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指南SZDBZ 31-2010
边坡防护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边坡防护技术规范篇一:高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29合同段高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土建第29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0年九月二十八日目录1、编制依据................................................. ................................................... ................................................... ........................................32、工程概况................................................. ...........................................................................................33、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 ................................................... ................................................... ..............33.1施工人员及机械配备................................................. ................................................... ...33.2高边坡治理措施及总体施工顺序................................................. ..................................53.2.1高边坡治理措施(附设计图)............................................... ....................................53.2.2高边坡防护总体施工顺序................................................. ..........................................73.3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 (7)4、施工工艺与方................................................... ................................................... ..........................84.1截水沟施工................................................. ................................................... ...................84.2窗式护面墙及浆砌片石方格网植草护坡施工................................................. ..............84.3锚杆框架植草护坡施工................................................. (104).4排水孔施工................................................. ................................................... .................114.5抗滑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124).5.1施工准备................................................. ................................................... .................124.5.2基桩开................................................... .................134.5.3绑扎护壁钢筋................................................. ................................................... .........134.5.4锁口施工................................................. ................................................... .................134.5.5护壁模板制安................................................. ................................................... .........134.5.6护壁砼浇筑................................................. ................................................... .............144.5.7检底................................................. ................................................... .........................154.5.8桩身钢筋制安................................................. ................................................... .........154.5.9灌注桩身砼..............................................................164.6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 .164.6.1施工准备................................................. ................................................... .................174.6.2钻孔................................................. ................................................... .........................174.6.3清孔................................................. ................................................... .........................174.6.4锚索制作................................................. ................................................... .................174.6.5锚索安装与注浆................................................. ................................................... .....184.6.6浇筑锚索混凝土垫座..................................................6.7张拉与二次注浆................................................. ................................................... .....184.6.8抗拔力试验................................................. ................................................... .............