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3c66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5.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配电网馈线运行和维护的方法。
该技术包括智能终端、通信网络、控制中心等组成部分,通过测量传感器实时采集馈线状态、采用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自动化。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程度和经济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设备告警等功能,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
二、提高运行效率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可实现对馈线的在线检测,及时发现故障,隔离故障点,同时也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实现馈线运行的高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馈线的影响。
三、提高管理水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通过对馈线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实现了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实时监测、历史记录、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
四、提高服务质量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网系统的故障进行快速定位,提高抢修速度,为用户提供快速可靠的服务,保证电量供应稳定,提高电网服务质量。
在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合理设计控制逻辑在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网工作原理,合理设计控制逻辑,保证实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建立稳定的通信网络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需要建立稳定的通信网络,保证馈线监控数据安全、可靠地传输到控制中心,确保控制中心及时接收到馈线故障信息和控制指令。
三、完善的应急预案在应用馈线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故障处理流程、应急响应措施、备用电源配备等方面的计划。
预案的建立可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
综上所述,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提高配电网安全、可靠性、智能化和经济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设计、通信网络建设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实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馈线自动化概述
![馈线自动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eb5f1c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f.png)
馈线自动化概述一、引言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馈线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馈线自动化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馈线自动化概述1. 馈线自动化定义馈线自动化是指对配电网中的馈线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等操作,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它主要包括对馈线状态的监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等功能。
2. 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馈线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馈线开关状态,实现远程开关操作。
(3)保护装置:用于检测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
(4)通信装置:用于与上级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3. 馈线自动化功能(1)监测功能:实时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功能:实现远程开关操作,控制馈线的开通和断开。
(3)保护功能:检测馈线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保证馈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故障定位功能: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定位馈线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5)故障隔离和恢复功能:在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隔离操作,并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三、馈线自动化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基础。
它可以将馈线状态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监测装置中进行处理。
2.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有GPRS、CDMA、以太网等。
3. 控制算法技术控制算法技术是实现远程控制和保护的核心。
它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开关操作或者保护操作。
4. GIS技术GIS技术是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
它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管理和监测。
四、馈线自动化应用1. 馈线自动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城市配电网中,馈线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供电质量。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f080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2.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1. 引言1.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电力设备,实现对配电网馈线的监测、控制和故障处理的自动化技术。
在传统的配电网中,供电过程主要由人工操作控制,存在着运行效率低、响应速度慢、故障处理困难等问题。
而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配电网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智能调度和故障快速定位与恢复。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供电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和电网负荷波动的挑战。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将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优势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和难题。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推动其更好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2. 正文2.1 技术原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智能感知、数据通信、决策控制和执行操作四个方面。
智能感知是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之一。
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配电网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从而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状态的全面感知。
数据通信是技术原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实现各个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保障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决策控制是技术原理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和系统设定的策略,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执行操作是技术原理的最终落实。
