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对虾实用生态养殖模式
南美白对虾实用生态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俗称万氏对虾、凡纳滨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由于步足呈白垩状,故又称白肢虾、白对虾。
其甲壳较薄,正常体色的为浅青色,全身不具斑纹,成体最长可达24cm ,平均寿命可达32个月。
要养好南美白对虾,首先要掌控它的生态习性。
(一) 、南美白对虾的生态生活习性。
1、与水温关系,如下:2、与盐度关系,如下:降低水体盐度日变化宜在2度以内,提升水体盐度日变化宜在3度以内,否则对虾易发生应激。
在相同环境的条件下,对虾生活在低盐度的水体比在高盐度的长得快。
3、与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总碱度、透明度可参照水质指标标准。
在相同条件下,对虾个体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
对虾脱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比平时高。
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池,底部溶解氧一般不低于2mg/L ,高密度的不低于3mg/L ,其缺氧窒息点大约在0.5—1.5mg/L 。
4.蜕壳规律及影响因素:成长阶段蜕壳次数 蜕壳时间 影响因素 蜕壳后硬壳时间 幼体在28℃—30℃30—40小时/次 上半夜或下半夜 受气候、水温、水位、水质、藻相、菌相、盐度、PH 值等变化的影响 几小时 1—5g 虾苗4—5天/次 中成虾 15—20天/次 一般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4—5天的上半夜或下半夜 1—2天对虾的幼体和仔虾蜕壳可正常游动,而中、成虾刚蜕壳后,活动较弱,身体防御机能较差,有时会侧卧水底,易被其他对虾所食,当底部溶解氧较低时,易发生缺氧并发症“偷死”。
健康虾在3—5分钟即可完成蜕壳。
5、具有自切与再生功能。
当遇到天敌或相互争斗或附肢机械损伤严重时,对虾会自行脱落或钳去附肢,称为自切,是一种防御保护性功能。
自切的附肢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重现长出,称为再生。
再生的小附肢,一般经过2—3次蜕壳后能恢复原来大小。
未成熟的个体再生较快。
6、食性及饲养管理:南美白对虾为杂食性,且偏向肉食性,又贪食。
摄食的种类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适宜河北省对虾养殖的生态防病新技术
理系统研 究与建 立 》 四年来 , 在产业 体系首 席专 家
何建 国的指 导下 , 地就 对 虾 养殖 病 毒病 防治 进 各 行 了一些 深入 的研 究 和探 索 , 取 得诸 多 防治 虾 并 病 的有效经 验 和技 术 。其 中 , 部分 轻 简化 技 术 既 实用 又便 于操 作 , 已在我 省进行 了成功 应用 ( 并 如 利用 害鱼 防病 ) 。但在 调研 中发现 , 仍有 一些渔户 对虾 池 中放 养害 鱼心 存恐 惧 , 担心 害 鱼 吃掉 对 虾 而影 响对 虾 的产量 , 不愿意应 用该 技术 , 终导致 最 虾病 损失惨 重 。为 了进 一 步消 除 渔户 的疑 虑 , 结
王凤敏 , 董 柯
( 河北 省水 产技术推广站 , 河北 石家庄 0 0 1 ) 5 0 1
执行 农业 部行 业科 研 专 项《 虾 养殖 信 息 管 对
( 0 贝/ ) , 会 引起 对 虾发 病 死 亡 。海 洋 1 拷 克 时 才 中 自然 存在 的 中 国对 虾 也 有 白斑 病 病 毒 检 出 , 但 对虾不 一定 发病死 亡 , 要 因为虾体 的 自身条 件 、 主
工养殖 的情 况下 , 一旦条 件不利 , 即会 诱导 对 虾病 毒 由潜 伏感染 转 为急性感 染而导 致死 亡 。据何 建 国首席 等研究 , 一尾 病死 虾可 以同时被 5 0多尾 健 康对 虾摄食并 致死 , 因此 , 只要发 现 虾池有 死 虾 , 3 ~5d之 内即会 传 遍整 个 虾池 并 导致 大 批 对 虾 死 亡 。食 物链 传播是 对虾病 毒病暴 发 的主要 原 因 。
其 他动物 一样 , 是条 件致病 。当对 虾体质 较弱 , 或 者某 一水质 理化条件 发生剧 烈变 化或者 长期不达 标 , 者病 毒 在 对 虾 体 内 繁 殖 达 到 一 定 数 量 级 或
海水养殖对虾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及养殖技术创新
海水养殖对虾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及养殖技术创新近年来,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养殖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养殖环境和水质的恶化、疾病的严重流行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对虾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研究海水养殖对虾健康养殖模式并进行养殖技术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一、健康养殖模式研究:1. 养殖环境改良:对虾养殖需要重视水质的调控,采取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和过滤装置,确保水质清澈透明。
同时,充分考虑养殖场的地势和周边环境,避免周边污染物对养殖产生不利影响。
2. 饲料营养优化:通过科学配方,合理搭配饲料成分,确保对虾摄取到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
采用现代化饲养管理技术,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与疾病发生。
3. 健康管理策略:建立健全的养虾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巡查、定期监测和疫病防控等。
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采用相应的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等,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4. 科技手段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传感器网络、遥感技术等,监测水质、疾病发生等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二、养殖技术创新:1. 智能监测与控制: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养殖系统,实现对虾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通过自动调控设备,实现水质和水温等关键指标的精准控制,提高养殖环境稳定性。
