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讲解学习
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_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_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传统经典故事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并且教育着人们如何处世,培养优秀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故事一:《孟母三迁》讲述了古代大儒孟子幼年时,由于家境贫困,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断迁居,直到找到位于学校旁边的住所。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故事二:《白蛇传》讲述了白蛇为了拯救爱人许仙而与妖怪大战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可以了解到爱情的力量和牺牲精神,同时也督促人们珍惜眼前人,懂得感恩。
故事三:《梁祝》描绘了忠贞爱情的故事,主人公梁山伯和祝英台虽然离世已久,但他们的爱情故事依然流传了千百年。
这个故事教会了人们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勇敢追求真爱。
故事四:《牛郎织女》讲述了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相爱,最终被嫦娥仙子感动,允许他们在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故事。
这个故事弘扬了爱情、美德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故事五:《孔子讲述草木情》孔子运用自然界的事物,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使人们明白要珍惜自然资源、尊重他人并培养友善的品质。
故事六:《三字经》这是一本启蒙读物,通过三字一句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
这本书以简单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培养了无数中国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故事七:《双十一狂欢节》这是现代中国一个传奇的故事,讲述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双十一狂欢节上的坚持和努力,展示了中国商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经典故事的冰山一角,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美德。
这些故事不仅是深入人心的,而且对于每个人都有启发和教益。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了解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光发热,为人们带来智慧和启迪。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_历史故事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篇一:陆羽痴迷写《茶经》陆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人称“茶圣”。
相传他曾经为了写《茶经》而到四川三峡一带考察。
一路上,他遇到山就上山采茶,遇到河就到河边品尝水的滋味,然后分别记下这些茶叶和水质的特点和区别。
他回家时,行李中的全是一路记载的笔记和收集的资料。
后来,陆羽从南京来到浙江,在山间隐居,专心写书。
这期间,他经常到山上四处寻找、采摘茶叶或品尝山泉,每次都是天要黑了才回来。
不了解他的人都叫他“楚狂”。
正是对茶道的热爱加上勤奋好学,陆羽写出了我国茶叶史上的经典之作《茶经》。
古人说:“做任何事情,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陆羽之所以能成为“茶圣”,正是因为他对茶道的热爱和乐此不疲的态度。
服刑人员在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有这种痴迷的钻研精神,它将成为你学习之路上精益求精、攻克难关的致胜法宝。
一旦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篇二:诲人不倦孔子一生的绝大部分都在教书,他教导过许多学生,号称“孔门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一位良师,他讲课时总是力求把要点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于启发,他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特长都开发出来。
因此,孔子的学生思想都很活跃,而且许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颜回、子路等学生,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望的人。
正是由于孔子学问高深,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后人才把他尊称为“孔圣人”。
孔子认真负责地教育学生,并且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这是他对待教育的一贯态度,令人钦佩。
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服刑人员也承担着教人的工作,有的在狱内传授文化知识,也有在车间从事工艺流程指导,还有的直接传授技术等,在传授或指导别人时,一定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力求使每个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诀窍,这样才不愧为人师。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有哪些
关于中国传统⽂化故事有哪些中国传统⽂化是中华民族⽣⽣不息、发展壮⼤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那你知道中国传统⽂化有哪些故事吗?下⾯是⼩编给⼤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化故事有哪些_中国传统⽂化10个⼩故事,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妙答,⼤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母亲⾮常喜爱他。
⼀⽇,⽗亲买了⼀些梨⼦,特地拣了⼀个的梨⼦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个最⼩的梨⼦说:“我年纪最⼩,应该吃⼩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亲听后⼗分惊喜,⼜问:“那弟弟也⽐你⼩啊?"孔融说"弟弟⽐我⼩,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并且⼀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母教育⼦⼥的好例⼦。
孔融⼩时候,不仅学习勤奋,⽽且善于思考。
⽗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
10岁那年,他随⽗亲来到洛阳。
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府内⾛。
这时守门⼈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孩,到⼀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东孔融来访。
”守门⼈见他⼀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公⼦,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世代交往,⼜有师⽣之谊,⽆需红贴,只管通报。
”守门⼈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雅⼠交谈,听了通报,⼀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孔融兴冲冲⾛进⼤厅,⼀边向主⼈问候,⼀边拱⼿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
