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海阳秧歌

合集下载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作者:丛盛来源:《走向世界》2008年第01期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它与鲁北的“鼓子秧歌”、胶州的“胶州秧歌”齐名,而海阳秧歌尤以规模最大、角色最多而闻名全国。

海阳秧歌是汉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歌舞形式,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公元1425年)。

《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

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以此发展成今天的特色秧歌,在当地流传有:“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还有“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

这两首民谣,说的就是人们对海阳大秧歌的喜爱,也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在民间上至老者下至少儿都爱学会跳。

传统的海阳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社火节目,主要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

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乐大夫)部分,其中有“三眼枪”、“彩旗”、“乐大夫”、“花鼓”、“村叟”、“家妇”、“渔翁”、“樵夫”、“相公”、“闺秀”、“货郎”、“翠花”、“箍漏匠”、“王大娘”、“丑婆”、“俊小儿”、“霸王鞭”等等。

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

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女曼,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

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是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则是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秧歌提沉动律教案

海阳秧歌提沉动律教案

海阳秧歌提沉动律教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中国民族民间舞》是舞蹈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共开设四个学期。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在掌握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与鼓子秧歌的基本动律和基本风格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舞蹈表现能力以及整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藏族和蒙古族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点,视情况拓展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等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2、掌握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点,视情况拓展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藏族舞蹈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开法儿,整理学生身体的自然形态,开拓学生的艺术潜质。

初步达到身体各部位松弛、协调的运动。

使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表演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与基本风格的掌握;膝部的“屈伸”训练、“颤膝”训练;水袖的配合;风格组合的掌握。

授课方法:口传身教、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授课内容:训练性组合《脚位、体态及屈伸动律组合》脚位体态。

山东三大秧歌

山东三大秧歌

山东三大秧歌1.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海阳市一带,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恢宏的表演气势和丰富多样内容形式着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记载,始创于明代,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

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说明秧歌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嫚、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一人两角(jué)——老头背老婆儿、猪八戒背媳妇儿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及戏曲杂扮者。

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大秧歌的音乐由伴奏和唱腔两部分组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也插入皮、竹、管、弦等乐器合奏。

打击乐伴奏节奏均匀。

唱腔主要有《大夫调》、《跑四川调》、《货郎调》、《花鼓调》以及各类民间小调。

海阳大秧歌因受不同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影响,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即“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

“大架子秧歌”受民间武术和戏剧表演影响较大,重整体气氛与人物塑造,有“锣鼓造气势,动作利架势”之说。

“小架子秧歌”以打击乐和唢呐、笙、笛等竹管乐器配合伴奏,秧歌舞蹈动作幅度小,力度不大,以走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

海阳秧歌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演变

海阳秧歌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演变

海阳秧歌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演变作者:潘鑫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8期摘要:海阳秧歌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其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恢弘的表演气势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就海阳秧歌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海阳秧歌;起源;发展一、历史渊源海阳秧歌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较明确,据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

弘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

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

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2]弘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这是有关海阳秧歌最早的的记载。

据此,海阳秧歌已有587年的历史。

鞠春山在其《海阳秧歌初探》一文中写道:“据大辛家村辛悦生老人讲:明末该村辛璋光去江南嵩山少林寺学武功,归故后,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教本村后生将少林武功架式用于秧歌鼓舞中。

”[3]由此可见,海阳秧歌在明朝初期就已存在。

也有人对海阳秧歌在明朝就已存在的观点提出了疑义,詹仁中、蔡惠铭所写《海阳秧歌—宋代乐舞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赵氏谱书》中记载的“舞唱于庭”的乐舞岂非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所能表演的,亦不可能是民俗秧歌了。

宋代乐舞中有参军一角,据宋孟元志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参军色执竹竿拂子…诨者打诨,即调笑也。

” 拂子就是现在的拂尘。

宋代乐舞中的“参军”与海阳秧歌中的乐大夫,无论是使用的道具还是个性特点,都惊人的相似。

宋代的乐舞表演有三部分组成,即参军色(歌舞的指挥者)、后行(伴奏的乐队)、歌舞队(主体表演者)。

海阳秧歌表演也有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

如此看来,海阳秧歌与宋代乐舞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海阳秧歌源于古老的当地民间艺术,它沿袭了古老的莱夷氏族祭祀舞蹈,持此观点的人把海阳秧歌的源头追溯到了上古的荒蛮时期。

