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47829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9.png)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发展时期,唐宋文学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唐宋诗词是唐宋文学的代表之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唐宋诗词穿越了历史,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楚辞》中深情悲凉地记录了楚汉的激烈冲突;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登鹳雀楼》中回忆了唐朝都城的过去辉煌;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则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繁荣景象。
其次,唐宋诗词丰富了中国文学表达的语言。
宋代词家苏轼的《秦楼月》和唐代词人李商隐的《无题》等,展现了唐宋文人抒发情怀,表达自然美景的优美言辞。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咏叹宋朝文人婉转婀娜的文笔也曾在当时文坛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此外,唐宋诗词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描写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中则抒发了他对琴上美妙音律的感悟;而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拟古》则涉及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和析论。
可见,唐宋诗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无论在当时文坛上,还是在现今读者心中,都有着持久的影响。
总而言之,唐宋诗词是唐宋文学的代表作品,其中蕴藏着浓郁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唐诗宋词与中国古代文化
![唐诗宋词与中国古代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eeb45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f.png)
唐诗宋词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唐诗宋词作为文学的瑰宝,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唐诗宋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唐诗以其精炼、含蓄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无论是杜甫的《登高》还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能让人感受到古代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宋词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以其细腻、婉约的风格,将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水调歌头》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都是宋词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境,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
其次,唐诗宋词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视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宋词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李白的《静夜思》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同时,唐诗宋词中也常常出现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都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此外,唐诗宋词还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诗宋词中常常出现对于孝道、友情、忠诚等价值观的表达,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国的思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对家庭的珍惜。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最后,唐诗宋词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许多外国文学家和学者的研究和欣赏。
在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唐诗宋词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ba92d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d.png)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
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
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
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
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
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
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
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
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这首诗以渔舟泊在牛渚上,沐浴在秋月的晚风之中,描写了极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唯美、清新,时而又让人倍感怀古思今。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db98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c.png)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 作文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a3a5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7.png)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 作文唐诗宋词里的文化作文1唐宋时代是中华文化之鼎峰,是我国诗词文化的最鼎盛时期。
高适,岑参的边塞长吟,李白的豪情奔放,杜甫的乱世悲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淡泊之情……灿烂辉煌的诗坛是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让我眷恋与向往,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死护国的精神让我钦佩,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向往,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又使我饱满伤感,刘禹锡的“沉舟喜欢、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给我哲理的启迪……宋代的词从依附音乐唱词发展为独立文体及其提升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词人们高奏过悲壮威武的慷慨悲歌,低吟过委婉动人的缠绵情话,形成了豪放与婉约两大牌,再创辉煌。
我向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悲叹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同感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感慨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唐诗短而简洁,佳作纷呈扩大诗的表现力,宋词长而有韵,极富音乐的韵律美,令人回味无穷。
两者各具特色,宛如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成为瑰丽的宝藏!唐诗宋词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段历程,更是一种传奇,集众人的智慧,即兴之作成为一个个永令人陶醉的王朝的代表,指引后来人的学习之道,弘扬了优良的文化传统。
唐诗宋词那或豪情奔放活令人惆怅的意境是否令你身临其境,它们那些鼓励或警悟的语言是否令你有所感悟?每每读起唐宋词、宋词,我都会有一种全部占有的冲动,我渴望汲取唐诗宋词的精华所在,我渴求从中得到启示和警示,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激发起莘莘学子的求学兴趣,让他们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
