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database数据库创建
arcgis geodatabase中联系类的创建与使用
![arcgis geodatabase中联系类的创建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fc9e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8.png)
arcgis geodatabase中联系类的创建与使用ArcGIS Geodatabase中联系类的创建与使用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
在ArcGIS中,Geodatabase是用于存储地理数据的核心概念,它可以用来组织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
在Geodatabase中,联系类(Relationship Class)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它用于描述地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ArcGIS Geodatabase中联系类的创建和使用步骤。
一、联系类的创建要创建联系类,首先需要创建两个或多个要关联的要素类或表。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ArcCatalog或ArcMap来创建联系类。
下面是详细的创建步骤:1. 打开ArcCatalog,进入要素数据集或地理数据库的目录。
2. 右键单击要素数据集或地理数据库,选择“New”>”Relationship Class”。
3. 在弹出的创建联系类对话框中,选择要关联的主要对象(即要素类或表),点击“Next”。
4. 在关联主要对象的字段列表中,选择主键字段,点击“Next”。
5. 在弹出的选择从属对象对话框中,选择要关联的从属对象(即要素类或表),点击“Next”。
6. 在从属对象字段列表中,选择外键字段,点击“Next”。
7. 在关系类型对话框中,选择关联关系的类型,比如一对一、一对多等,点击“Next”。
8. 在关系名称和别名对话框中,输入联系类的名称和别名,点击“Finish”完成联系类的创建。
二、联系类的使用一旦创建了联系类,就可以利用它来建立和管理地理数据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些联系类的常见使用场景:1. 建立地理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通过联系类,可以定义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比如相邻、重叠等关系。
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地进行拓扑分析和空间查询。
2. 建立地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联系类,可以建立地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比如建筑物与地块之间的所有权关系、水文站与河流之间的监测关系等。
基于Geodatabase的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立_郭磐石
![基于Geodatabase的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立_郭磐石](https://img.taocdn.com/s3/m/542b7952336c1eb91a375d6d.png)
息编码已有国家标准, 并已经在农业、统计、林业、 起相应的数据库; 第二阶段: 数据的处理和入库工
土地等专业部门广泛应用, 因此, 本农业资源数据 作, 这一部分工作是将所有的数据按照预定的分
库系统执行 《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 类规则分门别类的装入相应的数据库中, 这就涉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 GB/T2260- 1999) , 并可兼容该标准的过去 及到空间参考系统的转换、数据格式的转换的等
形式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区域内地物之间的相互关 使用之后, 应该吸收多方面的意见, 对它不断的进
系, 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将曲面投影到平面的问题, 行改进, 让它更完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图投影。我国对 1: 5 万到 1:
3 结论
50 万使用的是高斯- 克吕格投影, 它属于圆柱投影
通过对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完成,
信息科学
基于 Geodatabase 的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郭磐石 1 朱文博 2 ( 1、山西亚太遥感新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6 2、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摘 要: 通过利用 ArcGIS 的 Geodatabase 格式建立农业资源数据库的过程, 研究了数据库的组织、数据结构的设计、文件索引、投影与坐标 系 统等多个建立大型地理数据库组织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直接会影响到数据的查询检索速度, 以及专业的空间分析功能的执行效率等方面, 因此, 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等) , 编码的第 2- 3 位代表亚类, 采用十进制, 第 4 好的人机会话界面, 并具备一定的容错和安全功
位代表子类, 具体的分类表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 能; 第四阶段: 验收和改进, 数据库建成以后针对
第5章 空间数据Geodatabase数据库创建
![第5章 空间数据Geodatabase数据库创建](https://img.taocdn.com/s3/m/34af684133687e21af45a9e2.png)
5.3.2 载入数据
数据的导入和数据的载入,虽然都是向数据库中添加 数据但是它们的方式是不同的。数据的导入是在数据库中本 身没有数据或没有数据框架(例如要素集等),将另外已有 的数据导入。而数据的载入是在数据库本身存在一定的数据 或数据框架,要将已有的数据添加进来。
5.4 进一步定义Geodatabase数据库
5.3.1 导入数据
借助相关工具可以将Shapefile、Coverage、INFO表和 dBASE表等格式的数据导入到Geodatabase中,导入后的数据 形成一个新的要素类。这个要素类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 某个已有的要素集中,或形成一个新的要素集而存在其中。 如果这些要素本身具有投影坐标,导入的新要素将沿用这些 信息,否则需要进行定义,或者自动转换为新环境下的投影 坐标信息。 1.将Shapefile导入Geodatabase 2 .将Coverage导入Geodatabase 3 .其它数据导入Geodatabase 4 .直接复制数据导入Geodatabase
5.2.4 创建表
使用表设计器可以很便捷地在ArcCatalog中创建表。在 Geodatabase中,表可以存储非空间对象、空间对象和关系。 存储非空间对象的表称为对象类,它有一个表示子类的特殊 字段;存储空间对象的表称为特征类;存储关系的表称为关 系表。
