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为保证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11.凡能影响全面安全的部位,均被视为要害部位,包括高低压配电房、锅炉房、空调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总机房、消防监控中心、财务室、电脑机房等,重点要害单位要有明显标志。
2.凡被列为本小区重点要害部位,非该处工作人员及其它主管,未经经理批准,不得入内,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后的人员由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登记记录。
3.凡在要害部位工作的员工,要忠于职守、责任心强、认真学习、进行安全操作和熟悉消防知识,熟悉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安全岗位责任制,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的五防工作,并对安全承担责任。
4.重点要害部位的防火必须专人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原则,重点要害部位的防火责任人由部门经理任命。
5.一切要害部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工作区或储存危险品。
6.消防设施、器材要加强管理,严禁挪作它用,经常检查、保持完整好用。
7.对机械设备、线路管道、仪表阀门开关等要建立定期维修保养制度,班前班后检查,保证安全生产。
8.安全业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重点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可发隐患通知书)。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2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司分拣中心特点,加强各重点部位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我分拣中心重点部位主要是变配电室周转库房、财务室、等,具体相关制度如下:一、变配电室变配电室是我司分拣中心的电力中枢,是保证分拣中心正常经营的重要保障,变配电室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变配电室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有高度的责任心;2、场所设置的电源、线路、配电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使用已废弃的或国家公布已淘汰的高耗能产品;3、临时用电线路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4、电气设备应当安装义愤填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清扫,保持设备的正常、完好。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_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确保重点部位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重点部位,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科研、储存、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部位。
第三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重点突出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当设立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重点部位的确定与评审第五条重点部位的确定应当根据下列因素进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储存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等;(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爆炸危险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等;(三)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和应急措施等;(四)场所周边环境、相邻单位的情况等;(五)其他可能影响场所安全的因素。
第六条重点部位的评审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重点部位的安全风险分析;(二)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三)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四)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评审,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重点部位。
第三章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第八条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九条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实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措施;(二)定期检查重点部位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三)组织重点部位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四)及时报告重点部位的安全事故和隐患;(五)组织落实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
第十条重点部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安全操作规程;(二)安全检查制度;(三)安全培训制度;(四)应急预案制度;(五)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第十一条重点部位应当根据其特点,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包括:(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自动灭火系统;(三)防爆设施;(四)防护装置;(五)其他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
消防重点部位的概念
消防重点部位的概念介绍消防重点部位是指具有较高火灾风险且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员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特定场所或建筑。
针对这些部位,需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确保人员和财物的安全。
重点部位的分类根据场所的不同特点和火灾风险等级,消防重点部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商业综合体1.大型购物中心2.商业办公楼3.五星级酒店4.娱乐场所工业制造业1.石油化工厂2.电力设施3.高危化工企业交通枢纽1.机场2.火车站3.港口码头文化教育场所1.博物馆2.图书馆3.高校学生宿舍消防重点部位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消防重点部位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总体上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人员密集消防重点部位通常拥有大量的人员聚集,如购物中心、机场等。
因此,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人员疏散和逃生通道的设置。
火灾风险高由于消防重点部位的特殊用途和特殊环境,火灾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加强火灾预防和火灾监测等工作,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和扑灭。
建筑结构复杂消防重点部位往往具备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包括多层楼、地下空间等。
在消防安全管理中,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消防安全评估,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物资储存量大一些消防重点部位,如石油化工厂、电力设施等,往往储存大量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资。
因此,需要对物资储存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危险物资与人员相隔一定距离,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火、防爆等。