唐诗宋词,是你,让我心头荡期涟漪。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作文2唐诗宋词温柔、旖旎,流传久远,俘获人心,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戚苍凉;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风光;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展宏图;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然。
唐宋时期的诗词与文化繁荣
![唐宋时期的诗词与文化繁荣](https://img.taocdn.com/s3/m/cc6c9b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png)
唐宋时期的诗词与文化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在文学艺术领域盛产了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品。
在这个时期,诗词更是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艺术追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及其文化繁荣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内涵。
唐代的诗人有着骚情、豪放的风格,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作品,以其真实感人的情感表达深深触动了读者;而宋代的诗人则更加注重修辞和意境的营造,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杨万里的《临江仙·梅》等作品,以其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所敬仰。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令人叹为观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也给了诗词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大量的诗人涌现出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群体。
在社交活动中,诗词往往是人们交际互动的重要方式。
很多文人雅士都畅游于文化沙龙、书院之间,以作诗、对答、谈论文学艺术为乐。
他们互相欣赏、切磋、借鉴,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种良性的互动促使了诗词创作的繁荣,也助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唐宋时期,诗词也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唐朝的文化昌盛与唐玄宗的文治政策密不可分,他亲自才华横溢的诗人,如王之涣、杜牧等,使得诗词在社会上备受推崇。
类似的情况在宋朝同样存在,宋代文人士大夫身份受到尊重,他们在文坛的地位得到了肯定。
状元诗举世闻名,进士及第后,往往也要写一篇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这种统治者的赞赏和支持使得诗词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文化繁荣的同时也推动了诗词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不仅仅局限于诗词创作领域,还涵盖了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
在这个时期,文人雅士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0d52d1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8.png)
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
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民的情感,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
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体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首先,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可体现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上。
这些古代诗人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将鲜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意境。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思念之情的深切,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寄托了对自由、宽容的向往。
这些杰出的艺术成就使唐诗宋词成为了一扇窥探当时社会面貌的窗口,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瑰丽风采。
其次,唐诗宋词所传递的人文精神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这些诗词向世人展现了古代文人士人的情怀和境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唐诗宋词大量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们咏史抒怀,描绘了社会的变迁、官场的险恶、民间的苦难,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与哲学观点。
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同时,唐诗宋词中也表达了人们对家国、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文关怀的思考和感悟。
这些情感从诗人的笔端流淌而出,引人共鸣。
进一步探究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我们不得不提及其背后的文化基础。
这些古代诗人往往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熏陶,他们深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以及道家的隐逸求真,这些思想都为唐诗宋词赋予了文化的内核。
另外,佛教的传入也对唐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诗歌中渗透着一丝对解脱和超脱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对于内心安宁和世俗烦扰的反思。
总结起来,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集中体现了文化的内涵与人文的精神。
它们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与人们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智慧与情感。
唐诗宋词名篇剖析
![唐诗宋词名篇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ae603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4.png)
唐诗宋词名篇剖析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剖析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探寻它们背后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唐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而脍炙人口。
诗人以床前明月光为切入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明月的光辉照亮了大地,仿佛是一层薄霜,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而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在异乡漂泊的思乡之情。
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读者在静夜思之中感受到思乡的忧愁与寂寞。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首宋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悲壮的意境而广为传诵。
词人以一曲新词酒一杯为引子,勾勒出了一幅旧时亭台的景象。
夕阳西下,词人不禁思索起往昔的时光,不禁问道:“几时回?”然而,他却无可奈何地看着花儿凋零。
这里,词人通过描绘旧时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读者在欣赏这首词时,不禁会被其中的忧伤和无奈所触动。
最后,我们来品味一首唐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而广为传诵。
诗人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然后,他表达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能够穷尽千里目,登上更高的楼阁。