系统根据决策控制的指令,对配电网中的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如开关控制、设备投切等,从而实现对配电网馈线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3785d350e2524de5187e37.png)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葛树国,沈家新(佛山市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10kV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应用,馈线自动化的典型控制技术方案,着重对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控制方式,以及主站监控式、子站监控式的集中式馈线自动化作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各种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在不同供电区域的应用。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方式;就地控制;远方控制;分布式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T M 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5—0096—03 馈线自动化控制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控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合闸和分闸操作,在故障时获取故障记录,并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
1 馈线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及功能1.1 控制方式馈线自动化[1]的控制方式分为远方控制和就地控制,这与配电网中可控设备(主要是开关设备)的功能有关。
如果开关设备是电动负荷开关,并有通信设备,那就可以实现远方控制分闸或合闸;如果开关设备是重合器、分段器、重合分段器,它们的分闸或合闸是由这些设备被设定的自身功能所控制,这称为就地控制。
远方控制又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
所谓集中式,是指由SC ADA 系统根据从F TU 获得的信息,经过判断作出控制,亦称为主从式;分散式是指FT U 向馈线中相关的开关控制设备发出信息,各控制器根据收到的信息综合判断后实施对所控开关设备的控制。
1.2 控制功能运行状态监控[2]:监控内容主要包括所有被监控的线路(包括主干线和各支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电气参数。
能够实时显示配电网络的运行工况:实时监视10kV 线路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等设备运行状态;线路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遥控;通过运行状态的监测,可以实现远动或者三遥(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0590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9.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配电网的稳定和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本文将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原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配电网的监测、继电保护、远动管理等方面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其原理主要包括对配电网各环节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配电网各个环节的安全运行。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监测系统对配电网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快速处置,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智能化管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采用先进的监测系统和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对配电网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快速响应: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快速识别和处理,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灵活性: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电网需求进行灵活配置,适应不同类型的配电网和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
4.节能环保: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配电网的不断完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全面覆盖:未来,随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覆盖,提高了配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随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配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53de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e.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电力配网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配电网故障率高、供电可靠性低、故障定位时间长等。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存在的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维护效率,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网馈线设备的监测、控制、故障定位和恢复等操作,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投资效益。
1.监测和控制功能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测馈线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即可自动进行相应控制操作,例如切换负载、故障分段隔离、跳闸刀闸等,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故障定位和恢复功能当馈线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故障信号定位、智能分析等手段,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并自动进行分段隔离和恢复操作,缩短供电中断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3.智能控制和运维管理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运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约运行成本。
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智能化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通过引入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运维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2. 运行效率提升通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功能,可以降低人工巡检频率,减少了运维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3. 供电可靠性提高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和恢复,缩短了供电中断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 运维管理智能化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运维管理功能,提高了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减轻了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5.经济效益突出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损失,增加了经济效益。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baf1b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7.png)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配网自动化、馈线自动化、两者的区别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部分来详细阐述这两种技术。