李膺⼀边让座,⼀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好⽣奇怪:这⼩孩从未见过⾯,⽽他为何⾃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公⼦,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曾经问礼于⽼⼦,孔⼦姓孔,⽼⼦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之谊。
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孔融语出惊⼈,在座客⼈⽆不暗暗称奇。
中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1. 故事1:孔子的求学过程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年幼时,家境贫寒,但他热爱学习,并且立志要从事教育事业。
于是,他离开家乡,四处求学。
他先后拜师学习礼仪、音乐、文学等知识,但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于是他继续寻找更高深的学问。
最终,他到达宋国,拜访了哲学家老子。
老子告诉孔子,“不迅雷风烈,不润物细无声。
”这句话让孔子受益匪浅,他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之后,孔子回到故乡鲁国,开设私塾,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教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2. 故事2: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是中国楚国的爱国诗人。
他深爱楚国,为国家的兴旺付出了许多努力。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阴谋诡计,楚国逐渐衰弱。
屈原深感痛心,他写下了许多悲怆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终,当楚国被敌人攻破时,屈原失去了祖国,他感到无比凄凉。
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以此表达对楚国的哀思,也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之一。
3. 故事3:白蛇传中的情义故事《白蛇传》是一部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故事中,白娘子是一条形态美丽的白蛇,她和青蛇化身成人类,并学习了人的礼仪和知识。
她们来到了杭州,遇到了一个年轻书生许仙,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然而,杭州城内住着法海和青蛇前世的恋人小青。
法海抓住白娘子的尾巴,将其囚禁起来,许仙为了救妻子勇闯雷峰塔,最终打败了法海,将白娘子救出。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坚持。
在中国文化中,白蛇传被视为崇尚爱情和家庭美满的象征,也成为了经常用于戏曲、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题材。
这些小故事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涵盖了教育思想、爱国情怀和情义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娱乐和享受,更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爱国和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文化也是有层次的。
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那么有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篇一:鲍叔牙谦让管仲春秋时期,有一对罕见的要好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
这两人后来都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管仲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青年时,他的家境相当贫困。
他做过商人,这在当时贵族阶层看来是非常低贱的。
经商期间,管仲到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见过很多世面,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一天,管仲在街上碰上了年龄相仿的鲍叔牙,两个人攀谈起来,结果越谈越投机,越谈越觉得志趣相近,两人就相约结为朋友。
管仲和鲍叔牙曾经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利的时候,他却要多拿。
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
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里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的。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
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
鲍叔牙却替他解释说:“管仲家里有老,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
”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事的缺点,完全是爱惜管仲这个人才。
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鲍叔牙的大度,使他和管仲结成了生死之交,并成为千古美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篇二:陈景润怪癖陈景润的病情已经不允许他的独特爱好再延续下去,他把全部家底交给惟一信赖的人——夫人由昆。
年轻时,陈景润经历过失学和失业的痛苦,很早就体会到钱的重要性。
在动荡年代,他朝不保夕,孤苦无援,担心失去工作,慢慢地,他养成了一种习惯: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把剩下的所有收入存入银行,或换成硬通货。
陈景润的月工资,1962年以前是56元,1962年至1977年是89.5元,从1957年到1977年,他省吃俭用,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元。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民间故事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民间故事我国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道德和智慧,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这些故事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广泛流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成为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教育和启发的重要方式。
今天,我们将探讨几个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我国民间故事,并从中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智慧和道德。
1. 《三打白骨精》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三番五次与白骨精斗智斗勇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正义感。
白骨精代表了邪恶和黑暗,而孙悟空则代表了光明和正义。
他不畏强敌、奋勇向前,最终战胜了白骨精,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正义、勇往直前的价值观。
2. 《爱莲说》这是唐代大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佛教高僧在莲塘中领悟人生哲理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清静和超脱。
莲花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清雅和超脱,而高僧在莲塘中的领悟则是我国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宁静的追求。
这种超然的精神态度贯穿了我国古代文化,传达着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的深切渴望。
