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经典唐诗鉴赏

合集下载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优美唐诗鉴赏20首

优美唐诗鉴赏20首

优美唐诗鉴赏20首1.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意象,表达了离乡思乡的情感,是唐代思乡诗的代表作之一。

2.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象和豪迈的气概,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

3.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鉴赏: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4. 《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鉴赏:这首诗以边塞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豪迈悲壮的情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鉴赏:这首诗写离别之情,大气豪放,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6.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鉴赏: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7.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的山村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这首诗写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9. 《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久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10.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古代诗词十首赏析

古代诗词十首赏析

古代诗词十首赏析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代文人的思想与艺术境界。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十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赏析。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思念故乡的情绪。

诗语清新简约,构思精辟、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猿啸哀、鸟飞回”之辞表达了浓郁的山水情思,通过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历史的厚重和深刻的哲学意蕴。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首诗以江河、月光为素材,以流畅的文辞、瑰丽的想象,抒发了作者丰富而多情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不可克服的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深切的情感。

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通过对流动沧桑的草原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思考和对时光无情的渴望及与人别离的感慨。

5、《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以豪放为主题,在狂热而激情的语言中表现了作者的豪气和对生命的热爱。

其中“君不见”一句说得深入、直观,给人留下深刻、响亮而静穆的印象。

6、《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寒夜之江中小舫停泊枫桥,借景叙情,达到动人心弦、意犹未尽的效果,描写苦中寻乐,以平淡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古人清新脱俗的文化品位,同时也传达出中国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清贫、淡泊的追求。

经典唐诗十首

经典唐诗十首

经典唐诗十首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唐代文化、审美情趣和历史风貌。

正因为唐诗的如此重要意义,经典之作更是值得我们回味重温,下面就是十首经典唐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无疑是李白的经典之作,据说它反映的是李白望着明月时对故乡思念的情绪。

从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他临时远离了家乡,但他依然时时想起那里,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孟浩然的经典之作,它反映的是春晨起来时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啼鸟声的述说,令人心旷神怡,对它的感受可以看出孟浩然天生的美感。

此外,它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晨昏和鸟语,花开花落。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柳永梦见尘埃落,不知身在何方。

一枕黄袍湿,觉来却回首。

这首诗是柳永的经典之作,叙述他在一晚上做梦时所见所闻。

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出家和宗教的心态,即使在外出经历各种落魄,但他依然珍视梦中所见的光明瞬间。

读来使人想起一句内容丰富的古老话语“不管经历多么悲惨,人们总是乐观而希望着。

”4.《清明》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杜甫的经典之作,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大雨纷飞,行人思乡之情。

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用一种抒情的语言把信仰、热情和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5.《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是李商隐的经典之作,反映的是他对时光的悲凉之情。

从诗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对梦想和生活的无常追求,仿佛细腻的琴弦不断发出悲凉的声音,表达出人生经历种种凄凉和短暂。

6.《古朗月行》杜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隔座送钩春酒暖,同舟共醉江湖《古朗月行》是杜牧的经典之作,反映的是醉酒谈话的情景。

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牧的关系,独行侠之际仍不忘亲友。

优秀的十首古诗词介绍

优秀的十首古诗词介绍

优秀的十首古诗词介绍优秀的十首古诗词介绍十首古诗词,道不尽孤独意《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

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

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

《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

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浪淘沙令》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金陵晚望》唐·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赏析】: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他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唐朝最好的十首诗

唐朝最好的十首诗

唐朝最好的十首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618年-907年)是一个诗歌创作达到巅峰的时期。

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个时代诞生,他们的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在唐朝诗歌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让人们为之倾倒。

本文将介绍十首被认为是唐朝最好的诗歌,带你领略这个伟大时期的诗歌之美。

1.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们对追求成功和进步的追求。

文中的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的处境产生了巧妙的呼应。

2.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画面感极强的语言描述了秋夜的美景,给人以宁静而温馨的感受。

通过对于夜晚景色的描写,传递出人们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中的情感和寄托。

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通过对作别情景的描述,表达了离别时情感的复杂和思乡之情的真挚。

作者用巧妙的修辞手法将离别与思乡融为一体,使之互为衬托,增加了诗的意境。

4.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具有浓郁唐诗特色的诗作,不但描绘了荒野与青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寓意了人生的无常,生死的轮回。

