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考点突破】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六考点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内容 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 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深化拓展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比较 区别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 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承认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思维辨析 (1)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 (2)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大有小,但性质是一样的。( × )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 )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决定社会发展。( × )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 × )
解析 (1)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2)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大有小,性质也不是一样的。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历史唯心主义认为杰出人物决定社会发展。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社会存在、社会意 识何者为第一性 (根本区别)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 推动作用, 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不 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历史是 由伟大历史人物创造的
人类社会有没有自 身的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的规律, 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的、不可捉摸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的偶然事件的堆积
2.在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日战争中,人民战争成为“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深刻说明“战争的 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主要表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B.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伟大创造者 C.先进阶级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主体PPT课件

刘备、不孙权都断是镇创压过农造民起义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
史的进步和发展。
归纳总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论)
1、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比俄、美要晚四十多年,但起步晚、起点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 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六号,中国仅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自己的航天员
A.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既有 送上太空,时隔短短两年之后,又一次性突破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这一载人航天领域至为关键的基本技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什么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要求
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两个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 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 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史的进步和发展。
归纳总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论)
1、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比俄、美要晚四十多年,但起步晚、起点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 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六号,中国仅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自己的航天员
A.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既有 送上太空,时隔短短两年之后,又一次性突破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这一载人航天领域至为关键的基本技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什么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要求
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两个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 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 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pt课件

13
蒋介石
第一,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第二,坚持抗战总路线不动摇,并最终赢得了中国
近代史上对外作战的完全胜利. 第三,内战失败后,在台湾深刻反省,明智的实行
了比较人道的土地改革,发展台湾经济,很快使台 湾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第四,蒋介石坚决反对台独行为和势力,维护一个 中国的基本原则,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总而言之,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 人物之一,他的功过是非,在一定的时期内还难以 得出定论
在淮海战役期间,江 苏、山东、河南等地 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 人力支援了战争,使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这足以体现人民群众 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 作用,也足以反映人 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 的作用
7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英雄人物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 的方向,起领导核心的作用
特定条件下能够促进历史 发展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 的作用
第五组
1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 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 Nhomakorabe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
的诞生,“超人”具有
推动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 和社会进步
8
英雄的定义
1.某一方面才能卓越、品质优秀而令人崇拜的人,如吕布、 毛泽东等。 2.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牺牲,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 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如黄继光、董存瑞等。 3.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毅力的人,能独自或带领周围群众一 起突破旧观念,打破旧习俗,或不畏艰险,救死扶伤,为 人民谋幸福,作出了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蒋介石
第一,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第二,坚持抗战总路线不动摇,并最终赢得了中国
近代史上对外作战的完全胜利. 第三,内战失败后,在台湾深刻反省,明智的实行
了比较人道的土地改革,发展台湾经济,很快使台 湾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第四,蒋介石坚决反对台独行为和势力,维护一个 中国的基本原则,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总而言之,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 人物之一,他的功过是非,在一定的时期内还难以 得出定论
在淮海战役期间,江 苏、山东、河南等地 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 人力支援了战争,使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这足以体现人民群众 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 作用,也足以反映人 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 的作用
7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英雄人物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 的方向,起领导核心的作用
特定条件下能够促进历史 发展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 的作用
第五组
1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 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 Nhomakorabe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
的诞生,“超人”具有
推动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 和社会进步
8
英雄的定义
1.某一方面才能卓越、品质优秀而令人崇拜的人,如吕布、 毛泽东等。 2.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牺牲,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 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如黄继光、董存瑞等。 3.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毅力的人,能独自或带领周围群众一 起突破旧观念,打破旧习俗,或不畏艰险,救死扶伤,为 人民谋幸福,作出了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第十二讲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二)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 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牛顿
孙中山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2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和 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3
时代造就英雄 时势召唤英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 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 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
是什 么为 什么
理论基础
技术
手段
做什 么怎 么做
可能
从个别 到一般
知识形态 认识世界
现实 从一般到个别
物质形态 改造世界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的变革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1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 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牛顿
孙中山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2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和 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3
时代造就英雄 时势召唤英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 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 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
是什 么为 什么
理论基础
技术
手段
做什 么怎 么做
可能
从个别 到一般
知识形态 认识世界
现实 从一般到个别
物质形态 改造世界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的变革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6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页,共32页。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 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 同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 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 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第一页,共32页。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 解放 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 人民群众 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 为了 群众,一切 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重要保证 。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 重要保证 。
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
【正确解答】 C 本题考查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能力。
②③④都正确,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历史范畴特征,故选 C
项。
第十七页,共32页。
2.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 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包 括劳动群众,也包括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把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对立起来,既否定了劳动群众是精神 财富的创造者,也否定了知识分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把知识 分子排除在劳动群众之外,显然是错误的。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 发展的历史,是 _人__民__群__众_ 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
(1)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推动 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 杰出人物 ,其主体部分是 劳动群众 。 (2)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 创造者 。 (3)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是 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 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 同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 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 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第一页,共32页。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 解放 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 人民群众 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 为了 群众,一切 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重要保证 。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 重要保证 。
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
【正确解答】 C 本题考查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能力。
②③④都正确,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历史范畴特征,故选 C
项。
第十七页,共32页。
2.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 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包 括劳动群众,也包括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把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对立起来,既否定了劳动群众是精神 财富的创造者,也否定了知识分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把知识 分子排除在劳动群众之外,显然是错误的。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 发展的历史,是 _人__民__群__众_ 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
(1)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推动 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 杰出人物 ,其主体部分是 劳动群众 。 (2)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 创造者 。 (3)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是 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高二政治课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推荐