5.3 向Geodatabase加载数据
5.4.7 创建关系类
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与数据库中的对象通常存在特殊的 联系。在地理数据库中,这种联系称为关系。关系可以存 在于空间对象之间(要素类中的要素),非空间对象之间 (表中的行),或空间与非空间对象之间。在地理数据库 中,空间对象存储在要素类中,非空间对象存储在表中, 而关系存储在关系类中。一般来说,关系的相关度包括一 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
利用Geodatabase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方法研究
![利用Geodatabase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6fff0acc1755270722089a.png)
利用Geodatabase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方法研究摘要:分析和研究了Geodatabase模型结构及数据模型的优点,阐述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利用Geodatabase模型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步骤和方法,最后指出了建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Geodatabase;土地利用;CASE工具;模型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非农建设用地的面积增长迅猛,使得土地供需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要解决好我国的土地问题,首先就是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依照规划来调控和管理土地。
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对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实现国土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它采用地理数据库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管理,并提供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土地利用数据统计汇总等多项生产和管理功能,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府部门科学管理用地提供基础数据来源。
Geodatabase 是ESRI公司在ArcGIS中推出的一种新型的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通过ArcSDE在关系数据库中实现。
Geodatabase 模型在原有可存储矢量数据的基础上,扩充了存储连续表面Grid、不规则三角网TIN、位址Addresses及多波段影像等数据类型功能[1],并在结构体系和功能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其第三代空间数据模型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在该模型中,地理空间实体被抽象成具有属性、行为及空间关系的对象,用户在不需要编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不但可以为各种要素定义更加贴切的“自然”行为,还可以定义不同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2],使得GIS数据库中的要素更加智能化。
1 Geodatabase模型结构[3]1.1 对象类(Object Class)和表格(Table)在Geodatabase中,对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
(完整版)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类型及数据组织创建PersonalGeodatabase
![(完整版)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类型及数据组织创建PersonalGeodatabase](https://img.taocdn.com/s3/m/8117139b0b4e767f5acfcee2.png)
GIS中的数据中的数据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类型及数据组织创建Personal GeodatabaseGIS中的数据是多种多样的,除地图数据外,还包括图像数据、表格数据、行为规则以及数据处理模型等。
地图数据通常是矢量数据,是以离散的点坐标表示地理要素(feature)。
在GIS 中,不同的地理要素通常是分层表示,如道路、河流、居民地等。
同种要素组成的图层称为要素类(feature class)。
图像数据是栅格数据(raster),是以一系列栅格值来表示。
表格数据(table)是具有相同字段的记录的集合,没有空间信息。
行为规则包括要素的子类、数据域、关系、完整性规则(拓扑)及要素连通性规则(几何网络)等。
数据处理模型包括工具、模型、脚本程序等。
GIS中的数据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中数据的存储方式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类型及数据组织创建Personal Geodatabase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两种:–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1文件方式采用文件方式存储,各种类型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文件中。
通常情况下,一个数据由几个文件组成,如以Shapefile形式保存的地图数据包含了shp、shx和dbf等文件,其中shp文件保存空间图形数据,dbf文件是保存属性数据,shx文件是连接图形和属性的索引文件。
优点–简单易操作;–软件投资较小。
缺点–不能定义数据规则;–不支持版本管理;–不支持多用户的并发访问;–安全性较差。
2数据库方式所有数据统一存贮在数据库中,可以是小型单用户数据库(如Access),也可以是企业级的多用户数据库(如Oracle、DB2、Informix、SQL Server等)。
优点–可以利用数据库强大的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并发以及事务处理等功能。
缺点–软件投资较大。
目前,主流的GIS软件都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当然,不同的软件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GIS实验报告之Geodatabase创建及编辑
![GIS实验报告之Geodatabase创建及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21bb8826bcd126fff7050b3d.png)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创建Geodatabase的过程
创建的路径
③.单击Edit之后的对话框如图:它的名字
Edit按扭点Import按扭
导入的过程
加载的数据路径3.在要素中建立子类型:
Subtypes选项卡
新的子类的代码和类型
③重复操作加载上面建立的两个子类.
