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对策思路

合集下载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一、特色旅游小镇规划与建设现状(一)规划概况。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xx政发…xxxx‟xx号)精神,经严格筛选审批,省发改委于xxxx年6月公布了全省xxxx-xx年xx 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其中xx翁丁葫芦小镇(佤族)被列入xx省xx个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入选名单,规划布局为“一镇三寨”一翁丁小寨、葫芦小寨、勐来小寨x个片区,是一个跨区域的组合型特色小镇创建项目。

小镇发展定位为休闲旅游类,项目总规划面积为x平方公里,其中翁丁片区x平方公里、葫芦片区x平方公里、勐来片区0.5平方公里,预算总投资x亿元,建设期限xxxx-2020年。

目前,项目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通过省级审查,已经获得可行性报告的批复、环评行政许可决定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省政府已批复沧源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翁丁葫芦小镇(佤族)的建设用地已在预留范围内,正在按程序审批建设所需用地。

(二)建设现状。

项目于xxxx年x月开工建设,截止xx年x月,到位资金x亿元,其中:省财政划拨特色小镇创建启动资金x亿元,农发行沧源支行贷款资金x亿元,企业自等资金x亿元。

累计完成项目投资x亿元,其中:翁丁小寨完成投资x 亿元,勐来小寨完成投资x亿元,葫芦小寨完成投资x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认识不够到位。

一方面,政策宣传不到位。

一些干部群众对创建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政策要求、建设时限、验收指标等方面的政策了解不透,甚至部分领导干部把创建特色小镇简单地等同于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县直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不够,主动服务,靠前指导不到位。

另一方面,群众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翁丁新寨仍然有部分群众不愿意搬迁,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推进。

(二)建设规划不够完善。

项目顶层设计不到位,部分设施规划存在缺陷,项目规划与创建指标不对应。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镇,同时也是一座充满现代魅力的特色小镇。

近年来,古北水镇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一个备受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古北水镇特色小镇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本文将围绕古北水镇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1.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古北水镇的独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但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一些自然环境受到了破坏,而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被过度开发利用的风险。

2.基础设施滞后古北水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道路狭窄、卫生条件较差、停车难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3.旅游服务水平低下古北水镇的旅游服务水平较低,游客在导游、住宿、餐饮等方面普遍反映不满意,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古北水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4.缺少文化挖掘和产品创新古北水镇的传统文化深厚,但却鲜有深度挖掘和产品创新,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仍是古北水镇面临的发展难题。

二、对策建议1.保护旅游资源,谨慎开发古北水镇可以通过建立相关规划管理制度,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和文化遗产丧失。

加强执法力度,严格监管旅游公司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古北水镇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加宽道路、提高卫生水平、改善停车设施等,提升旅游小镇的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3.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古北水镇需要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加周到和贴心的服务,使游客在古北水镇留下美好的回忆。

4.加强文化挖掘和产品创新古北水镇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推出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提升古北水镇的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交流平台。

全域旅游政策的实施,旨在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着手,以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推动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加强旅游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旅游特色小镇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全域旅游政策下,如何更好的发挥旅游特色小镇的作用,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规划建设。

旅游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要立足于深入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根据当地特色,搭建起自己的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体验。

同时,建设一系列的生态、文化、娱乐等设施,引进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做好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重视人才培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要想让旅游特色小镇更好发展,需要重视人才培养。

要围绕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留住一批有梦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才,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

旅游特色小镇的宣传推广十分重要。

要将旅游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具有文化、自然、社会和商业等多重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特色小镇的网络推广,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打造品牌形象,提高旅游特色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本地的竞争,更是全国的竞争。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要加强旅游供应端的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规格。

同时,也要加强对游客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游客得到更高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工作研究: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工作研究: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特色小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是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要结合各地区的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力争把特色小镇建设成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

1.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做特做强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在差异定位和领域细分中构建小城镇大产业的格局,真正做到产业兴镇、特色立镇。

第一,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大城市周边具有区位优势的卫星城,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科技教育的专业特色镇。

对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文化,围绕优势资源和历史文脉定位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成为连接农村与城市、带动周边发展的中心型小城镇。

