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介绍111

合集下载

“失意者”王明:一生大起大落晚年以正统自居

“失意者”王明:一生大起大落晚年以正统自居

“失意者”王明:一生大起大落晚年以正统自居在党史中,王明注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30年代的王明是个“左”倾狂热分子,即便去了苏联也仍然执行所谓的硬碰硬政策,导致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纵观王明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

他以不到二十周岁的年纪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迅速在党内掌握实权,但不到一年时间,王明就在斗争中失败,最终如流星般坠灭于历史星空。

据延安知识青年司马璐回忆,在当年的延安,导师是政治权威,周总理是美男子,而王明则是理论权威,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确实,一个熟读马列经典,又浑身散发苏联金光的知识青年,在当时的延安影响甚巨。

1904年,王明出生于安徽六安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在中学同学的印象中,王明聪慧异常,他不仅通晓白话文、文言文,还在英语方面也有独到造诣。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王明作为学生领袖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与张国焘一样,王明也是靠学生领袖起家的。

在五卅运动期间,王明用他善辩的天赋,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这些人包括后来赫赫有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1925年11月,王明被派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他成了校长米夫的得意门生。

在米夫的眼里,这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不仅通晓俄语,而且对马列主义如数家珍,这正是米夫所看重的。

因此,在米夫的一步步提携下,王明拉起了一支以正统布尔什维克自居的宗派小团体,并迅速对当时的中共代表团展开攻击。

1929年9月,王明带着共产国际的期望回到上海。

当时的中央提出让王明到苏区根据地工作,但王明不愿意也不希望去苏区。

一来苏区工作太危险,得时刻面对刀光剑影,二来王明一心一意想当领袖,对于这点职位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对于王明的要求,中央自然不以为然,只是按照惯例让其到《红旗》任编辑。

按理说党编辑是个美差,但王明却认为这是对他的羞辱,一直拖拖拉拉不肯就任,最后还向共产国际反映了。

尽管如此,米夫还是嘱托王明要沉住气,静待事态变化。

果不其然,当“立三路线”路线一提出,米夫等人就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王明1937年空降夺权始末

王明1937年空降夺权始末

王明1937年空降夺权始末作者:张建朝李运丁云飞来源:《神州》2012年第11期摘要:王明在1931年1月到1935年1月年担任中共中央领导人之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在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但1937年王明以钦差大臣身份空降至延安后,他一方面坚决贯彻莫斯科的决议,另一方面处心积虑,仍试图夺取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权。

那么,他的夺权梦想是如何破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略谈一下。

关键词:空降领袖,分庭抗礼,烟消云散﹙一﹚空降“领袖”1937年11月29日,一架飞机落在了延安,这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的人员,主要构成人员有王明夫妇,康生,曾生等。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冒着纷飞的大雪到延安机场来迎接这批天上飞来的客人。

然而接下来的一席话,却让在场的诸位感到意外。

毛泽东的欢迎词充满热情:“欢迎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

你们回延安来是一件大喜事。

这叫做‘喜从天降’。

” 王明的回话则有些反客为主:“我们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是斯大林同志派来的。

我们几个人都是我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欢迎,应当欢迎的是毛泽东同志。

”王明反宾为主的说法出语惊人,莫名其妙,反映出他当时复杂而激动的心情。

这次,王明是带着共产国际的谕旨来的。

王明是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上由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扶植上台,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

不久顾顺章叛变,向忠发被捕,上海的中共中央处境危险,他便受共产国际的召唤前往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行前成立了“临时中央”,指定博古为总负责人。

他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正是通过博古等人推行贯彻了四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不折不扣地推行“国际路线”,唯俄国人马首是瞻,很得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喜爱,因此节节攀升。

1935年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执委会主席团委员和政治书记处候补书记。

王明发迹之路:谁是他升迁中不可或缺的贵人

王明发迹之路:谁是他升迁中不可或缺的贵人

王明发迹之路:谁是他升迁中不可或缺的贵人?2010年03月24日08:2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7条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

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远大于“功”。

一1925年10月7日,共产国际来中国招收第一期中山大学的留学生,王明被录取。

10月28日,王明与张闻天、乌兰夫、王稼祥、伍修权等60余人由上海起程,11月28日抵达莫斯科。

中山大学学制两年,课程主要有经济、历史、现代世界观问题、俄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语言学等7类。

年仅24岁的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是列宁主义课的教员,他能言善辩,对远东革命问题较有研究,是王明崇拜的偶像。

