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完整版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1在回来的路上,我掀着《大国崛起》,我读到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总结如下,也作为我的读书笔记,以飨各位: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是基础,但必须防止过度军事化和若化国家的力量;2、教育,特别是针对全民的受教育的权利问题,义务教育也只是起步,应该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3、对教育、科研应建立科学、创新为主的体制,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不是记忆的机器,此点是基础,影响深远;4、金融、经济政策的科学、合理,应站立在民族的长远角度去制定远期、近期目标,为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负责;5、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教育,特别是对基层人民的国家政策、法律、发展、艺术等方向进行落实;6、各项政策务必到基层了解情况制定,并到基层去了解落实、实施效果,防止成果被部分利益集体吞噬,并要在人民的利益去推动发展,为人民谋福利。
7、建立“商业”与“道德”平衡,保证物质与精神的共同提升!大国崛起读书笔记2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
依法国为例: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
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新教师上岗演讲
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兴则国家兴。
回首往昔,教师地位逐步提高,展望未来,教师使命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思想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拥有这些,我并不艳羡万贯钱财,因为这是很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
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再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关爱和厚望。
枝头堆硕果,满园桃李香。沐浴着9月的金风,今年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到来了,千万园丁幸福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节日。此时此刻,广大教师忘不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明确提出要“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一支宏大的人民教师队伍。时序更替,改革开放的大潮把新中国引向新的天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关心教育,尊重教师。“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他的话语振聋发聩!体现了整个社会对中小学教师长期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充分肯定。它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提高,待遇的改善。”
我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我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师德的实质。在物欲横飞金钱至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骛。人们总以一种功利的眼光看问题、做事情。而教师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几许平淡,原本就与世风格格不入。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象蜡烛,一生半明半暗。
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最近,很多家长都在看一篇文章《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孩子没礼貌》,文中说到: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婚宴,婚宴的桌上有一个孩子,那孩子很没有礼貌,把转盘转得忽悠忽悠的。
一席下来,家长没有阻止自己的孩子,大家因为不熟悉也没有阻止。
但是在家长带孩子去上厕所的时候,所有人都说:“这孩子真没礼貌!”在中国,没有谁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有礼貌,但是所有人都会讨厌你的孩子。
——我们把这种“不说”当成了一种礼貌,礼仪之邦的俗语是“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跟一个德国朋友出去,路过郊区的一条小河,看到一个小孩在钓鱼,旁边却放着两根钓竿,德国朋友不高兴地走过去,问道:“怎么有两根钓竿?”(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竿)小孩回答说:“跟同学一起来的,他上洗手间了。
”(果然不一会,上洗手间的孩子回来了)德国朋友继续问道:“有执照吗?”(德国规定钓鱼要有执照的)两个小孩赶紧掏出执照:“有呢,你看。
”“带尺子了吗?”德国朋友又问道(德国规定钓鱼要有尺子,钓上来的鱼不到规定的尺寸要放回去)“带了带了。
”两个孩又连忙掏出尺子来。
“哦。
”于是德国朋友就走开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管那么多,“那两个是你家亲戚的孩子?”“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也不是。
我不认识他们。
”“什么?不认识?怎么可能呢?那人家干嘛要听你管教?”“呵。
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是德国的未来,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德国朋友淡淡地说着。
我沉思良久,想到一个景象: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敢大声地喝斥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教他们怎样做吗?在德国期间,我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德国社会何以文明,德国人在全球何以受到普遍的尊重?通过了解和体验德国的教育,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在很多人看来,德国战后之所以能崛起,与他们“严谨”、“勤奋”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出自( )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乌申斯基【答案】 C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答案】 A3、心理学家汉密尔顿最先做了注意品质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玻璃球,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玻璃球。