通过反复强调的枯荣循环,作者赋予了草的生命以深刻的寓意。

5.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短小精炼的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达了旷达胸怀和开阔视野。

作者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文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与奇妙。

6. 王之涣《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这首诗从古代建筑的角度,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通过对凤凰台历史沧桑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更迭中人们对过去的无尽眷恋。

7.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四千丈地,长索细如丝。

古诗词鉴赏20首

古诗词鉴赏20首

20首古诗词的鉴赏一、《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思念家乡的感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李白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漂泊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以壮丽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境界的信念。

王之涣运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意象,将壮丽与深邃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其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鉴赏: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音韵,表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丽。

孟浩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鉴赏: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回家乡的感慨和情感。

贺知章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自己被儿童误认为客人的情景,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色相结合,表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李白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画面。

六、《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鉴赏: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离开白帝城后乘船穿越峡江回归江陵的感受。

李白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猿声的衬托,展现了其离别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鉴赏: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1.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

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

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

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古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古诗作品以其深刻的感情、精妙的艺术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世人所赞赏和传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古代十九首经典古诗进行赏析,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王之涣的作品,通过描述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壮美自然风景的赞叹和对进取精神的讴歌。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展现了李白在寂静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深沉情感的寄托。

3.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清晨景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觉醒和自然界的变化。

4. 《登金陵凤凰台》(杜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似,以壮丽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追求进取、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首诗以宏大的笔墨描绘了古代壮丽的山川和城阙,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6.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通过对幽州台的登高俯瞰,表达了自身孤独和对历史时空的思索。

7.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繁华场景,富有节日气氛,令人陶醉其中。

8. 《饮中八仙歌》(李白)银鹤分飞后,千山暮雪寒。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船。

这首诗以八仙过海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离合的感慨。

9.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经典唐诗赏析(精选10首)

经典唐诗赏析(精选10首)

经典唐诗赏析经典唐诗赏析(精选10首)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经典唐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1、《行宫》作者: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早已空虚冷寞的古行宫,零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

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

赏析: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可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参互并观。

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即“上阳白发人”。

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天宝(742-756)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十分凄绝。

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

一是以少总多。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炼,写景、言情、叙事都要以少总多。

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

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

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

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大全,请参考!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

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十首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十首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十首诗人说,古诗词是一瞬临风落泪、对月伤心,倾一尊薄酒,吟一首黯然销魂断魂篇。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十首经典的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1.满江红-写怀【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这首词曾被谱成多种曲调,广泛传唱。

它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借助音乐的翅膀飞到千家万户,更是由于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怀激励着历代人心。

词的上阕重点在写“壮怀”。

词人凭栏远眺,见到强敌入侵,满目山河破碎。

作为爱国将领,他怎能不怒恨满腔,乃至“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这正是他“壮怀激烈”的自然流露。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尽管他已经屡建奇勋,但他视功名如尘土,还要继续长途征战,不计“八千里路”之遥,不怕日夜劳顿之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是励人之词,更是自勉之语。

他要同军中官兵和社会贤达一起,及时再建奇功异勋。

此其志不在小,其怀可谓壮!词的下阕主要是写“雪耻”。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论耻,再无大于国破家亡;论辱,再莫过于二帝被掳。

如此的奇耻大辱,一日不雪,臣子的冲冠之怒、凌霄之恨便一日不灭。

十大经典诗词赏析

十大经典诗词赏析

十大经典诗词赏析1.《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境遇,表达出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风急天高,落叶掉落,长江滚滚而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恢弘。

同时,诗人的孤独、痛苦和悲观也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体现出对生命的无奈和无助。

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简洁、清新的语言和意象,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美好的追忆。

如此短小精悍的诗句,却展现出了诗人丰富的内涵和深深的思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歌才华横溢。

这首《水调歌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意境深远、意象生动,借助对明月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和人生的不同层面的思考。

它既有戏谑、轻松之感,又有深沉、哀愁之情,抒发出人的情感和思想,并寄托着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

4.《卜算子·咏梅》(唐白居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笔下的“卜算子”系列中的一个。

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人的情感的交融,展现出梅花的坚强和美丽。

从“已是悬崖百丈冰”到“犹有花枝俏”,再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体现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傲雪凌霜、不屈不挠的钦佩和景仰之情。

5.《声声慢》(唐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此诗以“登高一呼”的形式表达对壮阔自然和悠久历史的惊叹和感慨。

