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画三大才子

合集下载

木心(素材)

木心(素材)

木心木心(1927年2月14日 --- 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

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1982年定居纽约。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是陈丹青的导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先生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

1948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是林风眠的学生。

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

1950年代起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

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于1971年被逮捕入狱,原先他自订的二十二册文学作品也都被查抄。

出狱后继续从事美术工作。

他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

[1]1982年起前往美国纽约定居,继续其绘画及文学创业。

当时,木心的诗歌已经有脱离现代诗的端倪。

80年代他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写作俳句,1986年于台湾出版《琼美卡随想录》,首度发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响了日后台湾的自由句发展,与隐地并列为自由句的先驱。

此后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等在内的十余部作品。

他还曾在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画家。

此外,他还于1989年至1994年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陈丹青等。

2005年他受家乡乌镇的邀请回国定居。

2011年10月因肺部感染住进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同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该医院病逝。

[2]美术作品《塔中之塔》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

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一、近现代中国画艺术(一)海上画派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繁荣,在此云集的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但居主流地位的则是“海派”群体。

“海派”画家善于将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绘民间奇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代表人物是“海上三任”(即任熊、任薰、任颐),以任颐为高峰;后期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颐、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1、任颐任颐,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他擅长花鸟画和人物画,与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他的人物画,早年师法陈洪绶,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晚年吸收华喦笔意,更加简逸灵活。

他的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他的代表作品有《蕉荫纳凉图》、《酸寒尉像》、《紫藤翠鸟图》等。

他的绘画风格体现了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结合,雅俗共赏反映了这一时期市民阶级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要求。

2、吴昌硕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他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牡丹、松树、荷花、水仙等。

他的作品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

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接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

用色上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浓艳。

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关于卢辅圣的介绍

关于卢辅圣的介绍

关于卢辅圣的介绍卢辅圣1949年生,浙江东阳人。

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朵云》、《书法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及美术理论。

作品有中国画《旧游》。

连环画《钗头凤》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藏于中国美术馆。

1简介卢辅圣,别署卢甫圣,齐号蓬莱鹿器室、差毫室、天钥楼。

1949年生,浙江东阳人。

编审。

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朵云》、《书法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及美术理论。

作品有中国画《旧游》。

连环画《钗头凤》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藏于中国美术馆。

出版有《天人论》、《书法动态论》、《卢辅圣人物画集》。

发表论文《历史的“象限”》;主持编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或套书。

与汤哲明合作论文:百年山水画与中国现代艺术思潮,现任上海朵云轩总经理。

现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书法》、《朵云》、《艺术当代》等刊主编。

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擅书画,工诗词,兼治美学理论。

作品参加过国内外多次联展或个展,并被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多处公私藏家所收藏。

发表过书画作品数十件,论文近百篇,出版了连环画册、国画册、理论专著等单行本20余种。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油画《关键时刻》,国画《先秦诸子百家图》、《无题》,连环画《新邻居》、《钗头凤》,论文《传统中国画的思维性格》、《绘画对象的位移》,专著《天人论》、《书法生态论》、《中国文人画通鉴》。

主编了《中国书画全书》、《中国画历代名家技法图谱》、《现代设计大系》等十余部大型书籍。

2学术理论卢辅圣在理论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球体说”,轰动了当时的中国画坛,18年后的今天,依旧能够感觉到它的影响力。

简述上海画派的艺术特色

简述上海画派的艺术特色

简述上海画派的艺术特色摘要:一、上海画派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上海画派的主要艺术特色1.融合中西绘画技法2.注重表现现实生活3.创新构图和色彩运用三、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四、上海画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正文:上海画派,作为中国近现代画坛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繁荣于民国时期。

它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上海画派的艺术家们积极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强调表现现实生活,创新构图和色彩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上海画派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上海画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吸引了众多西方艺术家和艺术流派。

这些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为上海画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随着民国时期的到来,上海画派逐渐崛起,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画家,如吴昌硕、刘海粟、徐悲鸿等。

他们致力于探索中西绘画的融合,将西方的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技法融入中国绘画,推动了上海画派的发展。

二、上海画派的主要艺术特色1.融合中西绘画技法上海画派的艺术家们充分借鉴西方绘画的技法,强调光线、色彩、空间等表现手法,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他们把西方的写实主义与中国画的意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上海画派的画家们关注社会现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生百态。

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

3.创新构图和色彩运用上海画派的画家们在构图上打破了中国画的传统格局,更加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空间感。

