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药材有哪些

合集下载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是中国最大的苗药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苗药资源。

这里列举一些贵州苗药的种类:
1.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痛等疾病。

2. 贯众:具有消肿解毒、活血化瘀、利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淤滞等疾病。

3.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降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咳嗽等疾病。

4. 鸡血藤:具有壮阳、活血化瘀、止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痔疮等疾病。

5. 川乌: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病、痛经等疾病。

6. 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降压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等疾病。

7. 五倍子:具有止泻、收敛、抗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腹泻、便血等疾病。

8. 姜黄: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

9. 甘草:具有抗炎、平喘、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疾病。

10. 土杜鹃: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贵州的苗药种类,贵州因地域广阔、物种繁多,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苗药。

这些苗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贵州中草药现状及前景

贵州中草药现状及前景

贵州中草药现状及前景1、药材资源: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省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河谷深切,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种类繁多;又正值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汇处,导致本省自然面貌十分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

据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中药材4294种,是全国四大中药材基地之一,号称“天然药库”。

贵州道地药材有杜仲、天麻、吴茱萸、五倍子、何首乌、黔党参、龙胆、天冬、金银花、桔梗、半夏、桃仁、雷丸、金果榄、木蝴蝶、南沙参、木爪、黄精、白芨、续断、重楼、茯苓、灵芝等。

2、生产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贵州省各地区、专州已建起多个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如施秉太子参基地、赤水石斛基地、湄潭黄柏基地、凤冈天门冬基地等。

但是贵州省中药材发展中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是:中药材生产特点不突出,整体发展意识淡薄,集中度低,管理水平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生产经营粗放,规模小,布局分散,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档次不高,低水平重复严重,独家生产的优势品种少,形不成规模;科技投入不足,实验条件和设备落后;信息不灵,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机构不完善等。

3、发展前景:贵州省有丰富的药材资源;适宜的气候、土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中药材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贵州省的中药产业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后续经济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根据全省医药工业发展及中药资源品种优势,以省内制药企业为龙头,重点建设天麻、杜仲、喜树、银杏、淫羊藿、头花蓼、观音草、艾纳香、何首乌、桔梗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与产业链,将形成具有贵州特色并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通过科学规划、专家论证,各地千方百计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努力为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据了解,全省已有30多个县以政府协调服务、省内各企业购买或租赁荒山土地、公司加农户等形式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一些基地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正与国内外的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加紧中药材的GAP试验示范研究。

在贵州种植什么药材

在贵州种植什么药材

在贵州种植什么药材贵州地处中国的亚热带和喀斯特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种植多种药材。

以下是贵州常见的药材品种及其特点:1. 何首乌:何首乌是一种传统的滋补药材,具有活血、补肝肾、益精血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何首乌的生长。

贵州的何首乌品质优良,被誉为“天下第一何首乌”。

2.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适宜紫花地丁的生长和繁殖。

3. 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湿、利尿排浊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适宜,土壤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薏苡仁的种植。

4. 苦参:苦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苦参的生长和繁殖。

5.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补气养阴、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宜黄芪的生长。

6. 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经典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适合川贝母的生长。

7. 桑叶:桑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降血糖、清热解毒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适中,土壤富含有机质,适宜桑叶的种植。

8. 鹿茸:鹿茸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肾阳、壮阳补精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适宜,适合鹿茸的生长。

9. 灵芝:灵芝被誉为“仙草”,具有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适宜灵芝的生长和繁殖。

10.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解毒退烧等作用。

贵州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适合金银花的种植。

贵州具有丰富的药材种植资源,上述只是其中常见的一部分。

而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药材品种也逐渐开始在贵州种植,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的药材产业有望进一步壮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中药材概况

贵州中药材概况

贵州中药材概况贵州中药材概况品种优势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质量好;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矿藏丰富,蕴藏着许多矿物药。

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现有中药品种4802种,其中植物药材4419种、动物药材301种、矿物药材82种,中药材种类数位居全国首列。

中药材蕴藏量达6500多万吨,民族药品种1500余种。

属贵州省的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半夏、石斛、何首乌、天然冰片、重楼等数十个品种。

目前,全省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77个,种植面积达200万亩。

珍稀名贵品种:珠子参、虫草、艾片、麝香、牛黄、穿山甲等。

道地品种: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黄柏、首乌、胆草、天冬、黄精、银花、桔梗、吴茱萸、黔党参、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参、毛慈姑、马槟榔、仙茅、冰球子、白及、重楼、茯苓、朱砂、水银、明雄黄。

家种(家养)品种:野变家及引种成功,并能提供一定商品的大约有80种。

主要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乌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术、云木香、麦冬、山药、菊花、牛膝、桔梗、白芷、瓜蒌、红花、延胡索、女贞子、干姜、大黄、泽泻、生地、玄参、丹皮、香橼、无花果、紫苏、白芍、鱼腥草、艾纳香、板蓝根、砂仁、大力子、枳壳、栀子、木瓜、薏苡、荆芥、火麻仁、莱菔子、三尖杉、喜树等。