195、质量保障措施................................................. ................................................... ................................................... .............................195.1质量目标................................................. ................................................... .....................195.2质量保障体系................................................. ................................................... .............205.3质量保证措施................................................. ................................................... .............205.3.1技术控制措施..........................................................205.3.2测量(边坡监测)控制措施................................................. ....................................245.3.3试验控制措施................................................. ................................................... .........255.3.4施工过程应急预案................................................. ................................................... .256、安全保证措施................................................. ................................................... ................................................... .............................266.1安全管理目标................................................. ................................................... .............266.2安全控制管理机构................................................. ................................................... .....266.3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破作业安全控制................................................. ................................................... .....286.5施工用电安全................................................. ................................................... .............297、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 ................................................... ....308、节能减排措施................................................. ................................................... ................................................... .. (32)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编制依据(1)(2)(3)(4)(5)(6)(7)(8)《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宜巴至巴东高速公路项目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xx;《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xx;《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xx;《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xx2、工程概况k165+547~k165+800段路基所处地理位臵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斜坡地形,坡向193~253°,坡度23.4~31.3°,山坡上以堆积体为主,结构松散。
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2)

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边坡工程是土地利用中的重要部分,但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完整,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为目标,注重边坡稳定性与生态功能的综合发展。
工法特点主要包括:1. 生态效益显著:通过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提高边坡的生态功能,使其具有水土保持、生物修复和景观绿化等多重效益。
2. 抗冲刷耐候性强: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抗冲刷和抗侵蚀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水土结构。
3. 工程造价较低:相对于传统边坡防护工法,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不仅造价相对较低,而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三、适应范围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土地利用场景中的边坡工程,特别适用于:1. 岩质边坡工程:可以有效增加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岩石裂缝和风化层的发展,降低岩块的脱落风险。
2. 土质边坡工程:通过植被覆盖和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质边坡的抗冲刷和抗滑的能力,改善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能。
3. 河岸边坡工程:可以修复和保护河岸边坡的生态环境,提高河岸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四、工艺原理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等技术手段,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被覆盖: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配置方式,形成密集的根系系统和多层次的植被覆盖,增加土地的保持力和自然保护能力。
