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类型之诗歌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真题直击与解题方法指导(附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真题直击与解题方法指导(附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真题直击与解题方法指导(附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真题直击】[直击高考1](201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C项理解错误。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答案:C[直击高考2](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解析: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

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

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答案:BD[直击高考3](2015·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诗歌鉴赏全覆盖】2019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

【诗歌鉴赏全覆盖】2019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

【诗歌鉴赏全覆盖】2019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95道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古代诗歌鉴赏——曲苑撷英(10 道)一、“花间美人”——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详。

《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尚在世。

大约在关汉卿进行频繁创作活动的同时,元代剧坛又绽开了一树奇葩,这就是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如果说,关汉卿剧作以酣畅豪雄的笔墨横扫千军,那么,王实甫所写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剧坛上的关、王,如同诗坛上的李、杜,是一前一后出现的两对双子星座。

作为剧本,《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集贤宾·退隐王实甫拈苍髯笑擎冬夜酒,人事远老怀幽。

志难酬知机的王粲①,梦无凭见景的庄周。

免饥寒桑麻愿足,毕婚嫁儿女心休。

百年期六分干到手,数干支周遍又从头。

笑频因酒醉,烛换为诗留。

[注]①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

本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疏宕豪放”——薛昂夫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

色目人。

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

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

祖、父皆封覃国公。

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

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

元人周南瑞《天下同文集》载王德渊之《薛昂夫诗集序》,称其诗词“新严飘逸,如龙驹奋进,有并驱八骏一日千里之想”。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章出处:语文阅刊1、全国Ⅰ卷(安徽、湖北、福建、河南、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全国Ⅱ卷(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感甘冽。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 ”;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

参考答案:(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3、全国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2021全国新高考II卷诗歌陆游《示儿子》详细解析翻译

2021全国新高考II卷诗歌陆游《示儿子》详细解析翻译

2021全国新高考II卷诗歌陆游《示儿子》详细解析翻译【原题呈现】全国新高考II卷诗歌陆游《示儿子》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歌解析】一、诗题及作者:示儿子(陆游)示:指教导。

《礼记·檀弓下》:“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本议》:“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

”示儿子:指教导儿子,告诫儿子。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2024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甲卷诗歌鉴赏试题讲评课件

2024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甲卷诗歌鉴赏试题讲评课件

诗意:您看昔日的兰亭集会上,王羲之等诗人也是 用泉水代替管弦音乐的,因为有了茂林修竹、清流 激湍,所以虽然没有热闹的管弦,依然可以畅叙幽 情。
教考衔接:“兰亭帖”“湍流”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 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 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 集序》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 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 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 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 亦把湍流替管弦。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
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 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 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 多革新理论。词集有《后村别调》。《宿千岁 庵听泉》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题:宿/千岁庵/听泉
交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夜宿”和主 要内容“听泉”,整首诗紧紧围绕这 个题目展开。
标题:借住千岁庵,聆听清泉之声
全诗紧密围绕“听泉”,由来听——听的时 间长短的感觉——听的声音大小不同时产生 的感觉——用典来表达泉声胜过音乐来表达 赞美之情,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与 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细致 体察、闲情逸致,与学生习惯的“宏大主题” 迴异其趣。因为是“听”泉,所以描写主要 是通过联想与想象来完成,全诗颔联和颈联 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不同状况下泉 声的特点和感受,非常真切、生动、鲜明。
是(3分)( ) A. 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 ,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 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 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 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 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 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 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16. 本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 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 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 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 情。全诗含蓄委婉,寓意精神,意味悠长。
西


刘 禹
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锡古
背景
1、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 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 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 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 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危机四伏的时代。 2、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 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心魄的诗篇。
翻译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 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 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 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 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小结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借西晋灭吴的 历史事件,抒发了对唐统一的渴望之情;
“山形依旧”“故垒萧萧”两句借古 伤今,写山河依旧,人事不同,表达了作 者对历史兴亡的伤感之情;
同时也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兴废 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要吸收六朝灭亡的 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练习2

2024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主观题型19种(附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主观题型19种(附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主观题型19种(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无人①(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

②碛:沙石堆积之地。

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问题: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萧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字公序,号西湖醉老,明朝诗人。

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问题: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是如何抒情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称,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古都。

凤凰台:故址在金陵凤凰山上。

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一作“一水”。

③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问题:本诗为咏史怀古类作品,请分析本诗的抒情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山雨[清]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①离披:散乱的样子。

问题: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描写山雨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题目。

咏史诗(其二)〔东汉〕阮瑀①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每位学生都需要学习古代诗歌,了解古代文化,并通过古代诗歌学会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美好。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我们国家文化的瑰宝之一。