2. 生态循环养殖: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对虾养殖与其他生物种养殖相结合,形成生态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例如,可以与贝类、藻类等生物共同养殖,利用它们对水质的净化作用,达到共生共利的良好态势。
3. 疾病防控技术:开展对虾疾病的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研究,发展新型疫苗和疾病防控策略。
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具有抗病特性的新品种。
此外,开发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有效控制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避免疾病传播。
4. 智能养殖设备创新:加强养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开发高效节能的循环水处理设备、养殖网箱、饲料喂食器等。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一、对虾养殖技术规范1、虾池选址(1)高位池为了寻求更好的水源进行养虾,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开敞性海区的沿岸。
外海区的海水交换好,水质清澈,但风浪大,人们只好选择在不受风浪袭击的潮上带沿岸建造虾池,依靠动力提水养殖对虾。
这种虾池的池底高程比海区的最高潮位高,被称为潮上带提水式对虾精养池,俗称高位池。
2.3.1 水源水质好,取水容易在外海区的沿岸建造高位池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养殖水源,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所以海水水质是选择场址的第一考虑因素。
应选择水交换量大,海水透明度大、清澈,周围没有工农业污染的海区作为建场的场址,海区底质以礁石或砂砾较好。
开敞性海区风浪大,流沙现象严重,建造供水工程难度大,增加工程投资,所以在考虑海水水质的同时,应尽量选择风浪较小、取水容易的海区沿岸作为建场的场址。
高位池通常建造防渗护坡,对建场的土质没有特别的要求。
2.3.2 交通运输便利对虾养殖场的产品要用运出,许多生产资料要运进。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每年进进出出的运输量很大,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
建场的地方最好能选择临近乡镇公路。
2.3.3 电力供应保证、方便高位池养虾属于高密度精养方式。
水泵、增氧机的运转,场区的夜间照明及生活区的室内照明,每天都离不开电,且用电负载较大,特别在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全天24小时不能停电。
所以,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电力供应的问题。
最好由国家电网供电,使用管理方便,且成本低。
海南省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确保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养殖场应自备两台功率与全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发电机组,以便在电网停电时能保证养殖场的正常供电,一台运转发电,一台备用。
2.3.4 淡水水源充足:由于高位池建在开敞性海区的沿岸,海水盐度通常在25以上,若养殖场附近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可加入淡水调节池水盐度,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
(2)低位池2.1.1 地形、地貌和土质海区的地形、地貌关系到虾场的建筑形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虾(Penaeus)的养殖环境、苗种质量、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对虾的生态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业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3.环境条件3.场地选择养殖场地的选择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养殖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淡水养殖池塘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海水养殖池塘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
4.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4.清污整池每年收获之后,将养殖池内积水排干,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
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
(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冲入海中。
--删掉)4.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养殖池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在苗种放养前15d~30 d,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
生石灰每次用量:1500 kg/ hm2~2250 kg/ hm2(干法消毒);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每次用量:20mg/ L~30mg/L。
有野杂鱼的养殖池可用茶籽饼进行清除,茶籽饼每次用量:15mg/ L~20mg/L。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方法
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安全,避免药物中毒或残留问题。在使用 抗生素类药物时,需注意耐药性的问题,避免长期使用同一 种药物。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对水生生物的 影响。
生物防治与生态防控
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有益微生物或提高现有微生物的活性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例如,使用 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来调节水质,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03
寄生虫病
南美白对虾感染寄生虫后,会出现鳃肿胀、体表有白点等症状。诊断