在色彩运用上,他们大胆尝试,将西方色彩理论融入中国绘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三、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吴昌硕、刘海粟、徐悲鸿等画家是上海画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吴昌硕的梅花、刘海粟的山水、徐悲鸿的马等,均为上海画派的代表作品。

四、上海画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上海画派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

民国三大美女画家佳作欣赏

民国三大美女画家佳作欣赏

民国三大美女画家佳作欣赏民国三大美女画家佳作欣赏民国时期的画坛上有三位绝色才女,风流才女陆小曼,娟秀清丽的吴青霞,高贵优雅的周炼霞。

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又都是首批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活跃在海上画坛。

今天,三位昔日美女画家的书画作品仍旧受到不少藏家的青睐和追捧。

她们的才华与风姿时常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下面我们就欣赏下三位才女的佳作。

(本文转自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组图:民国三大美女画家的艺术作品欣赏》)风流才女陆小曼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

世所传扬的才女,以与民国诗人徐志摩结合而被世人广泛认知。

陆小曼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

除此之外她还是个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

陆小曼作品欣赏:“龙城女史”吴青霞吴青霞(1910--2008),学名吴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

江苏常州人。

为江南收藏家、鉴赏家吴仲熙先生之女公子。

1934年与李秋君、周练霞、陆小曼等组成中国女子书画会。

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作品《万紫千红》入选日本《世界名画集》。

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杭州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主要作品《万紫千红》、《腾飞河海入云霄》、《腾飞万里》等。

出版有《吴青霞画集》。

吴青霞作品欣赏:“金闺国士”周炼霞周炼霞(1908-2000),著名国画家,擅长仕女人物和花鸟,工诗词,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书画院首批女画师之一。

周炼霞品貌双全,高雅风致,人称“金闺国士”。

周炼霞作品欣赏:。

刘海粟作品全集,让你一次看个够!

刘海粟作品全集,让你一次看个够!

刘海粟作品全集,让你一次看个够!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

汉族,江苏常州人。

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

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

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

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

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

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刘海粟黄山奇峰图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

刘海粟 1976年作荷花1914年,年仅19岁的刘海粟在自己创办的上海美专破天荒地开设了人体写生课,最初只聘到男孩为模特儿。

1917年,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陈列人体习作,某女校校长看后谩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 一时舆论界群起而攻,刘海粟则干脆以“艺术叛徒”自励。

刘海粟 1978年作天平观朝晖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受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并出席日本帝国美术院第一次美展开幕式,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刘海粟 1981年作黄山1920年10月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本参加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和日本画家藤岛武二、满国古四郎、桥本关云等交游论艺,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

回国后,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成为当时国内美术最高学府,并著有《米勒传》《塞尚传》,介绍西洋艺术,颇有影响。

1927年受军阀孙传芳迫害通缉,逃亡日本。

朝日新闻社曾为他在东京举行画展。

刘海粟 1978年作溪山鸿蒙图1929年刘海粟赴欧洲考察美术,遍访法兰西、意大利、瑞士等国名胜,三年间创下近百幅美术作品,曾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蒂勒黎沙龙,受到巴黎美术界好评。

程悦 素材整理——木心

程悦 素材整理——木心

木心简介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

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82年定居纽约。

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2014年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温故》第二辑纪念专号,首次发表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灯(序)》。

2015年11月,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

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

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担任。

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

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

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

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

[3] 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由他的弟子陈丹青书稿整理出版),较为可信。

(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3]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940年代末任教于杭高,鼓励学生在音乐、美术上努力追求。

(据《同情中断录》)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关于吴湖帆的介绍

关于吴湖帆的介绍

关于吴湖帆的介绍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

江苏苏州人。

擅长中国画。

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

作为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现象。

吴湖帆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

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善于画没骨荷花,婀娜绰约,创有新格. 吴湖帆名倩,本名万,号倩庵、东庄,别署丑簃、翼燕。

斋名梅景书屋。

生于1894年卒于1968年。

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

他家世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其宅为明代金俊明“春草闲房”旧址。

自幼受家庭薰陶,拜陆廉夫学画,赴上海后办书画事务所、正社书画会。

39年设梅景书屋招生授徒。

他生于甲午年,便和梅兰芳、周信芳、范烟桥、汪亚尘等二十人,结为“甲午同庚会”。

在花甲60寿辰时,设宴“万寿山”,饮“千岁酒”,制纪念章,章有图文“千里马”,午年属马,极具巧思。

后以军阀混战,避乱迁沪,卖画为生。

解放后,1964年,我国试放第一颗原子弹,他看了几次记录片,又看到彩色照片,就用平时点染烟蟑妙笔,绘成《原子弹放射图》,在画展上展出,解放军参观时,在意见簿上提出要求:“请把这幅画制版,印为宣传品,以供群众购赏”。

