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诊断
发, 幕上 多见 , 多为 圆形或 不规 则形 , T C
平 扫 多 为 高 密 度 , 钙 化 , 周 水 肿 相 对 无 瘤 较 轻 .T增 强 多 呈 明 显 均 匀强 化 。 结 论 : C
结合 C T表 现 和 临 床 资 料 多 可做 出 正 确 诊 断。
tr t s o r i lmp o n T ma i e i i f b an y h ma o C i g - sc n n . t o s T e CT i g n f a ins i g Me h d : h ma i g o p t t 9 e w t r i y h ma we e su i d Re u t : i b an lmp o r t d e . s l h s C ma i g i ain s r v ae i ge T i g n n 9 p t t e e ld a s l e n
状。体格检查示 9例肝脾无 明显肿大 , 全
身浅表淋 巴结 未扪及 肿大 。实验 室检 查 示 2例患者贫血 , 余未见明显异常。 C T检查方法 : 采用 SE E SS MA IMIN O — T M E oi sc O m t n6l e多层螺 旋 C o i T轴 位扫 描, 均行平扫及增 强扫描 , 强扫描 是在 增 注射造影 剂 ( 普罗 胺 ) 1 碘 后 6—2 0秒扫
摘 要 目的 : 讨 原 发 性 脑 淋 巴 瘤 的 探
脑淋 巴瘤分 为原发性 淋 巴瘤和 继发 性淋 巴瘤 , 者是 全身性淋 巴瘤在颅 内的 后 侵犯 。脑 内原发性淋 巴瘤较为少见 , 病理
分为 霍 奇 金 淋 巴瘤 和 非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 以
脑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区别
脑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区别
脑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主要
区别如下:
1. 起源
脑瘤是在脑组织或周围结构中形成的肿瘤,可以是良性或恶性。
它们通常起源于脑细胞、脑膜组织或神经系统的其他组织。
相比之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恶性肿瘤,起源于
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
2. 症状
脑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瘤的类型、位置和大小。
常见的症状包
括头痛、呕吐、认知问题、运动障碍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症状可
能因病人和病例而异,但常见症状包括肿块或肿胀、疲劳、发热、
体重减轻、多汗等。
3. 诊断
脑瘤的诊断通常通过使用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
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观察脑部结构变化。
NHL的诊断是通
过组织活检或淋巴结穿刺进行的,以确定淋巴组织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4. 治疗
脑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治疗方案取决于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通常采用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
治疗方案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患者的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总结
尽管脑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是肿瘤,但它们的起源、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淋巴瘤脑部诊断标准
淋巴瘤脑部诊断标准
淋巴瘤脑部(CNS淋巴瘤)是指淋巴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脑
和脊髓)中的扩散。
在诊断CNS淋巴瘤时,通常需要满足以
下标准:
1. 病史:存在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表现,如头痛、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等。
2. 神经影像学表现:通过脑部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
脑内病灶、颅内出血或脑脊液浸润等异常。
3. 脑脊液检查:通过脑脊液的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淋巴瘤细胞)或其他异常指标,如蛋白电泳异常、淋巴细胞计数异常等。
4. 病理学检查:通过脑部病理学检查,如脑活检或脑尸检,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或肿瘤形态学改变。
正式诊断CNS淋巴瘤需要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证据,因为这
些检查方法和标准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地区可能会有些差异。