浅谈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

浅谈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

浅谈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言及山东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跃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生发于商河、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活跃于山东海阳地区,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在年节、丰收时节或者是值得庆祝的时间节点集中上演。

今时,我们常以“古朴”“粗犷”“灵活自如”等词汇来描述海阳秧歌所呈现的特点,然而在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艺术种类当中,“海阳秧歌”当属佼佼者之一。

一、海阳秧歌的基本构成通常人们提到秧歌,便是活灵活现的扭动起来。

然而,秧歌经过长期流传和演变,已经具有较为成熟和固定的整套仪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扭”的动作和姿态。

首先,它由“祭祖”仪式开启秧歌的表演,而后按照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海阳秧歌是包括道具舞蹈、扮演人物、民间小戏等表演形式在内的综合形式。

”由此便可得知,海阳秧歌的构成元素十分多样,表演起来也十分热闹。

(一)祭祖传统的海阳秧歌在开始之前,要举行一个庄重又严肃的仪式,通常称之为“祭祖”仪式。

此仪式中,祭祖者将祖先的名簿高高举起并祭拜,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这也是原始遗风影响下,多民族多地区都存在的文化现象,而海阳秧歌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这句通俗的民间歌谣便是用最普通的语言无意间透露了原始海阳秧歌的祭祀内容。

“拜娘娘”在这里大抵是一种统称,它会因为各地区的风俗不同而祭拜不同的对象,但无论如何,祭拜仪式的重要地位是不可随意忽略的。

(二)表演形式秧歌活动一般包括“队伍行进”及“广场表演”两大部分。

原始的海阳秧歌活动中,二者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进”一般是由秧歌人群组成纵队,随着队伍排头按照行进路线一路走一路演。

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罗雄岩将具体的程序归纳如下:“整个表演过程由土炮鸣礼、三进三退、群艺争辉、小戏尽兴等部分组成。

”可见,秧歌队伍进村之前,先鸣炮、放火鞭,如此而来,热闹的气氛瞬间点燃。

而后,秧歌队按照规定的队形变化开始舞动,按照规定的制式三次重复称为“三进三退”。

试论海阳秧歌与太极“气息”的关系

试论海阳秧歌与太极“气息”的关系

试论海阳秧歌与太极“气息”的关系海阳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气息调控而闻名于世。

那么,海阳秧歌与太极“气息”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海阳秧歌与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动作特点和气息调控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更好地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一、海阳秧歌与太极拳的历史渊源海阳秧歌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山东半岛东部的海阳市,是当地人在耕作和种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劳动游戏。

秧歌舞者们扭动着腰肢,舞姿轻盈,神情活泼,给人以欢快、愉悦的感觉。

而太极拳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术文化,被誉为“中华武术之王”,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

太极拳以其缓慢柔和的动作和内外兼修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历史渊源来看,海阳秧歌和太极拳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都承载着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这也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海阳秧歌的舞蹈动作主要包括扭腰、摆手、踢腿、颠儿等,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节奏而著称。

而太极拳的动作则注重圆滑、柔和、连贯,以“以柔克刚”的理念而成为武术中的瑰宝。

从动作特点上看,海阳秧歌偏重于热烈、欢快的表达,而太极拳则更注重于内敛、缓和的展现。

尽管二者在动作特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内在“气息”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具体来说,海阳秧歌的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需要不断调动身体的呼吸和力量,以保持舞姿的美感和舞蹈的动感。

而太极拳的练习者也需要随着动作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力量,以保持动作的连贯和内力的发挥。

从动作特点上看,海阳秧歌与太极拳在呼吸和气息调控上存在着相似之处。

海阳秧歌与太极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从历史渊源、动作特点和气息调控等方面来看,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为海阳秧歌和太极拳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践资源。

海阳秧歌基本动作

海阳秧歌基本动作

海阳秧歌基本动作海阳秧歌是中国山东省海阳市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阳秧歌起源于古代农民为祈求丰收而跳的舞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现在,海阳秧歌已经成为海阳市民间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都会在各种场合得到表演和展示。