2. 土壤改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改良边坡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3. 水保措施:通过设置防渗排水系统和防雨水系统,有效控制边坡内的水分平衡,减少土壤的渗透和侵蚀。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作者:杨峰俞梓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应尽量突出生态、景观效益,贯彻“色彩丰富、简洁明快、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错落有致”的设计原则,满足高等级公路绿化功能的需要,达到改善环境、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并使边坡稳定的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外部环境。
在对计公路边坡的绿化设计过程中,边坡较高时,为了防止乔、灌木枝叶对公路交通产生影响,一般在接近公路的边坡种植草本植物。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伴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建设中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如在施工中经常需要挖方填土、破山开路等,低填、高挖往往会对原本的坡体平衡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形成大量土石裸露的边坡,不但容易造成坡体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土石塌方等交通安全隐患,而且还会破坏公路周边生物圈,严重破坏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在此情况下,如何在建设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伤害,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型高等级公路,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一、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责任主体不明,规章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的部门规章对参建各方的环保责任进行认定,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环保问题的管理仍旧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对参建各方的行为进行约束,结果就导致承包商在施工中无所顾忌,造成了环境遭破坏后也无法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
2)先破坏后恢复。
很多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盲目地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性施工,没有针对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提出系统的的设计方案,等主体工程完工后才想到要进行生态恢复,这样往往会使生态恢复的成本大大增加,难度也大大增加,甚至一些地方被破坏非常严重,已经完全无法恢复。
即使在施工结束后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景观设计方案,也往往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主要体现在:①人造景观、圬工体过多。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客土喷播技术1. 边坡修整清理。
清理排队边坡上的杂物与浮石,对边坡作简易修整,边坡特别凸出的地方用榔头修理,特别凹的地方用石块填补,陡急的凹处用水泥耗资将石块粘结砌平。
主要施工设备:客土喷播机(空气压缩机)、输送管、普通卡车、抽水泵、自动震动筛。
2. 施工顺序:边坡开挖、明、暗排水施工、边坡刚性骨架防护、边坡表面清理、修饰、边坡岩、土质酸碱度检测、酸碱性岩、土的中和处理(在肥料中添加中和剂)、客土材料的准备(草、灌木、乔木、耕植土、粘结剂、稳定剂、水)、设备调试、试生产、检验喷播效果、调整后规模生产。
注意事项:(1)边坡开挖要采取动态施工的方法,注意观测边坡的稳定性,边开挖、边完善排水并同步进行刚性骨架防护工程施工;(2)边坡防护要动态设计,岩土工程复杂多变,要根据边坡开挖岩质情况与勘探资料核对,对设计方案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边坡稳定;(3)对边坡的岩质情况、裂隙发育情况、水理情况、酸碱度等进行分析、测试,做到一坡一客土喷播配比方案;(4)施工时注意天气的变化,大雨前禁止施工,以防突然降雨造成冲刷破坏;(5)施工最好选在雨季施工,减少浇水灌溉的施工投入;(6)注意高空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生产措施到位。
工程防护1、抹面。
将石灰炉渣混合砂浆。
石灰炉渣三合土、四合土或水泥石灰砂浆涂抹在路堑边坡上,厚3~10,封闭防护。
适用于页岩、泥灰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
2、捶面。
将三合土、四合土或水泥炉渣混合土摊铺于坡面,人工夯实,形成封闭的隔离层。
主要适用于易受冲刷的土质边坡,或风化剥落的坡度缓于1:0.5的软岩边坡。
3、喷浆及喷混凝土。
主要适用于易风化但尚未严重风化的岩石边坡。
喷射砂浆强度不低于10,厚度为5~7,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C15,厚度为10~15cm,当坡面岩石较破碎时,可采用¢4~10mm,间距10cm×10 cm钢丝网平铺于坡面,并用锚钉固定,再喷射混凝土。
边坡生物防护工程施工技术

边坡生物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生物防护工程施工应结合边坡的地质、水文条件以及高度和坡率,选择不同的防护形式,尽量选用当地草种,坚持草灌结合、冷暖结合、四季常绿的原则,总体上满足稳定坡体、美化景观的要求。
一、客土喷播防护1、适用范围:石质路堑边坡防护2、工作内容客土喷播是一种将含有草种的有机质混合物喷射在岩石上,达到既防护边坡又恢复植被的边坡处理方法。
对于边坡稳定性不足的岩质边坡,首先在坡面上打设锚杆并挂镀锌铁丝网,稳定坡面,然后将按照一定配方拌和的植壤土、粘合剂、保水剂、土壤改良剂以及草木种籽等混合物喷射在边坡上。
3、一般要求1)根据坡率和坡面的破碎程度,喷射厚度一般为0.08~0.12m;2)草灌种籽及喷植混合料配比应满足业主提出的草灌结合、冷暖结合的要求,并拌和均匀。
3)喷射在坡面上混合物应具有足够的孔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良好。
4)生成的植被在陡于1:0.75的边坡上应具备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的必要强度。
4、具体施工工艺1)清理边坡松动的孤石。
2)打设锚杆。
锚杆为φ14以上的螺纹钢,长50~80cm。
锚杆数量为25根/100m2。
3)挂镀锌铁丝网。
将镀锌铁丝网固定在锚杆上,铁丝网搭接为20cm,搭接处以铁丝固定。
4)钢筋辅助固定。
根据铁丝网与坡面的接触情况,打设辅助钢筋,将铁丝网紧固在坡面上。
5)将植壤土打碎过筛,然后将植壤土、纤维物、粘合剂、肥料、植物生长剂、土壤稳定剂等充分混和,搅拌均匀。
6)将上述均匀混合物通过喷浆机喷射于已挂铁丝网的坡面上后,将草灌种籽与上面第5)条中所述物质充分拌和,通过喷浆机喷射于已喷混合物土的坡面上。
7)喷射完毕,用无纺布覆盖坡面,然后进行养护管理至草坪成坪。
5、材料选定1)绿化基材:由土壤改良剂、保水剂、胶粉等混合而成。
2)BPR混合植被种子:按冷暖结合、草灌结合、四季常绿的原则进行配种。
3)纤维:取秸秆、树枝叶等机械粉碎成10mm目数即可。
4)植壤土:地表土壤,经风干后过8mm筛即可。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新

施工后 施工后
本溪桓仁(尾矿坝) 液力喷播工艺
施工前
施工当年
施工中 施工三年后
金州大榆山废弃矿山 支护型厚层基材+液力喷播工艺
施工前 施工一周后
施工中
高陡坡面(坡顶到坡底80m,局部100m) 喷砼后绿化采用支护型厚层基材工艺 2013年9月底竣工
边坡绿化的背景与意义
房地产
交通
水利
矿山
电力等建设项目施工
厚层基材的施工工序
清坡
挂网
基质配置
浇水养护
盖遮阳网
基质喷附
厚层基材的施工介绍 集中配料
菱形网 六角网
工艺设计示意图(1)
工艺设计示意图(2)
支护型(加厚)厚层基材
厚层基材工艺延伸
石质边坡 (45至70度)
