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徽省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及其措施

合集下载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以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为标题一、主要原因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原因:1. 教育水平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数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

农村贫困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水平有限,很难找到高薪工作,从而导致收入低下。

2. 就业机会少: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农业生产,且农业劳动力过剩。

由于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农村贫困户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依靠农田劳动,而农田劳动的收入相对较低。

3. 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给农村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由于交通不便,农产品难以流通,农村贫困户的收入受到了限制。

4.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贫困户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很难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和创业。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村贫困户很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自然也难以提高。

二、对策针对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提高教育质量。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农村贫困户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2. 发展多样化的产业: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通过发展多样化的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农产品的流通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农村贫困户的收入。

4. 加强财政扶持:增加对农村贫困户的资金投入,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扶持政策,帮助农村贫困户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和创业。

通过提高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 加强培训和就业指导:开展农村贫困户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1、因病;2、因残;3、因学;4、因灾;5、缺土地;6、缺水;7、缺技术;8、缺劳力;9、缺资金;10、交通条件落后;11、因婚;1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注意:选择贫困户致贫原因,一定要精准、切合贫困户实际情况,例如:因病,要具体写出什么病。

如果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应选择最主要的一项。

结合当地情况,缺水和交通条件落后一般不作为致贫原因。

扶贫帮扶措施参考样本1、医疗帮扶: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2、种植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种植技术,例如种植大蒜、大葱、甘蓝、韭菜、芦笋、柿子、黄瓜、西瓜、苹果、葡萄、牡丹等小麦玉米之外的高效经济作物,增加收入;3、养殖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培训养殖技术,例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其他规模养殖增加收入;4、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XX地方XX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5、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未完,见背面)6、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XX产业,增加收入;7、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五保,协助办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8、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9、产业帮扶:光伏产业、面粉加工、服装加工、发展牡丹产业、瓶盖加工、绑扫帚、藤椅等家具加工、纸袋加工、小饰品加工等,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10、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11、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12、旅游农家乐帮扶:利用池塘、沟渠发展垂钓休闲娱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13、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14、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15、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针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可填此项);注意:以上帮扶措施仅供参考,帮扶措施应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与贫困户家庭收入、实际情况相符,越具体越好。

农村主要致贫原因

农村主要致贫原因

农村主要致贫原因农村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经济、社会、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致贫原因:1.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主要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为生,经济结构单一、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容易受到天气灾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收入波动较大。

2.缺乏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此外,缺乏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农民难以集中力量进行生产经营。

3.农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资本和资源流失: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减少,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农村发展滞后。

5.自然条件限制:大部分农村地区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这些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6.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设施和人才普遍匮乏,这增加了居民就医的困难度和费用,也加大了贫困的风险。

7.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收购和销售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大,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8.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缺乏对失业、疾病、意外事故等风险的有效保障,一旦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容易陷入贫困。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涉及到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1.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

3.优化农村金融和信贷政策:加强对农户的金融支持,提供合理的信贷政策,为农民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保障。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和市场接入能力。

致贫原因调研报告

致贫原因调研报告

致贫原因调研报告致贫原因调研报告引言:贫困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许多人。

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的根源,本报告对致贫原因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经济因素:1. 就业机会不足:就业是改善贫困状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导致人们难以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

2. 低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与就业机会密切相关,缺乏教育资源和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不足,使得贫困人口难以获得高收入的工作机会。

3. 资源不均衡分配:一些地区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很难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导致贫困问题长期存在。

二、社会因素:1. 社会歧视和排斥:一些特定的群体,如少数民族、残疾人或其他弱势群体,面临着社会歧视和排斥,很难融入主流社会,从而导致他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和贫困问题的加剧。

2. 城乡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贫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

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导致就业机会有限,农民收入低,难以摆脱贫困。

同时,城市中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也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三、自身原因:1. 缺乏企业家精神:一些贫困人口缺乏创业意愿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决心,导致他们无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自己的经济活动,限制着自身发展的机会。