这反映的品质是()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答案】 A4、小明平时易受暗示,屈从权威,喜欢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应付紧急情况,他的这种性格类型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情感型D.外倾型【答案】 B5、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lg(a+b)=lga+1gb,这是一种()。
A.负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A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 B7、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A.高效教学?B.因材施教?C.教师主导?D.集体活动【答案】 B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答案】 A9、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
A.了解教育事实B.验证因果联系C.梳理知识体系D.解决实际问题【答案】 A10、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A.教材B.教案C.教参D.教科书【答案】 A11、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
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A.监督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B12、学习程度需达到(),学习效果才最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教育经验还不丰富,还有许多地方是要学习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比如说向王金战老师学习。
读了《英才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的感受颇深,王金战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他在书中提到的“关注学生,优秀从心态开始,鼓励是成长的台阶”这一教育理念,让我想到了本学期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一件事情。
这学期刚开学的前两周,我发现有一位同学两次都没有带书,而且让他唱歌时他显得特别不愿意。
他的表现在同学中显得比较另类。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在平时和同学的接触比较少,也不知是学生的天性还是他对我的课有看法,或者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于是上课时我就把我的书连续两周都借给这位同学,在上课时有意识的多关注他,有简单的问题时我就先叫他回答,只要他答对了,我总是不吝惜我的赞美之词。
慢慢的我发现,他的头开始抬起来了,眼神也开始关注老师了。
由最初的不肯张嘴变得跟着大家一起唱了,虽然他的声音还不是很高。
等他有了变化之后我找了个机会把他留了下来,问他为什么刚开始上音乐课时书总是忘了带,而且上课也不愿意唱歌呢?他说,他们在小学时上音乐课不带书老师通常只会提醒一下,不会持续关注这个问题,所以他没有养成上音乐课带书的习惯,而且以前对音乐课也不重视,所以以为不带书上课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唱歌是因为觉得在众人面前唱歌是很让人害羞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在众人面前唱歌,虽然自己其实也挺喜欢唱歌的,而且在平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经常自己“哼哼”。
通过和他的交谈,我有几点体会:一是我认识到学科地位是教师自己争取和维护的,如果你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学科,学生就更不重视了。
作为非中考科目,我们就更应该重视自己的教学态度,只有自己态度端正了。
当然,我的教育经验还不丰富,还有许多地方是要学习的。
我将博采众长,虚心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比如说向王金战老师学习。
国家的强盛始于小学讲台
国家的强盛始于小学讲台作者:任正非来源:《支点》2020年第07期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要依靠科学、人才和教育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如果没有科学、没有人才、没有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业及农业的发展。
中国首先还是要自己强大,比如说我们的农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与美国的农产品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促进未来生物科学进步,这需要向美国学习。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弱点在哪里?比如低端工业,很多都迁移到泰国和越南去了,但现在泰国和越南也已经开始产业升级,在不断争取中国高科技企业迁移过去。
我们现在不仅要跟美国比政策优势,还得要与泰国、越南比优势,如果我们的优势没有比过他们,那么我们的目标和理想就不容易实现。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优化升级产业环境,提升国家竞争力。
我们要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稳定,首先就得让青少年有思想、有道德,这些思想和道德是谁给他们的呢?是小学教师。
普鲁士元帅毛奇1870年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孩子们10岁之前,应该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最好的时候,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束缚。
如果采取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才智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创新能力会有很大提升。
到了一定时间他们会自己选择科目学习,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能搞标准化的教育。
现在的问题是农村教育投入还不够,应该大幅提高教师收入,其实教师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老师的话孩子们一般都是会听的。
能不能把修建房子的资金拿出来一些,给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多增加点儿营养,孩子们茁壮成长就会报效国家,为国家作贡献。
此外,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名牌大学,担负社会重任。
高级职位是少数的,不能都走这条道路。
应该发展职业教育,学一门技术就能就业,就业就能摆脱贫困。
我们不能完全走精英教育路线,很多人不需要走那一步,一定要开展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没有必要搞一两千人一起学习的教学方式。
