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每小题2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13时17分25秒器箭分离,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
8月2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行了首次轨道修正。
据此完成1-2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时( )2.“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首次轨道修正期间(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④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小王和小李分别住在咸阳某小区同一栋楼房的8层和18层,该小区阳台都统一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
读图,回答5-6题。
5.自秋分日至冬至日的正午时段,小王家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6.小王与小李家相比较,正午时绳索长度的年变化幅度(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7-8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2小时10分7.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B.乙地8.四地所处纬度按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云南的李强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读下图,完成9-10题。
9.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10.关于图示光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②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 2020 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9题;共60分)1. (2分)(2016·丽水模拟)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
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
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 现象。
“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 .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 .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C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D .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2. (2分) (2018高一下·应县期末)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A . AB . BC . CD . D3. (2分)据史载,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洪水发生是每隔10年、11年左右有一次大的周期,每隔22年、110年左右有更大的洪水周期,这说明()A . 河流的洪涝灾害和植被的破坏有直接关系B . 河流的洪涝灾害和太阳活动周期正相关C . 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D . 中原地区的战乱与洪涝灾害有关4. (2分) (2017高一上·辽宁月考) 国庆节期间下列城市昼最长的是()A . 海南B . 沈阳C . 太原D . 北京5. (4分) (2013高一上·邢台月考) 如图为“某城区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图示区域大气运动系统属于()A . 三圈环流B . 季风环流C . 热力环流D . 反气旋(2)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A . 温室效应B . 海陆热力差异C . 地势起伏D . 城市热岛效应6. (2分) (2019高一上·舒城月考) 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A . 沈阳B . 西安C . 乌鲁木齐D . 武汉7. (4分) (2017高三下·嘉兴月考) 同一锋面气旋中,当冷锋锋面移动速度加快,追上暖锋锋面,则形成了锢囚锋。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40分)1. (4分) (2013高一上·苍南月考)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回答下题.(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A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源泉,其能量集中在图中B区,波长在0.15微米﹣4微米之间的可见光区B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的主要动力C .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D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2)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 (2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下列能源按形成和来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 .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B . 水能和生物能C . 潮汐能和地热能D . 风能3. (2分) (2016高一上·徐州期中)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图中都画出了当地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分别用A或B表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甲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B . 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 . 丙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D . A都是当地夏至日的阳光4. (2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我国新建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的成因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 终年寒冷湿润B . 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控制C . 主要是苔原气候D . 终年受极地西风带控制5. (8分) (2018高二下·桂林期末) 读北美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A卷
陕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100分)1. (4分) (2017高三上·禅城月考)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
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A . 恒星B . 行星C . 卫星D . 星云(2)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天空呈现蔚蓝色B . 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C . 常发生极光现象D . 太阳辐射强度比地球大气上界小2. (2分)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出现在太阳大气的()A . 色球层B . 光球层C . 日冕层D . 耀斑层3. (4分) (2016高三上·辽宁月考) 2013年6月13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距地面约370公里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
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 . 金星、木星B . 水星、金星C . 火星、木星D . 金星、火星(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A . 温度较低B .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C . 出现在太阳内部D . 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4. (2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2015年3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A .B .C .D .5. (4分) (2013高一上·衡水期中) 读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图完成下题:(1)当北半球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 . 甲点B . 乙点C . 丙点D . 丁点(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所处的四个时段中,杭州(30°N、120°E)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的时段是()A . 甲乙B . 乙丙C . 丙丁D . 丁甲6. (4分) (2017高一上·广元期中)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中部2017年秋季田径运动会于10月26—27日如期进行。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56分)1. (6分) (2020高一上·肥东月考)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A . 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 . 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C . 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D .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2)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A . 甲与乙B . 丙与丁C . 乙与丙D . 乙与丁(3)图中天体系统包括()A . 1级B . 2级C . 3级D . 4级2. (4分) (2020高一上·肥东月考)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 海拔B . 电网供电情况C . 阴晴状况D . 交通流量(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 . 拉萨B . 重庆C . 大庆D . 海口3. (6分) (2020高一上·肥东月考)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太阳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
太阳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
