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案一八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_059文档
九年级语文下册8酷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8:酷爱生命学习目标一、结合不时期背景,明白得课文内容。
二、合具体的细节描述,学习好把握细节描述的要领。
3、学习作者在双重撞击中展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依据新课标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有关阅读的方面制定教学重点为:体会意理描述和细节描述的作用。
依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教学方式: 1.朗诵法 2.研讨探讨法 3、延伸比较法学情分析:由于年纪小,人一辈子经历少,因此学生对生命的意义明白得不是很透彻。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进程:一、学法指导高效阅读要注意的细节1、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高效率的阅读,是依照阅读目的、材料的种类和难易程度,灵活选择阅读、略读、寻读或研读,综合采纳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浪费一点时刻和精力,并能从材料中准确地找出所需要的东西。
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能够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那么应咀嚼消化。
”这确实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它们的一部份就够了,有些书能够全读,可是没必要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那么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生物讲义不能用读小说的速度来读,一样阅读小说也没必要纠缠于某个生词。
比如一部书,先从头至尾阅读一遍,选取精华部份、未懂又需懂的部份、对自己启发最大关系最紧密的部份,细嚼;在无需慢读、细读、深读的地址,要快读、粗读、浅读。
该浅那么浅,该深那么深,快、粗、浅和慢、细、深相结合。
2、试探的进程列夫?托尔斯泰:“知识,只有当它靠踊跃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经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阅读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一个试探进程。
因此阅读时,要明白什么缘故阅读和将从阅读中取得什么,不断地试探、评判、判定、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
3、画注圈点画线既能够对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以增强阅读成效,也能为再读或往后温习提供经历线索。
因为再读时,未必有时刻、有必要重读全文,只须画线部份就可记起内容的概略。
划读一样分为两步:①初读标记:即读第一遍把握整体脉络时,用铅笔画出要点、难点、疑点。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内容预览:8 热爱生命(节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德育目标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
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政治幻想小说《铁蹄》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部编新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8、热爱生命(表格型)优质教案

学科语文课题8、热爱生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理解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过程方法初读感知小说中情节的动人之处,了解主人公的艰难处境,把握小说的主题;细细品读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内容,感受人性的伟大;自主体会后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1.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课文情境,认识人的价值和深切体会“人”的伟大。
2.理解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感情和主旨,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2. 品味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1.课文浓厚的象征意义。
2.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课题1.放音乐学生集体朗诵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2.教师导语:同学们,正如诗人所说,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相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
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1.学生自主介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教师整理补充(多媒体出示):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
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
《热爱生命》曾受到列宁的赞赏,列宁在逝世的前几天,手里还捧着它。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配乐集体朗读汪国真诗歌《热爱生命》聆听教师导入语,进入课堂学生自主介绍有关作者的资料自由阅读教师出示的资料助读,整理笔记快速阅读课文配乐朗读诗歌,为课堂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作家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1(1)标出生字、词语,查工具书注音释义:狼嚎(háo):大声叫。
自由与生命语文教案

自由与生命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自由与生命》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自己对自由与生命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明白自由是有限度的,要遵守法律法规。
(2)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3)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自由与生命》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由与生命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度的。
2. 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自由与生命》的文本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自由与生命》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心思想。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4. 分析修辞:(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享感受。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自由与生命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由与生命的关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语文教案:自由与生命