时需观察虾是否有以上症状,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查看是否有寄生
虫存在。
药物治疗与用药安全
合理使用药物
针对不同的病害,需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病毒性疾病可使用 抗病毒药物,细菌性疾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寄生虫病可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循专业指导,不可随 意使用。
提高养殖效益的策略与建议
精细化养殖
根据养殖环境、虾苗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制 定精细化的养殖计划和管理措施。
环保与节能
注重养殖环境的保护和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 和节能设备,降低养殖成本。
多元化经营
结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开展多元化经营,提 高综合收益。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南美白对虾养殖技 术的发展。
案例二:成功养殖经验交流
总结词
经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详细描述
本案例介绍了一次成功养殖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学习、分享经验,让养殖户了解更多关于南美白 对虾养殖技术的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案例三:病害防治经验分享
总结词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时处理
VS
详细描述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目 录
• 对虾养殖概述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 对虾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案例分析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对虾养殖概述
对虾养殖的定义与特点
定制环境条件,培 育和养殖对虾。
特点
对虾养殖具有高投入、高产出、 高风险的特点,需要科学的管理 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细菌性疾病防治
总结词
细菌性疾病也是对虾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可以通过水质和种苗传播。
VS
详细描述
防治细菌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及时处理水质污染。同时,使用抗菌药物 也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寄生虫疾病防治
总结词
寄生虫疾病对对虾养殖构成一定的威胁,防 治寄生虫疾病需要综合多种措施。
详细描述
饲料投喂管理
制定科学的投喂计划,控制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 量投喂导致的浪费和污染。
养殖生物防控成功案例
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态平衡和 生物拮抗作用,有效降低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 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物防控成功案例
包括使用益生菌、中草药、藻类等生物制剂,以及对 虾种苗的筛选和培育等措施,实现对虾养殖的成功防 控。
建设符合对虾生长需求的养殖池,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和 增氧设施。
养殖水质管理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 对虾生长需求。
水质调控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水质调控,如换水、增氧、使用生物制 剂等。
养殖饲料管理
饲料选择
选用高品质、营养均衡的对虾饲料,避免使用劣质或污染的饲料。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对虾是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大。
本文主要介绍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规划和正确管理,可以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益,确保养殖稳定和收益。
正文:1. 选址与池塘准备对虾养殖的选址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地方,最好有适合放养的水源。
同时,需要进行池塘准备工作,清除积水、杂草和底泥,清理沟渠,并修建合适大小的池塘。
2. 水质控制对虾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体清洁,并控制合适的水质参数。
常用的水质指标有溶解氧、PH值、温度和氨氮含量等。
保持适宜的水质有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对虾养殖的关键。
对虾以浮游生物和有机废物为食,因此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
常用的饵料有鱼粉、虾粉、豆粉等。
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控制饵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4. 生长环境管理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保持水体温度在25-30摄氏度,不低于20摄氏度,有助于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此外,要注意池塘的通风和水质的循环,避免污水积聚和病原体滋生。
5. 疾病防治对虾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对虾群体的健康状况,密切观察对虾的行为和体色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和消毒养殖设备,预防病害的传播。
6. 收获与销售对虾的收获时间多在7-10个月,根据对虾的大小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捕捞工具进行收获。
收获后能够通过直销、批发等方式销售,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带来的商机。
