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中医辨证施治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胃癌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7339e1eb91a37f0115c72.png)
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胃癌中医诊断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胃癌诊断规范(2011 年版)》和《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2010 年初版》。
胃癌的诊断多依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此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临床症状胃癌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初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有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痛苦、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初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显然体征。
后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依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阻塞等状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1 )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一定检查手段,可确立肿瘤地点,获取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需时可酌情采纳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论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奉承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③腹腔镜:对思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确实诊和治疗依照。
(3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惯例、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记物等检查。
②尿液、粪便惯例、粪隐血试验。
(4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 MRI )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④胸部 X 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根治术后病例:依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非根治术后及后期病例:未手术患者依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 改道术 / 探查术后患者依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关于胃镜见切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能够诊断为“胃恶性肿瘤” ,并应连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胃镜 / 超声内镜( EUS)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能够明确复发。
以影像学检查,包含MSCT、MRI 、胃镜 / 超声内镜( EUS)、 B 超、消化道造影等,必需时行PET/CT ;浅表淋奉承活检可以诊断肿瘤转移。
胃癌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胃癌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17b94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1.png)
胃癌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胃癌在中医学中通常归类于以下哪个病症?A. 胃脘痛B. 反胃C. 积聚D. 痞满答案:C2. 中医认为胃癌的主要病因是:A. 外感风寒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劳逸失度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A. 肝胃不和B. 脾胃湿热C. 瘀毒内结D. 肾阴虚答案:D4. 在中医治疗胃癌的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治法?A. 疏肝解郁B. 清热解毒C. 健脾和胃D. 活血化瘀答案:B5. 胃癌患者出现呕吐、反胃等症状时,中医常用以下哪种药物进行治疗?A. 黄连B. 人参C. 丹参D. 茯苓答案:A6. 中医认为胃癌的病机关键是什么?A. 气血瘀滞B. 脾胃虚弱C. 痰湿内阻D. 肝气郁结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胃癌的中医护理措施?A. 饮食调理B. 情志调护C. 药物治疗D. 适当运动答案:C8. 在中医理论中,胃癌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A. 肝B. 心C. 脾D. 肾答案:C9. 中医治疗胃癌时,以下哪种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A. 黄芪B. 当归C. 川芎D. 黄芩答案:A10. 胃癌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避免哪种食物?A. 薏米B. 羊肉C. 苦瓜D. 香蕉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治疗胃癌时,以下哪些药材可能用于健脾和胃?A. 白术B. 柴胡C. 党参D. 黄连答案:A C12. 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哪些症状?A. 消瘦B. 恶心C. 黄疸D. 腹胀答案:A B C D13.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A. 长期饮食不节B. 情绪压抑C. 遗传因素D. 外感邪气答案:A B D14. 在中医治疗胃癌的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病情?A. 调整饮食习惯B. 保持情绪稳定C. 增加体力活动D. 避免过度劳累答案:A B C D15. 胃癌患者在中医治疗期间,以下哪些食物应适量食用?A. 红枣B. 山楂C. 薏米D. 辣椒答案:A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无关。
胃癌术后早期中医辨证施治研究
![胃癌术后早期中医辨证施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5a9b61af1ffc4ffe47ac68.png)
[ ] 罗 国芬 .陈达 夫 中医 眼科 临 床经 验 [ . 都 : 川科 学 技 术 出 2 M] 成 四
版 社 ,9 5 3 1 8 :
[ ] 姚 和清 .眼科 证 治 经验 [ 3 M] 上海 : 海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99 上 17 :
1 1
[ ] 周奉 建 .张 皆 春 眼科 证 治 [ ] 4 M .济 南 : 东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山
( 2) 1 2 1 :0 5—1 2 06
[1 2 ]李蓓 , 燕 林 , 文 舟 .中药 复 明 片 治疗 原 发 性 开 角 型青 光 眼 视 郑 刘
功 能损 害 的疗 效 研究 [] J .国 际眼 科 杂志 ,0 7 7 1 :6 20 , ( )29—2 3 7 [2 2 ]苏航 , 德金 .夏 枯 草 膏 治 疗 原 发 性 开 角 型 青 光 眼 的 临 床 观 察 姚
社 ,9 9 1 17 :
[3 1 ]王 万杰 , 华 祥 , 馨 .王 明芳 教 授 治疗 青 光 眼 围 手 术 期 的经 验 周 缪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0 7 3 ( )1 J. 2 0 ,04 :8
[4 1 ]李 艳 , 艳 .绿 风 丸 治疗 原 发 性 开 角 型 青光 眼 临床 研 究 [ ] 陈 J .吉
胃癌 术 后 早 期 中 医辨 证 施 治 研 究