海阳秧歌的基本动作是非常有特色的,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海阳秧歌的基本动作。

一、基本步伐海阳秧歌的基本步伐是“跳一步,扭一下,跳一步,扭一下……”这样的节奏。

跳一步时,脚尖先着地,接着脚跟着地,然后身体向前倾,这个动作要求节奏感强,节拍要准确。

二、扭腰动作海阳秧歌中最为重要的动作之一就是扭腰动作。

扭腰动作要求舞者将腰部向左或向右旋转,同时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弯曲。

这个动作要求舞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非常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三、手臂动作手臂动作在海阳秧歌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舞者的手臂要随着舞蹈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有时要高举,有时要平伸,有时要交叉。

手臂动作要求舞者的手臂力度和节奏感要准确,需要练习和磨炼。

四、脚步转向在海阳秧歌中,脚步转向也是非常常见的动作之一。

当舞者跳完一步之后,需要将身体转向另一侧,这个时候需要将脚向另一侧转动,同时身体也要随之转动。

这个动作要求舞者的平衡感和协调性非常高,需要多次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五、跳跃动作海阳秧歌中还有一些跳跃动作,这些动作要求舞者的力度和节奏感都非常高。

跳跃动作时,舞者要将身体往上跳,同时手臂向上伸展,以表现出热情和豪放的气氛。

总之,海阳秧歌的基本动作非常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些动作要求舞者的力度、协调性、平衡感和节奏感都非常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海阳秧歌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民间舞蹈之一,其基本动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山东海阳秧歌的舞蹈特征

山东海阳秧歌的舞蹈特征

山东海阳秧歌的舞蹈特征引言秧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和各地不同的传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其中,山东省海阳市的秧歌舞蹈因其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备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音乐、舞蹈方面分析海阳秧歌的舞蹈特征。

音乐特征海阳秧歌的音乐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独具鲜明的调式海阳秧歌采用一种独特的调式,叫做“秧歌调”。

这种调式有着明显的特征,即音域较高,旋律欢快活泼,往往伴随着鼓点和粗犷的唱腔。

这种调式充分表现了海阳地区的特有文化气息。

充满节奏的鼓点在海阳秧歌的音乐中,鼓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鼓点的节奏感非常强烈,让人不禁跟随击鼓的节拍起舞。

鼓点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舞蹈的节奏感,还为舞蹈表演增添了更丰富的层次。

地域特色鲜明的曲调海阳秧歌的音乐虽然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但又融合了许多地方音乐元素,如东北二胡乐曲、山东小曲等。

这种音乐融合让海阳秧歌的音乐又有了更具地域特色的味道。

舞蹈特征同样,海阳秧歌的舞蹈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下面是几个方面的分析:活泼欢快的动作海阳秧歌的舞蹈动作以活泼欢快为主,许多舞蹈动作来自于生活中劳作和娱乐的场景,如割麦、摘桑、压线等等,这些舞蹈动作仿佛将观众带入到了田野间的快乐生活,让人忍不住随着音乐和舞蹈动起来。

以手舞为主的展现形式海阳秧歌的舞蹈以手舞为主,手臂动作多姿多彩,多为拍手、弹指、挥手、侧手等街舞式手势。

这种手舞风格让整个动作看起来更加协调而流畅。

伴随着唱腔的表演海阳秧歌舞蹈表演中除了有音乐和舞蹈外,还有粗犷的唱腔。

唱腔唱较为低沉的男音和高亢的女音交替唱出,表达了秧歌的节奏美,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

独特的服饰及道具海阳秧歌的舞蹈衣着皆为普通的民间服装,以白色为主色,平凡而朴素,但其中的生活气息却是很浓。

此外,农业用具、芦笙、鼓等道具也成为了海阳秧歌不可或缺的舞蹈元素,加强了舞蹈表演的独特风格。

后记总之,海阳秧歌的舞蹈和音乐虽然看似平凡普通,但却真实地展现了海阳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丨朱七七 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海阳大秧歌:扭出人间烟火气146/ TOURISM WORLD/非遗绝活儿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URISM WORLD /147在海阳,每到正月,街头巷尾的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墙头、屋顶、树上……处处挤满人群,“没有秧歌不叫年”,是海阳人的一句口头禅。

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的艺术形式。

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秧歌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海阳属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织的区域,特殊的地域状况和文化景观为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旧时,秧歌都在农闲时节排练,清乾隆七年修《莱阳县志》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及时取乐(乾隆年间海阳隶属莱阳县管辖)。