总结:对虾养殖需要注意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科学规划和正确管理有助于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益,确保养殖稳定和收益。
然而,对虾养殖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对虾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虾池塘养殖中的浮游动物及其生态调控措施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课题 ( 2 0 1 2 B A D 2 5 B 0 2 ) ;广 东省科技 计划项 目 ( 2 0 1 3 A 0 2 0 1 0 3 0 1 2 ) 。通讯作者 :黄 志斌 。
情 况 严 重 。 由于 金 刚对 虾 苗种 市 场 混 乱 ,很 多 养
取 ,放 任 自流 也 不 可 行 ,将 浮 游 动 物 调 控 问题 变 环 境 变 化 异 常 , 如遇 持 续 高 温 、 闷 热 或 连 绵 阴 雨 天 气等 。 二 、常见调 控 误 区及其 弊端
不 少养 殖 户 对 浮 游 动 物 的调 控 仍 存 在 较 严 重 的认 识 误 区 ,有 的认 为 浮游 动 物 是对 虾 良好 的天
调 控 浮 游 动 物 在 养 殖 水 体 中 的 存 有 量 , 维 持 细 菌 、藻类 、浮游 动物三 者相对 平衡 的养殖环 境 。 养 殖 期 对 浮 游 动物 调 控 不 当 易 发 生 浮 游 动物 繁 殖 过 剩 问题 ,直 接 影 响 对 虾 的健 康 生 长 ,关 系 到养 虾 的 成 败 。采 取 传 统 的 单 一 消 杀 模 式 肯 定 不 可
殖 户 刚 刚 接 触 这 个 品种 ,根 本 无 法 分 辨 苗 种 的 来 源 、 好 坏 等 ,更 不 用 说 亲 虾 种 源 等 问题 ,建 议 从
信 誉 良好 的大公 司进 苗 。 2 .分 期 出池 由于 季 节 原 因 和 考 虑 养 殖 成 本 , 本 次 试 验 一 次 性 出 池 。 建 议 放 苗 时 间 提 前
水 体 菌 相 、藻 相 管 理 不 善 ,养 殖 期 藻 密度 过 高 或
方 能解 决 问题 。例 如 水 体 中原 生 动 物 、桡 足 类 等 浮 游 动 物 大 量 繁 殖 或 对 虾 患 纤 毛 虫 疾 病 时 ,虾 农
对虾养成期的防病措施
对虾养成期的防病措施
1.保持优良的池水水质。
勤加水、勤换水;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和池内;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残饵在水中腐烂,败坏水质;保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2.放养密度适宜。
放养密度过大,则传播病原体的机会就多,容易发生流行病。
且每个个体水体空间减少,而动物本身排泄物的浓度增加,因此,极易引起缺氧和污染水质,在放养时一定要防止养殖密度过大。
3.保证饵料质优量适。
营养不足或缺乏某种营养或饵料过量腐烂变质,都易使养殖对虾发生疾病。
同时也会降低虾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在投喂天然饵料时,要根据养殖对虾的不同生活期选择适口和营养丰富的饵料,投喂时应注意定时定量,不要间断或过多投喂。
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时,要特别注意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4.在养殖生产中,若要拉网搬运等操作,需注意尽量不要使虾体受伤。
5.防止病原传播:发病虾池要注意与其他池塘隔离,而且发病虾池的池水不要排入其他虾池。
在发病虾池中用过的工具必须用药物消毒后才能使用在其他虾池。
病死的虾体要及时捞出深埋处理。
6.做好日常观测工作。
- 1 -。
海水养殖对虾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
海水养殖对虾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海水养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
对虾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经济水产品,其养殖技术的改进和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对虾养殖的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海水养殖对虾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示范。
1.生态养殖模式的介绍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养殖品质、提高养殖稳定性为目标的养殖模式。
它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构建适合对虾生长的生态系统,并合理利用养殖环境中的资源进行养殖,从而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
2.对虾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2.1 生态养殖系统的构建对虾生态养殖系统的构建是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中的核心内容。
在构建生态养殖系统时,需要根据对虾的生长特点和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介质、环境控制设备和水质处理技术。
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湖泊、塘坝等自然水域来养殖对虾,同时引入适宜的植物和动物,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提供对虾所需的食物和庇护所。
2.2 营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在对虾生态养殖模式下,合理的营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是保证养殖效益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科学配制饲料,控制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次,确保对虾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
此外,对虾生态养殖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疾病及其传播途径的监测,采取科学的疫病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对养殖产能的影响。
2.3 养殖环境监测和水质控制养殖环境和水质是对虾生长的重要因素。
生态养殖模式中,及时监测和控制养殖环境和水质变化对于促进对虾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实时获取关键指标如温度、溶解氧、PH值等数据,及时调整养殖环境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3.海水养殖对虾示范项目的实施为了推广海水养殖对虾生态养殖模式,需要开展示范项目的实施。