每逢上列宁主义课时,王明总是争着第一个发言。

王明在列宁主义课上的积极表现赢得了米夫的好感,又由于其在校内活动中表现积极,所以在1926年9月举行的中山大学学生公社 (相当于校学生会)改选大会上,王明当选为学生公社主席。

1927年1月,米夫以联共宣传家代表团团长身份来华,王明作为翻译陪同回国。

米夫一行由莫斯科出发,先乘火车到达海参崴,又由海参崴乘船,于3月到达广州。

此时,中国北伐战争进展迅速,国民革命军已经占领了武汉三镇,全国工农运动迅猛发展,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风暴正处于巅峰时期。

米夫和王明一行到达广州时,国民政府已迁都武汉,所以他们又经上海转武汉,并出席了于4月27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

米夫和王明返回中山大学之前,校内正发生“党务派”和“教务派”的激烈争论。

1927年夏,中山大学校长拉狄克因参加托洛茨基反对派被解除了校长职务,教务长阿古尔出任代理校长。

阿古尔与俄共中山大学支部局书记谢德尼可夫由于在学校工作上各执己见,又各有一批支持者,形成了以各自为首的“教务派”和“党务派”。

王明“左”倾路线

王明“左”倾路线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梁冰
六、现如今对王明“左”倾路线的客观评 现如今对王明“ 价
2002年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对于中共犯的 “左”倾错误作了认真总结,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认 为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由于 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也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在 没有现成经验的基础上干革命的,因此犯错误有其深 刻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和不可避免性。 因此对1931年王明离开中国到莫斯科后,国内中 央所犯错误不直接挂在王明帐上,而是说临时中央领 导所犯的错误。
五、对王明“左”倾路线的纠正 对王明“
军事、组织上: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 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纠正了王明“左” 倾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对党中央长达四年 的统治,重新肯定了毛泽东根据战争实践经验总结出 来的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 政治、思想上:延安整风期间才得到彻底的清算。 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 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宣判了曾统治党4年 之久、影响党达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死 刑
(三)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占据 王明“ 统治地位的原因
(1)共产国际支持:王明路线同共产国际和斯大 林的错误是息息相关的,王明路线实际上就是共产国 际路线,就是斯大林路线。 (2)党内左倾情绪:八七会议以来,党内一直存 在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得 到认真的清理,党的很多干部对革命充满热情,但理 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王明等人用教条主义吓唬人, 往往引经据典,唬住了党内一些理论水平不高的一些 同志; (3)中国革命现状: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 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总之,在当时,党内多次犯左倾错误有其深刻复 杂的主客观原因和不可避免性。

共产国际宠儿王明 长眠莫斯科 和妻子 女儿为伴 故居保存尚好

共产国际宠儿王明 长眠莫斯科 和妻子 女儿为伴 故居保存尚好

共产国际宠儿王明长眠莫斯科,和妻子、女儿为伴,故居保存尚好08-28王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会代理总书记等职务。

1930年至1934年间,他在党内推行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1956年他到苏联治病长期滞留,1974年3月在莫斯科去世,客死异国。

王明,1904年出生,原名陈绍禹,最早在安徽泾县云岭乡云岭村云岭组生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月,王明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深得米夫赏识,后来成为共产国际的宠儿。

1927年2月,米夫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五大,王明任翻译。

斯大林会见中共领导人时,他也担任翻译。

自己以马克思理论家自诩。

1930年,王明从苏联回国后,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

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召开六届四中全会。

会议根据米夫的授意,撤销了瞿秋白、李立三的政治局委员职务。

王明在苏联的扶持下进入政治局,成为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窃取了中共中央领导权。

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斯大林指示米夫以国际名义指定由王明为代理书记。

后来,王明去苏联任中共驻国际代表。

王明指定中央由博古负责,博古执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

1937年11月,王明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王明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王明的书记职务。

此后,王明在延安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女子大学校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委员等职。

1941年后,王明因病长期休息。

1942年延安整风时王明受到了严厉批评。

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出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为成员的中共中央书记处。

它标志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形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

王明晚年赴苏不返,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女两子都未回国入苏联籍

王明晚年赴苏不返,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女两子都未回国入苏联籍

王明晚年赴苏不返,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女两子都未回国入苏联籍王明晚年赴苏不返,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女两子都未回国入苏联籍说到王明,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他曾是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后来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他的子女情况怎么样呢?原来,王明晚年赴苏不返,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女两子后来都加入苏联国籍。

王明,出生于1904年,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县人。

他自幼聪颖,5岁启蒙识字,6岁入塾就读,15岁年以县第一名成绩考入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院,后又以省第二名成绩考入国立武昌大学。

