轻烟袅袅冒出,她发现那逐渐接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和恐惧之处在于,她无法融入其间。
一个女人的出路——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
要是因为不堪忍受克拉克男权体制下的生活,这貌似 可以看作一个极佳的女性主义反对男权的把柄。但我 们也不能因此片面理解卡拉和克拉克的关系,他们两 人之间难道就已经不存在爱情了吗?英国女性主义批 评家希拉·罗伯瑟姆曾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错综 复杂,难以理清,它不同于其他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之间的关系。男女之间毕竟有互相吸引、互相爱慕的 一面。男女之间的关系是相当温和的暴政,女性在男 女亲热时被解除了武装。”小说中的卡拉并没有旗帜 鲜明地表明已经不再爱克拉克了,她在逃往多伦多的 大巴上思绪万千的仍是克拉克,克拉克在她的心里仍 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卡拉的因女性意识觉 醒选择逃离,很有可能只是出于自己的女性尊严受到 侵犯,忍受不了男权压制下的生活,但并不是因为爱 情完全毁灭。女性主义者一直高扬女性要实现真正的 主体意识独立,而且是经济和思想的双独立,如果卡 拉真这样做了,那她就胜利了吗?所以我们不能因过 分强调卡拉的女性意识,而一棍子打死她和克拉克之 间的爱情。 当然,门罗不会让卡拉变成那样完全独立女性 主义者,因为卡拉不是那样的强人,而且那也不是女 人的出路。小说的结尾,回归后的卡拉虽然能短时间 和克拉克旧情重燃,但最终仍会带着心中的刺痛,在 压抑、窘困的生活中继续生活,就像她逃离之前过的 那样,这就是作者想指出的女人的出路。门罗曾经说 过:“有人还是认为女人会找到生活出路的。从前, 结婚就是出路。近年来,离开丈夫成了出路……我没 有这样的出路。在我看来,这样的出路很可笑。我的 出路只是过日子,活下去……我喜欢这个观点,我们 过日子,活下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会发 生什么。我们自以为把一切都琢磨透了,可它们偏偏 跟我们想的不一样。没有一种想法是永恒的。”
·5O WEN XUE JIAN SHANG
然,在开往多伦多的大巴上,卡拉心绪万千,内心对 陌生的未来,对没有克拉克的生活充满恐惧,她断然 下车,并打电话让克拉克去接她,重新回到了让她不 堪忍受的生活之中。 卡拉的逃离失败了,生活重归平静。一场逃离 好像改变了一些东西,又好像什么也没改变。美国学 者哈莉艾特·B·布平克博士认为:“在妇女所接受 的教育中,女性魅力是与听从、依靠和被动的特征相 联系的。然而,在当今的事业中,若想取得成就,妇 女就必须果断、独立、有竞争力和志向远大。”这两 种特征(一组是取得成功所必需的特征,一组是在纯 粹意义上作为女性能被人接受所需要的特征)显然会 产生矛盾。因而女性害怕被抛弃,害怕被她们的战胜 者报复,害怕自己所爱的人拒绝和蔑视自己,害怕失 去女性魅力和对男子的性吸引力。因此,几乎所有女 性都不愿扮演雄化女人的角色,这也是与所谓“本质 女性”相对立的。由此可见,女性意识变成了既是卡 拉逃离丈夫的原因,也是她逃离失败的原因。虽然本 能反抗丈夫的男性霸权,但卡拉仍然离不开他。如果 这不是因为爱,那就是卡拉已经习惯了克拉克为代表 的男权体制下的生活。最后的逃离虽未成功,却在一 定程度上改善了夫妻关系。只是一切都是暂时的,一 段幸福日子过后,卡拉将会重归枯燥无趣的生活。小 说末尾,卡拉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她对于埋在心里 的那个刺痛已经能够习惯,她尽其所能抵抗着那个永 远深藏着的诱惑。所以女性主义的启蒙和觉醒也并非 卡拉的出路。 三、一个女人的出路 那么,《逃离》中的卡拉难道就注定无法逃离 了吗?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出路在哪里? 前文已提及,卡拉的第一次逃离是一种成人仪 式意味的逃离,并不具有女性意识的意义。而第二次 逃离,卡拉作为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女人的逃离,主
结束抑或是开始爱丽丝·门罗《逃离》中人生困境的女性主义解读
087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这位加拿大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对于安大略省西部风光的描绘,对小镇人日常生活的探索,尤其是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为她赢得了全世界的读者。
爱丽丝·门罗自文学创作伊始便非常关注女性的生存问题,她的短篇小说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阐述了女性主义的观点,成为研究女性主义的典型文本。
《逃离》八个短篇故事都围绕着女性对于自身以及自身处境的思考而展开。
门罗以细致入微的方式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生活,充满同情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讽刺,有时甚至是冷漠无情。
她毫不避讳地将自己的角色暴露在最痛苦的思想和启示之下。
精准无误地描述了女性们的情感历程,并在这些女人们摇摆不定的自我认知中揭示了小镇女性们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呈现的是逃无可逃的人生困境。
笔者将分析《逃离》中女性困境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女性摆脱困境的途径,探究门罗作品中理性的、多元的女性主义观点。
一、《逃离》中女性的困境女性主义观点认为,性别的界定不仅仅是生理的,也是社会的。
女性的概念往往是由其所属的社会所赋予的,也就是社会性别的属性。
作为社会性别范畴下的女性被要求表现出所谓的“女性气质”,而父权社会制度又构建了一系列以女性为对象的伦理道德和传统习俗,将女性放置于“他者”的地位,即男性是“主体”,女性是“他者”。
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被要求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而这个好的标准却是男性定义下的好,这就导致女性在长期的压迫和束缚下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甚至失去了对自我的准确认知,陷入各种人生困境。