消防重点部位的防控措施为了保障消防重点部位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重点部位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完善消防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消防重点部位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等。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增强大家自我保护和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
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各种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对于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控制越来越重视。
因此,建立和完善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和管理,成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
制度内容一、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范围重点部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生命财产安全高度依赖的重要生产设备和工艺系统。
2.重要建筑物、场所、桥梁、隧道、高架路等公共基础设施。
3.大型商场、超市、金融机构、公共场所,如剧院、影剧院等。
4.医院、学校、运动场馆等面向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场所。
二、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基本要求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责任体系,并不断强化执行。
2.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对于风险评估结果比较高的部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3.制订消防安全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流程1.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巡查,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及时进行调查,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并及时处理。
3.建立重点部位安全记录台账,保存安全文件和安全检查记录。
记录台账应实时更新,真实准确,建立长期跟踪制度。
4.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同时对于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四、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的有关人员职责1.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负责人:对于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和管理工作负总责,制定和完善重点部位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促进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
2.检查人员:负责对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搜集分析安全信息,更新台账记录。
3.监督机构:依法对重点部位开展监督检查、评估,对于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定期督促检查。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指什么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指什么一、什么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指那些由于特殊的环境或使用情况,极易发生火灾或火灾后对人员造成严重危害的部位。
这些部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高层建筑的大堂、走廊、楼梯间等人员密集场所;2.大型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大型集聚场所;3.工业厂房、仓库、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4.医院、学校、养老院等特殊场所;5.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封闭式空间。
这些部位因其特殊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火灾危险,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引起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这些部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特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人员密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通常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如高层建筑的大堂、商场、学校等,这意味着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容易燃易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中的一些场所,如工业厂房、仓库、加油站等,常因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而容易发生火灾。
3.通风条件差: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密闭空间,通风条件较差,一旦发生火灾,烟雾排散困难,对人员造成威胁。
4.特殊场所:医院、养老院等特殊场所内患者、老人多为体弱者,火灾发生后难以自救,需要特殊的关注和保护。
这些特点使得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面临着更大的消防安全挑战,也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措施对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1.制定特殊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制定特殊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部位的特点、存在的隐患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确保消防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2.加强火灾风险评估和监测。
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火灾隐患,定期进行火灾监测,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3.加强消防设施设备建设。
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专项建设,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控制火势,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定义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定义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是指在一个系统或产品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装置或部件。
它们能够提供系统或产品所需要的功能,并且在系统或产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装置通常可以分为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两大类。
机械装置包括各种机械部件,例如机械轴、联轴器、齿轮、传动轴等,它们能够提供所需要的传动效果。
电子装置则包括各种电子元件,如电容器、电阻器、晶体管等,它们能够控制电路的运行状态,从而提供所需要的功能。
重点部位通常是指在产品中拥有重要作用的部位,它们能够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发动机是一个重要的部位,它能够提供汽车所需要的动力,并且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此外,车身的强度也是重要的,它能够提供车辆所需要的抗冲击性能,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是系统或产品的核心部分,它们能够带来极大的价值。
