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名录

合集下载

东林党(明朝末年官僚政治集团)

东林党(明朝末年官僚政治集团)

东林党(明朝末年官僚政治集团)带你了解东林党5879播放01:02东林党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

由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直到明朝灭亡,共经历近40年时间。

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

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

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

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中文名东林党外文名Donglin Party党派朋党主要成员李三才、左光斗、邹元标、赵南星主要标志东林书院主张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政治表现地主富商代言人,漠视农民权益主要事件争国本对立党派浙党、楚党、齐党、秦党、阉党产生时间明代晚期领袖顾宪成思想特点专制皇权体制外的政治结盟更多历史背景东林旧迹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败坏,封建压榨导致人民不断起而反抗。

面对政治经济困难,1573年(神宗万历元年),首辅张居正开始进行改革,在澄清吏治、改进税制、增辟财源、兴修水利和整顿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辅是首席内阁大学士,相当于过去的宰相。

明神宗十岁即位,由张居正辅政;他年长以后,对于张居正专断朝政和限制他追求声色奢侈,感到不堪忍受。

1582年(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故后,明神宗亲政,张居正的许多新政很快被废除了。

神宗统治时期,以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势力,操纵朝政,政治黑暗,军事衰败,财政拮据,而苛征暴敛益形繁重,人民反抗事件也层出不穷。

由于明朝国力渐衰,崛起于关外的满洲人也逐渐不服明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以至成为对明朝的威胁。

[1]面临这种国事日非的形势,一些知识分子发出了关心国事、改革弊政的呼声。

东林党_七君子_的节义诗创作_张永刚

东林党_七君子_的节义诗创作_张永刚

收稿日期:2005-05-16作者简介:张永刚(1977-),男,汉族,山东枣庄人。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晚明政治与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人才引进项目(200701Y J 14)成果之一。

2008年第4期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N o .4总第33期J o u r n a l o f H a i n a nR a d i o &T VU n i v e r s i t y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33东林党“七君子”的节义诗创作张永刚(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 要:天启六年(1626),在与阉党的斗争中,东林党“七君子”高攀龙、周顺昌、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周起元殉难。

他们以忠肝义胆谱写了一曲辉映史册的慷慨悲歌,表现了一腔热血,洗涤乾坤,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和节烈。

关键词:东林党;七君子;节义诗;忠贞;节烈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08)04-0001-02 天启年间,东林党议日趋白热化,党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士大夫们政见不同的论争,转而与阉党的血腥斗争。

六年(1626),高攀龙、周顺昌、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周起元,除高攀龙投水自沉外,余皆死于诏狱,时称“七君子”。

东林党人在斗争中前赴后继,为正义和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彪炳史册。

作为政治人物,他们的牺牲精神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同情,史载七君子被逮之时,引起了各地民变。

最为有名的可称周顺昌被逮之时,苏州市民爆发的“开读之变”,五人激于义而死,复社领袖张溥有《五人墓碑记》。

作为以理学治世的士大夫,他们维护道统,倡道德文章,虽不以诗才闻世,但亦不废声诗。

清人陈田感于东林党人之忠烈,首录“忠节”之诗。

余录启、祯之诗,先忠节,次遗逸,一以伸正气,一以黜忝窃;而科目之士大夫,乃夷而后之。

明末的各种党: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阉党、宣党都是谁

明末的各种党: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阉党、宣党都是谁

明末的各种党: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阉党、宣党都是谁明末的各种党: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阉党、宣党都是谁叶天君少爷谈历史 2016-11-14 12:17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主要是东林党与阉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党派之争。

1、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

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的激烈反对。

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

反对派将东林书院有关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2、齐楚浙党是明末官僚机构中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浙党﹑齐党﹑楚党的合称。

明神宗万历中期至明熹宗天启初年,这一阶段是党争的起始时期。

主要的党派有:以内阁辅臣浙江人沈一贯、方从哲和给事中姚宗文为首的“浙党”;以给事中湖广人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为首的“楚党”;以给事中山东人亓诗教、周永春为首的“齐党”。