3. 《嫦娥奔月》这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一个传说,讲述了嫦娥因食下仙药后飞升月宫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文化中对于爱情与忠诚的追求。
嫦娥舍弃了尘世间的欢乐与荣华,选择了与丈夫共赴天涯。
这种对爱情和忠诚的坚持与追求贯穿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我国人对于情感与忠诚的理解与追求。
通过以上几个我国民间故事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在这些故事中的体现。
这些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德,反映了我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
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得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独具魅力。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并传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我国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智慧。
中国经典国学故事阅读【5篇】
【导语】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孩⼦们对传统⽂化产⽣兴趣,开发潜质,完善品格,增强记忆⼒,树⽴⾃信,博爱,积极的⽣活和理想,懂得为⼈处世的道理。
让孩⼦们在聆听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经典国学故事阅读【5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经典国学故事阅读 程门⽴雪 宋朝的时候,有⼀位有学问的⼈,名叫杨时。
他对⽼师⼗分尊敬,⼀向虚⼼好学。
“程门⽴雪”便是他尊敬⽼师、刻苦求学的⼀段⼩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常⽤功。
后来中了进⼠,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hào)、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
杨时先是拜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4年后,程颢逝世了。
为了继续学习,他⼜拜程颐为⽼师。
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场⼤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师请教⼀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zuò)⼀起去程颐家⾥。
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师的午睡,便⼀声不响地⽴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雪,越下越⼤。
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冻得他们浑⾝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师的优良品德,⼀直受到⼈们的称赞。
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向⽼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位全国知名的学者。
四⾯⼋⽅来向他求教的⼈,都不远千⾥地来拜他为⽼师,⼤家尊称他为“龟⼭先⽣”。
【智慧⼩语】:⽼师,是给予学⽣第⼆次⽣命的⼈。
在学习的过程⾥,从⽬不识丁直⾄学富五车,⽆不是⽼师⽤⾟勤的汗⽔浇开了我们的知识之花。
学会尊重给你知识、改变你命运的⼈吧,如果不是⽼师这根明烛,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知识的美丽。
2.中国经典国学故事阅读 管宁割席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对⾮常要好的朋友。
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
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常常通过寓言、神话、历史事件等形式,传递着中国人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在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让我们一同领略其中的魅力。
1. "刻舟求剑":有一位人物在划船时,掉落了船中的剑。
他决定在船停靠的地方刻下标记,并相信在那里可以找回剑。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船一直在漂流,剑已不在原来的位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刻要不断学习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不是固守已有的观念。
2. "画蛇添足":传说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非常逼真的蛇的画,结果却在蛇的身边加上了一双多余的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会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3. "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去路,愚公决定移山。
一位老者告诉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愚公坚持不懈,最终得到了神仙的帮助,成功地移走了山。
这个故事传达了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4. "盲人摸象":有几个盲人摸象,一个摸到了象鼻子,觉得象是像蛇一样的;另一个摸到了大象的腿,觉得象是像柱子一样的。
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感觉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事物,需要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的信息。
5. "百鸟朝凤":古代中国农村的农民们观察到鸟类往往选择一棵高大的树上集体栖息,鸣叫的声音深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这个故事中的百鸟朝凤的场景被用来形容众人协力同心,壮丽的场面。
6. "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勾践因为被楚国侵略,落入囚牢。
然而他并没有平庸地被困,而是卧薪尝胆,忍受痛苦考虑复仇计划。
最终,他成功地赶走了楚国的入侵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以逆境为契机实现目标。
7. "寿比南山":南山是中国古代的一座有名的山峰,象征着长寿。
人们常常以“寿比南山”来祝福长寿。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
以下将介绍几个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1. 神农尝百草神农氏,又被尊称为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人。
据传,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
当时,人们生活在荒凉的山岳之中,饱受疾病的折磨。
神农尝试用自己的舌头去尝试百草的滋味,记录下它们的属性,终于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草药治疗疾病。
这个故事展示了神农尽职尽责的精神和他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
2. 孟母三迁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教育故事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中,孟母为了孟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迁居到了更好的地方。
她相信良好的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最终,孟子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培养,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位伟大思想家。