”民间也有“耍正月,闹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之说。

海阳大秧歌的盛行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

《山东各县乡调查录》第四卷载:“县城即临海口、闽、粤、江、浙海泊所萃。

”海阳旧县城依山傍海,盐、渔业发达,海运方便,逐渐形成为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带动了民间艺术的同步发展。

本地流传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耍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由此可见,海阳秧歌已成为当时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

海阳秧歌之所以如此盛行,与其祭祀性密不可分。

每年正月开始,海阳秧歌就要耍家庙、拜祖宗,敬请祖宗鬼神同乐。

海阳民俗,正月十一祭拜庄稼神,这一天大演秧歌,明显带有庆贺丰年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直至四月农忙之前,各地的山会、庙会仍有秧歌演出。

海阳秧歌教案

海阳秧歌教案

海阳秧歌教案海阳秧歌是中国山东省海阳市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

它源于明代末年,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海阳秧歌是海阳市重要的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海阳秧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基本的秧歌动作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海阳秧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 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手法。

3. 秧歌的节奏和音乐。

4. 编排一个简单的秧歌舞蹈。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简单介绍海阳秧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对秧歌的兴趣。

2. 了解基本的秧歌动作和手法(15分钟)通过观看视频或演示,让学生学习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手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3. 学习秧歌的节奏和音乐(15分钟)播放秧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学习基本的节拍。

4. 练习秧歌动作和节奏(20分钟)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练习,逐渐掌握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5. 编排秧歌舞蹈(20分钟)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教师可以编排一个简单的秧歌舞蹈,让学生合作完成。

6. 表演和总结(5分钟)让学生进行表演,欣赏彼此的成果。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秧歌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观看视频或演示:通过观看专业舞者的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秧歌的动作和手法。

2. 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动作练习来掌握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 合作学习:编排秧歌舞蹈时,让学生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兴趣。

2. 对学生的秧歌动作、节奏和舞蹈表演进行评价。

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结。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YANTAI烟台非遗Haiyang Yangko Dance海阳大秧歌文/宋志刚秧歌是中国汉族舞蹈,系民间综合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自娱性。

烟台海阳大秧歌是中国秧歌绚丽多姿的一朵奇葩,与济南商河鼓子秧歌、青岛胶州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它集歌、舞、戏于一体,以古朴豪放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序、恢弘的表演气势和庄重的礼仪仪式而著称于世,在历史起源、丰富发展、传承创新过程中,演绎蕴含着勤劳品质、刚柔并济、爱国精神三大时代价值,是中华优秀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璀璨结晶。

1983年,被北京舞蹈学院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受邀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暖场演出。

海阳大秧歌起源于劳动,开始为田间劳作的一种模仿舞蹈,后来演化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

据海阳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海阳大秧歌创于明朝初年,是中国最早的秧歌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海阳位于胶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区,境内丘陵蜿蜒起伏、河流星罗棋布,山岚、平原、洼地纵横交错。

海阳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培养出勤俭、朴实,善劳作、多创造的优秀品质。

正是这些勤劳淳朴、勇敢智慧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催生独具民间艺术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海阳大秧歌。

其创立之初,每一个舞蹈动作无一不是原始劳动身姿的生动体现,每一段唱腔旋律无一不是原始劳动心声的惟妙演绎;如今海阳大秧歌乐大夫舞姿、舞扇子动作、秧歌剧唱腔等还依稀可见、可闻海阳人民刨地种庄稼、插秧、掰玉米棒子、推石碾子等勤劳身姿及其相关心声,淋漓尽致地彰显大自然的生态和人文之美,可谓:昂首蓝天美、低头大地美、收获喜悦美……海阳大秧歌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丰富发展过程: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农村到城市。

山东三大秧歌

山东三大秧歌

山东三大秧歌1.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海阳市一带,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恢宏的表演气势和丰富多样内容形式着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记载,始创于明代,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

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说明秧歌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嫚、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一人两角(jué)——老头背老婆儿、猪八戒背媳妇儿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及戏曲杂扮者。

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大秧歌的音乐由伴奏和唱腔两部分组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也插入皮、竹、管、弦等乐器合奏。