引言概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关键环节。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供需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更加智能、高效地运行。
一、配网自动化:1.1 智能监测与故障定位:配网自动化技术利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一旦出现故障,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1.2 远程控制与自动化操作: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开关、保护装置等。
同时,系统还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如自动切换、自动重启等,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1.3 智能优化与调度: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能力,实现智能优化和调度。
通过合理的负荷分配和供电策略,能够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二、馈线自动化:2.1 智能监测与故障定位:馈线自动化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一旦出现故障,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
2.2 远程控制与自动化操作: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实现对馈线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开关、保护装置等。
同时,系统还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如自动切换、自动重启等,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负荷管理与优化: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负荷情况和供电能力,实现负荷管理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负荷分配和供电策略,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损耗。
三、配网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的区别:3.1 范围不同:配网自动化是指对整个配电网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变电站、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等;而馈线自动化是指对馈线进行自动化监测和控制。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6950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1.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电力系统必须不断进行升级和改造。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连接输电网和用户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质量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概述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实现对配电网馈线设备和线路的自动化监控、控制和保护,从而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组成包括智能终端设备、通信网络和上位监控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负责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信网络负责实现智能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连接上位监控系统,上位监控系统则负责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和调度。
通过这一整套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动化配电设备的应用,包括自动化开关、自动化保护装置等;二是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建设,包括智能终端设备和上位监控系统;三是通信网络的建设,包括各种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四是配电网络智能化协调调度系统的建设,包括远程监控、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等技术;五是应急决策与保障系统的建设,包括配电网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和保障措施。
1. 配电网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终端设备是配电网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对配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调控、实时监测、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终端设备还可以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保障用户的安全用电。
2. 通信网络建设通信网络是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支撑,它可以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实现配电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连接上位监控系统。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75b1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1.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的馈线
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馈线的运行状态,提高配电
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馈线监控和馈线控制。
馈线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测量仪表等设备对馈线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
测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对馈线状态的全方位掌握。
馈线监控主要包括电流、电压、
功率因数、功率负荷等参数的监测,还可以对损耗、故障和负荷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
监
测数据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实现对馈线状态的实时监测。
馈线控制是指通过控制设备,对馈线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对馈线的智
能化管理。
馈线控制主要包括对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以及对开关、断路器等设备的开闭控制。
通过对馈线的调节和控制,可以实现对馈线的负荷均衡、功率
因数的调整、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恢复等功能。
1.提高馈线的可靠性。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隔离馈线的故障,减少
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提高馈线的经济性。
通过对馈线的负荷均衡和功率因数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功率
损耗,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4.提高调度的灵活性。
通过对馈线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对馈线的即时调度,根据
需求进行负荷调整,提高供电的灵活性。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9cef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e.png)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的扩大,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网的运行需求。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1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智能电网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电网故障并进行快速定位。