④同样建立Parcels的两个子类.
建立拓扑
建立的过程如下图:
建立的过程
选择的类
设置的等级为
要加载的数据
③、将Parcel设置为可编辑的状态,加载Topology按钮,就可以了。
④把Toplogy工具栏的检测拓扑错误的按钮,打开Error Inspector对话框,
改正的地方
移动的点移动后的图形
移动的线
移动的线
移动后的线
输入的名字
点及这个按钮,再点Import就可以进入下面的对话框③、加载数据的对话框
⑤、在ArcCatalog,右键单击City数据集,选择Import下的Feature Class 命令,
进入的对话框,把那三个数据加载进去就可以了。
如下:
输入新的网络名称
捕捉的容限值
选择的要素
删除已经添添加新的权重
加的权重
City_Net(几何网络类)。
GeoDatabase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解析
![GeoDatabase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e34f60be1e650e53ea9904.png)
安聪荣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5.1数据库概述 5.1.1数据库对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变革
在数据库阶段程序和数据间的联系
应用程序1
.. .
应用程序n
数据库管理 系统DBMS
数据库
文件系统阶段信息处理的传统方式
输入
程序
输出
数据库阶段信息处理方式的演变
联机 终端 要求 报表
查询处理程序
报表生成程序
数据库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5.1.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规划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 设计概念结构 设计逻辑结构 应用需求 (数据、处理) 转换规则、 DBMS功能、 优化方法
系统调查 业务流程图 确定系统范围 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等
规划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
用E-R图(局 部、全部)描 述的概念模型
过程迭代、逐步求精的设计思想
5.2 地理数据模型发展
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 经历了三代地理数据模型,即CAD数据模型、 Coverage/shapefile数据模型和GeoDatabase 数据模型。
5.2.1 CAD数据模型
CAD数据模型起源于60~70年代,它是通过点、 线、面将地理数据存贮在二进制文件中,存储 少量属性信息。 地图图层和注记标注是基本的属性描述。 由于它缺乏对属性数据的支持,且空间数据不 是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给GIS软件开发和GIS 数据共享都带来了困难。
5.5.1 需求分析
•黄土地区公路高边坡防护决策支持系统,是 按照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结构,以ArcGIS为 基础开发平台开发出来的专业型应用空间决 策支持系统。 •它提供了在黄土地区进行公路高边坡防护决 策时的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 •整个系统由数据管理、库管理、数据显示管 理、查询与检索、科学计算、结果输出等几 大部分组成。
1、创建Geodatabase
![1、创建Geodatabase](https://img.taocdn.com/s3/m/83164a265901020207409cdc.png)
15
3. 向Geodatabase加载数据 加载数据
Geodatabase中支持 中支持Shapefile、Coverage、INFO表和 表和dBASE 中支持 、 、 表和 表、CAD、Raster等,如果已有数据不是上述几种格式,可以 、 等 如果已有数据不是上述几种格式, 中的工具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用ArcToolbox中的工具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再加载到 中的工具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Geodatabase中。 中
第2讲 Geodatabase数据模型概述 讲 数据模型概述
3
2. 建立数据库中的基本组成项
(1)建立要素数据集 (1)建立要素数据集
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 在需要建立新要素数据集的 在 目录树中,在需要建立新要素数据集的 目录树中 Geodatabase上单击右键 单击“新建”, 选择“要素数据集”命令 上单击右键,单击 上单击右键 单击“新建” 选择“要素数据集”命令, 弹出“新建要素集”对话框,如图 弹出“新建要素集”对话框 如图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2.1 Geodatabase的发展 的发展 2.2 Geodatabase的层次结构 的层次结构 2.3 Geodatabase的目录视图 的目录视图 2.4 Geodatabase的类型 的类型 2.5 Geodatabase的访问 的访问 2.6 创建Geodatabase(上机实践) (上机实践)
第2讲 Geodatabase数据模型概述 讲 数据模型概述
9
4)单击 字段名”列下面的第一个空白行 添加新字段 输入新字段名 并 单击“字段名 列下面的第一个空白行,添加新字段 输入新字段名,并 添加新字段,输入新字段名 单击 字段名” 选取数据类型.在 字段属性 栏中编辑字段的属性,包括新字段的别名 字段属性” 包括新字段的别名、 选取数据类型 在“字段属性”栏中编辑字段的属性 包括新字段的别名、 新字段中是否允许出现空值Null、默认值、 属性域及精度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新字段中是否允许出现空值 、默认值、 属性域及精度,如图所示