王明早年就参加过学生运动,20岁被推选为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1925年王明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称赞为理论专家、政治活动家。

1931年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选入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补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取得了中央领导权。

此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遵义会议间接终止了王明在中共的领导权,王明显然并不甘心。

抗日战争中,王明又回到国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受到了严厉批评。

“七大”上,毛主席亲自提议让王明继续担任中央委员,王明在44名中央委员中选票倒数第一。

建国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等职,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

1955年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王明称自己因病不能出席,并主动提出因长久不能工作,请求中央解除自己中央委员职务,让他赴苏养病。

经反复周折,中央最终同意王明和夫人、孩子一行前往。

此后,到死他也没有回国,1974年,王明病逝于莫斯科。

王明和夫人孟庆树共生有一女两子三个孩子,女儿叫王芳妮,出生在莫斯科,后来给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作了养女,王芳妮一生没有回国,入苏联籍,后来成为苏联一名女飞行员。

他的两个儿子,都生于延安,大儿子王凡芝,二儿子王凡丁,两人随父亲去苏联后,在那里求学和工作,并都加入苏联国籍,王凡芝后成为一位军人,王凡丁后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

王明的介绍

王明的介绍

恶名昭著
• 自60年代起,王明在苏联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化名马马 维奇、波波维奇等,先后撰写、发表《论中国事件》、 《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攻击毛泽东、歪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王明被戴上了“机会 主义头子、苏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 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渐断了联系。但中央对 他再没有作出任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时候,得 到苏联支持的王明开始在国外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肆攻 击党和毛泽东,逐渐走上了与党完全对立的道路。
病魔终结
• 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魔缠身。但王明即 使躺在床上也没有停笔。1971年,他相继 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整风 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等文章。 《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逆行为》 是王明抱病编写的最后一部作品,约20万 字。全书主要围绕“文革”展开,否定毛 泽东思想。王明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贬 低搞臭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为自己的错 误路线翻案。 • 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 孤寂地躺在异国他乡的新圣母公墓。
失败概括
• 王明犯错误的根源是教条主义,即把马克 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他国经 验神圣化,照搬照抄,用之来指导中国革 命。
王明的介绍
种子科学与工程2班 王玉帅
少年有才
• 王明家境贫寒,自幼聪颖,5岁启蒙识字, 6岁入塾就读,七、八年时间打下深厚的旧学基础。 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 校(简称三农),受到进步师生的思想熏陶,开 始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夏,在家乡金家寨联络 在外地学习回乡度假的学生,成立“豫皖青年学 会”。同年秋,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 1925年6月,在武昌积极参与支持上海“五卅”运 动的活动,被推选为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 青年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是年10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 干事。11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王明学术自传

王明学术自传

王明学术自传摘要:1.引言2.王明的学术背景3.王明的学术成就4.王明的学术理念与贡献5.结论正文:【引言】王明,一位在我国学术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学术影响赢得了广泛尊敬。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王明的学术自传,对其学术背景、成就、理念及贡献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王明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表现。

【王明的学术背景】王明出生在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其父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这使得他从小在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

1977 年,王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吴景良等,系统学习历史学知识。

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

本科毕业后,王明考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方向。

【王明的学术成就】王明在学术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王明对我国古代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他的《古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一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进行了全面梳理,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2.在文化研究方面,王明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致力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他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一书,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3.在学术交流方面,王明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曾先后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推动了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王明的学术理念与贡献】王明的学术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证研究,王明认为学术研究应该立足于事实,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挖掘与分析。

2.倡导跨学科研究,王明认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学术发展的趋势,应该充分利用多学科资源,推动学术创新。

3.强调社会责任,王明认为学者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为社会贡献智慧。

【结论】王明的学术自传展现了一位严谨治学、关注社会、致力于推动学术发展的优秀学者形象。

王明,人生的三个阶梯

王明,人生的三个阶梯

王明,人生的三个阶梯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5年第5期周国全郭德宏1904年,出生王明,原名陈绍瑀(后改为陈绍禹),字露清。

1904年5月23日(夏历四月九日)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今属金寨县)。

王明的祖籍是安徽泾县云岭村。

他的祖辈为逃避战乱与灾荒,搬到金家寨。

王明的祖父陈毓亭(又名陈亨锡)是教私塾的先生,兼做扎灯笼的手工工人。

祖母姓曾。

王明的父亲叫陈嘉渭,号聘之,字秉森,1877年8月19日生。

幼年读过三年私塾,17岁到胡家店铁厂当学徒工。

后在金家寨自做酱醋出卖,稍有积蓄,就与另外两家合资开办了一家小店,经营竹木,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王明的父母陈聘之和喻淑莲生有两子三女。