读第23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年可能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预估年()A . 2009年B . 2011年C . 2022年D . 2030年(2)太阳活动高峰预估年与实际高峰年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的特征为()A . 无规律性B . 不稳定性C . 整体性D . 不可预估性(3)太阳黑子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
太阳风暴对地球气候和地球运动有长期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的高技术系统也会有危害,下列现象的发生不可能是其危害表现的是()A . 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 . 全球定位导航产生误差C . 卫星电视节目传输中断D . 信息高速公路堵塞4. (4分) (2020高一上·肥东月考)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6月14日11时53分在汤加群岛发生里氏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陕西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陕西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10题;共54分)1. (8分) (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 夏季,某同学在晴朗的夜晚观测到了银河,它是由密集的()组成A . 恒星B . 行星C . 星云D . 流星2. (4分) (2012高一上·大厂月考) 地球上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的原因是()A . 日地距离适中B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C . 地球形成初期,就有了适合生物呼吸的O2D .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重力收缩3. (6分) (2017高一上·南京期中) 2015年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登陆火星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遭遇到巨型风暴后留在火星,顽强求生的故事。
据此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影片中宇航员实现了火星表面登陆,火星与地球许多特点相似,同属于()A . 巨行星B . 远日行星C . 小行星D . 类地行星(2)据表分析,火星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主要原因是()A . 火星距离太阳更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B . 火星自转周期短,昼夜更替时间短C . 火星体积质量小,引力小,大气稀薄D . 火星近日点和远日点差异大,距日距离变化大4. (4分) (2019高二下·金山模拟) 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 .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中的日地距离B . 液态水—地球大气的成分C . 适宜的温度—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D .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5. (6分) (2015高一上·邯郸期中) 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下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是()A . 该行星上面没有水B .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 . 该行星温度太低D . 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3)下列能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 . 地热能源B . 潮汐能源C . 核能源D . 煤、石油等可燃矿物能源6. (4分) (2019高二上·大丰期中)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晕(halo)轨道上的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7题;共58分)1. (2分)(2020·黄浦模拟) 2019 年元宵节晚,下列能正确反映地月位置关系图(白色为光照面)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暴影响地球,可能引起()A . 人口迁移加快B . 风力电厂增产C . 生活耗能降低D . 卫星导航失效3. (4分)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4. (2分) (2017高一上·雅安月考)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5. (2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A . 南方气候湿润B .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C . 北方平原多D . 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比南方长6. (6分)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据此回答下题.(1)春夏秋冬轮回(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A . 365天B . 366天C . 1恒星年D . 1回归年(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歌词中的“转动”指的是地球的绕日公转B . 歌词中的“关天窗”主要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进入黑夜C . 如果太阳不西沉,全球各地都会发现北极星位于夜空中的天顶D .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春夏秋冬更替的重要原因(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四个选项中能正确代表它们相互关系的是()A .B .C .D .7. (2分)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落。
陕西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II)卷
陕西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共22题;共58分)1. (2分)下图示意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等温线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的月份和北京时间分别是()A . 8月2时B . 8月11时C . 1月2时D . 1月11时(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 地形、洋流B . 洋流、大气环流C . 海陆分布、地形D . 大气环流、海陆分布2. (2分) (2016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江苏各地的白昼逐渐变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A .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 . 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C .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D .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2)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 . 东北地区寒潮侵袭B . 华北地区秋高气爽C . 长江下游伏旱严重D . 华南地区春雨绵绵3. (2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 . ①﹣②﹣③B . ①﹣④﹣②C . ②﹣③﹣④D . ③﹣④﹣②(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 . ①B . ②C . ③D . ④4. (2分) (2016高三下·和平模拟)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形成此时气压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 三圈环流的季节变化B . 季风环流的季节变化C . 天气系统的区域差异D . 海陆分布的区域差异5.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B . 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C . 南北纬4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D . 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赤道附近辐合上升6. (2分)读“大气环流简图”,回答以下两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8题;共96分)1. (2分)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A . 最高一级B . 最低一级C . 次于银河系D . 同于河外星系2. (6分) (2019高二下·赣州期末) 下图为10°S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和沿甲丁线段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处为海洋,乙地为沿海荒漠区,丙地白色部分为积雪,丁地为植被覆盖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海沟形成的原因是()A .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B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C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 .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有关丙地东西两侧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 西侧河流含沙量更大B . 东侧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 西侧河流水能更丰富D . 东侧河流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3)影响乙区域荒漠带向北延伸的主导因素为()A . 纬度位置B . 海陆位置C . 大气环流D . 洋流3. (2分)下图是达累斯萨拉姆(7˚S)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A . 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B . 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C . 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D . 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4. (2分)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A . 南北温带B . 南北寒带C . 北温带和北寒带D . 热带和南温带5. (2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月考) 下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 . 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 . 