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地质学专业介绍

地质学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地质学概述: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历史: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它的任务是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其范围从涉及生命演化的地球表层到深部的核—幔边界。

空间尺度从原子到全球层析成像。

时间尺度从数秒的地震活动至数十亿年的地球演化。

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地质学是19世纪30、40年代才形成的,是地球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

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现象,于是生物成为一种地质营力。

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出现。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矿石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未来: 地质学的发展趋势是:(1)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将日益扩大。

(2)随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向地质学的进一步渗透,先进技术应用与精细、深人的野外地质工作相结合,有可能对更多的地质现象和规律做出科学的解释。

(3)实验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可以模拟更为复杂的多种可变因素的地质作用。

(4)将继续深人研究矿产资源和新能源。

5.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沼泽地区的水文地质问题,并不断扩大研究工程地质问题。

毕业要求:要求考生对反映地壳变化的专题片感兴趣,对恐龙等古生物感兴趣。

喜爱到溶涓去探险,对到野外进行考察感兴趣。

了解地质变迁,能识别岩石,了解化石成因,能解释地质成因等等。

南京大学同位素地质学-08Re-Os同位素年代学

南京大学同位素地质学-08Re-Os同位素年代学

Creaser et al.,2002
Exshaw Fm TOC < 5% 的 样品结果
偏大
MSDW偏大,可能因除水成Os组分外,所含非水成的非 放射成因Os组分(碎屑)所致。
(A) Exshaw 组地层岩石样品初始 187Os/188Os值vs.岩石中碳氢 化合物成熟度(以参数Tmax表示),图显示无相关性,表明碳氢 化合物趋熟并不显著扰动Re-Os 同位素体系. Creaser et al.,2002
并且主要是由187Re衰变成因的187Os。 因此辉钼矿具有非常高的 Re/Os 比值,特别 适合于 Re-Os 定年。为含辉钼矿的热液脉状 矿床的定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Hirt et al. (1963) 试图用Re-Os等时线法对 14个铁陨石进行定年,其结果(4.0 ± 0.8Ga) 精度较差,不能说明铁陨石是否与石陨石同
Os的稳定和封闭。因此其年龄为沉积年龄。
富含有机质的几个地层的沉积岩全岩 Re–Os年龄: (a) Kimmeridgian age 155 4.3Ma, (b) Toarcian age 18113 Ma (c) Hettangian age 20712 Ma, 对应于沉积物的沉积年龄.
初始187Os/188Os (i) 比值代表了当时海
贵州王家弯下寒 武统黑色页岩中 Ni-Mo硫化物富 集层
Mao et al., 2000
矿床定年
加拿大Sudbury的McCreedy West ores (Ni–Cu sulfide) 的Re-Os 等时线. Morgan et al.,2002
加拿大Sudbury的 Falconbridge ores (Ni–Cu sulfide) Re-Os 等时线 Morgan et al.,2002

地质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地质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地质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

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就业方向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院校
[广东]中山大学[上海]同济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甘肃]兰州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广西]桂林工学院。

地质学专业情况介绍,地质学专业简介

地质学专业情况介绍,地质学专业简介

地质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专业内容:主要涉及地球及太阳系行星天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成、演化的基本理论,地球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

专业特色:以地球物质成分、演化研究见长,在国内有相当影响。

近年来开展大陆岩石圈及其动力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

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基础课有地球科学概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专业基础课有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学等;专业课有大地构造学、地球演化、中国地质学等;选修课有理工类选修基础课与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毕业生可考取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去地质调查所、矿业公司、矿山、油气公司等单位从事生产、研究、开发的技术工作,或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到相关部门从事专业业务管理工作。

专业前景: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和相关学科的不断交叉、渗入,地学新发现、新理论不断问世,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展,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地质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主干学科:地质学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

地质学类专业介绍

地质学类专业介绍

地质学类专业介绍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构造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科学学科。

地质学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涉及地壳、岩石、矿物、构造、沉积、火山、地震、地层、古生物、环境地质等多个子学科。

本文将从地质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学科构成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地质学这一专业进行介绍。

地质学的定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演化历史和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的科学。

地质学通过对地质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了地球的物理、化学和地理特征的基本理论框架。

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地质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儿史。

古代地质学主要以地貌学为主。

15世纪至17世纪,地球的演化理论开始提出。

18世纪以来,古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地质学发展的进一步。

19世纪,地质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代表性的成果是博士-勋爵法则的确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20世纪,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古地磁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地质学的发展。