2. 疾病和健康问题: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疾病和健康问题成为困扰贫困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贫困条件下的营养不良和恶劣生活环境,也对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结论:贫困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个人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仅仅从经济层面来解决贫困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适时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来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消除社会歧视、加强健康保障等。

只有全面解决致贫原因,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目标。

宿州贫困案例

宿州贫困案例

宿州贫困案例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宿州市的部分地区依然存在贫困问题。

本文将以宿州市的一个贫困案例为例,探讨宿州市贫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该案例发生在宿州市的一个偏远乡村,该乡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农民收入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该乡村的农民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持,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同时,由于教育资源匮乏,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技能和就业机会,导致贫困问题长期存在。

针对该案例,宿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贫困问题。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该乡村的扶贫力度,投入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其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再次,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乡村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

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提高,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得到了提升。

然而,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更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政策支持。

总的来说,宿州市的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根本的解决。

政府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

同时,农民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主动学习技能,发展产业,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宿州市将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投入,努力实现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

同时,宿州市也将继续倡导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宿州市的贫困问题并非无解,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加大扶贫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教育投入,贫困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解决这一挑战。

一、原因分析1.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多年来一直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

许多农村地区仍依赖传统的人工劳动,农作物产量低下。

在缺乏现代化设施和技术的情况下,农民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导致收入的下降。

2.不平衡的区域发展中国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发达地区如北京和上海享受着先进的设施和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却面临着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等资源的严重匮乏。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很难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3.教育水平低下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有限,许多农民子女因此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缺乏教育限制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提升的能力。

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会对整个农村社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有限,这限制了他们进行农作物转种和农业大规模经营的能力。

此外,部分地区的土地肥力下降,也使得农业收入下降。

二、对策探讨1.加强农业现代化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产量和农民的收入,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供现代化农业设备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

2.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卫生条件。

通过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农村人口也能够分享到经济的发展成果。

3.改善教育状况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摆脱农村贫困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4.土地制度改革政府应该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推动农村的土地流转。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原因复杂多样,解决途径也需要综合施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一、原因分析1.就业机会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农民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

传统的农业劳动力过剩,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很多人无法脱贫。

2.教育水平低由于受教育程度限制,很多农民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无法获得高收入。

3.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不便使得农民生活质量较低,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产值。

4.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解决途径1.拓展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农村转移,提升农民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2.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3.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医疗等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动农村土地整治、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结语: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实施全方位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未来农村地区贫困问题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和发展机遇。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
1.土地资源短缺:农村贫困户的土地资源少,且土地质量不高,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收入难以提高。

2.技术水平低:农村贫困户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收入难以提高。

3.市场信息不畅:农村贫困户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缺乏市场预测和营销技能,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低,收入难以提高。

4.教育水平低:农村贫困户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难以获得高收入的工作机会。

5.自然灾害:农村贫困户的生产活动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洪涝、旱灾等,导致收入减少。

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对策:
1.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村贫困户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增加收入。

2.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村贫困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收入。

3.市场信息共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村贫困户提供市场预测和营销技能培训,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增加收入。

4.教育扶贫:加强对农村贫困户的教育扶贫,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增加收入来源。

5.灾后救助:加强对农村贫困户的灾后救助,减轻自然灾害对其收入的影响。

贫困户帮扶计划和措施

贫困户帮扶计划和措施

贫困户帮扶计划和措施一、贫困户基本情况辛村乡张家庄村村民程四则一家,家住张家庄村,家庭人口4人。

吕存旺和妻子任建英在家务农,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

住房面积30平方米。

耕地面积13.5亩,种植品种有马铃薯、玉米、红芸豆等。

家庭简单实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

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散养土鸡。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急需解决的困难及个人发展意愿1.致贫原因(2)劳动技能低。