第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深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加强产业配套合作,打造“研发创新—加工制造—销售配套服务”完整化的价值链条,扩大产业价值链中的利润空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将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和世界市场,提高地区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能力。

加强上下游资源交流,建立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产业链协同共赢。

第三,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体系,科学确定城镇核心区域,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管制、空间治理和空间考核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广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不断提升发展的绿色含量,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第四,打造开放经济微型样板。

实现特色小镇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特色小镇,并将其作为拓展对外开放影响力的新名片。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一、什么是“三生融合”“三生融合”是指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生活三者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其中,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而生态生活是协调两个方面的桥梁。

1、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特色小镇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离不开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融合。

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符合市场需求,更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本地区环境的保护。

同时,特色小镇的社会发展也是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使得社会服务更加周全和完善。

2、生态生活的协调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应仅仅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应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回收利用将成为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利用分散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避免过度开发,使得特色小镇保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色。

三、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单一“抱团”模式当前,部分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过于单一、以一个产业为主导、盲目“抱团”,没有整体考虑每个小镇产业的发展特色和现状。

因此,应该采取较为灵活多样的模式来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遵循市场规律,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同时充分考虑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特色。

2、缺乏品牌效应特色小镇缺乏品牌效应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特色小镇发展的瓶颈。

因此,应该加强品牌营销,提升特色小镇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逐步将其打造成为能够吸引投资和人才的地方。

3、社区管理薄弱由于大多数特色小镇在发展初期往往缺乏行业管理经验,导致社区管理薄弱。

因此,特色小镇需要改善社区管理机制与方式,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制度,规范社区行为,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以便逐步建立社区自治意识和社区自治机制。

综上所述,“三生融合”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导向。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发展、社会服务、还注重生态平衡,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和谐发展。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不仅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三生融合”的重要平台。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中国新一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近年来,各地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筹划和建设特色小镇,希望通过打造独特的地方文化和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三生融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不乏一些成功的范例。

苏州的甪直、江阴的西黄等地,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和传统工艺,打造出了独特的文化旅游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当地风情。

一些地方还以特色农产品和乡村美食为特色,建设了一批农业特色小镇,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特色小镇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外观的突出,而忽略了内在的发展动力;有的地方虽然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却没有有效整合和利用,导致了小镇的发展不够有特色和吸引力。

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

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应当基于“三生融合”的导向来进行。

所谓“三生融合”,即城镇生活、乡村生活和农业生活的融合,旨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生融合”的导向下,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整合“城乡特色”,打造“特色小镇”品牌。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注重充分挖掘和整合当地的人文、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凸显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小镇”品牌。

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城市产品和服务资源,使小镇在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小镇特色。

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当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打造“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商贸”等多元化的产业模式,提升小镇特色,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乡结构、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规划定位不清、产业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的特色小镇为例,深入分析其培育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当前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中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湖州特色小镇在培育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和湖州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湖州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现状分析湖州,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规划布局、产业定位、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规划布局上,湖州特色小镇充分结合了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

这些小镇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实现了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产业定位上,湖州特色小镇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例如,一些小镇以旅游、文化、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创新和升级,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态环境方面,湖州特色小镇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提升了小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古北水镇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特色小镇,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古北水镇的现状,发现了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多样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三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拓展多元化旅游资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及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三项对策。

建议古北水镇未来应注重发展多元化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期望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古北水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多样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的旅游景点。

自从古北水镇开发旅游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北水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古北水镇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古北水镇的发展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多样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

这些问题影响了古北水镇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也制约了古北水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古北水镇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推动古北水镇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古北水镇作为北京周边知名的特色小镇,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北水镇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探讨如何提升古北水镇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古北水镇目前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提出针对古北水镇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3. 为古北水镇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其成为更加繁荣发展的特色小镇。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古北水镇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乡古镇,坐落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古北口镇,地处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是京承高速公路沿线的一颗璀璨明珠。

古北水镇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需要我们对策研究来解决。

一、现状问题:1.过度商业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北水镇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原本宁静的古镇已经失去了历史的痕迹,充斥着商业气息,原生态的风貌逐渐被破坏。

2.环境污染: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古北水镇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大量的游客垃圾和排放的污水严重影响了古镇的环境卫生。

