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唐诗鉴赏_PPT课件
2、意象鲜明
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 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2、意象鲜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意象鲜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欧阳修《蝶恋花》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精炼浓缩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格律对偶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一)、把握形象
4、情景交融
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 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 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张可久《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 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5、富有理趣
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自觉时代”
建安诗歌 陶渊明田园诗 谢灵运山水诗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诗歌
7、“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
8、“别一样的诗歌形式”——宋词元 曲。
9、封建社会后期的诗歌创作——明清 诗词。
古代诗歌体制流变简表
古体诗 近体诗
四言诗 骚体诗 古风
律诗 绝句 排律
《诗 经》 《离 骚》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杂言诗
人物形象 自然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
(一)、把握形象
1、人物形象:指诗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 北朝乐府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寓情于景
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
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 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语言风格鉴赏
平易近人
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不矫揉造作。
豪放奔放
用大胆、奔放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含蓄蕴藉
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鉴赏
CHAPTER 05
经典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详细描述
2. 诗词内容:这首诗共四句,每 句十个字,前两句描绘了明亮的 月光洒在床前,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结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 《静夜思》是其代表作之一,表 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 元年(762年)离开长安,漫游天 下,写下《静夜思》,表达了他 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 行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来 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使诗 词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 ,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
意境鉴赏
情景交融
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 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 境。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和弘 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刻的 意境都为现代人提供了艺术欣赏的享受。
教育培养
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唐诗宋词鉴赏 PPT课件
• 南宋初,曾慥编《乐府雅词》,在当时,
这个书名仅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 词。不仅如此,北宋词家集名,都不用词 字。如苏轼的词集名《东坡乐府》,秦观 的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 词集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 的词集名《清真集》。
25.04.2019
10
• 南宋初期,出现了“诗余”这个名词,
25.04.2019
16
• 语句形式不同。
诗歌的诗句从二言、四言、六言、杂 言、五言、七言,呈现出整齐化的发展趋 势。诗句的整齐化是一种诗歌内部的要素。 词的语句是以长短句为主要特征的。词句 十分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容 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 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或称歌辤。《诗经》时代,诗也就是辤。
•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之后,诗逐渐与音乐
脱离,诗与歌辤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 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有一个“辤”字。
• 魏晋时代,有步虚辤。这个“辤”,晋宋之
后,都简化为“词”。
25.04.2019
8
• 唐代,凡凉州词、竹枝词等,这一切
“词”,都只有歌词的意义,并不代表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 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 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 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
25.04.2019
1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04.2019
2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这个书名仅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 词。不仅如此,北宋词家集名,都不用词 字。如苏轼的词集名《东坡乐府》,秦观 的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 词集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 的词集名《清真集》。
25.04.2019
10
• 南宋初期,出现了“诗余”这个名词,
25.04.2019
16
• 语句形式不同。
诗歌的诗句从二言、四言、六言、杂 言、五言、七言,呈现出整齐化的发展趋 势。诗句的整齐化是一种诗歌内部的要素。 词的语句是以长短句为主要特征的。词句 十分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这是因为一方 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容 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 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或称歌辤。《诗经》时代,诗也就是辤。
•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之后,诗逐渐与音乐
脱离,诗与歌辤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 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有一个“辤”字。
• 魏晋时代,有步虚辤。这个“辤”,晋宋之
后,都简化为“词”。
25.04.2019
8
• 唐代,凡凉州词、竹枝词等,这一切
“词”,都只有歌词的意义,并不代表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许文玉的《唐诗综论》、胡云翼的《唐诗 研究》、苏雪林的《唐诗概论》、杨启高 的《唐代诗学》、王士菁的《唐代诗歌》, 直到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
25.04.2019
1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04.2019
2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诗词赏析PPT课件
作品风格与特点
对景描写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自然景 物和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情感表达
诗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情感,抒发内心的激情和感伤。
象征手法
诗人们还常常运用象征手法,通过 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绘,来表达 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02
诗词内容解读
主题思想阐释
揭示诗词背后的深层 含义和主题思想,如 爱情、人生哲理、社 会批判等。
诗人的其他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诗人的风格和思想,时代背景等 元素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 背景和意义
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注意诗歌的押韵、平仄、对仗等语言特点 这些语言特点都是诗歌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语言特点的品味,可以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并进而深入鉴赏该诗
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具体、生动的形 象或画面
探究诗人如何通过诗 词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和立场。
分析诗词如何通过具 体的意象、情节和语 言表达主题思想。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如自然景物、动物、植物等 所代表的含义。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的描绘 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
欣赏诗词中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如押韵、平仄、对仗等所带 来的审美体验。
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开放,吸收了多 元文化,为诗词创作注入 了新的活力。