师傅带徒弟也是职业培训,德国很多职业学校就二三十人,就是师傅带徒弟,师傅收取的培训费能够养活一家人,并且徒弟也带出来了。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论文(2)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论文(2)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论文篇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摘要:德国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由于其社会制度及历史发展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征。
通过从历史上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到至今探索,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定比较研究,从而起到对我国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的借鉴与学习作用。
关键词: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德国都是作为欧洲强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实国家强大的背后是德国教育的强大。
诚如曾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著名元帅毛奇所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德国教育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分析、了解、研究德国的教育发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对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词源学上的考察在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考察之前,有必要对德文语境下的“教育”一词,进行语言学意义上的剖析,以期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内涵。
“教育”在中文语境中意思相对比较单一,但在德语中,却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词语表达,即(aus)Bildung 和Erziehung。
虽然这两个词语直译都可以用中文的“教育”来表达,但是两个词语内部深层的涵义有较大的差别。
一般认为,Bildung或者Ausbildung 意在知识、文化层面上的教育,并且强调教育的过程性。
比如职业教育,德文中表述为berufliche Ausbildung。
与此不同的是,单词Erziehung的动词形式是erziehen,这两个单词更多的是强调对教育对象的一种培养,目的是使之变得成熟、得到成长。
在德语中对该词使用较多是在孩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处在文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更多的处在提高内在的素养的层面上。
上文所提到的“教育”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用德语表述为ideologisch- politische Erziehung,但是笔者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这一词语在德国一般仅出现在对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民主德国(DDR) 以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中。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金冲及读后感2000字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金冲及读后感2000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谁不想成为英雄谁不想探索英雄成长的奥秘这是我们每个要求上进的青少年都向往的事情。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名叫《英雄少年时》。
看完之后,我越想越有滋味,于是又看第二遍、第三遍……这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30名英雄的故事。
其中,有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事,有发现“镭”的居里夫人的故事。
但是最吸引我的,还要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周总理在少年时代讲的,周总理是我们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为振兴中华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斯大林说过:“伟大的毅力产生于伟大的目的。
”是的,周总理之所以创立了丰功伟绩,是和他小时候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个远大的志向分不开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其实,抱着这种读书目的的人是十分渺小的,一旦读书做不了官,或无利可图了,那么书对这种人来说,也就毫无用处了。
然而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却不是这样想的。
有一天,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有的学生说:“为做官而读书。
”有的学生说:“为家你而读书。
”还有的学生说:“为明理而读书。
”老师听了很不满意,这时,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听了大为赞赏,夸周恩来是个有志者。
实践证明,周恩来这一回答并非灵机一动,也绝不是为讨老师的夸奖,而是他长期以来树立的目标。
周恩来在要离开学校,和老师同学告别时,曾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此后,周恩来便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
他与朱德等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人民革命史册下写下了光辉一页,仅些一举便能说明他的确在为中华崛起而出力啊写到这里,我不禁对敬爱的周总理产生了无限敬仰之情,而且对自己以前的表现感到羞愧,我过去只要评上了“希望之星”,就伸手向妈妈要“奖金”。
妈妈说:“这就是你读书的目的吗”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现在读了这个故事,我完全懂得了妈妈的批评是对的。
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6篇_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6篇_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已经深入学习对于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谈谈个人心得体会: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树立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个提法,最先提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我们先来看一下核心价值体系是怎么提出来的。