3、昆党、宣党、秦党昆党明末朝官党派之一,其首领顾天峻是江苏省昆山市人。

宣党首领即为汤宾尹。

汤宾尹好励人才,广收门徒,士子质疑问难殆无虚日;他在党局中树赤帜二十年,世号之“汤宣城”。

秦党成员都是陕西籍的官僚。

4、阉党从英宗开始,禁制废弛,历代皇帝多有宠信宦官,形成了以大太监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为首的几大阉党集团,他们利用庞大的网络朋比为奸,欺压良善,构陷冤狱,阻塞言路,为祸长达百年之久,致使朝政昏暗、民生凋敝,将大明王朝一步步拖向倾灭的悬崖。

关于东林党人(五人墓碑记)

关于东林党人(五人墓碑记)

关于东林党人(五人墓碑记)关于东林党人(五人墓碑记)东林党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于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

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

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

他们还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等针砭时政的意见,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明末党争中,东林党的主要对立面是齐楚浙党。

万历后期,双方以争国本为首,以三案为余波,相攻不已。

天启帝时期,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齐楚浙诸党争相依附之,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

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因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

魏忠贤又使人编《三朝要典》,借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

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

齐楚浙党又造天鉴诸录,加东林以恶名,并列党人榜于全国,每榜少则百人,多至五百余人,凡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朝中善类为之一空。

魏忠贤还指使党羽制造《东林点将录》,将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加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企图将其一网打尽。

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

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历史趣谈宋石男 东林党人分权运动与明朝灭亡

历史趣谈宋石男 东林党人分权运动与明朝灭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宋石男东林党人分权运动与明朝灭亡
导语:晚明党社之风甚盛,举凡东林党、浙党、复社、几社、山左大社、望社、武林读书社、南园诗社等,大小数十家,延绵数十年。

本文单取东林党及有
晚明党社之风甚盛,举凡东林党、浙党、复社、几社、山左大社、望社、武林读书社、南园诗社等,大小数十家,延绵数十年。

本文单取东林党及有小东林党之称的复社,二者均为当时影响力最巨之“士人共同体”,其成员也有渊源相承之势。

通常学者研究晚明党社,主要集中在其党争情势、组织架构、人员生平,间及其言论行为对当时后世之影响,本文只想集矢一点,那就是晚明党社实质上乃是一种士人对中央集权的反动,也可称之分权运动。

朋友与党
若论东林党人,不可绕过朋党之论说,这是关涉到其正当性与合法性的重要问题,也可从中观察到东林党人的分权要旨。

东林中人论朋党,首要标的即是破除“党”之原罪。

东林三君之一的赵南星卸任后,在家乡设“思党亭”。

有人质疑他,因为“党”在当时绝对是敏感词,不无罪恶气息。

赵就回答说,孔子虽称“群而不党”,却也称“吾党小子”,而且在血缘中有父党、母党、妻党,在地缘上也有乡党。

党的本身,并不就是恶,换言之,结党并非有原罪。

赵的辩说并不孤单。

譬如钱一本就为结党辩护说:“后世小人,动以党字倾君子倾人国,不过小人成群而欲君子孤立耳”;高攀龙也指出,正因君子惟恐小人之目为朋党,而疏其党以避小人,才导致亡国。

因此,“君子之党盛,而小人之党散。

天下之治,治于君子之党,而非论于党之有无也”。

生活常识分享。

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生平简介

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生平简介

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生平简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学者称虞山先生。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钱谦益生平简介钱谦益清朝诗人,文学家。

于1582年出生在常熟县,就是现在的鹿苑奚浦,隶属于张家港。

钱谦益死于1664年,字受之。

钱谦益是一个文学家,个人作品有很多,比如《有学集》,《明史稿》等均很有名,有些代表作在清朝的时候被烧毁了,这也是一大遗憾。

钱谦益是一个官场子弟。

1610年的钱谦益考中了进士,然后在翰林院进修。

1621年,钱谦益作为一个主考官担任浙江省的考官人物,这一年浙江发生了一起科举作弊案件,钱谦益被卷入了这场作弊案件受到了严重的处分。

1622年,钱谦益生病于是就请了病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常熟县。

1624年,钱谦益又回到了官场,在翰林院担任编辑的工作,主要的工作是编纂。

后来受到排挤,丢了工作,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1628年,钱谦益当上了礼部侍郎,在岗位上任职没多久又再次被革职。