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新中国成立,备受礼遇。

其代表作有《峒关蒲雪图》、《庐山小景》、《写米芾诗意》、《芙蓉映初日》吴湖帆半江红树成扇等。

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

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对明末董其昌下过一番工夫,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画风不变,骨法用笔,渐趋凝重。

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

【最新推荐】刘海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刘海粟作品特色风格-实用word文档 (4页)

【最新推荐】刘海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刘海粟作品特色风格-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刘海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刘海粟作品特色风格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 --- 1994年8月7日),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擅长油画和中国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海粟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刘海粟个人介绍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 --- 1994年8月7日 ),名:盘,字:季芳,号:海翁。

祖籍中国安徽省凤阳,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

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擅长油画和中国画。

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立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

在中国首先使用裸体模特教学,引起争议。

191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举办个人画展,并创办《美术》杂志。

1926年,上海美专因裸体模特问题被封闭,本人被以学阀罪名通缉。

1927年旅居日本,1929年后又赴法国、瑞士、东南亚等地作画和展览。

1931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个人绘画展。

1943年回国复任上海美专校长。

1952年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1979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

1994年8月7日逝世于上海。

另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

七十余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国画创作博取传统精英而不泥古,注重写生,师造化而又欺造化,擅山水、花鸟、走兽,喜作泼墨泼彩法。

画风豪放奇肆,苍莽劲拔,醇厚朴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刘海粟与徐悲鸿之恩怨刘海粟与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两位巨匠,也有过一段师生情缘。

但两人在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那场论战,回响十分深远,波及数十年後的中国画坛,以致影响到各自的门人和亲属。

民国海派三美:周炼霞吴青霞陆小曼作品

民国海派三美:周炼霞吴青霞陆小曼作品

民国海派三美:周炼霞吴青霞陆小曼作品导语:“海派三美”周炼霞、陆小曼与吴青霞。

这三位美女画家,在当时上海画坛那是名门才女。

风姿绰约,艺压群芳。

周炼霞高贵优雅,陆小曼蕴藉风流,吴青霞娟秀清丽。

“金闺国士”周炼霞周炼霞1908年生于湖南湘潭,号螺川,室名螺川诗屋,忏红轩。

她自幼才情绝佳,姿容艳丽。

14岁随郑凝德学画,17岁师从晚清四大词家之一朱古微学词。

周炼霞是海派著名女画家,同时也是近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和词人。

著有《嘤鸣诗集》《学诗浅说》《螺川韵语》等。

周炼霞是和陆小曼是同样性格的人,年轻漂亮,才艺双绝,且为人热情坦荡,不拘小节。

在豪门显贵,书画名流中交际往来游刃有余。

惹得各方名士,争先追捧。

周炼霞20岁便已风华绝代于上海滩。

并有“炼师娘”之艳称,每天媒体小报亦趋之若鹜,争相报道其交际中的艳闻轶事,面对这些流言蜚语,她均一笑置之。

以记录民国掌故著称的郑逸梅先生,就是一见到周炼霞便惊为天人,举措失当,乱了方寸。

称赞周炼霞体态清丽宛转,似流风回雪,真乃女画家中第一美人。

周炼霞诗词才情绝高,所作诗词清新脱俗,依韵宛转,诗词中既有闺中帘垂低幕之低唱,“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

”亦有“酒暖千秋岁,帘卷东风第一枝,花与人同醉。

”等须眉之气,其诗词中佳句如“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常为友人圈中交口传唱,众人皆慕其才。

诗坛名宿冒鹤亭,德高望重对周炼霞垂爱有加,对其诗词佳句更是在众人面前推崇备至,屡屡赞不绝口。

许效庳乃诗界狂人,常以白眼视人,不入眼者多之。

唯与周炼霞相见甚欢,诗词歌赋谈吐甚是投机。

并称:“画苑中人,论诗词,周炼霞第一,愧杀须眉。

”更有人赞赏她的词:“咳吐珠玉,可以乱漱玉之真言,所作之词,高妙绝哉,可以和李清照媲美。

故人送雅号'金闺国士’。

”周炼霞才思敏捷,与友人唱酬,佳句常随口而出,博得众人喝彩连连叹服不已。

一次裱画大师刘定之做寿,绘像征题。

众人皆推名宿冒鹤亭执笔题之,然他觉的装裱匠人所持技艺,难以用典,为此犹豫不决。

中国近代画家吴作人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画家吴作人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画家吴作人生平简介吴作人,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画家吴作人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吴作人简介吴作人简介中的大半生都是关于绘画,而他本人就是中国的大画家。