2.《静夜思》(唐代李白)
此诗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

3.《江雪》(唐代柳宗元)
此诗通过对冬日江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清净的向往。

4.《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此诗以山中秋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山林、飞鸟、流水等大自然景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浪漫和宁静的思想情感。

5.《望岳》(唐代杜甫)
此诗以对祖先、家乡的怀念和对巍峨高山的敬畏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6.《水调歌头》(宋代苏轼)
此词以作者游历江南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天下万物的醉心和对生命的热爱。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此词以对美酒的讴歌和对沉醉欢乐的诉说,融合了作者的感情和审美体验。

8.《清平乐·六盘山》(宋代辛弃疾)
此词以民间英雄白起和当代爱国志士岳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9.《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此文以滕王阁为基础,通过对历史名人的研究和对治理国家的艺术的领悟,探讨了历史文化价值和道德观念。

10.《论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思想经典,围绕“仁”的概念,阐述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理念和政治伦理思想。

唐朝最著名的十首诗

唐朝最著名的十首诗

唐朝最著名的十首诗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伦的诗作。

其中,有十首诗作被誉为唐朝最著名的诗歌之一。

这些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智慧,影响了后世文人墨客。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一介绍这唐朝最著名的十首诗,一同领略唐朝文化的辉煌。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们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向往。

诗中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场,强调人生短暂,积极推进是人生的真谛。

最后两句表露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景观的痴迷。

瀑布直下三千尺,如同银河坠落九天,给人以无穷想象空间,令人心旷神怡。

三、《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短小精炼的五言绝句,道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一种深深的乡愁,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乡背井带来的思念之苦。

四、《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为送别好友在渭城揽胜之秋景之中表露出的思乡之情。

叙述了西去的途中,身边的人烟渐渐少了,一片黄色新绿的柳树象是一个无形的告别,亲热的宾主之间已逐渐无人问津。

五、《登幽州台歌》——杜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失望与无奈之情。

他坐在幽州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周围空荡荡的,只剩天地悠扬的呼唤。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六、《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写春夜的雨水,描绘了春夜雨后的湿润与生机。

无声的润物之雨,给大地带来滋润与唤醒新生的力量。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古诗词代表了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赏析。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构思简洁而富有诗意。

诗人以卓尔不群之姿,登上高楼之巅,展望远方的山河壮丽景色。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壮志豪情,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诗中以黄河入海流的景象,映照出人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在他乡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静夜思绪的方式,将明月光和故乡情结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寂静夜晚中的明月光,以及诗人对明月光的凝望,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默寻中感受到无尽的乡愁。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通过描绘辅佐三秦的责任和远行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望见风烟笼罩的五津,寄托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人们在宦海漂泊中互相支持和依靠的情感。

整首诗以别人入仕的同时,也表述了自己心中纷乱复杂的离别情感。

四、《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杨万里的作品,以其描绘江南春景的生动形象闻名。

诗人以千里莺啼的绿意和江南水乡的美景,形容了江南春色的丰富多彩。

描绘了烟雨中的楼台和山村的酒馆,为读者勾勒出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之美。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沉浸在独特的江南春景中,感受大自然的恢弘魅力。

五、《青青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唐朝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唐朝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唐朝最有名的十首诗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也是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不少诗人才华横溢,创作了许多令人称赞的诗词佳作。

以下是唐朝最有名的十首诗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被誉为“一代绝唱”。

通过对孤独、思乡等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幽静的夜色中,那白皎皎的圆月更是增添了一份清幽和寂寞。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以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色为主题,诗人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让读者感受到春天自然景色的生动与美好。

3.《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描写了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壮阔的长江,表达了诗人深深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4.《晏殊歌》清平乐·晏殊歌声咽秦淮河畔鹧鸪声,何处春江无月明。

夜来杨叶榆钱合,朝送王孙去不平。

这首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晏殊的代表作,描述了一位官员送别王孙的场面,透露出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描述了诗人的边塞见闻和往返于各地的艰辛,表达了诗人豁达、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与梦想的精神。

6.《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描述了春雨的清新和对生命的滋润,以及对生命的追求。

通过对雨水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敬。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首经典唐诗鉴赏答章孝标唐·李绅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题解】这首诗是李绅回答晚辈诗人章孝标的一首七绝。

因李绅推荐,章孝标得以考中元和十四年的进士。

“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

马上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流露出章孝标高中进士后的得意自矜的心理,李绅以师长和朋友的身份对章孝标进行了规劝。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有真才实学的话,不需要依靠外在的名位去装饰,就如同假货才镀金一样。