因此,最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怎样诊断淋巴瘤
癌症是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尤其是患上恶性的癌症,一旦患上就等于被下了死亡通知书。
可是,癌症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又有不同的分类。
下面给大家介绍怎样诊断淋巴瘤,具体表现如下所述。
全身检查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一经确定,为了解病灶的扩散情况,需要做全身检查,体表的淋巴结经触诊可测定,腹膜后淋巴结可通过CT和腹部超声波诊断加以明确,CT和B超检查也可明确肝,脾等腹腔内脏器的异常。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Y射线扫描检查,可探知体内潜在的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瘤细胞多可随血流周转全身,所以骨髓穿刺检查,明确其有否骨髓内转移也实属必要,此外,对瓦尔代尔环受浸润的病例,应到耳鼻咽喉科检查,诊断,并做胃X线检查,消化道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从胃开始直至大肠为止做全消化道方面的检查,或做X线检查,或做纤维内窥镜检查,当肺,肝,眼,脑,睾丸等脏器发现病灶时,要和相关脏器的专科医生边商量边做有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去体检,时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无脑癌的征兆,如果有一些反应就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适,要确诊是不是脑癌需要到医院去做具体的检查,看自己的血检指标,CEA,CA125,做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
淋巴瘤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肯定淋巴瘤的类型,即肯定诊断;二是确定病变累及的部位及范围,即临床分期,其他检查尚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CT检查,MRI检查,下肢淋巴造影,67Ga扫描等检查。
以上怎样诊断淋巴瘤的内容,不要盲目地服药,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个检查,确证一下自己的病情。
以上的几个检查方法只限于参考。
淋巴瘤虽然很可怕,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做到预防淋巴瘤的产生,从而在根本上杜绝癌症的出现。
脑淋巴瘤
鉴别诊断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1、转移瘤,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T1WI 低信号, T2WI 多呈 较高信号,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瘤周水肿与瘤体大小不成比例, 增强后,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中心坏死者呈环形强化,一些 病人可提供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史。 2、胶质瘤, T1WI 多为较低信号, T2WI 多为较高信号,病灶 境界欠清, 某些类型胶质瘤可有钙化成分,而淋巴瘤很少有钙 化。胶质母细胞瘤强化多呈不规则环形或分枝状,水肿和占位 效应更明显。耿承军等[4 ] 发现,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发 现颅内恶性胶质瘤新生血管数目较少,从而具有较低的相对脑 血流容积( relative cercbral blood volume , rCBV) ,提示 肿瘤早期强化不明显,而是缓慢强化,逐渐达到高峰,根据此可 用以鉴别恶性胶质瘤与淋巴瘤。 3、脑膜瘤, 多位于脑表面邻近脑膜部位,边界清楚, CT 多为 高密度,形态类圆形, 边界清楚, 周围有“灰质扣压征”,可有 钙化;MRI表现T1W I呈等或稍高信号, T2W I呈等、稍高或 稍低信号, ,增强后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原发性脑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 颅内恶性肿瘤,仅占颅内肿瘤的1 % ,其仅限于颅内,没有脑 部以外部位的侵犯,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以20~50 岁居多, 大多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 HL) ,且多为B 细胞上升。 临床表现常与肿瘤所在的位置有关,主要症状有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和偏瘫、感觉减退,少数患者表现为脑干、颅神 经、小脑损害和癫痫、精神障碍等。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 淋巴组织分布于人体全身的各个部位,因此淋巴瘤可 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发病率 低,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
➢ 好发于50-70岁免疫正常人群,而对于免疫缺陷者, 30-40岁是常见发病年龄段。