在《逃离》中,女性角色在根深蒂固的父权压制下,失去了自我认知困境、情感困境、伦理困境。
虽然她们意识到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但却没有争取平等的能力。
所能做的只是按照男性话语权的规则行事,并最终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迷失自我,陷入困境,无法逃离。
(一)认知困境《逃亡》中的女性大多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逃离》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爱丽丝·门罗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
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孩逃离家庭的故事,她在逃离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琳达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压迫的家庭中。
父亲是一个酗酒的人,经常对母亲和她进行暴力的打骂,母亲则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女人,无法保护自己和女儿。
在这样的环境下,琳达感到无助和绝望,她渴望逃离这个家庭,寻找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在逃离的过程中,琳达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一切。
她在逃亡的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给予了她帮助和支持,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最终,琳达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她安身立命的地方,她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迎接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琳达的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放弃,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寻找出路。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为有时候,一个朋友的帮助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另外,小说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它能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而一个充满暴力和压迫的家庭则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和痛苦,让我们无法快乐和幸福。
因此,我们要珍惜家庭,努力营造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得到关爱和尊重。
总的来说,读完《爱丽丝门罗逃离》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琳达的故事,我学会了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珍惜家庭,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归宿。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更是一部给人以启发和鼓舞的作品。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到这部小说,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追寻自己的幸福和梦想。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空间叙事分析
三、逃离不得的宿命空间
绪化,带着几分生活本身的漫无秩序,几分边缘式的
最后,笔者认为,文本中的空间构造了一个牢
卑微。在这里,生活充满一种陈旧的樟脑丸的气味和 固的、逃离不得的结构,与“逃离”的题旨相呼应,
锅里煮烂的土豆的香气,以及几分百无聊赖的叹息、 暗自诉说着一种逃离不得的宿命式寓言。小说的题目
昏昏欲睡的诗意。同时,正因为这种细碎化、平庸化、 为《逃离》(Runaway),在这里,人们可以发现,
鉴 赏
110
们的焦虑与生存的空间有着根本关系,比之于时间的 的幸福。卡拉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
附近的人都把这稍稍隆起的土堆称为小山——的顶部 的心理意识抑或是潜意识有着一种巧妙的隐喻。文本
时,卡拉就已经听到声音了。”“小山”“土堆”“顶 中的空间都略带着几分冷寂暗淡的色彩或芜杂无聊的
部”等地标性的事物营造了一种立体的空间感。空间 特征。比如开头的一段描写:“云变得白了一些,薄
叙述由此开始建立。
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都是在这几个主要空间结构里 了一片像湖那么大的水潭。”阳光不是明媚的、清晰
展开,以空间的转移、随意跳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的,而是一些“散漫的光”,并且总在晚饭之前就收
下面具体来分析小说《逃离》中这种空间叙事的特点。 敛,总给人几分黯淡冷寂、毫无生气的心理感受;暴
首先,文本中的空间叙事是由一种女性情绪化 风雨之后的跑道上,落满树枝的路、被压断的高压电
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组织起来的非理性空间结构体, 线、被扯落的塑料屋顶等就像吃完了饭没来得及收拾
是一种普通女性心理视野下的空间。在描述卡拉在一 的餐桌一般狼藉,具有一种芜杂的态势,并且又都狼
个小道上的时候,文中写道:“小道上布满了水坑, 狈地静默着,充满了倦怠之感。这些空间特征与卡拉
爱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山羊“弗洛拉”寓意解读
