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版第三章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第三章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73aab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f.png)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二茂铁()552C H Fe ⎡⎤⎣⎦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
已知二茂铁的熔点是173℃(在100℃以上能升华),沸点是24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醛等有机溶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B .在二茂铁中,55C H -与2Fe +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C .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3sp 杂化D .55C H -中一定含有π键2.已知[Co(NH 3)6]3+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 3分子间距相等,Co 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
若其中各有2个NH 3分子分别被Cl -和H 2O 取代,形成[Co(NH 3)2(H 2O)2Cl 2]+的几何异构体有(不考虑光学异构)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3.在碱性溶液中,2+Cu 可以与缩二脲形成紫色配离子,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配离子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HB .该配离子中铜离子的配位数是4C .基态Cu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1013d 4sD .该配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原子只有N 和O4.晶体场理论认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d 轨道存在未成对电子时,d 电子发生d-d 跃迁是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显色的主要原因。
下列水溶液没有颜色的是 A .42ZnSO 7H O ⋅B .32CrCl 6H O ⋅C .42CuSO 5H O ⋅D .42CoSO 7H O ⋅5.晶体硼的结构如图所示,熔点2573K 。
已知晶体硼结构单元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点,每个项点上各有1个B 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每个结构单元含有12个硼原子B .1mol 晶体硼中含有30N A 个B—B 键C .晶体硼中键角是60°D .晶体硼是分子晶体6.LiFePO 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
配合物(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配合物(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9fed90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1.png)
Cu2+在水溶液中 常显蓝色
CuCl2·2H2O晶体
理论解释: Cu2+与水结合显蓝色
CuSO4 CuCl2
一、配位键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 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Cu2+ + 4H2O = Cu(H2O)42+
Cu2+与H2O结合显蓝色, 它们是怎么结合的?
四水合铜离子
一、配位键
电子对给予体
2、表示方法:
Cu(H2O)42+
H2O
OH2
Cu
H2O
OH2
A — B ( 或 A B ) 配位键 特殊的共价键,
电子对接受体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
形成配位键可以让元素的原子突破常见的成键数目
一、配位键
配位原子: 给出孤电子对的原子
提供孤电子对 (电子对给予体)
溶液颜色
天蓝色
无色
无色离子
什么离子 呈天蓝色
Na+ Cl- K+ SO42- Br- Cu2+ ?
一、配位键
Cu2+是蓝色的?
内容内容内容
共性: 都有Cu2+
K2SO4溶液 NaCl溶液
相的同溶阴液离对子照:蓝色不是由这些阴离子导致的
一、配位键
白色 黑色
固态二价铜盐 不一定显蓝色
CuSO4·5H2O晶体
TITLE TITLE
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第四节
目录
01 1、配位键 02 2、配合物
01
第一部分 配位键
【思考】
无水CuSO4固体是白色的,但CuSO4·5H2O晶体却是蓝色的, 为什么呢?
配合物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配合物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e0df6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a.png)
】
2020年,我国博士后王振元: 潜心创新,成功开发出超分子生物 催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巨头在化妆 品高端原料市场的垄断地位。
通过对超分子研究,人们可以模拟生物系统,复制 出一些新材料,如:新催化剂、新药物、分子器件、 生物传感器等功能材料。
孤电子对
O
H
H
Cu2+ (具有空轨道)
H2O
H2O
Cu2+
OH2
H2O
思考讨论 类比NH4+ 的形成,推测Cu2+与H2O是怎样形成[Cu(H2O)4]2+的?