贵州中药材发展现状目前,贵州省中药材家种栽培品种在原有40余种基础上,又增加了如下近40个品种:淫羊藿、半夏、太子参、天冬、黄精、重楼、百合、薏苡、瓜蒌、姜黄、射干、玉竹、冰球子、毛慈姑、银杏、喜树、丹参、头花蓼、芦荟、五倍子、薯蓣、玫瑰、百合、浙贝母、北板蓝根、白花前胡、柴胡、白及、灵芝、草乌、知母、猫爪草、花椒、姜、山苍子、大果木姜子、金铁锁、倒提壶、苦荞头、乌骨鸡、鹿、乌梢蛇等。

其中,经国家中医药局考察后在贵州建立定点药材生产基地13个品种,18个基地,这些品种是石斛、半夏、杜仲、龙胆、茯苓、吴茱萸、天冬、黄精、金银花、苦荞头、冰球子、白芍、桔梗,支持资金达250万元(不含地方匹配资金)。

适合贵州种植的中草药

适合贵州种植的中草药

适合贵州种植的中草药
一、板蓝根
1、板蓝根,又称为牽牛子、牛龈、荆芥子、荆粉蒿、蓝天花、金花藤、小蔓藤等,属于藤本植物。

它是美中不足的全目,大陆上出产最多,用途最广,是最主要的中草药之一。

板蓝根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神药”,已经被人们熟知了。

2、板蓝根的主要成分有黄酮、酚类、多酚、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具有清热解毒、驱风散寒、止血、消炎、抗菌等功效,是治疗风湿、头痛、热毒等方面的绝佳药材。

板蓝根可以治疗热毒疹、风热邪凉、上呼吸道感染等,活血止痛,有极好的疗效。

3、板蓝根在贵州多处都能种植,有良好的抗病、耐旱能力,能够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短期内发育出极大的茎叶,而且它的细枝非常坚韧,可以长时间的经受大风雨的拉扯,成为众多草药的原材料之一。

4、板蓝根还可以用来抗病毒,抗菌,抑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在抗癌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且在治疗肝病等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所以板蓝根是贵州市场上常用的一种中草药。

二、太子参
1、太子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早期在中国就有收集和使用的记载,有“六味地黄,八味太子参”之说。

2、太子参的主要成分有山豆根素、甾体甙、萜类、阿魏酸等。

它不仅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氧化,抗衰老等保健作用,还可以抗寒、抗病毒,以及加强免疫力等功效。

3、太子参在贵州种植特别合适,首先它在贵州多处都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耐旱能力强,还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在贵州种植时只需要让它小心耕种即可。

4、太子参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如酿酒、制作糕点、调味品、烹饪调味药等,不仅可以提供美食,还可以有助于调节人体的营养。

它在贵州种植的成功,不断的滋养着整个地区的经济。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苗药种类

贵州苗药种类贵州苗药是指贵州省苗族地区特有的传统药物,是苗族人民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这些传统药物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疗法在民间广泛应用,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治疗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贵州苗药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多种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贵州苗药种类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

一、植物类1. 雷丸:雷丸是一种由雷公蕉(学名:Musa paradisiaca)制成的中草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筋骨酸软等风湿性关节炎。

2. 苦木:苦木是一种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植物,其根皮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

3. 长寿葫芦:长寿葫芦是一种苗族人民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4. 雪莲花:雪莲花是一种生长在贵州高山地区的珍稀植物,其花瓣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

5. 银耳:银耳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实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滋补养颜、养心安神等功效。

二、动物类1. 蝎子:贵州苗族地区常见的一种动物类药材。

蝎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镇痛等作用,在民间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2. 蜂蜜:蜂蜜是苦木山地区苦木树上采集到的天然产品。

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滋补养颜、润肺止咳等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咳嗽、气管炎等疾病。

3. 蛇胆:蛇胆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类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

在苗族地区,蛇胆常被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急性肝炎等肝胆系统相关的疾病。

4. 虫草花:虫草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山地区的珍稀动物类药材。

虫草花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在苗族地区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患。

5. 鳄鱼:鳄鱼是苯山地区常见的一种动物类药材。

鳄鱼肉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补益肾阳、强筋壮骨等作用,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阳虚体弱和关节退行性变等问题。

贵州药用植物

贵州药用植物

贵州药用植物贵州,中国南方面积最大的省份,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也融合了本地特有的植物文化。

贵州省本土植物超过6000种,其中药用植物超过400种,其中包括野生、更多的栽培植物,以及独特的栽培方式,这些植物构成了贵州特有的药用植物文化。

贵州的药用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比如:芦根、拉立、葛根、大肠草、马兜铃等。

芦根属于湿热性,有清热解毒、补血活血、安胎活表等功能;拉立属于苦涩性,有清火热、调经止痛、消炎止血等功能;葛根是温和的,有缓解痉挛、调经止痛的功能;大肠草属于温热性,有清热解毒、补血助气的作用;马兜铃属于甘苦性,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调经等功能。

这些药用植物有着独特的药用效果,在贵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们被广泛用于药房、中药饮片制作以及临床治疗中。

贵州本土特有的药用植物有着传统的文化底蕴,还与民族特点,气候及地理环境相结合,形成了贵州特殊的药用植物文化。

在贵州,药用植物不仅仅是用来调理身体健康,他们也是贵州民间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一种重要内容,被用于各类文化传唱活动,如民俗曲艺和神话传说等。

贵州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历史也很悠久。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朝,就有赵青乔、赵嘉逊等著名的药学家提出了一些贵州药用植物的药膳、药方等。

明朝期间,贵州药用植物也开始大量使用,例如:毛婆子草、重楼草、毛斗草等,有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从而得到了极大的推崇。