地质学的学科构成:地质学包括地球动力学、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震学、古地理学、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每个学科都有着自己的研究范畴和专业要求。

例如,矿产地质学研究地球内部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储存和运移情况,工程地质学研究地下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和稳定性等。

地质学的应用前景:地质学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首先,地质学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地质学的研究,可以预测矿床的位置、形态和规模,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其次,地质学对于地下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工程地质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此外,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地质学对于认识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球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人类认识地球提供依据,为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地质学专业认识

地质学专业认识

地质学专业认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内、外部构造、组成、性质、演化与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自然科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地质学专业是培养地质学领域专业人才的学科,主要涉及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1. 学科概述地质学专业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预防研究,以及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方向的研究。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地质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探索地球资源,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

2. 学科重要性地质学专业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的物质构成和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也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

地质学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和开发地球资源,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和预防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学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学专业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传统的地质学研究主要关注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事件的演化过程,而现代地质学研究则更加注重对地球演化机制的深入探索、对地球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应对、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4. 就业前景地质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在地质调查单位、矿产资源勘探企业、环境保护部门、工程地质咨询公司、大型工程建设单位等领域就业。

此外,地质学专业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 总结地质学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地质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探索地球资源、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

地质学专业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为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对地质学专业的简要认识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地质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地质学专业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如果你对地球科学感兴趣,地质学专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doc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doc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想要报考地质工程专业的考生肯定非常关注地质工程专业开设的大学排名,本文带你一起了解关于全国地质工程大学排名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地质工程全国大学排名情况。

一、地质工程专业具体介绍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前十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

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

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11计划”,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3、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

地质学专业课程

地质学专业课程

地质学专业课程简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内部构造的学科。

地质学专业课程是地质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物质、地球表层和地球内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地质学专业课程的内容。

1. 基础课程1.1 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方法。

学生通过这门课程了解到地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1.2 矿物学与岩石学矿物学与岩石学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两门基础课程。

矿物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形成、性质和分类等;岩石学则关注于岩石的成因、分类以及岩浆作用等。

通过这两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并能够进行鉴定和分类。

1.3 地质力学地质力学是研究地质体内部力学行为的学科。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地壳构造、地震活动、岩石变形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地质力学,可以了解地壳运动和变形的原因,掌握基本的构造分析方法。

1.4 地层学地层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演化过程中各个时期岩层组合及其含义的学科。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岩层特征、化石记录以及地层对比等内容。

通过学习地层学,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地球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它们对岩层和生物演化产生的影响。

2. 应用课程2.1 矿产资源与勘探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矿产资源(如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的产出与利用,以及相关勘探方法和技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到全球矿产资源的分布、开采技术以及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2.2 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与防治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的成因、预测与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到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学习相关预防和应对措施。

2.3 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利用,以及相关调查和监测技术。

南京大学王牌专业及录取分数线大全

南京大学王牌专业及录取分数线大全

南京大学王牌专业及录取分数线大全
南京大学王牌专业是什么
南京大学的王牌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历史学、化学、天文学、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行政管理、哲学、新闻传播学、海洋科学、生态学、光学工程等专业。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位列“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南京大学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5个,分别是: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南京大学有多难考
一般而言,考南京大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该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明显看出。

南京大学的实力决定了考试的难度:
南大是985、211、双一流A类高校。

它也是C9成员、华东五校成员。

南京大学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专业。

专业数量仅次于清北复交四所高校。

南京大学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等8个重点一级学科。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和思路
经过 26 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地理学、资源 环境科学、土地科学等方面的学科综合优势,依托国家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地理 学人才培养基地,有效地体现资源环境、城乡区域发展规划领域里宏观思维、战略思考、综 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特色;以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为主线,以人文科学、 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为专业支撑的专业教学体系,专业特色鲜明,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 复合型人才培养宗旨。
(4)其它-----生产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各一篇,各为 6 个学分,共计 12 个学分。 2、本院开放课程 (1)学科平台课程 本院各学科平台课均对全校开放,学科平台课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开放课程 地理科学知识讲座
普通地质学 GIS 概论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与测量 地质学教学实习* 地理学教学实习*
——学科专业模块:学科平台课 9 门(包括地质野外实习和地理学野外实习),专业 核心课 11 门,学分不少于 43 学分;
——理科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层次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或大学化学。 ——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可申请学位。 分层次培养方案: 专业学术类人才:完成必修通识通修课程、全部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必选各专业 指定专业选修课、一级学科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参加相关第二课堂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的培养,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 交叉复合类人才:完成必修通识通修课程、全部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鼓励文理工 交叉,建议选修法律、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关课程; 就业创业类人才:完成必修通识通修课程、全部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选修各专业 技能提高课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一、地质学专业是什么?地质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理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及其演化的历史。

