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概要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

中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
鉴真东渡日本: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
玄奘西行天竺:《大唐西域记》
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游记》 郑和七下西洋
日本奈良 唐招提寺
郑和航海图
郑和宝船模型
二、文学
1、诗歌散文 •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开创 中国现实主义之先河 • 战国时期:屈原创造“楚辞体”诗歌,代 表作《离骚》 • 先秦时期:《论语》《孟子》《庄子》 《荀子》《韩非子》 • 汉代:“赋”和“乐府”,代表作《乐府 诗集》《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杰作。 •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诗歌成就最大,代表 人物“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代表作抒情长诗《西周曲》和叙事长诗 《木兰辞》 • 唐宋:“诗仙”“诗圣”“唐宋八大家” 等
鸦片战争
八、近代史
•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国签订 《南京条约》 •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 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 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 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官员俸禄制,土地均田制,迁都洛阳, 穿汉服改汉姓,接受汉族优秀文化,北方人民南迁,为南方带 去了劳动力与中原的生产技术。
五、隋唐时期
【隋】 •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隋文帝杨坚改革官制,建立三省六部,实行均田制,减轻徭 役,设科举制,史称“开皇之治”。 • 开凿南北大运河
导游基础知识(文化篇)课件

自主学习与合 作学习相结合
03
04
知识传授与能 力培养相结合
02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定义与特点
文化定 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它反映了该社会或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 方式。
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强 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道德伦理、家庭观念、礼仪 规范等方面的修养。
茶道与茶文化内涵
茶道
中国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通过 沏茶、赏茶、饮茶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 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
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涵盖了茶叶的起源、制作、品饮、鉴赏以及 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书画等内容,体现 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08
中国酒文化
悬空寺
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建造在悬崖上, 具有险峻、神秘的特点,是中国古代 建筑的杰作。
传统建筑与园林的保护与传承
法律法规保护
修缮和维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建筑与园 林的保护,遏制破坏和非法拆迁行为。
对传统建筑与园林进行定期修缮和维护, 保持其历史风貌和完整性。
科学规划和管理
教育宣传
对传统建筑与园林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合理利用资源,防止过度商业化和破坏。
提供启示和借鉴。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在继承 和发扬传统思想的基础上,结 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推
动文化创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饮茶记录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蜀地区。
VS
茶的传播
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茶 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各国茶道、 茶艺、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导游基础重点知识整理 第二章 中国历史常识

第二章中国历史常识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其文化历史的民族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一、原始社会时期1、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蓝田人(距今80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已有简单的语言。
2、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出现了早期智人(古人):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晚期智人(新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
3、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
4、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时候,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文化仰韶文化中的一个典型。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6、父系氏族公社的著名文化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玉器/贫富差别。
7、清代帝王庙中祭祀的“三皇”是伏羲、炎帝、黄帝;祭祀的“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和舜。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8、夏:禹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定都阳城,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传子制度,我国奴隶社会此次开始。
夏人已会制造青铜器。
9、商:部落首领汤建立商朝,最后定都殷。
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沿用夏代历法,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10、西周: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建立宗法制,推行“井田”,手工业号“百工”,西周青铜器上铸有长篇铭文。
11、《诗经》中关于公元前776年9约6日的日是记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12、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这一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13、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得名于鲁国编年史《春秋》。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韩赵魏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期。
14、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因七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连年征战而得名。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唐末农民军的叛徒朱温,废掉唐朝 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叫作后梁。在以后的五 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 朝代(都是后人对它们的称法),相继统治黄河 流域,总称五代。那时,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 还先后出现了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 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总称 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各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彼此 混战,各族人民生活痛苦,渴望结束分裂割据的 局面。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的作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 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 (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 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 强的著名战役。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 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 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 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 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 “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 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 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 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 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 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 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 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
Hale Waihona Puke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 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 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 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 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 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 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 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 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 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 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2.1中国历史概述(课件)——《导游基础知识》(高教版)同步教学课件