同时,该系统还能对电网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1.2 配电自动化设备配电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开关、遥控终端、遥测终端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例如,自动开关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进行自动开关操作,遥控终端可以实现对开关的遥控操作,遥测终端可以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
1.3 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它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该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进行负荷预测和负荷调度,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二、馈线自动化技术2.1 馈线保护装置馈线保护装置是馈线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馈线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一旦检测到故障情况,可以及时切除故障馈线,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馈线自动重合闸装置馈线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实现对馈线的自动重合闸操作,当馈线发生短路或故障时,该装置可以自动切除故障馈线,并自动合闸其他正常馈线,实现对电网的快速恢复。
2.3 馈线故障定位系统馈线故障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对馈线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准确定位馈线的故障位置。
这对于快速排除故障,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优势3.1 提高电网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快速恢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b7f3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7.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馈线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概念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电力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对配电网的馈线进行检测、控制和保护,以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先进的电力自动化装置和远程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的故障信息、负荷信息等进行采集和处理,从而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运行。
1. 智能检测:馈线自动化系统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电网的故障、负荷异常等情况,为故障处理和运行调度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2. 远程通信: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无需人工现场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 智能控制: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对电网的开关、负荷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运行和自动化调度。
1. 实时监测: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实时数据采集,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故障处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定位电网的故障信息,为故障处理提供及时的支持,快速恢复电网的供电能力。
1. 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运行和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调度和控制,优化了电网的运行方式,降低了电网的运行成本。
5. 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配电网的运行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完成很多工作任务,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a37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c.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该技术以先进的通信、控制和计算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馈线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实现对电网运行的监测、自动化控制和故障处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对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1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智能化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的配电网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改造,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线路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配电网能够实现对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的自动调节,以及对故障的自动隔离和修复,为城市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应用在不同类型的配电网中,包括城市基础配电网、工业园区配电网、农村低压配电网等。
以美国为例,其在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中,使用了馈线自动重定向技术,通过智能感知和控制设备,及时发现并修复线路故障,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而在德国,农村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则主要应用于智能型变电站和智能型电能表,实现了对农村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节。
尽管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成熟度不高,存在着设备互联、通信协议、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是成本较高,包括设备投资、系统维护和运行成本等,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再次是技术集成难度大,需要克服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二、关键技术分析2.1 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它通过对电网参数、设备状态和故障信息进行实时感知,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快速响应。
目前,感知技术主要包括远程终端单元(RTU)、智能感知设备、智能型电能表等。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9ea73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d.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高压输电的电能通过馈线分布到各个用电点,为城市、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提供电力服务。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保障电力供应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原理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原理是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设备对馈线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
馈线自动化技术涉及的具体装置有:1.监测装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量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馈线运行参数。
2.保护装置:主要包括过电流、过负荷、短路等装置,用于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装置,用于实现馈线的控制和切换。
4.通信装置:包括通讯网络、遥控和遥信等装置,用于馈线与调度中心的信息交换和控制。