小结
➢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类特殊类型结外淋巴瘤,发 病率低,具有高度侵袭性
➢ 好发部位:脑室周围白质,胼胝体及基底节、丘脑 ➢ CT平扫病灶多为均匀的高或等密度,MR上T2WI信号稍
低,DWI/ADC扩散受限,增强明显强化,灌注不高, Lip峰高耸 ➢ 肿瘤进展快,预后较差,手术获益不明显,但对放射、 化学治疗敏感。及早获得病理诊断,尽早开始抗肿瘤 治疗尤为重要
临床表现
➢ 一般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 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并可伴有认知
下降、性格改变 ➢ 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
和范围,可出现瘫痪、肢体麻木、失语和共济失调等 ➢ 癫痫少见
影像学表现-体及基底节、丘脑。幕下的小 脑和脑干相对较少见
➢ CT平扫病灶多为均匀的高或等密度,周围轻中度水肿,原因可 能与瘤细胞小且多,细胞核/浆比高,细胞排列紧密导致X射线 吸收较多有关。
➢ 增强CT常可见病灶明显强化
影像学表现-MRI
➢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稍低信号,DWI/ADC呈高/低信号。 肿瘤的信号多较均匀,内部的坏死、囊变及钙化、出血少见。
病理
➢ 约95%的PCNSL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肿瘤细胞沿血 管分布,因此常容易累及血管、破坏血脑屏障。CD20常阳性。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是指恶性淋巴瘤发生于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占颅内恶性肿瘤的5%以下。
本病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
胞淋巴瘤(DLBCL)为主。
CT表现: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呈单发或多发灰质-白质
交界带区域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强化病灶,边界不清。
病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以及占位效应伴有不同程度水肿或脑积水。
增强扫描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甚至强化不明显。
MR表现:磁共振技术更具有优势,其表现形式包括T1WI的
等或低信号、T2WI的高信号和FLAIR序列的水肿区域,均可见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的强化呈现不规则的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灰质-白质交界带内弥漫性强化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部分病例MR显示颅骨骨髓、脑膜和颅咽管受累。
病理学基础: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细胞数量多,有异型细胞,有数目不等的小结构或核裂变体,出现明显的核胞比。
免疫组化检验常出现CD20、CD10和BCL-
6的阳性表达。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起源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脉络丛和免疫细胞等有关。
治疗通常采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化疗是主要方法。
目前,生物制剂治疗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L mp o r e r s e tv l n l z d y h ma we e r to p c ie y a ay e .Re u t Th r r e s s wi i g e lso n a e t u t l e sl s e e we e 1 a e t sn l e i n a d 2 c s swi m li e l — 1 h h p
1 资 料 与 方 法
断 面扫描 , 厚 1 mm, 间距 1 rm, 有 患 者 均行 层 0 层 0 a 所 平 扫 及 增 强 扫 描 , 影 剂 为 GdDT A( . mmo/ 造 — P 01 l k ) 另 有 7例 患 者 在 MR 检 查 前 采 用 GE Hip e g, sed C T机行横 断位 平扫及 增 强 扫描 , 造影 剂 为碘 海 醇 , 层
( 州 市 人 民 医院 影 像科 , 泰 江苏 泰 州 2 5 0 ) 23 0
【 要】 目的 分 析 原 发 性 脑 淋 巴瘤 的 C 与 MR 的影 像 学表 现 , 高对 该 病 的诊 断与 鉴 别诊 断 率 。方 法 回顾 摘 T I 提
性分析 1 3例 经病 理证 实 的 原发 性 脑 淋 巴 瘤 的 C 与 MR 影像 学 资料 。结 果 1 T I 3例 患者 中 , 单发 病 灶 l 例 , 1 多发 2例 ; 幕上 1 例 ; 下 1 , 2 2 幕 例 共 O个 病 灶 , 理 类型 均为 B细 胞 型 非 霍 奇金 淋 巴 瘤 , T 多表 现 为 等 密度 或 稍 高 密度 肿 块 , I 病 C MR
14 ・ 4
西部 医 学 2 1 0 1年 1月 第 2 卷 第 1 3 期 Me We t hn , a u r 0 1 V 12 , . dJ s C ia J n ay 2 1 , o . 3 No 1