在吴作人简介中,他的绘画生涯一直在寻求一种独特的方式,他不甘于临摹,那就选择创新。

在绘画的道路上,创新的成功意味着引领,吴作人就是这样的画家。

吴作人之前是学习建筑的,之后进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画家之路,并且他的师傅是徐悲鸿,起点就不低啊。

在吴作人简介中,他光辉的称号有一堆,他也确实是一位有料的画家。

吴作人选择艺术这条路的年代是五四运动那会儿,那时候中国的文化和社会都受到巨大的冲击,而受到冲击最深的就是年轻的学生团体。

绘画是不分国界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放弃自己国家的绘画风格,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样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让他们更好地体现在画作中呢?吴作人一直在探索这儿问题,他还在1930年的时候,游学欧洲,在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他的绘画风格综合东方意蕴和西方的写实主义,备受导师的赞扬。

但是在1935年吴作人写给友人的信件中,他并没有寻求到最好的融合的方式,他倾诉自己的苦恼,承认空间和时间还有地域对于绘画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所以在之后的画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吴作人的油画中透露着中国的艺术气息,国画中也有着西方的感觉。

吴作人想要做中国绘画的创新者,七十多年的探索他做到了。

吴作人画什么吴作人画什么?作为我国的大画家之一,吴作人的画作一直在创新。

通览他的画作会发现他的国画很棒,但是又很精通油画。

若是单个物体来说,吴作人最擅长画的是熊猫,其次是骆驼和牦牛。

学有所成的画家都是热爱生活的,因为他们要比平常人更投入的去感受,才能在画作中体现出这种情感和细节。

吴作人画什么?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专门画素描和油画。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展开全文二十世纪中国十大画家主流排名: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李可染、傅抱石、张大千、石鲁、吴冠中。

第一名: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屏》是齐白石一生中画过的最伟大最重要的画作。

它的著名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山水十二屏》目前存世可见两套,另一套藏于博物馆;集合齐白石山水画的全部造诣,每屏上均题有自作诗,且钤盖齐白石常用印,可谓“诗书画印”四绝俱全。

作品流传收藏过程清晰有序,当年齐白石画赠给民国北平名医陈子林,五十年代转至齐白石女弟子郭秀仪与黄琪翔夫妇秘藏,历经“文革”至八十年代由现藏家接棒珍藏至今。

《山水十二屏》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展览著录累累,已发现二十余次,最重要的如1954年中国美协在故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1955年国家拍摄纪录片《画家齐白石》,1958年苏联展览文化馆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览会”。

“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题拍卖中,有4件拍品此前被设定为估价待询。

几年前曾有机会上拍却最终被意外撤下的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屏》呈现在全球藏家面前。

“海派四杰”任伯年

“海派四杰”任伯年

“海派四杰”任伯年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3期人物简介任伯年(1840~1896)名颐,是近代著名画家。

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亦作晓楼)。

籍贯,浙江山阴人,并非上海人。

为避免被造假,即便十五六岁在上海卖画,他的画署款多写山阴任颐。

任伯年的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

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

主要成就晚清民国时期,著名花鸟画家和人物画家,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

任伯年的主要成就是在于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

其线条简练沉着,有力潇洒。

他常画钟馗,他笔下的钟馗心胸磊落,不怕鬼,不信邪。

他的花鸟画,总是把花与鸟连在一起,禽鸟显得很突出,花卉有时只作背景,整个画面充满了诗的意境。

任氏一门中绘画杰出者亦有之,后有“三任”之说(指其叔伯辈的任薰、任熊),但成就最大的无疑当属任颐。

“海派”代表性人物之一任伯年精于写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

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人。

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

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可谓神形毕露。

任伯年的花鸟画更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

后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任伯年的山水画创作不多,早年师法石涛,中年以后兼取明代沈周、丁云鹏、蓝瑛,并上追元代吴镇、王蒙,以纵肆、劲真的笔法见长。