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自己的追求,展现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会被其中的壮丽和豪情所感染,也会被其中的哲理所启发。
通过对这几首唐诗宋词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仅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且在情感和思想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
有关文化的古诗
![有关文化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59e9cc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0.png)
有关文化的古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古诗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通过文字和意境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是几首古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描绘,反映了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的壮丽山河,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古人有登高望远的传统,通过攀登高楼,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景。
这种追求美的精神,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2.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江雪景色,表达了诗人独自拨弄着寒冷江水的寂寥与孤独。
在这首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这种对孤独与虚无的思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追求。
3. 《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渭城晨雨的景象,并表达了离别之情。
古人重视礼仪和情感交流,通过对诗人与友人相送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友情和情感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在异乡漂泊时的思乡之情。
4.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万物的敬畏和思考。
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常常通过登高寻找答案。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思索。
以上几首古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描绘,反映了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古人重视自然、情感和人生意义,在文化中传承和弘扬着这些重要价值观。
这些古诗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瑰宝,引领着我们感受和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75b0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1.png)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篇1中国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最喜欢的是古诗,它在中华文字出现之时就有了。
我读过好多古诗,有《山行》、《望天门山》、《静夜思》……古诗大多是来抒发感情的,我特别喜欢。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草》这首诗,它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写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写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竟然连小草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变得坚强一些,不能让“野火”伤到我们。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妈妈离开的时侯,我就会特别伤心,这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喽!”人们的叫声把我的脚勾了过去,啊,芙蓉广场的菊花白如玉,黄如金,红如火。
白菊花那娇嫩的样子最引人注目;黄菊花又像磁铁一样把人们“吸”了过去;红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胁人们:“谁敢不过来!”菊花美丽动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的诗好优美呀!古诗就是这样抑扬顿挫,栩栩如生,古诗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篇2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表现了我们国家人民的伟大智慧,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一剪纸,这个是在我国很有名的传统文化,剪出来的很漂亮。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
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
就凭一张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有小兔子、小老鼠、大老虎,还有一对鸳鸯都可以剪,是多么的神奇呀,这就是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文明。
唐诗宋词欣赏总结大全
![唐诗宋词欣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fbff5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c.png)
唐诗宋词欣赏总结大全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广受人们的喜爱与赞赏。
本文将对唐诗宋词进行欣赏总结,带领读者领略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
1. 唐诗欣赏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众多杰出的诗人在此时涌现出来,留下了精彩绝伦的诗作。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表达方式而著称于世。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首著名的唐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由李白创作,通过简短的几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夜晚明月和床前景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李白的思乡之情,以及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同时,唐代女诗人也有许多杰作,比如王昌龄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其豪放和激情的风格,表达了诗人立志追求进步的豪情壮志。
通过独特的形象描写,王昌龄将诗人和黄河、鹳雀楼进行了巧妙的联系,展现出追求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
2. 宋词欣赏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宋词以其婉约、流丽、质朴的风格而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宋词突破了以往诗词的形式,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境界的描绘。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宋词经典作品《如梦令》,这是李清照创作的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溪亭和诗人在其中的遐想,表现出了李清照对于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事物的感伤之情。
另外,苏轼也是宋代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词人,他的《水调歌头》更是备受推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词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向往。
通过对天上宫阙的留恋和对人间欢乐的追求,苏轼在词中展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凝聚了诗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无论是唐代的豪放风采,还是宋代的婉约风格,它们都通过独特的表达形式,将人们的情感与意境充分地展示出来。
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