在劳动技能方面,也没有一技之长,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

(3)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

他们夫妻二人认为,儿子在外打工也能自已养活自已,我们种点庄稼能生活就行。

思想消积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自身无信心摆脱贫困。

2.急需解决的困难(1)资金扶持,重点进行土鸡和驴养殖产业的发展。

(2)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收入不高,需参加提高种植技能的各类培训,科学合理种植以提高产能。

3.个人发展意愿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种植商品性高、市场行情好的经济作物,以及土鸡和驴养殖技术。

三、发展计划目标及实施安排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1.近期帮扶计划(1)宣传国家政策,使其知晓农业各类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申报审批程序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

(2)积极主动协助购置籽种、化肥、地膜。

2.长期帮扶计划何金祖基本情况:何金祖,武鸣区灵马镇高楼村3组人,文化程度:小学;家庭人口:4人;有耕地面积2亩,有效灌溉面积1.5亩;因残致贫,属低保贫困户。

对该户脱贫“八有一超”的核验工作如下:1、有住房面积100.3平方米,住房结构为砖混结构,有住房保障项达标;2、家中已接通自来水,有安全饮水项达标;3、家中已接通电,有电用项达标;4、已通水泥路,有路通村屯项达标;5、家中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6、家庭成员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基本医疗保障项达标;7、家庭已得到帮扶人后盾单位的支持,赠送了彩色电视机1台,有电视看项达标;二、帮扶计划及措施1、政策帮扶.为其在劳务、就医、法律援助、生活困难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2、思想帮扶、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纠正其等、靠、要错误思想,克服懒堕不思变做法,重树勤劳致富奔小康信念,今年让该户养殖牛2头,可得到产业补助8000元。

农村贫困的原因剖析及解决

农村贫困的原因剖析及解决

农村贫困的原因剖析及解决一、引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一半。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自然条件限制以及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因素,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本文将分析农村贫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农村贫困的原因1.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农村贫困的根源一部分来源于历史遗留问题。

例如,土地流转制度未完全解决,集体经济组织不够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后继发展带来阻碍。

2.自然条件限制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并不处处适宜农业生产。

有的地区土地质量不佳,有的地区气候恶劣,例如,冬季漫长、线状降水、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区域经济不平衡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价格高,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减少的是困扰的不仅仅是农村地区的脱贫难题,更是打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大难题。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造成农村贫困现象加剧。

4.社会结构和家庭生活的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和家庭生活问题造成的农村贫困主要是指贫困人口无法获得基本的教育和培训,缺少知识和技能,从而无法适应当代农村经济的变化。

此外,一些农民在家庭生活中也存在着多种问题,例如高额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

三、解决方案1.政策扶持政府支持贫困农村地区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政府应适时推出集体土地流转法规以及其他配套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减少农村贫困的关键。

通过推进现代化农业,引入现代技术,利用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减少农村贫困。

3.改善农民生计通过解决农民在家庭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高额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使得农村人口可以适应经济变化,增加他们的竞争能力。

4.区域经济均衡在区域经济不平衡方面,政府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人才到西部地区,从而提高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水平。

贫困户贫困原因简述

贫困户贫困原因简述

贫困户贫困原因简述贫困户是指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家庭。

贫困户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贫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导致贫困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贫困户可能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们可能没有稳定的工作机会,或者工作机会所提供的收入水平较低。

其次,贫困户可能面临生活成本的增加。

例如,食品、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可能超出他们的负担能力。

最后,贫困户可能缺乏资本和资源,无法投资或创业,从而无法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也是造成贫困户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受教育机会和质量的教育会限制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

贫困户中的成年人可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此外,教育资源不平衡也会导致贫困户的教育机会受限。

贫困地区的学校可能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三、健康因素健康问题也是贫困户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贫困户可能面临健康问题和医疗资源的缺乏。

他们可能无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也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些健康问题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剧贫困状况。