这个故事凸显了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的信念。
3. 忠烈杨家将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
据传,杨家有六兄弟,他们都是忠诚勇敢的战士,为了保家卫国,义无反顾地投身战斗。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五个兄弟壮烈牺牲,只有最年幼的杨昌志幸存。
杨昌志继承了兄长们的遗志,坚守阵地,最终战胜了敌人。
这个故事展示了杨家兄弟们的勇敢和忠诚精神,被后人传颂,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典范。
4.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故事中,白娘子是一条化身为人的白蛇,她与许仙相爱并结为夫妻。
然而,由于法海的干扰,他们的幸福生活被打破。
最终,白娘子为了保护丈夫,施法将法海封印,但自己也被禁锢在雷峰塔下。
这个故事以其动人的爱情、忠诚和牺牲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人们,被流传至今。
5.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仙侣。
织女是天上的织女,而牛郎是凡间的牧童。
故事中,织女偷偷下凡与牛郎相爱并生下两个孩子,但玉帝得知后将她们分开。
牛郎和织女为了再见一面,最终得到了仙人的帮助,成为了银河上的一颗星。
这个故事中蕴含着对真爱的坚守和人与命运的抗争,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浪漫传说。
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
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故事一:愚公移山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山脚下。
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巨大的高山,一座叫北山,一座叫南山。
每天愚公都需要绕过这两座山才能离开家门。
由于山势险峻,路程非常远。
但愚公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能移山。
终于,上天被他坚定的信念所打动,派来了两个仙人帮助他移山。
在愚公和仙人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北山和南山终于被移走,愚公的家门前留下了一片平坦的大地。
故事二:孟母三迁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母亲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
据说,孟子小时候住在一个陋室里,周围的环境很不好。
为了给孟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次迁居。
第一次迁居是为了远离市场的喧嚣,第二次迁居是为了远离墙上的鼓声,第三次迁居是为了远离邻居家的猪叫声。
孟子的母亲希望通过改善孟子的学习环境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最终孟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故事三:韩非子的破釜沉舟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在战国时期为齐国的宰相。
据说,在韩非子被秦国俘虏后,他下令将船上的锅全部铲掉,并烧毁了船只。
他的目的是告诉敌人,自己已经不再有后路可退,必将全力以赴,争取胜利。
这种坚决的态度和决心使得敌人望风而逃,最终韩非子成功逃脱,并在后来为齐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故事四:琴棋书画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被称为四艺,是文人士大夫必修的学科。
这四项技艺代表了高雅的文化修养和人才素质。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们都会精通其中的一项或多项。
他们通过研习琴棋书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在琴棋书画的交流中增进友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故事五: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之一。
这篇文章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写楼上楼下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范仲淹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仿佛在读者面前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激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事六: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_历史故事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历史和故事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性,故事是历史的传播载体,起到了传承历史的作用,历史则是故事的内涵,丰富了故事的内容。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篇一:华佗与他的麻沸散配方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他最早发明了麻醉药,当时的药名叫麻沸散。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
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
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治疗。
华佗是惜贫怜苦、有求必应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给医治。
经他治好的病伤员,有锯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缝补的,啥样的伤病都有。
可是,那时没有麻醉药,每当进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术时,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了,有的痉挛了,呼爹喊娘的惨状真使人目不忍睹啊!华佗看了也很心疼,咋办呢?为了治他们的病,为了救他们的命,只有咬着牙、含着泪为他们精心治疗。
伤病员看到华佗那种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为人治病的精神,无不感动地流下泪来。
华佗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总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败了。
但华佗并不灰心,在治疗中继续摸索和试验,他定要悟出个减轻病者痛苦的办法来。
有一次,华佗为一个患烂肠的病人剖腹开刀,由于病情严重,肠道坏死太多,前后忙了几个时辰,才把手术做好,病人得救了。
手术做好后,华伦却累得筋疲力尽。
为了解除疲劳,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两个菜,自斟自饮地喝了起来。
谁知,华伦因劳累过度又加上空腹多饮了几杯,一下子喝了个大醉,弄得人事不知。
他老婆可吓坏了!她知道华佗是个谨慎的人,从来没有喝醉过,今天为什么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么急症?!她当时很害怕,就用扎银针的办法进行抢救。
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华佗仍没有什么反应,好像失去了知觉似的。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故事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故事无论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记忆来看,还是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后续过程中,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故事篇一:小酥肉的传说由来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做法:将肉剁碎,以面裹肉,再用油炸,然后用锅蒸。