原发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部病例均行 M R I 缺陷者,如w i s k o t 1 : - A i d r i c h 综合征, 平扫及增强扫描,M R I检查 采用 G E 严重的联合免疫缺 陷症及其它免疫系 S i g n a 1 . 5 T磁共振成像机,平 扫行矢 统获得性疾病的患者 【 3 I 。 状面、横断面 T 1 w l 扫描,横断面 T 2 W l 病理 肉眼观察,颅 内恶性淋巴瘤 扫描 。静脉注射对 比剂后行矢状面和 在脑内可表现为单个 的病灶,也可表 横断面 T 1 w I 扫描,对 比剂为钆喷酸葡 现为多中心性生长,既可侵犯脑膜,也 可累及脑实质。肿瘤形态多样,大多呈 甲胺,剂量 O 1 m m o l / K g 。 圆形、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也可 见呈弥漫性分布的病灶。病灶质脆,可 结 果 发生出血、坏死,但囊变罕见。肿瘤境 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其中左侧额 界不清,无明显包膜。显微镜下大多数 叶1 例 、左侧颞叶 1 例 ( 图1 ~ 4) 、胼 该类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 非何杰金病 胝体 2 例 ( 图5 ~ 8 ) 、右侧小脑 2 例。肿 型淋 巴瘤,颅 内淋 巴瘤组织学上变异 较大, 即使在同一病例的不同部位组 瘤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4 例 、形态不规 织形 态也 可有 较 大 的差异 。 则2 例,平均大小为 2 9×3 5 c m 。M R I 2 .P I L 的H R I 表现 M R I 在原 发 表 现为 T 1 w I 呈稍 低信号 3 例 、低信号 3 性淋 巴瘤的诊断中具有定位和定性等 例,T 2 W I 6 例均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 非常重要的价值,明显优于 c T 检查 。该 5 例,不均匀 1 例,增强后扫描所有病 病大部分为单发 , 本组病 例全部为单 灶 均 显示 明 显 强 化, 未 见 囊 变 和坏 死 发,这同文献报道相仿。高保安 报道 征象。6 例病灶中占位效应明显者 2 例。 组脑原发淋巴瘤 1 2例,其中单发 1 0 周围有明显水肿 4 例 、无 明显水肿 2 例, 例 ,多发 2 例 。但呈多发性 者也不在 少 增 强后水 肿 区域 未见 明显 强化 。 数,发生率为 1 1 %~ 5 2 % ,其中以A I D S 病 人 中多发者 更为 多见, 占 4 1 %~ 8 1 讨 论 %。肿瘤的好 发部位各家报道不甚一 致,但一般认 为,基 底节和脑 室旁, 以 1 .P I L的分类和病理 特征 P I L 及半球周边一带为原发性淋巴瘤较典 6 】 ,此 外,小脑 、脑 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两类,原 发性是 型的两个 发病 部位 【 指不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淋 巴瘤的 干 和脑 室 内均可 发病 。 M R I 表现为 T 1 w I 为略低信号或 等 颅 内恶性淋巴瘤,其发病率占所有颅 2 w I 为等 内肿瘤的0 . 8 %~1 . 5 % 【 】 I 。 J 。以前 由于 信号, 很少 为明显低 信号 。T
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
➢ 肿瘤多见于脑表面、额顶叶深部、基底节、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 下丘脑、小脑
➢ 该病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瘤细胞常浸润血管周 围Virchow-Robin间隙,浸润并沿着血管壁生长,近脑表面脑实质或者 中线区近室管膜周围深部脑实质的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因此好发于上 述部位
➢ CT平扫多为均匀稍高或者等密度 ➢ 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楚,DWI
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影像学表现
➢ 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脐凹征(缺口征)”、 “尖角征” 、“握拳征”、“蝶翼征”、“硬环征”等强化
➢ 出血、囊变、钙化:较少见 ➢ 无免疫缺陷者呈均匀强化,反之则为边缘强化伴中央坏死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握拳征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可见血管穿行其中
延迟1分钟增强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病灶沿脑脊液播散:可侵入脑室,沿CSF转移,可表现为多发结节灶,大 脑镰强化
影像学表现-MRS
Cho升高,NAA降低,出现高耸的Lip 峰,为特征性改变 Cho峰升高与快速细胞膜翻转,有
丝分裂活跃、富含细胞结构有关 NAA降低反映神经元损害,导致数
量减少 Lip峰提示肿瘤坏死区域的吞噬细胞
内存在大量脂质
影像学表现-PWI
灌注成像大部分为低灌注:肿瘤血管无明显的内皮细胞增生,缺乏新生 血管生成,是一种乏血管肿瘤
影像学表现-PET/CT
➢ 淋巴瘤组织的代谢高,无氧酵解增强,PET/CT常表现为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高摄取