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 . 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 . 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6. (4分) (2019高一上·南山期中)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 ①圈层B . ②圈层C . ③圈层D . ④圈层(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 . 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 . ③圈层最可能为熔融状态D . 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7. (4分)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甲同学打开伞并将其匀速转动,乙同学由伞尖向下看,向逆时针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判断下列各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A . 先偏右后偏左B . 向右偏转C . 先偏左后偏右D . 向左偏转(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 . ①②④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8. (4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月考) 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河岸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B . 河岸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 . 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D . 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2)沿L1-L2所做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9. (2分) (2013高一上·沈阳月考)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A . 1太阳日B . 24小时C . 1回归日D . 23时56分4秒10. (4分) (2019高三上·天津月考) 图中虚线示意同一天位于甲乙两地物体影子顶端端点的变化轨迹,读图回答问题。
(1)对该日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两地均位于北半球B .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C . 两地均为昼短夜长D . 甲地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2)若乙地影子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为16:00,且甲、乙两地最近距离约为7700千米,则()乙地A .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 . 位于亚欧板块C . 此时附近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转动D . 此时盛行西南风11. (4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 . 先地壳抬升,后流水侵蚀B . 先地壳下降,后流水侵蚀C . 先流水沉积,后地壳抬升D . 先流水沉积,后地壳下降(2)图中()A . 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B . 河谷不断变窄变深C . 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D . 河床海拔逐渐升高12. (6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下图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小题。
(1)该岛石柱林岩石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左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形成这种岩石的物质来自于()A . 地壳B . 地幔C . 地核D . 岩石圈(3)有机宝石琥珀是裸子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后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内部含有动植物的包裹体。
琥珀存在的岩石类型是左图中的()A . 甲B . 乙C . 丙D . 变质岩13. (4分) (2018高三上·海安月考)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
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A . 向外海推移B . 高度降低C . 外坡受侵蚀D . 体积增大(2)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A . 利于海水自净B . 增强航行安全C . 阻碍鱼类洄游D . 不利泄沙排洪14. (2分)读图“ 太平洋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为海沟,岩石年龄最老B . 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C . C属于太平洋板块D . D属于美洲板块15. (4分) (2020高二上·北碚期末)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示区域地势地形地貌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 . 甲城市附近为山谷地形B . 虚线区域内为洪积扇地貌C . 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 . 整体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2)关于甲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地层曾受张力作用B . 城市位于地堑之上C . 外力作用以风蚀为主D . 处于绿洲地区地下水丰富16. (6分) (2019高三上·肥东月考) 下图为1950—2010年我国某海域冬、夏季节风向与风速变化趋势图,风向角度0°(360°)表示正北风,风向角度90°表示正东风,风向角度180°表示正南风,风向角度270°表示正西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域()A . 冬季风向较夏季稳定B . 盛行风季节更替不明显C . 冬、夏季风速变化完全一致D . 冬季风速始终较夏季大(2)该海域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是()A .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 .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C . 青藏高原和周围湖泊的温差D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影响该海域冬季风速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该地区冬季降水量的多少B . 亚洲高压势力强弱变化C . 该海域海域面积的年际变化D . 该海域结冰面积的大小17.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 H的数值应为()A . 40B . 60C . 125D . 134(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A . A的数值B . B的数值C . I的数值D . G的数值18. (4分) (2018高一下·双峰开学考)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表可知()A . 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小B . 一年中,90°N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大C . 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D . 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2)与天文辐射量多少无关的因素是()A . 纬度位置B . 昼长时间C . 太阳高度D . 天气状况19. (2分) (2017高一上·台山月考) 西藏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①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②晴天日数多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地势高,离太阳近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20. (4分) (2017高三上·会宁月考)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A . 高压系统B . 低压系统C . 冷锋D . 暖锋(2)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③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 . ①②B . ②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21. (4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中) 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Ⅰ气候区和Ⅲ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 纬度B . 洋流C . 河流D . 海陆位置(2)分布在Ⅱ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 . 风力较弱B . 气温较高C . 降水较少D . 光照较强22. (2分) (2020高一下·上海期末) 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由单一气压带常年控制形成的是()A .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B .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 .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23. (2分)关于反气旋的正确叙述是()A . 四周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 . 中心气流下沉,为高气压C . 一般与锋面伴生D . 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24. (2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每年夏季前后,我国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下列示意图表示的两种天气系统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 . 珠江三角洲B . 四川盆地C . 黄土高原D . 东北平原25. (2分)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能够达到90°的地区,一定是热带B .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地区C .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昼最长的两天D . 北寒带的纬度是60°N至90°N26. (4分) (2018高二下·宜昌期末) 读某国局部地区图及A,B两地降水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