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动物学 第8章 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合集下载

动物学重点(全)

动物学重点(全)

动物学重点绪论1、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3、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4、物种的概念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5、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属名+种名。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结构可分为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3、绿眼虫进行混合性营养方式(混养型).4、生殖㈠、无性生殖①二裂:细胞核先分裂(多为有丝分裂,也有无丝分裂的情况),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2个,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②裂体生殖(复分裂):核先反复分裂,迅速变成许多核,然后每个细胞核连同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形成许多子体。

③出芽:核先分出一个小芽,然后细胞质也发生变形,最后芽脱落或不脱落长成一个新个体。

④质裂:指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需先行核分裂,细胞质和细胞核可直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形成新个体(如多核变形虫).㈡、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又称受精,有些原生动物能形成有性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一个新个体.②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靠在一起,互相交换它们的一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如大草履虫。

5、包囊:许多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中体表能分泌出一些胶状物质,这些物质凝固后会把自己包住,形成特殊结构,称为包囊。

6、绿眼虫靠鞭毛的摆动进行螺旋状运动。

7、绿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纵分裂,草履虫为横分裂。

8、纵(二)分裂:分开方式固定,沿长轴方向分成两个。

9、我国五大寄生虫病: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由原生动物引起)。

10、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引起痢疾。

11、滋养体: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速记清单】(解析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考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考点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珊瑚和海葵等。

(3)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4)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代表动物: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大多体长I ~1.5厘米,背腹扁平。

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4)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线虫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代表动物:蛔虫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4.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3)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动物学 8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PPT教学课件

动物学 8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PPT教学课件
半索动物门(Phylum Hemichordata)
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Adelochorda),是一 个种类很少的小门(约90种)均为海产,生活于 海水中或泥质沉积物中。典型的种类如柱头虫
(Balanoglossus)。
生物学特征
具有背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消 化管20的20/12前/10 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口腔背面向前7
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口索”,这是半索动物特 有的。
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1.生物体类型
体呈蠕虫状,或固着生活,后口式发育。半索动物 曾经被分在脊索动物门中,也曾被视为无脊椎的脊 索动物称为原索动物(protochordata)。和脊索 动物相似,它有由背部上皮发生而来且中空的背神 经索。但现在认为其口索与脊索不是同源器官,因 此将其从脊索动物中分出,独立为半索动物。
形成1个坚固的壳。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现存 约900种。
海参纲(Holothuroldea)
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无腕。骨片微小,体表没 有棘。现存约1100种。
三。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1。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
原因是:棘皮动物身体为辐射对称,但其幼虫为 两侧对称。
2。关于棘皮动物的祖先主要有2种主张:
9
3.取食 羽鳃类用触手冠样器官滤食,肠鳃类取食沉积物, 通过鳃裂排除剩余的废物。 4.运动 羽鳃类固着生活,而肠鳃类则穴居生活。 5.骨骼 羽鳃类在咽的前部盲囊腹面有一棒状物,能够变硬, 过去称为口索,曾经被认为是脊索的同源器官。 6.呼吸和循环系统 气体20交20/12换/10 可以通过鳃裂完成(由于纤毛作用,1水0
由口进入咽,经咽裂、鳃囊及鳃孔流出,在这一过 程中完成气体交换),其下有血管分布集中的区域, 还可以通过体表完成。循环系统有可收缩的背血管 和腹血管,之间以开放的血窦相连,因此,在循环 方式上属于开放式循环。前体有可搏动的“心脏” 驱动血液循环。