2021年10月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没有明确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到了2021年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提出了这个命题,但是也没有具体说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直到2021年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这个问题,明确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这里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既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后来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还包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最新提出的中国梦等理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比较清楚,不用解释。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很多、博大精深,在这些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也有很多,我们给它的概括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一个是荣辱观,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讲的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再重温一下。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在柏林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字词 同音字
二
字
词
百
bó
zhuàng
花
柏( 柏 林 )
壮( 健 壮 )
博( 博 学 )
撞( 撞 击 )
泊( 停 泊 )
状( 状 态 )
在
勃( 生 机 勃 勃 ) 幢( 一 幢 楼 房 )
柏 林
IN BERLIN
字词 多音字
二
字
词 百 花
柏 bǎi:柏树 松柏 bó:柏林
巧记:在德国首都柏( bó )林市郊,我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柏
“头发灰白”“战时后备役老兵”暗示在战争中已经失去了很多 年轻人,年老者也得走上战场。
三
1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
课
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
文 风
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
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
而告终。
柏林: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
在
成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
柏
林
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德国首都的地位。
IN BERLIN
资料 写作背景
花
指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shén zhì bù qīng) 例:由于生意失败,他忧虑过度,这两天都有点神
神 志 不 清 志不清了。
在 柏 林
IN BERLIN
字词 近义词
二
字 词
健壮— 强壮
虚弱— 软弱
德国的教育智慧: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教育就是播种
德国的教育智慧: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教育就是播种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为什么德国教育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每年吸引着众多留学生前往求学,还包揽了一半的诺贝尔奖?在德国的教育理念中,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01-不急不躁:在等待中孕育力量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英语(课程)3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在德国,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然而,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不急不躁,不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02-师法自然: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但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
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
其实,欧洲不少的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03-静待花开: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欧洲相反,一些中国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
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标题上的这句话,出⾃⼀位德国的⼩学教师凯斯特。
他在对⼀年级⼩学⽣的“开学致辞”中说:
“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或者是传道的讲坛!⽼师坐的⾼⼀点,不是为了要你们向他祈祷,⽽是为了与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些。
⽼师不是教官,更不是上帝,他不是⼀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切都知道。
假如他装作知晓⼀切的样⼦,那么你宽恕他好了,但不要相信他!相反地,若是他承认他不是⼀切都知道,那么你应当爱戴他,因为,⽼师不是魔术师,⽽是⼀个园丁。
他可以哺育和培植你们,但成长全靠你们⾃⼰。
”
有⼈评说,这是德国的“师说”。
不同的⽂化,就会有不同的“师说”。
见仁见智,各有特点。
德国教师并不反对尊师,可是他们反对迷信,反对把教师视同⽆所不知的上帝,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独⽴思考、⾃主成长的精神和能⼒。
这当中,充满了⼈本主义和民主教育的精神。
我国教改的步履艰难,恰恰在于缺乏⼈本主义和民主教育的传统。
近⼏年,教改的⽂件中⼀再强调要发挥学⽣的主体性,但落实很难。
原因之⼀,是我们受旧的“师说”的影响太深了,总是难以⾛出以教师、教科书为中⼼的误区。
要求教师充当真理的化⾝;要求学⽣死记硬背、惟命是从,稍有不驯就会受到惩罚。
结果是使师⽣都劳累不堪,⼈才成长的状况却不甚理想,与创新⼈才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要解放学⽣,先要解放教师——包括进⾏民主补课,更新观念。