因此,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重点考虑了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这个考点测验用来考察我们的阅读理解和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考试的古诗歌考点,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诗歌鉴别和诗歌解题能力。

如何更好地准备这一考点,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中华文化制度的基本概念:如五言诗、七言诗等。

2、古代诗人的基本作品: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

3、读懂古代诗词的技巧:如平仄、押韵等。

二、阅读练习题的重要性通过练习试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诗歌,并且加强自己的复习效果。

以下是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一些练习题:1、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A、秋天的景色真美,猿猴也喜欢晒太阳B、登高以观天地之大,猿猴凄厉声鸣,景色优美C、长江之大,水势滚滚,无数琉璃般的黄叶飘落D、山中的景色清秀,江河之中河水清透,小鸟飞回晚秋答案是B,诗人杜甫用登高的方式观察自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猿猴的声音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声音的凝结,强调了山水自成一体的美景。

2、唐代张旭的《滕王阁序》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今世事如棋局。

谁人曾识,轻财重义,狎客临风,自逐东吴之绿舟。

”,其意思是:A、迎着柔和的春风,我随意地飘荡《滕王阁序》,慵懒而愉快B、我死之后,我想要我们国家的人民能够保持仁义道德的本质C、文艺的人在谈论和交流,那些风中凌乱的衣物是闲逸和无忧的象征D、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像下棋,谁是赢家还未可知,要坚守中庸之道答案是D,他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赏析滕王阁,阐述所感所想,关注社会整体的大环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 古典诗词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 古典诗词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2015届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蘩①《诗经》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②,夙夜在公③。

被之祁祁④,薄言还归⑤。

[注]①蘩:白蒿,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②被: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

僮僮:形容首饰盛貌。

③公:公庙。

④祁祁:形容首饰舒散。

⑤归:归寝。

(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2)诗歌最后四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繁忙劳作、无暇自顾的宫女形象。

她或终日在池沼、山涧为公侯采蘩,或终日在公庙伺候,十分辛苦。

(2)对比手法。

通过表现采蘩宫女发饰的变化,表现她们的辛苦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采蘩宫女的深切同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怨歌行[汉]班婕妤[注]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班婕妤:西汉扶风人。

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妃嫔的称号)。

后来遭到赵飞燕的诽谤,从此失宠。

此诗作于失宠之后。

(1)诗歌中“扇”这一意象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2)诗歌中的女诗人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1)①“扇”是诗歌的线索,使诗歌内容紧凑。

②女诗人以扇喻己,借物抒情,使诗歌含蓄蕴藉。

通过表现“扇”的命运,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由受宠到失宠的遭遇。

(2)相同点:都曾对爱情充满憧憬,但最终都被遗弃。

不同点:①身份地位不同。

女诗人贵为妃嫔,深居宫中,追求的是皇上的爱情;而《氓》中女主人公只是普通百姓。

②被遗弃后的表现不同。

女诗人被遗弃后,只是怨恨;而《氓》中的女主人公在被遗弃后,表现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5年高考评证类诗歌鉴赏最新模考题精选

2025年高考评证类诗歌鉴赏最新模考题精选

2025年高考评证类诗歌鉴赏最新模考题精选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唐庚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何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①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②,肯与年少争春风?【注】①东君:指司春之神。

②丈人行:指父辈,长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生动描绘了桃李花开之绚烂,第二句又进一步表现桃李花开之盛大。

B.“不应”承接前句“春深”构成语意的转折,“尚有”又强化这种意味。

C.因为一直在寒冷的冬天开放,所以与桃李甚少往来,对此梅花深感遗憾。

D.梅花与桃李象征着不同之人,而诗人对梅花的理解,含有以梅自喻之意。

16.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当朝权贵见此诗,“恶其自尊”,遂将唐庚贬黜。

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庚“自尊”之意?请结合诗歌分析。

(6分)【答案】15.C(“对此梅花深感遗憾”错误,“桃李未在交游中”表现的是梅花的高洁孤傲,没有遗憾之情。

)16.①梅花在桃李花开之时开放,显得不合时宜,暗示诗人也是一个不合于俗的君子。

②向来梅花只在严冬开放,不会与桃花来往,暗示诗人孤芳自赏,不愿与小人交往。

③梅花身为长辈,不屑与桃李争妍,暗示自己也不屑与小人争权,对得势小人有轻蔑之意。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节选)李白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①转秦地雷。

【注】①毂:车毂,车轮中间车轴贯入处的圆木。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苏轼的“卷起千堆雪”相比,“流雪山”除同样描写壮丽景色外,还多了宁静的氛围。

古代诗歌阅读(2020-2021年高考汇编-解析版)