今天,贵州药用植物已经成为贵州一大宝贵财富,政府也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发掘利用,积极支持传统草药的推广应用,同时积极推进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工作,发展草药药研发,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管理,发挥植物药物在贵州传统药物养生和疾病诊治方面的作用。

贵州药用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及中国现代药物发展的重要资源,应该受到充分重视,得到全面支持和发展。

科学研究贵州药用植物资源,发挥传统文化在药物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优化贵州药用植物的质量结构,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的药效活性,将贵州药用植物发挥出更好的传统文化价值,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药材有哪些

贵州药材有哪些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部,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草药资源。

药材作为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长在贵州地区的常见药材,以及它们的药用价值。

一、薏苡仁薏苡仁,又称苡米,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

薏苡仁是一种黄色的小颗粒,可以作为食物也可以入药。

它有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腹痛、脾胃湿滞等病症。

此外,薏苡仁还可以用于美白和祛斑,是一种常见的美容食材。

二、黄芪黄芪,是贵州常见的中草药之一。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体虚乏力、气短乏力等病症,对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和缓解疲劳具有显著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加快身体康复。

三、当归当归,又称女药、川芎,是一种常见的贵州药材。

当归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妇女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当归还可以用于改善面色暗黄、肌肤不光滑等问题,是女性美容常用的草药之一。

四、石斛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贵州地区是其主要产地之一。

石斛具有滋阴养肺、益气补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病、肾病等疾病。

石斛还被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其提取物可以用于护肤品的制作,具有保湿、抗衰老等效果。

五、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见的贵州药材,也是中国传统草药中的名贵药材之一。

川贝母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中医药学中经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病症。

此外,川贝母还可以用于消食化痰、提高消化功能。

六、柴胡柴胡是贵州地区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具有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医药学认为,柴胡可以用于治疗气滞、肝胆湿热等疾病,对于调节情绪、改善情绪不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柴胡还可以用于改善肝功能、降低胆固醇,是一种保肝药材。

以上所介绍的仅仅是贵州地区药材的冰山一角,贵州拥有众多的草药资源,其中许多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了解和利用好这些药材,可以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并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贵州的山区种植的药材

贵州的山区种植的药材

贵州的山区种植的药材贵州的山区种植的药材黔东南低中山丘陵:以低中山为主,东部西部起伏较小,森林覆盖面积达33﹪以上,中部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气候温暖湿润。

家种药材主要有茯苓、杜仲、厚朴、菊花、山药、瓜蒌、黄柏、桔梗等;野生药材主要有何首乌、南沙参、龙胆、白及、天冬、黄精、天麻、前胡、钩藤、通草、山慈菇、射干等;动物药材有穿山甲、乌梢蛇、蕲蛇等;矿物药材有朱砂、石膏等。

黔南山原山地河谷:以中低山、河谷为主。

夏季炎热.冬季温暖。

雨热同季,无霜期长。

家种药材主要有杜仲、砂仁、艾纳香、通草、木蝴蝶、乌梅、木瓜、桔梗、三七、木鳖子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马槟榔、通草、木蝴蝶、石斛、何首乌、续断、黄精、五倍子、南沙参、桔梗、龙胆、姜黄、金银花、桃仁、百部、白及、仙茅等;动物药材有麝香、穿山甲、乌梢蛇等。

瓜蒌的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长达10米;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

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长宽均约5-20厘米,常3-5 (-7) 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叶基心形,弯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被长柔毛。

卷须3-7歧,被柔毛。

花雌雄异株。

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一单花并生,或在枝条上部者单生,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粗壮,具纵棱与槽,被微柔毛,顶端有5-8花,单花花梗长约15厘米,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5-2.5 (-3) 厘米,宽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齿,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状,长2-4厘米,顶端扩大,径约10毫米,中、下部径约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3-5毫米,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长20毫米,宽18毫米,顶端中央具1绿色尖头,两侧具丝状流苏,被柔毛;花药靠合,长约6毫米,径约4毫米,花丝分离,粗壮,被长柔毛。

1.贵州省特产清单—药材

1.贵州省特产清单—药材

品名产地简介价钱品名产地简介价钱贵州省特产清单—药材威宁党参贵州省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威宁党参为地理标记保护产品,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特地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 万公斤左右。

每公斤产地小条货售价90 元左右、中条货因质量不等价在98-105 元之间,过 3 个筛饮片价在 110-115 元之间(信息根源:威宁中草药网)圆珠半夏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圆珠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我国重要产地是贵州大方,大方圆珠半夏素以质优效佳而出名中外,曾获“贵州十大名药”、“贵州地道药材”等盛誉,在主要出口国日本享有“免检”待遇。

当前,大方圆珠半夏栽种面积达到16000 亩,年产优质圆珠半夏 2000 吨,产值 2.4 亿元,栽种田户达到 4000 多户,从事地产圆珠半夏药材经营的公司有10 余家。

半夏市场货源多以小批量走动,行情保持坚硬,现市场甘肃统个售价100-105 元,法半夏统105-110 元,姜半夏 110-115 元。

(信息根源:中药材天地网 )品名德江天麻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产地德江天麻,中药材,贵州省德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记产品,其特点是:栽种历史悠长,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固,含天麻素 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 0.13%。