1641年,钱谦益和柳如是喜结连理。

那时的钱谦益59岁已经步入花甲之年,柳如是是当时有名的妓女那时的她才23岁。

36岁的年龄差距并没有阻碍他们的婚姻,结婚以后两人还育有一个女儿。

钱谦益取了老婆后还给夫人造了一座大楼房,两个人读书写字论诗享受着正常夫妻的甜蜜小日子。

1644年,李自成起义,崇祯帝死了以后钱谦益又复出当官,当上了礼部尚书。

1645年,敌兵功臣,柳如是打算带着钱谦益殉国。

两人打算投湖自尽,但是紧要关头时钱谦益走到水池边试了下水温,然后对夫人说水不冷了,不能跳。

钱谦益的夫人一心殉国打算跳水的时候被钱谦益一把拉住了。

1646年,钱谦益生了病,然后就带着夫人一起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1647年,钱谦益无缘无故就入了大牢,不知发生了何事,柳如是到处上书,表示只要让钱谦益活着,自己愿意一命换一命。

【明朝历史】东林党和三党及阉党之争:亡国的明朝政治斗争

【明朝历史】东林党和三党及阉党之争:亡国的明朝政治斗争

【明朝历史】东林党和三党及阉党之争:亡国的明朝政治斗争在万历“争国本”事件中,和万历帝抗争得最强硬的那批名儒士大夫们,后来大多成了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人,并且多是其中的中坚分子。

这“东林党”在明季政治格局中,乃是不可不书的重要一笔。

关于东林党形成的时间,一直有两说,一说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一说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两说的年份差距比较大。

其实这两说都有各自的道理,区别只在于看以什么标准来区分而已。

事实上东林党成为一个政治团体雏形,确实始自万历二十二年,但其大本营“东林书院”落成却在万历三十二年,因此这两说其实都没错,都可以说得通。

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癸巳京察”发生后,被革职还乡的大儒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与其弟顾允成开始修复始于宋代的东林书院,和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名士在那里讲学,并于“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支持他们的部分当地士绅、朝野政治人物及周边城市的乡土势力,也逐渐聚集在一起,其中以江南士人为多,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以东林书院诸人为核心的松散型政治集团,这当然会引起其他政治权利集团的注意和攻击,即《明史》所谓之“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到了万历三十二年十月,东林书院正式落成,宣布以《白鹿洞学规》为章程,其中有“四要二惑九益九损”等条款,并定下每月大会之期,此时东林势力可以算正式大成。

当时东林党人的主要对手,是万历帝身边的宦官们以及朝中的齐、楚、浙诸党,又由于到了天启时期这三党成员大多已依附于大宦官魏忠贤,所以有时这三党也会被直接划入广义的“阉党”体系。

相对而言,东林党人初期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是要求政治清明,致力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他们的成分构成也比较复杂,综合了在野、在朝的知识分子及部分地主、工商业者,因此得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遭到了和万历有近水楼台之便的内阁及宦官势力的猛烈狙击。