因此,在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特殊关注,以确保它们正常运行,从而为系统或产品带来最大的价值。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定义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定义
主要是按照生产装置及设施的危险程度进行划分的,一般大型石化公司都有具体的划分标准和管理制度,可以上网上去找一下。
提供某石化公司的定义,供参考:
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
1.陆上、海(水)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设施;
2.工艺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要害(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
1.多工种联合作业、频繁拆卸、搬迁、安装的部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的野外施工现场;
2.相对集中的油气生产与处理装置区;
3.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码头、油库、仓库等;
4.对关键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5.运送危险品的专业运输车(船)队等。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在学校内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规定。
1. 定义重点部位:学校的重点部位可以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食堂、电力配电室、供水设施等。
这些部位通常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较高的风险。
2. 安全责任:学校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包括设立安全管理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
3. 安全设施:学校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独立的安全防护设备、安全出口、消防设备和安全报警器等。
4. 出入管理:对于重点部位的进出人员,学校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例如限制进入人员的范围、实行身份验证、安装监控设备等。
5. 安全检查:学校应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6. 应急预案: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故处理、人员疏散、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流程。
7. 培训和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8. 安全宣传:学校应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9. 事故报告和处理:学校要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的机制,及时记录和报告重点部位的安全事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教训。
以上是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实施和细化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校制定了《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和加强对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该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楼以及体育场馆等重要场所。
一、学校重点部位的划分标准1.教学楼:指全校各教学楼,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2.图书馆:指学校图书馆的各个区域,包括阅览区、自习区、书库等。
3.宿舍楼:指学校的学生宿舍楼,包括宿舍楼内的房间、楼道等区域。
4.体育场馆:指学校的体育馆、运动场等场所。
二、安全责任人的确定为了确保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学校将划定安全责任区域,并指定相应的安全责任人。
1.教学楼安全责任人:由教学楼主任或者相关管理人员担任。
负责教室、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包括设备的维护、使用规范的执行以及应急处置等。
2.图书馆安全责任人:由图书馆管理员担任。
负责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包括督促读者遵守图书馆的秩序,保证图书馆内环境的干净整洁等。
3.宿舍楼安全责任人:由宿舍楼长或者楼管担任。
负责对宿舍楼内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积极预防火灾、盗窃等事故的发生。
4.体育场馆安全责任人:由体育教师担任。
负责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场地的维护以及裁判指导的安全问题等。
三、安全管理措施1.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学校在重点部位的入口处设立相应的安全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禁止携带易燃物品等。
2.强化安全宣传:学校将在校园内设置安全宣传牌和横幅,通过校刊、广播以及公告栏等渠道定期发布安全知识,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3.制定消防计划和应急预案:针对每个重点部位,学校将制定相应的消防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4.加强安全巡查:学校将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个重点部位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的整体安全。
5.建立安全档案:对每个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随时掌握安全情况,为今后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重点部位重点物品管理制度
重点部位重点物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重点部位重点物品的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各类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构、军队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三、重点部位的定义重点部位是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点或场所,包括政府机关、交通枢纽、能源基地、通信设施、重要水利工程等。
四、重点物品的定义重点物品是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影响的物资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军事装备、核能材料、危险化学品、重要基础设施等。
五、管理责任1. 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管理责任由相关部门或单位负责,具体责任人由主管领导任命,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
2.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监督检查。
3. 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管理相关人员应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管理制度1. 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建设和改造应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安全可控。
2. 对于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制定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操作规程,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分工。
4. 定期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进行安全演练和评估,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防范安全风险。
5. 对于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进行保密管理,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范,防止泄密和攻击。