利用开发的天麻酒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官方数据显示, 2008 年,全县商品麻栽种面积已达 20 余万平方米,年产干麻 20简介多万公斤,产值近5000 万元。

在贵州大学、温州大学辅助下,德江天麻在深加工上也获得了打破,成功研制出“天麻多糖口服液”。

截止 2011 年,德江天麻研发龙头公司 3 家,注册天麻产品品牌商标 4 个,年精、深加工天麻 600 余万斤,产值可达5000 余万元,实现税收 200 余万元。

市场价钱德江干天麻每斤180-280元价钱不等(信息根源:贵州农经网)品名贵州灵芝贵州省遵义、毕节、黔南州地域产地灵芝自古以来就被以为是祥瑞、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 、“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久以来素来视为滋补强健、固本扶正的珍简介贵中草药。

(完整word版)贵州中草药资源概况

(完整word版)贵州中草药资源概况

贵州中草药资源概况贵州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4290 种,其中植物药3924 种,动物药289 种,矿物药77 种。

全国统一普查的363 种重点品种中,贵州有产的326 种占89.61%,国家收购的重点药材贵州有250 种。

在贵州有分布,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影响、质量佳的中药,代表品种有:天麻、吴茱萸、金果榄、南沙参、毛慈菇、白芨、黄连、石斛、南沙参、竹节人参、杜仲、黄柏、半夏、天冬、首乌、银花、虫草等等。

特有种药用植物:特有种是指目前在贵州省境内发现有分布并具有药用价值而我国其它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无分布的物种,其代表物种有:银背叶党参、梵净山冠唇花、梵净山火绒草、梵净山紫苑、梵净山石斛、梵净山小檗、梵净山蒲儿根、短茎淫羊藿、黔蒲儿根、贵州柴胡、贵州地黄连、长苞景天、小檗、小叶淫羊藿、德务淫羊藿、贵州鹿蹄草、贵州缫丝花、花溪娃儿藤、黔苣苔、花叶菝葜、淫羊藿、德务淫羊藿、贵阳鹿蹄草、贵州橐吾、贵州金丝桃等。

栽培药材:是指贵州野生变家种,引种成功并具有一定规模及产量的中药材,其代表品种有:天门冬、天麻、杜黄柏、仲黄柏、吴茱萸、金银,石斛、火麻仁、枳壳等。

大宗药材:是指我省产量较大,分布较广,其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药材,其代表品种有:天门冬、大青叶、银花、桔梗、白芍、瓜篓、首乌、板蓝根、淫羊藿、泡参、白芨、半夏、夜交藤、女贞子、三颗针等。

道地药材:天冬、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黄柏、何首乌、龙胆草、黄精、金银花、吴茱萸、黔党参、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参、毛慈姑、马槟榔、仙茅、冰球子、白芨、重楼、茯苓等。

其它经济价值的中药材:是指既有药用价值,又有其他重要经济价值的中药材。

其代表品种有:五倍子、山药、土茯苓、女贞子、鱼腥草、蜘蛛香、魔芋、银杏、木姜子、山苍子、百合等。

省内各地区药材资源分布:1. 铜仁地区内有武陵山脉,海拔高达2493 米,此外多为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湿度大,日照少。

贵州省的山区种植的药材

贵州省的山区种植的药材

贵州省的山区种植的药材贵州省的山区种植的药材黔西高原山地:高原破碎、地貌切割,相对高差大。

气候悬殊,河谷温暖、山地温凉、高原寒冷,植被呈多样性。

家种药材主要有杜仲、厚朴、天麻、党参、川牛膝、姜黄、乌梅、桃仁、三七等;野生药材主要有天麻、天冬、黄精、茯苓、续断、天南星、黄芩、何首乌、五倍子、独活、半夏、南沙参、龙胆、白及、草乌、玉竹、赤芍、秦艽、防风、山慈菇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麝香、穿山甲、牛黄、乌梢蛇等。

党参的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乳汁。

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长15-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

茎缠绕长约1-2米,直径2-4毫米,有多数分枝,侧枝15-50厘米,小枝1-5厘米,具叶,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无毛。

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于对生,叶柄长0.5-2.5厘米,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6.5厘米,宽0.8-5厘米,端钝或微尖,基部近于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分枝上叶片渐趋狭窄,叶基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疏或密地被贴伏的长硬毛或柔毛,少为无毛。

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有梗。

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片宽披针形或狭矩圆形,长1-2厘米,宽约6-8毫米,顶端钝或微尖,微波状或近于全缘,其间湾缺尖狭;花冠上位,阔钟状,长约1.8-2.3厘米,直径1.8-2.5厘米,黄绿色,内面有明显紫斑,浅裂,裂片正三角形,端尖,全缘;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5毫米,花药长形,长5-6毫米;柱头有白色刺毛。

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短圆锥状。

种子多数,卵形,无翼,细小,棕黄色,光滑无毛。

花果期7-10月。

党参的繁殖技术用种子直播、育苗移栽,但以前者好。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边搅、边拌、边放种子,待水温降至不烫手为止。

再浸泡5分钟。

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内,再水洗数次,置于砂堆上,每隔3-4小时用15℃温水淋一次,经过5-6天,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贵州十大道地中药材排行榜

贵州十大道地中药材排行榜

贵州十大道地中药材排行榜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其中包括众多珍贵的中药材。

这些道地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性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贵州十大道地中药材的排行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的宝贵财富吧!一、黄芪黄芪,又名黄精,是贵州最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