参考⼀下德国的“师说”,⾄少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多⾓度地重新审视⾃⼰的⾓⾊定位吧。
老师的启示
今天在网友的空间里看到《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第9期上的一篇题为《老师的启示》的文章,很受启发。
汤姆逊老师对一个失去了父母护爱的孩子泰迪的特别关注,促使这个孩子由退步转向进步的成功的故事,虽然算不上什么惊心动魂的事迹,但这平凡的故事背后给我的启示是巨大的。
原因就在于,阅读这个故事的我们所处的按理说是更先进的社会制度的教育环境里,营造不出这样的教育理念了。
所以我想,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呢?我们缺少充满爱心的老师。
汤母逊老师是一个很平凡的老师,开始他是想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的,而且发现前排的泰迪仪表精神与学业都不好,就又很不在乎他。
便当他从四年级以前的老师的评语得知孩子是缘于家庭不幸的时候,他彻底改变了看法,而对泰迪更加厚爱。
这让我联想起另一个网友推荐我读过陈忠实的《晶莹的泪珠》里所写的那位中学老师。
陈忠实回忆自己因贫困办理休学手续时曾经与自己一个不知名的老师间的很短小很细微很感人的一段经历,那位老师因舍不得让陈忠实退学而流泪,那一幕激励陈忠实完善了自我的成长。
泰迪也一样,汤姆逊老师的行为给予泰迪的是什么呢?多年以后泰迪博士的婚礼上,他深深地拥抱着老师说:汤姆逊老师,谢谢你相信我,谢谢你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让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变!国内有些教育家也许会说他们很早就提出赏识教育了,这个故事也不过是证明了这一点,我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仍将没有大的改观。
一个教育心灵的问题怎么能用一个赏识的教育手段所代替呢。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用尽各种赏识的手段,也不会让孩子产生心灵的共振,进而激出学习的潜能的。
我们缺少有爱心的教育管理者。
中小学教师的贫富观对社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会对国民成长过程中人生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会影响几代人,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成长。
从小处讲,他们的观念往往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与学校充满了向富羡富、嫌贫欺贫的弥漫气息,信仰在教育的天平上已经失去了份量。
德意志民族精神_与世无争
德意志民族精神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
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我们的理想,向死而生德意志气质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战斗的精神和勇气。
RichardWargner(瓦格纳)之所以为我们无限推崇,是因为《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勇士齐格飞》等歌剧,展示了德意志民族的无上的勇气!为了理想,为了拯救善与毁灭恶,灵魂崇高纯洁的勇士在黑暗里与一切未知搏斗,等待他们的是毁灭,然而这种毁灭是光明的,神圣的,而且寓意着善的重生。
所以这种日耳曼式的悲剧是英雄的史诗性的,相比希腊神话,这种植根于久远历史中的发自天性的英雄主义更刚健,更暴戾,有一种透自骨髓的冷静和客观。
“在日耳曼神话中,战争就是自然界的秩序,就是生命的基本要素”,这句话是对德意志式理想精神的定论,它隐含着欧洲对德国的畏惧和猜忌。
理想与战斗,是德国气质的核心。
弗里德里希二世满怀豪情地说:“没有武器地谈判犹如没有乐器地演奏”,俾斯麦则紧握利剑,说“天下大事,唯铁与血”。
血液里奔流的对战斗的信仰,是我们永远无畏的精神源泉。
我们的责任,决不畏惧“如果不把生命看做是为了神圣使命而必须履行的责任,一个人才可能怕死”。
德国人向来把死亡看做高尚人生的完成。
翻开一战或者二战的史料,那种热切的盼望前线的炮火,仰慕阵亡的将士,毫无顾虑的走向敌方阵地的记载比比皆是。
这里,死亡不是悲哀,而是被赋予某种终极的积极意义。
让我们重温那战争岁月的催人奋进的歌曲吧!装甲兵之歌“Und kehren wir nicht mehr,Zur Heimat zurck,Trifft uns die Todeskugel,Ruft uns das Schicksal ab,Ja Schicksal ab,Dann ist unser PanzerEin ehernes Grab。
”“跃上那冲向胜利的通途!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牢牢把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者:张志勇来源:人民网哲人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确实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支撑。
但是,放眼整个世界,着眼国家未来,既要看到未来光辉的前景,也要看到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如果一个国家一味陶醉于过去取得的成就而不思进取,那么这个国家为当今人类社会所处的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时代所抛弃也就为时不远了。
我们需要唤醒全社会、全民族的教育忧患意识!不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建设了一个教育大国,但我们还远远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大而不强的教育绝不可能带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能否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不仅事关中国教育的未来,更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一、倾听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教育故事放眼世界,近现代以来,不少国家从落后到兴起,再到强盛,往往背后都演绎着一个个美丽的教育故事。
1.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这些钱相对于长远收益算得了什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父子是两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
父子俩特别吝啬,平时只穿士兵服,毕生只有一件礼服。
但他们特别重视教育,对自己生活要求苛刻,对教育却出手大方。
父子执政期间,德国处于贫弱状态。
1717年9月28日,为提高国民素质,威廉一世签署了《普通义务教育》谕令:‚普鲁士王国内,所有5至12岁的孩子,必须上学,接受学校教育,否则,家长将要被处罚‛。
‚所有适龄儿童,冬季必须每天上课,夏季除了帮父母做农活外,每星期至少要上学1-2日,以使冬季学到的知识不被遗忘。
学费每星期6分尼,支付不起的家庭,由当地政府承担‛。
当有人提醒威廉一世‚如此改革妙是妙,但将耗资巨大‛,威廉一世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到这位国王去世时,普鲁士全国的学校由当初320所乡村学堂发展到1480所,教育改革成果显著。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
