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同源四倍体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课件

《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课件
总结词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增加作物的染色体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作物 的产量。
详细描述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染色体加倍和筛选等步骤,创造出具有优良产量性状的作物新 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养分,产生更多的生物量 ,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在产量育种中,多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
倍体在生物界中的分布
总结词
倍体在生物界中广泛分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详细描述
倍体在生物界中广泛分布,不仅存在于植物界,也存在于动物界和微生物界。在植物界中,多倍体的 植物较为常见,如马铃薯、小麦等。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多倍体的动物,如某些鱼类和昆虫。此外 ,在微生物界中也有一些多倍体存在。
提高园艺植物观赏价值
多倍体育种可以改善园艺植物的花色 、花型、株型等观赏特性,提高其观 赏价值。
倍体育种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培育高产奶牛品种
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产奶量更高、奶质更优的奶牛品种, 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改善肉质和生长性能
多倍体育种可以改善肉用动物的生长速度、肉质和脂肪含量等品质 特性,提高其商业价值。
《倍体与多倍体育 种》ppt课件
目录
• 倍体的概念与类型 • 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 倍体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 • 多倍体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 • 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倍体的概念与类型
倍体的定义
总结词
倍体的定义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的个体。
详细描述
在生物学中,倍体的定义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的个体。通常情况下 ,大多数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但某些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 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从而形成倍体。

《同源染色体》课件

《同源染色体》课件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交换遗传物质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离,形成配子
同源染色体的功能
03
同源染色体的遗传作用
基因的变异和进化:同源染色体的基因突变和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
遗传物质的传递: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细胞
基因的配对和交换: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基因的配对和交换,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04
同源染色体的研究对遗传学的影响
同源染色体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它们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同源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为进化生物学提供理论支持。
同源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源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为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遗传学研究:用于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功能
医学领域:用于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农业领域:用于选育优良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生物技术领域:用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
同源染色体的应用实例
遗传学研究:通过比较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差异,了解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
育种学应用:通过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实现基因重组,培育新品种
PPT课件的内容安排
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和分类
同源染色体的形成和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异常和疾病
同源染色体的研究和应用
同源染色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PPT课件的图表展示
染色体配对图:展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配对情况
染色体结构图:展示同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
基因分布图:展示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情况
Logo设计:添加与主题相关的Logo,如DNA双螺旋结构图案

第七章 同源四倍体 ppt课件

第七章 同源四倍体 ppt课件

2察,具40条染色体的4n玉米,产生的雄配 子中含有20条染色体的占42%,其余均为非整倍体。
Dawson(1962)研究,同源四倍体番茄的花粉 (n=24)只占75%,其它25%的花粉含有多于或少于
n=24的染色体数。
2020/10/28
14

2020/10/28
15
2、配子传递
产生的非整倍体配子,雌雄配子成活率相近,但 传递率不同,因为雄配子有竞争作用,所以没有雌配
子传递率高,也即整倍体配子通过花粉传递率高。
2020/10/28
16
同源四倍体后代当中,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
例如,Randolph 1935 报告
4n玉米后Ⅰ20/20分离的占2/3
后代中 2n = 40
器官和组织变大。
2、代谢活性改变 四倍体细胞成份有所改变,如,水份、蛋白质、叶
绿素、纤维素、生长素等(有增有减)。
例如,生长素含量 4n<2n
∴一般4n生长缓慢,花期推迟,分蘖和分枝减少。大多数
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4n>2n;种子植物蛋白质含
量4n>2n;玉米,类胡萝卜素含量4n>2n,高43%
75-95%, 黑麦种在瑞典,结实率约为65%,在美国加
洲结实率达90%以上。
2020/10/28
18
U.Lsing 1967 研究四倍体大麦,F1优势不同结实率不同, F1优势越大,结实率越高,说明其非整倍体发育较好。
引起花粉和胚珠不育的原因不尽相同:
花粉育性:取决于小孢子发生过程
结实性:取决于(1)大孢子发生过程;
4n新种
(2)减数分裂异常 性母细胞(2n)→2n配子→有性结合→少数4n个体
不同物种或基因型产生2n配子频率不同:

染色体数目变异与特点

染色体数目变异与特点
同源多倍体的每个同源组含有三条或三条以上同 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前期I往往同时有三条以上 的染色体参与形成联会复合体,形成多价体 (multivalent),如:三价体(III)、四价体(IV)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1. 四倍体的产生—--自然产生
➢ 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偶然的染色体加倍
➢ 有性多倍体化(sexual polyploidization) --------自然界发生多倍体的主要途径
如果 A 对 a 为完全显性
AAaa × aaaa
AAaa × AAaa
1 AAaa : 4 Aaaa : 1 aaaa
5A : 1a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35A : 1a
同源四倍体后代的预期显隐性比例
4n 遗 传 组 合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依染色体随机分离
测 交 A:a
Gm n=RB=18
萝卜甘蓝属间杂种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普通小麦的产生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粒小麦
×
拟斯尔脱山羊草
2n=2x=AA=14=7 Ⅱ
2n=2x=BB=14=7 Ⅱ
F1 2n=2x=AB=14=14Ⅰ
方穗山羊草
2n=4x=AABB =28=14 Ⅱ
× 2n=2x=DD=14=7 Ⅱ
2n=3x=AB D=21=21 Ⅰ
倍体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情况,可以了解染色体组之间 的同源或部分同源关系。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二、同源四倍体的遗传
杜鹃花
矮脚苏州青
甘蔗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四倍体高梁
巨峰葡萄
马铃薯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特点

《同源染色体》课件

《同源染色体》课件

同源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疾病预防与治疗
预防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提前发现同源染色体异常, 避免遗传疾病的发生。
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 生活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THANKS FOR WA复制,染色体 数量加倍,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初级性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 开始配对形成四分体。
初级性母细胞的形成
原始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成为初级性母细 胞,此时仍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Ⅱ
经过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 同子细胞中。
同源染色体的形成机制
《同源染色体》PPT 课件
目录
• 同源染色体的定义 • 同源染色体的形成 • 同源染色体的功能 • 同源染色体的变异 • 同源染色体与遗传疾病
01
同源染色体的定义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同源染色体是指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分 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
基因突变的后果
导致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改变,影响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导致基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05
同源染色体与遗传疾病
同源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的不稳定,从而引发遗传疾病。
同源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进而影响细胞和器官的功 能。
详细描述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通过配对、交换和分离等过程,实现遗传信息 的重组和分配,最终形成具有新遗传特征的配子,保证生物的繁殖和遗传多样 性。

遗传学--ppt课件全篇

遗传学--ppt课件全篇
真核生物一个mRNA只编码一个基因;原核生 物一个mRNA编码多个基因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 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 遗传密码不重叠(少数例外),在一个mRNA上每个核苷
三点测交
干扰与并发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 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扰或干涉 (interference,I )
对于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或符合系数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 )来表示
并发系数 =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非整倍体
超倍体(hyperploidy)
指体细胞中多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 超倍体的来源
• 由于减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行为异常所致 n +1 配子与 n 配子结合形成三体(trisomy)
• 两个相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四体(tetrasomy) 两个不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双三体(double trisomy)
X三体综合征 Klinefelter (克氏)综合征
(又称小睾丸症)
超Y综合征
典型核型
45,X 47,XXX 47,XXY
47,XYY
主要特征
卵巢发育不全,呈索条状,不育,乳房不发育,蹼颈, 肘外翻 大多患者外表正常,内外生殖器、性功能一般正常,少 数卵巢功能异常。有生育能力或不育等
先天性睾丸不发育,智力低下,乳房发育等
Cy + +S
+S ×
Cy +
Cy +
Cy +
Cy +
+S
Cy - 果蝇翘翅基因
+S