其根部富含黄酮类、异黄酮类、皂苷类和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

贵州产的黄芪质量上乘,广泛应用于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中。

二、川贝母川贝母,是贵州地区最著名的中药之一。

它生长在贵州的高山地区,叶片厚实,质地坚韧,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贵州的川贝母品质优良,药效显著,受到了中医界的高度认可。

三、当归当归,在中医药中是一味极为重要的药材,被誉为“女人之药”。

贵州生产的当归,因其生长环境独特,品质上乘,养血活血、调经补气的功效更为显著。

许多中药饮片和养生品中都少不了当归的身影。

四、百合百合,被誉为“花中之王”,是贵州地区的特产之一。

贵州的百合质地鲜嫩,味道香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益肾养阴的功效。

广泛用于炖汤、煲粥等食疗方面。

五、石斛石斛是中药中的名贵药材之一,贵州是其主要产区之一。

贵州的石斛生长在高海拔、阴湿的山区,具有滋阴养颜、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药市场上,贵州的石斛备受青睐。

六、苦参苦参,是贵州著名的道地中药材之一。

苦参是豆科植物,其种子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的疗效。

贵州的苦参质量优良,因此备受中医界的推崇和喜爱。

七、黄连黄连,被誉为“草本黄金”,在中医药中具有重要地位。

贵州的黄连品质上乘,富含苦味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消炎解毒的功效。

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和中药制剂中。

八、党参党参,属于五加科植物,是贵州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贵州的党参质量优良,具有益气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

不仅应用于中药饮片,还在保健品、食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贵州苗药种类范文

贵州苗药种类范文

贵州苗药种类范文贵州苗药是指贵州省境内原产或有历史文化背景的传统中药材。

由于贵州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特点独特,贵州苗药种类繁多,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贵州苗药种类。

1.常山常山,又名肖梅、蛛蒿、马椭椿等,是贵州的特产苗药之一、常山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疾病。

2.金银花金银花,是贵州常见的藤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金银花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和使用。

3.樟树皮樟树皮,是一种常见的苗药材,具有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樟树皮可治疗痛经、瘀血等症状。

同时,樟树皮还具有驱蚊除虫的作用,广泛用于民间居室中。

4.肖菜肖菜,是贵州著名的民间苗药材之一,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支气管炎、头痛等症状。

肖菜味道辛辣,性温,具有发散寒冷、温中散寒的作用。

5.野福丁野福丁,又名白鞭藤,是贵州苗药的重要代表之一、野福丁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结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筋骨疼痛等疾病。

6.龙胆龙胆,是贵州苗药中的一种青色小花草本植物,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龙胆广泛用于黄疸、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7.五味子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苗药材,具有补肝益肺、健脾开胃的作用。

五味子还具有明目、润肠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和肠道问题。

8.地草地草,又名龙牙草,是贵州苗药的重要成员之一、地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疟疾、肝炎等疾病。

以上是贵州苗药中的一些常见种类,这些苗药凭借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贵州苗药在民间常被用于家庭医疗、乡村医疗和传统中医等方面,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贵州苗药也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道地药材

贵州省道地药材

1.2板蓝属
• 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结实,茎直立或基部外 倾。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 效,可预防流脑、流感,治中暑、腮腺炎、 肿毒、毒蛇咬伤、菌痢、急性肠炎、咽喉炎、 口腔炎、扁桃体炎、肝炎、丹毒。 • 花期:11月。 • 常生于潮湿地方。
• 1.2板蓝属
1.3假杜鹃属
• 小灌木,高达2米。茎圆柱状,被柔毛,有分 枝。长枝叶柄长3-6毫米,叶片纸质,椭圆形、 长椭圆形或卵形。 • 花期11-12月 • 生于海拔700-1100米的山坡、路旁或疏林下阴 处,也可生于干燥草坡或岩石中。中南半岛、 印度和印度洋一些岛屿也有分布。已在热带 地区逸生,并栽培供观赏。 • 药用全草,通筋活络,解毒消肿。
2.3水东哥属
• 聚锥水东哥(新种)勒 苗、个毛(广西),羊 桃山枇杷(贵州)
• 小乔木或灌木,小枝被糠 枇状绒毛和钻状鳞片。叶 膜质,矩状椭圆形,顶端 短渐尖或急尖,基部钝或 近圆形,叶缘具细锯齿, 齿端具刺尖。 • 产贵州东南部。生于海拔 5000-1300米的丘陵、山地 沟谷林下或灌丛中。
2.3水东哥属 • 水东哥
1.爵床科
• • • • • 1.1穿心莲属 1.2板蓝属 1.3假杜鹃属 1.4尖蕊花属 1.5白接骨属 • • • • • 1.6杜根藤属 1.7钟花草属 1.8狗肝菜属 1.9叉花草属 1.10安龙花属
1.1穿心莲属
疏花穿心莲(原变种)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斜倚地面,嫩枝和花 轴均四棱形,棱上被微毛,后脱落,光滑无 毛。叶薄纸质或近膜质,稍不等大,通常卵 形,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稍下延,两面 无毛,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轴纤细, 常波状弯曲,通常不分枝,近无毛;单生或 对生,披针状线形;花萼无毛,5裂,裂片线 形,花冠白色,冠管膨大,内弯,冠檐稍呈2 唇形,冠檐裂片卵形,后裂片稍小;雄蕊内 藏,花丝阔扁,被柔毛,药室等大。蒴果线 状长圆形,两侧呈压扁状,花期初冬。 • 产我国贵州(罗甸、丰贞)

