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联合政府》
2017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读后感三篇
![2017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读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3582c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d.png)
2017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读后感三篇《论联合政府》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共产党人所应坚持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并在此之上描绘了一幅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在当时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给现在的人们深刻启发,教育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始终不移的向目标迈进,既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读后感,欢迎阅读!篇一: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读后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回顾我们党走过近一个世纪的道路让人感慨万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这是被历史所证明的千真万确的真理。
回顾党的历史让人浮想联翩,我不由的翻开了毛泽东同志选集,重读了他老人家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字里行间让我更感到共产党的伟大,更让人感到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细味品读毛泽东同志《论联合政府》一文,抚今追昔浮想联翩。
不仅让人感到毛泽东的伟大,更让人感到没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给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
今天细读这篇文章,好像听到了毛泽东同志铿锵有力的声音:“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结晶。
《论联合政府》一文的巨大贡献,还在于为我们党总结了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
这个作风一直是我党建设的法宝。
靠这个法宝我们党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靠这个法宝我们党一次次修正错误,引导我们走向光明。
尤其让我难忘的是文章中论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段,好象毛泽东同志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耳边缭绕:“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pptx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73d7e43ba0d4a7303763a83.png)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1945 年 4 月 24 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成为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 强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
《论联合政府》报告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 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 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三部分,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抗战中的两条路线。
3
2
学海无涯
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 经验,提出了党的新的工作作风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 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认为这些作风 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论联合政府》在中国面临着 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重要时刻,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 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论联合政府》是几十年前富有理想和朝气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如何创 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所提出的具体的政治 纲领,红星曾经照耀昨天的中国,如果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青 年不忘当年诸多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那么红星还会照耀明天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社会主 义新中国!1Fra bibliotek学海无涯
主义教育,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那些不纯正的思想得到很多纠正, 但是党内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的精神,更大地展开党内的思想教育。”“掌握 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 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这是对思想教育重大意 义的高度概括和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关于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问题, 毛泽东说: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 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不论什么同志,只要他是愿意服从党纲、 党章和党的决议的,我们就要和他团结。针对党内民主程度不够,集 中领导也不充分的实际状况,毛泽东在七大总结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 出了实行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科学论断。 《论联合政府》科学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国际和国内 形势。总结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两条不同抗战路线斗争的历史,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纲领和政策,进一步指明了新、旧民主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 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在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具体纲领时,毛泽东说明了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合政 府的必要性与具体步骤。指出,为实现这个战略任务,党的政策的中 心环节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毛泽东论述了发展工业与建 立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论述了发展文化教育和建设知 识分子队伍的重要性。指出为了建设新中国,需要有大批的人民的教 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
论联合政府(节选)
![论联合政府(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531519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6.png)
经典赏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做了。
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
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我们党在自己的二十四年奋斗中,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这些错误思想,使得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极大地巩固了。
我们党现在已有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
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抗日时期入党的,在他们之中存在着各种不纯正的思想。
在抗日以前入党的党员中,也有这种情形。
几年来的整风工作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使这些不纯正的思想受到了很多的纠正。