打击乐伴奏节奏均匀。

唱腔主要有《大夫调》、《跑四川调》、《货郎调》、《花鼓调》以及各类民间小调。

海阳大秧歌因受不同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影响,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即“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

“大架子秧歌”受民间武术和戏剧表演影响较大,重整体气氛与人物塑造,有“锣鼓造气势,动作利架势”之说。

“小架子秧歌”以打击乐和唢呐、笙、笛等竹管乐器配合伴奏,秧歌舞蹈动作幅度小,力度不大,以走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

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探寻

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探寻

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及文化意义探寻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0年第11期李想【摘要】作为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鼓子秧歌一起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海阳秧歌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粗犷的艺术形式、缜密的表演流程以及独特的祭祀仪式,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瑰宝,同时也是齐鲁文化的典型代表。

基于此,本文以海阳秧歌为例,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从风俗信仰、节日习俗两方面概括其民俗价值,最后探寻海阳秧歌的文化意义,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海阳秧歌。

【关键词】海阳秧歌;民俗价值;文化意义华夏文明五千年,文化底蕴浓厚,且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恰是如此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秧歌形态,而山东秧歌就是其中一种。

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山东秧歌又分为三种类型,海阳秧歌就是其一。

海阳秧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豪迈之气,广受欢迎。

海阳秧歌起源于齐鲁地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俗内涵和文化价值,因此逐渐成为民俗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寻海阳秧歌的民俗价值与文化意义,对于传承传统艺术、弘扬齐鲁文化意义重大。

1.海阳秧歌概述在人们的印象中,秧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扭动。

但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如今秧歌不再只是单纯的“扭”。

秧歌表演最早是由祭祖仪式演变而来,而后逐渐完善形成固定的整套仪式。

海阳秧歌是一种包含道具舞蹈、人物扮演以及民间小戏等多元素的综合舞蹈形式。

可见,海阳秧歌由多种元素构成,表演氛围极为活跃。

海阳秧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祭祖传统。

海阳秧歌在开始之前,都会举行庄重的仪式。

在仪式中,祖先名簿被祭祖者高举,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与敬意。

这是受原始遗风的影响,多个民族、地区都共同的文化现象,海阳秧歌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二是表演形式。

海阳秧歌主要由队伍行进和广场表演两部分组成,在最原始的海阳秧歌中,这两部分都极为重要。

其中队伍行进是由人群组成秧歌纵队,排头者根据既定的活动路线,边走边演。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动态文化探究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动态文化探究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动态文化探究作者:魏向昕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7期摘要:山东海阳秧歌作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它占据着民间舞蹈的重要地位。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东海阳秧歌进行一个舞蹈风格、文化特点、音乐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介绍,指出海阳秧歌本身的内涵和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历史发展变迁仍然存在的原因,从而歌颂山东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传达给世人一种海阳人的豪爽精神。

关键词:秧歌;舞蹈动态;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62-01一、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海阳秧歌的舞蹈是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海阳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俗特点,透过舞蹈我们能够看到海阳秧歌里所展现出来的活泼与热情。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要求必须具有活泛的身体,注重内在力量的扩张运动。

强调演员“铺身刹架”、“脚底生根”,要具有硬度和柔软度,给人一种沉重的、健康的感觉,但女演员是讲究披露的心态,特别强调腰部的灵活性,形成海阳秧歌男“沉放”,女“捉襟见肘”特有的节奏和丰富。

海阳秧歌因为其人民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承担着许多的职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祭祀职能,海阳秧歌需要体现出祭祀时候的隆重性。

每年正月初一,海阳秧歌都要热热闹闹的表演起来,而在秧歌表演之前,都需要先去祭拜祖宗,表达出与祖宗同乐的情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仪式已经从简,但是有一部分的仪式没有被抛弃,在秧歌表演之前,乐大夫需要带领着秧歌队伍以舞蹈的形式行祭拜之礼,并且只有乐大夫、花鼓这样的重要角色可以祭拜,像丑婆、王大娘这样的角色是不允许祭拜的,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规定了。

海阳秧歌主要是以歌舞戏融为一体的这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其中歌和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且只有歌戏相互配合才能表达出典型的海阳秧歌文化特征。