在单个Oracle实例中怎样创建多个Geodatabase
![在单个Oracle实例中怎样创建多个Geodatabase](https://img.taocdn.com/s3/m/0113408951e79b8968022670.png)
在单个Oracle实例中创建多个Geodatabase当在Oracle数据库中创建了一个SDE用户的主SDE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后,想在此相同的数据库并且相同的Oracle实例中再创建多个Geodatabase的话,则可以采用“SDE主架构Geodatabase+用户模式Geodatabase”模式实现,如下图:一、什么是用户模式Geodatabase(user-schema geodatabase)?用户模式地理数据库是指以相对于SDE用户,采用其他用户模式存储的地理数据库。
通过采用用户模式,可以允许在同一个Oracle数据库实例(instance)下存储多个Geodatabase。
当然首先我们必须创建一个SDE用户的Geodatabase,然后其他有许可的数据库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模式中创建属于自己的Geodatabase。
以SDE用户创建的Geodatabase作为主SDE的地理数据库(master sde geodatabase),而所有以其他用户创建的Geodatabase必须依赖于这个主SDE Geodatabase。
主SDE的地理数据库包含一个表(INSTANCES),当中记录了所有的地理数据库,并跟踪存在于其他用户的模式。
主SDE的地理数据库包含ST_Geometry类型,子类型和功能,系统表中的ST_Geometry类型用途,例如ST_SPATIAL_REFERENCES。
如下图:因为无论是主SDE的地理数据库和用户模式地理数据库是在一个Oracle数据库实例中,他们使用同一个ArcSDE的安装,可以统一的访问相同一个ArcSDE 服务。
如下图:第一个(SDE用户)连接属性如下图:第二个(usersde用户)连接属性如下图:主SDE的地理数据库连接方式采用通用的连接方式:服务器名+服务实例(或端口号)。
而用户模式的地理数据库连接方式采用:服务器名+端口号:架构名这两个地理数据库所使用到的SDE服务为同一个服务,如下图:1、为什么使用用户模式地理数据库?一般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使用到用户模式的地理数据库呢?(1)、如果在一个较小的团体组织,如部门或项目组,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工作,他们可能希望能存储自己的数据。
Arcgis操作 实验三:地理数据库创建
![Arcgis操作 实验三:地理数据库创建](https://img.taocdn.com/s3/m/81c4022fbed5b9f3f80f1c0b.png)
实验三:地理数据库创建一、实验目的1.掌握ArcCatalog软件创建地理数据库流程。
二、实验准备数据准备:云南道路prj,.shp,云南县城prj.shp,云南县界prj.shp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9.x,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查询公交站点时能够查询经过的公交线路,如图1、2所示。
图1 云南大学公交站点查询结果图2 查询结果四、实验步骤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二、创建Personal Geodatabase在ArcCatalog的目录树中,定位到E:盘,右键点击这E:盘,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名称改为myGeoDB 。
右键选中这个文件夹,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新建]>>[个人Geodatabase],这时会创建一个名称为“新建个人Geodatabase.mdb”的数据库文件,将之改名为:“Yunnan”。
三、导入数据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Yu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导入]>>[要素类multipl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要导入要素:云南县界prj.shp/云南县城prj.shp/云南道路prj.shp (这些文件在Exece2文件夹下,按住Shift键并点击鼠标可同时选择多个Shape文件)确定后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层已经被导入到数据库Yunan.mdb中。
四、新建要素集(Feature Set)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Yu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要素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素集的名称、点击按钮“编辑”为其指定一个坐标系。
在这里,我们设定坐标系为:GCS_WGS_1984(即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World>>WGS 1984.prj),这是一种被GPS采用的地理坐标系。