NH3 + H+
提供孤电子对 提供空轨道
H2O + Cu2+
NH4+
化学键
[Cu(H2O)4]2+
配位键
1.配位键: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提供 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 — 接受”键。
配合物的应用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热水瓶胆镀银(银镜反应) [Ag(NH3)2]OH
电解氧化铝的助熔剂 Na3[AlF6]
配合物的应用
生命体中中的应用
血红蛋白
叶绿素
维生素 B12
在医药中的应用
配合物的应用
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碳铂)
【科技前沿展望】
配合物在生命体中大量存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配合物尖端技术、医药科学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生命活动、尖端技术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的还有超分子等物质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 例如:[Cu(NH3)4]2+比[Cu(H2O)4]2+更稳定 [Cu(NH3)4 (H2O)2]2+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
配合物的结构 知识拓展:
配离子的空间结构由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决定,常见的配位数为2 的配离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配位数为4的配离子空间结构为平面四边 形或四面体,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的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
新课标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 第三章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新课标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 第三章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https://img.taocdn.com/s3/m/28698506ba0d4a7303763a7d.png)
新课标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2 第三章第四节配合物与超分子教学设计——配合物(第1 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为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四节第一部分:配合物。
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配位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第二部分介绍简单配合物的形成,第三部分介绍配合物的应用。
第一部分,教材首先设置真实问题情境,以“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但CuSO4·5H2O 晶体却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硫酸铜溶液呈天蓝色”这样的宏观证据制造认知冲突,再通过一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微观上体会到可能是Cu2+与H2O 结合成的离子呈天蓝色,Cu2+与H2O 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作用力存在,进而引出配位键概念。
内容编排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的思想。
同时,教材用球棍模型表征了[Cu(H2O)4]2+中的化学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配位键的本质。
第二部分,在配位键的概念形成后,教材进一步通过 3 个实验,一方面用明线突出介绍了 3 种简单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建构配合物的认知模型,突出了本册“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主题;另一方面用暗线让学生认识到配位键不仅存在于金属离子与某些分子间,也能存在于金属离子与某些离子间,加深对配位键本质和配合物理论的理解,从而利于学生将配位键和配合物自然地纳入到已有知识系统中,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更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三部分,教材介绍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举例说明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配以“资料卡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学生分析本节内容前,学生通过分子结构的学习,掌握了共价键知识,一般共价键的形成方式是成键双方原子各提供一个单电子,而形成共价键还有其他方式,学习配位键能打破他们对共价键固有的认识。
学生还通过分子结构的学习,掌握了杂化轨道理论。
这些都是学习配位键和配合物理论的必备基础。
但因本节内容非常抽象,所以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典型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体验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和配体间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配位化合物形成》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配位化合物形成》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5e1e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1.png)
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配位化合物形成》学案【实验目的】1.加深对配合物的认知;2.了解配合物的形成;3.加深对配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特点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配位键属键与配位化合物(提前复习)1.什么是配位键?2.配位化合物有哪些组成?3.配位键特点是什么?配位化合物有哪些性质?二、学生实验学生实验1.向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滴加氨水溶液,观察其过程现象。
学生实验2.向CuSO4溶液中逐渐加入氨水至过量,然后继续加入乙醇溶液。
观察过程现象。
学生实验3、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2滴氯化铁溶液,再加入2滴硫氰化钾溶液;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再滴加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总结配位化合物的一些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配位化合物的一些稳定性及组成特点。
老师探究性1、向盛有CuSO4溶液中的试管放置Fe片,片刻后拿出Fe 片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
老师探究性2、向CuSO4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再放入打磨干净的Fe片,片刻后拿出Fe片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再向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活动探究:【学习效果】一、单项选择题I1.关于配合物[Co(NH 3)4Cl 2]C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 该配合物含有12molσ键 B .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 C .该配合物中NH 3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D .含1mol 该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产生3mol 白色沉淀2.下列微粒间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A .+Ag 、3NH B .+H 、3NHC .3+Co 、2H OD .+Ag 、+H3.一水硫酸四氨合铜的化学式为[Cu(NH 3)4]SO 4·H 2O 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实验室可以用氧化铜为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取。
第三章第4节第1课时配合物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4节第1课时配合物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daee7e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f.png)
该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
深蓝色晶体
实验3-3 实验证明,无论在得到的深蓝色透明溶液中,还是在析出的 深蓝色晶体中,深蓝色都是由于存在 [Cu(NH3)4]2+,中心离子 是Cu2+,而配体是NH3,配位数为4。
深蓝色 平面正方形
思考:
比较
与
的稳定性?