语文教案:自由与生命第一章:自由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由的含义,认识到自由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自由的定义,举例说明自由在生活中的体现。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概念。
1.4.2 讲解自由的定义,解释自由的重要性。
1.4.3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自由在生活中的体现。
1.4.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生命的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定义,探讨生命的价值。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概念。
2.4.2 讲解生命的定义,探讨生命的价值。
2.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2.4.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自由与生命的联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由与生命之间的联系,认识到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分析自由与生命的关系,探讨自由对生命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3.4 教学过程: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生命的关系。
3.4.2 讲解自由与生命之间的联系,分析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性。
3.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由与生命关系的理解。
3.4.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四章:自由与生命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与生命的重要性,珍惜并保护自由与生命。
4.2 教学内容:总结自由与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保护自由与生命的措施。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4.4 教学过程:4.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由与生命的重要性。
4.4.2 讲解自由与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保护自由与生命的措施。
4.4.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由与生命重要性的认识。
4.4.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自由与生命的意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同步练习 长春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18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同步练习长春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18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同步练习长春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18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同步练习长春版的全部内容。
18。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一。
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韩毓海2008年,我在纽约大学教书,那一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从华尔街向全世界蔓延,难忘我在百老汇大街一家书店排队买《资本论》的情景,书店门口的海报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2010年,我在北大开设《资本论》精读课.记得第一堂课上,我提到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电须刀、洗衣机,却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在短暂的静默之后,听众爆发出会心的大笑.我想让学生们记住:马克思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钱也不是个人,而是“为大家而献身"——正如他在17岁时所宣示的那样.马克思22岁获得博士学位。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他博大精深的博士论文,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作批判地追求知识.因为没有哪种知识只包含纯粹的事实,在每一个所谓“事实”背后,都有陈述这项事实的人给予世界的判断。
阅读答案__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阅读答案__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
而那些判断总是说:“这个事实很重要,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不重要。
”而马克思则说,那些被教科书所省略的事实恰恰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占人类大多数、却总是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当我开始讲《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选课的人数已经由100名增加到了300名.伴随着电光石火般的文字,我和我的学生们跟随马克思一起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新大陆的发现、运河的开拓,然后再伴随着隆隆的机车轮声,转回到欧洲大工业时代的工厂:轰鸣的机器、挥汗如雨的工人、剥削压迫以及“要为真理而斗争”……去年10月份,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李学谦社长捎信说: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中国的未来要看当下的青少年,该想想给下一代人留点什么了。
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长春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长春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贝多芬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具体教学内容】《贝多芬传》(一)学习目标1. 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 树立正确的名人观,呼吸真正的英雄们的气息。
3. 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1. 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贝多芬传》的意图。
2. 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体会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情感。
(三)课文知识分析1、作家作品:罗曼•罗兰(1866—1944年),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20世纪初,他写了三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传合称为《名人传》,又译为《巨人三传》。
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了解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
华人世界里,它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童年时忧伤贫困,长大后病魔缠身至死。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对欢乐的追求史。
然而命运却使他无法欢乐。
3、了解传记: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4、朗读课文,整体概括内容:本文是罗曼•罗兰为《贝多芬传》写的一篇表明写作目的和宗旨的序言。
在文中,作者为英雄下了定义:英雄不是那些声名显赫之辈,也不是那些位尊权贵之流,更不是那些万众欢呼簇拥之星。
真正的“英雄”是具有仁慈的胸怀,坚毅的品格,以精神的力量为人类做出贡献、为人类增添勇气、为人类指明方向的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课题:8、《热爱生命》主备:罗有志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热爱生命之情;2、体味小说中的描写方法。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作者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近代著名作家。
杰克•伦记录片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
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后来又当过水手去过远东。
航海生涯,增长了他的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
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
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
\'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一条条的路走不能通,一件件的事碰壁。
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
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
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
《马丁•伊登》(1909年),杰克•伦敦的代表作。
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
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在杰克•伦敦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退,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坑。
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热爱生命》教案8、热爱生命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下册)雷州市唐家中学陈编写学习目标:1 .让学生知道生活的可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从人物刻画中体会顽强的生存精神。
课程安排:1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速读全文,完成自学指导 1.谈谈本文的主要内容。
2.主人公在这茫茫荒原上经历着哪些生死考验?他靠什么顽强地生存下来?3.小说塑造了怎样的人物?为什么它连名字都没有?4.是什么表现了作品的性格?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真理?三:小结《热爱生命》课堂训练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A半身不遂(suí)咀嚼(jué)驯(xún)鹿 B令人作呕(ōu)暖和(huō)蜿蜒(yán)C海市蜃(shèn)楼耷(dā)拉巉(chān)岩 D 吮(shǔn)吸窒(zhì)息加冕(miǎn)2.解释下列词语: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吹毛求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巉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下列一组词语中,有四个字书写不正确,找出来,并订正缩手无策转瞬即逝骸骨陌生漠不关心无精打彩吹毛求疵令人作沤奄奄一息闪铄耷拉蜿蜒窒息错字: 订正:4、课文中的“狼”,其实远远不止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它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想一想,它象征什么?5、写出四个带有“狼”字的成语:《热爱生命》课后作业下午,这个人发现了一些痕迹,是另一个人留下的。
他不是走,而是爬。
珍视自由的初中教案