高中进士在唐代是一件令读书人感到荣耀的大事,但是从成才的角度看,这仅仅是为其增添了外在的装饰,并不能对个人的品德、学问、才识有何损益。

一个人的品德才学如果有所欠缺,即使通体流光溢彩,内在仍然是空空如也。

尾联提醒章孝标不要忘记了困顿长安场屋十年的经历,要牢记当年遭受的艰难,因为中进士只是官场仕途的开始,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难以预料,所以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谦虚谨慎。

此诗的哲理性是通过“真金”“假金”的对比凸显出来的,它涉及了外观与内涵、表象与本质的问题。

瀑布联句唐·黄檗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题解】黄檗禅师,又称黄檗希运禅师,唐代禅宗僧人。

李忱是唐宣宗的本名,唐宣宗早年受到唐武宗的猜忌,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途中遇到了黄檗禅师,二人同观庐山瀑布,有感于瀑布的壮丽而作此联句。

此诗并不直接描写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伟,而是通过一种拟人化的手法想象瀑布倾泻而下之前所经历的重重阻碍,突出了成功背后的曲折经历和难言艰辛。

李忱体会到了禅师的一番苦心,面对试探他志向的老禅师,他用不屈的志向和乐观的精神来回答。

“溪涧岂能留得住”照应了开篇,正是由于流淌不停,不以平静安乐为满足的性格,溪水才能汇聚成巨流,穿透千岩万壑的阻碍,形成壮美的瀑布。

“终归大海作波涛”一句极富气势,给人一种一往无前、胸怀宽广、容纳天地的信念。

这两句诗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蕴,有生命力、有价值的人或物终归不会被埋没。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题解】许浑,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创作近体诗,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后人称为“丁卯体”。

诗歌的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联,夕阳西下沉入楼阁之间,而溪水流动时伴随着袅袅云霭升起,更为暮色增添一份迷离恍惚的感受。

“日沉阁”是对大唐日薄西山境遇的比况,虽然回光返照,但已经是苍茫的暮色了。

西风凛冽,云起风生,骤然而来,灌满空楼,凭栏远眺的作者怅惘地意识到:一场风雨即将来临了。

这场风雨实际上就是唐王朝即将覆灭的象征,而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大难将至前朝局政治的微妙变化。

此诗的哲理性并非以抽象的理语直接表现,而是通过物象的阐发,“山雨欲来”“风云变色”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

诗人捕捉到了变化前夕最富暗示性的时刻加以描写,通过画面的丰富形象来启人深思、发人警醒。

杂兴唐·聂夷中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

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

【题解】聂夷中,晚唐诗人,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风格平易而内容深刻,在晚唐靡丽衰飒的诗风中独树一帜。

这首诗主要谈论作者对“体道”修习的看法,也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全诗主要阐述的是,人应该摒弃私心杂念,皈依“求道”。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最能给人以警醒,它提醒“求道”者要警惕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它们可能伤害你原本具有的眼光。

这两个典故都出自《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用来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主观意识是一种很容易受到外部条件限制的事物,而世界的本质又是难以觉察和体悟的,这就需要“求道”者用心体悟。

作者希望求道之人能够忽略喧嚣躁动的外在干扰,聆听真理的声音,达到真正的“澄明之境”,回归生命的本质。

退居漫题(七首选一)唐·司空图其三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题解】司空图,晚唐诗人、诗论家。

他的成就主要在诗论方面,《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

司空图为人放旷洒脱,他生活在晚唐衰败动荡的社会现实中,学会了以一种淡泊世情的方式处世。

因此他的诗歌也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显示出他人生哲学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退居漫题》共七首,本诗为其中第三首。

在这首诗中,诗人认为已经成为创作传统的“文人惜春”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春去春来”本是自然规律,人们伤春悲秋只是心理因素作怪,而这种心态在作者看来是不积极的。

“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诗人认为季节的轮回周而复始,没有必要为今春的离去而感到伤感。

这种乐观开朗的精神翻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惯态,成为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做法,它与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效陈拾遗子昂唐·司空图丑妇竞簪花,花多映愈丑。