五、新建公交站点(FeatureClass)右键点击新建的要素集-Kunming,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要素类],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素类的名称-公交站点,点击<下一步>,再次点击<下一步>按钮。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概述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34812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7.png)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概述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概述什么是地理数据库?在最基本的层面上,ArcGIS 地理数据库是存储在通用文件系统文件夹、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或多用户关系DBMS(如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PostgreSQL、Informix 或IBM DB2)中的各种类型地理数据集的集合。
地理数据库大小不一且拥有不同数量的用户,可以小到只是基于文件构建的小型单用户数据库,也可以大到成为可由许多用户访问的大型工作组、部门及企业地理数据库。
但地理数据库不只是数据集的集合;术语“地理数据库”在ArcGIS 中有多个含义:地理数据库是ArcGIS 的原生数据结构,并且是用于编辑和数据管理的主要数据格式。
当ArcGIS 使用多个地理信息系统(GIS) 文件格式的地理信息时,会使用地理数据库功能。
它是地理信息的物理存储,主要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或文件系统。
通过ArcGIS 或通过使用SQL 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访问和使用数据集集合的此物理实例。
地理数据库具有全面的信息模型,用于表示和管理地理信息。
此全面信息模型以一系列用于保存要素类、栅格数据集和属性的表的方式来实现。
此外,高级GIS 数据对象可添加以下内容:GIS 行为;用于管理空间完整性的规则;以及用于处理核心要素、栅格数据和属性的大量空间关系的工具。
地理数据库软件逻辑提供了ArcGIS 中使用的通用应用程序逻辑,用于访问和处理各种文件中以及各种格式的所有地理数据。
该逻辑支持处理地理数据库,包括处理shapefile、计算机辅助绘图(CAD) 文件、不规则三角网(TIN)、格网、CAD 数据、影像、地理标记语言(GML) 文件和大量其他GIS 数据源。
地理数据库具有用于管理GIS 数据工作流的事务模型。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的架构地理数据库存储模型以一系列简单但核心的关系数据库概念为基础,并利用了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的优势。
GeoDatabase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GeoDatabase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694a2973168884868762d658.png)
查询处理
分析与计算
数据输出
空 间 数 据 管 理
数 据 可 视 化 表 达
空 间 数 据 显 示
非 空 间 数 据 显 示
表 达 式 查 询
空 间 查 询
交 互 查 询
工 程 力 学 性 质 计 算
剖 面 生 成 与 计 算
边 坡 类 别 分 析 计 算
防 护 决 策 分 析 计 算
数 据 格 式 转 换
Coverage数据模型的不足
1、它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 2、要素是以统一的行为聚集的点、线和面的 集合,空间数据不能很好地与其行为相对应。 以文件方式保存空间数据,而将属性数据放在 另外的DBMS系统中。这种方式对于日益趋向 企业级和社会级的GIS应用而言,已很难适应。 海量数据的管理、并发操作、安全控制和访问 效率等,都为GeoDatabase的出现创造了好的 环境。
5.3ArcCatalog与Geodatabase
ArcCatalog是Geodatabase的管理工具,用 ArcCatalog能够很方便的看到和管理 Geodatabase的内容 ArcCatalog是ArcGIS软件家族中桌面版软件的 一个应用程序
5.4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几个概念
5.5.1 需求分析
•黄土地区公路高边坡防护决策支持系统,是 按照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结构,以ArcGIS为 基础开发平台开发出来的专业型应用空间决 策支持系统。 •它提供了在黄土地区进行公路高边坡防护决 策时的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 •整个系统由数据管理、库管理、数据显示管 理、查询与检索、科学计算、结果输出等几 大部分组成。
数据分组553平台及数据模型选择?arccatalog?geodatabase?dotnet554系统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5541概念结构设计?1实体关系图边坡点公路桩点工程防护边坡剖面面边坡剖面线边坡注记一条公路具有多个边坡点一条公路具有多个桩点一个边坡点剖面图具有一个或多个地层注记一个边坡点对应剖面图具有一条边坡剖面线或多条地层分界线一个边坡点对应剖面图具有一种或多种类型地层剖面一个边坡点对应一种或多种工程防护存在存在包括2属性pkobjectidshape代码名称等级桩点pkobjectidshapefk1roid名称里程边坡点pkobjectidshapefk1roid名称里程坡长最高坡高最低坡高平均坡高地质结构类型坡形边型破坏模式边坡注记pkobjectidshapefk1soid工程防护pkidfk1soidpkidfk1soid工程防护防护类型复合防护边坡剖面线pkfk1objectidshape类型边坡剖面面pkobjectidshapefk1soid厚度黄土类型结构类型颗粒组成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比孔隙度可塑性易溶盐含量碳酸盐含量压缩系数湿陷系数凝聚力内摩擦角比重饱和度含水比一条公路具有多个边坡点一条公路具有多个桩点一个边坡点对应剖面图具有一条边坡剖面线或多条地层分界线一个边坡点对应剖面图具有一种或多种类型地层剖面一个边坡点对应一种或多种工程防护一个边坡点剖面图具有一个或多个地层注记数据库结构数据库中的各数据集根据其用途和专业性质逻辑上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基础专题数据公路专题数据和边坡专题数据四大类