贵州药材介绍

贵州药材介绍

贵州药材介绍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在药材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贵州药材,以及它们的产地、特点和功效。

一、鸡血藤鸡血藤是贵州药材中的瑰宝,其主要生长在贵州的木黄山地区。

其茎蔓延于山间,形成了壮观的藤蔓景观。

鸡血藤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

同时,它还是一种优质的中药材,味道独特,香气扑鼻。

二、苦丁茶苦丁茶是贵州地区的特产,主要产于贵州南部的雷山、罗甸等地。

苦丁茶属于花草茶的茶类,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苦丁茶呈棕褐色,茶叶带有微苦的口感,口感醇厚。

三、金银花金银花是中国著名的中药之一,而贵州的金银花以质优价廉而闻名。

贵州的黔西南等地种植了大量的金银花,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热退烧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

四、川贝川贝是贵州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主要产于贵阳附近的盘县。

川贝是一种名贵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

川贝的内部有着类似珍珠的颗粒状物质,质地坚硬,因此也被称为“川贝母”。

五、板蓝根板蓝根是贵州特有的中草药,主要产于贵阳市区以及毕节、都匀等地。

板蓝根是一种呈蓝色的中药材,因此得名。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并且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

板蓝根还可以制成板蓝根颗粒剂、板蓝根口服液等制剂,方便患者服用。

总结:贵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理优势和药材资源。

鸡血藤、苦丁茶、金银花、川贝和板蓝根等药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功效。

贵州的药材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为中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贵州的药材产业能够进一步发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贵州三宝药材

贵州三宝药材

1、天麻。

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

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

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获得成功。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人参媲美。

日本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汉方药人门》专著中,断言“天麻佳品出贵州”。

天麻“神奇”之处,从它的别名中可见一斑。

例如,天麻地上茎全株不含叶绿素,单一直立,宛如箭杆,药谚云:“赤箭钻天,有风不动能定风,无风自动可驱风。

因此又名赤箭、定风草、独摇、神草;天麻的种子细微如粉状,体轻似绒毛,成熟种子多随风飘去,不易收植,所以药农有“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的传说。

因此,又称鬼督邮、白龙皮等。

天麻是著名中药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味甘,性平,有医治惊风、平肝息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功能。

善治头晕目眩、眼花、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癫痛、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等症。

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贵州著名的“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中成药都用天麻作主料。

近年一些卷烟和饮料酒也往以天麻配料,运用范围越来越广。

贵州是我国天麻的主产地,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半透明状、饱满、体重质坚实、无空心,为野生中之佳品。

功能主治天麻-中药材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42种生长在贵州农村的中草药

42种生长在贵州农村的中草药

42种生长在贵州农村的中草药42种生长在贵州农村的中草药,你天天踩它,却不知它的神奇功效1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2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

可疏散肝热。

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

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

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

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6龙葵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7黄袍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8何首乌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

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9乌袍果实和黄袍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10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12灰灰菜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

味咸,能软坚散积。

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14车前草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

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蒿类多,有药用,也有食用,也有药食两用,药店多用青蒿及黄蒿。

铁蒿可清虚热,与青蒿相似,味不太苦,困难时期老百姓也食用充饥,有食用保健价值,可惜无人研究开发。

16金银花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药材有哪些【篇一:贵州药材有哪些】【篇二:贵州药材有哪些】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多高山河,地势起伏较大,全省西高东低,西部最高2900米,南部最低河谷仅137米,平均海拔约1000米。

地形地貌深度切割,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环境复杂,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既含有丰富的温带植物成分,也含有丰富的热带植物成分,因此中药资源十分丰富。

据文献记载,目前贵州中药资源已超过4500余种。

下面介绍一下贵州道地药材、珍稀名贵药用植物、特有种药用植物、新纪录药用植物、药用新资源、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地理分布范围仅供药农参考。

贵州中药资源评价在贵州开发利用的350余种中草药资源中,不少的品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如淫羊藿、头花蓼、太子参、丹参、天麻、天冬、射干、冬凌草、贯叶连翘、凤仙花、云实、吉祥草、绞股蓝、岩乌头、川桂、黄连、地榆、苦参等。

有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经济植物,如木姜子、山苍子、蜘蛛香、滇白珠、竹叶椒、香樟、五倍子、鱼腥草、魔芋、刺梨、猕猴桃、女贞等。

有的品种是苗族、布依族习用的中草药,如黑骨藤、倒提壶、小花清风藤、岩白菜、八爪金龙、大血藤、五香血藤、万年粑、四块瓦、红活麻、响铃草、南布正、马蹄草、歪脚木、水血草等。

有的品种可以绿化城市,保持水土流失,如女贞子、苦楝树、木姜子、杜仲、乌柏、泡桐、无花果等。

有的品种还是园艺观赏花卉,如扇蕨、凤尾蕨、石斛、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天南星、南天竹、银杏、十大功劳等。

贵州药材种植建议1、发展质优木本药材生产贵州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多种木本药材生长。