长子即王明;次子陈绍炜(甘宁),曾在家乡、延安、西柏坡、北戴河、北京、天津等地学习、工作过,共产党员;长女陈醒民(陈先民),早年去世;次女陈觉民,共产党员,曾任县妇女委员会秘书;三女陈映民(王营),曾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后与吕绍文结婚,两人都是共产党员。

吕曾任红军营教导员,在长征中与二弟、三弟先后牺牲,唯一的孩子也在长征途中失去。

陈映民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任川陕省委常委、妇女部副部长,后又随西路军长征到甘肃,被马步芳捕去做苦工,国共合作后回到延安,全国解放后在重庆工作。

1919年夏,在地主晁三的接济下,15岁的王明到当时属于河南省固始县远东南区的志诚小学读书,这是所规模比较大的公立学校,有三百多名师生。

校长李少樵是位开明人士,聘请了一些比较知名的教师来校执教,詹谷堂老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他教王明学习白话文,使王明的文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王明也受到他的进步思想的影响,更加向往外部的世界。

1930年,结婚1930年11月23日,王明与孟庆树在上海结婚了。

孟庆树,1911年12月2日(夏历十月十二日)生于安徽省寿县瓦埠镇孟家圩。

祖父是有名的内科中医和中国同盟会会员。

1925年春,孟庆树在寿县安徽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国民党。

1937年王明回国手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处决张国焘两员大将

1937年王明回国手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处决张国焘两员大将

1937年王明回国手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处决张国焘两员大将1928年5月,张国焘到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第一次见到了王明。

当时张国焘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而王明只不过是一个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学生,在会议上担任翻译。

显然王明并没有给张国焘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王明因为学习勤奋,尤其是俄语学的又快又好,获得了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器重。

仗着有苏联人撑腰,王明把苏俄党内残酷斗争的那一套有样学样,到处打击异己,看谁不顺眼就给谁扣帽子,企图逐步控制中山大学。

1929年初,王明把矛头对准了中山大学内一部分产业工人出身的学生。

这些学生平时就非常反感王明挟洋自重、颐指气使的作风,经常在大会上发言,和王明作对,而且这些工人学生还纷纷向中共代表团反映情况。

结果在学校召开的会议上,中大当局严厉批评了张国焘,认为中共代表团干涉了中大的内部事务。

张国焘则站在工人学生的一边,据理力争。

在王明的活动下,米夫等一伙人先下手为强,一边收集整理张国焘、瞿秋白等人的材料,一边点名批评张国焘等人,把矛头指向中共代表团。

尽管张国焘还是抵抗了一阵子,但是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差点被打成“托派”,最终倒向了王明、米夫一伙。

那些工人学生一部分人被遣送回国,一部分人被下放到工厂劳动。

1931年,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回国后连升三级,从一个普通党员直接担任政治局常委,实际上独揽大权。

张国焘也不得不向王明示好,多次在党内刊物上发表文章,推崇王明的那一套理论,大肆肉麻吹捧,说什么“陈绍愚(即王明)是坚决执行国际和党的路线最好的同志。

”看来张国焘在莫斯科确实被王明整怕了。

此时,王明对张国焘的表现很受用,也投桃报李,安排张国焘作为“中央代表”到鄂豫皖苏区工作。

从此张国焘一路青云直上,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

张国焘和王明再次见面时,已经是长征结束后的1937年底了。

王明第二次从苏联回国,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手持“尚方宝剑”,一到延安就摆出一副“钦差大臣”的样子。

有一说一,王明是有真本事的,他的口才、记忆力和理论水平当时难找出

有一说一,王明是有真本事的,他的口才、记忆力和理论水平当时难找出

有一说一,王明是有真本事的,他的口才、记忆力和理论水平
当时难找出
有一说一,王明是有真本事的,他的口才、记忆力和理论水平当时难找出其右者,不服不行!
当时在延安,毛泽东是政治权威,王明是理论权威,周恩来是美男子,这三个人在青年人中很有魅力,受人敬仰。

这里讲两个故事。

故事一: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七次会议,王明作《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说明报告。

据李光灿回忆:“《婚姻法》报告由王明口述,我做笔记,17个钟头他一口气讲下来,他的口述能力很强,17个钟头的口述形成23000字报告。


故事二:抗战时期,王明曾到西安给大学生演讲,他旁征博引马恩列斯的理论,每说一句,必解释在哪版、哪章、哪节、哪页,无一差错,台下的大学生都惊呆了,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惜,他最终走上了叛党的道路,令人唏嘘!
#中国历史人物##延安#。