魏忠贤

魏忠贤

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人称“九千岁”(意谓在号称千岁的亲王之上,近于号称万岁的皇帝),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举朝阿谀顺指者但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6],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五虎[7]、五彪[8]、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蓟辽总督阎鸣泰建生祠于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宣大总督张朴建生祠于宣府、大同。天启五年(1625年)赐魏忠贤“顾命元臣”印。魏广微、顾秉谦、刘志选、曹钦程、王绍徽、霍维华、阎鸣泰、贾继春、田尔耕、许显纯等大臣,将政权拱手相让[9],甘心沦为帮凶,道德与气节沦丧[10],时人讥为“门生宰相”、“魏家阁老”。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疏颂魏忠贤[11];天启七年四月七日,袁崇焕请立生祠[12][13]。魏忠贤六十大寿,“天下督抚、总镇竞投密献、异宝、谀词。廷臣自三公、九卿……称觞者,衣紫拖金,填街塞户。金卮玉斝,镌姓雕名,锦屏绣障,称功颂德”,第一位提出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祯[14]。
同年十一月一日,诏忠贤至凤阳看坟,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师审判[17]。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18]。
忠贤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忠贤的情妇客氏、忠贤侄魏良卿俱被杀。
当时东林党人士吏部尚书赵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弹劾,但逃过一劫,于是开始大规模迫害镇压东林党人士[3],并收集东林党名录,制作《点将录》[4]、《天鉴录》[5]。天启五年(1625年),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因熊廷弼事件一案遭到弹劾,魏忠贤趁机大肆搜捕东林党人。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东林党在北京朝廷中显露了的势力几乎被消灭,时东林“累累相接,骈首就诛”,但东林党根基深厚,在北京未露面的势力仍然远远超过反对者的力量,并且东林党南方的力量几乎未被触动,这也是日后崇祯登基后东林党反扑的力量来源。

东林党

东林党

敬题泾阳先生闱卷墨宝 梁启超
举业论才事已衰,行间正气尚崔巍. 亡明未是东林罪,为有书生作党魁.
梃 击
三 大 红 丸 案
移 宫
开山元帅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书李 三才 总兵都头领二员: 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 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书赵南星 掌管机密军师二员: 天机星智多星左谕德缪昌期 天闲星入云龙左都御史高攀龙 协同参赞军务头领一员: 地魁星神机军师礼部员外郎顾大章
——《明朝那些事》
杨涟(1572年—1625年), 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明代 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 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 进士。历官常熟知县、兵部右 给事中、都给事中、副都御史。
天启四年,联合上疏劾魏忠贤,
被其诬陷下狱,受酷刑而死。 有《杨大洪集》。
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 长享太平之福,涟即身无完肉, 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不敢言求 仁得仁,终不作一怨尤字也,而 痴愚念头,到死不改。
——节选自杨涟
《告岳 进 思 想 文 化 与 科 学
为 了 后 世 的 道 德 楷 模
思 想 奠 定 了 基 础
王 夫 之 ︑ 黄 宗 羲 等 人 批 判 继 承 儒 家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 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 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 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 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 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 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 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 于我何有哉? ——《碧血录》

东林六君子

东林六君子

东林六君子东林六君子东林六君子指的是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东林党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东林党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

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天启时期,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

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

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镌刻在东林书院的大门口。

东林六君子天启年间,东林党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士大夫们政见不同的论争,转而为与阉党的血腥斗争,东林党人表现出了"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1]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五年(1625),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殉难,时称"六君子"。

杨涟折叠人物简介杨涟(1571~1625),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谏官、东林党人、政治家,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

折叠个人生平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入朝任给事中。

明朝东林党三君之一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简介

明朝东林党三君之一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简介

明朝东林党三君之一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简介本文导读: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

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当场廷杖八十,发配贵州,潜心钻研理学。

万历十一年(1582年),回朝廷吏部给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触犯了皇帝,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

以疾归,居家讲学近三十年。

天启元年(1621年)任吏部左侍郎,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

崇祯元年(1628年),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特谥忠介。

有子邹燧。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邹元标从小聪颖好学,9岁即学习儒家经书。

20岁时跟随嘉靖进士胡直出游,遍历名山大川,拜访了诸多书院,饱闻各家学说,深受影响。

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

万历五年(1577年),邹元标考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

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

反对夺情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父亲病死,首辅张居正居丧不丁忧,邹元标三次上疏反对“夺情”,奏章说:“陛下以为张居正对国家有利吗?张居正论才干虽然有所作为,学术根基却非正途;志向虽然远大,却过于刚愎自用。

他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比如州县入学的人数,限定为十五六人。

有关官署迎合他的旨意,更加减少数量。

这是选拔贤才的路子不广。

各地判决囚犯,也有一定的数量,有关部门害怕受处分,数量上一定追求有所富余。

这是刑罚实施得太无节制。

大臣拿了俸禄苟且偷生,小臣害怕获罪保持沉默,有的人今天陈述意见,明天却遭到了谴责。

这是上下言路没有通畅。

黄河泛滥成灾,老百姓有的以荒草地为家,以喝水充饥,而有关部门却充耳不闻。

这是老百姓的疾苦没有得到救济。

其他诸如任用残酷的官员,埋没杰出的人才,真是举不胜举。

臣恭恭敬敬地读皇帝的诏示,上面说道:‘朕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志向还没有确定,先生就离开了我,将使前功尽弃了。