鼎盛时期19世纪80年代是任伯年创作的鼎盛时期,创作题材上范围扩大了,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用隐晦的手段寄寓深情。

90年代,数量很多,但从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没有超出80年代,但艺术手法上则更加熟练、大胆、概括,特别是花鸟画,达到“炉火纯青”的佳境。

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

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

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出版多部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木心生平简介木心简介到底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陈丹青大师,那么木心就需要好好介绍一下了,木心是陈丹青的导师。

木心的本名其实是孙璞,被视为深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

因此,木心简介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普及性意义。

木心,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浙江乌镇,本名孙璞,我们一直称呼的木心是他的笔名,取自于佛语说法,“木铎之心”,但木心先生后来又指出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画集,心字笔画发散之意。

1946年,木心进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之后又在杭州国立艺专继续学习研究中西方绘画。

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心先生被捕入狱,活活地被监禁了18个月,手指也被折断了三根。

虽然之后木心先生得到平反,但之前的所有作品都被烧毁了。

1982年起,木心决定长居美国纽约,常常前往南北欧国家,继续深造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3年,木心在林肯中心举办了个人水墨画展,次年他还在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甚至在2002年,木心还举办了全美巡回展。

直到2011年12月21日,八十四岁的木心于乌镇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木心不仅在美术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文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出版了16本小说、诗歌和散文,至今还有大量遗稿来不及出版。

木心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而且是20世纪中国第一位画家有作品被该馆收藏,以上就是木心简介了。

木心的妻子对于木心妻子是谁,很多人都很关心,那么木心妻子是谁呢?其实木心这一生根本没有结婚,从哪里来的木心妻子呢!木心从小就喜爱文学,10岁的木心在家庭聚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写诗就要像杜甫那样才叫诗”,而当时的长辈听到后都只是笑笑,觉得童言无忌罢了。

因为木心与矛盾是远房亲戚,后来矛盾留下一屋子的欧美文学经典,当时的木心一颗心都扑在了上面。

画艺网:一门三杰,均是现代艺术界高人

画艺网:一门三杰,均是现代艺术界高人

一门三杰,均是现代艺术界高人一门三杰,均是艺术界大咖。

著名画家、岭南画派大师司徒奇之子司徒乃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夫人前往上海看望司徒汉的时候,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司徒汉住哪里。

司徒郁有五个子女,除了司徒乔是画家,其他兄弟也并不逊色。

其中司徒杰是雕塑大师,亦是新中国最早的城市雕塑开创者。

而司徒汉则是当时名动大上海的指挥家,中国合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司徒杰(1920-2005)中央美术学院雕刻系老教授。

青少年期受哥哥画家司徒乔的影响和指导,决定学习雕塑。

1937年考入北平艺专雕塑系师从王临乙先生,1939年赴新加坡向德籍雕刻家杜迪希KarlDudige 学雕塑。

1941年在仰光拜教授曾竹韶先生为师。

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

1948年起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后中央美术学院),直至退休。

司徒杰历任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员,加拿大安大略省美术学院特聘驻院艺术家。

多次应邀赴美国费城大学、康乃尔(Cornell)大学等讲学。

受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持司徒杰雕塑教学工作室,中央美院主持第一工作室。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教学期间对中国古典和民间雕塑做过深入研究,搜集大量资料,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做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白求恩纪念像》,分别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白求恩广场,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医院广场和白求恩墓地,获首届全国城雕优秀奖。

司徒汉(1923-2004)音乐指挥家,中国合唱事业的开拓者及奠基人之一,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及社会活动家,广东开平人。

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毕业于中央乐团苏联专家合唱指挥班。

后历任上海合唱团团长、指挥,上海乐团团长、指挥、名誉团长,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

曾担任清唱剧《矿山烈火》和《幸福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以及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本文导读:“海派”一词最早出现在《太平洋画报》。

也称海上画派,清代末期形成并兴盛于上海的中国画流派。

它根植于中国的传统绘画: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也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同时,它又受到西方绘画影响:上海成为“五口通商”之一(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并且自1843年11月起,英国、美国、法国先后在上海建立了租界,导致大量海外商品流入,西方绘画大规模立足上海,形成冲击力量。