论第斯多惠及《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作者:第惠多斯书名:《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译者:袁一安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2003年重印)教育学周雨萌“自然赋予儿童以才能,但把它留给人去开发培育……社会承担发展才能的人物,而才能在自然间是平等的……由于自然确立了平等,社会也应确立平等,要对平等的需要受教育的一切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手段。
”(P5)第惠多斯在《汉堡学校规划》中写道。
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
他笃信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学说,反对等级和沙文主义教育,并受卢梭等思想的影响。
在第斯多惠所处的年代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学校被教会控制着。
当今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的代表,把民主与民族的思想以及人民,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的斗争活动,首先归罪于小学及小学教师,故而普鲁士法规把小学和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大纲严格限制在最低水平上,小学教师的生活和文化水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资产阶级经典教育关于普及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的一切思想都被取消了。
面对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第斯多惠挺身而出,与封建保守势力做了争锋相对的斗争。
“几百万人生活在那里……他们悲惨的缺乏最基本的意识和住所,……大多数儿童在他们年少时期就被剥夺了受教育和培养的权利,而这种教育对于健全身体和思想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P4)在第斯多惠的观点中,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平等的,是要求自由发展的,不能够受特权阶级所限制,即其“全人类教育”的思想。
主张"全人类教育"是第斯多惠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
他反对等级和沙文主义教育,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博爱精神的人和自觉的公民。
在人们身上,爱人类的精神跟爱自己人民的精神是应当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培养的。
他说:"人是我的名字,德国人是我的别号。
"深受卢梭的人性善的观点的影响,并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发展思想、乐观主义的基本态度和关于人及其能力的信念,第斯多惠形成了这样的人性观:“人有能力成为有理性的和善良的人,而且在社会上能过有意义的生活。
德国与中国的义务教育区别
德国与中国教育区别在德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企业的员工数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必须拿出一部分资源,如车间和师傅,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培训岗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在德国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熟练技工。
按照我们的国情,中职教育的规模应该大于高中教育的规模。
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而是国家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职业教育。
但最近几年的重视和以前不一样。
以前是政府、专家重视,也喊了很多口号,但企业和社会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劳动力素质变得日益重要,企业迫切需要有各方面特殊技能的人才以保证在竞争中获胜。
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国家适时推行特殊职业培训计划等措施,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
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职业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地方也是在广东、江浙沿海发达地区。
上世纪80年代,德国人曾向中国推销过“双元制”教育,我国当时也很欢迎,但是那时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还不够,对技术工人需求有限,职业教育并没有像当时设想的那样普及开来。
而现在,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有了迫切的需求,大学毕业生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大部分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很多企业仍然找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经济发展绝不能缺少能工巧匠。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
“双元制”教育最典型的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一周有2~3天在学校上文化理论课,剩下的时间到企业接受训练,文化理论课的内容与企业训练挂钩,针对性很强。
也有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学生在那里可以接受系统全面的实际训练。
在德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企业的员工数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必须拿出一部分资源,如车间和师傅,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培训岗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在德国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最近,很多家长都在看一篇文章《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孩子没礼貌》,文中说到: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婚宴,婚宴的桌上有一个孩子,那孩子很没有礼貌,把转盘转得忽悠忽悠的。
一席下来,家长没有阻止自己的孩子,大家因为不熟悉也没有阻止。
但是在家长带孩子去上厕所的时候,所有人都说:“这孩子真没礼貌!”在中国,没有谁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有礼貌,但是所有人都会讨厌你的孩子。