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更大地展开党内的思想教育。
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因此,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地论联合政府(节选)(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60经典赏析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2000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2000](https://img.taocdn.com/s3/m/2f6e35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a.png)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2000首先,冯住通过对历史上的联合政府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联合政府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
他指出,联合政府的形成往往是因为政治力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各方为了自身利益和政治目标,不得不通过结盟和联合来达成权力平衡。
冯住精辟地指出,联合政府的形成是政治现实的产物,是政治力量的博弈结果。
而且,联合政府的形成还与特定的历史、制度和文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冯住对联合政府的原则和运作提出了独特的观点。
他认为,联合政府应该以合作和共识为基础,各方应该共同努力,追求整体的利益和民主的原则。
冯住还强调,联合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应该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各方应该尽量避免激烈的争吵和冲突,以维护联合政府的稳定性和效能。
他还提出,联合政府应该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和困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此外,冯住还就联合政府的挑战和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联合政府往往面临着合作问题和权力争夺等困境,各方往往会出现矛盾和分歧。
他还警示,联合政府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和规则约束,很容易陷入权力集中和腐败等问题。
因此,冯住提出,政治家和决策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智慧和勇气,推动联合政府的改革和完善,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阅读《联合政府》,我对联合政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联合政府的形成和运作是一项复杂且艰难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联合政府可以有效地减少政治冲突和分裂,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联合政府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需要各方能够冷静而理性地处理和解决。
只有在良好的制度和规则约束下,联合政府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同时,我也深感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需要具备政治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的事务。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政治学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修养。
我们也应该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论联合政府摘录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摘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5678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8.png)
论联合政府摘录读后感联合政府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政党组成的政府,旨在通过合作和共识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
在政治体制多元化的国家中,联合政府往往是一种常见的政治形式。
《论联合政府》是一部关于政治学和政治理论的经典著作,作者对联合政府的组成、运作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阅读这部著作,让我对联合政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论联合政府》中,作者对联合政府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联合政府往往是由于各个政党在议会中的力量对比,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独立执政,因此需要进行联合组阁。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多党竞争激烈的国家,政治力量分散,没有一个政党能够获得绝对多数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政党之间需要进行协商和妥协,形成联合政府,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对联合政府形成原因的分析,我对政治体制的多元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联合政府的产生是政治力量分散的必然结果。
除了对联合政府形成原因的分析,作者还对联合政府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联合政府的核心是协商和妥协,各个政党需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政治纲领和政府方针。
在联合政府中,各个政党的利益需要得到平衡和妥协,不能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
通过对联合政府的运作方式的分析,我对政治协商和妥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白了联合政府的运作需要政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在《论联合政府》中,作者还对联合政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联合政府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减少政治分歧和对立,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在联合政府的领导下,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可以更加稳定和连贯,有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
同时,联合政府也可以促进政党之间的合作和共识,有利于政治体制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联合政府的影响进行分析,我对政府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白了联合政府在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论联合政府》,我对联合政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论联合政府》论文
![《论联合政府》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b757886529647d272852bb.png)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
该报告从“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这五个方面而分析中国《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24日,中国命运,及国共两党在当前的命运及未来中国的走向。
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任何文章,共同性极强,尤其以国民十年革命时期和抗日时期作品最为丰富,《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都为十分经典的作品。
毛泽东同志作品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国内外形势,所作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成果。
《论联合政府》正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所发表,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形势,为中国革命前夕以及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命运作出指导性方向。
《论联合政府》是在当时多重形势下所发表的革命论文,形势如下:第一: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之后,抗战胜利的曙光近在眼前。
第二:在国际上,英美法联军已经全面反攻希特勒,反法西斯的胜利近在眼前。