珍视自由的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自由是人格的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由的含义和价值2. 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的方法教学难点:1.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 如何在行使自由的同时遵守规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由?你们对自由有什么看法?2. 学生分享对自由的理解和看法。
二、讲解自由的含义和价值(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自由的定义:自由是指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行动和选择的权利。
2. 教师阐述自由的价值:自由是人格的基本要素,是人的尊严和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有助于个体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进步。
三、讨论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提问:如何珍视自由?如何积极行使自由?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珍视自由需要认识到自由的价值,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则,不滥用自由;积极行使自由需要个体在合法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积极行动,实现自我价值。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自由行使的案例,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个体如何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自由的含义和价值,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的方法。
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
2. 完成一篇关于“珍视自由”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自由的含义和价值,学会了珍视自由,积极行使自由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明确在行使自由的同时,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则,不滥用自由。
自由与生命语文教案

自由与生命语文教案第一章:《自由与生命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由与生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生命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自由与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1.2 教学内容自由与生命的定义和内涵。
自由与生命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自由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由与生命的概念和内涵。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生命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与生命的价值。
第二章:《自由的意义与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由的概念及其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价值。
激发学生对自由的珍视和保护。
2.2 教学内容自由的定义和内涵。
自由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自由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价值。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由的概念和意义。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价值。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的意义。
第三章:《生命的珍贵与短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概念及其珍贵性。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短暂性和珍贵性。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3.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内涵。
生命的短暂性和珍贵性。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概念和珍贵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短暂性和珍贵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第四章:《自由与生命的权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由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生命的权衡和取舍。
激发学生对自由与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4.2 教学内容自由与生命的关系。
自由与生命的权衡和取舍。
自由与生命的平衡和调和。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由与生命的关系。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生命的权衡和取舍。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由与生命的平衡。
第五章:《自由与生命的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由与生命的实践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由与生命。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8享受生活》word教案 (4)

第8课《享受生活》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散文单元。
本文是作者的代表作。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了解散文“散神不散”的特点。
2.学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质疑讨论法、朗读法、归纳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质疑讨论法、自学法、批注法、识记法、朗读法。
四、说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由海伦•凯勒的生平导入):2.字词教学:驾驭(yù)膂(lǚ)力颠簸(bǒ)哑(yǎ)然失笑挚(zhì)友侏(zhū)儒消弭(mǐ)疲惫(b èi)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3.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作者大概写了多少喜欢,作者喜欢的是那些事物。
从这些喜欢,你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探讨后组织交流)4.根据以上的探讨,了解文章的结构。
提示:以上写作者喜欢的各种活动,是从身体的活动写到心灵的活动。
第一部分(1—11)主要写自己在体育运动和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快。
第二部分(12—18)主要写艺术享受,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第三部分(19—20)写自己在孤独中学会了忘我,在忘我中寻找到了快乐。
这是对以上的总结。
5.理解性阅读:问题探讨:请你根据课文说说作者“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哪些方式?作为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人,她为什么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学生探讨后交流)6.品味语言:要求:反复诵读文中你喜欢的诗意盎然的句子,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7.理解第三部分:作者说“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可见,她不但正视现实,而且在世人认为不幸的人生中,寻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一个残疾人的达观是自强不息。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论教养》精品教案

8.论教养教学过程教学反思8*论教养教养是什么?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标准。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一、新课导入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恪.守(kè)箴.言(zhēn)自吹自擂.(léi)允.诺(yǔn) 妨碍.(ài)矫.揉造作(jiǎo)愚蠢.(chǔn)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积淀.(diàn)谚.语(yàn)大发雷霆.(tíng)(2)解释下面的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作者链接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体会人物在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感知人热爱生命本能、珍惜生命。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热爱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有关杰克·伦敦的文学常识。
2 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1 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 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德育目标体会人物在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感知人热爱生命本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用音乐开启学生心扉,可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体悟音乐旋律中迸发出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 导入新课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
为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更是作者为我们唱出的一曲珍爱生命的美妙乐章。
3 介绍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童年时他就饱尝生活的艰辛。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这期间,他开始阅读大量的小说和读物。
16岁失业,他参加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几个月后出狱。
出狱后,他拼命干活,同时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后来受淘金热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职业作家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描写贫民和工人生活《深渊中的人们》、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政治幻想小说《铁蹄》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长春初中语文九下《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一八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家与作品1.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生于德国特里尔市。
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恩格斯语)。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人类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
他从担任《莱茵报》主编起,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他始终把革命实践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一起致力于开创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事业。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并亲身参加欧洲革命;1864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以各种形式关心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深刻地论证了科学共产主义。
由于革命操劳和受反动政府迫害,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但都不能动摇他的坚强信念,不能阻止他“为人类工作”,直到在工作室座椅上与世长辞。
马克思不仅关心欧洲革命,而且关心亚洲革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正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国列强入侵和反对腐败清政府的斗争时期。
马克思十分关心远隔重洋的中华古国,深切同情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写下了多篇文章,声讨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声援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才逐步认识到马克思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和敬爱的朋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一次次地结合,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然而,他给人类创造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2.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
1837年9月15日,由于父亲的坚持,恩格斯没有读完中学,就在巴门他父亲办的一家公司里当办事员。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教案 长版

