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 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
❖ 重心南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2.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长期对垒:中原农耕人被动防御,游牧人常取攻势
❖ 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形式为中介, 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 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使其 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3.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 纵: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 为乡族经济;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 也长期存在;贵族分封制度,历代不绝(明 代藩王勋戚经济)
需要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 策,加强其依附性
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 经济剥削 ❖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 因素的成长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横: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 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充分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 发展的标志之一 ……秦汉造船遗址,汉代楼船,以及高效
率推进工具橹的出现、船尾舵的出现和风帆的使用,说明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到汉代已经成熟了。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宋代用于航海,是我 国航海技术的卓越成就,比西方要早两个世纪。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Hale Waihona Puke 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
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 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 ‘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 一。在历史上,中国木船船型十分丰富多 彩。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估计有千种左右, 仅海洋渔船,船型就有二三百种之多。我 国古代航海木帆船中的沙船、鸟船、福船、 广船,是最有名的船舶类型,尤以沙船和 福船驰名于中外。
(一)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 的长期对垒与融合,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发 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二)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垒与融合的特点。
1.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和农耕民族的防守;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 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互补和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 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不是主要成分)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
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1、远古时代:氏族共有; 2、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 《诗经·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 、集体耕作、铜石并用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 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 经济的主体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 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取得的。
夫民之大事在农,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 民之蕃庶
于是乎生, 事之供给于是乎在, 和协辑睦于是乎兴, 财用蕃殖于是乎始, 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 语· 周语)
不教胡马渡阴山。
—— 王昌龄
中原农耕人的被动防御性(相对而言)
经济上的互补 互市与和谈
“被征服者同化”的命运
3、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村社经济
乡族经济
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
另有分封制度(如明代藩王勋戚经济)
包容着手工业、商业等多种经济成份;使自 身保持着一定的简单再生产能力,从而维系 着农耕文化的长流不息。(P29) 棉花、桑蚕等经济作物
明后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期
行业
朝代 成就 原始社会 发明陶器;慢轮加工技术;轮制法 东汉 青瓷
三国两晋 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数量多, 南北朝 品种丰富;装饰丰富多彩;白瓷 隋唐 白瓷进入成熟期,瓷窖遍布南北,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象征 宋 元 景德镇瓷都 青花和釉里红
陶 瓷 业
明
清斗Βιβλιοθήκη 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波浪式前进; 地主、商人、官僚三位一体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彩陶罐
白衣彩陶钵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黑陶.flv
A、地区: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 时代文化。 B、命名: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 4350─3950年。 C、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 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南移原因和进程
• 秦汉统一:南北文化易于交流 • 汉晋:战乱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江南战乱较少。
• 隋唐:经济重心南移 “苏杭熟、天下足”
总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 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 江南得到开发。唐安史之乱之后,江淮地 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宋代以来,南方已 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
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 龙山文化黑陶蛋壳罐
龙山文化早期蛋壳陶杯
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 具,起源甚早。 •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 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 用 •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 口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的军 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 “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汉书· 晁错传》) • “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桓宽《盐铁 论》)
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中国文化概要第二章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达较早 2、波浪式的前进 1)古代商品经济缺乏独立:为了补充 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 国家的需要
2)“重农抑商”政策加强商业经济依附 性 3)商业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 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 3、总体上,古代商业经济在不断进步, 推动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更新
3、早熟的发展使人们迷恋于已有的成就, 夜郎自大,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社会发 展的周期性失调
1、王朝更替、稳定与战乱互易的周期律 2、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周期律失调 3、此双重的失调对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 阻碍尤为明显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 束缚
1、自我矛盾的传统政治结构严重阻碍社 会经济的发展 1)传统社会上层建筑建立在农耕经济基 础上,对于促进农耕经济发展,保障农 耕经济长期持续性,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阶段 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的土地国有的自然经 济阶段 1、土地国有制 《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集体耕作制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 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 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制 私事。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 形态的演进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 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 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 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 产生 1、早熟(与西欧社会相比较)