同源四倍体苦荞麦新品系97—1 *

同源四倍体苦荞麦新品系97—1 *

栽 培 技 术 多 年 的栽 培 试验 示 范 表 明 四倍 体 新 品 系适 宜在 长 江 以南 的 苦养 生 产 区种 植 . 海 拨 高 度控制 在 1 o ~ 2 0 m 以内 . 水 良好 的肥 oO 50 排 沃砂 质土 为最适 合 ; 四倍体 对前 茬要 求不严 . 忌 但
的细沙 相混 保存 于 阴凉处 。片 沙 保存 时沙 的湿 崖 I 不 能过 大 水分 过 多 . 气 失 凋 种胚 易 闷死 在 如 空
沙 中 . ・ 加 水 人 沙 后 用 手 捏 之 不 滴 水 为 准 外 ~般 另
提供 营养 而 萌发 还 有 象 印度马钱 和大 枫 等 含 蛋 白质和 脂 肪 量较 大 的种 子 。 潮 湿 的环 境 中易 在
培 有 很 大 帮 助 。 叶 龙 胆 种 子较 小 . 发 时 需 要 有 条 萌 较 高 的 温 度 和 较 大 的 温 度 . 且有 光 照 时 才 能 萌 并 发 麻 的 种 子 无 胚 乳 须 依 靠 “ 生 萌 发 菌 ” 大 必 共 来
个湿 润 的 种子 保 存 条件 . 常用 的 方法 是 L湿 澜 j
理 . 过 3年 的选择 、 化 , 经 纯 获得 了高 产 、 优质 、 遗 传稳 定 的 同源 四倍 体 苦莽 新 品系 9 一 , 到 国内 7 l受 外 同行 专 家的 专 注 , 它无 论 是 在理 论 研究 还 是 在 实 际应用 中均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价值 主 要 特 征 特 性 同 源 四 倍 体 苦 荞 新 品 系 (x) 原种 ( x 及 其 它二 倍 体 栽培 品种 相 比 . 4 与 2) 植 物形 态发 生 明显 的变 化 . 养成 分 明显增加 叫倍 营 体 苦 荞 的根 系 发 达 , 高 为 1 0 6 c 二 倍 倬 株 4 ~1 0 m(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第2课时 染色体变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第2课时   染色体变异
在被子植物中,约有33%的种类是多倍体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①茎秆粗壮;②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 ③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原理? 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
多倍体育种
这里的A、B、D代表的是 染色体组,而不是基因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多倍体育种
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过程
①杂交
普通小麦(6N) × 小黑麦(2N)
(AABBDD)
(RR) 第

异源四倍体(4N) 年
(ABDR)
②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
处理


八倍体小黑麦(8N ) 年
C.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
D.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对 位 练 习 步步高P195 T4
4.如图是某植物的多种育种方法途径,A~F是育种处理手段(其中E是射
线处理),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植株。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甲和植株丙是纯系植株, 乙是具有新基因的种子或幼苗
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
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C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多倍体育种》PPT课件

《多倍体育种》PPT课件
总之:
****多倍体的产生是植物对不利条件的适应,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从而进化发展成新的变种或物种。
精选ppt
14
小 麦 属 精物选ppt种 的 进 化
15
芸 苔 属 物 种 的 二 倍 成体 与 异 源 四 倍 体 的 形
芥菜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黑芥
• 芸薹属有三个二倍体基本种; • 分别有染色体数目不等的染色体组; • 形成异源多倍体
化学物质有富民农、萘嵌戊烷、吲哚 乙酸及应用效果最好且最为广泛的秋水 仙素。许多育种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 开始积极地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④滴液法 处理较大植株的顶芽、腋芽时, 常用浓度为0.1%~0.4%,每日滴一至数次, 并反复处理数日,使溶液透过表皮浸入组 织内起作用。也可先用小片脱脂棉包裹幼 芽,再往上滴药剂把棉花浸湿。
• 3x, 4x grape
Big fruits, seedless
• 4x Tomato
High Vc content
• 3x watermelon
Big fruit, seedless
• 3x azalea 杜鹃花 Big flower, long period of flowering
精选ppt
精选ppt
26
▪ 最好选择能单性结实的品种 Capable of asexual
fruit setting
对于果树,染色体多倍化后,常常会使育性 降低。
▪ 选用多个品种进行处理Treat more varieties

同源四倍体

同源四倍体

Ⅱ式联会交换的结果,每条染色体上基因成员分别为:
① A1a3/ ②a3A1/③a2a4/④a4a3(即为① Aa/ ③Aa/②aa/ ④aa) 分离结果同Ⅰ式 Ⅲ式联会交换的结果,每条染色体上基因成员分别为: ① A1a4/ ②a4A1/③a2a3/④a3a2(即为① Aa/ ④Aa/②aa/ ③aa) 分离结果同Ⅰ式 所以,Aaaa总的完全均衡分离结果为:1AA:10Aa:13aa
§7-2 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及可育性 一、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 二、同源四倍体可育性
一、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
1、联合与分离
同源四倍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存在相同的亲合力,但 由于同源区段只能两两相互配对,所以,存在如下联合 形式:

分离:2/2 3/1
Ⅱ+Ⅱ
2/2
Ⅲ+Ⅰ
2/2 3/1 2/1
归纳:
• AAAa完全均衡分离结果 • 同理推出AAaa结果 • Aaaa结果
AA:Aa:aa = 13:10:1 AA:Aa:aa = 2:5:2 AA:Aa:aa = 1:10:13
2) AAaa完全均衡分离:可改写为A1A2a3a4
如果都发生交换的话: Ⅰ式联会交换的结果,每条染色体上基因成员分别为: ① A1A2/ ②A2A1/③ a3a4/ ④a4a3 (即为① AA/ ②AA/③ aa/ ④aa)
(2)秋水仙加倍处理分生组织
(3)组培 + 秋水仙处理 可提高再生株中4n的频率
(4)体细胞杂交 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诱发再生植株→异源四倍体。 烟草、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已获成功。
二、表型效应
1、巨大型: 同源四倍体,细胞体积变大,分生组织更明显,使
器官和组织变大。 2、代谢活性改变

同源四倍体水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同源四倍体水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 :3 4 5 ¥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1x(0 8 0 - l7 0 1 14 1 20 ) 3 0 1 -3 0
He e o i a y i n M an Ag o o i a t n A u o e a l i c t r ssAn l ss o i r n m c Tr isi t tr p o d Rie
L a u n・ ,F N a .u , U Y n .e L i.un , H N X ogh i, I in .o g I - a Y j A G S nh L o ggn , I nq a C E i .u LU X a gdn J n
( undn rv c e aoa r f l t lc a Bedn , u ghu5 04 , h a 1G ago gPoi i K yL brt yo a eu r reig G a zo 6 2 C i ; na l o P n Mo l n 1 n 2C ne o xei et ec n rCm nBscC ussS uhC n g c tr n e i , u ghu504 , hn ) etr f pr na T ah gf o mo ai or , t h aA r u ua U i r t G a zo 162 C a E m l i o e o i il l vs y n i
Ab t a t To a ay e h tr sso 6 man a r n mi r i n a t tr p od h brd rc s r c : n l z e e o i f1 i g o o c tat i u oe a li y i e,i c mp e edil l s i n o l t a l e
维普资讯

第七章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第七章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第七章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第三节 同源多倍体
一、同源多倍体的特征
多倍体由于染色体的倍增,基因剂量随之增加,使生物体 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发育、形态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 都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巨大性 主要表现在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的巨大。 (二)基因剂量增加 从基因剂量的角度来看,同源多倍体的 基因剂量远比二倍体大,这对同源多倍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会 有影响的。据研究,一般是剂量增加时,生化活动随之加强, 导致一些性状如糖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及维生素含 量都有增高趋势。因此,其营养价值往往更高。
(二)人工诱导
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方法很多,主要归纳 为以下几类:
1. 花药及未授粉子房(胚珠)培养 花药培 养是指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直接从花粉生 产单倍体植株的方法。
第七章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2. 诱导孤雌生殖 通过人工诱导促使植株孤雌生殖,也可获 得单倍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异种、属花粉授粉,刺激未受精卵发育引起孤雌生 殖产生单倍体。
第七章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三、 单倍体的起源
(一)自然发生
动物中少数自然存在的一倍体(如蜂、蚁的雄性个 体),是由未受精的卵子通过孤雌生殖发育而成。 然而,在大多数动物中自发或诱发的绝大多数单倍 体通常会产生不正常的个体,它们在胚胎发育中就 已经夭亡。 大多数低等植物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是单倍体,这 些低等植物的单倍体不会出现在高等植物单倍体中 存在的不育性问题。
第七章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第一节 整倍性变异的类型
整倍体的类型有二倍体(diploid)、一倍体(monoploid)、单 倍体(haploid)和多倍体(polyploid)之分。 正常的二倍体含2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2n=2x。 当生物只具有1个染色体组时为一倍体。 当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原来生物的配子染色体数n时,这样的 个体称为单倍体。 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它的单倍体(n=1x)就是一倍体。 如果生物的染色体数是由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构成,则 称为多倍体。例如,2n=3x是三倍体,2n=4x是四倍体等。

【医学ppt课件】染色体畸变(56p)

【医学ppt课件】染色体畸变(56p)