古代诗歌阅读(2020-2021年高考汇编-解析版)
本汇编精心收录了2020至2021年高考中的古代诗歌阅读真题,并配备了详尽的解析。通过阅读本汇编,考生可以深入了解古代诗歌的考点、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古代诗歌阅读的应试能。每道真题后均附有答案及解析,旨在帮助考生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同时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答题。然而,请注意,本汇编的时间范围仅限于2020至2021年,对于2022至2024年的高考内容,考生需另行查阅相关资料。尽管如此,本汇编仍不失为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值得广大考生仔细研读。

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

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

专题01 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

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答案】B【详解】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无为”的思想,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B项。

【点睛】本题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思想,揭示先贤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意在启发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摘编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2.(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答案】C【详解】依据图示可知,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

故选C项。

【点睛】本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考题中的诗歌 诗歌中的历史——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

考题中的诗歌 诗歌中的历史——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
A. 春秋 战国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 B 秦汉时期 . D 隋唐时期 .
题 必 须把 握 好 杜 甫 生 活 的 时代 和 作 品 的 风 格 。 A项 王
羲之 是魏晋 时期的 ,而杜甫是唐朝。C项和 D项 中颜
真卿、柳 公权是楷 书,比较严谨。而诗 句中的 书法 家
潇 洒 不 羁 ,作 品 酣 畅 淋 漓 ,快 如 云 烟 ” “ 。
的沙尘暴 13 9 2年 1 ,13 4次 9 3年 3 8次 ,13 94年 2 2
次 ,13 9 5年 4 0次 ,整个 沙尘暴肆 虐范 围达 10 0 0万
英 亩 。沙 尘 暴 造 成 美 国农 业 减 产 和 农 业 收 入 减少 。频
这一情景最早 可能 出现于

繁的沙尘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 ,如 同恶梦一般 ,当时
切 关 注 的环 境 问题 。
例 6 ( 卷 3 题 ) 《 语》 日 : “ 而优 : 天津 7 论 学
则仕 。 ”宋 真宗在 《 劝学诗》 中说 : “ 男儿欲遂平 生
下山时去掉后 齿。 李 白 《 游天姥 吟 留别》 “ 公 梦 : 谢
擢通判 ” ,就 是对这一现 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 反映 的
情况发生在
宿处今 尚在 ,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 着谢 公屐 ,身登青
云梯 。 ”考题 旨在 考查教材基础 知识 ,同时涉及 文学 和史学的结合 。 答 案:C 例2 ( : 江苏卷 2题 ) “ 帽露顶 王公 前 ,挥毫 脱
9 代 先 后 以 “自强 ” 求 富 ” 为 旗 号 进 行 的 洋 运 O年 “ 务
动; “ 面未收功一战”则指 中 日甲午战争宣告 洋务 海
运动 的破 产 。
答案 :C 例 5 ( 东卷 1 题 ) “ 间处 处倡 民主 ,天 : 广 1 人 上谁人奉 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 ,惊传飞艇上天堂 。 ”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资料.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资料.

诗词单选诗言史、诗言情、诗言志,历史题材的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

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诗入题,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使严肃的试题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

中古史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 D2.《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这种现象出现在: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该诗反映了奴隶社会何种社会制度A.分封制和井田制 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与井田制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们出自A.楚辞体《离骚》 B.纪传体《史记》C.编年体《资治通鉴》 D.叙事体《通鉴纪事本末》5.“宣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

楹联褒扬的是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司马迁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朝李白的《古风》诗颂扬了秦始皇哪方面的业绩?A.统一中国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轨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朝章碣的诗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反击匈奴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灭六国8.“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秦朝民谣反映了百姓痛恨的是: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土地集中 D.兵役繁重9.“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的诗高度评价的政策是:A.战争政策 B.和亲政策 C.汉化政策 D.开放政策10.“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鲁迅先生对哪一部史书的评语?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1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全国各地2019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DOC