➢ 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可达到15以上 ➢ PET/CT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大于9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近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 年版)》(下文简称共识)发布于《白血病·淋巴瘤》。
本共识的制定主要参考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以及专家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PCNSL的诊断、治疗和评估规范化。
临床表现PCNSL 病程大多在半年内,主要症状和体征因神经系统受累区域而异,但系统性淋巴瘤的常见 B 组症状(发热、盗汗和体质量减轻)在PCNSL 中罕见。
脑部受累症状(占30%~50%):主要表现为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肌力下降、感觉变化、意识水平下降、共济失调)、神经精神和行为变化(抑郁、人格改变、淡漠、思维迟钝、冲动行为、幻觉)、颅内压升高、癫痫发作等。
软脑膜受累症状(占10%~25%):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背部僵硬等。
眼受累症状(占10%~20%):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飞蚊症等。
脊髓受累症状(<1%):通常表现为亚急性脊髓病、脊柱疼痛、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等。
诊断:PCNSL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出现CNS病变。
共识推荐:优选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明确是否有颅内病变。
2、影像学检查仅能提示PCNSL可能,疾病的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共识推荐:优选立体定向导航脑组织穿刺活组织检查,部分病人需要脑脊液(CSF)检查、和/或玻璃体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3、对于整合病理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将继续对其进行病理诊断确认是否为DLBCL。
而对于整合病理诊断为非淋巴瘤的患者,则根据其此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决定再次进入PCNSL诊治流程或进入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流程。
共识推荐:颅内病变活检前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4、病理诊断确诊为DLBCL或其他CNS淋巴瘤的患者均将继续接受评估,以确认患者CNS以外的病变情况。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
王学明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2(014)002
【摘要】①目的回顾性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病例,总结其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②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临床、MRI资料。
③结果单发5例,多发1例;幕上5例,幕下1例;4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或近中线区,2例位于脑表面、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均有水肿。
强扫描呈团块状强化,诊为胶质瘤3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1例。
④结论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大多有较典型的MRI特征,也有多样性表现,只要结合临床资料认真分析病变,误诊可以是明显减少的。
【总页数】2页(P197-198)
【作者】王学明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影像科,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脑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3.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
4.MRI在脑内胶质母细胞瘤和原
发性淋巴瘤鉴别中的应用5.MRI在脑内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淋巴瘤鉴别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 图分 类 号1R 3 . l R 4. 【 中 7 34 ; 4 5 2 文献 标 识 码】A 【 章 编 号110 —33 2 1 )90 9 5 文 0 00 1 (0 0 0 9 40