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全国闻名。
但若问起它的来历,多数人则笑而不知,或答非所问了。
却不知道它与朝歌有关,发源于现在的马村区一带。
有关故事,不可不信。
相传,早在商朝未年,纣王登基,不理朝政,嗜好放荡作乐。
苏妲己入宫,纣王见其妖娆妩媚,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更是百般恩宠,言听计从,视如珍宝。
为博得妲己欢心,他不惜动用国库,增加人口赋税,大兴土木,建造豪华鹿台,以供展示各方诸侯所献珍宝和行乐。
忠臣直谏,他制造各种酷刑,杀人如麻;*臣附会,他大加赏赐,委以重任。
朝野内外是非颠倒,正不压邪,各路诸侯纷纷起反,江山飘摇。
妲己受纣王恩宠,更是得意忘形,昨日谗言杀宫女,今日谗言杀官员,后天谗言杀百姓。
朝歌内外,世人说起妲己,无不畏惧三分,回避不及。
话说现在的焦作一带,商为京畿之地,相离朝歌百里之遥,林木茂密,水草丰美,天然一处帝王狩猎之地。
曾几何时,妲己常常缠着纣王来此狩猎游玩,每次皆前有御林军,后有车马队,浩浩荡荡,扰民害民,令人发指。
百姓深受其害,称纣王是灾星,称妲己是狐狸精。
明地里敢怒不敢言,暗地里则恨不得喝了纣王的血,吃了妲己的肉。
相传有一年秋天,纣王、妲己一行在南阳城(今马村区安阳城村)、六色泉(今马村区陆村)一带狩猎,结果东跑西跑连个野兔也没有射中。
天近午时,狩猎人马冲进一家农户,又是射鸡,又是射羊,并勒令农家主妇煮肉下酒。
农家主妇心疼鸡、羊,少有怠慢,被妲己一阵数落,声称:“你若再有半点怠慢,就让御林军连你一同煮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几个特别有趣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
先来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小朋友。
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里玩。
有个小伙伴爬到一个大缸上面,不小心掉进去了。
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伙伴在水里扑腾,眼看就要被水淹着啦。
其他小朋友都吓坏了,有的哭,有的跑去找大人。
可司马光一点也不慌张,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向大缸。
“砰”的一声,缸被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伙伴得救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想办法解决问题。
再来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是个懂事的孩子。
有一次,家里人分梨吃,他挑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问他为啥,他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们。
”爸爸听了可高兴啦,夸他是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尊重长辈和兄弟姐妹。
小朋友们,这些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有趣的故事。
今天讲“程门立雪”。
有个叫杨时的小朋友,特别爱学习。
有一次,他去请教老师问题,老师在屋里睡觉。
杨时就在门外等着,天上飘着雪花,他也一动不动。
等老师醒来,雪已经很厚了,杨时都快变成雪人啦。
老师很感动,认真地给他解答了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老师,学习要有诚意。
还有“铁杵磨针”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在石头上磨一根大铁杵。
李白就问:“老奶奶,您这是干啥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很吃惊,说:“这得多久啊?”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听了,明白了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后来他就努力学习啦。
小朋友们,要记住这些道理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几个好故事。
“闻鸡起舞”的故事可精彩啦。
祖逖和刘琨是好朋友,他们都想为国家做大事。
每天早上,一听到鸡叫,祖逖就把刘琨叫醒,一起练剑。
不管天气多冷多热,他们都坚持。
后来,他们都成了很厉害的将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不能偷懒。
《中国民间故事》讲解
《中国民间故事》讲解中国民间故事讲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国家,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些故事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为你讲解几个中国民间故事,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故事一:《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为了救夫人而积攒法力,最终得道成仙的传奇故事。
故事情节动人,表达了爱情、友情和善良的价值观。
白蛇代表着纯洁正义,而法海代表着功利和权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追求真爱,坚守正义,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故事二:《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故事之一。
故事讲述了女子孟姜因丈夫被迫奴役修筑长城,在悲痛之中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守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痛苦和抵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爱情,同时也提醒我们反思战争的可悲和残忍。
故事三:《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我国最重要的七夕节民间故事之一。
故事中,牛郎和织女因为爱情而被迫分离,只有在每年的七夕才能相会。
这个故事讲述了爱情的坚持和永恒,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牛郎织女的故事传颂千古,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爱情的珍贵和牺牲。
故事四:《八仙过海》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故事中颇负盛名的故事之一。
故事中,八位仙人为了向蓬莱仙岛祝贺仙王的生日而过海,途中遭遇了风浪、海怪等困难。
八仙之间各自发挥智慧和特长相互帮助,最终成功渡过海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智慧和勇气可以战胜困难。
故事五:《文成公主与吐蕃王子的爱情故事》文成公主与吐蕃王子的爱情故事被与“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故事中,文成公主东嫁吐蕃王子,克服了异族差异和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了中藏两国的和平友好。
这个故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宽容和友爱,也反映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和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意义。
以上是几个中国民间故事的讲解,这些故事寓意深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几个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哟。
先来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呀,他家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小伙伴们学着大人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母看到了,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成长,就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旁边。
可孟子又学起了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孟母还是不满意,又带着孟子搬到了学堂附近。