爱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山羊“弗洛拉”寓意解读韩军娥 内蒙古科技大学摘 要: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
她的作品多关注女性人物平凡生活中的成长,挣扎,自我探索。
短篇小说《逃离》中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迫于现实压力选择逃离,最终又回归现实的一个平凡女性的故事。
主人公卡拉自我意识的觉醒到幻灭过程,始终伴随着山羊“弗洛拉”的出现。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角度对比和解读《逃离》中的山羊“弗洛拉”寓意,讨论门罗作品中动物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关键词:女性;神话原型;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113-02引言:2013年秋,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她是加拿大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第13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门罗的短篇小说结构精妙,富有感染力,有很强的视觉性和艺术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作家,她似乎更善于将人物融入加拿大的地域和环境,形成具有加拿大气质的作品,比如加拿大的冰雪,松林,纵横交错的道路,马,羊,狐狸等常常作为背景或者承载意象的功能,被用来烘托人物或者用来增加艺术表现力。
爱丽丝•门罗小说大多关注平凡生活中女性的成长,蜕变,挣扎和妥协。
她更多聚焦不同年龄阶段普通女性作为个体所面临的挑战,门罗本人的哲学观强调生活的碎片性和含糊性,认为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更容易聚焦人生“经历的紧张时刻”。
加拿大崔林文学奖曾对门罗短篇给出了这样的评论“……门罗阐明的那些改变生活的关键时刻……使得男男女女被带离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轨道而今入了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
”更多地学者愿意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她的作品。
国内对于门罗小说研究相对成熟的学者有周怡,刘文等。
以上学者已经出版了相关学术专著探讨爱丽丝•门罗其人其作。
国内门罗热也开始兴起,中国知网2014年关于门罗小说的相关研究论文达165篇。
李文俊于2009年译介短篇小说集《逃离》。
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
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无所遁逃——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Nowhere to Escape---an Analysis on the Theme of Munro’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Runaway摘要: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通过短篇小说集《逃离》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经历的描述,向读者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诸多无奈时内心的挣扎、彷徨、逃离、无奈与回归之情,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极大震撼,在震撼之余产生深思。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女性命运;逃离;无所遁逃Abstract: Alice Munro, a Canadian female writer, revealed the women’s feeling of struggling, hesitating, fleeing, frustrating and returning when facing many helpless conditions in life by depicting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women, which could shock the readers greatly and make them ponder.Key words: Alice Munro, women’s fate, runaway, nowhere to escape一、引言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当代的“契科夫”。
她的大部分作品取材于其生活所在地--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以小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为原型,创作出一篇又一篇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
门罗的作品重点将女性作为其主要创作对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在人生特殊时期—恋爱、死亡、重逢等时期的行为表现,突出反映了平凡女性在爱情、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既复杂又微妙的关系,细腻刻画出女性内心世界的欲望和期盼,挣扎和无奈。
《逃离》读后感
《逃离》读后感解读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逃离》讲述了女孩卡拉认为自己无法忍受丈夫克拉克的乖戾冷暴力,试图逃离家庭,却在逃离途中感到迷茫,最终放弃,回到丈夫身边的故事。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提供了关于独立的人格、自我、爱情、婚姻、家庭等多种复杂的思考角度,以至于它很难被概述。
这也正展现了门罗创作的实力。