![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62df16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引言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优美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历史变迁。
本文将从歌咏爱情、自然、社会生活与历史事件四个方面来探讨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
歌咏爱情唐诗中的爱情主题多是告白、离别或怀念,以细腻动人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
其中,李白的《将进酒》将豪放的壮志与对爱情的渴望融为一体,表达了人生才短、欲望无限的主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以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了男女之间的默契与忠诚,表达了中国文化中“情比金坚”的观念。
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相对更为细腻,多以爱情中的甜蜜、苦涩和不舍为主。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表达了男女深深牵挂的爱情;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则以女子的声音渲染出对已故夫君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这些爱情主题在唐诗宋词中传达着中国文化中“以情生义”的价值观,表达了人类普遍的情感需要。
自然唐诗宋词中对自然的歌咏层次丰富,包括山水、动物、植物等多个方面。
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雨水润泽大地,歌咏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绘长江水势汹涌和大雾滚滚的情景,表达了自然界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唐诗宋词中对自然的歌咏传达了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涵盖了自然审美和生态伦理。
社会生活唐诗宋词中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宴会、游玩、战争等。
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通过诗人在夜晚停泊在荆州牛渚江畔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天下分崩离析、战争频繁的社会背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通过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祖先英勇战斗和传统民族精神的怀念。
这些诗歌传承了中国文化中关于社会秩序、民族精神和历史变迁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历史事件唐诗宋词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将送别之情与对安史之乱及时局的关注结合在一起;李白的《将进酒》中涉及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则是对唐代政治局势的暗示。
唐诗宋词我国的文化瑰宝,配图翻译及赏析品赏文化之美,值得收藏
![唐诗宋词我国的文化瑰宝,配图翻译及赏析品赏文化之美,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3340db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4.png)
唐诗宋词我国的文化瑰宝,配图翻译及赏析品赏文化之美,值得收藏苏溪亭唐代: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译文苏溪亭边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
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象《西洲曲》里的那人是谁呢?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
鉴赏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
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
“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
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
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
“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
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
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
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
“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
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
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
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
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唐诗宋词:文化瑰宝
![唐诗宋词:文化瑰宝](https://img.taocdn.com/s3/m/adfbd8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6.png)
唐诗宋词:文化瑰宝唐诗宋词鉴赏:深邃的艺术世界与无尽的文化魅力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明珠,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从初唐到晚宋,这些诗篇以其深邃的艺术世界、无尽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创作与欣赏。
唐诗,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诗歌,具有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特点。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用他们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画卷。
李白的诗飘逸脱俗,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充分展示了他的豪放与奔放;杜甫的诗则深沉厚重,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白居易的诗则直抒胸臆,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他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
宋词则以其细腻的情感、柔美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从苏轼的豪放派到李清照的婉约派,宋词的丰富多样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苏轼的词豪放不羁,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了他的豪放情怀;李清照的词则清新婉约,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体现了她的柔情蜜意。
唐诗宋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更在于它们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文化内涵。
这些诗篇不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现代社会,尽管语言和文化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唐诗宋词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它们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目光和心灵。
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还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们以其深邃的艺术世界、无尽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珍视这些文化瑰宝,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魅力。
《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诗宋词》
![《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诗宋词》](https://img.taocdn.com/s3/m/bb8b3ed63186bceb19e8bb4a.png)