五、倒位(Inversion)
1. 倒位的类型: (1) 臂内倒位 (2) 臂间倒位——着丝粒位置改变 2. 倒位的细胞学效应: (1) 染色体形态改变——臂间倒位导致染色体形态改变 (2) 倒位片段小,倒位部分可能不联会
倒位片段大,倒位部分联会形成倒位环
3. 倒位的遗传学效应:
(1)倒位纯合体,联会正常,有丝分裂正常,只是原来基因 排列顺序改变,个体存活;但许多动物倒位纯合体致死。
(2)人类肿瘤的形成:
Burkitt淋巴瘤,t(8;14)(q24;q32)易位,产生两类异常 染色体8q-和14q+。其中8q24存在癌基因c-myc, 而 14q32存在IgH基因,相互易位使c-myc插入到IgH基因 部位,并被激活,癌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生。
(3)花斑位置效应:
位置效应(posotion effect):倒位和易位引起基因的位置 该变,并造成相应的表型改变的遗传学现象。基因的活动 受染色体的结构和邻近基因的影响.
单倍体植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时,每一个染色体成员都没 有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而全部染色体 都分配到一个配子的机会又极小,所以 单倍体植物一般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单倍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单倍体只有一套基因组,无显料
作物育种中的自交系培育(如玉米自交系) 不仅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且很难获得纯 系,如果经花药培养诱导的单倍体的染色 体加倍,在一代时间就能得到纯合品系
平衡致死系特点:两个基因座位,任何一个出现纯合的突变 基因时,都是致死的,只有两个基因座位都以杂合状态存 在时个体才能够存活,所以成为永久杂种
第三染色体
D:显性展翅且纯合致死
Gl:显性胶粘眼且纯合致死
六、易位

同源四倍体荞麦的研究I.同源四倍体荞麦与二倍体普通荞麦的外部形态及细胞学比较

同源四倍体荞麦的研究I.同源四倍体荞麦与二倍体普通荞麦的外部形态及细胞学比较

裹 1 同派四倍体荞麦和二倍 体荞麦细胞大小比较‘ ’
类 别 长 () 拼
二倍 体
2 5 8. 4 0 3.
叶片保卫 细胞

1 00 150. 9
根 尖分生细 胞

100 122. 8
花粉粒

100
宽 () w
22.8 28. 0
细胞直 径 () P
29. 7

10 0
147. 8
核直径 () P
1 7 6. 1. 98
16)先后报道在普通荞麦 ( 92 甜荞)中诱导出
同源四倍体。 苏联 B E . .皮萨列夫、B B . . 萨哈洛夫等人也在从事同源四倍 体 的诱 导工 作【0 51 , ,四倍体荞麦已在苏联农业生产中利用。 1 混选四号荞麦品系初步试验表明比对照品种增
结果 和 讨 论
( 一)综上所述, 混选四号品系与二倍体普 通荞麦比较, 不仅植株增高, 叶片变大、 增厚, 花 器、 籽粒均显著变大, 而且花粉粒、叶片保卫细 胞、 根尖分生组织细胞都增大, 最主要的是染色 体由普通荞麦的 2 - n 2 1 x二 6经秋水仙素诱 变后已加倍成 2 = n 4 x二 3 ,以及组型分析 2 结果都证明了混选四号品系确为同源四倍体。 ( 二)混选四号品系的细胞核不稳定 性 的 问题。混选四号品系虽为同源四倍体 ,但其细 胞核具有不稳定性。核不稳定性在某些间期核 中表现为具有多核仁及不规则核仁现象;在根 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表现出多于或 少于 3 条染色体的非整倍性现象, 2 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是诱导时秋水仙素的作用和减数分裂 不正常所致。Bnet ent指出, 非整倍体常常在小 麦和大麦里引起结实性下降,细胞核不稳定性 若发生在多核胚乳中,有丝分裂异常是不实性 和畸形粒的常见起因〔 上述所指也是混选四 1 8 。