chapter7第八章动物界的主要类群第1节

chapter7第八章动物界的主要类群第1节

鸟类动物门的特征
总结词
鸟类动物门的喙和爪是其适应环境的重要器官。
详细描述
鸟类动物门的喙和爪是其适应环境的重要器官。不同的鸟类具有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喙和爪,以适应其不同的生活 习性和食物来源。例如,猛禽的喙和爪锐利而有力,适合捕食猎物;而鸡形目的鸟类则具有强健的爪和角质化的 喙,适合在地面觅食和挖掘食物。
腹足纲
01
02
03
04
螺旋壳
腹足纲动物的贝壳通常是螺旋 形的,如蜗牛。
肌肉发达
腹足纲动物的肌肉发达,能够 快速移动。
感觉器官
腹足纲动物具有高度敏感的感 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
变化。
繁殖方式
腹足纲动物通常通过产卵来繁 殖后代。
双壳纲
双壳形态
运动方式
双壳纲动物的贝壳由两 片坚硬的壳组成,形状 多样,如扇贝、牡蛎等。
爬行动物的皮肤通常覆盖着鳞片,这些鳞 片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天敌的攻击。
爬行动物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如沙漠 、森林、草原等。
龟鳖目
龟鳖目是爬行动物门中的一个目, 包括各种龟类和鳖类。
龟鳖目的特征包括有硬壳的背甲 和腹甲,以及头部、四肢和尾巴
通常都缩进壳内。
龟鳖目主要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 以水生植物、昆虫、小鱼等为食。
03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的特征
无硬壳
与大多数动物不同,软体动物 没有硬壳或骨骼,身体柔软且 可变形。
呼吸方式
软体动物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吸收水中的氧气。
外形多样
软体动物门的动物外形各异, 包括蜗牛、章鱼、贝类等。
运动方式
软体动物通过肌肉收缩和触角 运动来移动。
消化系统
软体动物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 通常只有一个口和一个肛门。

第8章-环节动物门

第8章-环节动物门

1 多毛纲(Polychaeta)特征
① 头部明显,感觉器官发达,口前叶具有触手和触须。眼点两 对,具感光作用;前缘有一对触手,腹面两侧各有一触角。 ② 体节一般明显,同律分节,每一体节有一对叶片状疣足。 ③ 体壁主要由角质膜、上皮、环肌、纵肌及体腔膜构成。背 腹隔膜将每节体腔分隔成左右两个。 ④ 消化系统包括口、咽或吻、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 ⑤ 循环系统:多数种类为闭管式循环, ⑥ 多雌雄异体,无生殖带,无固定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在生 殖季节才出现 ,个体发育中,螺旋式卵裂,有担轮幼虫期。 ⑦ 绝大多数海洋生活,极少数淡水生活 ⑧ 身体一般细长,圆柱状或稍扁,分节明显。个体大小差别 很大,小的只有1mm,大的可达2-3m。
是环节动物中最多的及较原始的一类, 除极少数为淡水生活外,其他均为海洋生活。 常见的种类如沙蚕(Nereis),沙蠋(Arenicola)、 巢沙蚕(Diopatra)等。 多毛类一般有发达的头部及感觉器,具疣足,雌雄异体, 无生殖环带,发育中经过担轮幼虫。从生态习性上,多毛类 可分为两种生活类型。一种是自由生活的,包括在海底泥沙 表面爬行的种类、钻穴的种类、自由游泳的以及远洋生活的 种类,通称为游走类(Errantia)。另一种是不能自由活动的, 包括一些管居的或固定穴居的种类,通称为隐居类 (Sedentaria)。多毛类包括了环节动物的大部分种类,可分为 两个亚纲,很难确定统一的分目标准,因此只能分成许多独 立的科。
• 真体腔在发展形成中不断发展,使原体腔(囊胚腔) 不断缩小,最后只在“心脏”(动脉弧)和血管内 腔留下遗迹—残留的原体腔。 • 血浆中含有呼吸色素(血红蛋白、蚯蚓血红蛋白、 血氯蛋白),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 有效地提高了营养物与代谢废物的运输及携气机能。