——我们把这种“不说”当成了一种礼貌,礼仪之邦的俗语是“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跟一个德国朋友出去,路过郊区的一条小河,看到一个小孩在钓鱼,旁边却放着两根钓竿,德国朋友不高兴地走过去,问道:“怎么有两根钓竿”(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竿)小孩回答说:“跟同学一起来的,他上洗手间了。
”(果然不一会,上洗手间的孩子回来了)德国朋友继续问道:“有执照吗”(德国规定钓鱼要有执照的)两个小孩赶紧掏出执照:“有呢,你看。
”“带尺子了吗”德国朋友又问道(德国规定钓鱼要有尺子,钓上来的鱼不到规定的尺寸要放回去)“带了带了。
”两个孩又连忙掏出尺子来。
“哦。
”于是德国朋友就走开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管那么多,“那两个是你家亲戚的孩子”“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也不是。
我不认识他们。
”“什么不认识怎么可能呢那人家干嘛要听你管教”“呵。
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是德国的未来,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德国朋友淡淡地说着。
我沉思良久,想到一个景象: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敢大声地喝斥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教他们怎样做吗?在德国期间,我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德国社会何以文明,德国人在全球何以受到普遍的尊重?通过了解和体验德国的教育,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在很多人看来,德国战后之所以能崛起,与他们“严谨”、“勤奋”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
而人们通常认为,德国这种高素质的民族性格,则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
正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的那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德意志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据说,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大获全胜,普鲁士元帅毛奇说,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在德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有非常不错的收入。
据政府的相关统计,德国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为人均国民收入的2倍多。
德国中学教师人均年税前收入超过45,000欧元,与德国一些着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年税前收入相当,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收入阶层”。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收入也有一定差异,但不会很大,至多为30%左右,因为德国社会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这种价值取向已渗入他们的血脉,积淀成为一种民族文化。
放眼整个世界,德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高于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高居全球第二。
在职业属性上,德国的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的公务人员,受不解雇的保护,无失业之虞,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很长的假期。
这么好的收入待遇,使得德国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门槛也随之提高。
在我国,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生、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学应聘任教。
在德国,情况要复杂得多。
你若想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至少要过三道“关口”。
首先,你得拿到大学本科或者更高的学历。
其次,你得一本正经地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训练,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相关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
最后,你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
这三关都不是轻而易举能闯过去的。
与我们国家正相反,“上大学容易毕业难”,这是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常规。
在德国,大学学制一般为理工科4年,人文科5年,医科8年。
大学前两年学基础课,考试不及格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是专业课学习,考试及格才能拿到学分,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学分,才能拿到大学毕业文凭。
由于大学学习要求很高,加上许多学生要一边打工补贴生活,一边又要随“不懂变通”的教授们认真读书,因此,无论是基础课考试,还是专业课学分,都难以一帆风顺。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据了解,目前德国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平均需要7年, 4-5年能毕业的人是少数。
如果想当教师,好不容易拿到毕业文凭后,还要应付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尤其是难度最大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这大约要花3年左右时间,而且,即便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培训应考,也不一定能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再加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的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教师职位空缺主要靠自然减员,而德国的制度设置又基本杜绝了“走后门”的陋习,单纯的德国人要想成为中小学教师,竞争和筛选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热爱教育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成为教师。
而一旦实现当教师的梦想时,年龄已在30岁上下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备受尊重,基础教育界人才荟萃。
德国禁止学前教育?怎么可能!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德国禁止学前教育”这种说法。
德国的孩子并不是在上学前天天傻不啦叽的就是玩,而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们也会学一些东西。