全国各地2019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DOC

第9课诗歌与小说1.(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2.(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C.杜甫 D.白居易【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 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①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②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③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④正确,选择C 项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例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例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题型分类例析1.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题型特点史料主旨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着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一般此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判断;解题技巧史料主旨型选择题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其具体做法如下:1读: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2找: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3联: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4析: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题型特点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课本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所学以外的史实,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历史结论或者论证历史现象的题目;这类题目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解答此类型题与文字史料型选择题相似,但又有极大的不同;文字史料型选择题多是紧扣史料的主旨信息,理解史料蕴含的观点或者历史结论,而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是理解题干材料,判断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结论,材料只是试题的依托;一般运用读、联、析三步法解答;1读:通过阅读题干,搞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理解材料所述情境的历史时代或历史现象,确定历史现象所涉及的历史背景;2联: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阶段特征,回忆所学的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思考;3析:在判断和关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3.文字材料论证型选择题题型特点文字材料论证型选择题一般是指运用史料文献、图表等材料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以此为依托,设计考查角度分析论证历史现象或历史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学科能力,具有创新性、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特点;其命题形式或者题干材料是论据,观点在选项中,或者观点在题干中,要求学生在选项中找出相应的论据;解题技巧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1确定主题:通过对题干材料观点或历史结论的理解,明确题目考查的主题及考查的主要角度;2明确考向:判断题目是据题干结论寻找史料或者史实依据,还是从题干材料理解出历史结论、明确解答的思维方向;3巧用方法:解答这类题目一般采取史论结合法、特征分析法等;灵活运用这些解答方法,分析材料观点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史学研究理论思考判断符合题意的答案; 4.表格类选择题题型特点历史表格类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通过定量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与特征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这类选择题主要是公式、统计图,包括线条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图、动态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政治、经济史命题较多;解题技巧表格数据型选择题解读方法:“三看两注意”;1“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或数据中的文字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2“两注意”,一注意数据表格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二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数据表格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5.图片、漫画类选择题题型特点图片、漫画类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综合考查学生判读图片、提取信息和阐释历史的能力;该类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技巧解答此类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所提供的图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判读,一般应做到“四审、三判、二补、一理解”:1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类别;2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一是要以图补文,因为有些信息在文字中交代得不明确,却在图片中给出了补充,这可能是判读信息的关键所在;二是要以文补图,这是图片题最主要的一种信息提供方式,因为大多数图片不可能全面地展示相关信息,这就需要通过题干文字或图片名称来给予补充说明,这是判读信息最不该忽视的地方;通过图文信息的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以准确解答;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证;特别是根据历史漫画准确判定主题喻意;学生要能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6.地图类选择题题型特点这类选择题是题干中把历史地图作为重要的命题材料,并依据历史地图提供的主体信息而设计的一种题型;由于历史地图展示了过去人们的活动空间、进程和特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故具有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读图获取历史信息,形成历史多层次、全方位的联系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解题技巧1解答此类型选择题主要方法:通过对图中自然地理名称、政治地理名称及变化、经济和政治地理区域范围及变化等所反映的信息来判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物、历史特征或形成原因一般要从历史事物的名称变化、历史事物区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三方面来思考;2解答这类试题的正确方法策略:抓住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有效的联系,并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7.历史概念型选择题题型特点1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的能力,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这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等;2这类题目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要用到历史概念;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选择题需要在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考查角度运用以下方法解答;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8.比较型选择题题型特点1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2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3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通常后一种更常见;解题技巧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2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3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4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9.因果关系型选择题题型特点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解题技巧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10.探究型选择题题型特点探究型选择题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境,要求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件,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探究,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解决相关问题,具有开发性或探究性的特点;试题的设问多为“□□应为”“符合XX探究主题的材料是”等形式;解题技巧解答此类试题,一是阅读探究情境,明确主题,充分挖掘探究情境所蕴含的有效信息,明确研究主题;二是利用史实支撑法等分析备选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这类题目解答多运用阶段特征分析法、史实支撑法、理论分析法等;11.逆向否定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逆向型选择题,又叫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选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利用学生在考试中的思维惯性来设置答题陷阱,来考查学生的仔细审题能力和细致阅读能力、准确理解历史的思维品质等;解题技巧1抓题干关键词: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否定词,这些词语的设置有的比较明显,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发生的”等;注意运用“错误的选项就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这一原则来确定出最后的答案;2解答的主要方法: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得出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②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历史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认识,直接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题目略有难度,暂不能确定某个选项的正误时,假定某一选项正确,然后根据历史事实、结论与历史逻辑关系进行历史推理,得出正确答案;12.史学研究型选择题题型特点史学研究理论型题目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选择题型多是以引用某些着名史学家、历史哲学家的话语或者某些关于史学理论研究新趋向的史学话语作为题干,简单地考查对史学思想、历史观、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解运用;此外还有一种是提供史料或历史观点,考查史料学的研究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客观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学科能力;解题技巧1明确试题考查方向;据题目和解答要求,确定命题的角度和思路,确定题目考查的主题和方向,如分清是对史学思想还是历史史观、是史料鉴别运用还是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等;2解读题干材料,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迁移或依托所学历史知识,运用所知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分析各备选项或设问,据题目要求运用必要的史学知识、史学研究方法、史观解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试题类型之诗歌
1. 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答案:D 从龙舟得出答案。

“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和端午节相关。

2.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答案C 。

从四句诗歌的含义理解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