同源四倍体水稻若干性状的初步研究

同源四倍体水稻若干性状的初步研究
Y GP n— ig 。 AN u -e , I un・og , H h a—eg AN egrn HU GQ ne Q N G a gyn ‘Z AO Sui n u p ( . ea rvni e aoa r fI em Boegneig hnzo nvrt,H n nZ eghu4 0 5 , hn ;. oeeo 1 H nnPoica K yL brt yo nB a i nier ,Z eghuU i sy ea hnzo 50 2 C ia2 C l g f l o o . n f ili.Gemiainrt fa ttt podwa infc t o rta h t fdpod.T eln h,w d fa t- ic nl lwe nt a pod l y h od r n t aeo uoer li gsg i a l lwe nta ili h g o a in y h o et i t o uo h
同 源 四倍 体 水 稻 若 干 性 状 的初 步 研 究
杨鹏鸣 , 黄群 策 , 秦广 雍 赵 帅鹏 ,
( . 州 大 学 河 南 省离 子 束 生 物 工程 重 点 实验 室 , 南 郑 州 1郑 河 4 05 ;. 南 科技 学 院 , 南 新 乡 50 2 2 河 河 4 30 ) 5 03
tt podfa a eev r infcnl ih rta h to ili.Bu ilrn blt f uoerpodWa o h h to ili. Pa t er li lgl fw r eysg i a t hs e h ta fdpod a e i y n tt eiga i y o ttta li Slw ta t fdpod l i a n a ln h ih a n etit.P a th ih f 3 () Svr inf a tyhg e h nta f 3 ) eg t du crany l eg to 6 0 4WS eysg ic l ih rta h t 6 0 2 .Epd r i tmaln t dw dho uoe。 h n in o ie sso gha i t fa ttt m e n

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PPT课件

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PPT课件
C&13C
一般形成正常配子的几率是(1/2)n-1,这里n 是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个数。如果是6对 以上染色体,三倍体几乎全部不育。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紊乱,很难 将完整的一套染色体分配到一个配子中去。即 :很难形成具有完整一套染色体组的配子。绝 大多数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不正常。
香蕉是三倍体,由于染色体的配对发生紊乱, 从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不能产生种子, 只能通过无性繁殖繁衍后代。传统的无性繁殖 往往通过地下球茎中的不定芽培育成苗。
C&7C
5.染色体工程
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代换同 种或异种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性和选 育新品种的目的的技术。 广义上讲它还应包括染色体内部的部分遗传操作 技术,因此也称为染色分 多倍体
C&9C
一 定义
多倍体(polyploid):是指个体细胞中含有超过正常染色 体组数的个体。是由Winkler于1916首先使用的。
C&16C
问题3:为什么动物的多倍体比植物少?
植物: (1)大多数植物是雌雄同体或雌雄同花的,它们的精原 细胞和卵原细胞可能同时发生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使配 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这种配子通过自体受精而自然 形成了多倍体。 (2)植物的繁殖比较容易,如果多倍体植物不能形成种 子,它还能依靠营养器官的无性繁殖来产生后代,因此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多倍体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C&14C
问题2:三倍体高度不育有什么好处呢?
食用方便:三倍体的西瓜因为很少产生有功能的生殖细 胞,所以没有种子,无籽西瓜。食用方便,且含糖量高 。利用的是三倍体高度不育性: 生物安全:可以户外人工种植或养殖,与正常品种一起。 其他优良性状:巨大、花期长等。三倍体的杜鹃花因为 不育,所以开花时间特别长。抗逆、生长快、寿命长等。

植物同源四倍体生殖特性及DNA遗传结构的变异

植物同源四倍体生殖特性及DNA遗传结构的变异

遗 传HEREDITAS (Beijing ) 28(9): 1185~1190, 2006专论与综述收稿日期: 2005-09-28; 修回日期: 2006-04-2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30471412)、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基金项目(编号: 05jj038)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471412)and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Graduate Fund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No.05jj038)]作者简介: 姜金仲(1958—), 男, 河南上蔡人, 硕士, 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 遗传育种, 生物技术。

jjz9911@ 植物同源四倍体生殖特性及DNA 遗传结构的变异姜金仲, 李 云, 程金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摘 要: 由于染色体加倍过程中的加倍因素和非加倍因素的影响, 同源四倍体的DNA 遗传结构较其起源二倍体产生了变异, 进而导致其表现型发生相应的变异。