示范项目旨在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养殖模式,为养殖户提供可行的操作方案,以引导更多养殖户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1 选址和规模示范项目的选址要满足适宜对虾养殖的条件,如水质适宜、水体流动性好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要点如下:
1、水质管理:要保证水质的稳定性,以适应对虾的发育需要,控制
底泥含水量,改善水质状况,降低病原物质的含量,可以提高养殖效果。
2、疫苗防治:对虾要进行有效的疫苗防治,切实预防病毒病,减少
内部微生物的危害,可以有效改善对虾环境。
3、肥料营养:要选用合适的肥料,及时补充钙、磷、锌、硒、维生
素等营养物质,保证对虾肉质、颜色和质量的有效调节,保证养殖的优质
品质。
4、食用藻的种植:对于白对虾饲料的种植,应采用食用藻,通过定
期种植食用藻来满足对虾的需要,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5、饲料投放量:在投放饲料时,应视对虾的繁殖状况,适当调整饲
料投放量,以保证对虾可以充分吃饱,保证对虾的生长健康。
6、环境改善: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水位,增加口岸,增加水洞以及其他抗疫苗设施,保证养殖的有效性。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简介:海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对虾作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具有业务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然而,对虾养殖也面临着种苗死亡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展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能够为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手段。
一、种苗的选育与培育技术1. 选育技术:对虾种苗选育是养殖的基础,有效的选育技术能够提高种苗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通过选择具有抗病性强、生长快、产卵多等优良性状的对虾为亲本,采用遗传育种方法,培育出高产、高抗病的种苗。
2. 培育技术:对虾种苗的培育主要包括孵化和育苗两个阶段。
(1)孵化技术:孵化是对虾种苗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控制水温、水质、养殖密度等因素。
通过调节水温使对虾种苗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保证幼虾的正常生长。
(2)育苗技术:育苗阶段需要提供充足的饵料和良好的水质。
采用科学的喂养管理方法,适时补充饵料,保证对虾种苗的营养供给。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调整养殖密度,避免水体过度富营养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环境污染的防控技术1.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的良好状况对种苗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长期、定期地对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养殖水质,保持水体中适宜的营养物质浓度和维持水体的稳定性。
2. 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对虾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饲料残渣、粪便和尸体等,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利用生物技术等方法,将养殖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料或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1.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包括良好的饲养技术、健康种苗引种、科学用药和定期检查等。
2. 清除病害源和隔离重要外来病原菌:定期进行对虾种苗和养殖池的检查,将患有病害的种苗或患病的对虾剔除出养殖池,及时清除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减少病原的扩散。
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与应对策略
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与应对策略摘要: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方式,但在养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主要探讨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包括环境风险、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风险1. 温度变化:南美白对虾对水温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虾苗生长和养殖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应加强水温监测,调整养殖密度,合理管理水体温度,以应对温度变化带来的风险。
2. 水质变化: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会导致水体富氧能力下降、藻类过度生长等,进而影响养殖效果。
在实施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加强滤水处理,控制养殖密度,注重饲料投喂管理,确保水体质量稳定。
二、疫病风险1. 病原体传播:南美白对虾容易受到病原菌和病毒的感染,如白点病、尾部坏死病等。
养殖场应采取科学的隔离和检疫措施,定期进行养殖环境清洁和消毒,确保养殖环境无病害源。
同时,注意饲料卫生和饲养管理,提高对疾病的防控能力。
2.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会导致抗药性细菌的出现,不仅对虾类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体系,遵循科学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对虾类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三、市场风险1. 价格波动:南美白对虾市场价格波动大,受市场供需关系、进口量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