喷砼面边坡
岩石完整性较好 节理较多
岩石完整性差 节理多
厚层基材 液力喷播
格构梁 厚层基材
施工工艺。 定
➢它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解决了地产边坡的稳定问题,同时恢复了地产周边的自然环境。
义
➢解决了支护边坡与生态绿化的矛盾,在国内尚属首创。
工艺设计示意图
格梁内部填土固坡施工做法
1.取现场黄土装旧纤维袋,以立起高度400为宜 2.纵向摆放,袋口向内,有序摆放 3.土袋尽量不高于粱面 4摆放尽可能密实 5.自上而下敷设菱形铁丝网 6.粱面用冲击钻打孔,并用φ6×150mm锚固铁网 7.格内土袋中安置φ14×1000锚杆拉住铁丝网以固
定土袋
格构梁 山体
500
1000
菱形铁丝网
150 铆钉
800 锚杆
施工工艺简介⇒仿木仿石
定
所谓仿木仿石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轻骨材料凝合而成。具有色泽、纹理逼真;
边坡绿化与生态防护技术

边坡绿化与生态防护技术随着社会进行各项基础工程的建设,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边坡,这些边坡的存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甚至会引起灾害隐患。
针对这些边坡,根据具体坡面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防护技术模式,在实现坡体稳定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一定程度的植被覆盖率或是与自然相融合的坡面景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本书结合工程和设计实践,采用案例进行工程分析,对指导工程建设项目形成的不同立地类型坡面实现生态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边坡生态防护现状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边坡绿化与生态防护技术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①人工种草护坡;②平铺草皮护坡;③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④土工网植草护坡;⑤OH液植草护坡;⑥行栽香根草护坡;⑦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⑧客土植生植物护坡;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
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
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
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公路上行驶车辆产生的尾气对周围环境会造成巨大影响,防护措施做好才能更好的处理细节。
公路建设不可防止地要对道路通过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原地形地貌、扰乱土壤构造、破坏植物群落、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局地气候、增加水土流失危险性等。
边坡的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同时在坡度较大或构造不良的地方,还可能造成崩塌、滑坡等,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如不对公路边坡实施保护措施,不仅公路自身的设施安全和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将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处理好公路边坡综合防护问题,使公路边坡与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是今后公路建设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边坡生态防护的优越性对于道路边坡防护设计来说,防护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生物防护、坡面防护、砌石防护、锚杆防护、抗滑桩防护、挡土墙防护等等。
生物防护主要就是在边坡上种植草丛或灌木或两者兼有,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土壤以有效减轻冲刷,从而到达保护边坡的目的。
这对于一切适合种植的土质边坡都是应当首先选用的防治措施。
生物防护还可以绿化环境和周围景观相协调,这也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防护方法。
生物防护具有施工工期短、造价低(生物防护的资金投入约为工程措施的1/3)等多种优点。
但过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新技术、新材料、思想意识等,限制了生物防护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边坡生态防护的功能边坡生态防护主要是用植物或者植物和非生命的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代替纯工程防护方式,起到稳定边坡和防止侵蚀的作用。
边坡生态防护的功能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边坡防护边坡防护是生态防护最基本的功能。
合理的边坡生态防护能防治边坡水土流失、坡面失稳、塌陷或者滑坡等常见的病害。
生态防护一方面是通过工程防护作为受力或施力框架来维持边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通过植被恢复来利用植物护坡功能来进一步稳固土体,同时植物根系起到加筋作用,防治坡面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根据坡度,边坡可分为缓坡(<30°)、斜坡(30°~45°)、陡坡(45°~75°)、特陡坡(>75°)四种。 4.2 根据岩土物质组成,边坡可分为岩质、土质、岩土混合质三种。 4.3 根据边坡高度,边坡可分为低边坡(<10m)、中边坡(10m~20m)、高边坡(>20m)。 4.4 根据边坡坡度、土壤硬度、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最低土层厚度、播种期 20 天内最低土壤湿度,植 物 群落修复类型可分为乔灌草型、灌草型、草本型、藤灌型四种类型。
3.6 乔灌草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维护管理技术的人工帮助 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小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小乔木树高一般在3-4m以上。
3.7 灌草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修复由1-2种适生灌木(占30-40%)和草本组成的初始植物群落,然 后依靠适应性管理工程的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优势种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 其中灌木高度一般在3-4m以下。
6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6.1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构成见图-1,各技术适用范围见表-1。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生态防护基础工程技术
:①稳定坡面表层土壤,②改善植物生育基础, ③改善水分条件等
⑴ 乔木应优先选用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木 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凤凰木(Delonix regia Raf)。