七、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进出管理1. 对进出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人员和车辆,应设置严格的检查通道和检查设备,进行身份核实和安全检测。
2. 对于携带敏感物品或危险品的人员和车辆,应进行核查和登记,确保安全无误。
3. 重点部位和重点物品的进出通道应设置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存档,便于事后核查和追溯。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概述重点部位是指对国家或个体的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易受攻击、高危险的场所或设施,例如:政府机关、能源基础设施、金融机构、交通运输等。
由于重点部位的特殊性质,它们往往成为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区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需遵循以下原则:1.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2.充分考虑该重点部位的特殊性,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3.安全管理制度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具体而言,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可以将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划分,保证各项管理措施有效落实。
一般而言,组织机构包括: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安全管理办公室、安全管理人员。
而针对不同的重点部位,还可以设立特定的安全管理岗位,如监控中心、危化品管理中心等。
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应该具有法律效力,并明确规定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和责任。
应急预案重点部位应建立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处理突发事件、保障生命安全和物质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对于不同的重点部位应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
防范措施为了防范各种安全风险,重点部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安全。
安全技防安全技防是保障重点部位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采取技术手段来辅助管理,例如:安装监控设备、防护装置等。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从远程监控到实时状态监测等多种措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
人防人防是培训重点部位员工加强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程等多种综合措施。
要求重点部位员工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处理紧急事件。
手段防手段防是指对进入重点区域的车辆、人员、物品进行检查和核实等措施,采取手段防范恐怖袭击等行为。
结论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是依据各类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所制定的。
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和多种防范措施,可以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和稳定。
消防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消防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消防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对于各类重点部位进行管理和监管的规定和制度。
消防重点部位是指那些人员密集、火灾风险高、后果严重或者公共安全重要的场所,如商场、学校、医院、宾馆、酒店、地下商场等。
该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火灾防控管理,提高防火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事提高火灾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
下面将从制度基本内容、实施措施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基本内容:1.部位分类管理:根据重要程度和火灾风险等级对重点部位进行分类管理,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火灾风险等级高、中、低。
2.设施设备要求:针对不同等级的重点部位,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建筑布局、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3.人员培训和演练: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消防知识培训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4.建筑防火标识和消防通道:对重点部位的建筑防火标识和消防通道进行合理设置和维护,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和易辨识。
5.防火设施和器材管理:对重点部位的防火设施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6.安全责任制和管理机构:重点部位应建立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的安全责任制和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二、实施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对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巡查和检测:对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进行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模拟火灾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和应对能力,提高组织和协调能力。
4.抽查检查和评估:由相关部门进行抽查检查和评估,对重点部位的消防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重点部位的防火工作符合规定。
5.加强督促检查和整改:对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整改工作,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医院重点部门和部位消防安全要求
医院重要部门、重点部位消防安全要求一、医院将下列部门、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1、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包括药品库房、实验室、供氧站、高压氧舱、胶片室、锅炉房、厨房、被装库、变配电室等;2、发生火灾时危害较大的部位,包括住院部、急诊部、手术部、贵重设备室、病案资料库。
3、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包括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房、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
二、医院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设置明显的标志,表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相应管理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装备和个人防护器材。
2、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操作程序。
3、每日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三、医院各重点部位、部门应注意的消防安全事项。
1、门诊部与急诊科(1)使用乙醚、酒精、胶片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科室应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按照操作规程取用和存放,避免邻近或接触热源或被阳光直射。
(2)导诊、挂号、收费、取药等部位应合理布置。
避免人员聚集,影响人员疏散。
(3)候诊区应通过张贴图画、视频等形式对候诊人员宣传防火、灭火和安全疏散、应急逃生等消防知识。
2、手术部及手术室(1)医院手术部使用的酒精、麻醉剂(如乙醚、甲氧氟烷、环丙烷)等易燃危险物品,应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