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贫困户的贫困状况产生影响。

社会歧视、排斥和边缘化使得贫困户难以融入社会和享受公平的机会。

他们可能面临就业歧视、住房歧视和教育歧视等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机会。

五、自身因素贫困户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

缺乏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的意识,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动,以及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都可能导致贫困的持续存在。

在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各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来改善贫困户的经济状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公平性;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贫困户的医疗保障;倡导包容性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不平等等。

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致贫原因和帮扶举措参考

致贫原因和帮扶举措参考

科学制定致贫原因和帮扶举措参考资料根据三年滚动计划要求,依据基层工作实情,为科学分辨致贫原因提以下参考意见;一、致贫原因分析国办系统主要致贫原因有: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其他共计12大类主要致贫原因;还有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其他,因婚共计13类次要致贫原因;返贫原因还增设了产业扶持失败原因。

对照以上要求,不难发现,致贫原因国扶办已经分类确认,要将基层实际的各种不同致贫原因分类装入以上12大类,确需一定的政治智慧,要综合研判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综合衡量能落实的帮扶举措,以及综合预判脱贫成效,才能精准制定和确认出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二、致贫原因制定的量化标准1、因病:按照2017年动态调整过程中总结的因病致贫评定标准,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患有大病,有病例、看病支出证明或者家庭因病支出数额较大的,由卫计相关部门核实认定,并确认的,可以确定为因病致贫户。

2、因残:家庭成员主要劳动力残疾,有残疾证,或者因需照顾残疾人而无法务工,家庭因残支出较大,并由村级确认无误的,可以确定为因残致贫户。

3、因学:家庭成员有学前教育或者九年义务教育以外的在校生,因学支出较大的,可由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出具证明,由四支力量核实清楚家庭情况并确认的,可以确定为因学致贫户。

4、因灾:家庭成员因意外灾害受伤,家庭因天灾人祸造成收入锐减的,经四支力量核实确认的,可以确定为因灾致贫户;5、缺土地:贫困户家庭因跨地区搬迁未分耕地、或者家庭人口较多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小于全区平均水平的(租种他人土地可视为拥有使用权);农户家庭现有耕地,不能保证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经村委会核实确认的,可确定为缺土地致贫户(租给他人种植的,不能确认为缺土地)。

6、缺水:贫困户家庭生活水质不达标、无安全饮水、饮水困难;生产水源缺少,无法完成种养殖的,经村委会核实确认的,可确定为缺水致贫户。

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1、因病;2、因残;3、因学;4、因灾;5、缺土地;6、缺水;7、缺技术;8、缺劳力;9、缺资金;10、交通条件落后;11、因婚;1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注意:选择贫困户致贫原因,一定要精准、切合贫困户实际情况,例如:因病,要具体写出什么病。

如果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应选择最主要的一项。

结合当地情况,缺水和交通条件落后一般不作为致贫原因。

扶贫帮扶措施参考样本1、医疗帮扶: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2、种植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种植技术,例如种植大蒜、大葱、甘蓝、韭菜、芦笋、柿子、黄瓜、西瓜、苹果、葡萄、牡丹等小麦玉米之外的高效经济作物,增加收入;3、养殖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培训养殖技术,例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其他规模养殖增加收入;4、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XX地方XX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5、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未完,见背面)- 1 -6、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XX产业,增加收入;7、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五保,协助办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8、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9、产业帮扶:光伏产业、面粉加工、服装加工、发展牡丹产业、瓶盖加工、绑扫帚、藤椅等家具加工、纸袋加工、小饰品加工等,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10、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 11、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12、旅游农家乐帮扶:利用池塘、沟渠发展垂钓休闲娱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13、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 14、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15、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针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可填此项);注意:以上帮扶措施仅供参考,帮扶措施应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与贫困户家庭收入、实际情况相符,越具体越好。

浅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一、对贫困概念的定义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中外学者都给贫困下了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