它坚持本土,但又主动在域外寻找发展动力,完全体现中国绘画史上的上海城市意识。

海上画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它所处的这座城市在中国近代时尚的地位相匹配。

上海的“开埠”,孕育、造就并锤炼了海上画派的无可取代的影响力。

(二)海派画家并不只是上海本土画家,大多以江浙籍为主体。

当时上海的发展为画家提供了生存甚至致富的条件。

所以,画家们纷沓而至。

可以说,当时海上画派创作风格迥异,呈现百花齐放的形态。

其原因也因为上海这个大都市审美的复杂性。

上海有新兴的资本家,有巨商,有洋行的买办,有愚公的旧官僚,有新兴的知识分子,有家产殷实的工商地主等等,他们是有着不同经历和审美的买方,更是画家的衣食父母。

中外、新旧的审美,各阶层的审美,构成了迥异的买方主张。

他们的兴趣和审美需求,决定着画家画什么。

为此参差不齐的审美需求,成就了海上画派可俗可雅的结果。

同时在形象、色彩、构图等方面也出现新的探索。

而同时西方绘画大规模东来的立足点在上海,对传统的中国绘画造成了冲击。

在雅俗间周旋自如,把中西结合或称“洋为中用”的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

这对于来上海发展的画家,是极大的考验。

随后,从最初的上海以谋生计的画家群,发展成一个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庞大画派,从最初迁就、讨好买方到用自己独特的审美和鲜明的艺术改变来买方,使买方心诚悦服地接受画家的审美。

正式一批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作方法,并以此声名卓著的大画家,促成这一结果。

绘画理论

绘画理论

绘画理论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

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形的繁简变化。

7、明暗与调子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

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光、灯光(人造光)。

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

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A :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

这就是三面。

B :五调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

是体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

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的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

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

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

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

当然实际画起来,不仅仅是这五的调子,还要更丰富。

但在初学时,我们起码要把这五种调子把握好。

在画面中树立调子的整体感,即画面黑、白、灰的关系,运用好这几大调子来统一画面,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必须以可视的现象反映生活。

依靠形象的感染力打动观者的感情,去达到教育的作用。

因此,素描基础训练必须首先培养和发展学生视觉的观察能力。

只有看的正确,才能达到画的正确,深入生动的表现,依赖于敏感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依赖于对被描绘对象的深入理解。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对对象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和印象,尽管这一印象感觉比较新鲜,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粗浅的印象来作画,那就会被对象表面和偶然的细节所迷惑,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而造成画面的种种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油画三大才子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1982年,陈丹青出国前夜一九六〇年九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立,属上海市高教局和文化局双重领导,设五年制本科,校址在陕西路。

日后当我与葆元景山相熟时他们都说起那时经常从我家门口走过,有时到下面看电影。

美专的油画和雕塑系主任为涂克。

油画系教师有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张隆基、颜文粱、张充仁、周方白、孟光等。

首届油画系学生十五名,著名的三大才子是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飞。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1944-),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本科油画系,后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艺术指导。

198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画部主任,1985年开始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组负责人,1988年移居美国,长期从事西洋画、中国水墨画的研究创作,作品曾展出于国内及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并获多种创作及出版奖项。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出版《夏葆元绘画作品选》等。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手机进入绘画1 120cmcm×90cm 2005年葆元以其才艺出众修养深厚而得画界推崇,更被一大批在野绘画爱好者公认为是才子中的才子,他不甘于当时流行的苏派画风而早早在残纸破页中寻出欧洲艺术的真谛。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江南堂屋60cm×50cm 2014年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废弃的面粉厂60cm×50cm 2014年比葆元大一岁的魏景山似乎从来都没有决心化全部的精力去绘画,他的心思好像永远都脱不了音乐。

记得八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到他家玩,他刚练全了老柴提协的第一乐章,兴致勃勃地一定要拉给我听。

就是以后到了美国,生活管生活,钢琴还得买上两架才舒坦。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六三年从预科毕业转入大学部的排行老三陈逸飞比葆元又小了两岁,他的古典音乐修养和葆元景山的相比几乎是零,凭我的印象,逸飞在七十年代末的最大音乐爱好就是听邓丽君。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魏景山作品上海美专的五年过去,恰逢成立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美专的油画雕塑系师生成了创作室成员,当时全室创作人员为三十六人。

其中油画组十一人,原本是老师的有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张隆基,原本是学生的有邱瑞敏、邵隆海、魏景山、程偕华、陈逸飞、刘耀真、王永强。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夏葆元,清高而从不会钻营拍马,怀才而不遇的文人,他似乎生错了时代,他因其性格而造成在那个社会中不得志的遭遇,毕业时被嫉贤妒能的红色领导分配到工艺美术研究室任艺术指导,与专业绘画脱节。