第三: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地步,日本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军事上都陷入了危机。
第四:国共合作紧密,都为当前抗战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根据中日战争发展趋势,以及对抗日胜利的准确判断,从而对中国当时命运及社会发展方向作出了总结。
首先,毛泽东同志对抗日战争的中国问题做出了分析,首先是国民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采取妥协的政策,日本帝国主义一向进攻东北热河及上海,民族矛盾日益激烈;1936年西安事变的发生,正式标志着中国由内乱转为联合。
妥协到抗日的重大转折。
从此拉开了正式向侵略者开战的序幕。
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提到了“人民战争”,同时,毛泽东同志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也有体现: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对战争中的战争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思考。
论联合政府
![论联合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3c6f6cc20242a8956bece47b.png)
论联合政府作者:毛泽东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9年第07期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诞生以来,在其二十四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三次的伟大斗争,这就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抗日战争。
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做了。
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
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我们党在自己的二十四年奋斗中,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这些错误思想,使得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极大地巩固了。
我们党现在已有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
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抗日时期入党的,在他们之中存在着各种不纯正的思想。
在抗日以前入党的党员中,也有这种情形。
几年来的整风工作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使这些不纯正的思想受到了很多的纠正。
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更大地展开党内的思想教育。
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論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因此,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论联合政府
![论联合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b890753e580216fc700afd13.png)
二
刚才几位同志提到大会的精神算不算旧账的问题。不算旧账当然不是一个口号,总结经验也可以说是算账,但我们的算账不要含有要搞垮谁的意思。参加七中全会的同志应当用很好的理由与态度去说服七大的代表们要有这种自觉,把过去历史问题托付给七中全会解决比较好,以便自已集中力量解决抗战建国的任务。过去的历史错误主要是一个社会现象,由于党在政治上不成熟,犯错误的同志是因为不自觉,以为自己是对的才要在党内党外打倒一切。现在大家都觉悟了,主要思想都一致了。王明[15]同志最近写信给我,也赞成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与团结全党两点,这是很好的。如果在大会上讨论历史问题,势必要扯两三个星期,转移了中心议题,而结果仍不会超过现在的决议草案。扯到军事历史、华北历史、各个山头等等,更是扯不清楚。决议草案中没有说百分之百,没有说品质,没有说非法,也没有说宗派,这些不说至多成为缺点,而说得不对却会成为错误。遵义会议[16]、六中全会都采取了这个方针。
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之目的,我们的原则是放手动员群众。抗战以来我们一贯的路线是如此,而另一条路线则是束缚群众。蒋介石就是束缚群众,他在柳州会议[2]上讲所谓精神征服。我们对同志与人民是诚诚恳恳,无所谓精神征服,对敌人则是武力征服。我这个报告讲抗日的部分不太多,有些同志对此有些意见,这是因为思想不很通。《新民主主义论》讲抗日的话还要少一些。还在一九三七年我就提出只有民主才能救中国,当时有同志不赞成,他们不知道抗日的问题是已经定了的,当时的问题是如何抗日。我说的这次有些同志思想未通,但同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会议[3]至六中全会[4]时期的错误倾向是有区别的,那是主张依靠国民党,不要民主、民生,不要三民主义的。要三民主义是一个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同志们的意见很好,百分之九十以上我都采取了。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b45fc2cccbff121dd3683ee.png)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前段时间,作为《毛概》学习计划的一部分,我通读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在此我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望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论联合政府》发表时的时代背景;《论联合政府》一文是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这篇报告发表时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比毛泽东南下重庆谈判时间要早(看了《建国大业》之后想要比较下时间)。
在这个时间下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要说些什么呢?带着上述的疑问我通读了《论联合政府》;本来想起政治报告就让我想到那些让人头疼的政治路线、纲领及党建、作风等等,但看《论联合政府》后完全感受不到枯燥乏味;我想归其原因主要是报告中穿插了很多历史事件,文字叙述上更像是一篇“讲话”。
在这样的文字中,我看完了全文,并受到很大的震撼。
震撼之一:看完这篇报告后,我第一个感想就是“毛泽东应该改行去算命了”(我想毛泽东应该已经预测到新中国将要在1949 年建立吧,只是怕听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没说:-D),报告中中国未来的国内形势完全是那段历史的真实状况。
震撼之二:国内战争爆发可能是共产党一手促成的,试想毛泽东已经在报告中展现了共产党的“雄伟报负”,怎么可能与蒋介石反动派维持和平呢。
震撼之三:共产党人及毛泽东的博大胸襟,报告中毛泽东提到“不管什么人,哪怕昨天还是反对我们的,只要他今天不反对了,就应该同他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这不仅让我想到《建国大业》中的一个场景,民革领袖李济深对毛泽东说“我杀过你们共产党”,毛泽东沉默一会后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我们是殊路同归嘛”,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推选李济深为国家副主席,由此可见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将人民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震撼之后,我细细琢磨,发现毛泽东的预测也是建立在当时实际之上的,《论联合政府》这篇报告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几年的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新形势,由此日本战败在所难免;后又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团结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民主党派、以及土地政策,这种做为与当时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党一党独大,脱离人民群众的政策路线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形势下,人民将更加趋向于共产党人,其新中国成立也就水到渠成。
读《论联合政府》
![读《论联合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78f0723543323968011c920e.png)
一个是人民的军队的那段阐述上。文中提到一句话:国民党对共产党说:“你们交出军队,我给你自由。”然后毛泽东针对这句话进行了逻辑推理,用反证法来推翻自由与军队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出国民党的话不可信。打个比方,就像是守擂和攻擂。国民党当时是名义上的合法政府,算是擂主,他守擂,共产党和其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是攻擂的。擂主当然是想守住自己的地位,对于那些民主同盟等,国民党根本就不用放眼里,当然不给谈条件。唯独共产党有实力和国民党争一席之位。但胜算难定,双方应该各有损失。所以擂主国民党就说:“你不要攻擂了,我让你安全的离开。”于是共产党就这样想:为什么其他攻擂的不打你了,你还照样打他们?如果我听你的话不攻擂了,那等我放下武器了,你就出尔反尔,用对待其他攻擂人的方法对我,那我不就吃亏了!所以共产党没有放弃攻擂!