作者生平及成就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 诗仙”,其诗歌飘逸、豪 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杜甫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 为“诗圣”,其诗歌深刻 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 苦。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语 言平易近人,内容贴近生 活,深受读者喜爱。
唐诗宋词鉴赏.ppt
虽然水是无情物 也到宫前咽不流
——谈古诗中的流水意象
一、水是生命之水,不眠不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二、水是阻隔之水,难以跨越。
晏殊《蝶恋花》“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古诗十九首》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从形式上看,叠词也值得关注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互动交流】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4.还应关注的词———数词和表颜色的词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 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 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 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 凭借诗歌中的意象来抒发感情的,欣赏 者就要根据诗歌所提供的意象去体味诗 人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 握作品的内涵。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展示苍茫壮阔之境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23张PPT)
示 二、看题目,定基调
三、品语言,悟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修饰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最 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 注 特 殊 词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 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
——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3.理解意境: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三、品语言,悟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修饰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最 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 注 特 殊 词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 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
——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3.理解意境: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详细描述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鉴赏完整版PPT共70页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古诗鉴赏完整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蜀相》讨论
• 有评论家认为本诗末两句 概括了历来有志未酬的英 雄们的悲愤心情,写出了 美学上的崇高境界。你是 否同意这种看法,谈谈你 的体会和看法。
返回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一问一答,写“丞相祠堂”。一个“寻” 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热爱之 情,其急切之态也跃然欲出。 • B.颔联描绘了古祠的春日景色:春光照耀绿草, 绿草辉映石阶;隔叶黄鹂,婉转地唱着歌儿。 • C.颈联先写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刘备曾三次访 问他,商量天下大计,次写诸葛亮毕生辅佐刘 备、刘禅,开创大业,匡济危时。 • D.尾联是说,诸葛亮出师未捷就死了,给历史 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所以“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个细节都富于艺术魅力,它们从不同 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其诗涉猎题材广泛, 所做政治讽刺诗,辛辣尖锐;所作怀古 诗,沉郁苍凉,语浅意深;所作仿民歌 诗,清新爽朗,别开生面。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少年时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 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47岁投身军旅生 活。53岁被召回临安。他一直坚持抗金主张, 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受罢斥。晚岁 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 失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写村民的活动。出句写诗人所闻,因为是夜间, 又被竹林遮挡,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但诗人从竹 林里的欢声笑语中听出这是少女们刚从水边洗衣归 来,虽是淡淡的一笔,却生动地表现了少女们勤劳、 朴素、开朗的性格;对句写诗人所见,那是顺流而 下的渔舟,而诗人是在莲叶的摇动中发现它的,这 无疑是渔夫要利用今晚月光去捕渔。
赏析 回首页
王维(701-761) 字摩诘,祖籍太原,开元九年(721)进 士。任太乐丞,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 “王右丞”。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 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则 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 避现实的消极情绪。王维是唐代具有多 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 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 诗中。
李商隐(812-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 河内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之一,与杜 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多忧心国运、 亦多抒写怀才不遇,感伤之作。他善用 比兴,色彩瑰丽,精于用典,形成了缜 密婉丽、旨趣深微的艺术风格。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背景 鉴赏 讨论 练习 返回 Nhomakorabea《蜀相》背景
•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春, • 当时诗人在成都。诗中借诸 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 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蜀 相,指诸葛亮,曾封武侯。
《蜀相》鉴赏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咏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话是杜 甫咏史诗中传诵千古的绝唱,这是为诸葛亮发 出的哀歌,也写尽了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 酬的悲愤心情。据说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死前吟 杜甫此两句诗,可谓 千载而下,英雄同泪。
杜甫
曾居少陵)杜工部 • 子美(字 ) 杜少陵( 任工部曾员外郎 ) ( • “诗圣” • “诗史”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 • “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 “三别”(
返回
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个了?而长 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 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 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确 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 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画面是惨淡的,它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 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 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 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但诗人的思绪并 不停留在这上面,接着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 阔的图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 回首页
杜甫(712-770)
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 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 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 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 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 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 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 响是深远的。
“诗中有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写雨后的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 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 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 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 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 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 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