I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水务局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处、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海军、何培、王坤堂、陈霞、吴长文、李财金、陈兴明、郑佳丽、解明曙、 王永喜、章梦涛、张振兴、韦昌旭、杨洪金、王镜植、宋立伟、杨宗伟、李昆、宋军、张传雷、陈子 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⑶ 藤本应优先选用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薜荔(Ficus pumil Linn. a)、葛藤(Pueraria lobata Ohwi)、猫爪花(Macfadyena unguis-cati)、牵牛(Pharbitis nil Choisy)、首冠藤(Bauhinia corymbosa)、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三脉野木瓜(Stauntonia trinervia)、小叶铺 地榕(Ficus tikoua)。
本文件适合于岩质、土质、岩土混合质等各类边坡的生态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03-2002 砌体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17188-1997 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SL 277-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 335-2006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 SL 336-2006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SL 386-2007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419-2007 水土保持试验规程 SL 447-2009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 SL 448-2009 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3.3 生态防护基 Nhomakorabea工程技术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为植物群落恢复创造优良生长发育环境而采用的工程技术方法。生态防护基础工程技术的主要作 用为:确保植物生长发育基础的稳定;改善植物生长发育基础的环境条件。如:在特陡坡面上,客土 层或长期形成的表土层极有可能发生崩塌,必须通过铺设金属丝网工程等生态防护基础工程来确保植 物生长和发育基础的稳定。
3.8 草本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构建的以多种乡土草本植物为主要物种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维护管理技术的 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来维持群落的稳定性。
3.9 藤灌型植物群落
采用人工种植方法,构建以藤本为主,适度栽植少许适应性强的灌木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 适应性管理工程的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植物群落,栽植的灌木能够为藤本植物的蔓延 提供帮助。
3.4 植被培育技术
培育植物群落方法的总称。植被培育的主要技术有:①由种子直接培育植物的方法称为“播种工 程”;②通过栽植苗木引种植物的方法称为“栽植工程”;③促进植物自然侵入的方法称为“植被诱 导工程”。
3.5 维护管理技术
维护管理技术由培育(保育)管理,维持管理和保护管理三部分组成。维护管理技术的主要作用 为:①促使引种的植物尽快地向确定的目标群落方向演替,促进自然环境的早期恢复;②使植物群落 的多种功能持续、有效地发挥;③采取保护措施,使植物免受外界的侵害。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5 边坡生态防护的一般规定
SZDB/Z 31—2010
5.1 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原则:安全长效、因地制宜;乔灌草相结合;固氮与非固氮品种相结合、深根 性与浅根性品种相结合、观花和观果品种相结合。 5.2 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目标应遵循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以培育乔灌草型群落为目标,目标植 物群落应符合以下要求:
目次
SZDB/Z 31—2010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2 5 边坡生态防护的一般规定............................................................. 3 6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3 7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验收.............................................................. 24
⑴ 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特性适应于边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⑵ 植物群落所具有的功能近似于自然; ⑶ 景观近似于自然。 5.3 植物种选择应以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当地乡土物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适应驯化已野 生化的外来物种(尽量少用并慎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处于同一气候带的植物品种; ⑵ 所选植物应具有抗干旱、耐贫瘠、防污染、抗病虫、适于自然生长的特点; ⑶ 应优先选择根系发达的乔灌木、且以乔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慎用藤本; ⑷ 应以常绿植物为主形成常绿景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配置一些有花的常绿品种; ⑸ 应尽量选择落叶量较大或固氮能力较好的植物种。 5.4 植物种应优先选择以下物种:
III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术语、边坡类型、边坡生态防护的原则和目标、边坡生 态防护的植物群落修复类型、边坡防护的一般规定、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体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植 物种类选择及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验收。
⑷ 草本应优先选用百喜草(Paspalum natatu)、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Pers)、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 Keng)、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黑麦草(Lolium perenne)、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
II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引言
为了规范参建方的质量行为,促使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便于科学管理,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