M RIda n ssa d dfee t lda n sso n rc rba rmay n n Ho g i y h ma Z ANG — a g, V u, ig oi n ifrn i ig o i fitaee r lpi r o - d kn lmp o H a Tiin L S YUE j
[ sre】 0be t e Toa ay eteMRIfau e fp i r ta ee rl o - d kn lmp o Abtat j ci : n lz h v e tr so rmay i rc rb a n Ho g i y h ma( n n NHI) i re ,no d r
NHI pr e y s r r n t r o a tc bi s e e e r s c i l n l z d ov d b u ge y a d s e e t c i op y w r r to pe tvey a a y e .M RI l i c ns p an s a we e p ror e n alpa r e f m d i l — te s a d c nta 七e ha c d s a s we e p f r e n p te s. int n 0 r s 一 n n e c i r ero m d i 1 l 9 a int whi nl 1 l o y pa in h d e te t a M R fu e weghtd i gig dif s — i e ma n
稍 长 T 稍 长 T 信 号 7例 , 、 1例 DW I 表 现 为 高信 号 。 病 灶 边界 清 楚 , 为 不规 则 形 、 圆形 , 上 多 类 2例 为 结 节 状 。增 强 扫 描
原发性脑淋巴瘤核磁共振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物质代谢 的关键 酶 , 抵抗 素可 抑制 A MP K在肝 脏 和骨 骼肌
中的活性 , 抑制胰岛素受体底 物 1 、 2 ( I R S 一 1 、 2 ) 、 A k t ( 又称蛋
[ 2] 范建高. 糖尿病与肝病 的关系及 其诊治对策 [ J ] . 中华糖尿病 杂
志, 2 0 0 9 , 1 ( 9 ): 2 4 4 _ 2 4 7 .
占到 2 5 %、 6 0 %和 1 5 %。核 磁共 振平扫结果显示病灶边界清楚但 不锐利 , 增强扫 描后病灶 明显均匀强化 , 呈 团块状。 结论 原发性脑淋 巴瘤 的核磁共振表现具有一定 的特征 , 结合其他资料和手段可 以很好地对患者做 出准确 的诊断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4 8 8・
3 讨论
蛋 白含量及磷 酸化 减少 , A k t 激 活减 少。可 见 , 抵 抗 素通 过 影 响胰 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及代谢 相关 酶的转录影 响糖 、 脂代 谢, 参与机体的能量调节。 本研究显示 , N A F L D血清 抵抗 素浓 度 明显高 于健 康对 照组 , 经过 1 年 的有 氧运动锻 炼 , 运 动组血 清抵抗 素浓 度 明 显下降 , I R明显 改善 , 推 测运动 改善 N A F L D, 与抵 抗素 对脂
曾淑妍 , 王 志龙 , 黄 晓 星( 中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5 2 8 4 0 3 )
摘要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淋 巴瘤核磁共振 的特征 以及诊断 的效果 , 以便 今后更 好地提 高诊 断水 平 。方法 本 研究
回顾性分析 了我 院相关科 室近 3年来 共 8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为原 发性脑淋 巴瘤患者 的临床资料 。对 患者进行 核磁 共振平扫 和增强检查并 分析结果。结果 8 0例原发性脑 淋巴瘤 中, 单发患 者有 5 6例 , 占到 7 0 %; 多发患者 有 2 4例 , 占到 3 0 % 。T . WI 上信号呈均匀或不 均匀 的相 等或 略低 的信 号 , 在T 2 WI 上 大部 分病 灶显 示为 相等 或 略高 的信号 F L A I R上肿瘤信号稍高 。所有病灶都显示 出不同程度的水肿 : 重度水肿 2 O例 ; 中度水肿 4 8例 ; 轻度水 肿 1 2例 , 分别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3、 位于脉络丛基底和蛛网膜下腔的淋 巴细胞被激活,引起增殖,最后变成肿 瘤,然后这些细胞沿着血管周围间隙( Virchow-Robin)进入脑实质,最后到达 肿瘤生长的部位。
病理
大脑白质以额叶最常受累,然后依次 是颞叶、顶叶和枕叶。罕见颅骨发生的 PCNSL 侵及硬脑膜和头皮。
病理
光镜下,可见密集的淋巴样肿瘤细胞弥 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少, 核大,染色质呈颗粒状,瘤细胞围绕血 管呈袖套样浸润,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 形态学特征。
病理
电镜下见淋巴细胞胞质少,细胞核 大,常染色质丰富,细胞器缺乏,核糖 体丰富。该病在病理上通常属中度恶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为弥漫大B细胞 型,而来源T细胞的很少,约占2% 。免 疫组化染色可显示CD20(白细胞表面分 化抗原簇)阳性,LCA(白细胞共同抗 原)阳性。
鉴别诊断
3、多发性硬化 影像学表现脑白质多发病灶,用激素治
疗后症状体征可缓解,淋巴瘤不仅在白质也 见于灰质,且病灶大,占位效应明显。 PCNSL经激素治疗后可以缓解和消退。数周 或数月后复发,常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
原发中枢淋巴瘤治疗手段