刘举达 , 于庆 生
( 安徽 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 徽 合 肥 2 0 3 ) 安 3 0 1
[ 关键 词 ] 胃癌 ; 术 ; 医 ; 证 施 治 手 中 辨
[ 图分 类 号 ] R 3 . 中 752 [ 献 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08—8 4 (0 0 0 —16 —0 8 9 2 1 )9 10 4 研究发现, 胃癌 术 后 早 期 的 患 者 既 有 神 疲 、 短 、 力 、 言 、 气 乏 懒 面 色 苍 白 、 淡 、 白 、 细 弱 等脾 气 虚 弱 之 表 现 ; 有 腹 胀 、 舌 苔 脉 又 腹 痛 、 吐 、 门停 止 排 气 排 便 腑 实 气 滞 之 表 现 。 因此 , 胃 呕 肛 将 癌术 后 中 医 证 型 辨 为 虚 实 夹 杂 , 脾 虚 与 腑 实 并 存 。李 培 即 训 E 在 胃癌 术后 的 中 医辨 证 治 疗 中 , 据 胃癌 术 后 患 者 主 要 3 3 根 症 状进 行 辨 证 分 型 : 脾 不 和 、 胃虚 弱 、 热 伤 阴 、 血 阻 肝 脾 胃 瘀 滞 、 湿 阻 胃 、 血 两 亏 、 肾 阳虚 。李 敏等 l对 5 痰 气 脾 4 J 0例 胃癌 根 治 术 后 患 者 , 常 规 的静 脉 营养 ( ~ 1 ) , 点 进 行 中医 除 7 0d 外 重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5a405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4.png)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胃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是中医药的诊疗方案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防治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控制胃癌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就介绍一下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因病机胃癌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中医认为胃癌与体质、情志、饮食等因素有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引起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肝胆湿热引起的胃癌一般症状为胸闷、反酸、恶心等。
2.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导致胃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血不足引起的胃癌常常表现为胃痛、乏力、纳差等。
3. 精神刺激:长期精神刺激也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之一,它会加重肝胆湿热和气血不足。
4. 饮食习惯:刘河洲医案中所说:”日食肥甘,夜食寒凉,导致寒凝而成癌症。
”饮食习惯不良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尽量避免。
二、证候辨证在掌握了病因病机之后,就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胃癌的证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肝胆湿热症型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胸闷、反酸、口苦舌黄、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案是清热解毒,宜用黄帝内经中的“四苦汤”,即苦味大黄、黄芩、黄连、连翘。
2. 气血不足症型主要症状是:乏力、纳差、神疲、面色萎黄、体重下降等。
治疗方案是补益气血,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
3. 痰湿阻滞症型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反酸、胃胀、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案是化痰行滞,宜用消积汤,即泽泻、枳壳、莱菔子、陈皮、白术、茯苓、半夏、干姜。
三、治疗防治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前面提到的药方,还有比如诃子、葛根、熟地、山萸肉等,也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在用药期间一定要遵医嘱,并严格控制饮食。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对于胃癌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应尽量避免生冷、辛辣、肥腻、刺激性等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胃癌诊治
![胃癌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87239c780066f5335b812157.png)
胃癌中西医诊疗规范一、诊断中医诊断:胃癌(TCD:BNA000)西医诊断:胃癌(ICD-10:C16)二、诊断依据(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7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胃癌诊疗规范(2011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版)。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辅助检查。
①内镜检查。
胃镜: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超声胃镜: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②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③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评价胃癌病变范围、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磁共振(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腹膜转移状态。
上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判断胃原发病灶的范围及功能状态,(4)胸部X线检查:可用于评价是否存在肺转移和其他明显的肺部病变,侧位相有助于发现心影后病变。
超声检查:对评价胃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表浅部位的转移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术前分期的初步检查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辅助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应用价值
![中医辨证施治辅助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9def4faba0d4a7302763a3b.png)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2 t o J u n e 2 0 1 2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n = 4 3 )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s y n d r o m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a s s i s t i n g
【 中图分 类 号】 R 7 3 5 . 2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4 ( a ) 一 0 1 2 4 — 0 3
A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s y n d r o me d i f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TCM a s -
・
中医中药 ・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4 年 4 月 第 2 1 卷 第1 0 期
中医辨证施治辅助化疗对晚期 胃癌患者的应用价值
何 孙 香
江西 省 九江 市 中医 医院肿 瘤科 . 江 西九 江
胃窦腺癌中草药治疗方案