(2)在对病人进行麻醉的场所应有良好的局部通风。
(3)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手术部的电气设备及过滤器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和损坏的电气插座、电感整流器等。
(4)激光、电刀、电锯、电钻、等除额器、纤维光导光源等医疗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保养,操作时应远离易燃物品,剑突以上部位手术时应将含有酒精的皮肤消毒剂擦拭干净后再进行操作;操作时应尽量调低吸氧浓度,当吸氧浓度在5L/min-10L/min时应使无菌巾下的氧气自由流动,以免蓄积,能够暂停吸氧的在操作前应暂停吸氧。
(5)手术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和供氧设施。
学校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学校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学校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确保师生的安全和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学校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以规范重点部位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重点部位的定义和分类1. 重点部位的定义学校重点部位是指对学校的安全、运营和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或场所。
包括但不限于:校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楼、操场、停车场、电闸室等。
2. 重点部位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使用特点,将重点部位分为以下几类:(1)重要设施类:包括电闸室、供水室、供电室等。
(2)人员密集类: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
(3)危险区域类:包括实验室、机房、停车场等。
(4)特殊设施类:包括体育馆、游泳池等。
第三章重点部位管理人员1. 校领导校领导对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负有重要责任,应制定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部门负责执行。
2. 重点部位管理人员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各个重点部位的管理,确保日常维护和监管工作的开展。
各重点部位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3. 重点部位管理人员的权限重点部位管理人员有权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有权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第四章重点部位管理制度1. 出入制度(1)学校重点部位对内对外的出入均应进行控制。
学校应设置相关通行证和检查点,所有进出人员都必须经过检查和登记。
(2)学校要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
对于违反出入制度的人员,应进行警告、劝离、报警等处理。
2. 使用制度(1)学校重点部位的使用应按照规定进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
(2)使用重点部位的人员应遵守公共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不得损坏设施和器材,保持环境整洁。
3. 安全制度(1)学校重点部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学校要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对于重点部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学校重点部位管理规定
学校重点部位管理规定一、引言为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营和学生的安全,管理重点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管理规定旨在明确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细则,并规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学校的安全和有序。
二、学校重点部位的定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学校重点部位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食堂等。
这些部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公共服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责任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并对各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各部门负责自己所属重点部位的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巡查、安全保卫和设备维护等。
3. 学校教职员工应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监护和使用,做到专业操作、安全运行,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四、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措施1. 在每个重点部位的入口处设置安保岗,安保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和身份识别。
2. 针对实验室等有特殊需求的部位,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岗位,并要求所有使用该部位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3. 制定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以保证重点部位的火灾安全。
4. 制定防止校园恶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安全保卫措施,包括安装安全监控设备、提高安保人员的巡查频率等。
五、学校重点部位的设施维护和保养1. 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凡是使用学校重点部位的人员,都应进行相应设备设施的操作培训,确保其正确操作和保养。
3. 学校应建立设备设施的档案管理制度,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六、学校重点部位的规范使用1. 学校重点部位的使用应符合学校相关规定,严禁违规使用和个人滥用的行为。
2. 学校应制定预约制度,对学校重点部位的使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公平、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3. 学生应使用学校重点部位时,应随身携带学生证等有效证件,以方便工作人员核实身份。
七、学校重点部位的监督和评估1. 学校聘请安全顾问等专业机构,对学校各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和指导重点部位(如工厂、学校、医院、银行等)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标准和流程,旨在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和防范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1. 准入管理措施:重点部位应制定准入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准入、车辆准入和物品准入等。
通过身份验证、访客登记、安全检查等方式,对进入重点部位的人员和物品进行安全筛查。
2. 人员综合管理:重点部位应建立人员综合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和奖惩等。
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3. 安全防控设备:重点部位应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控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消防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控和记录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隐患。
4. 应急救援预案:重点部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火灾、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等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通过组织演练、培训和摸排等方式,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5. 安全巡查和监督:重点部位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监督。