海阳秧歌的音乐节奏通常比较平稳,而且多以平均节奏为主,其中会加入一些花点的变化,一般是四拍或者八拍的无限反复演奏。

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

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

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报告1、海阳秧歌的历史发展任何一个地方戏曲发生、发展以及流布地域的形成与该地区的历史沿革、风俗民情、文化传统乃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都密切相关。

在海阳当地成长起来的秧歌,它的起源、发展无疑与海阳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2、海阳秧歌的生存环境海阳境内地势“壮于山而维于海”,土地贫济,洼地、丘陵较多。

明代建大满卫后,其政治和军事地位日益显要。

海阳人民勤俭,朴实,善于劳作,少数辅以家畜、野牧养殖为生财之道。

”海阳当地许多村民的祖先原是明、清两代从外省、区迁来的,他们在当时颇为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建立起新的村落,当地人称丘陵间的洼地为“介”,如现有的村名丁家介、朱兰介等,这些村名正反映出当年,某个姓氏家族开荒创业的情况。

所以,海阳旧县志中多用“民多朴野、性皆矿直,犹有古风”、“民俗醇朴”、“勇于为义”“等词句描述海阳的民俗情况。

由于当地多丘陵,一面临海,交通不便,比较闭塞,和外地交流较少,因此至今仍保持着一些古朴风习。

由此,海阳秩歌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大都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海阳人民对“年”的重视以及崇神乐祀的传统习俗,为海阳秩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阳人的“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忙起。

因为这一天被当地人看作是释迎牟尼成佛日.这天当地人会用大米、豆子、麦粒、红枣儿、板栗仁、白果、长生果(花生)等几种粮果熬成“腊八粥”,蕴含着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还会用米醋腌制大蒜,名为“脂八蒸”,吃了腊八薪,有“百病全消、健康平安”之意,腊八一过,海阳人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忙年”。

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清扫灰尘污垢,扫除秽气和邪灾,然后妇女们还要忙着赶大集购年货,海阳人忙年自然少不了当地过年的重头戏——忙秩歌。

以村或族为单位组起秘歌班子,为生计奔波劳累了一年的村民、族人聚在一起,你编唱词、我对剧本、大家一起练动作、排队形。

忙年一般要忙到腊月二十三日,当地把这一天叫微“小年”,这一天要“祭灶神”,换帖新“灶码”,供糖瓜(当地一种甜食),点上香火,送灶王爷上天,见了玉帝多言好事,讨来天神对凡间新一年的忘佑与保护。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前言“山东大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山东三大民间舞蹈”。

山东秧歌的舞动中,男性粗犷豪放尽显阳刚之气,女性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

“海阳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海阳、莱阳、乳山等县市,以海阳市最盛,可谓家喻户晓。

海阳市早年流行的秧歌叫“逗秧歌”,后来有了“大架秧歌”和“小架秧歌”之分,统称为“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集歌、舞、戏于一体,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宏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

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优秀结晶。

几代海阳人为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4年,海阳大秧歌应邀参加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大赛获“金玫瑰”头奖;1995年,海阳大秧歌荣获文化部全国第四届群星奖最高奖“银奖”(本届大赛舞蹈部分不设金奖);1996年,海阳县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6年,获得山东省农民文化艺术节金奖;2002年,海阳大秧歌参加中国(威海)新秧歌大赛,获“演出大奖”殊荣;2008年,海阳大秧歌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外场表演,获得好评;海阳大秧歌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最终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音乐热情欢快,基本舞步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非舞蹈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为山东省省级示范园的海阳市轻工幼儿园,就以“海阳大秧歌”为载体,深入挖掘大秧歌文化内涵,通过在学校、幼儿园广泛开展大秧歌教学活动,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轻工幼儿园因在海阳大秧歌传承与发展中作出的积极贡献,被海阳市文化局确定为“海阳大秧歌培训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少儿传承基地”、“海阳市儿童文化艺术教育示范园”。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

Haiyang Yangko Dance海阳大秧歌文/李世惠海阳大秧歌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大”,故而称为“大秧歌”。

图/王仁山The most remarkable feature of Haiyang Big Yangko Dance is its bigness. Therefore, it is called the Big Yangko Dance.600年来,海阳大秧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其它艺术门类也产生深刻影响,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阳大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海阳大秧歌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海阳南临黄海,境内多丘陵,系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融合之地域。