![胃窦腺癌中草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fa6e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02.png)
一、引言胃窦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胃癌总数的30%-40%。
近年来,胃窦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目前,胃窦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切除范围有限、放疗和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等。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草药在治疗胃癌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为胃窦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对胃窦腺癌中草药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胃窦腺癌中草药治疗方案1. 个体化辨证施治中医学认为,胃窦腺癌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根据患者具体的体质、病机及病情,采用个体化辨证施治,以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为原则。
(1)气滞血瘀型:症见胸胁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干结等。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红花、丹参等。
(2)脾胃虚弱型:症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薄等。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等。
(3)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方药:一贯煎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等。
2. 辅助化疗在化疗过程中,中草药可以起到减轻毒副作用、提高化疗效果的作用。
以下为中草药辅助化疗的方案:(1)减轻化疗毒副作用:采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健脾益气等中草药,如生地黄、麦冬、枸杞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2)提高化疗效果: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中草药,如丹参、红花、川芎、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3. 改善生活质量(1)增强免疫力:采用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等中草药,如黄芪、党参、当归、枸杞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
沈舒文教授胃癌前病变辨证施证的临床思维与经验
![沈舒文教授胃癌前病变辨证施证的临床思维与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0a1a68c1eff9aef8941e06f1.png)
沈舒文教授胃癌前病变辨证施证的临床思维与经验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前状态,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PLGC)。
如何阻止PLGC向胃癌发展是胃癌二级防治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众多的临床报告显示,中医药在逆转PLGC中具有一定疗效优势。
沈舒文教授是陕西省首批名中医,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我们有幸作为他的徒弟和学生,跟师学习,获益匪浅。
沈老师在治疗胃癌前病变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学术造诣,他认为中医辨证论治正是中医药治疗PLGC的疗效优势之所在。
据此,本文主要阐述沈舒文教授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方法与临床体会。
1.PLGC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胃癌前病变是胃镜活检病理结果,包括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中度以上)、低级别上皮肉瘤变(轻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肉瘤变(重度异型增生)。
PLGC多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CAG称为癌前状态。
沈老师尤其指出,胃癌前病变的病理活检并不完全发生在CAG上,也可发生在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病变中。
临床中CAG等胃病,高度怀疑胃癌前病变的黏膜相表现为:胃内局限性红斑,血管分布异常,见糜烂、隆起、溃疡等病灶。
如果出现上述黏膜相时,应进一步行病理活检。
2.PLGC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PLGC多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演化而来,疾病进入PLGC阶段,尽管胃镜活检时病理结果与CAG不同,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沈老师认为胃癌前病变同它的基础病变-慢性萎缩性胃是一样的。
表现为饱胀、疼痛、反酸、烧心、食欲差、困倦、乏力等,沈舒文老师在他此前的相关课题研究中,对30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主诉作了统计:胃脘胀满29例,占9.67%;嘈杂23例,占7.67%;纳呆16例,占5.33%;胃痛18例,占6%;胃脘灼热8例,占2.67%;其它症状6例,占2%。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898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d.png)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胃癌的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胃癌中医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疾病。
一、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
针对胃癌患者,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在诊断上,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肿瘤质地较硬的患者,中医常采用软坚散结的法则,以软坚化结剂来缓解疼痛和不适。
二、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具有疏肝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在胃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山楂、枸杞、白术等,这些药物能够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应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建议患者在选择中药方面,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
三、针灸和推拿疗法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常用的物理疗法,对于胃癌的护理也有积极的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免疫力。
推拿则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胃癌患者的肌肉紧张和疼痛。
这些疗法在中医护理中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四、饮食护理中医注重调整饮食习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对于胃癌患者来说,饮食的选择非常关键。
根据中医理论,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炎症和疼痛。