Arcgis创建一个个人型geodatabase要素类
![Arcgis创建一个个人型geodatabase要素类](https://img.taocdn.com/s3/m/1c704e7c7e21af45b307a849.png)
创建一个TextToFeature的个人型geodatabase要素类1.使用ArcCatalog在IGIS-arc-YourInitialsHere中新建一个名为TextToFeature的文件夹。
在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名为TextToFeature-DB.mdb的个人型geodatabase,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名为TextToFeature-DS的要素数据集,坐标设置为Unknown。
这里将创建的ESRI要素类与我们使用线条和坐标来生成的地图遥相呼应。
产生的文本文件需要被输入Creat Feature From Text File工具。
实际上,该练习中的每一个对象都被命名为TextToFeature,这可能会让人迷惑。
它也可以说明你是否知道自己处理的是一个文件夹,或是geodatabase、地理数据集、要素类、地图或ArcToolbox工具。
你的概要文件应该记录了个人型geodatabase(mdb)、文件型geodatabase (gdb)和地图(mxd)文件的拓展名。
Creat Feature From Text File工具的输入文本文件规范存储要素类线条的文本文件中的符号编码格式如下:符号“<”和“>”用于括入文本文件中出现的字符(字母和数字)。
文本文件中只有字母和数字,不包含“<”和“>”符号。
文本文件第一行的单词polyline或line表示几何体的类型。
第二行包含的数字是制定几何线的ID值,紧跟着的是一个组成编号;如果线只有一个组成单元,则该值为0.(后续单元的编号为1,2等)接下来是线上的每一个点(顶点)的坐标值,其每一行文字都包含了五个值:即从0开始且每次增加1的点(顶点)的ID值(vertex-id)和坐标值。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只使用了x和y坐标,而线上的点可以拥有两个以上的坐标值,如果z坐标值存在的话,它是指顶点的高程,而m坐标是指该点与线的起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部分第二章GeoDatabase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2)
![第二部分第二章GeoDatabase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2)](https://img.taocdn.com/s3/m/fc941cbbc77da26925c5b052.png)
ArcGIS ArcCatalog-Simple Data Loader 在ArcCatalog中选中一个要素类并右击鼠标选择 <Load Data>选项时就打开了Simple Data Loader向导工具,该工具提供了增加数据到已有 要素类的方法。 按照向导提示,你可以选择一个要导入的CAD数 据源,然后向导将允许你映射CAD图形属性值到 已有的数据库字段。另外该工具还提供了查询功 能用来对导入源实体进行过滤,然后选中的信息 导被增加到要素类中。 在运用该工具前,地理数据库的要素类必须事先 存在。
(6)装入数据 )
1、CAD数据转换 2、Shape数据转换 3、Coverage数据转换 4、其他Geodatabase数据转换 5、Raster栅格数据转换 6、MapGIS数据转换
1、CAD数据转换 、 数据转换 常见的CAD文件有AutoCAD的线画文件(.dwg), Autodesk的线画交换格式(DXF) 转换方法: 一、ArcGIS ArcCatalog-Simple Data Loader 二、ArcGIS ArcCatalog-Export 三、ArcToolbox-CAD到Geodatabase转换工具
3)
4)
5)将Georeferncing工具条的 ) 工具条的 Georeferncing菜单下 菜单下Fit to Display选 菜单下 选 择
6)在Georeferncing工具条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按钮。
7)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经纬点点 击,再在对应矢量经纬点上点击,用相同的方法 ,在影像上增加多个经纬点,注意经纬点要分布 均匀,是先点扫描图再点经纬点。
也可使用下面的方法输入精确坐标 也可使用下面的方法输入精确坐标 4.首先将Georeferncing工具条的 Georeferncing菜单下Auto Adjust选择。 5.在Georeferncing工具条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odatabase 数据库创建1 Geodatabase概述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使用地理要素数据,而按照一定的模型、规则组合起来的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容器。