这下子,孟子开始变得爱学习,有礼貌啦。
孟母可高兴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还有“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是个大英雄,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有一天,岳飞的妈妈在他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
岳飞记住了妈妈的话,努力练习武艺,长大后带领军队抗击敌人,保卫国家。
他的勇敢和忠诚让大家都很敬佩。
小朋友们,这些故事是不是很棒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有趣的故事。
“卧冰求鲤”的故事可感人啦。
有个叫王祥的孩子,他的妈妈生病了,想吃鲤鱼。
可是冬天河水都结冰了,没办法捕鱼。
王祥就躺在冰面上,想用自己的体温把冰融化。
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冰真的融化了,跳出两条鲤鱼。
王祥赶紧拿回家给妈妈吃,妈妈的病也好了一些。
“黄香温席”的故事也不错哟。
黄香是个很孝顺的孩子。
夏天的时候,他用扇子把爸爸的床扇凉,让爸爸能睡个好觉。
冬天呢,他先钻进被窝把床暖热,再让爸爸睡。
黄香的孝顺让大家都称赞他。
小朋友们,要向他们学习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几个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听过吗?有个叫愚公的老爷爷,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
愚公就决定把山挖走。
很多人都笑话他,说他太傻了,这山怎么可能挖得完。
可是愚公说,他挖不完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挖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山挖走。
最后,愚公的坚持感动了神仙,神仙把山搬走了。
“画龙点睛”也很有意思。
有个画家很会画龙,他画的龙栩栩如生,可就是不点眼睛。
别人问他为啥,他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大家都不相信,他就给其中一条龙点上了眼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融入了许多精彩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这些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一、神话传说1. 盘古开天辟地根据传说,在开天辟地之前,混沌中只有一个巨大的鸿蒙元气,万物皆无。
盘古在混沌中诞生,以身体为斧,破开混沌,天地开始分离。
盘古分头为天和地,四肢为四方,骨骼为山岳,而血液化为江河湖海。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象征着中国人民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和对自然界奥秘的理解。
2. 女娲补天据传说,太阳和月亮当时不分晝夜,人民苦不堪言。
女娲用五色石补天,修复了坏掉的天空,使得日夜交替,气候温暖。
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理解和对平衡与和谐的追求。
3. 嫦娥奔月嫦娥因食下不死之药,飞到了月亮上。
这个故事描绘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以及对不朽之道的思考。
二、历史传说1. 祝融之火传说中,祝融是火神,能够使火焰熊熊燃烧。
祝融之火是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和使用的反映,同时也象征着热情和力量。
2. 孟姜女哭长城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万里长城。
孟姜女的丈夫被迫参与修筑长城,最终死在了长城工地上。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长城建设过程中牺牲的理解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3. 霍去病射雕霍去病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他被下令射杀头上佩戴的雕像。
霍去病射雕的故事展现了将领忠诚、勇敢的精神风貌,对武士精神的传承和崇尚。
三、寓言故事1. 三字经三字经是一部启蒙教育的经典,通俗易懂,通过三字一句的方式,教导儿童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之道。
2. 孔子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故事通过《论语》等经典著作广为流传。
孔子的言行给人们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3. 《百家姓》《百家姓》是一本记载了中国常用姓氏的书,通过简短易记的方式,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姓氏。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大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 神农氏尝百草。
相传,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医药学家,他发明了农业和医药,并尝遍了百草的滋味。
在尝百草的过程中,神农氏不仅发现了许多草药的药用价值,还教会了人们如何种植和利用这些草药,为后人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嫦娥奔月。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偷食了丈夫后羿射下的不死药,飞升至月宫成为月神。
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3. 孟姜女哭长城。
据传说,孟姜女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的丈夫被迫参加修筑长城的工作,不幸去世。
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的尸体,哭倒了长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和家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念。
4. 伯牙绝弦。
伯牙是一位古代的琴师,他和琴友钟子期交情深厚。
当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决定绝弦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是无法割舍的,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
5. 孔子讲《论语》。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来的言行录,其中包含了孔子的许多思想和教诲。
孔子讲《论语》的故事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品德,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_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_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_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对于中华文明的传统故事我们很多人都很喜欢去看、去读,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里面的故事。
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1:陶侃励志陶侃是东晋人,在广州做官当时的广州地区,生产落后,人口不多。
陶侃在那里没有多少公事可办,生活很清闲。
但陶侃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就叫人将一百多块砖放在院子里。
每天一早,陶侃就把砖搬运到外面去,到了晚上,又把砖搬进屋子里。
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家里人觉得奇怪,就问陶侃为什么要这样做。
陶侃回答:“我将来是要报效国家做大事的,如果生活过于舒适,将来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家效力呢?”过了几年,陶侃终于被调回中原,被皇帝重用。
陶侃回到中原以后,尽管公务繁忙,可是在广州养成的搬砖习惯一直没有放弃,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