相反,应该多摄入有益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烹调方式,建议患者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等,以减轻胃部负担。
五、心理护理胃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中医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认为情志因素对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在胃癌的护理中,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医推崇“养心先养体”,建议患者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身心活动,如音乐疗法、气功、太极等,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心理的平衡与稳定。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4e3c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1.png)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对于胃癌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诊疗方案。
以下是中医诊疗胃癌的一般方案:一、辨证施治1.根据中医辨证,首先需要辨别病因病机,进而划分到具体的证型,如胃热病型、胃气逆乱病型、胃阴虚病型等。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2.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胃癌多与脾胃虚弱有关,因此首要任务是调理脾胃,增强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可以采用健脾益胃的中药治疗,如黄芪、党参等,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3.清热解毒:对于胃热病型的胃癌患者,中医采用清热解毒的方剂进行治疗,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如清热解毒片、五味子等。
4.滋阴养胃:对于胃阴虚病型的胃癌患者,中医采用滋阴养胃的方剂进行治疗,以滋养胃阴,如六味地黄丸、虫草花等。
5.祛瘀散结:对于胃气逆乱病型的胃癌患者,中医采用祛瘀散结的方剂进行治疗,以疏通气血,舒缓脾胃,如血府逐瘀汤等。
二、中药辅助治疗1.中药化疗:中药中的一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等方式,起到辅助化疗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黄芪、三七等。
2.中药放疗:中药对于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放疗后的低血小板等问题。
常用的中药有白芍、黄芪、丹参等。
3.中药抗转移治疗:中药在对抗转移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转移细胞的侵袭能力,预防和减轻转移的发生。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山药、玄参等。
三、中医养生调理1.饮食调理:中医重视饮食调理,建议胃癌患者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鱼肉、豆浆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等。
另外,饭后可以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
2.情志调理: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胃癌患者来说,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面对病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病情。
3.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胃癌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385da08caaedd3383c4d36b.png)
胃癌的治疗胃癌根治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及其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生物学特性等有关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加之胃镜、B超、CT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胃癌和发展期胃癌的诊断率大为提高,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降至5%以下,并发症已见减少,五年生存率也已明显提高。
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及术式已日趋标准化。
手术适应证也日益明确。
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参照日本胃癌规约,把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R1)、根治Ⅱ式(R2)和根治Ⅲ式(R3)三种基本术式。
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做R1手术,清除胃周第1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
对于一般进行期胃癌,R2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2站淋巴结。
对某些已有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R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
所谓胃癌根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生物学特性等因素。
因此手术术式也据此而作决择。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扩大根治术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因而以R3为基础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胃癌的手术种类根治性切除术:也称为治愈性切除。
即将胃癌的原发病灶,连同部分组织及其相应的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临床上不残留任何癌组织。
又因其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四种根治术:未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的称R。
术式: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为R1术式,同样清除全部第二站或第三站淋巴的,称为R2或R3术式,又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程度与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关系,区分为绝对根治与相对根治二种,绝对根治是指淋巴结清除超越转移淋巴结第一站以上,如第一站淋巴结有转移,施行R2或R3根治,即谓绝对根治。
如仅作R1手术,虽然临床上也无残存转移淋巴结,但只能认为是相对根治。
一般根治性胃大部切除的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在内的胃近侧或远侧的2/3~3/4、全部大小网膜、肝胃和胃结肠韧带及结肠系膜前叶、十二指肠第一部分以及胃的区域淋巴结。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42de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d.png)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前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
中医作为一种综合性医学体系,对胃癌的防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饮食调理、草药治疗等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不当、情志不和、脾胃虚弱等。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胃癌可以分为不同的证型,治疗应根据不同的证型来进行具体的调理。