地理数据库是按照层次性的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的,这些数据对象包括对象类和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
对象类(Object Classes)是指存储非空间数据的表格(Table)。
在Geodatabase中,对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它没有空间特征,如:某块地的主人。
在“地块”和“主人”之间,可以定义某种关系。
要素类(Feature Classes) 是具有相同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即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
如河流、道路、植被、用地、电缆等。
要素类之间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具有某种关系。
当不同的要素类之间存在关系时,我们将其组织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中(Feature dataset)。
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 是共享空间参考系统的要素类的集合,即一组具有相同空间参考的要素类的集合。
将不同的要素类放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下的理由可能很多,但一般而言,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将不同的要素类组织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中:(1)当不同的要素类属于同一范畴。
如:全国范围内某种比例尺的水系数据,其点、线、面类型的要素类可组织为同一个要素数据集。
(2)在同一几何网络中充当连接点和边的各种要素类,必须组织到同一要素数据集中。
如:配电网络中,有各种开关、变压器、电缆等,它们分别对应点或线类型的要素类,在配电网络建模时,应将其全部考虑到配电网络对应的集和网络模型中去。
此时,这些要素类就必须放在同一要素数据集下。
(3)对于共享公共几何特征的要素类,如:用地、水系、行政边界等。
当移动其中的一个要素时,其公共的部分也要求一起移动,并保持这种公共边关系不变。
此种情况下,也要将这些要素类放到同一个要素数据集中。
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是Geodatabase中的基本组成项。
当在数据库中创建了目这些项目后,可以向数据库中加载数据,并进一步定义数据库,如建立索引,建立拓扑关系,创建子类、几何网络类、注释类、关系类等。
Geodatabase的数据组织如图所示。
2.地理数据库建立的一般过程建立地理数据库的第一步,是设计地理数据库将要包含的要素类、要素数据集、非空间对象表、几何网络类、关系类及空间参考系统等;地理数据库设计完成之后,可以利用ArcCatalog开始建立数据库:首先建立空的地理数据库,然后建立其组成项,包括建立关系表、要素类、要素数据集等;最后向地理数据库各项加载数据。
当在关系表和要素类中加入数据后,可以在适当的字段上建立索引,以便提高查询效率。
建立了地理数据库的关系表、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后,可以进一步建立更高级的项,例如,空间要素的几何网络、空间要素或非空间要素类之间的关系类等。
1)地理数据库设计地理数据库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应该根据项目的需要进行规划和反复设计。
在设计一个地理数据库之前,必须考虑一下几个问题:a.在数据库中存储什么数据b.数据存储采用什么投影c.是否需要建立数据修改的规则d.如何组织对象类和子类e.是否需要在不同类型对象间维护特殊的关系f.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网络g.数据库是否存储定制对象回答了上述问题后,就可以开始地理数据库的建立了。
2)地理数据库建立借助ArcGIS9的ArcCatalog,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在创建一个新的地理数据库,选择何种方法将取决于建立地理数据库的数据源、是否在地理数据库中存放定制对象。
实际操作中,经常联合几种或全部方法来创建地理数据库。
(1) 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地理数据库有些情况下,可能没有任何可装载的数据,或者已经有的数据只能部分地满足数据库的设计,这时,可以用ArcCatalog来建立新的要素数据集、表、几何网络和其他地理数据库项的模式。
(2) 移植已经存在数据到地理数据库对于已经存在的多种格式的数据:Shapefile、Coverage、INFO Table、dBase Table 等,以及其它系统中的数据格式: ArcStrom、Map LIBARISN、ArcSDE等,可以通过ArcCatalog 来转换并输入到地理数据库中,并进一步定义数据库,包括建立几何网络(Geometric Network)、子类型(Subtypes)、属性域(Attribute Domains)等。
(3) 用CASE工具建立地理数据库可以用CASE工具建立新的定制对象,或从UML图中产生地理数据库模式。
面向对象的设计工具可以用于建立对象模型、表示定制。
基于这些模型,CASE工具的代码产生向导(Code Generation Wizard)帮助你建立COM对象,以实现定制对象的行为,建立和管理定制对象的数据库模式。
本节着重介绍建立本地个人地理数据库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关CASE工具建立地理数据库的部分及ArcSDE等内容省略。
3)建立空的数据库中的基本组成项一个空的地理数据库,其基本组成项包括关系表、要素类、要素数据集。
当数据库中建立了以上三项,并加载了数据之后,一个简单的地理数据库就建成了。