毛泽东对当时整个的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都了解分析的很透彻,历史的车轮即将碾过那段法西斯祸害世界人民的时期,全世界人民解放的日子就快到来了。但文章中对国民党的描述,我觉得有些不合理。
有句话说:“历史是胜利者在撰写。”
一直在想,抗日即将结束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拒绝和共产党合作建立联合政府。读完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后,突然感慨,如果我是蒋介石,我都会拒绝。整篇文章只有一小段写到国民党的积极作用,其他的很多是在批判它的敌前战场和它走的所谓消极路线。蒋介石如果同意合作,那不是就是承认了文章中话吗?那即使建立了联合政府,国民党还如何在民众心中立住脚跟。所以这内战,我觉得不是蒋介石想打,而是他不得不打。
在当时的情况下,谁拥有更胜一筹的军队,谁就能统领全国。人民的军队,需要由人民自己组成,并且服务于人民。
第二是关于土地问题上。“耕者有其田”这句口号从远古的封建社会一直谈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再次把它融入到他的三民主义中,但都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终于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一愿望,孙中山先生的这一主张也终于得到了实现。农民的一生,就是奉献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如果连那地都不是自己的,那叫中国几亿多人口的农民怎么生活?
中共七大与《论联合政府》
![中共七大与《论联合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46ab460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1.png)
专栏/C olumn 党史回眸1945年4月下旬,延安显得比往常更加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700余名同志,代表全国120余万名党员,在这里参加一场关乎“中国之命运”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大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时间节点上,围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并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了具体论述。
团结与胜利的大会早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就把召开中共七大提上日程,作为全党“最不可延迟的任务”之一提出。
但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环境,代表集中不易,一直未能实施。
到1945年,距离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已经过去了17个年头。
1945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在最后胜利的前夜。
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全面抗战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已经发生了蜕变:121万党员在经历“整风运动”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发展到了近100万人,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遍布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各地,拥有近1亿人口,经过大生产运动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此形势下,党中央正式决定召开七大。
1945年春末,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穿越敌占区封锁线,辗转千里,终于汇集在延安宝塔山下。
1945年4月23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了。
庄严的《国际歌》过后,毛泽东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随后,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
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
经过50天的热烈讨论,6月11日,大会隆重闭幕。
大会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9b5b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9.png)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从这篇文章里,我能看出来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那是一箩筐。
但毛主席就像是一个超厉害的解题大师,指出了一条明路——联合政府。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主意,就好比我们现在组队打游戏,你得把各方厉害的力量凑一块儿,才能去打大boss。
在当时,中国要进步,要把侵略者赶出去,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得让各党派、各阶层联合起来。
这想法在当时真的是超级前卫,又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而且我发现毛主席很会讲道理。
他没有说一些干巴巴、让人听不懂的大道理,而是用很朴实的话,把为什么要建立联合政府,建立联合政府对老百姓有啥好处,都讲得清清楚楚。
就像一个邻家的智慧大叔,在给你细细分析事情的利弊。
比如说他提到的要给人民民主权利之类的,这让我感觉他心里是真的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
老百姓可不是工具人,而是要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下,就像一束光照进了黑暗里,给了无数人希望。
我还看到毛主席对当时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批判。
那批判真是一针见血,就像拿着手术刀精准地切开那些丑恶的脓疮。
国民党搞独裁,就像一个霸道的小孩,自己想把所有的玩具(权力、资源等)都占为己有,不顾其他小伙伴(人民和其他党派)的感受。
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得人心的,毛主席把这一点指出来,就像是敲响了一记警钟,让更多的人看清楚真相。
读着读着,我就觉得毛主席真的是有大格局。
他考虑的不仅仅是共产党的利益,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他想的是怎么让中国从战争的废墟里站起来,怎么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建立联合政府这个想法就像是一个宏伟的蓝图,这个蓝图的底色是民主、团结、进步。
他希望各个党派能放下成见,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就好比希望一群原本互相斗气的小伙伴,能握手言和,一起去建造一个超级棒的大城堡。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112ef5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5.png)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把当时的形势摊开来说。
那时候的中国啊,正处在抗战胜利前夕,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大家都在盼着曙光,但又有好多迷雾在眼前。
蒋介石那伙人呢,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可毛主席站出来说,咱们要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这个想法就特别新鲜又实在。
毛主席的观点,那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的典范。
他说要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当家作主。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从土地问题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保障,他都考虑到了。
就好比一个贴心的管家,知道家里每个成员的需求。
他指出,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来,这个国家才会有活力。