杜仲、黄柏、吴茱萸、厚朴、乌梅是贵州传统的5大木本药材,以质量优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吴茱萸产量居全国首位。

桃仁、木瓜、喜树、枳壳、栀子、银杏、川楝子、木蝴蝶、辛夷、官桂等也能提供相当数量的商品。

结合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gap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木本药材生产,有着广阔前景。

2、开发别具特色的小三类品种小三类品种是不属国家统管的地方品种,基本来源于野生。

贵州是此类品种的著名产区。

能出口的有钩藤、白藤、地榆、夏枯草、天南星等。

供应国内的有独角莲、山豆根、乌头、小玉竹、土茯苓、黄药子、白茅根、百部、白及、石韦、鹿衔草、九香虫、斑蝥等。

开发小三类品种既是贵药的传统,也是贵药的特色。

3、开发矿物药材品种贵州有矿物药78种,居全国第一位。

除朱砂、雄黄驰名全国外,铅丹、代赭石、自然铜、胆矾、鹅管石、石膏、长石、钟乳石、云母、石英等都能提供商品。

贵州适合种植什么药材1、资源种类①道地药材:是指主产地在贵州,具有质优、药用价值较高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影响的中药,其代表品种有:天麻、石斛、杜仲、吴茱萸、半夏、南沙参、毛慈菇、白及、黄柏、天冬、首乌、银花、淫羊藿、五倍子、黔党参、桔梗、射干、艾纳香、金果榄、朱砂、雄黄等。

②珍稀名贵药用植物:是指在贵州有分布,十分稀有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其代表种类有:乌天麻、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珠子参、羽叶三七、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梵净山石斛、翅茎绞股蓝、峨参、云南翠雀花、狭叶瓶尔小草、贵州八角莲、金铁锁、湖北贝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昆明山海棠、平伐重楼、扇脉杓兰、金线兰等。

③特有药用植物:是指目前在贵州省境内发现有分布并具有药用价值而我国其它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无分布的物种,其代表种类有:银背叶党参、梵净山小檗、梵净山冠唇花、贵州柴胡、高盘灵芝、疣点开口箭、梵净山紫苑、短茎淫羊藿、威宁翠雀花、黔蒲儿根、贵州柴胡、贵州地黄连、长苞景天、大方括楼、三苞小柴胡、贵州白前、长苞景天、绥阳雪里见、贵州石仙桃、贵州鹿蹄草、花溪娃儿藤、兴仁金线兰、贵阳鹿蹄草、贵州橐吾、贵州金丝桃等。

④药用植物新种:是指近年来在贵州省境内发现的新的物种,并具有药用价值,其代表种类有:刺果蜘蛛抱蛋、德务淫羊藿、黔北淫羊藿、小叶淫羊藿、水城淫羊藿、翅茎绞股蓝、紫云小檗、壶花黔苣苔、万山金盏苣苔、务川悬钩子、翅柄犁头尖、髓纹犁头尖、梵净山石槲、威宁小檗、毕节小檗、威宁翠雀花、水城翠雀花、疣点开口箭、高盘灵芝等。

⑤新纪录药用植物:是指在贵州首次发现有分布的植物,并具有药用价值,其代表种类有:南川楼梯草、长蕊淫羊藿、时珍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巫山淫羊藿、芽生虎耳草、羽叶三七、假四棱草、钻萼唇柱苣苔、宝兴寄生、双参、大苞姜、小果唐松草、网脉唐松草、爪叶乌头、狭盔乌头、王氏小檗、滇西小檗、五柱绞股蓝、光叶绞股蓝、川耳獐耳细辛、褐鞘毛茛等。

⑥药用新资源:是指该植物在贵州有分布,通过近年来调研发现在民间有药用价值的物种,其代表种类有:霍克斯虫草、皱盖假芝、华东蹄盖蕨、中国繁缕、古宗金花小檗、蝙蝠葛、长苞景天、深紫木蓝、细梗胡枝子、长柄山蚂蝗、越南葛藤、中华兔尾草、鼠掌老鹳草、小花远志、尾叶雀舌木、紫花卫矛、云南泡花树、光叶蛇葡萄、鸡腿堇菜、心叶堇菜、密腺小连翘、巴东胡颓子、伏毛八角飙、毛叶木、白花鹿蹄草、桃叶杜鹃、老鸦柿、粗壮女贞、光萼小蜡、巴东醉鱼草、华南半蒴苣苔、西南拉拉藤、新耳草、广西鸡矢藤、蕊帽忍冬、无柄沙参、聚叶沙参、宽伞紫菀、贵州天名精、野茼蒿、风毛菊、峨眉千里光、翅茎灯心草、疏花粉条儿菜等。

⑦苗族药材:是指以苗族医药理论为指导使用的中草药,其代表种类有:黑骨藤、倒提壶、米槁、观音草、水金凤、艾纳香、八爪金龙、金铁锁、头花蓼、重楼、马蹄金、土大黄、飞龙掌血、云实、一支箭、一朵云、九龙盘、连钱草、阴行草、红姨妈菜、灯盏细辛、朱砂莲、血水草、血三七、对叶莲、四块瓦、水冬瓜、元宝草、落新妇、接骨木、骚羊古等。