王明家世

王明家世

中共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王明,原名陈绍禹,是安徽省金寨县古碑区双石乡码头村人。

陈门一家,在解放前,纷纷投身革命。

高堂父母进步开明: 王明的父亲陈嘉渭,字炳森,号聘之,1877年生。

陈聘之20岁时娶喻幼华为妻,喻幼华就是王明的母亲。

喻幼华,号淑连,1880年生,个子很小,眼睛也有些近视,但却是一位善良、能干、贤慧的乡村妇女。

在“女孩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喻小时很想读书识字,可由于生就女儿身无法遂愿。

不过,自己不太识字的喻幼华结婚后却积极培养子女读书识字。

1924年,她还建议陈聘之办个女子学校专门招收那些无门读书的女子。

喻幼华招收了几十名女学生,自任女子学校校长,陈聘之为副校长兼教员。

当时,女子读书是叛逆,妇女出任校长更是大逆不道。

喻幼华办学召来了众多非议,王明四叔陈云溪是位封建的卫道士,他就反对哥嫂办女子学校,扬言要进行破坏。

于是,喻幼华整日拄着拐棍在校门前守卫,致使他们没敢来捣乱。

鄂豫皖苏区建立后,喻幼华担任女子小学校长和其他妇女工作。

她时常登山涉水,到处动员妇女帮助苏区政府和红军,对革命做了有益的工作。

王明不仅继承了母亲矮个子的血统,而且受其母的教诲,一贯勤于好学。

1924年,他母亲曾倡议其父创办女子学校当历史转过14个春秋后,即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王明也在延安兼任了中国女子大学校长。

陈聘之为人纯朴,主持公道热心助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地区燃起的革命烽火,也把陈聘之卷入到革命洪流之中。

1929年5月,陈聘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寨地区立夏节起义,并被任命为六安六区赤色互经会主任。

1932年,他先后被调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霍山县任专用公司经理,霍丘县运输公司经理等职。

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他又回到家乡,开过一段“糕饼店”,以后又以教书为生,当了几年乡村教师,并且继续为革命事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一双姐妹投身革命; 陈聘之和喻幼华生有二男三女,王明为长子,在兄妹中排行第二。

王明姐姐陈先民,比他大4岁,20岁时即因病早逝。

王明

王明

王明(1904-197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领导人,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安徽六安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人,1904年4月出生于小商人家。

王明资质聪颖,6岁入私塾,8岁能为乡邻写春联。

后入大王庙小学读书。

1920年考入六安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3年,他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豫皖青年学会。

翌年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

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

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

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为教条主义宗派的首脑人物,1929-1930年间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

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身份来华。

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

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

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

1931年到1934年间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

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

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制定过的有关婚姻的法规和条例,同时,也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王明简历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王明简历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王明简历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在中国共产党史上。

有一批人被俗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比较通行的说法。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是指以下29个人而言的。