我就想啊,这就像一场超级大的合作游戏,每个人都是玩家,都有权利和义务,那多带劲。
在谈到民主集中制的时候,我感觉毛主席像是在教大家怎么好好地一起过日子。
民主嘛,就是大家都能说话,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集中呢,就是把好的想法整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讨论事情,你一言我一语,最后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齐心协力去干。
这要是真能做到,国家的发展就像装上了超级引擎,噌噌地往前跑。
文章里还提到了中国的抗战,把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力量和国民党一对比,那差别可就大了。
共产党在敌后那是艰苦卓绝地战斗,像无数个小火苗在敌人的后方燃烧,一点点地消耗敌人的力量。
而国民党呢,这里面就有很多让人心寒的事情,什么消极抗战啦,搞独裁啦。
毛主席这么一分析,就好像把遮羞布一下子揭开了,让大家看清谁才是真正为了抗战胜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在奋斗。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毛主席真的是高瞻远瞩。
他描绘的联合政府的蓝图,是一个充满希望、公平、民主的未来。
虽然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其中的思想精髓,像以民为本、民主协商这些东西,到现在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就好比是一颗智慧的种子,种下之后,一直在成长,不断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养分。
现在我们的国家,人民能够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国家治理也越来越科学合理,这背后其实也有着毛主席当年思想的影子呢。
读《论联合政府》
![读《论联合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576b9541a8956bec0975e393.png)
政治承诺与兑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一文。
不可否认,《论联合政府》的发表有作为策略手段的成分,但是里面体现的建国思想无疑是毛泽东的政治蓝图。
1954年,“毛泽东亲自参与‘五四宪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的全过程,是‘五四宪法’的总监制人和总设计师。
”(亓萌:《浅析毛泽东的人民立宪思想与1954年宪法》,社科纵横,2007年6月第22卷第6期,第124页)那么,宪法体现出来的毛泽东宪政思想是否有兑现自己在论联合政府当中对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承诺呢?首先,应该明确中共到底向各方做了什么样的承诺来赢得他们的支持,从而实现建国的目标。
社会契约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页)显然,人的行动的首先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个政党,关心的是政治地位、政治权利;而老百姓关心的不是谁来统治,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由平等、民生、民权。
1、中共与民主党派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岁月,民主党派地位地下,在政坛上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追求政治权力最大化,是政治人理性的表现。
”(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P96)政党也是一样的道理。
民主党派不满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强烈要求改变当前的政治环境,获得民主的政治参与权,所以1939年开始,他们开始掀起宪政运动,提出改良国内政治生态的方案。
但是,国民党当局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裁统治,导致宪政运动流产。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毛泽东适时地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要求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中共提出的政治要求恰恰迎合了民主党派的需要,可以说,二者是在中共的策划下站在了同一战线。
究竟中共给了民主党派什么承诺呢?中共提出的联合政府对民主党派又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提到:“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原则上的不同的。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论联合政府》有感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论联合政府》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8c666174431b90d6c85c7e6.png)
卢梭在这一篇中提到,单一制和混合制都是不存在的。
从通篇来看,卢梭的提法比较模糊,这个也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在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这些观念传播以后,任何一个政府在建立之初的本意,都是希望行政效率极高,并能一心为民办事,也当然是绝对的公平正义。
现当今的社会制度,适合地区发展的有资、社两种。
如果模糊的说,资本主义算是混合政府,而社会主义和那些军人、寡头政府就应该是单一制(个人认为)。
我的观点是去掉单一制和混合制政府概念,假设将资、社两者结合起来,每个省或者州都是当地人民选举产生,如果连任两届以上,就凭政绩选举进入中央;再经过一届或者是两届的考察和表现经过全国大选成为国家首脑,这样既能让执政者积累相当的政治经验,也能减少国家动荡(比如美国总统被杀),保证每届政府的平稳过渡,并减少寡头经济和私人垄断企业与民争利,保证政府部门能公平、公正的办事,减少受利益集团的控制。
现在是国与国竞争的大势,只有完全放活私营企业的创新力,去掉国企的束缚力,让国企变活,变成为不是国家的依附着,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建设者。
改建政府部门的政府职能,不是政府的自我发现和完善,那只会是跟不上人们的需要,所以,任何政策与组织结构的变化,都是以人们的需要为主导的。
建立以上制度的理由是,全面参与的过程是民智开启的过程,因为现在的中国老百姓,也可以说世界大部分的民众还是畏惧强权、暴力的;同样对自己所本应拥有的权力是不知道怎么运用的,是不会运用的,不敢运用的。
我的观点也具有时代性,个人认为这个时代的人类就处在与民智开启相适应的政府制度,这也是让人民相信政府,增加公信力的唯一和最佳途径。
所以在我看来,在社会需要新制度时,我们这些人只能是最大限度的符合可行性并公平、公正的进行假设。
如果我们这些鸟人在设计时都不能大胆,那就麻烦了。
每篇或每本著作,都是想告诉人们,已经存在淡原本没有被发觉的事实,也都希望给别人或者后来者,一个方向,并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并被别人采纳而感到高兴。
毛泽东选集阅读心得范文精选
![毛泽东选集阅读心得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58b1e1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c.png)
毛泽东选集阅读心得《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通读与领会《毛泽东选集》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对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自己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包括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后期,即1941年3月至1945年8月所著的31篇著作。
在工作之余,我通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阅读完后使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不仅使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对于我今天的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选集字字珠玑,我下面将就我印象最深刻的几篇文章谈一下心得体会。