⑧栽培药材:是指贵州野生变家种,引种成功并具有一定规模及产量的中药材,其代表品种有:天麻、杜仲、厚朴、半夏、淫羊藿、四季红、艾纳香、丹参、太子参、黄精、天冬、党参、吴茱萸、银花、白术、桔梗、黄连、黄柏、南沙参、毛慈菇、冰球子、白及、米槁、岩桂、灵芝、川乌、何首乌、大力子、瓜篓、南板蓝、射干、玉竹、百合、白花前胡、银杏、喜树、薯蓣、鱼腥草、薏苡仁、芦荟等。

⑨大宗药材:是指我省分布较广、产量较大,其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药材,其代表品种有:续断、龙胆草、天门冬、葛根、大青叶、银花、桔梗、白芍、瓜篓、首乌、独脚莲、益母草、板蓝根、百合、淫羊藿、泡参、白及、玉竹、黄精、半夏、头花蓼、牛旁子、苍耳子、夜交藤、女贞子、钩藤、夏枯草、前胡、天南星、苦楝子、茜草、地榆、蒲公英、土茯苓、苦参、蜘蛛香、车前草、百两金、石菖蒲、桑寄生、十大功劳、木通、山楂、石松等。

⑩其它经济价值的中药材:是指既有药用价值、又有其他重要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其代表品种有:五倍子、山药、土茯苓、女贞子、鱼腥草、蜘蛛香、魔芋、银杏、木姜子、山苍子、百合、硫磺、石膏等。

2、贵州道地药材、大宗药材适合种植的地区①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区内有武陵山脉,海拔高达2493米,此外多为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湿度大,日照少。

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等。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吴茱萸、半夏、杜仲、金银花、首乌、天冬、麦冬、百合、木瓜、桃仁、杏仁、枳壳、枳实、陈皮、南沙参、百部、栀子、钩藤、瓜萎、骨碎补、茵陈、独活、石菖蒲、白及、白芍、朱砂、雄黄等。

②黔东南州:位于贵州东南部,区内有雷公山、月亮山,最高海拔达2178.8米,最低为137米,属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土壤为红壤或红黄壤,主要植被为常绿栎林及热带常绿阔叶林。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茯苓、首乌、天冬、南沙参、淫羊藿、钩藤、山慈菇、桔梗、吴茱萸、百合、山药、龙胆、白及、枳实、黄柏、厚朴、官桂、菊花、黄精、前胡、续断、骨碎补、淡竹叶、香附子、黄药子、天花粉、樟脑等。

③黔南州:位于贵州南部,州内有斗蓬山,海拔高1961米,最低为26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壤、山地灌草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河谷季雨林、常绿栎林等。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首乌、艾纳香、桔梗、马槟榔、木蝴蝶、天冬、龙胆、通草、百部、乌梅、乌柏、鸡血藤、百合、瓜蒌、白及、决明子、南沙参、官桂、拳参、钩藤、夜交藤、山乌龟、淫羊藿、狗脊、山豆根、苦参、果上叶等。

④黔西南州:位于贵州西南部,州内最高海拔2207米,最低海拔为275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有红壤、红黄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冲积土等,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季雨林、常绿栎林。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石斛、杜仲、苏木、儿茶、天冬、厚朴、黄柏、金银花、龙胆、倒提壶、拳参、通草、桔梗、半夏、陈皮、木蝴蝶、黄药子、牛膝、黄精、紫草、白薇、天南星、益母草、白及、薏苡仁、百部、姜黄、郁金、果上叶、山乌龟、地不容、山豆根、夜交藤、雄黄等。

⑤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区内最高海拔为2900米,最低海拔为457米,属高原性气候,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山地草甸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甸等。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天麻、杜仲、五倍子、天冬、厚朴、黄柏、党参、半夏、龙胆、乌梅、续断、川牛膝、首乌、天南星、桃仁、杏仁、黄精、茯苓、猪苓、独定子、木瓜、秦艽、防风、桔梗、泽泻、栀子、玄参、射干、草乌、麦冬、火麻仁、木姜子、重楼、金果榄、云木香、地不容、牛黄等。

⑥遵义地区:位于贵州北部,区内有大娄山脉,海拔高达2227米,最低为221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少,阴雨多,土壤类型为黄壤、黄色石灰土等,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柏木混交林。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杜仲、天麻、金银花、天冬、半夏、黄柏、厚朴、云木香、桔梗、五倍子、黄精、黄连、党参、白术、续断、石斛、吴茱萸、栀子、陈皮、南沙参、百部、白芍、红花、决明子、白芷、木瓜、山慈菇、草乌、花粉、牙皂、玄参、官桂、麦冬、雷丸、银耳、九香虫等。

⑦安顺地区:位于贵州中西部,最高海拔为1850米,最低海拨36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壤、石灰土等,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及常绿栎林、马尾松林和柏木林。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山药、杜仲、黄柏、厚朴、龙胆、天冬、续断、桃仁、首乌、佩兰、黄精、天花粉、重楼、拳参、紫菀、青木香、白及、陈皮、补骨脂、射干、岩豇豆、果上叶、马兜铃、牛黄等。

⑧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最高海拔2900米,最低海拔580米,属高原性季风气候,自然土壤有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沼泽土等,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常绿栎林、马尾松林等。

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杜仲、厚朴、防己、龙胆、乌梅、续断、川牛膝、丹参、黄柏、枳壳、百部、山楂、拳参、黄芩、半夏、党参、枳实、黄精、钩藤、天冬、白药子、重楼、升麻、马尾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