养殖场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养殖规模,优化产品结构,降低价格波动对养殖业的影响。
2. 营销风险:南美白对虾养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不足,使得产品陷入激烈的竞争,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的销售模式。
为应对这一风险,养殖场应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寻找多元化的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应对策略:1.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养殖管理规范,包括环境监测、疫病防治、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制度和标准,以保障养殖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对环境变化和病害防控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引起的风险。
北方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如下 , 供养殖 者参考 。
一
每年秋季将池水排掉 , 清除池塘淤
泥, 让太 阳暴晒 。 淤泥过厚 , 在养殖过程 中 ,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太高 , 容
、
虾 苗放 养 前 的 准 备 工 作
1清 塘 消毒 .
一
般有二种形 式 , 其一是 在软塑料 会 出现主机负荷过重跳 闸情况。
P VC管 增 氧 的系 统 上 。 由于 水 压 及 开机增氧 时间 : 间 2 :0 夜 2 0 时左右
( 7月  ̄ 9月 2 :0 开 机 , 翌 日太 阳 出 10 ) 至
P VC管 内注满了水 ,两者压力叠加 , 主 来后停机 ,可在增 氧机上 配置定时器 , 机负荷加重 ,引起主 机及输 出头部 发 定时 自动增氧 ; 连续阴雨天提前并延长
( ) 气 管道 3充
3 装 、 护 的 注 意事 项 . 安 维
( ) 用 软 管钻 孔 的 管 道 长 度 不 能 两 管 的 中 间 部 位 溶 氧 没 有 显 著 差 异 , 1采 故
主要有三 种 ,分别是 P C管 和微 超过 10 V m,过 长末 端供气量不足甚至 不论微孔管还是 P C管 ,合理 的间隔 0 V
由于般气孔 以06 m 大小为 . m
和发 热 程 度 。
三 . 孔 增 氧 设 备 的使 用 方 法 微
A使用效果基本一致。 V P C管经打 轻鼓风 机或空气 压缩 泵 出气 口的压力 宜 。 () 2 主机发热 。此 问题 主要存 在于
髓嗣圃
2 1. 0 03
3 3
北方南美 白对 虾生态养殖技术
口 滨 州 市 水 产 研 究所 王 新 叶
南美 白对虾 又称 白肢 虾 、白对虾 、 白虾 、 南美虾 , 以其肉味鲜 美 、 对环境 的 适 应性 强 、 长迅速 和抗病力 强 、 生 经淡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
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
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病害防治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1.1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首先,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
18℃到33℃之间的水温条件比较适合白对虾生存,而且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
但是在低于18度或是高于33度的条件下,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其次,盐度和酸碱度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10%-25%的盐度和7.6-8.5的酸碱度环境比较适合白对虾的生长。
除此之外,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溶氧耐受能力有所不同,白对虾的溶氧能力会随着白对虾个体的长大而变小。
一般来讲,南美白对虾的耐干适应性较强。
由此也可以得出不耐干的白对虾定是患病的。
1.2南美白对虾的食性南美白对虾喜欢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这也有利于它的生长。
除此之外,南美白对虾的饮食习惯是晚上比白天食量大。
晚上的食量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十。
1.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在白对虾引进回来之前,一定要将池底洗净消毒,最好是淡化养殖。
水色多为绿色或是黄绿色。
这样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脱皮。
饵料和管理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和选择。
选择白对虾的幼体时一定要严格筛选,检查一下白对虾是否没有携带病毒,尽量选择活动能力比较强、四肢健全的白对虾幼体,运输白对虾的时候要对袋子进行消毒,然后在袋子中注入新鲜的水,然后再将白对虾放进去。
注入池底的不能直接就把白对虾放进去,要先将装白对虾的袋子放入池底适应半小时后再打开袋子。
二、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2.1烂眼病烂眼病是所有品种的虾基本都会出现的病症,它的出现是由于养殖水底的致病菌或是饵料携带的病菌引起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商业价值高的对虾品种。
它是世界最常见的养殖对虾种类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饲养。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方面,有许多关键要点需要注意,包括水质管理、饲料供给和疾病预防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水质管理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
优质水质有助于对虾健康成长,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效益。
主要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含量、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等。