以上装置通过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馈线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为运行管理人员提供实时运行参数、故障状态等信息,实现对馈线运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现代配电网的运行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故障检测和定位配电网馈线故障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对于故障的及时检测和定位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措施。
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过电流、过负荷等保护装置实现故障检测,同时利用通讯装置和配电网监测中心的信息交换,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快速定位,为故障处理提供便利。
2.供电质量控制现代城市的电力需求不仅关注电量的充足,还要求电力供应的质量,如电压、频率等参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各类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电压、频率等量测装置对馈线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障电力供应质量。
3.馈线控制和管理配电网馈线的开关控制和切换是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关键应用领域,它可以通过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控制装置实现馈线的各种操作控制,如切换、投切等操作。
馈线自动化在配电网应用的探讨
![馈线自动化在配电网应用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95e117f01f69e314332946d.png)
馈线自动化在配电网应用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势在必行。
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每条馈线运行方式和数据采集的监视,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实施馈线自动化,当馈线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进行故障定位,从而实施故障隔离和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应用1 馈线自动化的作用1)减少停电时间。
提高供电可靠性城市供电网的发展是采用环网“手拉手”供电方式并用负荷开关将线路分段,利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实现故障段的自动隔离,即无故障区段自动恢复供电,可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减少用户停电时间;2)降低网损。
提高供电质量馈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视线路电压的变化,自动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或分段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保证用户电压满足要求,实现电压合格率指标;3)实现状态检修。
减少配电网运行和维护费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对配电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目的地适时安排检修,减少检修的盲目性。
2 分析馈线自动化技术馈线自动化(FA)指馈电线路的故障检测、定位、故障隔离及正常线路的恢复供电,包括架空、电缆线路的馈线自动化和开闭所的故障处理。
针对网络发展的普遍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以主站、子站、FTU全以太网络的方式形成“三网合一”的系统,将光纤优势与以太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光纤远距离、高速的可靠通信,又集成了通信组网的功能,以TCP/IP寻址和通信主网、子网的概念以及IEC-870-5-104通信协议,实现分组交换数据的功能,保证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数据交互的快速性和实时性。
这种分层型(即主站层、配电网子站层、站端层)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对极端情况有健壮的适应性:配电网子站不仅具有当地所控制范围站端设备的数据传输与上传下达的功能,还具有故障诊断、隔离与非故障区域的恢复控制功能。
当主站瘫痪或子站至主站通信中断时,子站能继续完成其通信管理、三遥、故障隔离与恢复、保存数据及事项的功能。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19f9f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3.png)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一、引言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的应用能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探讨,包括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技术原理1. 配网自动化技术原理配网自动化技术是通过在配电网中安装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实现对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的自动化控制。
该技术可以实现电网的自愈能力,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2. 馈线自动化技术原理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通过在馈线上安装智能装置,实现对馈线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该技术可以实现馈线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运行,提高电网的经济性。
三、应用案例1. 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在某城市的配电网中,引入配网自动化技术后,实现了对电网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
当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
2. 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在某电力公司的馈线中,引入馈线自动化技术后,实现了对馈线电流和功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对馈线负荷的智能调度,能够实现对馈线运行的优化,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和自主化未来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将趋向智能化和自主化发展。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电网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运行。
2. 新能源接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接入的监测和控制,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运行。
3. 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加强对电网设备状态的监测和故障检测,提高电网的故障处理能力,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4. 网络化和通信技术未来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将与网络化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
通过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9613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9.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1. 引言1.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变得日益重要。
该技术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和隔离,减少了故障持续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缩短了恢复时间,降低了电网损失。
该技术可以实现负荷均衡和节能优化,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配置,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提高了能效。
馈线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弊端,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智能电网建设中,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智能电网的推广,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推进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和精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代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案例也逐渐增多。