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
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怎么能够天天玩乐?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2:从小立志的徐霞客徐霞客6岁去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明,最喜爱读游记,经常能在父亲的书柜里找到许多好看的书,便废寝忘食地读。
有一天,徐霞客从书中看到别人游历五湖四海的事迹之后,不以为然地说:“哈哈,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早晨面对大海,晚上面对苍松。
游八州,登五岳,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哼,我以后不但要涉足九州,亲登五岳,还要去游历海外呢!”徐霞客从22岁开始出游,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跋涉,凭借一双脚走遍了16个省的山川。
一路上他不怕险阻,登险峰、涉危洞,对地质、植物、气候进行了实地考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把他游历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为后人的研究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大全3:大器晚成的百里奚百里奚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小故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小故事一、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沉淀的精髓,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伦理、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内涵。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淡漠。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小故事,来传递文化的价值观,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二、小故事一:孔子与“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至圣先师”。
他主张“仁爱”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
有一次,孔子看到一个小孩在哭,他走过去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小孩回答:“我找不到我的妈妈了。
”孔子说:“别哭,孩子,我帮你找到妈妈。
”于是,孔子带着小孩四处寻找,最终找到了小孩的妈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爱之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纽带,也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三、小故事二:孟子与“义”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亚圣”。
他主张“义”为最高道德准则,认为人们应该秉持正义、道义之心行事。
有一次,孟子看到一个商人在市场上卖假货,欺骗消费者。
孟子非常生气,他走过去对商人说:“你卖假货欺骗消费者,这是不义之举。
你应该为你的行为负责。
”商人听了孟子的话,感到非常惭愧,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不再卖假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秉持正义之心,遵守道德规范,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四、小故事三:庄子与“道”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道家之祖”。
他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有一次,庄子与朋友们在湖边垂钓。
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
大家都纷纷找地方避雨,只有庄子依然坐在湖边垂钓。
朋友们非常不解地问:“下这么大的雨,你不怕被淋湿吗?”庄子回答:“我在钓鱼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自然的韵律和美感,所以我不在乎被淋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之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思想,还能够为我们传递智慧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1.《孔子游鲁》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人生经历。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他是一位对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有深刻思考的学者。
故事中,孔子游历各地,与各色人等交流,并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影响了众多的学生。
这个故事揭示了孔子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他提倡“仁爱”、“忠诚”、“孝道”等思想,对中国古代以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白蛇传》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神话故事之一,它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是一个具有超能力的白蛇精,她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与许仙相遇并陷入深深的爱情之中。
然而,他们的爱情受到了社会的不理解和种种困难的挑战。
这个故事所反映的主题包括爱情、友谊、道德与伦理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体现。
3.《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古代贤母孟母为了使自己的儿子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断搬迁的故事。
孟母的儿子是孟子,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孟母深知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的重要性,所以她不断地搬迁以寻找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在教育子女时要有高远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4.《盘古开天地》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故事,在创世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说在久远的时代,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形态和秩序,而盘古是第一个诞生在这混沌之中的生命。
他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将天地分开,创造了人类和万物。
这个故事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类对天地万物的起源和感悟。
它也让人们对创造力、奋斗和成就感有更深入的思考。
5.《孙悟空闹天宫》这个故事来自中国四大民间小说之一《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他闹天宫、与众神斗争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融让梨孔融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
孔融的兄弟很多,他在家排行第六。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一篮特别鲜美的梨子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准备吃梨。