他们是:王明。

博古。

张闻天。

王稼祥。

盛忠亮。

沈泽民。

陈昌浩。

张琴秋。

何子述。

何克全。

杨尚昆。

夏曦。

孟庆树。

王保礼。

王盛荣。

王云程。

朱阿根。

朱自舜。

孙济民。

杜作祥。

宋潘民。

陈原道。

李竹声。

李元杰。

汪盛荻。

肖特甫。

王明简历殷鉴。

袁家镛。

徐以新。

中文名,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诞生日期。

1925年秋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是孙中山联俄政策的产物之一。

因此。

这所大学才会以孙中山的名字出现。

尽管这所学校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

但其招生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国民党人。

而是包括更多的共产党人在内的中国学生。

可以说。

中山大学是为当时国共合作的中国大革命培养政治理论骨干的特殊学校。

比如。

在中山大学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学生名单中。

就有如下一些人的名字: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冯玉祥之女冯弗能。

冯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刚;叶楚伧之子叶楠;于右任之女于秀芝。

当然。

与一般人不同。

这批国民党要人的子女都是以保送的方式被送进中山大学的。

与这些幸运儿相比。

其他人则只能通过另外两种方式实现去中大的愿望:报名考试。

接受选拔;或由组织上秘密推荐选派。

从1925年开始。

到1929年。

每年都有一批人由中国远涉重洋。

辗转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那几年里。

莫斯科成为当时中国的革命精英荟萃的地方。

1927年7月26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声明:取缔中山大学。

并与之断绝一切关系。

同时命令各级组织严禁再向莫斯科派遣学生。

1930年夏。

莫斯科中山大学宣布解散。

走完了短短5年的历程。

但是。

中山大学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却是相当深远的。

其中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就是在中山大学诞生的。

根据普遍的说法。

都认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是在1929年夏召开的中山大学十天大会上诞生的。

正是在那次会议上。

有28个人投票赞成党支部局的意见。

个人简历-王明

个人简历-王明

个人信息姓名王明性别男毕业院校安徽工业大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历本科毕业时间2014年7月1日工作经验1年多工作经历◆2014年7月—至今:昆山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产品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工作自我介绍本人主要从事JAVAEE的WEB开发,能够熟练的使用Hibernate、Spring、SpringMVC、Struts1/2框架开发,熟练使用Tomcat服务器、Oracle数据库。

对java面向对象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使用eclipse与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能熟练编写常用SQL。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工作主动积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善于学习新技术。

专业技能JA V A技术1、熟练掌握常用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如:Factory、Singleton、Proxy等2、熟悉Struts1、Struts2、SpringMVC、Hibernate、Spring等开源框架3、熟练J2EE规范下的JSP/Servlet,了解velocity/freemarker技术,了解CAS单点登录。

4、熟悉使用JavaScript,Jquery,LigerUI等前端框架,熟悉AJAX技术5、熟悉svn;,CC;,CQ,MyEclipse,Eclipse,Maven等工具使用6、使用过webservice,gis地图,jbpm工作流等常用技术数据库技术熟悉Oracle和达梦数据库(国产),了解MySQL,熟悉SQL语句培训经历2014年5月-7月:苏州天智JAVA技术培训项目经验◆项目名称:数字神经系统系统平台:Window XP项目架构:Struts+Spring+JDBC开发工具:Eclipse、SQL Server 2008、tomcat6.0、InforSuite、InforFlow等开发周期:2014-7至2014-10项目描述:公司员工按照制度需要每天进行日志提交,可进行考勤、质量等相关管理工作,实现对公司员工的统一、规范管理。

左倾政治家王明的生平简介

左倾政治家王明的生平简介

左倾政治家王明的生平简介王明(1904甲辰年生~1974年3月27日),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县)码头村人,原名陈绍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左倾政治家王明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明简历王明简介是这样的。

出生于安徽的贫农家庭,后被送入当地小学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农业学校,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教育。

趁着放假的日子,王明积极联络了家乡的有为青年,成立了学会。

这年,王明到武昌上大学。

由于王明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被推选为学生干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个月后留学苏联,王明凭借能说会道的本事进入了斯大林嫡系小分支。

因为一口流利的俄语,王明经常被选为中国和俄国会议的翻译。

1927年,王明把一个同学会当作反动组织诬告,苏联在调查之后竟然相信了王明的说辞。

后来在共产国际和中国代表团的帮助下,这个同学会才证明了清白。

尽管王明的目的没有得逞,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因这事件被开除了国籍。

次年,王明掀起了更大的风浪。

他们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唯一的真理,使用一切卑劣的行径对中共代表团发起攻击。

这件事导致当时代表团负责人职务被解除,反对他们的人大多数都被送到了乡下做苦力,甚至有人因此自杀。

王明在回国后担任编辑,后在共产国际代表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共的控制权。

党内开始了左倾错误主义,这极大地危害了革命。

日军侵华后,王明主张放弃独立性,也就是变相地听从国民党对战争的一切指示。

四十年代,王明受到了严厉批评。

七十年代,王明逝于异国他乡。

这就是王明简介。

王明怎么死的王明怎么死的?1950年王明提出要去苏联治病,本来像王明这样的人物出国是要走程序的。

但考虑到王明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好,在和苏联方面交涉后,王明立即被同意前往苏联。

一月后,王明和他的夫人两个孩子以及随行的医生保姆在警卫员的护送下前往苏联。

一呆就是三年多,在情况好转后,王明回国继续工作。

五月后,王明复发,住进了医院,此后开始养病。

由于政务院的改名,一些人物职务被削减,王明在削减之列。

王明兴风作浪记:昆仑山下来的“神仙”[图]共产国际王明

王明兴风作浪记:昆仑山下来的“神仙”[图]共产国际王明

王明兴风作浪记:昆仑⼭下来的“神仙”[图]共产国际王明1937年11⽉,王明被斯⼤林和共产国际派回国内,他的使命⼗分明确,那就是监督贯彻抗⽇民族统⼀战线,以形成斯⼤林的战略预期,有着如此强硬的政治⽀持,⼀贯⾃诩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的他就更不把中共中央放在眼⾥,在他担任长江局书记的⽇⼦⾥,⽬空⼀切,屡屡违反组织原则,擅⾃发号施令,公然与中共中央分庭抗礼。