他们的书包不比我们的小。
比如幼儿园时,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果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
而如果孩子对某类学科,比如音乐、艺术或体育感兴趣,他们是有权利在一些学校或机构进行学习的,甚至有些是免费的。
在德国有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十分流行,叫Struwwelpeter:以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他们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很多好习惯也是因为从小家庭教育的结果。
比如自理能力: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
比如规则意识: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须先吃完饭菜,才能吃零食。
比如爱心:很多家庭会在家中养小动物、如小狗、小猫,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懂得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比如坚强:孩子摔倒后,只要不是很严重,父母不会马上去帮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
比如尊重: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德国父母很多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时去翻阅孩子的东西。
比如礼貌: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bitte(请),之后会说danke(谢谢)。
比如理财:德国父母会非常严格的控制零用钱数量,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以获得零用钱,避免不劳而获。
比如承担后果:有一个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说“很遗憾,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
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选择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比如承担责任:有严厉的德国家庭,如果孩子忘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他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比如诚信:德国家长首先会以身作则,并经常会告诉孩子,要遵守约定,不能轻易誓言,答应过的事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
比如自信:德国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自信培养,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会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从小的自信来源是父母。
他们也绝不以成绩的好坏去否认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
比如合作:在德国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会有意的去为孩子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因为在德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Wer allei ne arbeitet , addiert. Wer zusammen arbeitet, multipliziert.”(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来看看他们长大后的好习惯看书:德国人经常手里拿着一本书,在地铁上,玩手机的人少,看书的人多。
在德国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种大小的书店,而书店里永远都有不少的读者。
纸质的书籍在这个电子社会当中,似乎在德国仍然流行。
德国人有91%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23%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年阅读量超过18本。
礼貌和谦让:礼貌和谦让其实是一种宽广的心态。
有一次在德国高速上遇到事故,两排车并为一道,因为有急事,一个在我左方的车主动放慢让我先过。
如果你在人多的时候坐地铁,你也会发现,站在门口的人会主动先下车,让后面需要下车的人下车后在重新上车。
准时:大多数德国人都能遵守规定好的时间,这里说的准时并不单单只德国人,还指德国的公共交通,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每辆地铁、公交车都能按照时刻表的时间准时到达车站。
注重家庭:德国人与注重工作相比更注重家庭,他们会在下班后回家与家庭团聚,很少因为应酬而不回家,在节假日更是会把时间花在自己家庭身上。
记事本:几乎每一个准时的德国人都会有一本记事本,这个记事本不一定是要与工作相关,但一定与自己的生活相关,比如记录重要的事情或预约时间。
遵守交通规则:德国人十分遵守交通规则(不是全部,当然也有闯红灯的行人),尤其是司机,因为这关乎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德国开车基本都会打开日间行车灯,而他们在变道时不仅要看后视镜,还要扭头去看盲点区是否有车(考驾照时必学的)。
注重生活质量:德国人绝对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民族,他们宁可把钱花在正在品质生活上去享受,尽管他们能造出世界顶级汽车。
比如他们会花200欧去买一个保温壶,而不是一个Gucci钱包,他们会花500欧去买一个厨房用具,而不是一个LV包,他们会花上千欧去维护自己的花园,而不是一件Burberry大衣。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一个包或一件大衣。
注重环保:德国人很少乱扔垃圾,因为他们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国,他们也多数如此。
我和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爬山,由于没找到垃圾箱,这个德国人拿着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个垃圾桶后才扔掉。
严谨:他们的严谨源自对细节的考虑,比如在德国超市里买到的每一个鸡蛋,上面都会有一个标号,而你可以通过这个标号,了解到下这个鸡蛋的母鸡的生长环境。
契约精神:在我们看来很多德国人非常死板,甚至是不会变通,但这是因为文化和从小养成的一种“契约精神”造成的,他们轻易不作出承诺,但承诺过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有了保证,才有了德国品牌质量的承诺。
不屈不挠:为什么德国汽车比普通汽车贵出许多为什么德国的锅比普通锅贵出几十甚至几百倍为什么德国的米勒洗衣机要几万甚至几十万为什么Made in Germany是高品质象征其实百年前的德国产品是被英国人嘲笑的疵品,但就是因为专注和坚持,才有了今天质量上的保证。
遵守社会秩序:每一个德国人几乎都会遵守社会秩序,比如排队,无论是人在排队,还是汽车堵车排队,很少有过插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