爸爸对孔融说:“孩子,你给大家分分梨吧!”四岁的孔融站了起来,他来到桌边,踮起脚,先拿起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梨,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然后双手捧着送到了爸爸面前;又拿起一个黄澄澄的大梨,欢快地来到妈妈面前递给妈妈,接着,他把篮子里又大又好的梨一个个地挑出来送到哥哥们的手中。
最后,孔融拣起了最小的一个梨,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的!”曾参教子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很有学问,而且非常讲信用,总是说到做到,也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曾申。
一天,曾参妻子要上街办事情,曾申很想和妈妈一起去,就缠着妈妈非要跟着去。
曾申的妈妈这次出门要办许多事情,又想早点回来,就对曾申说:“乖儿子,听话,好好在家玩。
妈妈上街回来,杀了那头猪给你吃。
”孩子很久没有吃到肉了,听妈妈说要杀猪给自己吃,破涕为笑说:“妈妈,你去吧!我在家里玩,等你回来杀猪。
”妈妈走后,孩子跑到后院书房,摇着曾参的胳膊说:“爸爸,有肉吃啦!”曾参放下书,奇怪地问:“哪来的肉?”小儿子乐哈哈地回答道:“妈妈说,她上街回来就把家里的猪杀了,我们不就有肉吃了么?”小儿子说着,仰着小脸,天真地问:“爸爸,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走,咱们磨刀去,你妈妈回来,正好杀猪。
”小儿子高兴地跳起来。
曾参的妻子从集市回来,远远就听见猪的叫声,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进院子。
只见丈夫满头大汗地捆着猪,儿子拿一把雪亮的刀子等在一边。
她慌忙上前,拦住曾参说:“这头猪这么小,还没喂肥,怎么能杀呢?”曾参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不解地问:“你不是亲口对儿子说,要杀猪给他吃么?”妻子笑着说:“你怎么和孩子一样见识,说杀猪就杀猪。
我当时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哄他的呀!何必当真?”“你怎么能哄骗孩子呢?”曾参收起了笑容,严肃地对妻子说:“孩子小,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都有影响。
你今天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哄骗别人。
再说,你在孩子面前说了假话,他很难再相信你的,以后还怎么对他进行教育?”妻子听曾参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只能答应杀猪了。
鲁班学艺鲁家湾有个鲁木匠,鲁木匠有个儿子叫鲁班。
鲁班从小爱学习,爸爸做了个大柜子,他就照着做了个小柜子,爸爸做了条大板凳,他就照着做了条小板凳。
鲁班十岁时,就能做什么象什么了,爸爸欢喜,妈妈欢喜,邻居见了都夸奖。
有个邻居劝他爸爸说:“鲁班这孩子心灵手巧,你就让他学点手艺,跟你做个帮手吧!”他爸爸说:“我的手笨,跟着我能学出什么好手艺来!我叫他跟那手艺强的人学去!”鲁班十二岁了,有一天,爸爸牵出一匹马,拿出一包银子,对鲁班说:“孩子,你爹苦了一辈子,积了这点钱。
你就用它做路费,骑上快马,到终南山去找出名的木匠祖师学手艺吧!”鲁班背好包袱,骑上快马,一连跑了九十九天,翻过了九十九座大山,渡过了九十九条大河。
一天,来到了终南山。
他爬上山顶,看见三间草屋,推门进去,看到满地是锔子、斧头;再一看,床上睡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呼噜响得象打雷。
鲁班想:这人一定是木匠祖师了。
鲁班把工具收拾得整整齐齐,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坐在一边等着。
等呀等,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老爷爷才坐了起来。
鲁班连忙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说:“我叫鲁班,到这里来求老师傅收我做个徒弟。
”老爷爷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问鲁班:“你学手艺是为了什么呀?”鲁班回答说:“学好手艺,给大伙修桥造房子。
”老爷爷点点头,说:“好,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
你先把钝了的斧头、刨子、凿子磨快。
”鲁班挽起袖子,磨了起来。
白天磨,晚上磨,一连磨了七天七夜,才磨完了。
师傅说:“你再去把门前那棵大树锯倒。
”鲁班到门前一看,那棵大树真粗,两个人都抱不过来,树梢都快顶天了。
他坐在树下锯了起来,一连锯了十二天十二夜,大树才倒了。
师傅又吩咐:“你把那棵大树,砍成一根屋梁,要砍得又光又圆。
”鲁班拿起斧头,一连砍了十二天十二夜,才砍成了一根又光又圆的屋梁。
这时,师傅又说了:“你要在大梁上凿两千四百个眼子,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三角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凿得木花乱飞,一连凿了十二天十二夜,凿成了两千四百个眼子。
师傅看了,笑眯眯地说:“好孩子,什么也难不倒你,你做得很好啊!我一定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你。
”说完,就领鲁班到西间屋里。
一进这屋,鲁班只嫌眼睛不够用,原来屋里摆满了各种模型,各式各样的楼阁、桥塔、桌椅、箱柜,都做得特别精巧,鲁班一下子看呆了。
师傅说:“你把这些模型,一个个拆开来,再一个个装起来。
”说完就走出去了。
鲁班把那些模型拿在手里,翻过来覆过去地看,舍不得放下。
每天天刚亮,他进屋去,到夜晚满天星的时候还不见他出来。
他胳膊酸了,顾不得伸一伸;眼睛花了,顾不得闭一闭。
就这样,鲁班忘掉了白天和黑夜,也忘掉了冬天和夏天;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
这时,鲁班把那些模型拆拆装装,不知有多少遍,都记得滚瓜烂熟了,不但用什么材料怎样制造,而且记住那些东西上的花草树木的样子。
鲁班的手艺学成了,老师傅为了试试他的本领,一把火把模型都烧了,要鲁班重新做起来。
鲁班想了想,一样样全都重新制了出来。
老师傅又提出许多新的式样,鲁班心里一琢磨,也都做出来了。
老师傅很满意,就说:“鲁班,你的手艺学好了,该下山了。
”鲁班还想再学些东西,也舍不得离开师傅,就说:“我的手艺还没学好,让我再学三年吧。
”老师傅笑了,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以后一边做一边学吧,在我这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
”鲁班这才含着眼泪,拜别了师傅,下山了。
鲁班一生记住了师傅的话,修桥梁,造房子,给人们做了许多好事。
愚公移山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
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
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后面去。
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
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
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会死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
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
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除夕那夜,鞭炮声响彻云霄,人们又唱又跳,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但大家知道春节是怎样来的吗?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银须飘逸。
乡亲们惊慌失措,一片匆忙逃跑的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会关心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须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
她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上山避难。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怒视片刻,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讶。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互相问好。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