所以说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

现在对贫困概念的界定由过去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

早期的贫困定义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而广义的贫困定义则把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也纳入其中,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

课上也讲到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

为了避免过于主观,以收入作为决定性因素的判断贫困的方法就是绝对贫困,也就是说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相对贫困是以关系的理解和确认为决定因素的判断贫困的方法。

可以理解为不同地区之间或各阶层之间因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贫困。

在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了,下面我就列举一些农村贫困的现象或实例并去分析其贫困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二、我国农村现阶段贫困现象列举及表现1.贫困人口规模保持相当大的数量。

我查阅到了一个资料,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年底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2688万人。

虽然说贫困人口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是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仍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贫困线边徘徊的人或者家庭,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 特困人口问题难以解决。

大部分特困人口,居住在耕地匮乏、水源困难的高原山区以及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其中多为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些自然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对特困人口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一个长期和艰难的问题。

3.物质贫困我在课件上看到了两幅非洲贫困儿童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儿童骨瘦如柴,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在物质上贫困,营养跟不上会是常见的现象。

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
1、家庭人口较多,土地面积较少,老龄人口和小孩为主,青壮年劳动力缺乏。

2、家庭人口较少,无青壮年劳动力,生产生活困难。

3、小孩较多,学生较多,家庭日常开销支出巨大。

4、知识文化水平低,全家多为文盲半文盲,发展观念和意识不足。

5、长期有重病患者在家,大量医疗花费致贫。

6、无专业技能,不具备劳务输出的条件。

7、土地抗自然灾害能力差,防汛抗旱能力薄弱,农业收成不稳定。

8、自然环境限制,产业结构单衣,经济收入严重依赖农业。

9、房屋破旧,无力维修。

10、缺发展启动资金,无长期可靠的发展项目。

11、技术和知识都严重匮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扶贫政策分析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扶贫政策分析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扶贫政策分析农村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贫困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农村地区。

本文将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对当前的扶贫政策进行分析。

一、农村贫困的原因1.重复种植和单一经济结构在农村地区,由于一些农民长期重复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和农作物产量的降低。

此外,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缺乏多元化的经济来源。

这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面临较大的风险,一旦作物受灾或市场行情不佳,就容易陷入贫困。

2.资金短缺和金融服务不畅许多贫困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农业投资、发展产业和壮大农民经济实力。

此外,金融服务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畅的情况,农民难以获得贷款和其他金融支持,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3.教育资源匮乏和技能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技能的不足。

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得农民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限制了他们实现财富增长和脱贫的能力。

二、扶贫政策分析1.发展乡村产业针对农村贫困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乡村产业。

通过引导农民发展合适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比如,政府鼓励农民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业和农村电商等,以提高农村经济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减少贫困的风险。

2.改善基础设施为解决农民出行不便、通信不畅等问题,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助于扩大农民的市场覆盖面,增加收入来源。

3.教育和技能培训政府积极改善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此外,还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的需求。

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和技能水平,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从而减少农村贫困。

4.完善社会保障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扩大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但仍存在一定的贫困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使得农村贫困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其次,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也是造成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师队伍短缺,教育设施落后,导致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与城市学生存在差距。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从而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

第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造成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农民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触觉,往往只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经济效益有限。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此外,贫困户自身素质低下也是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困户缺乏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他们很难脱贫致富。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贫困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帮助他们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或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最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健全,农民缺乏充足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一旦遇到意外或疾病,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使贫困问题加剧。

因此,政府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机制,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总之,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贫困户自身素质低下等。

主要致贫原因解释

主要致贫原因解释

主要致贫原因解释首先,经济结构矛盾是一种主要的致贫原因。

在发展中国家中,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受限,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同时,城市中存在着劳动力过剩和工资水平低等问题,限制了贫困人口脱贫的机会。