邻女恃其姿,掇之不盈手。

量已苟自私,招损乃谁咎。

宠禄既非安,于吾竟何有。

【题解】这首诗是司空图仿效陈子昂而作的古体诗,作者通过对比式的写法阐明心迹,对于汲汲于富贵功名者进行了戏谑式的嘲讽。

诗的首联既形象又富含哲理,“丑妇”试图通过外在的装扮来掩盖其丑陋的本质,殊不知花朵的美丽愈发映衬出戴花人的粗鄙和无知。

一个人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提升,而非通过财富、权势等外在装扮去掩饰个人的不足。

邻家女孩儿很美,自身条件优越,只需要简简单单的装扮就能传达出一种天然秀美的姿态。

但是作者对这种女子也暗含不满,她虽然很美丽,可是依旧不能摆脱对于外在装饰的依赖。

亦即是说,不论“美”“丑”之人,他们都需要诸如财富权力的支撑,这种见识令作者感到忧心。

人的天性中含有自私,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放任这种天性自由发展,则会对人的成长造成伤害。

过分地迷信外在力量的强大,只会蒙蔽人的内心。

依照这种方式生存下去迟早会招致毁灭性的结果,但是这种悲惨结局并非他人强加的,而是失去了本心的人自己招致的。

作者有感于此,在尾联中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个人的志向和追求:“宠禄既非安,于吾竟何有。

”有感唐·司空图灯影看须黑,墙阴惜草青。

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一年将尽时抒写的感慨之词。

首联描写了“灯影黑”和“墙阴草”两种物象,其实这二者都具有对比性的意义,隐含了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哲理:烛照千里却不能照亮作者自身的局限,墙下的背光处使得草色显得更加翠绿。

尾联化用《庄子·逍遥游》“齐物论”的思想,只不过作者在这里失去了道家逍遥自适的精神境界,一个“悲”字代表了主体性对作者审美感受的“干扰”。

其实,萤火虫在生命消逝时未必有悲伤之感,这种悲伤来自作者自己,他将个体的情感代入到“物我合一”或“物我一体”的思维中,将个体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悲哀传递到“冒霜萤”的身上。

里中女唐·于濆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题解】于濆,晚唐诗人,咸通二年进士。

于濆的科举之路并不顺遂,多年沉居下僚,故其诗歌多描写下层人民的苦难。

这是一首反映民瘼的现实主义作品,诗人通过民家女与富家女的对比而为两者间的巨大差别感到愤怒和不满。

“珠玉不到眼”一联是全诗的关键,贯通上下文,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而这颗心是“珠玉不到眼”的环境造成的。

尾联写赵飞燕,她是汉成帝的皇后,极受宠幸,“步步金莲”的典故就出自她的身上。

“满髻钗黄金”表现了赵飞燕的穷奢极欲。

此诗与一般的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之作不同,诗中并没有贫穷即是“政治正确”的狭隘偏见,而是指出了里中女没有“奢侈心”的可贵。

她不是天生纯朴,富家女也不是生来尚豪奢,而是环境使然,导致二者不同的原因是财富对人纯洁心灵的腐蚀,这也是本诗哲理性的集中体现。

叹流水(二首选一)唐·罗邺其一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

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

【题解】罗邺,晚唐诗人。

擅长律诗,笔端超绝,以七言诗见长。

他与同宗罗隐、罗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称“江东三罗”。

这首《叹流水》是晚唐常见的咏物题材,作者主要表达了人事难回、覆水难收的感慨。

诗的首联描述了时人惜花的心态,他们对于“花落”总是有一种惋惜、哀伤的感受,但作者却并不这样看,因为花落花开本是自然规律,并且今年花落明年花再开,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过分伤感的。

但流水不同,据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赫拉克利特的著名论断,“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事物都在普遍运动与发展,运动是绝对的。

罗邺用它来比拟人事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这首诗是“逝者如斯夫”的诗性表达。

江楼旧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

【题解】赵嘏,晚唐诗人,会昌二年进士。

擅长七律创作,文字清新圆润、熟练精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独自登上江楼时的内心感受。

他看到月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天相接,令人无法分辨二者的界线,不禁心生寂寞惆怅。

作者想起了以前一起赏月的友人,如今却只有作者一人登临,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番寂寞之情。

物是人非,这种景色的相似与人事的变化引起了作者的感叹,人的境遇变化迅速,往往难以预计把握,使人不禁感慨时间一去不复返。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不同时期的作家诗人对于相似心理体验的吟唱使我们体会到事物本身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客观规律,而我们看到的相似性事物,只是在经历周期变化后重复出现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