3.文化失落: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古北水镇的原汁原味文化渐行渐远,原本具有文化魅力的传统活动和民族风情也受到了冲击。

二、对策研究:1.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商业化发展的应该注重古北水镇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古镇的历史风貌,不要过度商业化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2.加强环境保护: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垃圾处理工作,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让大家共同爱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3.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古北水镇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和民俗展示,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古北水镇的独特魅力。

4.加强管理和规范:对古北水镇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古镇的商业发展和旅游秩序,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5.发展特色旅游产品:推行特色农业、美食、手工艺品等,提升古北水镇的旅游品质,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古北水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加强管理和规范,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相信古北水镇必将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成为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魅力的旅游胜地。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然而,在实践中,特色小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规划设计问题与对策1. 缺乏整体规划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单个项目的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

这导致了特色小镇内部功能分散、布局混乱,影响了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效益。

对策:加强规划引导,要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指导,确保小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形成有机的空间结构。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紧张和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小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政府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方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1. 产业单一化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布局,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一旦该产业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小镇经济的崩溃。

对策: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多元化产业,降低风险。

同时,鼓励小镇内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竞争力。

2. 人才流失由于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的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小镇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对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特色小镇应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培养本地的创新创业人才。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人才引进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四、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1. 生态环境破坏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古北水镇作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镇景区,以其独特的古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到访。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北水镇所面临的发展现状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小镇特色的保护和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特色小镇发展现状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古北水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2.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古北水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光等,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不均衡导致了部分景点游客过多,而其他景点却鲜有游客到访。

特别是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游客集中的现象更加突出,这种情况不利于古北水镇旅游资源的全面发展和利用。

3. 服务设施不完善古北水镇在旅游接待设施、配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有的景点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游客在游览古镇时面临着各种不便,这也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古北水镇的美誉度。

4. 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古北水镇的旅游行业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部门不规范,缺乏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监管,并且存在不法商家乱收费、恶意宰客等问题。

这些情况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损失,也让古北水镇的旅游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古北水镇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1. 加强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在保护古镇特色的前提下,要加强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组织专家对古北水镇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其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保护政策,限制过度开发,加强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

2.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和利用结合古北水镇的旅游资源实际,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重点突出古建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注重自然风光的保护和利用,使得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挥。

引导游客游览的时间和路线,分散游客的活动范围,缓解游客集中的现象。

3.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大对古北水镇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古镇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验,提高古北水镇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打造小镇特色具体建议

打造小镇特色具体建议

打造小镇特色具体建议
打造小镇特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挖掘文化特色: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要深入挖掘这些元素,通过保护和传承,形成小镇的独特魅力。

2. 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当地资源和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如农业、手工艺、旅游等。

3.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规划设计,使小镇的布局更加合理、美观,突出地方特色。

4. 提升环境质量:保持小镇的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小镇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6. 推广地方品牌: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小镇的特色和优势,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7. 促进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8.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适合小镇的管理模式,如社区化管理、民宿管理等,提高管理效率。

9. 与周边地区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0. 培养人才队伍: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
的人才队伍,为小镇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打造小镇特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注重细节,持续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小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特色小镇成为了当前城镇化的热点和重点。

而“三生融合”这一概念,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愈发重要。

本文将以“三生融合”为导向,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对策。

一、“三生融合”概念解读“三生融合”,即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人地融合,是新时期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产城融合是指城市与工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等产业发展机构相融合;人地融合是指城市环境与人的生存、工作、生活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式。

二、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特色小镇是在传统乡村基础上,将地方文化、旅游、休闲、居住等多种元素相结合,在符合当地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打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当前,特色小镇正经历着多种发展趋势。

1. 符合城市化发展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特色小镇在承上启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城市化的产物,也是城市化的服务者,能够为城市化提供更多的生活和特色体验。

2. 多元化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特色小镇越来越需要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和服务。

如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资源的融合,使特色小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3. 产业升级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提升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打造更具特色、更高附加值的产业。

如发展文创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等,以提升小镇发展的整体品质。

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从三生融合的视角进行考虑,以下为一些参考对策:1. 推进城乡融合对特色小镇而言,城乡融合不仅仅是城市与农村构成的统一,还需要结合人的关系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应该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打造出一种更加生态、宜居的空间,吸引更多人来到小镇。