其次,教育水平低也是一个重要的致贫原因。

教育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教师素质不高。

这使得贫困家庭的下一代教育机会和质量受到限制,进一步加剧了贫困问题的传承性。

第三,医疗保障不平衡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些贫困地区,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资源不足,导致贫困人口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而一次严重的疾病发作可能导致贫困家庭陷入生活困境,甚至推动其进一步贫困化。

第四,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也会对贫困问题产生影响。

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容易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进而导致贫困。

此外,环境因素如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等也会影响到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了上述主要致贫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不能忽视。

例如,歧视和不平等现象在社会发展和扶贫过程中也会对贫困产生不利影响。

贫困群体中的女性、残疾人士和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容易面临社会排斥和受限制的机会。

此外,政策层面的问题如税收政策、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的不完善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进一步加剧贫困问题。

总的来说,主要致贫原因是经济结构矛盾、教育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平衡、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加强社会保障、改善环境质量等,从而逐步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安徽农村贫困状况及产生原因分析

安徽农村贫困状况及产生原因分析

2007年,我省自然灾害多发,洪涝、泥石流、龙卷风等灾害尤为严重。

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

面对灾害,省及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受灾地区得到及时救助,灾民基本生产、生活得以保障。

同时,我省施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从贫困监测调查结果来看,全省没有出现大规模返贫情况,仅局部地区贫困人口有所增加,其它大部地区贫困人口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全省农业经济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一、农村贫困现状2007年末全省农村贫困总人口305.5万人,贫困发生率5.9%。

与上年相比,全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1万人,返贫与新增60万人,净脱贫约31万人,减幅达9.3%。

1、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状况。

2007年末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89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总人口29%,贫困发生率1.7%。

与上年同比,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减少12.3万人,减幅12%;贫困发生率下降0.3个百分点。

在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66.3%。

山区、库区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7.1万人,占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30.4%。

与上年相比,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 6.5万人,减幅10%。

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近5.5万人,减幅10.8%;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万人,减幅6.8%。

山区、库区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3万人,减幅7.6%。

2、农村低收入人口状况。

2007年末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216.5万人,占全省总贫困人口71%;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为4.2%。

与上年同比,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19.1万人,减幅8.1%;低收入人口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在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中,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68.4%,计148万人。