通过巡查和检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6. 信息保护和风险评估:重点部位应建立信息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包括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和信息泄露等。
通过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损失。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会根据不同的部位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核心目标是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重点部位安全部位防范措施
重点部位安全部位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很多企事业单位而言,安全管理也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中,重点部位的安全部位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重点部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重点部位。
重点部位,是指可能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利益和企业经济进行重大危害的部位。
通常这些部位包括国家机关、政府重点场所、金融机构、交通运输、电力通讯、能源石油、工业企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二、重点部位为什么需要安全部位防范措施?重点部位是社会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盗窃分子等犯罪分子的典型攻击目标。
因此,为了保障社会安全、人民利益和企业经济,需要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部位防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重点部位安全部位防范措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1、物理防范措施重点部位要加强物理安全措施,如周界围墙、门禁系统、视频监控、报警设备等。
这些措施对于切断外界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人员防范措施人员防范措施是重点部位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加强安保人员培训、常态化的巡逻和检查等。
同时,重点部位还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灾害应急救援演习,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
3、技术防范措施技术防范措施是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手段,如智能安防系统、视频分析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方式,有效提升安防水平。
4、管理防范措施重点部位安全防范管理是安全防护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演练,同时,针对相关的问题要启动应急预案,防患未然。
四、结论总之,重点部位安全部位防范措施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不管是物理、人员、技术、管理方面的防范措施,都是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不断优化和完善的。
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一旦有所疏漏,所造成的厉害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重点部位安全部位防范措施的执行和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以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利益。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1.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第三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二级单位、工段(班组)分级管理与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安全管理机制。
1.由车间主任(分厂厂长)进行承包。
承包点应设置“安全承包责任牌”。
2.承包人在履行好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安全职责的同时,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1)指导帮助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3.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4.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承包人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公布。
考核情况应纳入安全风险奖励金及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证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这些装置和部位往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价值,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来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危化企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危化企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危化企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关键装置是指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重点部位是指:1、制造、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重点部位是指一个场所、一个区域、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关键装置是指某一个具体的生产装置,是一个类似于一个设备的概念。
安全设施一、含义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
二、分类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3类。
(一)预防事故设施1.检测、报警设施(1)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分等报警设施;(2)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检测和报警设施;(3)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据分析等检验、检测和报警设施;2.设备安全防护设施(1)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2)传动设备安全闭锁设施;(3)电气过载保护设施;(4)静电接地设施;3.防爆设施(1)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2)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4.作业场所防护设施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触电、防静电、防噪音、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5.安全警示标志(1)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警示牌、警示说明。
(2)厂内道路交通标志。
(二)控制事故设施1.泄压和止逆设施 (1)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 (2)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
2.紧急处理设施 (1)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等设施; (2)紧急停车、仪表连锁等设施。
(三)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1.防止火灾蔓延设施(1)阻火器、防火梯、防爆墙、防爆门等隔爆设施; (2)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 (3)防火材料涂层。
