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环境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学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1级农经S班姓名:韩玉杰学号:110714350
第一题:
苏州园林环境点评
苏州园林主要为宅园,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宅园“风水”,苏州园林在选址和布局上自然要寻找“风水佳穴”。
中国风水是地景崇拜的体现,讲求人和宇宙的协调,用得较多的就是阴阳八卦和五行、四灵之说,反映了中华古人对地质、地理、生态、景观、建筑等的综合观念。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地理观,被西方科学家称为“东方文化生态”。苏州园林的造园者多为中国的文化精英,因此在构筑苏州园林时,也综合运用了中华先人数千年来积累的生态经验。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环水抱的环境生态、静观自得的心理建构和文气氤氲的艺术氛围,构成了“美好的、诗一般的”梦幻境界,也成为了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依照传统风水学的观点,宅园选址以四灵模式为最佳。四灵即中国古代表示方位的四个神兽: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苏州园林的选址也以四灵之地为理想的环境,它的构成模式完全套用五行四灵方位图式,只是将四灵具体化为前池(朱雀)、后山(玄武)、左河(青龙)、右路(白虎)等环境要素和相对方位。
苏州园林当中的耦园就处于大吉之地。耦园的南(前)有河道,楼厅、重檐楼阁、藏书楼殿后,北面(后面)又枕河,西(右)有大路,东(左)为流水。耦园东面还有城郭雉堞,岗阜逶迤,草木葱茏,形成了山环水抱、山青水秀的天然地形。这种地形使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是完整、安全、均衡的环境构图,构成了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观画面。
风水学上讲,住宅的大门是房子的嘴,主吸纳灵气,所以,住宅大门的朝向最为重要。苏州园林一般坐北朝南,大门朝向以八卦中的离(南)、巽(东南)、震(东)为三吉方,其中又以东南为最佳,风水中称东南门为“青龙门”。门边置屏墙,避免气冲,屏墙呈不封闭状,以保持“气畅”。苏州园林住宅的大门一般偏于东南,处于属“木”的“巽”位,“巽”为“风”卦,水木相生,“风”为人,寓意财源滚滚而入,且向阳、通风。正南属“离”卦,阳气最旺,惟“帝王”和“神”消受得起,一般人不避反伤,所以苏州园林大门很少有朝正南开的。拙政园的住宅大门偏东南,也避开了正南的方向。耦园住宅取离卦朱雀门,“当门一曲抱清川”,门临由西向东的内城河,明堂开畅,阳气最旺.门前原有八字照墙,呈不封闭状,以阻挡“煞气”,并保持“气畅”,清风徐来,风柔气聚,缭绕有情,也避免外界直视。
风水学对小环境的树种选择也甚为讲究,有“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之说。苏州园林的遣园者电非常注重对植物树种的选择,网师园、狮子林门前庭院都植有槐树,以符“槐门”之称,古意犹存。耦园正厅天井中植有两株金梓,轿厅庭园内则有两株玉兰,狮子林大厅的前后都种了金桂玉兰,以合“金玉满堂”之意。沧浪亭草树郁然,杂花修竹之间有小路通往住宅,住宅三面环水,左右都有林木相遮蔽,前竹后水,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苏州园林中以松柏为主景的也很多,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拙政园的“听松风处”、怡园的“松籁阁”都以松为主景。
苏州园林的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植物的色、香、姿、声等,可以组成独立的景观,也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
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超功利的人生境界,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苏州园林色彩淡雅,避免强刺激的大红色和金黄色。园林中的植物常绿者多于落叶者,绿色给人平静安定之感,有利于营造恬静幽雅、空明澄净的环境。
苏州园林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范。不但居住环境如此,室内陈设也力求达到“不令人俗”的功效。古书、名画、古瓶、雅石等,布置在博古架上、轩窗边、几案上,这些体现着“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既富于文化底蕴,又充实、滋养着园林主人自身的精神生活和人格内涵。退思园九曲回廊用新石鼓体将“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的诗句镶嵌在九个漏窗中,将园景“诗化”。狮子林将“古琴、棋盘、函装线书、画卷”四雅塑成了四个漏窗,文气氤氲。
苏州园林创造的诗化的环境,是一种艺术养生模式,它建立在中国重人生、重道德的传统文化基础上。苏州园林的建造者追
求“外适内和”,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并重,体现了中华先人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第二题:
学习古代建筑学与环境的心得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的课程,我们知道了,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无论是城楼建造的箭楼阁楼,皇城的左祖右社,坛庙祠的祭祀之礼,还是陵墓的依山之势,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对于天地神灵的敬仰;无论是塔还是石窟都诉说着中国道教的兴起与发展;无论是牌楼、园林还是民居住宅无不描述了环境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绣,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为什幺许多风水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旷神怕的感觉。
风水学强调建筑应该要“面南朝阳”,中国处在北半球,一年四季阳光基本上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了。为了让居住环境更加向阳,不至于过于昏暗,人们一般将建筑朝向南边。而且在冬天,中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寒冷的偏北风,而炎热的夏季,又有从太平洋而来的季风,为了能冬暖夏凉,南面较为开阔,西、北、东三面环山以遮挡呼啸的北风,为最好的建筑格局。
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们为了适应大自然,有更好的生存条件,风水学里对有相应的理论,比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阳宅十书》记载:“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风水大师许少锋介绍,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方位概念,《礼记.曲礼上》记载:“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风水宝地不仅要前面有开阔的明堂,后面有高大的玄武,左边有青龙,右边有低矮的白虎,也要讲究龙、砂、水、向等。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不仅要考虑到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而且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水质,地形构造,以及水纹、植被等。风水大师许少锋介绍,只有各种因素互相协调,相生相长,才能激发生旺之气,才能缔造出风水宝地。
中国古代住宅建筑的风水观念主要是基于农业村社民居而提出来的,注重住宅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强调物质世界和谐与精神感受舒畅的高度协调。到了后来,随着城市文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