2. 挖掘产城融合潜力产城融合是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特色小镇需要与工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等产业发展机构相融合,协同发展,打造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产业集群,使特色小镇具备更强大的综合实力。

3. 深入开发人地融合潜力人地融合是指城市环境与人的生存、工作、生活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式。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各级政府和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特色小镇建言献策,我们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联系了具有典型代表的特色小镇进行了实地调研。

研究发现,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持部门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我们需要回归特色小镇的价值本位,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系统性设计特色小镇的支撑架构,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一、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时代性意义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特色小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平台、“四化同步”新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新抓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一)特色小镇建设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经济转型的产业发展新平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以“三期叠加”为典型特征的新常态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新型产业发展平台,同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强调以产业发展为首要支撑,在产业选择上强调首选战略性新兴和历史经典产业,这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吻合的。

同时,特色小镇的产业首先强调“特”,这就为产业同质化竞争设置了一定障碍,也为深挖当地产业资源潜力提供了机会。

因此,在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建设为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搭建了新型平台,将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特色小镇建设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新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特色小镇建设,从一开始讲究强调要具有“特而强”“聚而合”的气质。

也就是说,在产业上可以是工业、农业、信息产业驱动,也可以是服务业驱动。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发展衔接的重要桥梁,具有独有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潜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首先,特色小镇应注重产业定位和特色打造。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特色小镇应该根据本地特点选择适宜的产业进行发展。

通过对产业链的完善和协同发展,特色小镇可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同时,特色小镇应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特色,吸引游客和外来投资者,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特色小镇发展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优质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保障。

特色小镇应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提高服务质量和便利性。

此外,特色小镇还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好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开展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特色小镇的长久发展。

第三,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加强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依靠单一的力量,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提供支持和引导;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市场开拓,提高竞争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支撑;居民和社区应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管理中,形成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

最后,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注重品质和文化建设。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载体。

特色小镇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方式,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吸引力。

同时,特色小镇应注重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需要注重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以及品质和文化建设。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同时也孕育着众多独具特色的小镇。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消费升级,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热门的发展项目。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民俗文化传承不足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民俗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现实中很多小镇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失传,年轻人对传统民俗的传承意识不足。

这导致了特色小镇的文化魅力大大减弱,失去了与其他地区竞争的优势。

2. 产业单一化部分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前瞻性规划和创新意识,往往将自身发展局限在单一产业上,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农产品加工等,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基础设施滞后一些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狭窄、停车困难、交通不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游玩舒适度,从而影响了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 缺乏品牌塑造很多特色小镇在品牌塑造方面并不够重视,缺乏对自身特色的深度挖掘和包装,导致了市场认知度和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竞争力。

5. 人才培养不足在特色小镇产业中,游客服务和体验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而一些特色小镇缺乏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的培养,导致了服务水平较低,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二次消费率。

二、对策建议各地政府和特色小镇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培训课程等方式,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文化传承意识,使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产业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特色小镇应当在产业规划中注重多元化发展,深度挖掘本地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小镇的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特色小镇的道路、停车场、交通枢纽等进行改善和提升,提高小镇的交通便利性和游客的舒适度,推动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三生融合”已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围绕着基于“三生融合”导向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对策展开研究。

一、三生融合的内涵和意义“三生融合”提出了将农民、农业与农村三个生产要素有机融合的理念。

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三生融合”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挖掘农业资源潜力,促进城乡要素有机融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这意味着特色小镇要以人为本,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目前,虽然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不能有效融合,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特色小镇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和土地资源。

特色小镇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特色,无法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

三、基于“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镇发展对策1. 挖掘农业资源潜力,促进农业与农村一体发展。

特色小镇要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培育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

2.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特色小镇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吸引更多人口留在农村。

3. 推动城乡要素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特色小镇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农村和城市的要素有机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打造特色小镇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特色小镇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打造独特的特色小镇品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特色小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基于“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镇发展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要深入贯彻“三生融合”理念,推动农业与农村的一体发展,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和人才流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对策思路
创建特色小镇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是加快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互交融提升效益的必然产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2016 年6 月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务实、分批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力争通过3~5 年的培育创建,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创新的特色小镇。