本文试图探讨西尔维亚对卡拉逃离失败的态度。
在小说中,西尔维亚代表着更成熟、更成功、更理智、更具独立人格的女性,是某种“更具深意”的社会态度。
西尔维亚最后写信给卡拉,她误以为卡拉的幸福与自由是一回事,认为卡拉在夫妻关系上也能得到幸福。
卡拉的出逃与感情上的波动能使卡拉的真正感情得以显现,而认识到她丈夫对她的感情同样也是真实的。
幸福等于自由,自由等于幸福,这并不适用于每个人,甚至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适用。
自由有时等于孤独,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
如果我们相信追求自由就是追求独立的人格,那可能是一种脱离情境的片面观点。
克拉克认为家庭是血液中的毒素,于是早早离开家庭,独自闯荡社会。
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反而变得更加没有原则,不受束缚,蔑视规则,凌驾他人。
这样的人反而可以侵蚀他人的人格。
《逃离》小说集的书腰封上写道:为了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我们逃离沉闷的家庭、僵化的感情、熟悉的人群和令人窒息的生活。
为此,我们付出了代价,遭受了混乱和伤害。
西尔维亚认为卡拉和克拉克都对彼此有着真实的感情,并能从夫妻关系中获得幸福,这与当代年轻人的观点截然相反。
“煤气灯效应”“PUA”“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情感价值”“精神暴力”“离婚冷静期”等时下热点,都证实并加深了我们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渴望。
当代年轻人的态度非常明确:要自由,要精神独立,不能被操控和压榨。
追求自由是无上正确的,高于一切。
任何阻碍自由之路的事物都是愚蠢和不可原谅的。
然而,激进总是容易的,冷静似乎要难一点。
自由、独立和自我都绝非易事。
艾丽丝·门罗《逃离》
艾丽丝·门罗《逃离》逃离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枝,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
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山峦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一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
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
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的招手。
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追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锐利。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它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它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生命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本能的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
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
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的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离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
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
风景区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逃离》读后感
《逃离》读后感有幸读到几位文学圈人士联袂推荐的作品,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喜。
当时是 2009 年,很少有读者热衷于阅读门罗的作品,更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她会在多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门罗本人也未曾料到这一殊荣。
当获奖的喜讯传来,国内媒体的报章无论是采用“为什么不是爱丽丝·门罗”还是“为什么是爱丽丝·门罗”的标题,其结论只有一个:82 岁的老太太获此大奖实至名归。
实际上,文学奖项仅仅代表了评委和一部分读者的意见。
获奖作品并不一定都是大师之作,而那些陪跑的作品也未必不是杰出之作。
门罗的短篇小说数量颇丰,而《逃离》是迄今为止收录较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集。
重读此书,我认为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它是过于轻佻的,而“独特”一词更能准确地描绘我对它的感受。
女作家描写女性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像门罗这样的作家,其小说中的绝大部分主人公都是女性,且她们几乎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对生活有自己的见解、性格坚毅,而这些人物形象又各不相同,要达到如此境界实属不易。
在《激情》中,格雷斯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曾经有宣传语这样写道:“这么说吧,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婚姻,那么多爱情维持着,就是因为那个叫尼尔的家伙还没出场。
”没错,格雷斯是一家餐厅的侍者,一个叫莫里的大学生与她交往,意图与她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莫里的哥哥尼尔出场后,无需过多的交集,尼尔就开车将格雷斯带到一处旅馆休息。