1. 脾胃虚弱型脾胃虚弱型是胃癌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治疗应以健脾养胃为主,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如党参、黄耆等。
2. 阳虚湿滞型阳虚湿滞型是胃癌中较为常见的证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苔白腻等症状。
治疗应以健阳除湿为主,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如附子、干姜等。
3. 血瘀胃癌型血瘀胃癌型是胃癌中较为复杂的证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部胀痛、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如桃仁、红花等。
二、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胃癌的中医护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的注意事项:1.拒绝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风险。
2.多食用温热食物。
温热食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除毒素。
3.避免过饱过餐。
过饱会增加胃部负担,加重胃癌的症状。
4.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如煮熟的粥、糊状食物等,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5.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草药治疗中草药在胃癌的中医护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草药治疗方案:1.茯苓汤治疗脾胃虚弱型。
茯苓、党参、白术等草药可以健脾养胃,增加机体抵抗力。
2.附子汤治疗阳虚湿滞型。
附子、干姜、艾叶等草药可以温阳除湿,改善胃肠功能。
3.活血化瘀方治疗血瘀胃癌型。
桃仁、川芎、丹参等草药可以活血化瘀,减轻胃部疼痛。
胃癌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案
![胃癌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9d6a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1.png)
一、引言胃癌和食道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和食道癌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较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晚期胃癌和食道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对胃癌食道癌晚期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胃癌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案1. 放疗放疗是晚期胃癌和食道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疗可分为局部放疗和全身放疗。
(1)局部放疗:适用于肿瘤局部较大、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放疗可减轻肿瘤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全身放疗:适用于肿瘤广泛转移、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全身放疗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肿瘤负荷。
2. 化疗化疗是晚期胃癌和食道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甚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1)单一化疗:适用于肿瘤负荷较轻、病情较稳定的患者。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卡培他滨等。
(2)联合化疗:适用于肿瘤负荷较重、病情较严重的患者。
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有FOLFOX、FOLFIRI、ECF等。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晚期胃癌和食道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姑息性手术:适用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无法切除的患者。
姑息性手术可减轻肿瘤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根治性手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胃或食道、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根治性手术可切除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
4.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是晚期胃癌和食道癌治疗的辅助手段。
中医中药可调整机体免疫、改善症状、减轻化疗副作用。
(1)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君子汤、八珍汤、龙胆泻肝汤等。
(2)针灸治疗:针灸可调节人体气血,改善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内关等。
5. 支持治疗晚期胃癌和食道癌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症状。
支持治疗包括:(1)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胃癌中医治疗最佳妙方60方
![胃癌中医治疗最佳妙方60方](https://img.taocdn.com/s3/m/a3304f9c7f1922791688e874.png)
胃癌中医治疗最佳妙方60方胃癌中医治疗最佳妙方60方胃癌中医治疗最佳妙方60方1,处方;白花蛇舌草120克,煨莪术、煨三棱、赤芍各9克,代赭石粉、海藻、昆布、制鳖甲各15克,旋复花9克(包煎),夏枯草60克,白茅根30克,蜂蜜6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适用于胃癌。
2饮食禁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正确苦科学的饮食疗法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于疾病的成功治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胃癌患者应多吃的食物在胃癌治疗中,饮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血象下降的膳食调理,胃癌化学治疗可造成骨髓再生不良,尤以白血球下降最为明显。
为有效预防血象下降,在化学治疗时病人应补充高蛋白质饮食,如牛奶、大豆、瘦肉、猪蹄、海参、鱼、动物肝脏及红枣、花生、核桃、黑木耳、胡萝卜、赤小豆等。
河蟹、黑鱼、牛肉、动物熬制的胶胨如驴皮胶(阿胶)、猪皮胶(肉皮胨)等也有助于提升白血球。
中医最重视以脏补脏,因此在化疗期间也可适量增加动物骨髓,如牛、样、猪的骨髓炖烫,或用鸡血、鸭血、鹅血、猪血制作的饮食。
同时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等。
中医认为“黑可入肾”,五黑食品可以补肾填髓,有助于血象的提高的。
二、胃癌患者不应该吃的食物胃癌患者平时要避免烟酒、咖啡、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芹菜等粗纤维食物,以免下肚后摩擦脆弱胃壁,使伤口更难愈合,空腹时也不要喝可乐等碳酸饮料。
此外,急性胃炎患者由于反复发病和出血症状,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食物应选择含铁丰富的红肉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橙子、柠檬等,以促进铁质吸收。
胃食管反流者应少吃甜食、糯米,因为下食道括约肌不自主地松开或张力下降,使胃和食道间的贲门口无法紧闭,胃里的胃酸和酶便逆流向上,由于食道壁很薄无法抗酸,会产生烧心和灼热感。
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
所以大家对于科学的饮食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胃癌如何鉴别诊断?