除了七一年底被选为参与“黄河组画”创作外,到约八十年代初那么漫长的岁月一直无缘参与题材性的油画创作。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于是,葆元便攻于素描,犹如肖斯塔科维奇无法写自己的交响曲而攻于四重奏一般。

葆元的素描信手而来仰或只是一种闲聊,仰或只是生活日记,处处可见他的才气,笔笔但见他处世淡然之性格。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在他家中谈着谈着他会拿起笔来(需与他单独相处的时候),在他那几本蓝布封面的写生簿里有我的画像,也有那幅陈丹青据说已找不到了的他的那张素描。

七十年代后半期的我几乎每周两三个晚上都在葆元那里度过,有时和他一起走去旭东家陪他俩画连环画。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丹青画《夏葆元画像》在他们合作创作连环画“鲁迅和他的青少年时代”之前,我和葆元旭东三人去绍兴等地收集素材,每天用井水刷牙洗脸,有个已记不得名字的小镇连电灯也没有,比那些周庄乌镇古朴得多。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画陈丹青像1976年葆元用炭精条所作的许多人物写生成了画界追崇的榜样,他小小的斗室也变成了新一代绘画精英求教的场所。

而我是他最没出息的一个学生,我的兴趣一直在音乐与绘画之间游离不定,以致被陈丹青起了个“艺术活动家”的绰号,辜负了葆元在七十年代中期每周二来我家手把手相教的苦心。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七十年代初,葆元与逸飞在一起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1971年,夏葆元和陈逸飞在上海西郊公园夏葆元的古典音乐修养很高,只是不会弹奏乐器而已。

晚饭后他的习惯是躺在斗室的长沙发上看书,室内的收音机里放着古典乐,他那灵活而调皮的双唇随着音乐起舞歌唱,再快的节奏他都能赶上。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记得一九八一年初春的北京之旅,同行的有葆元,林旭东,吴健,赵渭凉与我共五人。

在京时,因陈丹青不在由他夫人黄素宁借全聚德设宴请客。

期间我们还曾走访袁运生等名家并与一些朋友相聚,如徐纯中,刘柏荣等,还去了避暑山庄观光。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一九八七年四月,葆元在香港艺术中心“上海绘画--锐变中的中国艺术”和我父亲合影。

该画展被港台评论极高,认为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高上水平的展出”(台湾雄狮美术),对大陆绘画状况的概念由此而改变,画展的成功与反响在内地也引起震动。

这个由我背后一手策划的画展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魏景山,一个完全的艺术家,为人忠厚诚恳,从不把名利地位放在心上。

他的作品也历来受绘画爱好者所崇拜。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魏景山我始终怀念他在七十年代初(1973)创作的一幅油画“行程万里”,好像当年陈列于南京路美术馆旧址的二楼一面朝东的壁上,画的是一个铁路火车司机站在车头的门口背光而立,画面说有多地道就有多地道,看了永远都无法忘怀,只可惜此画因遭批判现已不知遗失何方。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七〇年夏,魏景山和邱瑞敏等几位画家参与由文汇报组织的系列油画红色娘子军系列,发表后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

七一年,他与陈逸飞合作的“开路先锋”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

魏景山和陈逸飞一九七七年合作的“占领总统府”是由著名军史画家何孔德推荐的中国军事博物馆的订件,画面上许多被同行啧啧称道的细部质感都出于景山之手,但面上的荣光似乎都让逸飞一人占了。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魏景山占领总统府(1976)现在逸飞飞走了此风不减却反有变本加厉之势,有些画册网站上的逸飞画展在他俩几幅合作作品的名单上干脆连魏景山的名字也删去了,我想逸飞知道也不会让他们这么做的。

至于魏景山从未露面的大幅油画“毛主席和华国锋”(和韩辛合作)更是精采绝伦,撇开政治内容不谈该作应是中国油画近百年来屈指可数的精品之一,几年前听韩辛说起这幅画扔在油雕室仓库里无人光顾已几乎废了。

魏景山为人和气真诚,我家人都喜欢他,他也为我家中几乎所有成员都画过肖像。

一九八〇年景山韩辛在我家中(我的部分已除去):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一九八四年,景山和我在上海美术馆(我的部分已除去)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八十年代初,景山,葆元与朋友们在一起。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三位才子中年纪最轻的他因各种机遇和自身的能力最为国人所知晓,在中国可能已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光是在艺术界,恐怕连踏三轮车和卖菜的也晓得。