NaOH
Cu(OH)2
氨水
NaOH 不反应
更稳定,配位键更强
实验3-4 FeCl3溶液 棕黄色
硫氰化钾(KSCN)溶液
溶液变为 血红色
Fe3++nSCN- = [Fe(SCN)n]3-n n = 1~6,随SCN-的浓度而异,可用于鉴别Fe3+
实验3-5
加NaCl溶液
逐滴加氨水
AgNO3溶液
AgCl沉淀
沉淀消失,得澄清的无色溶液源自Ag++Cl-=AgCl↓ AgCl+2NH3=[Ag(NH3)2]Cl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构成,配合单元是内界,内
界由中心和配体构成。外界是带异号电荷的离子。
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完全电离,内界较稳定。
= [Cu(NH3)4]2+ + SO42-
内界(配离子) 外界(离子)
[Cu
4 ] SO4
中 心 离 子
配配 位位 体原
配 位 数
配位数:与中心成键的 配位原子个数。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第1课时 配合物
一、配合物: 【思考】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但CuSO4·5H2O晶体却是蓝 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无水硫酸铜
CuSO4·5H2O晶体
【实验3-2】
配合物(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配合物(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265fa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f.png)
课堂小结
一、配位键 二、配合物
定义 “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一方提供孤电子对
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一方提供空轨道
定义 配合物的组成 几个形成配合物的实验
课堂达标
1、若X、Y两种粒子之间可形成配位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X、Y只能是分子 B.X、Y只能是离子 C.若X提供空轨道,则Y至少要提供一对孤电子对 D.若X提供空轨道,则配位键表示为X→Y
课堂练习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 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
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B.[Cu(H2O)4]2+比[Cu(NH3)4]2+中的配位键稳定 C.用硝酸铜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D.在[Cu(NH3)4]2+中,Cu2+给出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
有些配合物不存在外界
(1)中心原子(离子):
提供空轨道的金属离子或原子。一般是过渡金属,必须有空轨道。
(2)配位体: 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NH3 H2O CO Cl(3)配位原子:
SCN- CN-
配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原子N O P S,一般是ⅤA Ⅵ A ⅦA的非金属原子
(4)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一般是2、4、6、8 (5)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如:[Fe(SCN)6]3-
实验证明,上述实验呈蓝色的物质是水合铜离子,可表示为[Cu(H2O)4]2+, 叫四水合铜离子。在四水合铜离子中,Cu2+与H2O之间的化学键是由H2O提 供孤电子对给予Cu2+ , Cu2+(含空轨道)接受水分子的孤电子对形成的。
4.2配合物的形成与应用高二化学课件(2019选择性必修2)(精)3
![4.2配合物的形成与应用高二化学课件(2019选择性必修2)(精)3](https://img.taocdn.com/s3/m/e3575e2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e.png)
说明[Cu(NH3)4]2+中Cu2+和NH3分子之间 存在较为强烈的相互作用。
2.反应过程分析 孤电子对
H3N
N
H
H
H
配体
Cu2+
(具有空轨道)
中心离子
H3N
Cu2+
NH3
NH3
配位键
NH3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Cu2+的空轨道,Cu2+与NH3分子 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染色过程中,使用金属盐(如铬、铝、铁、铜盐等)对其进行处理。因羊毛和染
料中都含有可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基团(—NH2、—COOH),染色时,金属离子 和染料及羊毛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体积较大、溶解度小的配合物,使染料坚固地
附着在纤维上,从而改变羊毛的颜色。
拓展视野
生物体内的许多酶都包含锌的配合物,已报道的含锌酶有80多种,如羧肽酶 A和碳酸酶等。当人体缺锌时,许多酶的活性降低,引起相关代谢紊乱,可 使人体发育和生长受阻。
课时作业
9.已知NH3分子可与Cu2+以配位键形成离子[Cu(NH3)4]2+,则除去硫酸
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D )
A.NaOH B.NH3 C.BaCl2 D.Cu(OH)2
课时作业
10.下列过程与配合物无关的是( C )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B.向Cu与Cl2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少量H2O,呈黄色,再加水,呈蓝色 C.Cu与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Cu与稀HNO3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 消失
思考:[Cu(H2O)4]2+和[Cu(NH3)4]2+哪个配位离子更稳定? 原因是什么?
3.4.1配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4.1配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b932d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9.png)
4.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参差不齐,这对于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采取适当的激励和引导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我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指南等,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命名规则。通过讲授法,我们详细讲解了配合物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接着,我们介绍了配合物的类型,包括内界和外界,以及配合物的命名规则,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金属离子和配体的名称来命名配合物。在课堂活动中,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加深对配合物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实验,我们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配合物的知识点,掌握配合物的性质。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配合物的性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简单的配合物模型,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配合物结构的理解。
- 学生可以参与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专业人士交流配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35f2a6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d.png)
溶液颜色变为 红色
(2)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 2 滴 K3[Fe(CN)6]溶液,然后再滴加 2 滴硫氰化 钾溶液
溶液颜色未变 为红色
解释
Fe3+与 SCN-形成配 离子
K3[Fe(CN)6]在水中 可电离出配离子 [Fe(CN)6]3-,溶液中 不存在 Fe3+
【自主思考1】 在[Cu(H2O)4]2+中,Cu2+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如何形成 的?该化学键如何表示?