明朝东林党争始末

明朝东林党争始末

明朝东林党争始末东林党争是指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以及其他政坛派别之间的争斗,“言事者益裁量执政,执政日与枝柱,水火薄射,讫于明亡。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在东林党之外,还有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统称为齐楚浙党(后多加入阉党),东林党争几乎是东林党与全国朋党集团之争。

从万历时代的国本之争、妖书案、明末三案、京察之争,就有东林党争的影子。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吏部郎中无锡人顾宪成因为得罪了皇帝而被革职,他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宋代杨中立主讲的无锡东林书院,开始讲学,“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常常和书院中人谈论朝政得失,他们渐渐形成了一个在野集团,被称为“东林党”,《明史·孙丕扬传》说:“南北言官群击李三才、王元翰,连及里居顾宪成,谓之‘东林党’。

”;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得到广泛支持,同时遭到朝臣、宦官的激烈反对。

同时期的浙江宁波人沈一贯纠集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结成东林党的反对派,被称作“浙党”,以官应震、吴亮嗣为主的楚党,和山东人亓诗教的齐党皆依附于浙党,其它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党派还有宣党和崑党,这些合称“齐楚浙党”。

齐楚浙党与东林党相互攻击,是为“东林党争”。

党争绵延数十年,几无宁日。

《王学质疑》提要说:“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

”夏允彝《幸存录》在“门户大略”说:“自万历以前,未有党名,及四明(沈一贯)为相,以才自许,不为人下,而一时贤者如顾宪成、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之流,蹇谔自负,每相持。

附四明者,言路亦有人。

而宪成讲学于东林,名流咸乐于趋之,此东林、浙党所白始也。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亦载:“党祸始于万历间,浙人沈一贯为相,擅权自恣,多置私人于要路;而一时贤者如顾宪成、高攀龙、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之属,气节自许,每与政府相持。

而高、顾讲学于东林,名流咸乐附之,此东林党祸所自始也。

”1593年4月(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由吏部尚书孙鑨、左都御史李世达和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主持的癸巳京察,臣僚乘机徇私毁誉,结援同党,有大批的大臣被罢免,吏部文选郎吕胤昌、给事中王三余,均被斥黜,引起轩然大波。

东林党(全集)

东林党(全集)

读书笔记
一本很尊重史实的小说。
这本书可以说是刘斯奋先生《白门柳》顾诚先生《南明史》的前传,明末的党争乱像跃然纸上,各个晚明的 大咖悉数登场,国之振兴机会一错再错过,历史不容细看,让人陷入沉思。
曾读过其它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对于东林,各种作者皆有自己的主观观点去批判去赞美去陈述关于东林书 院东林党的故事。
东林党(全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顾宪成
主线
东林
东林党
丸案
梃击案
全集
内容摘要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东林讲学之际,明朝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明王 朝风雨飘摇。此时,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围绕是否拥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条主线,在“梃击 案”“红丸案”“移宫案”中与对立各派展开激烈斗争,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接连掀起……
这是《东林党(全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第三章 第四章
1
第五章
2
第六章
3
第七章
4
第八章
5
第九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第十二章
1
第十三章
2
第十四章
3
第十五章
4
第十六章
5
第十七章
1
第十八章
2
第十九章
3
第二十章
4
第二十一章
5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01
第一章

东林党的历史名词解释

东林党的历史名词解释

东林党的历史名词解释东林党是明朝末年的一个政治团体,由一些进步有识之士组成,其中以严嵩、高拱等人为代表。

虽然他们没有像其他党派那样组成一个真正的政党,但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东林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东林党的形成背景、组织结构和主要活动等方面对这一历史名词进行解释。