2、中国历史的早熟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 展,相反却强化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 性和坚固性,而不是由商业经济在内部 削弱、瓦解农耕经济。 早熟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 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出现,使农耕经济 大大扩展其内涵结构,通过调整表层结 构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 商品经济发达较早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有依附性 • 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 农业、手工业、商业
汉代的漆器
唐代的器物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的周期性失调,导 致耕作技术、经济水平长期无实质性突破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和束缚 官吏体制的双重危害、经济剥削、科技不受重视、 经济附庸于财政、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 上的平均主义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 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距今5-4千年
距今7-5千年
距今5-4600年
距今7000年
返
北:黄河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南:长江屈家岭、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器物
三代时期:夏商周 禹、稷、公刘 甲骨文有稻、粟、禾、麦、菽 《诗经》有“农事诗” 秦以后:以“重农固本”为国策 农耕文明重心南移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 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是原始社会 • 夏商西周:土地国有,是奴隶制社会 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与生 产力水平相适应、西周后期的井田制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演进 • 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济成分
•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 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到了 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 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 纵向: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 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 村社经济残余;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奴隶经济、 贵族分封制度 横向:士、农、工、商
中华文化概论 第二章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 文化的包容性
(一)诸子并存,百家争鸣 (二)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 (三)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吸收外域传播进来的优秀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 的凝重性
(二)唐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为藩镇 所控制,赋税不入中央,江淮地区逐渐成 为重要的经济区。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 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 要供应地,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 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有 谚语为证:“苏湖熟,天下足”,“湖广 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 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赋”与“西 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 稳定的基本格局。
忆昔开元金盛日, 小邑又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在农业方面,古代劳动人民为 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 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 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 目的成就。 (三)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 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 条件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 缩。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一)商品经济始终伴随着农耕经济的发 展而发展。 (二)商品经济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 (三)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四)商品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和 发展形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 寻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编辑ppt
1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 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 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 的特点和基础。
中国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 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 织、造船、建筑、贸易等,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 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编辑ppt
→
22
编辑ppt
23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元 人 绘 耕 织 图
编辑ppt
19
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 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 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 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 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
•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 局2005年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8年
编辑ppt
41
编辑ppt
6
河姆渡遗址 骨耜
编辑ppt
7
河姆渡文化 陶纺轮
编辑ppt
8
河姆渡文化象牙盅(6900年前)
编辑ppt
9
河姆渡遗址陶器
编辑ppt
10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三彩胡人牵骆驼
唐代仕女图
青铜神树
神树上的神鸟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保守凝重性格 火药的出现
铜火铳
三眼铳
明代“火龙出水”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原始农业的开端。 劳动者在共有土地上耕作。
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 址——西安半坡遗址
瓮棺 群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王世纪·击壤之歌》 夏朝时禹死后,启实行“世袭制”,阶级产生,原始氏 族公社解体。 出现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
2、其次,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的经济 剥削所造成。
3、再次,孔孟儒学向人们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相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意识。
◇官府手工业经济
三彩仕女佣
三彩文官佣
汝窑之莲花温碗
汝窑三足樽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
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 性格
从秦到清,“男耕女织”式的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 的自然经济形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耕织结合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农耕文明的中心南移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统治地位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1、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所导致。
《管子·治国》中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 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 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观知识要点辅导三
中国文化概观知识要点辅导三: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这一章的内容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如何影响文化发展,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本章的要点也就有了。
整个《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和复习都要注意这一点,切忌断章取义,机械地记忆。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自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2、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