和其起源二倍体相比, 同源四倍体的表现型变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雌雄配子育性降低; 花粉(2n)的体积明显增大; 部分胚囊内卵细胞、助细胞及反足细胞数目有所增减; 自交繁殖过程中, 花粉的萌发及生长速度较慢、花粉管的形态部分畸形、部分极核受精过程及受精细胞(与精核结合的极核或卵)的进一步发育状况异常; 大多数育性或结实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降低的程度有因自交繁殖世代的推移而逐渐减小的趋势; 就一些植物种类而言, 同源四倍体有较好的远缘杂交亲和性。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生殖; 同功酶; 分子标记 中文分类号: Q9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3-9772(2006)09-1185-06Variation of Both DNA Genetic Structure and ReproductionTraits of Plant AutotetraploidJIANG Jin-Zhong, LI Yun, CHENG Jin-Xing(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Forest tree and Ornamental Plant , MOE ,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effect of chromosome doubling, the DNA genetic structures of autotetraploid vary from its original diploid, and thus autotetraploid phenotype changes correspondingly. Compared with original diploid, the phenotype changes of autotetraploid were as follows. The part of its male and female gametes was of abortion. Its pollen (diplo-haplont) was significantly bigger. The number of egg cells or synergids or antipodal cells in its embryo sacs increases or reduces. While self-crossing procreation of it , pollen tubes and the fertilization processes of polar nucleus and the fertilized cells development were partly abnormal. Its reproductive capacity (or seed setting rate) dropped to some extents, which can be gradually improved with generations. For some plant species, it has a better cross-compatibility in distant hybridizations.Key word: autotetraploid; procreation; isozymes; molecular marker植物同源四倍体的生殖特性包括其雌雄配子的育性、受粉受精过程、减数分裂、远缘杂交亲和性等方面的内容, 由于染色体倍性的变化, 植物同源四倍体在前述几个方面(表现型)较其起源二倍体均有所差异, 是为生殖特性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数高育 BC1 高育:低育 分离
➢ 增加4n杂合性,通过选择,可提高结实率
例如,Swaminathan & Sulbha 1959用油菜试验: 经19代选择,结果平均
结实数(4N)由 C1 的1.5粒提高到C19的16.8粒,但随之变化的是Ⅳ ↓ , Ⅱ↑。
20
§7-3 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
一、染色体随机分离 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三、完全均衡式分离
19
2/.遗传原因---试验依据如下:
➢ 4n纯合体败育率 > 4n杂合体 败育率与遗传基础有关 例如,自交系(2n)加倍→ 4n 败育率高
杂交种(2n)加倍→ 4n 败育率低
➢ 不同4n自交系间结实性存在差异 ➢ 4n 高育系 × 4n 低育系

F1 4n 高育系 ↓自交
× P(低育系) ↓
F2
4
(2)秋水仙加倍处理分生组织
5
(3)组培 + 秋水仙处理 可提高再生株中4n的频率
(4)体细胞杂交 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诱发再生植株→异源四倍体。 烟草、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已获成功。
6
二、表型效应
1、巨大型: 同源四倍体,细胞体积变大,分生组织更明显,使
器官和组织变大。 2、代谢活性改变
四倍体细胞成份有所改变,如,水份、蛋白质、叶 绿素、纤维素、生长素等(有增有减)。
例如,生长素含量 4n<2n ∴一般4n生长缓慢,花期推迟,分蘖和分枝减少。大多数
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4n>2n;种子植物蛋白质含 量4n>2n;玉米,类胡萝卜素含量4n>2n,高43%
7
3、对环境条件要求改变
4、改变自交不亲和性 二倍体自交不亲和系(2n)加倍→4n→自交不亲和性
同源四倍体后代染色体数的不同及部分不育。
12
有人曾观察,具40条染色体的4n玉米,产生的雄配 子中含有20条染色体的占42%,其余均为非整倍体。
Dawson(1962)研究,同源四倍体番茄的花粉 (n=24)只占75%,其它25%的花粉含有多于或少于
n=24的染色体数。
13