一、形成背景东林党的形成与明朝末年政治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经历了万历年间思想开放、繁荣的士人文化后,明朝进入了崇尚道德、限制言论、压制异端的思想和政策时期。

废黜了弘治中兴党的继任者罢黜百官、实行大规模清洗,使得士人得不到表达自我的机会。

加之朝政渐显腐败,朝廷内外形势日益严峻,使得有志于改革的进步士人们感到失望和愤怒,于是开始组成东林党。

二、组织结构东林党并非一个有严密组织结构的政党,更像一个宗派,核心成员相互之间存在着师徒、兄弟关系。

其中的头号人物严嵩被尊称为“尊师”,他的门生和爱徒们成了东林党的核心成员。

东林党的成员不仅有从政的文官,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文人墨客,他们通过私下联络和意见交流,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团体。

三、主要活动东林党主要活跃于明朝末年的政治舞台,通过互相扶持、支持改革派门客的方式,来影响朝廷政权的决策。

他们常通过纪善、上书和游说等方式,表达对朝政的不满和对改革的渴望。

东林党以严嵩为首的一系列倡导改革的举措,如“整军备边”等。

此外,东林党成员还通过编写文章、创作诗歌等形式,将自己的观点传播给社会,从而扩大影响力。

四、历史评价东林党在历史上常被视为一个进步的政治集团,他们主张改革、反对封建主义,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很不容易的。

尽管东林党的主要成员多次被朝廷打压、排斥,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为明朝政权的稳定和进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也有人认为东林党在一些问题上过于激进,以至于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和打压,最终导致东林党的覆灭。

综上所述,东林党作为明末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组织,其历史名词的解释与其形成背景、组织结构和主要活动密切相关。

历史趣谈:东林党的开山鼻祖顾宪成:顾宪成与东林党

历史趣谈:东林党的开山鼻祖顾宪成:顾宪成与东林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东林党的开山鼻祖顾宪成:顾宪成与东林党导语: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

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

江苏无锡人,在1580年(万历八年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

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

江苏无锡人,在1580年(万历八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

牛逼之处:忤逆皇上,更换首辅,削职为民后居然能操纵朝廷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

如果说一个从五品官员忤逆皇帝的意愿,跟内阁首辅(权力仅次于皇帝的最大官员)对着干,竟然决定自己顶头上司的人选(正二品),而且竟然取得胜利,这在皇权决定一切的明朝恐怕是天方夜谈吧?然而顾宪成这个牛人竟然做到了。

事情要想说清楚,先得说说“争国本”事件。

所谓争国本,就是立太子,决定以后谁当皇帝这个国家的根本问题。

一人命运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可惜太长的时间都是这种体制。

如果太子是个低智商的人,国家怎么可能富强?可惜的是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低智商的皇帝,尤其明朝一些皇帝的智商,那是相当的低!当时万历同志有三个龙种,长子朱常洛当太子是正统。

朱常洛9岁时,大臣们为了江山巩固,上书要求册立他为太子,但是万历同志不愿意。

万历喜欢郑贵妃,架不住枕边风常吹,就有想立郑贵妃生的三皇子朱常洵为太子的念头,却找不到废长子的理由,于是就采取“拖”的战术。

万历心里怎么想,大臣们岂能猜不出?让一个女人操纵国事,坏了规矩,我们这些读了几十年书好不容易才熬到现在位置的大臣岂不都是吃干饭的?于是大臣们冒着降级、罚款、撤职的风险一封接一生活常识分享。

明亡后投靠满清的东林党都有谁?

明亡后投靠满清的东林党都有谁?