一些先进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城市或工业园区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实践,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稳定的电力供应,提高了电网的负载率和供电质量。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非常令人振奋。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现代配电网中的应用案例和影响,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配电自动化PART3馈线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PART3馈线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f6e0c1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f.png)
协调控制
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配电网的运 行情况和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对 分布式能源进行协调控制,确保配电 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04 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与案 例分析
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
1 2 3
基于集中式的馈线自动化方案
提高服务质量
馈线自动化能够提供实时 监测和预警功能,及时发 现和解决用户投诉,提高 服务质量。
馈线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馈线自动化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到智能模式的发展历程,从简 单的遥测、遥信功能到具备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 速恢复供电的复杂功能。
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馈线自 动化将向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进一步 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水平。
通过主站系统对配电网进行集中监控和故障定位, 实现快速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基于分布式的馈线自动化方案
利用智能终端和故障指示器等设备,实现故障区 域的快速定位和隔离,并通过就地控制或主站系 统进行恢复供电。
基于混合式的馈线自动化方案
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方案的优势,实现快速故障 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 性和运行效率。
电源系统
稳定性
节能环保
电源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确保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源系统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 同时符合环保要求。
可靠性
电源系统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应对各 种突发情况。
03 馈线自动化功能与应用
故障定位与隔离
故障定位
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 定位线路故障位置,减少故障排 查时间,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9e0c1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2.png)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引言概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探讨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1 智能电网概念:智能电网是指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它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1.2 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监控、保护、自动化控制和通信等功能,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1.3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二、馈线自动化技术2.1 馈线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对馈线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系统,它包括监测设备、保护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2.2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馈线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通过对馈线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减少停电时间。
2.3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挑战: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实现对大规模馈线的监测和控制,如何提高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配网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的关系3.1 配网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的定义:配网自动化是指对配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技术,而馈线自动化是配网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 配网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的联系: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都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3.3 配网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四、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优势4.1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f5a4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c.png)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控、控制、调度和保护等操作,从而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这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能够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减少故障停电的发生,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减少运维成本,是当前配电网改造和升级的重要方向。
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压和低压配电网,其核心是对馈线设备进行智能化监测和控制。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通常由数据采集终端、通信网络、管理终端和智能设备组成。
数据采集终端能够实时监测馈线上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将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则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馈线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预警和故障诊断,同时根据需要发出控制指令,智能设备则负责接收指令,并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实时的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
通过对馈线设备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减少停电时间。
对于已经发生的故障,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确定故障的位置,并向运维人员提供详细的故障信息,方便运维人员进行故障的排除和修复。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根据实时的电力需求和设备参数,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效率和运行质量。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配电服务。