同时公布《福建省特色小镇创建指南》。

漳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田园风光、滨海渔村、文化旅游、特色村落”等类型,打造不同类别的富美乡村建设模式。

漳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角美国家级“小城市”和杜浔(古雷)省级小城镇试点,培育一批特色小镇。

目前,特色小城镇建设在全国已经成为热潮,并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

漳州市如何培育好特色小镇,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性课题。

一、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

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我国古代的小城镇建
设,大多都是抱持着以人为本的自然理念,以有机生长的自然态势逐渐扩大的。

要注重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水系、动植物种类,完善生态链,同时也要注重对镇区的古老建设格局的继承与发扬。

二是地域特色的文化理念。

要求地区的规划、建筑要体现出本地区所独有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漳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闽南文化是漳州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

三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好特色小镇的形象,尤其把治理水环境污染作为重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共同创造优美的环境,促进规划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找准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
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四个一”,即一镇一个产业,特色小镇必须是产业特色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或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将其打造成为产业集中、专业化强、富有特色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注重引进资本、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与竞争力。

一镇一个主体,每个特色小镇均应明确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投资公司、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
业,政府重点做好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政策完善等工作。

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只提供规划、土地指标、税收返还,要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责任与分工。

一镇一个区域,打破行政管辖权,特色小镇既可以设在市区内,也可以依托乡镇传统特色产业设在乡镇工业区或者某行政村里,且面积一般不超过3 平方公里,体现“小而精”的理念。

一镇一个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明确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借助企业招引企业,通过产业集聚产业,政府主要做好规划编制、完善政策、设施配套、评估奖惩等。

特色小镇可成立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开展沟通协调与服务,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

三、出台漳州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主要包括建设要求、产业定位、培育内容、运作方式、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内容。

一是建设要求,市级特色小镇原则上3 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 亿-30 亿元以上(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所有特色小镇建设要基本达到3A 级景区标
准。

二是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在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三是培育内容,要高起点谋划特色小镇发展,找准特点,明确定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实现产业、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打造“一镇一风格”。

四是运作方式。

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在规划编制、审批流程、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是创建程序,包括开展申报、分批审核、验收命名等内容。

六是政策措施,包括土地要素保障、财政支持等。

七是组织领导,包括建立协调机制、推进责任落实、加强动态监测、完善考核评估等。

四、遴选一批漳州市级特色小镇
按照“产业形态、宜居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内容遴选一批漳州市级特色小镇,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

产业形态要特色鲜明、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且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明显。

宜居环境要能较好地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
特色,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

传统文化主要要传承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类型。

设施服务要便捷完善,实现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学校、卫生院、商业设施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体制机制要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目前,漳州市共获得全国特色小镇1 个、省级特色小镇8 个,包括南靖县书洋镇(土楼文化特色小镇)、长泰古琴小镇、东山海洋运动小镇、诏安四都渔乡休闲小镇、南靖山城兰谷小镇、龙文时间小镇、漳浦海峡花木小镇、平和琯溪蜜柚小镇、芗城天宝香蕉小镇。

可进一步挖掘潜力,遴选建设一批漳州市级特色小镇,如龙海水仙花特色小镇,采用水仙花产业+休闲旅游的模式,打造“水仙花特色小镇”;云霄早熟枇杷特色小镇,打造方向为枇杷产业、生态旅游特色小镇;诏安富硒青梅特色小镇,壮大富硒青梅产业;诏安书画特色小镇,包括书画裱褙、书画工具出售一条街;华安高山族特色小镇,打造方向为文化传承、产业创新、休闲度假的风情休闲小镇;漳浦茶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方向为茶文化产业、文化旅游、科研创新的特色小镇。

五、完善配套扶持政策
市级特色小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年度市级以上的重大项目,所含子项目可享受重大项目优惠政策。

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出让收益共享机制,将建设用地不紧张的一般乡镇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转让给所在县(市)的特色小镇所在地。

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划定边界范围,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所在市和县(市)国土部门可适当给予指标倾斜。

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分别设立市区和县(市)特色小镇培育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优先考虑特色小镇需要。

对特色产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财政部分,前3 年全额返还、后2 年减半返还。

推动商业银行、市金融集团、小贷公司为小城镇提供中长期贷款。

(弘利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