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低收入人口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78.8%,计116.7万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21.2%,计31.3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户,采取上门服务的形式,走进家中提供义诊服务。通过系列
医疗救助活动,帮助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解除病痛、解除就诊经济压
力,达到尽快实现脱贫的目的。对贫困户进行了医疗报销,医疗兜
底,医药费基本上都报销了百分之九十,对其家庭成员就近安排一
个公益性岗位,让其靠自己劳动力可以赚取一定收入,如果家庭中
有小孩上学读书,可以让其评一个低保,以减轻其家庭负担。
( 二) 农业技术的更新及推广
农民自主学习,接受新观念,新技术。
( 上转第 10 页)
作者简介: 仇翠 ( 1993 - ) ,女,汉族,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管理统计与企业发展,农民创新创业 管理。
14
有技术背景
21. 11%
获得银行贷款
17. 78%
相关人际关系积累
业人口占据总人口的 81% ,贫困地区的大部分务农者文化程度较
低,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并且大部分务农者无特殊技能。很多
贫困地区的务农者思想较为保守,观念陈旧,并不愿意选择外出,
所以选择在本地就 业。 由 于 农 业 知 识 储 备 不 足, 自 身 发 展 技 术 受
限,更多时候只是解决了个人的温饱问题,而不能给家里提供更多
16. 67%
市场判断能力弱
4. 44%
亲朋提供资源
11. 11%
自己管理能力提升
8. 89%
地域资源优势 政府支持
10. 00% 5. 56%
怎样发挥好资源优势 本地的交通通讯等 基础设施太差 自己没有技能
缺乏人才团体互帮互助
17. 78% 0. 00% 0. 00% 8. 89%
家族原有较好的经济实力 0. 00%
图 1 安徽省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统计
数据来源: 2018 年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调研而来 ( 一) 因贫因残导致 在调查中通过数据可知 70. 44% 的原因是因为贫困户中有家庭 成员因某种重大疾病或者事故而导致自己的丧残,因残家中缺乏劳 动力,没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难以维系正常的家庭开销。从目前 的情况来看,因病因残致贫然后又返贫仍是安徽省有大量贫困人口 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成为我省扶贫攻坚工作的短板,许多贫困户 是由于重大疾病无法承担高额的医药费,而导致家庭的贫困。 ( 二) 缺乏农业技术 因为信息不够,无法确切的知道市场的需求,农民生产的农产 品无法畅销,这样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安徽省的 农村和农业技术效果不明显,农业技术的应用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 改进。在贫困地区更能体现出这个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技术推 广体系不完善,和农业市场需求有差距、不协调。二是缺乏农业技 术投入,资金是局限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因素,也是农业基础设施 条件差的重大原因。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农业技术只 是理论试验分析,但没有实际操作,无转化产品,对农业的经济效 益有不好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导致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不
地势原因,居民居住 的 比 较 分 散, 对 于 山 区 的 建 设 也 缺 乏 整 体 规
划,房屋修建,道路河流建设都缺乏长远的计划。在安徽省的许多
贫困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以及后期维护的
问题,经济和公共效 益 比 较 低, 这 样 就 会 导 致 大 量 的 资 源 和 资 本
浪费。
二、主要解决措施
( 一) 针对因病因残的措施
国家在大力普及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为贫困户们都提供了
家庭医生的服务,并为全省贫困户提供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一对一的实时、动态医疗服务,全面提升该
区贫困人员的健康水平,缓解因病致贫的现状。在定期组织医疗服
务队为全区贫困户开展义诊及疾病普查活动的同时,对行动不便的
政府管的太多 缺少经验和技术
0. 00% 8. 89%
容易经营
11. 11%
缺少销路 市场行情不好
20. 00% 6. 67%
其他
1. 11%
政府政策不足 其他
2. 22% 2. 22%
综上,在校大学生创业者在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以及办公载体
的选择方面具有的特征比较明显,也非常符合在校大学生的这个群 体性质。
关键词: 贫困户; 致贫原因; 措施
一、贫苦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全国各地的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本文从 2018 年安徽省脱贫攻坚得出的数据,分析出安徽省贫困户的主要的四个 致贫原因: 因病因残、缺乏技术资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 施方面 ( 见图 1) 。安徽省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吸引 社会参与扶贫的政策,用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等等。目前,安徽省 正在采取 多 种 的 扶 贫 办 法,确 保 完 成 2019 年 再 减 少 贫 困 人 口 的 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对于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无法畅销,而导致滞销,一系列的恶性
循环,是贫困户的一个重要的致贫原因。
( 三) 自身发展技术不足
所谓 “自我发展技术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获取并且利用社会上的资源,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所以一个
地区想要从根本去摆脱自身的贫困,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的发
展,而不是外界的一味的帮扶。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安徽省农
浅谈安徽省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及其措施
仇翠
(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 安庆 246003)
摘 要: 近年来,安徽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坚持把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淮河 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区域作为主战场,集中火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脱贫攻坚连战连捷。2018 年,安徽省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 2. 22% 降至 0. 93% 。本文基于在 2018 年扶贫调研中的数据得知安徽省贫困户几个主要致贫原因: 因病因残所导致致贫、缺乏农业 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本文基于以上的原因并结合安徽省部分地区实际给出相应的措施。
的帮助。
( 四) 基础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维持和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是典
型的 “二元” 经济结构,城乡之间有着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机制。
虽然我国的 GDP 在不断的上升,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城
乡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可以看出安徽省的许多贫困县贫困
区连最最基础的基础建设设施都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山区县,由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