地质学属于地质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地质勘探的方法、规范及流程,了解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具备从事与地质学有关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具备独立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到国土、地矿、冶金、建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等行业的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地质学专业学什么?示例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矿床学等。

示例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地质学(基地班):结晶学与矿物学(双语)、古生物学(双语)、地史学(双语)、晶体光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矿床学基础、地质微生物学(双语)、地质学专业英语、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基础、区域地质调查学、流体包裹体、中国区域地质学、学科前沿课等。

(2)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基础、区域地质调查学、矿床学基础、地质学专业英语、中国区域地质学、学科前沿课等。

(3)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基础、重磁电原理与方法、地震与测井原理与方法、地震数据处理、区域地质调查学、地质学专业英语、学科前沿课等。

地质学专业课程

地质学专业课程

地质学专业课程摘要:一、地质学专业课程简介二、地质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三、地质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四、地质学专业课程的就业前景正文:一、地质学专业课程简介地质学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内部结构、物质组成、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自然现象的学科。

地质学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地质资源的勘查、开发和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二、地质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地质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质学基础:地球构造、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等基本知识。

2.地质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勘查、石油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等方法技术和实践应用。

3.地质环境评价:环境地质学、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等。

4.地质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

5.专业英语:地质学相关英文文献阅读和撰写能力。

三、地质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1.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地质学专业课程需要掌握许多基本理论知识,如地球构造、地层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实践能力:地质学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实习、实验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环节,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3.注重学术交流:地质学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学生应注重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4.拓展学术视野:地质学专业课程需要关注国内外前沿动态,学生可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四、地质学专业课程的就业前景地质学专业课程毕业生在我国地质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地质勘查单位、矿业公司、水利电力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地质学就业方向

地质学就业方向

地质学就业方向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演化以及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质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因此,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涵盖了多个方向。

1. 资源勘探与开发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石油、矿产等资源勘探与开发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参与地质勘探工作,利用地质学的知识和技术,寻找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的潜在储量。

在勘探过程中,地质学家需要进行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以确定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然后,他们可以参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预防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参与环境调查和评估工作,利用地质学的知识和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在地质灾害预防方面,地质学家可以参与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工作,提前预警和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地质科普与教育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地质科普和教育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科学普及活动,向公众普及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理念,提高公众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他们还可以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培养和指导下一代地质学家的成长,推动地质学的发展和繁荣。

4. 地质技术与工程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地质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工作。

他们可以利用地质学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地质学家可以参与地下水的开采和管理工作,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质灾害。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与地质勘测和地质监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5. 地质研究与学术机构地质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从事地质研究和学术机构的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地质学的基础研究,探索地球的奥秘,推动地质学的发展和创新。

在学术机构方面,地质学家可以从事科研、教学和科学管理工作,为学术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南大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南大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地面蒸发 水面蒸发
陆面蒸发 降水截断蒸发 叶面蒸发
海面蒸发 大陆水面蒸发
南京大学地科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一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
影响蒸发量大小的因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 风速等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气温和绝对湿度的对比关系(饱和差) 风速
通常用水面蒸发量的大小来表征一个地区的 强度。气象部门常用蒸发皿(直径数十分米的圆 皿)测定某一时期内蒸发水量,以蒸发的水柱高 度毫米数(mm)表示蒸发量。
1.2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文循环 地质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
(概念)
层圈中的水构成一个系统。
这一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的过程。
南京大学地科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一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
1.2.1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 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它是 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 蒸发、降水、径流等方式而进行的。
南京大学地科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 绪言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矿坑排水; 地热的开发和矿水的利用; 水文地球化学应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 ……
南京大学地科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 绪言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1856年以前) 奠基时期(1856年~20世纪中叶) 发展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南京大学地科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 绪言
☺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的发展导致环境的 极大破坏。从而使人们意识到,地下水不仅 是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正 确地预测在人类活动干预下地下水的变化, 从而正确地评价、开发、管理、保护地下水 资源以及保护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成 为当务之急。