手 术 放 疗 化 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治疗
PCNSL手术治疗
化疗
化疗使用明显改善PCNSL疗效 但标准化疗方案(CHOP、MACOP-B) 对PCNSL无效——无法穿透血脑屏障
HDMTX:最佳单药物选择 标准剂量并不透过血脑屏障 ≥1g/m2 可使颅脑内肿瘤杀灭 ≥3.5g/m2可使CSF内肿瘤杀灭 55.4月
淋巴细胞肿瘤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
注:
CNS-1:CSF无幼稚淋巴细胞 CNS-2:CSF WBC〈 5 个/μL,并见
幼稚淋巴细胞 CNS-3:CSF WBC≥ 5 个/μL,并见
幼稚淋巴细胞
血液肿瘤CNS浸润诊断
腰穿, CSF涂片, 查有无瘤 细胞
没有
症状
有,排除其 他可能病因
•脑脊液压力
•CSF细胞计数 •CSF蛋白 •FCM
(中国1978年10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工作会议)
(1)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尤其是颅内压增高 的症状和体征)。
(2) 有脑脊液的改变:① 压力增高或200mm水柱), 或大于60滴/min。② 白细胞计数>0.01×109/L。 ③ 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④蛋白>450mg/L,或 潘迪试验阳性。
无论脑脊液中细胞数多少,症状有 无,只要看到原始细胞就预示CNS复 发或浸润。
• 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 胞。当穿刺损伤引起血性脑脊液时,白 细胞计数须经校正后才有价值,也可以 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700:1的关系粗 略估计白细胞数。
【正常人脑脊液中有核细胞数参考值】
成人(0~8)×10 6 /L 儿童(0~15)×10 6 /L
一项回顾性PCR研究显示,使用两套来自免疫 球蛋白V和J区的通用引物,检测7份临床怀疑 为恶性CNS疾病、但依靠传统的细胞学不能诊 断为淋巴瘤的标本,有5份PCR结果是阳性的。 另13份来自淋巴瘤患者的标本,细胞学均未测 出有CSF侵润,但也有5份PCR是阳性的。
Gleissner B, Siehl J, Korfel A, Reinhardt R, Thiel E. CSF evaluation in primary CNS lymphoma patients by PCR of the CDR III IgH genes. Neurology 2002;58:390–396. [PubMed: 11839837] 。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附9例报告)
巴瘤呈逐年 上升的趋 势 。现搜 集我院 20 0 0~20 0 8年经手
术 病理证 实 、 资料完整 的 P N L9例 , 其 MR 表 现进 行分 C S 对 I 析并与其它脑瘤 的鉴别 , 以期提高对本病 的认识 。
1 资 料 与 方 法
T 8 ms12 0 ) E 0 T2 0 ms 扫描 , 采用轴位 , 矢状位及 冠状 位成像 , 9例 均行 02 o K 静脉注射 G D P .mm l g / d— T A后增强轴位 , 矢状位及
小脑 共发现 7例病灶。M R表现为局灶性肿块 , T WI l 枚病 灶呈低信 号 , 病灶呈 等信号 ; T WI 1 在 I 上 1 3枚 在 2 上 2枚 病灶呈高信 号 , 2枚病 灶呈等信号 , 边缘 清晰 , 围伴 小 片状 水肿 , 周 增强后 病 灶呈 中至重度 强化 , 肿瘤 占位 效应较 轻 。 结论 通过颅 内原发性淋 巴瘤的描述 , 现 MR对其具有重要 的诊 断和鉴 别诊 断价值 。 发
病灶 。
【 作者简介J胡高军(94一 , , 17 )男 江苏丹阳市人 , 医师 , 主治 大学 。
改变 。
( [ . 上) M] 北京 : 民军医出版社 , 0 : 4 人 2 41 . 0 6
临床研究表 明, 脑损伤后几 小时 至几 天 内可 发展形 成 颅 继发性脑缺血缺氧。早期临床治疗 , 通过药物 的吸收利用 , 促 进血液循环 , 减轻脑水肿 , 降低 颅 内压 , 善受 损脑 组织缺 血 改 缺氧 , 对脑 组织损伤后 的 E G异 常有 明显 的药 》 2 1 淮 0 0年 9月 第 2 8卷 第 5期
JH a a Me .e t e 2 1 V 1 8 N . ui i d Spe r 0 0, o.2 , o5 h mb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神经外科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胶质瘤1.胶质瘤:为脑内病灶,有占位效应,有多种类型,影像学表现不一。
低级别胶质瘤多为强化不明显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占位。
高级别的多为强化不均匀的混杂信号,水肿明显。
2.转移癌:患者常有原发性肿瘤史,但有时原发灶尚未发现。
典型影像学表现为皮白质交界处占位,强化不一边界清,周围水肿明显。
3.淋巴瘤:多见于中线部位,如侧脑室,胼胝体等处,多强化明显,似棉花团状。
CT多为等或略高密度,T2多为等或低信号。
DWI为高信号。
MRS可见脂质峰。
脑膜瘤1.脑膜瘤:为脑外病灶,有占位效应,多表现为均匀密度或均匀信号的病灶,强化多明显,可见有脑膜尾征。
因肿瘤位置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局部压迫症状与体征。
2.血管外皮瘤:表现类似脑膜瘤,但血管流空影多见,血供异常丰富。
该患者不排除。
2.胶质瘤:为脑内病灶,有占位效应,有多种类型,影像学表现不一。