一、立足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毛泽东同志更是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又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从毛泽东当时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应当说,这是对革命军队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要求,是对广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是全心全意的,是彻底的,是事无巨细的。
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干部。
因此,在工作中,我会时刻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一切着眼于蒲川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群众的创造,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反应他们的意愿。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f6a93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f.png)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论联合政府》是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著的一本政治哲学著作,探讨了政府的组成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的政府如何对于社会治理产生影响。
本书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而且对于今天的政治研究和实践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论联合政府》一书中,孟德斯鸠首先提出了政府的不同组成形式,即专制政府、共和政府和君主政府。
他对这三种政府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比较。
孟德斯鸠认为,专制政府最容易腐败,因为专制者不需要考虑公众的利益,只需追求自身的权力和财富。
而共和政府则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利益,因为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参与政治来影响政府的决策。
君主政府则居于两者之间,既有朝廷的权力,又有贵族和其他机构的参与,同时也需要考虑公众的利益。
通过这种比较,孟德斯鸠强调了政府的合理组成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其次,孟德斯鸠进一步讨论了政府的权力和权责的划分。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应当是有限的,并且应当在不同的机构之间进行分立和制衡。
只有当不同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时,政府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并保护公民的利益。
孟德斯鸠对权力制约和平衡的理论为后来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三,孟德斯鸠还讨论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并保护公民的利益。
同时,公民也有责任参与政府的事务,提出意见并监督政府的行为。
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通过阅读《论联合政府》,我深刻地体会到政府的组成形式和权力划分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一个合理的政府组成形式以及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可以确保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保护公民的利益。
同时,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公民积极参与政府的事务,才能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论联合政府》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政府和政治的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孟德斯鸠对于权力的拆分和制衡的理论,为后来的宪法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500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500](https://img.taocdn.com/s3/m/330015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7.png)
《<论联合> 读后感一》
同学们,读了《论联合》,我感受颇多。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有多大。
就像在抗日战争中,各个派、各个阶层的人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敌人。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比如说,在一些根据地,农民们积极为前线战士送粮食;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学生们上街宣传抗日。
每个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
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让我感动,也让我知道,只要大家联合起来,就能战胜困难。
《<论联合> 读后感二
小伙伴们,《论联合》给了我很多启发。
它让我清楚地看到,一个好的应该为人民着想。
就好比在困难时期,组织大家一起生产自救,帮助贫困的家庭,让大家都能有饭吃、有衣穿。
文中还提到要听取人民的意见,这让我想到村里修路的事儿。
听取了大家的建议,把路修得又宽又平,大家出行方便多了。
读完后,我觉得我们要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就像文章里说的那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
论联合政府
![论联合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03352f1ca300a6c30c229f58.png)
[编辑本段]简介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这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一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大会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开会的:中国人民在其对于日本侵略者作了将近八年的坚决的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之后,出现了这样的新局面——整个世界上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神圣的正义的战争,已经取得了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中国人民配合同盟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机,已经迫近了。
但是中国现在仍然不团结,中国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毫无疑义,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国配合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
然后,需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一句话,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的报告,主要地就是讨论这些要求。
中国应否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已成了中国人民和同盟国民主舆论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因此,我的报告将着重地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的工作,已经克服了很多的困难,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在我们党和人民面前,还有严重的困难。