南京大学15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相关导师及学院实力介绍

南京大学15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相关导师及学院实力介绍

南京大学15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相关导师及学院实力介绍一、学院实力(地学考研中心提供)1)基本情况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地理学系)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的美誉,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地理学系之一,源于1921年竺可桢先生在东南大学创建的地学系,该系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专业。

后气象专业独立成系。

1952年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地理系(地质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部分师生并入南京大学地理系。

1954年在国内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专业。

1960年代后,又先后率先成立地图学、陆地水文、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

2006年5月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南京大学批准成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院下设地理信息科学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2)科研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和江苏省地理学一级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土地利用与规划、海洋地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岸与海岛开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树木年轮与环境和光释光测年实验室等,具有土地开发利用、土地整理、水资源评价、环境评价和测绘等国家级执业或培训资质,………………3)自然地理学方面基本情况: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学"学科点,迄今已经有90年的建设历史。

1955年建立了自然地理学专业,是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是国家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理科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培养中国自然地理学家的摇篮。

依托于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含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研究所。

初步建成了水土资源环境、地表过程与模拟、环境磁学、第四纪测年、微体古生物实验室、GIS与遥感实验室系列,新建了树木年轮环境实验室、光释光测年实验室和花粉分析实验室………………研究方向: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水土资源环境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线,以海陆过渡带的经济发达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研究地貌、水文、土壤、气候、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发展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系本科教学计划
一、地球科学系介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建立于1929年),目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

全系学科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

1993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地质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建系70余年来,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人数近万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

地球科学系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地球科学系目前本科阶段设置四个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地质工程,每年招收约85名本科生,其中“地质学”专业是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我系研究生教育设有硕士生专业8个,即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目前我系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矿产普查与勘探,我系还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年我系又成为全国首批地质学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单位。

我系每年招收5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约30名博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的比例已达1:1.3。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我系还设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系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教师105人,包括中科院院士3人,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37人,副教授32人。

全系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中成果累累,自95年以来已出版各类教材20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承担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9项。

年科研经费已达3000多万元,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每年发表论文总数均在200篇之上,学术榜刊物上发表论文约50篇。

地球科学系学术气氛浓厚、活跃,注意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曾成功举办国际花岗岩地质学与成矿关系讨论会(1982,教委系统第一次)、
国际大陆边缘地质讨论会(1986)、第四届国际环太平洋地体构造学术会议(1988)、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82项会议(1989)、地下水水流与污染模拟国际会议(1991)、盆地构造与油气聚集国际学术会议(1993)、高原和生态敏感地区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1999)等国际会议以及多次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通过派出留学、进修、讲学和工作,接受国外留学生、合作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同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立足于当前地球科学所处重大转折时期的人才需要,确立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即培养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地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做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注重打好学生厚实宽广的基础和培养创新能力。

三、培养目标
根据地球科学学科特点和当前人才需求,在本科教育中确立两类人才分流培养:
第一类:少而精、高层次的基础型人才,他们将主要从事地球科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瞄准学科发展前沿。

这类人才通过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本科阶段教育和随后的研究生阶段教育来完成培养目标。

第二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有扎实基础和某些专门领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需要,也可以在地球科学的相关领域继续攻读研究生。

四、培养规格与途径
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地球科学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力求体现“重视基础、反映现代、融入前沿、综合交叉”的精神,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地质人才。

地球科学系本科生培养要求: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基础、计算机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

2.掌握现代地球科学专业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对地学现象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掌握基本的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4.培养使用现代技术与先进仪器设备从事地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一年级与二年级主要是通修课程及学科核心课的学习和强化,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包括两次集中野外实习(地质基础实习和区测实习,合计6-7周)、课堂实验教学(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时占课程总学时的1/2~1/3,并安排课间野外认识实习1~2次),这是培养地质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我系的课程特色。

三年级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分流及自身兴趣选修有关课程,拓宽知识面。

学生早期介入科研,并可进入科研课题或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授受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撰写学年论文,进行分流培养。

四年级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

在做毕业论文的同时尚可选修部分专业课程和应用课程。

在四年本科教育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对优秀学生提供优惠条件,促使一流学生真正能得到一流的培养。

我系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有百分之四十以上将进入研究生阶段攻读地质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部分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学生本科毕业后适宜到科研院所、高等或中等专业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适应到地矿行业、政府部门、商贸公司等单位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地质学专业教学计划

)1指定选修课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