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第二节教案公开课设计
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0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3.诵读课文,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神情。
4.理解外交辞令的“潜台词"。
教学方法:1.情境诵读法;2.语言品析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这样一类英雄,他们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充满了凛然的正气,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今天就要结识这样一位英雄——唐雎。
新课讲授(一)了解作品和背景1.作品介绍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六国,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
其对后代的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
2.背景链接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先后被秦国所灭,剩下的赵、燕、齐、楚等四国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国就统一了天下。
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国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秦国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花一兵一卒吞并安陵国,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言词语,疏通文意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弗fú雎jū怫fú跣xiǎn 抢qiāng 傀guī祲jìn 缟gǎo 挠náo 谕yù2、根据课文注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优选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节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2共三篇
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石家庄藁城区实验学校杨慧敏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贫乏与充盈。
难点:平凡与伟大。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生命价值。
(2)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课下注释以及教师的帮助,了解本课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生难字音、字形,准确划分重点句子的停顿。
2.积累本文当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并能运用所学疏通文章。
3.通过对文本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体会语气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4.树立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人物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积累本文当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语气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树立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人物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情境设置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马上就要来了,班级打算排演《唐雎不辱使命》来作为表演节目,推举你来做导演。
你需要将文章改编为演出脚本。
任务一:前期准备1.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2.了解故事的出处——《战国策》任务二:熟悉文本(一)朗读活动1.自由读,结合课下注释标注字音并圈画读不准的词语。
唐雎jū怫fú然抢qiāng地免冠guān徒跣xiǎn 休祲jìn 色挠náo缟gǎo素谕yù矣(提示:教师在检测学生字音掌握的同时强调重点词语的读音)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检测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停顿有无错误。
3.教师范读,纠正停顿错误。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4.齐读,做到准确流利。
(二)译读活动1.小组合作,组长组织:能力弱的同学朗读文句,其他组员轮流翻译,组长将组内翻译不了的难句板书到黑板上。
(教师进行巡视)重点字词掌握: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②安陵君其许寡人(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不译)③大王加惠(给予)④以大易小(交换)⑤故不错意也(置意)⑥请广于君(扩充)⑦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⑧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⑨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⑩布衣之怒(平民)以头抢地耳(撞)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非士之怒也(文中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休祲降于天(吉祥;不祥)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文中指穿丧服)秦王色挠(屈服)长跪而谢之曰(道歉)寡人谕矣(明白,懂得)2.全班集体解决难句翻译,教师进行点拨。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 第2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第2课时(新课改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爬山虎的脚》;2.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描述文章中的关键情节;3.能够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句子中;4.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爬山虎的脚》;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爬山虎的脚》的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2.教学PPT或实物图片,展示爬山虎的形态特点;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4.学生课堂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的特点,并引出讨论。
二、讲授内容1.教师朗读课文《爬山虎的脚》,学生跟读;2.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意义。
三、讨论互动•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大自然的奥秘和生态平衡。
四、练习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检查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请学生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下自己对大自然的思考,提交到学生笔记本上。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学生的表现如何?下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调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10课《往事依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0课《往事依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往事依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重(chóng)读"模糊(m ó)”“浩渺(miǎo)" “角色(jué)”等。
(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于漪及其作品风格,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能够准确概括文中所写的几件往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运用的多种写作手法,如比喻、引用等,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回忆,从作者的往事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理解这些往事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如“编织"沉浸”“雕镂"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往事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积累美好回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所体现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以及文学对作者成长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一些情感表达较为含蓄的语句,如作者对两位国文老师授课的回忆所蕴含的对文学和教育的深刻感悟。
3. 引导学生如何从作者的往事中获得启示,将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等情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你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哪些记忆会最先涌上心头呢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还是和家人朋友的温馨时刻明确: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第二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目标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目标。
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P107“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你的观点是什么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一)劳动成就今天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展示下列图片)1.想一想: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提示: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里约奥运会,中国取得金牌榜第三名。
2.思考: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提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展示教材P108“探究与分享”与下列图片)1.思考: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提示:虽然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2.你还能说出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吗?与同学分享典型事迹。
(先分小组交流劳动者的事迹,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劳动者的几个典型事迹。
)提示: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爱国爱乡的台湾籍党代表——卢丽安;一生只为一清渠的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30载濡沬相惜的“中国好人——谢海华、谢芳”;海岛医生匿名捐款15年——王珏等。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几经踌躇,最终决定将毛岸英葬在朝鲜的事迹。
课文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情感和身为国家领导人不徇私情的伟大胸怀。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单元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以此编排了《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等4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体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伟大人格。
【学情分析】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不难理解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但本文以抗美援朝为背景时代,距离学生太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资料加以引导理解,才能深切体会毛主席悲痛而矛盾的内心。
于能力方法而言,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
承接四年级的基础,本单元对“体会人物内心”要求更具体细致,深入丰富。
【教学目标】1.聚焦第一、二部分,能找出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通过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方法迁移,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3.能结合资料和抗美援朝人物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找出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并方法迁移,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能结合资料和人物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引入本课1.复习旧知:课文两部分的小标题。
2.资料介绍:引入本课学习任务。
板块二感受常人情感学习任务一学生分享(1)从接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能够流畅朗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重点。
2.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课件。
2.学生准备:书包、课本、笔、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出示课文教材,让学生观看课文标题,并提问:“你们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吗?为什么叫它爬山虎的脚?”学习1.合理安排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带领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意义。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训练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设计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或动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自然环境,体会其中的奥妙和美好。
五、课堂小结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演示课后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认真对待。
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搜索相关资料,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习性与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爬山虎的认识更加丰富,希望大家能从课文中汲取到更多知识,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10课 第2节 (1)
分组交流、班
成才的关键是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
级交流
通过交流,既联系实际又深化课堂内容,明确
成才要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心,进一
步坚定他们成才的决心。
“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为
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奋发向上、立志
成才,不懈追求。导出: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对于本层次的教学总体思路是有:看榜样——说
学生阅读材料
(1)马克思讲这则寓言故事,要告诉他的女儿 并思考回答
什么道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2)说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对未来的打
算。
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一步进行归纳
激发学生的情 感,唤起学生 对人生的追 求。
让初步感受人 生需要多种技
2.阅读教材 P143 页,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直 观感受,初步去了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各方面的。
(技能) → 精神文明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给与必要的归
纳、引导和评价
学生发表意见
3.阅读教材 P144 页第一段和“相关链接”,提出
下列问题:
展示多媒体课件:
(1)①了解成才应具备的素质,②成才的关键
是什么?③青少年怎样才能成才?