门罗向来擅长描写男女之间情感的克制,两人仅仅只是十指相扣。
然而,格雷斯内心的波动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她似乎感觉他的舌头正在她自己的皮肤上游走,就如欲望在跳舞,‘教堂也不总是安全’。
”门罗对女性内心细致的描写并非为了描写而描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我审视,而这种智慧源于生活,与贫富无关。
在小说的结尾,格雷斯向莫里坦白是她自愿跟尼尔走的。
门罗通过格雷斯的形象表达了她所期望的女性形象:勇敢面对,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做生活的逃兵。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名言名句摘抄(6条)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名言名句摘抄(6
条)
《逃离》摘抄
1、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
或许是新的开始。
2、生活总是那么的忙乱。
为了得到什么并用掉它,我们总是白白耗费了我们的力量。
3、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4、有时最嘻嘻哈哈的人反很忧郁。
5、有人愿意收到愚弄而有人不愿意,他们愿意怎样都不需要有证据。
6、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睁大你的眼镜,要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看到各种可能性,看到他的人性。
共6条
逃离
《逃离》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于2009年荣获布克国际奖。
《逃离》全书共收录八篇作品,集中体现了爱丽丝·门罗的文学造诣。
《逃离》可以被视为“概念小说集”,八个故事隐隐被一个概念、一种气质统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近似,八个故事并无隔离之感,气韵也并不被阻断,混在一起组成了长卷。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爱丽丝·门罗的《逃离》》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一、引言爱丽丝·门罗的作品以其深入人心的真实感和独特的叙事技巧而闻名。
她的短篇小说集《逃离》更是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所赞誉。
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逃离》这部作品中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了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二、生态批评与《逃离》的关联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旨在探究文学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它强调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元素如何影响人物的情感和行为,以及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环境。
在《逃离》中,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人物情感和命运的象征。
三、《逃离》中的自然与人物关系1. 自然环境与人物情感在《逃离》中,自然环境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
小说中的自然景色、气候、动植物等元素都为人物的情感提供了背景和衬托。
例如,当人物感到孤独、绝望时,他们往往置身于荒凉、阴沉的自然环境中;而当他们感到快乐、满足时,周围的环境则变得明亮、生机勃勃。
2. 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在《逃离》中,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人物的决策和行为往往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某些人物因为无法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而选择逃离;而另一些人物则因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而遭受惩罚。
这些情节都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四、《逃离》中的生态思想《逃离》所表达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小说中的自然环境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和尊严,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对过度开发的警示: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警示人们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五、结论通过对《逃离》的生态批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的自然环境与人物的情感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影响,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叙事的现代性特征
鉴赏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叙事的现代性特征李雨施 云南大学 文学院摘要:《逃离》是爱丽丝·门罗同名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第一篇小说。
门罗使用独特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卡拉两次逃离的故事。