![胃癌如何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0a5ab9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c.png)
胃癌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及四诊要点常见胃癌证型有以下几型(1)肝胃不和:胃脘胀满,嗳气频作,口苦心烦,痛串两胁,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自或薄黄,脉弦细,治宜疏肝和胃。
(2)脾胃虚寒:胃脘胀痛,喜按就温,肢凉神疲,或便溏浮肿,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舌淡而胖、齿迹、苔白滑腻,脉沉细滞,治宜健脾温中。
(3)湿热淤毒:胃脘刺痛,灼热反胃,食后痛重,脘腹拒按,心下痞块,或有呕血便血,或食入即吐,或食入经久仍复吐出,舌尖暗紫或有淤点,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治宜清热化湿、解毒祛淤。
(4)气血双亏:面苍无华,面脸虚肿,身冷胃寒,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饮食不下,形体赢瘦,上腹包块明显,舌质淡胖,白苔,脉虚细无力,细数或虚大,治宜气血双补,以延时日。
中医辨证类型有时并不单纯,有时有加杂和兼症,一般来说,肝胃不和型多见于Ⅰ、Ⅱ期病人,脾胃虚寒型见于Ⅱ、Ⅲ期病人,湿热淤毒型见于Ⅱ、Ⅲ、Ⅳ期病人,而气血双亏型则多见于晚期Ⅲ或Ⅳ期病人,当然按TNM分期,有时辨证类型表现为两型兼见。
术后复发或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则以湿热淤毒与气血双亏兼而有之者居多,即虚实夹杂。
在胃癌的现代治疗期间因医源性而引起的证型则更复杂多样,有表现气阴两虚的,有表现脾胃不和的,也有表现为气虚血瘀证的,当随中医辨证施治。
西医诊断:胃癌诊断标准:1.症状:早期上腹部不适,重压感,逐渐出现疼痛或进食发堵甚至呕吐、呕血或便血。
2.X线胃钡餐造影:出现胃粘膜改变,龛影或软组织影,充盈缺损,胃壁僵硬等。
3.实验室检查:①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
②胃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及免疫学检查。
③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
以上几点均为阳性发现时,可予以诊断。
[附1]胃癌病理诊断标准1983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病理学会(于上海)制定1.胃表面上皮和小凹上皮细胞的分级和诊断标准Ⅰ级:正常表面上皮和小凹上皮细胞。
Ⅱ级:细胞形态有改变,低柱状、立方状、高柱状,核位于底部、中央或细胞的一侧,接近正常。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bcb304c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b.png)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何小银【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4【摘要】目的:探析晚期胃癌患者在对症化疗基础上辅以中医辨证施治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80例胃癌且进入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晚期胃癌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化疗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例数28例(70.0%),对照组为19例(4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为(60.1±6.1)分,治疗后为(51.8±5.7)分,观察组治疗前Karnofsky 评分为(60.1±6.3)分,治疗后为(71.2±7.0)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Karnofsky 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腹泻、脱发、恶心呕吐、口腔炎、血小板减少例数分别为25、15、29、18、33例,均多于观察组的18、7、16、9、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平均2年随访,观察组期间出现疼痛、死亡事件患者例数分别为2、1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已经错过手术治疗最佳时机,一般采用放化疗方案,但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生活质量降低、疼痛以及不良反应等,不但对胃癌有恶化影响且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联合中医辨证施治能够辅助提高化疗治疗的疗效同时让临床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保障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3页(P254-256)【作者】何小银【作者单位】473000 南阳医专第三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张青2.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谢中华3.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白小军4.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张清明;张灵霞5.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J], 李志杰;王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