《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诗宋词》讲人简介: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为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九五”社科项目“中唐至北宋文学的嬗变”。
个人主要专著:《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文学与文化的张力》、《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隐士与解脱》、《古道酣歌》等。
内容简介:唐诗宋词可以说是臻于我们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但是唐诗宋词何以为美?我们一直不甚了然,中国古代的很多选本以及无数的点评,只告诉了我们哪些诗是美的,但是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它为什么是美的?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
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诵着,它为什么会成为永不过时的经典?我们说因为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已经超越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每当你吟诵起来的时候,你都会产生一种价值的空没感,无所依靠,孤苦无助。
当你正视直面你的生命的真相的时候,你就产生了悲剧感,这就是悲剧意识的觉醒。
而悲剧意识的觉醒,恰恰是价值建立的一个前提。
像陈子昂这样的诗,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是经常出现的,如果你翻开《唐诗三百首》,翻开《宋词选》,随便翻一翻都会遇到类似的句子。
这些句子它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语境表达了同一个基本的母体,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母体。
这样的诗它直奔你心灵当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使你最为感动。
所以它能成为永远的经典。
还有杜甫的《登高》和《秋兴八首》之一。
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东西。
当你读完了这些诗,你的心理就被抚慰了一遍,为什么呢?你的整个价值建构的精神历程,就走了一遍。
我们大家更熟悉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更是千古名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从本质上讲,它有消极的味道,同时也有对悲剧意识的超越。
它在破灭你英雄梦的同时,又告诉你一条超越的道路,这就表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这首词之所以被大家被一般的读者,不是被专门研究家所喜爱,而是在一般的读者当中广泛流传,主要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一层心理。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5e3d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e.png)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深远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的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读者理解与欣赏这些优秀作品。
1.《登鹳雀楼》- 王之涣: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背景的描绘来突出悠远和宏伟的氛围。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描绘了杜少府的悲壮情怀和胸怀壮志,同时以蜀州山川之美来表达对杜少府前程的祝福。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通过描绘芙蓉楼的宏伟和壮丽,突出了诗人与辛渐间的离别情感和友情深厚。
4.《枫桥夜泊》- 张继:以秋夜泊船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思乡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5.《登乐游原》- 王之涣:通过描绘乐游原的美景和壮丽来表达诗人对过去荣光和现实衰败的反思,同时抒发了对家国的忧虑和执着。
6.《早发白帝城》- 李白:以白帝城的壮丽景色来表现诗人壮怀激烈的爱国之情,采用辞章华丽的手法,气势恢宏。
7.《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以寻花为题材,展示了诗人孤独的身世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情感真挚而深沉。
8.《长恨歌》- 白居易:以歌颂杨贵妃的美丽和悲惨命运,描绘了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古代社会风云变幻的风貌。
9.《相思》- 王维:以孤独的心境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采用鲜明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给人以沉郁的艺术体验。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以描绘赤壁战场和古代英雄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和英雄事迹的思考和痛惜,感情深刻且动人。
11.《登高》- 杜甫:描绘了秋天登高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现实苦难的反思。
12.《静夜思》- 李白:以晚上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为背景,采用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13.《过故人庄》- 孟浩然:以故人庄的变化和离别之感来表达诗人的愁绪和心情,展示了对往事和熟悉环境的怀念和眷恋。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2c988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d.png)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此诗以“登高一呼”的形式表达对壮阔自然和悠久历史的惊叹和感慨。
2.《静夜思》(唐代李白)
此诗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
3.《江雪》(唐代柳宗元)
此诗通过对冬日江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清净的向往。
4.《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此诗以山中秋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山林、飞鸟、流水等大自然景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浪漫和宁静的思想情感。
5.《望岳》(唐代杜甫)
此诗以对祖先、家乡的怀念和对巍峨高山的敬畏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6.《水调歌头》(宋代苏轼)
此词以作者游历江南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天下万物的醉心和对生命的热爱。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此词以对美酒的讴歌和对沉醉欢乐的诉说,融合了作者的感情和审美体验。
8.《清平乐·六盘山》(宋代辛弃疾)
此词以民间英雄白起和当代爱国志士岳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9.《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此文以滕王阁为基础,通过对历史名人的研究和对治理国家的艺术的领悟,探讨了历史文化价值和道德观念。
10.《论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思想经典,围绕“仁”的概念,阐述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理念和政治伦理思想。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fe705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4.png)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以其优美动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独特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唐诗宋词的鉴赏价值,通过赏析几首经典的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之美。
一、唐诗鉴赏1. 杜牧《秋夜将晓》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而杜牧的《秋夜将晓》恰好捕捉到了秋夜的神秘和静谧。
一首词,以忧愁、寂寥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人病榻边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天将晓,雾满树"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凉的意境,杜牧成功地表达出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情感。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诗,通过对长城和边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长城的巍峨和黄河的奔流。