小说在叙事技巧方面显示出强烈的现代性气息,一是叙事的“空间性”特点即碎片化叙事,包括小说结构的碎片化和故事场景的碎片化;二是人物塑造从传统的外貌行为描写转向对人物心理的探索;三是女性主义的叙事氛围。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叙事;现代性爱丽丝·门罗是当代杰出的短篇小说家,《逃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门罗笔下的故事虽然都是发生在小镇中,以不起眼的人物为主人公,情节也平淡无常,但在冷静的叙述背后,她往往探讨了爱、性、死亡等严肃的话题,使读者进入深刻的思考。
《逃离》是一部由八个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集,这八个故事讲述了不同的女性人物关于“逃离”的经历。
短篇小说集中的第一篇同名小说《逃离》讲述了女主人公卡拉逃离了父母的约束,毅然与丈夫克拉克在一起,后来认识了贾米森太太,她向贾米森太太倾诉生活的不顺,准备再一次逃离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逃离》的叙事学分析,从小说叙事技巧和策略的现代性来进一步了解门罗的小说叙事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叙事的“空间性”埃德温·缪尔把小说情节分为“人物小说”和“戏剧小说”。
他认为“人物小说”的主要特征是“空间性”,而“戏剧小说”的主要特征是“时间性”。
“戏剧小说”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述,在时间轴线上趋于完满,而“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呈现某种静止状态,在空间中不断被重复、分配而建构起来。
“人物小说”侧重于在空间里展开故事,即其叙事是空间性的。
1虽然缪尔将空间性的叙事归为“人物小说”,但是这种叙事策略在现代小说里被广泛运用。
现代小说往往打破传统小说在时间上的有序性,突出空间的作用,将意义分配到不同的小说空间当中,淡化了时间在文本结构中的逻辑顺序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来休假的成群结队的小学生,那一客车又一客车来夏令营的小家伙呀,去年一整个夏天两人的生计就是
靠他们才得以维持的。即令是两人视为命根子的长期班老学员现在也大都除外度假去了,或是因为天气天气太差
而退班了。如果他们电话来的迟了些,卡拉克还要跟他们把帐算清楚,该收的钱一个都不能少。有几个学员嘀嘀
就翻脸。有些地方他现在不愿进去了,他总是让卡拉去,就是因为他跟那儿的人吵过架。……(P7)
接着一阵让人睁不开眼的大雨几乎从横斜里扫过来。一刻钟以内,暴风雨就过去了。可是路上落满了树枝,高压
电线断了,环形跑道顶上有一大片塑料屋顶给扯松脱落了。跑道的一头积起了像湖那么大的水潭,卡拉克只得天
黑之后加班干活,以便挖出一条沟来把水排走。
屋顶至今未能修复,卡拉克只能用绳子编起一张网,不让马匹走到泥潭里去,卡拉则用标志拦出一条缩短些的跑
回家里,想好需要买些什么,然后再出去一趟。那时候克拉克可能会见到她。而且天黑之后,她家里的灯也
会亮起来。不过此刻是七月,天要很晚才会黑。她也许太累了,等不开就早早儿上床了。
再说了,她还会打电话的。从现在起,什么时候都可能会打的。
这是个雨下得没完没了的夏天。早上醒来,你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雨声,很响地打在活动房子屋顶上的
呀。
那就是她。贾米森太太的头扭过来一次,速度很快——她得集中精力才能对付这条让雨水弄得满处是车辙
和水坑的砾石路呢——可是她并没有从方向盘上举起一只手来打招呼,她并没有看见卡拉。卡拉瞥见了一
只裸到肩膀晒成褐色的胳膊,比先前颜色更淡一些的头发——白的多了一些而不是以前那种银褐色了,还有
那副表情,很决断和下狠劲的样子,却又为自己这么认真而暗自好笑——贾米森太太在跟这样的路况死死纠
道。
就在此刻,克拉克在网上寻找有什么地方能买到做屋顶的材料。可有某个清仓处理尾货的铺子,开的价是他们能
够承受的,或是有没有什么人要处理这一类的二手货。他再也不去镇上那家海一罗伯特·伯克利建材商店了,他
已经把那店改称为海一鸡奸犯·捞大利商店,因为他欠了他们不少钱,而且还跟他们打过一架。
克拉克不单单跟他欠了钱的人打架。他上一分钟跟你还显得挺友好——那原本也是装出来的——下一分钟说翻脸
《逃离》
爱丽丝·门罗[著]
李文俊[译]
为纪念我的朋友
玛丽·卡莱
吉恩·里弗摩
梅尔达·布坎南
目录
一、逃离
二、机缘
三、匆匆
四、沉寂
五、激情
Hale Waihona Puke 六、侵犯 七、播弄 八、法力
PS:译后记
一、逃离
在汽车还没有翻过小山——附近的人都把这稍稍隆起的土堆称为小山——的顶部时,卡车就已经听到声音了。
声音。小路上泥泞很深,长长的草吸饱了水,头上的树叶也会浇下来一片小阵雨,即使此时天上并没有真的
在下雨,阴云也仿佛正在飘散。卡拉每次出门,都要戴一顶高高的澳大利亚宽边旧毡帽,并且把她那条又粗
又长的辫子和衬衫一起掖在腰后。
来练习骑马的客人连一个都没有,虽然克拉克和卡拉没少走路,在他们能想起来的所有营地、咖啡屋都竖起了
那时她呀,她想。是贾米森太太——西尔维亚——从希腊度假回来了。她站在马厩房门的后面——只是在更
靠内一些的地方,这样就不至于一下子让人瞥见——朝贾米森太太驾车必定会经过的那条路望过去,贾米森
太太就住在这条路上她和克拉克的家再进去半英里路的地方。
倘若开车的人是准备拐向他们家的大门的,车子现在应当减速了。可是卡拉仍然在抱着希望。但愿那不是她
缠的时候表情总是这样的。在她扭过头来的时候脸上似乎有一瞬间闪了一下亮——是在询问,也是在希望
——这使卡拉的身子不禁往后缩了缩。
情况就是这样。
也许克拉克还不知道呢。如果他是在摆弄电脑,那就一定是背对着窗户和这条路的。
不过贾米森太太很可能还会开车出去的。她从飞机场开车回家,也许并没有停下来去买食物——她应该径直
咕咕表示不满,以后就再也不露面了。
从寄养在他们这儿的三匹马身上,他们还能得些收益。这三匹马,连同他们自己的那四匹,此刻正放养在外面的
田野里,在树底下四处啃草觅食。他们的神情似乎都懒得去管雨暂时歇住了,这种情况在下午是会出现片刻的,也
就是刚能勾起你的希望罢了——云变得白了一些,薄了一些,透过来一些散漫的亮光,它们却永远也不会凝聚成真
正的阳光,而且一般总是在晚饭之前就收敛了。
卡拉已经清完了,马厩里的粪便。她做得不慌不忙的——她喜欢干日常杂活时的那种节奏,喜欢畜棚屋顶底下那
宽阔的空间,以及这里的气味。现在她又走到环形训练跑道那里去看看地上够不够干,说不定五点钟一班的学
员还会来呢。
通常,一般的阵雨都不会下得特别大,或是随着带来什么风,可是上星期突然出现异象,树顶上刮过一阵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