逸飞的匆匆离去颇有诗意,让人感动。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早年逸飞的众多作品都是与当年绘画界的几位佼佼者合作而成。

第一炮打响他名声的是一九六九年冬天的水粉宣传画“金训华”,金是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农场青年,这幅画因受到江青的肯定而在党刊《红旗》杂志12月刊封底上发表,这是红旗建刊以来第一次发表绘画作品,影响极大。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这幅画早期的“三易其稿”是由逸飞的发小徐纯中主稿,逸飞在后期参入并与徐纯中各自画了一幅色彩画,而最后在红旗刊登的其实是徐纯中作的那幅。

应中央指示作品作者要用笔名,徐景贤向姚文元汇报时定了用“逸中”此名。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开路先锋宣传画“金训华”出名后不久逸飞入了党并担任了油雕室领导,多年后逸飞曾说,金训华一画对我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

逸飞以自己本名亮相的是一九七一年著名“黄河组画”中的“黄河颂”,四幅油画组画不久遭到批判,只有逸飞的那张黄河颂后来在全军美展露面。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兴旺发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鲁迅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在当年美校的一班同学中,陈逸飞真称得上是个黑马,他在各方面都很努力,在众多竞争者逐渐脱颖而出。

但逸飞有一次对陈丹青说,“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学夏葆元。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八十年代初,逸飞和我父亲在美国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八十年代初,逸飞,韩辛和我父亲在美国二哥家中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八十年代初,逸飞和前妻张芷在美国家中一九七〇年的五月,四个乐章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发表激发了全国艺术界的兴奋,一九七二年由解放日报组织的“黄河组画”在上海也引起从未有过的轰动。

那是在上海美术馆南京路成都路旧址,展出了四幅犹如宽影幕式的巨作“黄河”油画系列,作品幅数与钢琴协奏曲四个乐章一样也是四幅,统一尺寸每张都在一米半左右高,三米半左右长,是由当时的解放日报组织的。

第一张“黄河船夫曲”是严国基画的,那滔滔奔腾的黄河水画得实在逼真,第二张陈逸飞画的“黄河颂”也确是很有气派,第四张“保卫黄河”好像是由二三个画家合作的(作者名字已不记得了,好像有王永强),而几乎所有的正宗派画家和野路子美术爱好者都把目光钉住了夏葆元画第三张“黄河愤”。

夏葆元的“黄河愤”绘画手法与常见的不同,老练果断潇洒,描绘手法极其大胆。

或许是葆元忘记了把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政治观念充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一道强光之下,八路军战士的脸居然铁青而没有血色,显得与当时的政治标准有些格格不入,不知是谁说这有点宣扬战争恐怖论,于是乎一大堆批判的帽子压了过来。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夏葆元的“黄河愤”一九七三年,尽管政治的空气仍然是十分地浓郁,当局在文艺上不断展示自己的宣传攻势,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美术。

上海的市级画展照例也都是为当局政策的涂脂抹粉。

当时有良心的艺术家还是可以从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并传递出一些个人的艺术理念。

逸飞的双连画“红旗”就是那年令人瞩目的好作品。

虽然最终它也没有逃脱被批判的厄运,但这两幅画还是鼓舞了一批爱好艺术的人。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的双连画“红旗”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陈逸飞的几张早期素描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与陈逸飞大刀阔斧的苏派绘画风格截然不同的是魏景山刻划细致含蓄,充满人文气息的抒情。

尽管他们同出师门(老师中包括著名的马克西姆班出身的俞云阶),但景山似乎从欧洲绘画与音乐中吸取了更多的养分,加上他卓越的艺术气质,使他的绘画与那般苏派风格的同学拉开距离。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魏景山作品景山对艺术的追求犹如他在描写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巨幅肖像画中的主人公一样,远离政治纷争而专注于艺术,在画布面前,景山的思想只有色彩和笔触,只想到如何刻划才会更令自己满意,从不在意名利地位与座次。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魏景山作品真正的艺术家本应是这样的,不是吗?丹先生(圈内对陈丹青的称谓)对景山创作于一九七七年的油画“陈景润”(约100cmX200cm)有如下精辟的说法,“画面上端留置的大片昏暗,计黑当白,陈景润替代了巴罗克时期的欧洲人,而油灯在桌案书堆中流溢的清辉,在我看来,是旧上海西洋美学投射在七十年代的余辉返照,幽深而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