四、秦汉时期
| 中国历史概述
(一)秦
秦王嬴政当政后,经过10年兼并战争, 先后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 集权制封建国家,自称始皇帝。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以后,经过 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
PART 01 \ \ \
1. 西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 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三)父系氏族文化遗存
距今约5000~4000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 段。这一时期的氏族部落的文化遗存,主要有黄 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以及长 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宁的红山文化等。
| 中国历史概述
PART 01 \ \ \
(四)古代传说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些人类始祖代 代相传。
| 中国历史概述
(一)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二)辽、宋、西夏、金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 拥立赵匡胤为帝。
(三)元 1206年,蒙古族铁木真建立政权,尊 称“成吉思汗”,其后不断发动大规模 战争,灭西夏和金。
PART 01 \ \ \
八、明清时期
(一)明
PART 01 \ \ \
六、隋唐时期
| 中国历史概述
(一)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 隋朝,定都长安。589年, 隋灭陈,重新统一了中国。
(二)唐 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 618年在长安称帝,建立了 唐王朝。
PART 01 \ \ \
| 中国历史概述
七、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时期
02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ZHONGGUOLISHIWENHUA
01
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历史常识(导游基础知识) PPT课件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个生肖吗?
狗
猴
虎
鸡
龙
马
牛
蛇
鼠
兔
羊
猪
九、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制之兴废 607(炀帝大业3年),开设进士科,用科 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1905(光绪31年)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度基本内容
皇妾:统称后妃、娣姒,
等级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 答应(康熙)
太子妻妾:太子妃(储妃、东妃)、良娣、孺子 已故皇帝的遗妃:太妃
影视版与现实中的皇妃
【皇戚】 【外戚】
三、帝王的称号
谥号:死后褒贬之称号 全称 庙号:庙祀追尊之名号
尊号:帝后尊崇之称号(徽号)
乾隆皇帝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
导游基础知识
第2章 中国历史常识
第1节 中国发展简史
一、原始社会时期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 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四、秦至鸦片战争的封建社会时期 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第2节 中国历史小常识
一、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
发迹地:夏、周、秦(嬴)、宋(赵) 源于封爵名:隋(随国公)
——考生来源 生徒(生员) —各级官办学校的学生 贡生 在职官员 ——考试科目 常科: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 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三年一次) 制举。(临时) 武举 。 —自学报考并由地方送京应试者
——考试程序与规则 隋唐——乡试、省试、殿试 明清——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十、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二)节(气) 一年分24个节,也称“气”或“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件)——《导游基础知识》(高教版)同步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ZHONGGUOLISHIWENHUA
04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P
A
R
T
F
O
U
R
PART 04 \ \ \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PART 04 \ \ \
一、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PART 04 \ \ \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PART 04 \ \ \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PART 04 \ \ \
(二)三纲五常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三纲和五常的合称,简称“纲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 礼、智、信。
PART 04 \ \ \
(三)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13儒家经典,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 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 《尔雅》《孝经》《孟子》。
PART 04 \ \ \
七、阴阳、五行、八卦
(一)阴阳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相 背,后被引申到自然界相互对立、相互 消长的现象、事物和联系中。
PART 04 \ \ \
(二)五行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 这5种元素构成了宇宙万物,相互滋生, 相互制约,使自然界不断发展变化。
PART 04 \ \ \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四)古代书籍中常见的其他称谓
除了名、字、号外,古人还有称官爵的,如杜甫被 称为“杜工部”,他的诗集叫作《杜工部集》;有 称地望的,也就是出生地或住地,如王安石被称为 “王临川”,他的文集叫作《临川先生文集》。
导游基础第2章 中国历史文化