昆仑⼭上的“神仙”从天降王明的崛起与共产国际代表⽶夫的⿍⼒推荐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夫挟共产国际以⾃重,⼀⼿包办,将王明扶植上台。

会后不久,王明便受共产国际的召唤,前往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前,成⽴了临时中央,博古被指定为总负责⼈。

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正是通过博古等⼈推⾏贯彻,使中共蒙受4年之久的危害。

在共产国际⼯作期间,由于王明的勤勉,更由于他不折不扣地推⾏“国际路线”,很得共产国际和斯⼤林的喜爱,他也因此⽽节节攀升。

1935年,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会上,王明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和政治书记处候补书记。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中共领导⼈能得此职务,可谓舍王明其谁矣,这也就难怪他回国后,“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了。

抗⽇民族统⼀战线建⽴后,为共赴国难,中国两个⽔⽕不容的政党再次携⼿合作。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引起斯⼤林和共产国际的关注。

斯⼤林在国际主义的幌⼦下,总是把本国的利益放在第⼀位,他的如意⼩九九是:苏联在西⾯已与纳粹德国成⽣死⼤较量,中国战场的任务就是遏⽌⽇本的东⾯攻击,以避免苏联两⾯受敌。

正是如此,苏联才和国民政府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希望中国在东⾯拖住⽇本,以不形成两⾯夹击的态势。

⽽这⼀切的实现,斯⼤林⼜把宝全都押到了国民党政府的⾝上,就是不相信“农民领袖”⽑泽东领导的⼈民武装。

恰恰此时,⽑泽东⼜提出统⼀战线中的独⽴⾃主的原则,这是最使他寝⾷不安的。

如若那样发展下去,蒋介⽯肯定不⾼兴,后果也就不堪设想。

王明资料

王明资料

• 1926年5月,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 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任总工会组织部长。同年9 月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汉办事 处主任,代理全国总工会领导武汉政府时期的工人 运动。1927年1月成功地领导了收回汉口英租界 的斗争。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 治局委员,任中央工人部长。6月,在第四次全国劳 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7月 12日,中央政治局改组,是5名常委之一。
•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 州开幕,瞿秋白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 员。 • 1924年7月,根据孙中山建议,国民党中央设立政治委 员会,孙自任主席,瞿秋白当选为5人委员。 • 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 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5月30日,“五卅惨案” 发生,瞿秋白同陈独秀、刘少奇等领导了爱国反帝运动。 •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在第一天陈 独秀做中央报告后,第二天瞿秋白便散发《中国革命中 之争论问题》,尖锐的批评了陈独秀等以及共产国际为 代表的右倾计划主义错误。瞿秋白当选为中央委员、政 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
• 1946年1月回国,任军事调停处执行部东北3人小组中共方 面成员、首席代表,同美蒋反动派发动内战阴谋进行了针 锋相对的斗争。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敌工部、城工部部长 等职,争取了滇军六十三军、九十三军起义,为东北根据地 的开辟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积极贡献。1948年8月,在第 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 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 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劳动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中 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副主任、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主 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