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景仰之情。
二、宋词鉴赏1. 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以纤细细腻、柔美动人著称。
《如梦令》是其中一首经典之作,以悲伤的情思为主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词,通过对流水、溪亭、日暮等元素的刻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李清照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节奏和形象的描写,使词意更加深沉。
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是南宋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国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激昂慷慨、奋发向前为主题。
《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以元宵佳节为背景,以对家乡的思念为主线,描述了异乡黄昏时思亲之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句词,通过对飞鸿踏雪泥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家园的追求。
辛弃疾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以及精确的写景和感情的表达,使得作品充满动人力量。
结语: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们的才华横溢和艺术成就,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学的魅力。
唐诗宋词美文欣赏
![唐诗宋词美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83f49d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b.png)
唐诗宋词美文欣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欣赏几首经典的唐诗宋词和美文,并探讨它们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唐诗欣赏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诗中的明月和霜,以及思故乡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豪情激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追求的豪情。
诗中的山河和楼阁,以及诗人的追求和豪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激情。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二、宋词欣赏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元宵节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中的花、星、宝马、凤箫等形象,以及鱼龙舞动的场景,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愉悦的感受。
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词曲的经典之作。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以清新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词人对明月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
词中的明月和宫阙,以及词人的追求和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诗宋词冷成金讲人简介: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为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九五”社科项目“中唐至北宋文学的嬗变”。
个人主要专著:《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文学与文化的张力》、《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隐士与解脱》、《古道酣歌》等。
内容简介:唐诗宋词可以说是臻于我们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但是唐诗宋词何以为美?我们一直不甚了然,中国古代的很多选本以及无数的点评,只告诉了我们哪些诗是美的,但是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它为什么是美的?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
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诵着,它为什么会成为永不过时的经典?我们说因为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已经超越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每当你吟诵起来的时候,你都会产生一种价值的空没感,无所依靠,孤苦无助。
当你正视直面你的生命的真相的时候,你就产生了悲剧感,这就是悲剧意识的觉醒。
而悲剧意识的觉醒,恰恰是价值建立的一个前提。
像陈子昂这样的诗,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是经常出现的,如果你翻开《唐诗三百首》,翻开《宋词选》,随便翻一翻都会遇到类似的句子。
这些句子它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语境表达了同一个基本的母体,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母体。
这样的诗它直奔你心灵当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使你最为感动。
所以它能成为永远的经典。
还有杜甫的《登高》和《秋兴八首》之一。
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东西。
当你读完了这些诗,你的心理就被抚慰了一遍,为什么呢?你的整个价值建构的精神历程,就走了一遍。
我们大家更熟悉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更是千古名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从本质上讲,它有消极的味道,同时也有对悲剧意识的超越。
它在破灭你英雄梦的同时,又告诉你一条超越的道路,这就表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这首词之所以被大家被一般的读者,不是被专门研究家所喜爱,而是在一般的读者当中广泛流传,主要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一层心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其实它也是描绘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心理结构,一种情绪的流程。
人的心灵经过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的心灵洗礼,这样的情感洗礼,使你的心灵变得新鲜而开放。
所以当你再回到人间的时候,你这个“起舞弄清影”就有了新的意义,就有了新的感觉。
(全文)唐诗宋词可以说是臻于我们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但是至于唐诗宋词何以为美?应该说我们一直不甚了然,中国古代的很多选本以及无数的点评,它告诉了我们哪些诗是美的,但是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它为什么是美的?今天有一些观点认为诗词或者文学作品是一种形式美,它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美。
我对这个观点并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是我认为如果说它是形式美的话,那它也应该是我们民族心灵的外化,也就是是我们文化的一种形式美,是文化外化以后的一种形式美。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下面我就要选取几个与唐诗宋词有关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从文化的视角,从我们民族心灵结构的这样的一个视角,来赏析我们大家最为熟知的耳熟能详的一些诗词。
第一个问题就是悲剧意识的觉醒与精神家园的追求。
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的文化赏析。
任何一个成熟的民族,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它必然都有成熟的悲剧意识,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种成熟的文化,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我们的文化当中也含有浓厚的丰富的悲剧意识,没有悲剧意识的文化应该说是没有韧性的。