•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 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 第三,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本身 就是直接从劳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亲手完成了许多宝贵的 精神产品的创造。
• 中国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近代英 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英国电磁学家法拉第,发明电灯、电影、 留声机的爱迪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杰出的代表。
andy jessie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乾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他出身 于法国巴黎贫穷的工人家庭,13岁就当童工, 1871年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成立了巴黎公社, 鲍狄埃被选为领导成员,参加了保卫公社的
思考:“任何一个民族,如果终止劳动,不用说一 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应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这段话说明若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根本无法进 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 史;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民群众 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人民群众(主体是劳动群众)的生产 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存在提 供了物质基础。
浴血战斗。公社失败后,他怀着对敌人的无
比仇恨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简陋的
工人屋的顶楼上,写出了这首不朽的《国际 歌》歌词,1887年11月,鲍狄埃病逝。
国际歌的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1888年 6月,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在法国工人党纪 念鲍狄埃的活动中读到了这首歌饲,连夜为 它谱写了曲子,6月23日,狄盖特亲自指挥在 集会上演唱,从此,《国际歌》传遍世界。
• 第三,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本身 就是直接从劳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亲手完成了许多宝贵的 精神产品的创造。
• 中国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近代英 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英国电磁学家法拉第,发明电灯、电影、 留声机的爱迪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杰出的代表。
andy jessie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乾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後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他出身 于法国巴黎贫穷的工人家庭,13岁就当童工, 1871年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成立了巴黎公社, 鲍狄埃被选为领导成员,参加了保卫公社的
思考:“任何一个民族,如果终止劳动,不用说一 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应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这段话说明若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根本无法进 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 史;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民群众 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人民群众(主体是劳动群众)的生产 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存在提 供了物质基础。
浴血战斗。公社失败后,他怀着对敌人的无
比仇恨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简陋的
工人屋的顶楼上,写出了这首不朽的《国际 歌》歌词,1887年11月,鲍狄埃病逝。
国际歌的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1888年 6月,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在法国工人党纪 念鲍狄埃的活动中读到了这首歌饲,连夜为 它谱写了曲子,6月23日,狄盖特亲自指挥在 集会上演唱,从此,《国际歌》传遍世界。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PPT课件

• 运用有关哲学道理回答:
2021/4/8
17
(1)为什么“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 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2)怎样理解“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 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要把“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2021/4/8
15
(2)联系上述材料,说明“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定位。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人类历史活动的 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协调发展的统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 值观。
2021/4/8
16
ABCD
2021/4/8
13
• (2004年江苏卷)3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案》规定:“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
• 材料二: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三农” 问题发出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 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才能自 觉地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
同时,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贯彻好、落 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使其在党领导人民群 众的伟大实践中变为强大的动力,促进实践的发展。
• 第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
志。只有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021/4/8
17
(1)为什么“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 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2)怎样理解“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 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要把“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2021/4/8
15
(2)联系上述材料,说明“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定位。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人类历史活动的 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协调发展的统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 值观。
2021/4/8
16
ABCD
2021/4/8
13
• (2004年江苏卷)3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案》规定:“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
• 材料二: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三农” 问题发出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 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才能自 觉地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
同时,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贯彻好、落 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使其在党领导人民群 众的伟大实践中变为强大的动力,促进实践的发展。
• 第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
志。只有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决定 唯心史 观 唯物史 观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 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 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神生活的过程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 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
不适合
经济 基础
阻碍 作用 生产力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上层建 筑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 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 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 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 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
君主专制制
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约旦、摩洛哥
政体
共和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议会制
严格的三权分立 法国、韩国 不严格分权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 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 国体服务;国体与政体之间不是简单的 一一对应关系。
国体
决定 服务于
政体
内容
形式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社会形态的结构: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 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 出来,因此,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 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分为五种社会 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 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 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 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神生活的过程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 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
不适合
经济 基础
阻碍 作用 生产力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上层建 筑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 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 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 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 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
君主专制制
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约旦、摩洛哥
政体
共和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议会制
严格的三权分立 法国、韩国 不严格分权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 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 国体服务;国体与政体之间不是简单的 一一对应关系。
国体
决定 服务于
政体
内容
形式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社会形态的结构: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 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 出来,因此,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 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分为五种社会 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 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03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 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 阶级斗争表现出来。而人民 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 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历史上许 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 艺术家本身就是直接从劳动群众中 涌现出来的,他们亲手完成了许多 宝贵的精神产品的创造
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斯大林
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 历史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首 先应当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 劳动群众的历史,各国人民的历史。
毛泽东
领导革命战争开始,反复强调动员 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群众战争
的重要性。真正的铜墙铁壁是 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
么力量也打不破的。
10
12
综上所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
13
THANKS
2020/4/27
1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制作人:蔡斌,高建,何印松,李刚,裘浩东,夏家禹
班级:1583012
演讲:裘浩1 东
创造了历史?
01 英雄史观
02 群众史观
2
3
4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 的源泉。 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 有限的,但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5
PART ONE
党的发展与人民密切相关
毛泽东思想
A
B
邓小平理论
只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和国家、社会的发 展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一观点,才有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 奋斗,战胜各种曲折和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 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D
科学发展观
11
人民群众与改革开放
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自我国人民群 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改革、深化改革。这种群众热情使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发 展、人民生活改善,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它说明我国人民群众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1
浅层分析
6
人民群众是什么
7
量 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总 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英雄人物
质
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 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8
PART TWO
2
深层分析
人民群众是什么
9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
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