明亡后投靠满清的东林党都有谁?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东林党讲起
道理来比谁都高尚,结果满清以来一个接着一
个的投降。

那么,当时投靠满清的东林党人都有谁呢?除了水太凉的钱谦益,我只知道有个复社的侯方域,参加了满清的科举,其他东林党呢?都有谁当了满清的奴才,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单?
对了,不是有个贰臣传吗,看看里面谁是东林党,不就解决了吗
贰臣传甲卷七十八
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
久(王鳌永),王正志,徐一范徐勇,郝效忠,
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刘武元祖
可法,尚可喜,洪承畴,刘芳名,李国英,张
勇,祝世昌鲍承先,王世选,祖大寿,祖泽润,
祖泽洪,邓常春,耿仲明,全节,吴汝玠,宋
权,王宏祚,李化熙,任浚曹溶,卫周允(避
雍正名讳,本名应为卫周胤),李鉴,胡茂祯,
高弟,孔希贵,张烜徐起元,贾汉复,张天禄,
张天福,马宁,常进功,卢光祖高进库,霍达,
吴六奇,陈世凯,田雄
贰臣传乙,卷七十九
孙得功,马光远,沈志祥,谢升,金之俊,胡世安,田维嘉,沈维炳,房可壮,刘汉儒,黄图安,高斗光,王永吉,王铎,王无党,左梦庚,许定国,赵之龙,粱云构(梁云构),刘良佐,刘应宾,苗胙土,张凤翔,吴伟业,夏成德,冯铨,李若琳,谢启光,孙之獬,李鲁生,吴惟华,土国宝,鲁国男,陈之遴,刘正宗,周亮工,钱谦益,魏管(魏琯),潘士良,李犹龙,王之纲,任珍,梁清标,党崇雅,卫周祚,戴明说,刘余佑,龚鼎孳,刘昌,孙承泽,熊文举,薛所蕴,李元鼎,傅景星,叶初春,张若麟,唐通,董学礼,骆养性,陈之龙,柳寅东,方大猷,陈名夏,高尔俨,张忻,张端,白广恩,南一魁,张缙彦,孙可望,白文选。

明朝掘墓者—东林党

明朝掘墓者—东林党

明朝掘墓者—东林党[明]孙承宗(2) 讲稿,[曹魏]☆陈群(4)整理东林党是一个奇怪的团体,中国古代士人常说:君子群而不党,但是东林党人却动则吾党自称,似乎惟恐他人不知道他是东林党估计主要是碰上了三个好皇帝,一个不爱搭理人的万历,一个还没来得及管事就挂了的泰昌,一个木匠天启,若是换在崇祯时,估计东林党人早就被赶走了!谈到东林党,首先要介绍几个教父级的人物:第一必然是首席教父顾宪成南直隶无锡人,1550年生,万历四年,中了解元,但是之后的会试不理想,排名不是很高,就是个二甲进士!顾宪成为官之初,非常之讨厌张居正,他拒绝他人邀请他一起为张居正歌功颂德,同事担心他会被张居正戴小鞋,把他的名字添上,顾宪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去掉了自己的名字。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为东林教父的顾宪成也是个非常清高的人,可想而知,东林的精神真是一脉相承。

赵南星就是日后天气朝的东林党党魁之一,而另外两人也与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正史上的评价是这次京察是非常正直的,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东林党排除异己的一次京察。

东林党借此罢黜了一批与内阁有关系的官员,换句话说,就是和时任内阁首辅,不怎么爱聊东林的王锡爵有一定关系和交往的官员之后,王锡爵与顾宪成有了第一次交锋时吏部尚书至仕,顾宪成提交了一个名字陈有年!陈有年是顾宪成的好友,但是万历和王锡爵都不怎么待见。

但是结果是,吏部尚书—陈有年,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文选司郎中竟然击败了当朝老大和老二,万历二十二年(1594),当朝首辅王锡爵估计为万历挡言官子弹挡累了,至仕万历便叫吏部理几个候选首辅名单上来很奇怪的是,时吏部尚书陈有年等人,基本不管事,整个吏部只有顾宪成一人积极。

但是顾宪成把7人名单提上去的时候,万历二话不说,就把顾宪成赶回老家去了!原因无他。

只因为推荐的第一个人就是当年因立太子事,搞的万历七荤八素的王家屏!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回老家了,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但是不要以为顾宪成就此没用了,之后万历的几个首辅的升降基本都与他有关沈一贯、方从哲、王锡爵被他当做木偶玩。

【史学纵横】你知道明代的东林党人吗?

【史学纵横】你知道明代的东林党人吗?