3、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斗争而进行的改革,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4、农耕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
5、中国的农耕文明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
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6、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7、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
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8、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
9、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10、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第2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西欧“城市化浪潮” 西欧“城市化浪潮”
1、西欧封建制度最具特色的应当是城市的发展与市场经济 制度的建立。 2、出现了巴黎、罗马、伦敦、奥尔良、里昂等城市群体。 3、城市化带来了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 4、13—14世纪,城市“自治市运动”兴起,城市居民要求 13—14世纪,城市“自治市运动” 人身的自由化与自治,对封建思想和宗教思想进行威胁。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启蒙主义)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启蒙主义) 5、欧洲城市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现代工商业的兴起。这 是资本主义与工业文明的动因。 6、现代工商业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以取得商业利润为目的, 不同于手工业生产。
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儒家典籍中所津 津乐道的远古“有道帝君”的作风,都是一 些创始农业、辛勤耕耘的君子,如禹、后 稷(姜嫄之子)、公刘、神农。 《周易·系辞下》:神农“斫木为耜,揉 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古代诗歌的记载与反映: (1)《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歌) (2)《诗经·豳风·七月》:“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妇子,饁 彼南亩,田餕至喜。” (3)《老子》 “小邦寡民”的理想:“甘其食 ,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的特点: 1.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 成份并存: 农耕自然经济并非一种单一型的自然 经济,而是在它的体制下允许多元化的经 济成份并存。这些成份互相对立同时又相 互依存、补充。
(1)纵向: 远古村社经济——宋元明清的乡族经济; 奴隶制经济残余残存于封建经济中; 贵族分封制度一度中断,但至明代亦存。 (2)横向: 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 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 份。 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
中国文化概论 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 因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隋唐以前,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 到较高的水平。
13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14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建立土地私15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6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吸收 外域 的文 化: 佛教 中国 化
•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中国农耕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基本特 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 开放不足,保守有余。
• 敬德保民、民为邦本思想 • 儒家——仁为核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平均主义思想: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 武器;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 恶性循环
•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箝制。
• 基础:小农经济 • 上层建筑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长 期持续性 • 庞大的官僚体系——阻碍经济发展
• 经济剥削: • 大量的专职官吏和军队——赋税、徭 役、兵役 • 重农抑商观念——工商业经济受剥削 • 知识分子思维模式——保守、怀古, 言必三代 • 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 活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 • 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 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 一面。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②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 工具,起源甚早。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 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 遍使用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 刃口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 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 史上的鼎峰时期。
蛋壳黑陶高柄杯
2.长江中下游和钱塘江流域:
早期农耕文明: 屈家岭文化遗存、河姆渡文化遗存
①屈家岭文化 A、发现:湖北省京山县发掘了屈家岭遗址, 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以灰陶为主的文化遗存 B、工艺:灰陶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红 陶及桔黄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面,有纹饰的 较少。
②个体生产演进 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男子力耕,女子纺织” 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工 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 足家庭小农业在经济中占 主导
与此经济适应的政治体制:
→国家开始向个人生产者征税或劳役
(国家和个人)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土地成 为社会各阶层猎取的目标。 →个体家庭经济逐渐分化为地主和农民 (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
②商周时期,我国的城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 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③春秋: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 “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2.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 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 生和发展的。 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 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 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古代经济成 就领域
农业
商品 贸易
手工业
1、农业方面 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 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 大的贡献。 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 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 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 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 包容性
春秋战国: 诸子竞秀、 百家争鸣
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 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秦文化 楚文化 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闽粤文化
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明,交相辉映,使中 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盛唐“胡 音胡骑与 胡妆,五 十年来竞 泊”“胡 化盛极一 时”
对垒: 东北、西北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夺,“利则 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列传》), 而中原华夏民族总体上处于守势。 融合: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通过迁徙、聚合、 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 文化的互补和民族路”
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 满族统治中原以后形成的男人梳辫子、 女人穿的旗袍等
一、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 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 文化的凝重性
二、