低级别胶质瘤多为强化不明显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占位。
高级别的多为强化不均匀的混杂信号,水肿明显。
3.脑脓肿:多有感染病史,表现为颅内囊性占位,囊壁环形强化,多无结节强化。
血象常增高。
DWI为高信号。
该患者不支持。
3.炎症:多数占位效应不明显,强化不均匀,MRS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可行活检证实。
胶质瘤复发1.胶质瘤复发:患者既往手术病理证实,现磁共振显示局部有结节状强化,首先考虑复发。
需病理证实。
2.放射性坏死:多发生在放疗后1年左右,一般无明显结节强化。
有时与胶质瘤复发难以鉴别,MRS可辅助鉴别,见坏死的乳酸峰,但有时仍难以鉴别,需活检证实。
血管外皮瘤1。
血管外皮瘤:表现类似脑膜瘤,但血管流空影多见,血供异常丰富,该患者不排除。
2..囊虫病:为猪肉绦虫的虫卵引起。
可颅内多发或单发,常见表现为癫痫,有时可见头节。
多为小的环形强化灶伴灶周水肿,有时可见钙化。
该患者需要考虑。
23脑包虫病:多见于青少年,可有单个或多个颅内囊性占位,囊内头节为特征性改变,但有时仅为单个囊性变,囊壁可以钙化与强化,囊液在flair可被抑制成低信号。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12 方 法 1 例 均行 MR 检查 , 用西 门子 N V S . 1 I 采 O U 03TC型开放 式永磁 型 MR, 用 头线 圈 。平 扫包 括 .5 使 横轴位 、 状位及 冠状 位 自旋 回波 ( E ) ( R T 矢 S TWIT / E 48 1) 轴 位 快 速 自 旋 回 波 ( S T硼 ( R T 2/ 0 , T E) 2 T /E
广 西 医学 21 年 5月第3 02 4卷第5 期
5 77
颅 内原发性淋 巴瘤核磁共振成像诊 断及鉴别诊断
马春艳 归云 荣 归
俊
芦 苇
(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放射科 , 钦州市 5 5 0 E ma : a dh @yh o cm. n 3 0 0; — i m ma eu a o. o c ) l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 内原发性淋巴瘤 M I R 的特点 , 以提 高其诊 断水平。方法 对 1 例 经病理证 实的 1
2 结
肿瘤 , 也称 网状细胞肉瘤、 血管周 围肉瘤 、 微小神经胶 质瘤 , 其恶性程度高 , 病理 上多为 中高度恶性 非霍奇
金淋 巴瘤 , 大 部 分为 弥漫 性 大 B细 胞 瘤来 源 , 且 T细 胞少 见 , 奇 金 淋 巴瘤 更 少 见 … 。 临床 表 现 及 辅 助 霍
1 例患者 M I 1 R 常规扫描发现病灶 1 个 , 中发 6 其 生 于额 叶 5个 , 叶 3个 , 顶 叶 2个 , 底 节 4个 , 颞 额 基 小脑 1 , 个 右侧桥臂 1 ; 个 单发 8 , 例 多发 3例 , 3 有 例病灶累及胼胝体 , 其余病灶边界清楚 , 病灶周围轻 、 中度水肿 ; 多发者病灶较小 , 水肿 较轻。M I R 表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反复头痛半年,加重伴呕吐半月, F,48 Y
低灌注 2012.11,反复四肢抽搐7个月,F,19 Y
诊断?
2012.5.4,M,41Y
2012.5.4
2012.5.25 2012.6.28
2012.9.26
2013.6.10,M,11Y 广州管圆线虫病
2013.6.28
• T1WI明显均匀强化,切迹征 • ADW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 肿瘤呈低灌注,信号恢复率高 • Lip峰及Cho峰明显升高 • 肿瘤复发多发生于不同位置
谢谢!
2013.10.16
2014.1.20,病灶缩小
血液及脑脊液抗体阳性,10.25阿苯达唑驱虫治疗后2小时发 热,变态反应,11.6腰穿脑脊液,广州管圆线虫病抗体阴性。
低灌注
2011.12,M,32Y 诊断?
脑膜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考虑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淋巴浆细胞丰富型脑膜瘤?
2012.11,复发
CBV 图
MRS TE=30ms
信号强 度-时间 曲线图
2010.3,复发
切迹征
强化方式?
2006.8,F,56 Y
2010.1,F,60 Y
rCBV value was 3.33
2012.4,M,51Y
诊断?
(右额叶)恶性上皮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考虑转移性肺 腺癌。IHC:Napsin-A、CK7:(+);TTF-1灶区弱(+);CK20、 CDX-2、AFP、 Hepar-1:(-);Ki-67LI15%。
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邢振
• PCNL以B细胞型为主,T细胞型罕见
• 好发于邻近蛛网膜下腔脑表面、中线两旁 的深部脑实质及脑室周围。
• 非免疫缺陷性PCNL信号较均一,强化均 匀,囊变较小,钙化、出血少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2WI
T1WI
T1WI+C
DWI
ADC图
M,63 Y 2009.10
2012.4,M,53Y ,肺癌脑转移,小病灶大水肿
2010.12,头晕4天,F,71 Y
诊断?
2012.3,F,42Y
2011.10,头痛、头晕1周余 ,F,37 Y
右额叶 淋巴瘤
anaplastic astrocytoma (WHOⅢ)
胶质母细胞瘤(IV级) 淋巴瘤
2011.4,头晕、头痛2周余 。F,33 Y,中药治疗后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