4.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 中心原子(或离子)的金属原子(或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 质有关。
【问题与讨论】
根据教材中“简单离子与配离子的区别”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K3[Fe(CN)6]都含有+3价铁,在溶液中是否都能电离出Fe3+? 提示:FeCl3在溶液中能电离出Fe3+,K3[Fe(CN)6]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Fe3+。 2.根据第1题的分析,谈一谈你对配合物的性质有哪些认识? 提示:配合物中内界配离子的稳定性较强,在溶液中难发生电离,性质稳定。 3.Co(NH3)5BrSO4有两种配合物:[Co(NH3)5Br]SO4与[Co(SO4)(NH3)5]Br,分 别向两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根据你对配合物性质的认识推 测一下是否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提示:[Co(NH3)5Br]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而 [Co(SO4)(NH3)5]Br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提示:在[Cu(H2O)4]2+中,Cu2+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电 子对给予Cu2+,Cu2+提供空轨道接受水分子的孤电子对形成的,该离子可表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https://img.taocdn.com/s3/m/344d55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6.png)
【实验3-4】 向 0.1 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1滴 0.1 mol/L的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KSCN 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Fe3++3SCN-===Fe(SCN)3
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这是Fe3+与SCN-形成了配合物Fe(SCN)3、 Fe(SCN)2+等2+与 SCN-不显红色。 又由于该配离子的颜色极似血液,常被用于电影特技和魔术表演。
温故知新
1. 如何检验酒精中是否混有水?
取少量样品,加入无水硫酸铜固体,若固体变蓝,则说明酒精 中混有水。
思考: 无水CuSO4固体是白色的,但CuSO4·5H2O晶体或CuSO4溶液却 是蓝色的,为什么呢?
目标任务一 配位键与配合物
【实验3-2】 下表中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
【实验探究】
取洗净的[Cu(NH3)4]SO4·H2O晶体,溶解于水中,将溶液分为两份,一 份加入NaOH溶液,一份加入B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加入NaOH溶液的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加入加入BaCl2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游离的Cu2+,但有大量的SO42-。 [Cu(NH3)4]SO4溶解后发生了如下电离: [Cu(NH3)4]SO4 = [Cu(NH3)4]2+ + SO42-
经过测定, [Cu(H2O)4]2+的结构如图所示,分析一下铜离子和水分子之间 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学键?
一、配位键
在[Cu(H2O)4]2+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对电 子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电子对形成的。这类“电子对给予 -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22eff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6.png)
【解析】步骤 1 中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步骤 2 中再加入氨水,生成的蓝色沉淀为 Cu(OH)2,故 A 正确;步骤 2 中先产生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继续加氨水沉淀溶解,是因为发生反应:
,生成了铜氨配合物,故 B 正确;蒸发结晶需要加热,不稳定 的物质容易分解,步骤 3 中未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说明一水硫酸四氨合铜受热易分解,故 C 正确;
透明溶液。
步骤 3:再向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振荡静置,有深蓝色晶体析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 2 中观察到的蓝色沉淀为 Cu(OH)2 B.步骤 2 中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铜氨配合物
C.步骤 3 中未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说明一水硫酸四氨合铜受热易分解
D.如图所示铜的晶胞中有 14 个铜原子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例 1[江苏棋盘中学 2021 高三模拟]一水硫酸四氨合铜的化学式为
是一种重要
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实验室可以以氧化铜为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取。
步骤 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
蓝色。
步骤 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过量的 2%氨水,观察到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逐渐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
2
8
的化学式为 CuCl。设该晶胞的体积为 V cm3,则
。
【解析】(1)硫酸铜和氨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配离子
而使溶液澄清,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 A 错误,B 正确;在
中,Cu2+提供
空轨道,NH3 中的 N 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故 C 错误; 液中加入乙醇后会析出深蓝色晶体,故 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版实验活动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配合物的认识。
2.了解配合物的形成。
实验用品
试管、胶头滴管。
硫酸铜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K3[Fe(CN)6]溶液、蒸馏水、乙醇。
实验原理
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性质不同于原来的金属离子,具有新的化学特性。
实验步骤
1.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1)
(2)
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变澄清
2.简单离子与配离子的区别
生成红色溶液
无明显变化
问题和讨论
1.画出[Cu(NH3)4]2+的结构式。
答案
2.K3[Fe(CN)6]在水中可电离出配离子[Fe(CN)6]3-,该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配体各是什么?配位数是多少?[Fe(CN)6]3-和Fe3+的性质一样吗?
答案[Fe(CN)6]3-的中心离子:Fe3+;配体:CN-;配位数:6;[Fe(CN6)]3-与Fe3+的性质不一样。
强化训练
1.向盛有硝酸银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无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离子[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
B.沉淀溶解后,生成物难电离
C.配离子[Ag(NH3)2]+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D.反应前后Ag+的浓度不变
答案A
解析配合离子[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A正确;配合物内外界之间为离子键,可以电离,内界难电离,故B错误;配离子[Ag(NH3)2]+中,存在配位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反应后形成[Ag(NH3)2]+络离子,Ag+浓度减小,故D错误。
2.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结构的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在第一种配合物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配体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