合理控制养殖池的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和食欲。
同时,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保证其达到对虾所需的最佳浓度。
此外,定期监测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防止对虾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
二、饲料供给合理的饲料供给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饲养过程中,对虾的食物摄入量必须得到合理控制,以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一般情况下,对虾的每日饲料摄入量应根据其体重和生长状态进行调整。
此外,饲料应具有均衡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充足、均衡的饲料供给有助于提高对虾的养殖效益,并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三、疾病预防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疾病预防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养殖池的水质必须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其次,对虾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清除潜在的病原菌。
此外,定期检测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个体。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等药物有助于提高对虾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四、养殖环境控制南美白对虾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合理控制养殖环境对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合适的养殖池,包括池塘或控制环境的室内设施。
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和通风条件,以保持水体的稳定和空气的流通。
其次,定期进行养殖池的清理和修整,保证虾苗和成虾的生长环境良好。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与技术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与技术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的生物安全管理是保障对虾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种苗作为对虾养殖的基础,其质量与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因此,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对种苗的生物安全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健康种苗的选择和筛选是确保生物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种苗没有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在种苗选购过程中,应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并确保其提供的种苗健康无病害。
同时,应注意种苗的规格、体型和数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养殖需求,以确保种苗的质量和养殖效益。
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种苗养护和管理体系。
种苗养护环境应符合对虾生长的要求,包括水质、温度、养殖介质等方面。
水质质量是影响种苗生长的关键因素,应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温度要适宜,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种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养殖介质要保持干净,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精确的饲料管理也是种苗养护的重要环节,要根据种苗的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调整饲料配方和喂养量。
第三,加强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种苗的健康和安全。
养殖环境中经常存在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例如对虾病毒性肝胰腺炎病毒(WSSV)、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等。
防控病害的关键在于加强对虾种苗的病毒检测和疫苗接种,及时清除和隔离带菌对虾种苗,避免疫病的传播。
同时,定期对对虾种苗进行体检,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
第四,健康证书的管理与监管。
从采购开始,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健康证明和检测报告,对种苗进行溯源和追踪,确保种苗来源可靠,并防止带病种苗的流入。
同时,建立相应的健康证书管理与监管机制,对种苗销售商的证书进行定期检查和复核,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五,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立种苗养殖数据管理系统,监控种苗的生长情况、饵料投喂情况、水质监测数据等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异常,进行处理和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vDorsal
Viral gene including WSSV069 WSSV303 and WSSV371
Wang PH,etc. Dev Comp Immunol. 2011 Jan;35(1):105-14. Huang XD, etc. Dev Comp Immunol. 2010 Feb;34(2):107-13. Huang XD, etc. Fish Shellfish Immunol. 2009 Aug;27(2):230-8. Wang PH, etc. Mol Immunol. 2009 May;46(8-9):1897-904 Yang LS, etc. Mol Immunol. 2007 Mar;44(8):1999-2008.