通过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能够实现对电能的有效分配和调度,减少局部过载和电压不平衡的情况发生,提高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质量。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配电负荷的智能分析和预测,根据负荷变化的规律,调整配电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年代日本采用馈线自动分段开关, 实现馈线 故障自动隔离, 然后按时限顺序自动恢复送电, 其工 作原理如图 4 所示。
S3 联络开关, 检测到一端 L 3 失压, 即延时自动 闭合 → L 3 带电, S2 延时闭合→故障未消除引起 CB2 跳闸→S5, S4 , S3, S2 因失压自动断开→S2 在小于 t 2 时间内断电, 则自动断开后闭锁。
66
CB2 重合→S5 , S4, S3 分别延时合闸, 恢复 L 3 非 故障区段供电。L 3 的负荷转移到 CB2 供电; L 2 故障 段由于 S1 和 S2 自动断开闭锁, 实现故障区段自动 隔离。这里, t2 为大于 CB1 速断保护时间, t 1 为躲 开 CB1 重合闸时间。
10 kV
L1
L2
L3
10 kV
CB1
S1 I K S2
S3
L6
L5
L4
CB2
S5
S4
图4 馈线自动分段 Fig. 4 Feeder automatic sectionalizing
正常情况: L 1, L 2 , L 3 线段由 CB 1 供电; L 4, L 5 , L 6 线段由 CB2 供电; S3 联络开关是断开状态。
采用重合器作为馈线分段开关, 重合器具有切 断短路电流的能力。利用重合器自身的保护和自动 化功能实现重合器重合次数和保护动作延时 时间可以整定。下面分析重合器故障自动隔离过程
( 见图 5) 。
10 kV
CB1
VW1
IK VW 2
10 kV
L1 CB2
65
CB1
A1
A2
A3
10 kV
CB1
A6
A5
A4
10 kV
图2 电缆环网配电一次接线 Fig. 2 Primary connection
of underground cable circular distributor network
10 kV
A1 主环 A2
10 kV An
···
副环
B1
Bn
·· · B2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与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及一次 设备关系密切, 下面对配电网一次系统网络结构进 行分析。
1 配电系统环网配电的一次 接线方式
传统的城市配电网采用辐射供电模式, 为了保 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采用双回路甚至三回路供电 方式, 这样必然增加变电站 10 kV 配电线路的回路 数, 通常采用建立开关站( 开闭所) 来扩展 10 kV 馈 线。传统的供电方式是从变电站→开关站( 开闭所) →用户。而配网馈线自动化是建立在环网供电开环 运行的网络结构基础上, 因此, 将旧城网辐射供电方 式逐步改造成环网供电方式是实现配电网馈线自动
如图 2 所示, 四单元环网开关柜, 配置四个负荷 开关, 开关具有远方操作和就地操作的电动操作机 构。这种配电方式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 但是由于环
网柜四个开关全部电动操作, 因此价格比较昂贵。 在这种环网接线方式中, 环网开关柜的设置与
电力用户相结合, 按用户分布来配置环网柜。这种方 式一般用于比较重要的负荷密集区, 如浦东金藤配
故障情况: 设 L 2 区段发生持久性故障 I K → CB1 保护动作跳闸 → CB1 重合一次不成功 → S1 , S2 由于 失压自动断开 → CB1 再次重合 → L 1 带电, S1 延时
t 1 合闸 → 故障未消除, CB1 跳闸 → S1 在小于 t 2 时 间内失电, 即跳开后自动闭锁 → CB1 合闸, 恢复 L 1 供电。
1997- 12- 03 收稿。
化的前提条件。
环网供电一次系统, 包括一次接线、柱上开关或 环网开关柜的选择、线路分段、开环点的定位, 都与
馈线自动化密切相关, 是实现馈线自动化最基础的 工作。
1. 1 架空线路手拉手的环网供电方式
如图 1 所示, CB1, CB2 为变电站 10 kV 出线断 路器; S1 , …, S5 为馈线自动分段开关, 其中 S3 为开 环点。
采用重合器组网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与采用自
动分段开关相比有很大进步, 其特点为: ( 1) 利用重合器本身切断故障电流的能力, 实
现故障就地隔离, 避免因某段故障导致全线路停电 的情况, 同时减少出线开关动作次数;
( 2) 不需要通信手段, 利用重合器多次重合以 及保护动作时限的相互配合, 实现故障自动隔离、自
这种馈线自动分段, 不需要通信手段, 通过检测 电压加时限, 经多次重合, 即可实现故障自动隔离目 的, 投资比较少。但存在如下问题。
( 1) 经多次重合, 才能隔离故障, 对配电系统和 一次设备有一定冲击;
( 2) 为了故障隔离, 波及到非故障区段, CB2 也 要短时停电;
( 3) 当馈 线长, 分段 多时, 逐级延 时的时限越 长, 对系统影响越大。 2. 2 重合器就地隔离故障
64
1998 年 4 月 A uto电m ati力o n o系f E le统ct r ic自P o w动er Sy化stems 第 22 卷 第 4 期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林功平
( 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电网所 210003 南京)
摘 要 论述了当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热门话题——馈线自动化技术; 阐明了馈线自动化与配电 网网络结构及一次设备的关系; 介绍了环网配电的几种接线方式以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四种控制 模式; 探讨了实现配网馈线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鉴于国内配电系统现状, 提出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 用首先应立足于试点工程, 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网就是采用这种四单元环网柜配电。 1. 3 电缆配电采用主环路和副环路的一次接线
如图 3 所示, 这种环网接线的特点如下。 ( 1) 主环路和副环路: 主环路主要考虑电缆分
段, 缩小故障范围, 同时对重要的电力用户供电; 而 分布较集中的用户, 由副环路供电。副环路环网柜采
·新技术· 林功平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 1) 馈线承担负载能力。环网供电开环运行的 网络中, 若开环点按照两端电源均分负载来定位, 即 正常运行情况, 馈线只能带 50% 的负载。
( 2) 根据配电网络具体情况, 充分利用变电站 主变现有的容量和线路允许传输容量, 统一规划, 确 定环网联络开关( 开环点) 的位置。
2 馈线自动化的几种控制模式
动恢复供电功能; ( 3) 环路上重合器之间保护的配合靠延时来实
现, 分段越多, 保护级差越难配合; ( 4) 为与重合器保护级差相配合, 变电站出线
断路器是最后一级速断保护, 分段重合器越多, 出线 开关速断保护延时就越长, 对配电系统影响也越大;
( 5) 重合器具有切断故障电流的能力, 因此投 资比较大;
有远方操作功能, 负荷侧采用熔断器保护。这种配 置, 不仅能降低环网柜的成本, 同时避免负荷侧或副 环路故障而引起主回路停电。熔断器起到保护和隔 离作用。
( 3) 若环网柜不带电力负荷, 那么环网柜相当 于分段开关, 则环网柜只要一个开关带电动操作机 构就可以满足要求。
( 4) 环网柜负荷侧用熔断器取代负荷开关。熔 断器与负荷开关相比, 价格相差 10 倍, 大大降低了
故障情况: 设 L 2 线段发生持久性故障 I K → 重 合器 V W1 重合不成功 → V W1 保护延时断开, L 2, L 3 失电 → 重合器 V W2 因失电延时跳开 → 联络开关重 合器 V W3 因检测到一侧失压, 则延时投入 → L 3 的 负荷转移为由 CB2 供电, 实现了故障区段 L 2 就地隔 离功能。
图3 电缆环网配电一次接线 A 1~An 主环路环网开关; B1~Bn 副环路三单元箱式变
熔断器
Fig. 3 Primary connection of mast -circle and sub -circle distributor network
用三单元箱式变供电。 ( 2) 主环路的环网柜, 进、出线负荷开关要求具
10 kV CB1 S1
S2
S3
S4
S5 CB2 10 kV
图1 架空线环网配电一次接线
断路器合闸状态;
负荷开关合闸状态
负荷开关断开状态
Fig. 1 Primary connection of overhead circular distributor network
一般 CB1 和 CB2 断路器分别来自两 个变电站 的出线开关。正常运行时, 开环点联络开关 S3 是断 开状态, 以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 1. 2 电缆配电采用四单元环网开关柜的一次接线
( 6) 由于上述因素, 限制了重合器组网的使用 范围, 一般用于市郊或农电的长线路, 负 荷比较分 散, 馈线传输容量不大的线路应尽量减少重合器动 作对系统的冲击。 2. 3 智能馈线终端就地控制方式
智 能 馈 线 终 端 ( f eeder terminal unit , 简 称 F T U ) 就地控制方式( 见图 6) , 采用具有电动操作机 构的负荷开关或环网柜作为馈线分段开关, 同时配 置 F T U 馈 线 智 能 控 制 终 端, 通 过 对 等 ( peer t o peer ) 通信方式, F T U 把故障后的开关状态及记录 信息传送给相邻开关的 FT U, 经 F T U 智能判断, 识 别出故障区段, 并自动隔离故障, 自动恢复非故障区 段的供电。其工作过程如下。
L2 VW5
L3 VW 4
V W3
L6
L5
L4
图5 重合器控制方式
重合器合状态
重合器分状态
Fig. 5 Local control using reclo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