三、考核方式
成绩=平时40%+期末60% 平时=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
第2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简史
民俗文化知识
• 1、阴阳 –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 2、五行 – 五行的文化,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 土 • 3、八卦 –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 4、生肖 –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五行八卦图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下以明清 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介绍。 (一)院试
•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 变,建立北宋。 • 辽、金、西夏并立。 • 征战不息。
杯酒释兵权
• 宋南迁,爱国名将岳飞 • 《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史﹒地理志》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六、明清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 元末,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明 朝,并灭掉了元朝,统一了全国。 •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派遣郑和下西 洋1644年,李自成起义。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 戌、亥(对应十二属相) 天干、地支合称“干支”,相配共有60对。 干支多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 用,多用来纪念。如“戊戌变法”(1898年)
60甲子表
2、纪年方式 干支纪年“庚子赔款”“辛丑条约”,帝号纪 年“始皇二年”、皇帝年号纪年“贞观三年” 3、月 每月的第一天叫“朔”,初三叫“朏”,十五 日 叫“望”,望的后一日叫“既望”,最后一日叫 “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草书。可分为章草和今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体,笔画或省略或 连缀,但字字独立。今草是章草的 进一步“草化”,又称草书,上下 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作了许 多省略假借。 (5)行书。近于草书而不放纵, 笔画有连有断,书写较为自由。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三、科学技术
(一)数学 西汉时期的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在数学方面使用了
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 与仁、义、理、智、信五常和青、赤、白、黑、黄 五色等相配,用来解释人世间的变化。邹衍将其归 纳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并提出了“五德终始 说”,用以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朝代的更迭。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文学艺术
(一)中国古代文学
1.《诗经》与《楚辞》 《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体。后经汉代学者刘向等收集整 理,编成《楚辞》一书,与《诗经》合称“风骚”,光耀诗坛。 2.先秦散文与汉赋 (1)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大类别。 (2)汉赋。汉赋按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 另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特点的大赋,这是汉赋主流。
谢谢!
Thank you
3.中国古代绘画的名家名品 人物画的代表作《洛神赋图卷》,山水画的代表作
有《江帆楼阁图》。花鸟画的代表有宋代最有代表性的作 品《寒雀图》、《写生蔬果图》、《墨竹图》等。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四)书法
1.中国书法的分类
(1)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大篆笔画遒劲凝重,结构茂密奇崛。 小篆笔画为单线,粗细不变、首尾 浑圆,是相当规范的正字。 (2)隶书。隶书字形扁方,线条 比小篆简直;笔画出现了“波势” 和“挑法”,结构工整,棱角分明。 (3)楷书。楷书的笔画平直、方 整,结构匀称端正。
的药学著作。
(四)地理学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集怪人、怪事、怪物于 一体的“怪书”。
《徐霞客游记》揭示了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岩溶地 貌的特征,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三、科学技术
(五)生产技术 西汉初期已能造纸,西安发现的灞桥纸,是世界
上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中国和 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道家
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创始人为春秋时期的老 子。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庄子。老子建立了以 “道”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认为“道”是 世界万物的本源。
《老子》一书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庄子》 一书,亦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影响较大的重要学派
3.法家
导游基础知识
主目录 HOME DIRECTORY
第一章 旅游概论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概要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文化 第四章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五章 中国的饮食风俗及风物特产 第六章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八章 中国主要客源国概况
子目录 SUBDIRECTORIES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概要
任务二 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
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一)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 1.后、王、天子、皇帝 2.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3.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子 4.公主、驸马公主
任务二 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
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一)帝王的各种名号 1.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 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 2.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 “某祖”、“某宗”的名号,以确定他在皇族中的地位。 3.尊号。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做尊号,也叫徽号。 4.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5.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一般新君即位, 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6.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如明长陵、 唐昭陵等。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文学艺术
(二)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明清时期各地方剧种亦广泛产生,主要有昆 腔、京剧、越剧、川剧、秦腔、汉剧、吕剧、闽剧、 粤剧、黄梅戏、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 戏曲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等。表演 上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包括唱、做、念、打。京 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被称为“国粹”。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影响较大的重要学派
5.兵家
兵家是“诸子百家”中从事军事活动、研究 军事理论的人物的总称,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孙武、 孙膑、尉缭子、吴起等。
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著有 《孙膑兵法》。
6.阴阳家
阴阳家是“诸子百家”中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 派别,代表人物为邹衍。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东传朝鲜、日本,西传 埃及、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隋唐时期发明的火药在北宋时期广泛应用于军事。 南宋时期,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促进了 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任务二 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
一、国号名称的由来
(一)根据原来部族名定国名。夏、商、周、秦 (二)根据发迹地定国名。汉 (三)根据封爵定国名。晋、隋、唐、魏、宋 (四)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元 (五)承前朝之国号。明 (六)按同音通假定国名。清 (七)根据政权建立所在地定国名。蜀 (八)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辽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文学艺术
(三)绘画
1.中国画的分类 按照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可分为
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画。 按照创作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山水画、人
物画、花鸟画(草虫、鱼虾等在内)和动物画。 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工笔画、写
意画和半工笔画。 从对国画欣赏的特定角度,可以把中国画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文学艺术
(一)中国古代文学
3.唐诗宋词 (1)唐诗。唐诗是古代诗歌创作最为辉煌的高峰。 (2)宋词。宋词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主要分为婉约与豪 放两大派。婉约派的题材主要以花前月下、香闺艳情为主, 风格上阴柔婉约。豪放派的题材以咏史、怀亲、议政、纪游 等为主,风格上以豪放、激昂、沉郁为主。 4.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1)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精华。它融会了歌唱、 舞蹈、念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 (2)明清小说。明代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小说。
任务三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三纲五常
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 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
考试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院试:凡入学者必须经过院试,录取者为童生;再经岁考,录取 者为生员,俗称秀才。由朝廷派官员主考。 乡试:每三年(一般在八月)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取中 者为举人。举人就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俸禄,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季(三月)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取 中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在京城殿廷举行,皇帝亲自面试,是最高级的科举考试。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主张法治的学派。 该学派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主张强化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其代表人物 是韩非。
《韩非子》一书,为法家重要的经典著作。
4.墨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பைடு நூலகம்代表农、工等小生产者 利益的学派,创始人为墨子(名翟)。
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中,包括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 命、天志、明鬼十项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社会、 哲学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春秋》中有关彗星的描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编写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三、科学技术
(三)医药学 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全
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手术。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
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并最早应用勾股定理,比西方早约500年。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自先秦到东汉
初年的数学成就,其中有关负数、分数的计算和联立一次方程的 解法等内容,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天文历法
《诗经》对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 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一、诸子百家
(一)“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1.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2.私学的兴起,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从文的“士”。 3.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地学、工艺学等获得 了空前的发展,这些都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 了条件。
任务四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一、姓、氏、名、字、号
(一)姓。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 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 (二)氏。由于人类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 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 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 这便是“氏”。氏是姓的分支。 (三)名、字。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出生三月以后由 父亲命名。男成年礼、女许嫁礼时取字,字只是限于 古代有身份的人。 (四)号。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另外,也有别人 为其定号或以谥号为号的。
任务一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二)影响较大的重要学派 1.儒家
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产生于 春秋时期,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 学派三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以“天命论”、 “中庸”之道和“仁”、“礼”为核心。
儒家的经典是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