海阳人民勤俭,朴实,“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民俗醇朴,士习娴雅……彬彬乎质有其文” 。

朴野、犷直、娴雅的古风民俗,为海阳大秧歌的生成、延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氛围。

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初期。

据海阳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

洪熙一年(1425),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这说明:最迟在公元1425年,秧歌就已经在海阳凤城落户、“舞唱于庭”,迄今至少近600年的历史了。

从正月初一秧歌祭祖开始,海阳人几乎每天敬神,这些敬神活动都需要秧歌来参与,这自然就促进了秧歌的不断发展。

海阳人对祭祀礼仪的重视,以及海阳用秧歌祭祖的民俗,成为海阳秧歌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因。

与此同时,海阳秧歌又兼采众长,不断吸收各种艺术精华。

早在200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这也为海阳秧歌后来在音乐方面借鉴黄梅戏、鼓戏等音乐唱腔开创了先河。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究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究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 究
01 一、历史渊源
目录
02 二、舞蹈特色
03 三、文化内涵
04 四、结语
05 参考内容
山东海阳秧歌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山东省海阳市及周 边地区。这种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艺术价值,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历 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本次演示将从历史渊源、舞蹈特色、文化内涵等方 面对山东海阳秧歌进行探究。
3、音乐特点
山东海阳秧歌的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曲调主要由当地的民间小调、山 歌和号子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同时,打击乐伴奏也是海阳秧歌的一 大特点,节奏明快、欢快热烈,为舞蹈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三、文化内涵
1、地方特色与民族精神
山东海阳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文 化信仰和民族精神。这种舞蹈形式将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 的艺术风格。同时,海阳秧歌还体现了当地人民勇敢、坚韧、乐观的民族精神。
一、历史渊源
山东海阳秧歌起源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当时沿 海地区的百姓多以渔业为生,为了祈求出海平安和丰收,人们开始在陆地上表 演具有海洋特色的舞蹈,这便是海阳秧歌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阳秧歌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娱乐、祭祀、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舞蹈。
二、舞蹈特色
3、创新发展模式:在保留海阳秧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 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4、拓展传播渠道:通过文艺演出、展览、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将海阳秧歌 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谢观看
四、海阳秧歌的未来发展趋势和 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然而也面临着 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为了保护和推广海阳秧歌,以下几点建议值得:

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

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

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1年第1期张丽丽【摘要】海阳秧歌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集乐、舞、歌为一体,表演风格豪放、古朴,具有恢弘的气势、角色多、舞队庞大是其显著特点。

海阳秧歌队伍加上彩旗组、乐队有上百人,所以海阳秧歌又被叫作“大秧歌”。

其有歌有舞,内容丰富。

本文主要以海阳秧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特点和传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阳秧歌;艺术特点;传承胶州秧歌、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是山东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秧歌。

其中,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在山东海阳地区最为活跃,是一种极具综合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

今天,我们经常用灵活自如、粗犷、古朴等词汇对海阳秧歌呈现的特点进行描述,在多样化的民族舞蹈艺术种类中,海阳秧歌始终位于前列。

由此可见,探讨海阳秧歌的艺术特点和传承,意义极为重大。

1.发展历程1.1出现时期海阳秧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刚刚建立之时,被记录在《赵氏谱书》一书中。

《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

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洪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

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今凤城)。

1.2兴盛时期海阳秧歌兴盛期为清朝中后期,即雍正开设宋魏海阳县后。

老城区、海阳以及丰城离海很近,当地经济文化繁荣,民间艺术发展非常快,这便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

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由此可以看出,秧歌当时在重大节日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节目。

1.3成熟时期海阳秧歌在其自身基础上借鉴了其他艺术活动的优势,取长补短,这是其得以发展的一大因素。

所以,两百年前左右,海阳对蜀地的歌舞就进行了深刻研究。

此外,海阳秧歌中的“乐大夫”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八卦门”和“螳螂门”,也就是它的舞蹈基本动作融合了各种拳术套路,最终促进各自的风格特点形成。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哪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哪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哪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

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

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她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

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

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这是有关海阳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

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海阳秧歌的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

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

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得以逐步发展、日趋成熟,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断地吸收各种外来艺术的精华,如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

教秧歌班演唱。

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

另外,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汲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特点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