三、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中国文化的坚韧性与向心力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 鲜卑族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稽古复 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 辽夏金元,忽必烈“国家当行汉法无疑” 清朝“习汉书入汉俗” 2、文化定型 “瞻后”式思维方式,“圣人设教,为万 世不易之法”,造成保守性格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契约制的租佃关系在唐宋以后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 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社会生产日益多样化,个体 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 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艰难迈进。 这种渐次加强的多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 续注入了活力,从而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 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传统的自给性农业和商品 性手工业的结合尤为普遍,个体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独 立性。多种经营的加强,使农家取得较大收益,增强 了对封建剥削的负荷力和对人口增长的适应力,从而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并在原有的生产结构里, 有所更新。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 飞猛进之势发展,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 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 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其原因 是有:
一、经济体制
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 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过早成熟,即与西欧社会相比,许 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却 早已出现,古已有之; 其次,社会经济又不成熟,它未能充分成熟,相反 地却加重加大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与坚固性。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业技术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 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 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 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 蚕桑和茶叶的发展 手工业生产(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造船业的发达) 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 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 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二)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城市 货币的大量使用(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从事家畜养殖和制陶, 雕刻玉石,玛瑙,象牙等手工艺制作活动,夏朝,商朝,青铜制造有了相 当的规模。西周已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 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原始纹样:饕餮、夔龙、夔凤、云雷
西汉时,已重视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了大的发展, 铁制品成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当时还能制作出带花纹的
丝织品,漆器制作相当精美。
长信宫灯、马踏飞燕、宴乐百戏画像石拓本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 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 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 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 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 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 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第二章 中国文Leabharlann 根植的经济基础及其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社 会 经济 二、中国传统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 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床前明月光
清代,尤其是康雍乾隆三朝,多元化经济成分繁茂,在丝织业,棉布业, 造纸业,冶铁业等行业中,手工工场有增加趋势。商业资本数额增大,包办商
人数增多。对外贸易渐渐集中到广州口岸,丝、茶、瓷器等土特产远销欧美。
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清雍正粉彩九桃天球瓶
结论 “中国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同时 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 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 建筑、贸易等。”
北宋,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 针和火药都是北宋时期发明和完善的科学技术。下图为2005年, 香港新发行的四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特别邮票
汝窑天青釉圆洗
官窑青釉方花盆
哥窑青釉鱼耳炉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定窑黑釉鹧鸪斑斗笠碗
元代农业生产继续发展。纺织业 、兵器业、制盐业和制瓷 业繁荣兴旺,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前代 ,文化呈现多元融合之势。
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和南北经济交流。另外, 隋朝已经能够建造高五层的大船。著名的赵州桥是当时的工匠李春所建造
的。
唐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文化昌盛、对外交往 频繁。在不少地方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唐朝商人长途贩运奇珍异物。“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 马,西擒吐蕃鹦。炎州火浣布,蜀地锦织成”; 繁荣的商业给商人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不少商人“高赀比封君”, “富与王者勍”,他们“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 。 下图为到长安做生意的大事商人和1300年前长安城遗址"大唐西市"盛 景
(一)农业经济与重本轻末 (二)农业经济与国民性格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 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夫不织,或受之寒。”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 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 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 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 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 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 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解
词
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 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因中国丝绸等 通过此路大量西运,故名。又因该路主要以南 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 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 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 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明朝是微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丝织行业中, 出现了出资经营“机房”的“机户”(雇主)和靠出卖劳动力领取工资为 生的“机工”(雇工),机房就是手工工厂。在商业行业中,出现了通过 提供原料,收购产品的方式来控制小生产者的包买商。
云锦是用南京特有的5.6米长、4米高、1.4米宽 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 出来的。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按过线 顺序提拽经线形成花纹开口,同时唱示口诀,如唱 道:“挑丝勾3,踩5路”,下面的坐着的“织手” 即应诀开织,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纬线由不定 数的彩绒段拼接而成),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其最 后一道工序是“挑花结本”,要精心计算“分寸秒 忽”,按纹样图案的规律,把繁杂的色彩进行最大 限度的同类合并,各种彩色花纬线织锦成纹,纹样 在每一根线上的细腻变化都能表现出来,达到“逐 花异色”的顶级工艺。
1. 重实际而黜玄想 2. 安土重迁 3. 顺应天命 4. 利己自足
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 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东起汉唐帝国的都 城长安,经里海南沿、巴格达,抵达地中海东岸, 转至罗马各地,全长七千余公里。丝绸之路的开通, 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文化交往的桥梁,中国的 丝绸、刺绣、陶瓷和其他绚丽多彩的工艺产品被运 往中亚及欧洲,而异域的核桃、蚕豆、胡萝卜、葡 萄酒和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也在汉唐社会 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印度佛教通过这条丝 绸之路传入中国,大大改变了中国原有哲学、文学 和艺术的风貌;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它传往 阿拉伯和欧洲,使整个人类文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