历史上真正流传千古的经典,它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就超越了时空,我们今天不讲陈子昂怎么样随武攸宜北征来到了冀县这个地方,来到了今天的涿州这个地方,想起了古代的也就是燕赵王高筑黄金台,求贤纳士的那样一段历史,想起了自己怎样不得志,然后又写出了《登幽州古台》等等这些。
我们不谈这个问题,即使不谈这些,我们吟诵的时候照样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甚至说如果我们详细地了解到了陈子昂写这首诗当时的历史背景,反而对我们的艺术感受能力是一种很大的局限。
为什么呢?因为陈子昂的这一首《登幽州古台》已经超越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是什么意思?每当你吟诵起来的时候,你都会产生一种价值的空没感,无所依靠,孤苦无助。
西方经常讲人是孤苦无助的,其实最孤苦无助的应该是中国人,我是从文化上讲,因为什么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对你的价值建立丝毫没有帮助,后人对你的价值建立也没有丝毫的帮助,那么这就是价值的空没感。
这就是直视正视你的生命的真相,当你正视直面你的生命的真相的时候,你就产生了悲剧感,这就是悲剧意识的觉醒。
而悲剧意识的觉醒,恰恰是价值建立的一个前提,你对你的价值进行了追询,这就是价值建立的开端,所以这是悲剧意识的觉醒。
这样的话,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是经常出现的,你如果翻开《唐诗三百首》,翻开《宋词选》,随便翻一翻都会遇到类似的句子。
这些句子它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语境表达了同一个基本的母体,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母体。
像这样的诗就直奔你心灵当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使你最为感动。
那么接下来下面的两句是什么呢?那就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刚才我讲了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它除了暴露人的生存困境以外,它一个最大的特点它要弥合人的生存困境,所谓弥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解决,当鸿沟把你分到此岸以后,让你无法达到彼岸的时候,它又给你架起了一座桥梁,也就是给你指出了一条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这就叫弥合。
再把这个鸿沟给你弥合上,那么这就叫我们所说的执著与超越的统一,此岸与彼岸的统一,它是怎样来统一的呢?你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个人生命是短暂的,也许没有希望了,但是不是因此就彻底绝望了呢?不,他马上给你指出了一条出路,“念天地之悠悠”。
“悠悠”是什么呢?悠悠就是永恒,就是绵延不断,“念天地之悠悠”是由此我想到了,由此我又感悟到了,在我这个也许没有希望的生命之外,还有一个永恒的天地。
天地是什么?天地就是天道,天道是什么?天道就是由人道升华而上的一种基本的道理。
可以简单这么讲,我个人是没有希望的,我个人是有限的,但是外在于我的那种天道,那种人道,它是无限的。
我只要把我这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天道当中去,那么我就可以和这无限的天道同时获得永恒。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它表现的就是这种意识,但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个向永恒天道的融入,它实际上是以牺牲自我,牺牲个人或者说以付出为代价的一种超越。
它是一条现实出路,但这个现实出路,它不是简单的前面的那种个人感性生活或者说个体的一种简单继续。
它是对个体的一种超越。
什么叫做个体的一种超越呢?比如说你很小的时候,你不懂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没有超越的价值。
当你懂得自己拿一块糖,给你的爸爸妈妈,给你的爷爷奶奶吃的时候,这时候你自己就牺牲了一块糖。
而牺牲了你自己的一块糖,付出了一块糖的代价,那么就是一块糖的超越。
这就是对个体的超越,这就是你获得了超越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中国主流文化当中价值建构的一个基本的起点。
所以“念天地之悠悠”。
向悠悠天地的融入,实际上就是自我的个体的,可以说是一种消失,也同时在这个消失当中,它又获得了一种更高的升华。
至于我们现在的人,是不是同意这个观点,我不强求,但我们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它肯定是如此的。
其实在我们今天大喊个人主义的时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必然蕴藏着这些东西,否则你读这首诗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动。
为什么?这就是人性的高贵,我经常讲人是生而高贵的,他高贵就高贵在他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内在的天然的冲动。
那么最后一句是什么呢?独怆然而涕下,说他为什么哭了呢?就是他找到价值以后的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是富有悲剧意识这个味道的。
为什么?他明白了,哎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个人也许是没有希望的,但是只要是牺牲我自己,把我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悠悠的天道,我就可以获得永恒。
但是他毕竟是一种奉献,这意味着自己的付出。
所以这种付出就是一种我刚才说的,这种具有悲剧意味的眼泪,独怆然而涕下,他是人获得了价值觉醒以后的一种感动,但这种感动绝不是廉价的。
所以我说《登幽州古台》这一首诗,你不要看它只有四句,它实际上表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母体,也就是表现了我们每一个人心灵当中最深层的东西,你平时是感觉不到的,你只有通过吟诵这个,才能使你觉醒。
第二个问题,在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与亲合之间,杜甫的《登高》和《秋兴八首》之一。
什么叫在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与亲合之间呢?我们中国人没有外在的上帝,但是我们有一个天道,天道是什么呢?天道一点都不神秘,天道就是人的基本伦理道德,基本社会秩序的强化,把它强化到了上升到了一个天道的这样一个高度上。
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与亲合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当中,天道永远高于人道,人道永远不可能达至天道,也就是说不可能和天道重合,或者超越天道。
而天道又给人道提供了一种指向,它是指引人道发展的一种力量,那么这就是疏离。
这个疏离你不要以为它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恰恰就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于人道的天道,让我们不断去追求。
同时人道与天道还有亲合的一面。
这种亲合的一面就是说天道来源于人道,同时它又要还于人道。
但这个还于人道它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超越性的回归,这就是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与亲合。
在整个传统文化当中,包括我们现在每一位中国人当中,我仍然指的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如果你还心里面还存着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指的就可能包括你,包括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
那么杜甫的这两首诗,他是怎样表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与亲合呢?我们看他的《登高》,《登高》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看首联,起句突兀,可以说如狂飙来自天外,一下子就将全诗笼罩在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当中,同时又透显出儒家所说的,那种刚健不息的大化流行,当然它的基本情调是扩大而深沉的。
自从宋代的严羽以来,我们对诗圣杜甫的诗,一直用四个字来概括他的艺术特点,就是沉郁顿挫。
但是历来没有人解释沉郁顿挫,到底在文化上是什么含义?我们通过从传统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赏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沉郁就是指他的浓烈的悲剧意识。
而顿挫就是在这个浓烈的悲剧意识的基础上,经过这种艰难的过程,来对这种悲剧意识进行了超越,这就是顿挫。
从文化意义上讲,沉郁顿挫,它指的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颔联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家最喜欢的我想是这句诗。
那么这句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其实它的精神内涵是一样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其实也不过是长江岸边的一棵树一片树叶,一棵树能有多长的寿命?一片树叶能有多长的寿命?那么对于滚滚的长江,对于无尽的长江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应该说是没有希望没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