(2)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主题,让学生畅
所欲言话成才。
分组交流——班级交流——班级成才宣誓
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怎样 实现人生的意 义
三、能力拓展
1.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
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与青年时期。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时 38 岁,牛顿发明微积分时 22 岁,爱迪生发明留声
机时 29 岁、发明电灯时 31 岁,爱因斯坦提吃狭义相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10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第2课时)教案
第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第2课时功亦逆境,过亦逆境【教材分析】“功亦逆境,过亦逆境”主要从对逆境的认识出发,分析逆境与人的成长和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逆境中消沉”,让学生明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心理感受,逆境的阻碍作用是明显的,逆境对人的成长有消极影响。
第二层次“在逆境中奋进”,在明确逆境具有“两重性”的基础上,揭示在一定的条件下,逆境和顺境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最终使学生明确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必须正视现实,自己的人生轨迹由自己做主,只有如此,方能成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以积极的心态把握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在逆境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上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客观分析、正确面对逆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逆境是客观存在、难以完全避免的;认识逆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懂得顺境与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逆境中奋进”。
从教材内容设置来看,“在逆境中奋进”是对逆境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逆境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是激发斗志的源泉,引导学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从学生思想教育来看,由于缺乏对逆境的正确认识,当逆境来临时,有些学生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正确对待逆境,在逆境中奋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重大。
教学难点:“顺境和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从初二学生的认知角度看,他们大都缺乏辨证思维能力。
怎样在顺境中居安思危?怎样遇到逆境不气馁,理智分析,勇敢应对,变不利为有利?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构成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一:列举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逆境,如考试失利、没有知心朋友、家庭经济困难等。
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主要让学生明确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但这种美好的想法却不现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逆境的考验,从而导入新课。
第10课 第2框 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1.知识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意识,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教材P115“运用你的经验”。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导入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生命是一个__逐渐丰富__的过程。
2.人与人在__相互依存__和__彼此关切__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生命拒绝冷漠。
3.伟大在于__创造__和__贡献__。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__品德__、才智和__劳动__,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__社会价值__,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4.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__集体的__、民族的、__国家的__甚至__人类的命运__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贫乏与充盈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材P115)思考: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提示: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生活的目标,生命是充盈的。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
提示:拥有丰富、充盈的生命。
教师总结:①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②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优选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节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2共三篇
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能力目标1.通过日常观察、内心感悟、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全面理解由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童也不一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超越自我,回报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来关注生命。
2.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
善待他人,传递温暖,消融冷漠,共同构建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突破方法:这是以理导行的最重要的一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十分有限,所以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板块和正文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同样也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谈话式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知识,也包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
课前搜集资料,一方面学生在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主题是“活出生命的精彩”。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对自我价值有更高的追求。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3.分享交流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4.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4.纸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推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册第十课10.2《活出生命的精彩》第品教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1)如果廖智活下来了,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怎样?(2)廖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贫乏与充盈1.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飞奔着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话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3.能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能够正确使用一些描写植物和自然景物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爬山虎的脚》课件、教学反思表、各种植物图片、
录音设备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5分钟)
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植物、大自然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导入(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爬山虎的脚》,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这篇课文。
3. 解读课文(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内容,重点解释一些学生不理
解的词语或句子。
4. 情感教育(10分钟)
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 课文操练(15分钟)
让学生分组复述这篇课文,并进行小组展示。
6. 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和大自然景物,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丰富学生的植物知识。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植物的文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意义,并学会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面临着诸多困扰。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生活的真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学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活出生命的精彩,提高生活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生命的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经历。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原则。
5.生活实践: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所学方法,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活出生命的精彩1.理解生命的价值2.认识到生活的意义3.学会活出生命的精彩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
题
Урок10(第二课时)
授课
时间
课标
要求
正确朗读背诵117页第2题对话并且能正确回答第4题。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单词的记忆
能力目标:句式的应用
情感目标:了解俄罗斯的学制与中国学制的不同。
学习
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117页第2题对话。
学习
难点
能熟练运用对话里句子。
课
型
新授
教
具
多媒体
备注
一、前置作业:
复习单词。各个小组进行听写并进习对话练习二。
2、各个小组进行阅读并进行翻译。
3、教师进行总结并讲解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点。
三、Обобщать(小节):
师生共同来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
四、布置下节课前置作业:
1、读第2题对话并且翻译,一定自己试试,相信自己我能行。
2、复习117页第2题对话,回答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