14
2、配子传递
产生的非整倍体配子,雌雄配子成活率相近,但 传递率不同,因为雄配子有竞争作用,所以没有雌配
§7 同源四倍体
§7-1 同源四倍体的产生途径及表型效应 §7-2 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及可育性 §7-3 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
1
§7-1 同源四倍体的产生途径及表型效应 一、产生途径 二、表型效应
2
一、产生途径
1、自然产生
(1)2n体细胞自然加倍→4n细胞或局部组织→无性繁殖(扦插或嫁接)
4n新种
1、可育性降低 花粉和子粒可育性降低,这是同源四倍体的共同特征。
但不同植物的四倍体败育率不同,这不仅取决于遗传 背景,也与环境条件有关。
例如,玉米四倍体子粒败育率5-25%,即结实率 75-95%, 黑麦种在瑞典,结实率约为65%,在美国加 洲结实率达90%以上。
17
U.Lsing 1967 研究四倍体大麦,F1优势不同结实率不同, F1优势越大,结实率越高,说明其非整倍体发育较好。
玉米中后期染色体伸长基因el,使卵细胞产生部分2n卵子,2n卵子 ×2n花 粉 →4n种子
3
2、人工产生
(1)高温或低温处理幼胚,促使染色体加倍 1932. Randolph 玉米合子(2n)第一次分裂时
↓38-45℃处理 4n 三叶草、大麦、亚麻、苜蓿、剪秋罗等植物 2n合子 ↓40-50℃ 12-48小时 同样,获得成功 4n 频率 0.3~8.1%
➢ 4n玉米整倍体和4n非整倍体间,花粉育性和结实性 各自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见P200 表7-8)
➢ 染色体组内不同染色体间的不平衡影响配子和合子 生理失衡,导致败育。
例如,同为4n玉米,即是细胞中为40条染色体,但同源染色 体有的可能5条,有的可能3条,虽然数目相互补偿,但内部 出现了不平衡,影响育性。
21
一、染色体随机分离
当基因距着丝点近,基因与着丝点之间无交换时,将 发生染色体随机分离。 1、AAAa
22
2、AAaa
23
3、Aaaa
24
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当目标基因距着丝点远,基因与着丝点之间发生交换 时,便进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假定仍联合为Ⅳ,2/2式分离 1、AAAa 经复制,应有8个染色单体成员,其中6个A,2个a
Ⅱ+Ⅱ
2/2
Ⅲ+Ⅰ
2/2 3/1 2/1
Ⅱ+Ⅰ+Ⅰ
2/2 3/1 2/1 1/1
10
不同数目的交叉,中Ⅰ形成Ⅳ的构象:
11
不同生物,Ⅳ出现频率:
四倍体 玉米、黑麦,中Ⅰ Ⅳ占2/3;
鸭跖草
Ⅳ占1/2以上;
茄属植物等
几乎无Ⅳ出现。
如果Ⅳ的每一臂上都有交叉,终变期和中Ⅰ可能形成 O4,如果有一臂无交叉,则成C4。 除Ⅱ+Ⅱ联会进行2/2均衡分离外,其它联合, 都有可能发生不均衡分离(3/1,2/1),因而造成
引起花粉和胚珠不育的原因不尽相同: 花粉育性:取决于小孢子发生过程 结实性:取决于(1)大孢子发生过程;
(2)胚囊发育过程; (3)合子发育过程。
18
2、可育性降低的原因
1/染色体数目不平衡
➢ 染色体总数不平衡 例如,4n玉米,小孢子(n=20)只占42%,后代 中整倍体植株只有51.7~62.2%。
变弱或消灭,在配子体不亲和性中表现更甚。
8
§7-2 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及可育性 一、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 二、同源四倍体可育性
9
一、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
Hale Waihona Puke 1、联合与分离同源四倍体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存在相同的亲合力,但 由于同源区段只能两两相互配对,所以,存在如下联合 形式:

分离:2/2 3/1
(2)减数分裂异常 性母细胞(2n)→2n配子→有性结合→少数4n个体
不同物种或基因型产生2n配子频率不同:
例如,芸苔属
产生2n花粉频率 0.05-2.17%
紫苜蓿
4-37%
茄子
3-99%
玉米杂交种 产生2n卵频率 0.058-0.523%
(3)某些核基因促进2n配子产生
例如,玉米、曼陀罗、棉花、小麦等中曾报道有不联会基因,产生部分2n 配子及4n后代。
子传递率高,也即整倍体配子通过花粉传递率高。
15
同源四倍体后代当中,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
例如,Randolph 1935 报告
4n玉米后Ⅰ20/20分离的占2/3
后代中 2n = 40
占50%
=37-39
18.5
=41-42
31.5
苏联4n黑麦 2n = 28
89.5%
2n≠28
10.5%
16
二、同源四倍体可育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