(1)对虾 TLR和IMD途径调控AMP表达
Infection
鉴定了对虾TLR和IMD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基因; 阐明了TLR和IMD途径调控抗菌肽表达。
LvSPZ1-3
LvTLR1-3
PGRP-LC
LvPelle MyD88
LvTRAF6
Tube
降解
Cactus
LvDorsal
LvIMD FADD
LvIKKs
WSSV抑制了cactus-dorsal负调控途径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iques for WSS)
一、WSS流行病学及防控的二个关键点
WSS epidemiology conclude that WSSV latent infection turn to acute infection by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shrimp individual and transmit in shrimp population by healthy shrimp eat dead shrimp with WSSV
(一)WSS在养殖对虾个体中发生的环境基础与防控技术
1、理化胁迫的影响 2、对虾先天性免疫对WSS发生的影响 3、环境调控防控技术
养殖水体理化因子与病毒数量和对虾存活时间的关系
多种水体理化因子对感染WSSV凡纳滨对虾影响
Y=421.894-28.448X1-1.086X 2-1.44×10-3X 3-1.965X 4
式中Y=MBV在斑节对虾体内的相对数量; X1=抵抗力;X2=对虾养殖水体的盐度 (0/00); X3=对虾养殖水体氨态氮浓度(ug/L); X4=对虾养殖水体亚硝酸氮浓度(ug/L)
—— 对虾TOLL和IMD途径调控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复制 LvDorsal and LvLvRelish regulate WSSV replication
—— 内质网胁迫的非折叠蛋白反应途径与白斑综合症复制的关系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 regulate WSSV replication
—— 对虾抗WSSV途径 L. vannamei anti-WSSV pathway
1、在对虾先天性免疫途径调控WSSV复制
WSS导致养殖对虾种群崩溃的主要原因: The root reasons of WSS outbreak in shrimp population
—— 养殖生态系统种群单一,缺乏与健康对虾摄食死虾 的优势竞争者;
(only shrimp population, without competitor with healthy shrimp ) ——诱发WSSV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的环境因子。 (We need to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nduce WSSV latent Infection turning to acute infection in individual shrimp )
LvRelish
降解
AMPs
AMPs
—— WSSV 利用 TLR途径促进病毒基因表达 WSSV utilizing NF-κB activation to favor its replications
WSSV Infection
发现对虾TLR信号转导途径可以促进病毒基因表达
LvPelle MyD88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肝胰腺坏死症(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 HPNS)
—— 国际上称为早期死亡综合症(EMS)/ 急性肝胰腺坏死症(AHPNS), 我国对虾养殖者称为“偷死病”,我们称为肝胰腺坏死症(HPNS)。
—— 2013年全球养殖对虾减产23%,泰国减产54%,我国减产17%,广东减产30%。 —— 养殖时间超过80天池塘的对虾HPNS发生率超过了80%,前中期发生HPNS单造
病毒潜伏感 染对虾个体
个体发生阶段:环境 胁迫诱发潜伏感染转 为急性感染
WSSV致死对 虾个体
群体爆发流行阶段: 摄食死虾导致疾病传 播与爆发
对虾种 群崩溃
不携带WSSV对虾个体
关键控制点1:调控环境阻止病毒 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
关键控制点2:消除健康对虾摄食 死亡对虾的生态位,切断疾病的传 播途径
养殖产量只有300斤/亩。 —— 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
一、WSS生态防控技术(Ecological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WSS)
(一)WSS环境调控防控技术 ( Environmtental factors regulating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WSS ) 1、理化胁迫的影响 2、对虾先天性免疫对WSS发生的影响 3、环境调控防控技术 (二)WSS生物防控技术
式中Y为凡纳滨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h),X1为pH,X2为NO2--N的浓度 (mg·L-1),X3为WSSV的量(copies),X4为NH4+-N的浓度(mg·L-1)。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数量与主要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
Y= -12.089X1+1.216X2+2.734X3+0.258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