安全生产 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定义
安全生产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定义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一篇关于“安全生产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定义”的科普文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安全生产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而在这场戏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关键岗位和重点部位。
想象一下,一个大型工厂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每个零部件都在协同工作。
而关键岗位呢,就像是这个机器中那些起着核心作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机器运转不畅甚至瘫痪的关键零部件。
比如说,在一家化工厂,负责操控化学反应釜的工人,他们的操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这就是关键岗位。
再比如,建筑工地的塔吊司机,他们掌控着塔吊的运行,吊运重物,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这也是关键岗位。
重点部位呢,则像是机器中那些容易出故障、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的脆弱部位。
比如在加油站,储存燃油的油罐区就是重点部位,因为这里一旦发生泄漏或者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又或者在一个商场,配电室就是重点部位,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都依赖于此。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关键岗位通常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较高风险、对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需要具备特定技能和资质的工作岗位。
这些岗位的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重点部位则是指在生产经营场所中,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容易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场所或区域。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关键岗位和重点部位的例子随处可见。
比如在一家食品加工厂,负责食品质量检测的岗位就是关键岗位,他们要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不让有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
而食品储存仓库中的冷藏区就是重点部位,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食品变质。
在医院里,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所处的岗位是关键岗位,他们的每一个操作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的氧气供应室则是重点部位,氧气的储存和供应必须严格管理,以防止发生危险。
对于企业来说,明确关键岗位和重点部位至关重要。
这就像是在大海航行中知道哪里有暗礁、哪里需要经验丰富的舵手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的控制方法各种施工缝、尤其是地下室的各种变形缝施工,监理应当作为重点做好隐蔽、验收等工作;地下防水工作面大,监理应当重点做好旁站和隐蔽验收工作;屋面和卫生间防之渗漏是控制难点,监理一定要严格坚持做好蓄水试验的检查验收工作;作为规划馆工程项目,节能建筑分部工程成为目前的关键控制点和难点,首先要严把材料进场合格证明验收取样复检这一关,其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要求做好监理的旁站、隐蔽验收、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作为本项目的又一新的关键控制难点,要在竣工验收之前进行分户工程质量验收,分户验收不合格,监理不进行单位工程的预验收,也就不能进行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为保证分户验收质量合格、同时还要保证工期符合要求,监理建议要求在结构主体完成时进行一遍主体质量的分户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装饰装修和安装专业的施工,对于主体质量的分户验收要求施工方尽可能早的做出验收样板间或样板层,以便大面积分户验收作为依据,此时安装各专业要同步进行工作;在各分部工程验收完成后的分户验收时,要求施工方也要提早先做出分户验收的样板间或样板层;在进行分户验收时,重点要求验收各方的相关专业的人员包括管理和工人数量要按照事先约定的齐全到岗,验收用的检查检测工具数量要事先计划保证满足验收过程的使用,验收过程要如实作好记录,及时汇总出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做出限时的整改要求;现场的各专业实地检测试验工作,监理应当作为工作重点,如:(1)桩基及其复合地基的高、低应变的检测、静载荷试验;(2)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原位检测;(3)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检测;(4)外墙砖的拉拔试验;(5)后置墙体抗震拉结筋的拉拔试验;(6)外立面门窗的三密试验;(7)室内环境检测;(8)给排水的压力及通水试验;(9)电气系统的绝缘测试;(10)电梯的检测;(11)人防工程的检测试验;(12)消防工程的检测试验等工作,监理要现场参与及时收集试验资料,监督各种数据的真实性。
现场各专业的交叉施工,质量隐患的消除也是一项管理的难点,监理的各专业人员要参与工序的交接检查验收,要求现场实际检查,做出书面交接记录,不将上道工序存在的质量隐患带到下道工序中去。
工程收尾阶段的工期是控制难点,主要指室内外总体,相互交叉,相互制约,质量和进度相互影响,监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创造条件为室外工程进场施工提供作业面,减少因相互影响造成的返工,以降低造价和工期的损失。
除了做好上述的监理工作外还应做好以下监理工作。
(一)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点健全监理的组织机构;建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组织专业工程师认真审查图纸、资料;做好图纸预审工作;总监理工程师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好“监理规划”;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好“监理实施细则”及旁站方案;参加图纸会审与交底;充分理解、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审查确认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阶段应注意以下环节1、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充分熟悉图纸,理解、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针对桩基、结构类型的选择,设计图纸、文件的经济合理性、安全性、使用功能、可靠性以及主要材料、设备选型,在图纸会审中提出建议和意见。
2、对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中提出的问题与答复,会后形成书面会议纪要,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与会单位签署后下发并执行。
3、认真检查、监督承包商健全自身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审查承包商企业资质及人员岗位资格。
4、督促承包商核定施工用设备及测量仪器;做好测量控制点和施工放样基准的检查与监控。
5、检查承包商的实验室及现场搅拌站等设置;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及安全的检查;各种材料进场及试验的准备情况;为施工正常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6、开工前必须办理的施工许可证等手续是否完备。
7、现场水、电、道路、排水、等施工环境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二)施工阶段质量监理要点1、地基与基础质量监理要点(1)监理机构进驻现场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专业监理人员熟悉地基与基础施工图纸,了解工程及场地具体情况,在编制监理规划时根据工程实际确定监理控制要点。
(2)在总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编写各专业的《监理细则》,细则的编写内容要针对本工程特点,要针对质量通病提出监理措施、预防措施,要有检查重点、部位、项目、内容和检查手段,要有旁站计划。
(3)监理人员进场后要依据工程地质勘查情况和实地环境,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