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党进一步地从事紧急的和更加切实的工作,继续地克服困难,为完成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而奋斗。
[编辑本段]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中国人民能不能实现我们在上面提出的那些基本要求呢?这要依靠中国人民的觉悟、团结和努力的程度来决定。
但是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人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中国人民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地坚决地再接再厉地向前奋斗,战胜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是毫无疑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承诺与兑现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一文。
不可否认,《论联合政府》的发表有作为策略手段的成分,但是里面体现的建国思想无疑是毛泽东的政治蓝图。
1954年,“毛泽东亲自参与‘五四宪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的全过程,是‘五四宪法’的总监制人和总设计师。
”(亓萌:《浅析毛泽东的人民立宪思想与1954年宪法》,社科纵横,2007年6月第22卷第6期,第124页)那么,宪法体现出来的毛泽东宪政思想是否有兑现自己在论联合政府当中对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承诺呢?
首先,应该明确中共到底向各方做了什么样的承诺来赢得他们的支持,从而实现建国的目标。
社会契约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页)显然,人的行动的首先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个政党,关心的是政治地位、政治权利;而老百姓关心的不是谁来统治,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由平等、民生、民权。
1、中共与民主党派
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岁月,民主党派地位地下,在政坛上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追求政治权力最大化,是政治人理性的表现。
”(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P96)政党也是一样的道理。
民主党派不满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强烈要求改变当前的政治环境,获得民主的政治参与权,所以1939年开始,他们开始掀起宪政运动,提出改良国内政治生态的方案。
但是,国民党当局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裁统治,导致宪政运动流产。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毛泽东适时地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要求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中共提出的政治要求恰恰迎合了民主党派的需要,可以说,二者是在中共的策划下站在了同一战线。
究竟中共给了民主党派什么承诺呢?中共提出的联合政府对民主党派又有什么样的吸引力?
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提到:“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原则上的不同的。
毫无疑义,我们这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
······中国现阶段的历史将形成中国现阶段的制度,在一个长时期中,将产生一个对于我们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合理同时又区别于俄国制度的特殊形态,即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
”在这段话中,毛泽东承诺了不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度,也就是说承诺给民主党派生存与发展的政治空间。
1954年宪法的序言中明确提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从本质上看,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中共为各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政治理想的一个平台。
可能从表面上看,民主党派并没有在政坛上获得多大席位,但是,这已经是中共所能允许的最大极限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之路有力地表明多党制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就注定了中国共产党不能赋予民主党派更多、更大的权力;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民主党派只是配角,所以这样的权力分配是相对合理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在当时已经兑现了他对民主党派的政治承诺。
中共与人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主要来自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长期的压榨让老百姓困苦不堪,他们渴望自由,渴望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以及符合他政治要求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念。
在政治制度上,“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在经济上,“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在工商业问题上,孙先生在上述宣言里这样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空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在现阶段上,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完全同意孙先生的这些主张。
”在文化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同样应该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即是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
”军事上,“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一切武装力量,如同其他权力机关一样,是属于人民和保护人民的,它们和一切属于少数人、压迫人民的旧式军队、旧式警察等等,完全不同。
”
以上几方面可以说是毛泽东对全体人民的承诺,主体不仅仅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而已。
换句话说就是,承诺给人民以自由平等,带领人民摆脱贫困。
那么毛泽东又是如何做呢?
首先,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有效抵御和击退外敌的决定性力量,在国共内战时期摧毁国民党的专政统治,让人民摆脱近百年的耻辱,可以抬起头来面向世界,并且推翻了长期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
至此,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其次,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另外,国家于1950年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在土地问题上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1953年国家开
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动力。
那个阶段,虽然国家发展依旧很落后,还无法满足人民民生、民权方面的要求,但是人民的幸福感可以说前所未有的提高,人民对中共的认同也是最高的。
所以说,中共也没有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