4)向地理数据库各项加载数据可以用ArcMap中的Editor工具栏来建立新的对象,或调用已经存在的Shapefiles、Coverages、INFO Tables和dBaseTables数据来装载数据库对象。
5)进一步定义数据库对于数据库中加载的数据,可以在适当的字段上建立索引,以便提高查询效率。
并可以在建立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后,进一步建立更高级的项,例如空间要素的几何网络、空间要素或非空间要素类之间的关系类等。
一个地理数据库只有定义了这些高级项后,才能显出地理数据库在数据组织和应用上的强大优势。
3 创建一个新的地理数据库借助ArcCatalog可以建立两种地理数据库:本地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和ArcSDE地理数据库。
个人地理数据库可以直接在ArcCatalog环境中建立,而ArcSDE地理数据库必须首先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ArcSDE,然后建立从ArcCatalog到ArcSDE地理数据库的一个连接。
以建立本地个人地理数据库为例:在ArcCatalog树中选择一个文件夹,单击File菜单,或在选中的文件夹上点右键,选择New,再选择Personal Geodatabase,如图所示。
输入个人数据库的名称,这时该数据库是空的。
图建立本地个人地理数据库4 建立数据库Geodatabase中的基本组成项包括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当数据库中创建了这些项目后,可以建立更进一步的项目,如子类、几何网络、注释类等。
1)建立要素数据集建立一个新的要素数据集,必须定义其空间参考,包括坐标系统和坐标域。
数据集中的所有要素类用相同的坐标系统,所有要素类的所有要素的坐标必须在域的范围内。
在定义坐标系统时,可以选择预先定义的坐标系,或者以已有的要素数据集的坐标系或独立要素类的坐标系作为模板,或者自己定义。
(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在需要建立新要素数据集的地理数据库上单击右键,单击New,选择Feature Dataset命令,打开New Feature Dataset对话框,如图所示。
(2)在Name窗口输入要素数据集名称,单击Edit按钮,打开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
图 New Feature 对话框图 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Select或Import来设置要素数据集的空间参考。
或单击New定义新的投影和坐标系统。
定义好后可以单击Modify按钮编辑所选择的坐标系统参数。
(4)进入X/Y Domain选项卡,如图所示。
在数值窗口分别输入数据集的最大最小X,Y值及所需精度。
(5)进入Z Domain选项卡,如果要素数据集中的要素类有Z值,输入最大最小的Z值及所需精度。
(6)进入M Domain选项卡,如果要素数据集中的要素类有M值,输入最大最小的M值及所需精度。
(7)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要素数据集的空间参考的定义。
2)建立要素类要素类分为简单要素类和独立要素类。
简单要素类存放在要素数据集中,不需要定义空间坐标;独立要素类存放在要素数据集之外,必须定义空间坐标。
(1)建立一个简单的要素类1)在ArcCatalog目录树中,在需要建立要素类的要素数据集上单击右键,单击New,选择Feature Class命令,如图所示。
图在要素数据集中建立要素类2)打开New Feature Class对话框,如图所示。
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要素类名称,在Alias文本框中输入要素类假名,假名是对真名的描述。
在Type选项组选择This feature class will store ESRI simple features单选按钮。
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定要素类数据库关键字对话框,如图所示。
选择Use configuration keyword单选按钮,输入关键字,这是为新表或要素类指定相关的数据库存储参数(如果想用默认的要素类存储参数,单击Default)。
图 确定要素类字段名及其类型与属性 图 定义要素类几何字段属性4)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定要素类字段名及其类型与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
在简单要素类中,OBJECTID 和SHAPE 字段是必需字段,OBJECTID 是要素的ID ,SHAPE 是要素的几何形状,如点、线、多边形等。
5) 单击Field Name 列下面的第一个空白行,添加新字段,输入新字段名,并选取数据类型。
6) 在Field Properties 栏中显示字段属性:新字段名的假名、字段在ArcMap Editor 中的可编辑状态、新字段中是否允许出现空值Null ;在Default Value 右边输入默认值,建立默认值与字段的关联关系;在Domain 右边,单击字段的域,把一个域同字段关联。
7)单击Field Name 列下的字段SHAPE ,在Field Properties 选项卡显示几何字段SHAPE 的属性特征。
如图所示。
8)在Field Properties 栏中输入几何字段假名,并在Allow NULL values 中选择No,几何字段中禁止出现空值Null,在Geometry Type 中选择该要素类中存储的要素类型。
9)分别在Gridq,Grid2,Grid3右边输入几何要素类的空间索引格网大小(Grid1必须大于0,Grid2和Grid3可以是0)10)在contains Z Values 右边选择Yes,让这个要素类的几何字段存储Z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