18.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既要关注自己也要关注社会发展。
学习本文语言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1.导语有时一种思想、一本书会成为改变历史的伟大动力。
它就是产生于15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今天这部《宣言》中的思想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思想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实现这个原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学习这个思想将给我们的发展指明方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2.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与文章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3.教师介绍作者,可运用网上资料,电视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
4.教师范读文章与学生朗读文章。
5.积累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着实卓有成效浅尝辄止撰稿奠基豁然开朗空白(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B)①港媒近日爆料,TVB重头剧《名媛望族》因为编剧都是新人,完全不民初历史背景,监制庄伟建不得不向主演刘松仁求救。
②李克强在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在保持“稳”的同时,还要在推动“进”上下,在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③大中城市居民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万左右的三口之家,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才有可能 2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A 熟习工夫结余B熟悉工夫节余C熟习功夫结余D熟悉功夫节余(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解析B。
A项是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应删去“能否”;C项语序不当,应先“建立”,再“完善”;D项主语残缺,可删去介词“由于”(4)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8享受生活》word教案 (1)

《享受生活》3、感受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笑对人生的风雨。
教学难点:1、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其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力量与意志,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自主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归类整理。
⊙学生准备1、反复阅读,熟悉课文,自行学习疑难字词,并试作批注。
2、搜集海伦·凯勒的生平、作品以及相关评论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海伦·凯勒的生平、作品以及相关评论等资料。
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纷纷发表个人见解。
3、这句话是谁说的呢?部分同学回答:海伦·凯勒4、你知道海伦·凯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吗?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教师明确并提供有关海伦·凯勒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有经久不忘的印象。
明确: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丧失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
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沙利文帮助之下,她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全球各地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
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楷模。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九年级语文教案一八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_059文档
EDUCATION WORD
九年级语文教案一八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
展”_059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作家与作品
1.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生于德国特里尔市。
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恩格斯语)。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人类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
他从担任《莱茵报》主编起,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他始终把革命实践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一起致力于开创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事业。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并亲身参加欧洲革命;1864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以各种形式关
心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深刻地论证了科学共产主义。
由于革命操劳和受反动政府迫害,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但都不能动摇他的坚强信念,不能阻止他“为人类工作”,直到在工作室座椅上与世长辞。
马克思不仅关心欧洲革命,而且关心亚洲革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正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国列强入侵和反对腐败清政府的斗争时期。
马克思十分关心远隔重洋的中华古国,深切同情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写下了多篇文章,声讨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声援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才逐步认识到马克思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和敬爱的朋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一次次地结合,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然而,他给人类创造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2.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
1837年9月15日,由于父亲的坚持,恩格斯没有读完中学,就在巴门他父亲办的一家公司里当办事员。
1838年7月中旬,恩格斯到不来梅实习经商。
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文学。
1842年3月恩格斯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1842年11月下半月,恩格斯赴英国曼彻斯
特,到欧门――恩格斯公司在曼彻斯特的纺纱工厂实习经商。
赴英途中,他访问了科伦的《莱茵报》编辑部,在那里和马克思第一次见面。
1844年8月28日,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中,在巴黎同马克思会见,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为以后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1847年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
1848年2月24日左右,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伦敦逝世。
思考与讨论
怎样理解“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你觉得自己应如何“自由发展”?
1.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确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为国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由个人联合成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因此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2.对自己而言应尽可能地发展自己,在享受权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尽可能多地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