我党曾经的最高领导人王明,也是宣城人

我党曾经的最高领导人王明,也是宣城人

我党曾经的最高领导人王明,也是宣城人前一段时间,到泾县,路过并参观王明故居。

宣城真是风云聚会之地。

想当年,王明也是我们党历史的风云人物。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

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只有27岁。

1956年叛逃到苏联,1974年在莫斯科离世。

《王明年谱》中有这样的记载:“王明是一个漂亮的中共人物,讲话煽动有力,人极机警灵敏,他说话的时候,全场自始至终,掌声不绝。

康生当时领导我们高呼:‘我们党的天才的领袖王明同志万岁。

’”1938年春天,王明34岁,刚刚结束在共产国际六年的工作回到中共大本营。

毛泽东在机场迎接他时,把他比作“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

“在当时的延安,毛泽东是政治权威,王明是理论权威,周恩来是美男子,这三个人在青年中是很受敬仰、很有魅力的人物。

”王明故居,位于泾县云岭村,比较普通的民居风格。

王明出生在这里,从小也在此生活了六年。

有意思的是,王明的出生地和籍贯曾经存在争议。

后来在泾县档案馆找到一份上世纪五十年代陈绍禹的土改证草册,王明的身世据此可以确认。

宣城的一分钟总理江朝宗这就是文化霍元甲的另一半:宣城人农劲荪宣城最悠久、最难吃的美食:闭门羹李光耀的营销点子小时候的农活,累并快乐着你小时候怎么吃饭的?2020实鼠不易,2021牛转乾坤2020年最佳连续微小说舌尖上的宣城一道把数学老师逼哭的数字题你衣紧还乡了吗江青悼鲁迅,情真意切,文采斐然“可怜天下父母心”竟然出自慈禧疯狂炒作的香烟官场定律:爱好着领导的爱好,幸福着领导的幸福,快乐着领导的快乐“毛泽东思想”的发明者是宣城人美哉!宛陵湖东湖文化界的三个“糗事”年龄造假的局长突然死亡,悼词怎么写?角度一变思路宽你邻居家有熊孩子吗你家有这样的天才吗***与敬亭山送给马云的箴言和对联《游子吟》与宣城谁说俺的家乡好?江南的秋,中国的诗千秋不变之人【郑板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得权
• 1929年王明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 干事,后调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红旗》报编 辑。王明先后在《红旗》、《布尔塞维克》 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宣传共产国际的 思想、方针、政策。其间,他还写了《两条 路线》(后改称《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 而斗争》)的小册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的 “左”倾政治纲领。 • 1930年底王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次 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四中全会, 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当 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主持中央工作。 按照共产国际指示,派特派员和中央代表到 各苏区进行反右倾斗争,导致“肃反”严重 扩大化,伤害了大批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的中高级党政军干部。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 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叛变后,王明指令他的亲 信博古代理总书记。10月王明去苏联,任中 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不久当选为共产 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负责亚洲、拉美各 国共产党事务。
失败概括
• 王明犯错误的根源是教条主义,即把马克 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他国经 验神圣化,照搬照抄,用之来指导中国革 命。
求好评
病魔终结
• 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魔缠身。但王明即 使躺在床上也没有停笔。1971年,他相继 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整风运 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等文章。 《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逆行为》 是王明抱病编写的最后一部作品,约20万 字。全书主要围绕“文革”展开,否定毛 泽东思想。王明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贬 低搞臭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为自己的错 误路线翻案。 • 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 孤寂地躺在异国他乡的新圣母公墓。
左倾右倾
•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给革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明又回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 主原则,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中“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 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 初期在武汉任长江局书记时给 党带来很大损失。
政治得权番外
• 1930年年底,王明带头,罗章龙、王克全、何孟 雄等起哄,集中攻击三中全会和瞿秋白。这时米 夫被派到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在米 夫的操纵下,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召开六届 四中全会。会议根据米夫的旨意,撤销了瞿秋白、 李立三的政治局委员,而王明却一步登天,在干 爹苏联的扶持下,从一个普通的党员进入政治 局—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窃取了中央的领 导岗位。而米夫也达到了控制、操纵中共中央的 目的。9月,王明去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他的走狗秦邦宪(博古)担任临时中央总负责人。
王明介绍
通信十四第二组
少年有才
王明家境贫寒,自幼聪颖,5岁启蒙 识字,6岁入塾就读,七、八年时 间打下深厚的旧学基础。1920年以 优异成绩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 业学校,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同年 秋,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 习。1925年6月,在武昌积极参与 支持上海“五卅”运动的活动,被 推选为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 青年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是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 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 11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政治失势
• 1937年11月,王明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 中央长江局书记,王明在武汉和延安的毛泽东对抗,推行右倾机 会主义路线,使革命力量又一次遭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 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王明的书记职务。王明从 此失势,主要是共产国际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中共六届 六中全会后,王明在延安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女子大学 校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委员等职。 • 1941年后王明因病长期休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受 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宣判了曾统治党4年之久、 影响党达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死刑。当时王明 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在中共“七大”上, 毛泽东亲自提议让王明继续担任中央委员。终于,王明在44名当 选中央委员中,以选票倒数第一当选。“七大”之前,王明主要 从事妇女和统战工作。“七大”以后,中央决定由王明担任新成 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党的政策以及起草法律 条文。此外,王明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1950年负责主 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
恶名昭著
• 自60年代起,王明在苏联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化名马马 维奇、波波维奇等,先后撰写、发表《论中国事件》、 《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攻击毛泽东、歪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王明被戴上了“机会 主义头子、苏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 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渐断了联系。但中央对 他再没有作出任何决议,也没有开除他的党籍。 • 当国内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时候,得 到苏联支持的王明开始在国外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肆攻 击党和毛泽东,逐渐走上了与党完全对立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