你知道明代的东林党人吗?
无锡东林书院
明朝晚期,坚持士人气节的顾宪成、高攀龙等在家乡无锡的东林书院聚众讲学,还经常评论时政。

朝中的一些官员遥相应和,东林书院影响日见扩大。

他们忧国忧民,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时政,希望有所作为,被称作“东林党人”。

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一批正直的大臣纷纷响应。

利用皇帝信任,魏忠贤罗织罪名杀害杨涟等,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并拆毁了东林书院。

但东林书院大门口的对联却流传至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佥都御史张凤翔(罢官)
右佥都御史程绍(罢官)
右佥都御史王洽(罢官)
右佥都御史李若星(罢官)
左通政使刘宗周(罢官)
太常寺少卿沈应奎(罢官)
吏部郎中夏嘉遇(罢官)
吏部郎中邹维琏(罢官)
户科给事中薛文周(罢官)
兵科给事中萧基(罢官)
湖广道御史刘芳(罢官)
江西道御史方震孺(罢官)
福建道御史魏光绪(罢官)
四川道御史练国事(罢官)
翰林院简讨顾锡畴(罢官)
翰林院庶吉士郑鄤(罢官)
吏部员外郎周顺昌(下狱死)
吏部员外郎张光前(罢官)
吏部员外郎孙必显(罢官)
礼部主事荆养乔(罢官)
刑部尚书王纪(罢官)
兵部右侍郎孙居相(罢官)
兵部右侍郎李邦华(罢官)
兵部右侍郎刘策(罢官)
兵部右侍郎何士晋(罢官)
右佥都御史徐良彦(罢官)
右佥都御史周起元(下狱死)
大理寺少卿惠世扬(?)
太仆寺少卿周朝瑞(下狱死)
河南道御史袁化中(下狱死)
福建道御史李应升(削籍)
陕西道御史蒋允仪(下狱死)
山东道御史黄尊素(下狱死)
浙江道御史夏之令(下狱死)
刑科给事中解学龙(罢官)
刑科给事中毛士龙(罢官)
工科给事中刘懋(罢官)
尚宝司丞吴尔成(罢官)
光禄寺少卿丁元荐(罢官)
广西道御史游士任(罢官)
东林党名录
职务姓名阉党当政时结局
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死后遭阉党追论,被夺封诰)
大学士叶向高(辞职)
吏部尚书赵南星(辞职)
左谕德缪昌期(下狱死)
左都御史高攀龙(自尽)
礼部员外郎顾大章(下狱死)
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下狱死)
浙江道御史房可壮(下狱)
福建道御史周宗建(下狱死)
左副都御史杨涟(下狱死)
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下狱死)
礼部主事贺烺(贬官)
尚宝司少卿黄正宾(罢官)
左佥都御史程正己(罢官)
左通政涂一臻(罢官)
礼部尚书孙慎行(罢官)
刑部尚书王之寀(下狱死)
内阁中书汪文言(下狱死)
大学士刘一燝(罢官?)
大学士韩爌(罢官)
大学士孙承宗(由于学生是皇帝,而皇帝对其极信任,但皇帝禁不住阉党的烦扰,罢官)
吏部尚书周嘉谟(罢官)
吏部尚书张问达(下狱死,破产)
云南道御史李日宣(罢官)贵来自道御史张慎言(罢官)山西道御史侯恂(罢官)
云南道御史胡良机(罢官)
四川道御史宋师襄(罢官)
操江右佥都御史熊明遇(罢官)
南京广东道御史王允成(罢官)
南京吏部郎中王象春(罢官)
南京山西道御史黄公辅(罢官)
南京工科给事中徐宪卿(罢官)
左都御史邹元标(罢官)
右都御史曹于汴(罢官)
礼部尚书王图(罢官)
刑部尚书乔允升(罢官)
工部尚书冯从吾(罢官,自创书院遭毁)
吏部左侍郎陈于廷(罢官)
左春坊左谕德钱谦益(罢官)
户部左侍郎郑三俊(罢官)
礼部右侍郎张鼐(罢官)
光禄寺少卿史记事(罢官)
光禄寺寺丞李炳恭(罢官)
翰林院修撰文震孟(延杖,罢官)
翰林院简讨姚希孟(罢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