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基坑开挖、支护、降水方案,在确保相邻建筑物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方案,力求为业主节约费用。
(4)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施工方案及落实情况;重点审查并督促落实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配置、管理人员及机构设置;材料进场、试验情况、人员组织情况、质量保证措施等。
(5)施工过程中除控制进度外,质量方面重点控制操作工艺、原材料质量检验,试块的见证取样及送检。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旁站监理与巡视相结合,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加强监督,做好监理记录,严格监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好施工各方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处于受控状态。
(6)土方开挖工程监理控制要点:①土方开挖前,摸清地下管沟、线缆等埋设情况。
开挖过程中按照施工图纸对照检查开挖几何尺寸,防止开挖不到位和超挖现象。
开挖完成后,要认真组织验槽工作,发现地质状况与勘察报告不符或有差异时,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要做好基坑边沿安全监测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防汛排涝等准备工作。
②不宜进行放坡的开挖,应根据土质情况遵循先支护,后开挖,分段开挖,分段支护,严禁超挖的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制定降水、土方开挖、护坡支护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不宜按一次挖就,再行支护的方式施工。
③开挖前应做好基坑周边场地硬化,做好排水防涝措施。
开挖后应及时支护,每一道支撑施工应确保基坑变形在设计要求的控制范围内。
要严格执行设计规定的支护和开挖的施工程序。
④基坑土方施工过程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挖方时不应碰撞或损坏支护结构及降水设施。
第十五章监理工作制度与组织协调工作1、设计文件及图纸审查制度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后要及时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图纸,经过监理部内部预审后,会同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会审。
2、技术交底制度监理工程师要协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图纸的全面技术交底(设计意图、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并根据讨论决定的事项作出书面纪要交有关单位执行。
3、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审核制度:对工程开工前或重要的分项工程在实施前,根据设计要求及合同要求,各专业监理应对承包方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方案(无方案者应要求其有针对性的编写报审)及各种专项方案进行讨论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4、材料、构件检验及复验制度分部工程施工前,监理人员应检查进场材料和构件的出厂证明、材质证明、试验报告,并审签材料、构件报审表。
对于有疑问的主要材料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抽样复查,不准使用不合格材料。
5、变更设计制度如因设计图纸错漏,或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由提议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经业主、施工,设计、监理方会审同意后进行变更设计,设计完成后由设计单位填写变更设计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审核无误签发《设计变更指令》。
6、技术复核制度对现场施工方所做的工程定位放线、各分项工程的各类定位放线,监理均要及时对照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并要签署监理意见。
7、旁站监理制度本工程在以下分部分项工程实施时,监理人员均要进行旁站监理;桩基工程、结构混凝土施工、回填土工程,地下防水,卫生间、厨房、洗浴、洗消、水泵房等用水房间的楼地面防水、屋面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电气、屋面和外立面防雷的接地检测,排水系统闭水试验,给水系统、消防水系统、空调水系统等压力水试验检测,空调通风管道的漏光检测。
8、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隐蔽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自检,符合要求后将评定资料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证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工程隐蔽。
9.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有监督管理的权力与责任。
(1)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中发现一般的质量问题,应随时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改正,并作好记录。
检验不合格时可发出“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限期改正。
(2)如施工单位不及时改正,情节较严重的,监理工程师可在报请建设单位同意批准后,发出《工程停工通知单》,指令部分工程、单项工程或全部工程暂停施工。
待施工单位改正后填报《复工申请表》,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合格后发出“复工通知”。
(3)分部分项工程、单项工程或分段全部工程完工后,经自检合格,可填写《工程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签认。
(4)监理工程师需要施工单位执行的事项,除口头通知外可使用“监理通知”,催促施工单位执行。
10.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1)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或者超出〈验评标准〉规定的偏差范围,需做返工处理的统称工程质量事故。
(2)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及时通知和用书面形式上报监理部和业主代表。
(3)凡对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或拖延处理,或处理不当,或处理结果未经监理同意的,对事故部分及受事故影响的部分工程应视为不合格,不予验收计价,待合格后,再补办验收计价。
施工单位应及时上报“质量问题报告单”,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各一份。
对于一般工程质量事故,应由施工单位研究处理方案,报监理部批准后实施;对重大质量事故,由监理部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方案,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施工单位方能进行事故处理。
待事故处理后,经监理部复查确认无误方可继续施工。
11.监理报告制度监理部应逐月编写监理月报,报建设单位。
“监理月报”内容应以具体数字说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以及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有价值的经验等。
12.工程竣工验收制度(1)竣工验收的依据是批准的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设计、施工有关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合同及协议文件等。
(2)施工单位按规定编写和提出验收交接文件是申请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竣工文件不齐全、不正确清晰,不能验收交接。
(3)施工单位应在验收前将编好的全部竣工文件及绘制的竣工图,提供监理部一份,审查确认完整后,报建设单位,其余分发有关主管、使用单位保管。
交接竣工文件内容如下:A、全部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
B、全部竣工文件(竣工图、图表及清单按照管理段的区划编制,以便接管单位存档使用)。
C、各项工程施工记录。
D、工程小结。
13.监理日志和会议制度(1)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按照不同的单位工程,应逐日将所从事的监理工作写入监理日志,特别是涉及设计、施工单位和需要返工、改正的事项,应详细作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