动物生物学13 棘皮动物_OK

动物生物学13 棘皮动物_OK
22
三、分类
1. 有柄亚门: 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固着的柄; 海百合纲(Class Crinoidea):体形象植物,在深海底栖,具柄营
固着生活(海百合),或无柄营固着生活,或营自由生活 (海羽星),具5和5倍数的腕,腕呈羽状分支,有步带沟。 各腕基部多分支,形状似杯状,口面和反口面均在同一面 上。 全球630种。
6
7
二、结构与功能
1.体壁 角质膜(上皮分泌) 上皮层(为外胚层来源的单层柱形上皮细胞层、散布有腺细胞
和神经感觉细胞); 真皮层(厚,由来源于中胚层的结缔组织和肌肉组成。能分泌
骨片并将之联成网状骨骼,呈棘、叉棘等); 体腔膜(具纤毛,宽大的次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由于纤毛摆
动而使体腔液流动进而完成营养物质运输)。
2. 体形 身体中央部分称为体盘,由体盘发射出5个突起,称腕。 身体有口的一面称口面,没有口的一面称反口面。口面从 口周围开始,顺腕的中线共发出5条纵沟,直达腕的末端, 称为步带沟,沟内有管足。
5
生活时口面向下而反口面向上: 反口面,略隆起:肛门(极小,近体盘中央处)、筛板(一圆形
小板,多孔)、生殖孔(位于各腕基部两侧)、棘(内骨骼向 外的突出)、叉棘(清除体表沉积物等)、皮鳃(呈泡状,为 体壁自骨片间隙外凸形成,体腔也伸入其中,内有体腔液,有 呼吸、排泄作用); 口面,平坦,淡黄色:口(体盘中央,周围有围口膜)、步带沟 (各腕中央,沟内具2排管足,管足末端具吸盘)、眼点(各腕 顶端中央靠下,红色);
2
一、进化地位
1.身体辐射对称,幼体为两侧对称,辐射型卵裂。 全部海生。
2.具有广阔的次生体腔。 3.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4.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外胚层的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叶是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 是种子(zhǒng zi)植物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
第二十页,共98页。
叶片(yèpiàn) 的结构
叶表面(biǎ
第二十一页,共98页。
叶片(yèpiàn
植物(zhíwù)的花
花是被子植物繁衍 后代(hòudài)的生殖器 官 花的形态多样 单生花 花序
第十三页,共98页。
三、植物的结构(jiégòu) 与功能
细胞(xìbāo) 组织 器官 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第十四页,共98页。
植物 (zhíwù )世 界
植物(zhíwù) 的根
➢形态: ➢直根系 ➢须根系 ➢功能: ➢吸收(xīshōu)、输 导和支持 ➢贮藏养料和繁殖等
第十五页,共98页。
植物
(zhíwù ) 世界
第三十九页,共98页。
植物界的进化(jìnhuà)发展
植物世界
由简单向复杂(fùzá)发展
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
从单细胞——群体
无组织分化—有简单组织分化-从 简单维管束到复杂(fùzá)维管束 (被子植物)
由从低无级根向—高—级到发有展根
无 性由生水殖生—向有陆性生生发殖展(yǒuxìng shēngzhí)
第十一页,共98页。
植物世界
植物生活史的起点 —孢子(bāozǐ)和种子
扫描电镜下的蕨类植物(juélèi zhí种wù子)孢共98页。
种子→(萌芽)→幼苗→成长植株→花→ 雄蕊→花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花粉粒(雄配子体) 雌蕊→胚珠→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胚囊(雌配子体) 双受精→形成胚、胚乳→发育成种子(种皮、胚、胚乳)
动物(dò ngwù
腔肠动物(qiāngcháng-

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学习目标
1、识别常见无脊椎动物,并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能辨别条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并能描述两者的区别 3、能说出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导入
【想一想,议一议】 右图中这两种动物的俗名中都有“鱼”,
为什么说它们不是鱼呢?
这两种动物身上都没有脊柱也没有上下颌 及鳍,故不是鱼。 它们的身体柔软,属于软 体动物。 鲍鱼的足长在腹部,属于腹足纲; 鱿鱼的足长在头部,都属于头足纲。
体长:约1~1.5cm
学习活动 四、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眼点
背面 腹面
口 咽 肠
涡虫结构
学习活动 五、线虫动物
1、结构特点 通常两端尖细,不分节,呈长圆柱形,并且它具有原体腔,消化道是直的,前面部分 为口,后面部分为肛门,还有个特点就是雌雄异体。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等。
学习活动 五、线虫动物
问题二: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线虫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不分节,如蛔虫。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最显著的特点。
学习活动 九、分析·讨论——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问题三:昆虫的外骨骼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蜕皮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物质,它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相 当于昆虫身上的盔甲和骨架;外骨骼不仅可以防止昆虫受到外界物理和化学的伤害,还 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和过多的吸收,维持昆虫体内的平衡。
3、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的外形: 身体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细长,约15~35厘米;成体略带粉红 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
蛔虫的结构: 具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还能分泌消 化酶的抑制剂,防止自身被寄主消化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一、人体的细胞和组织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所看的视野就越暗.2、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

3、组织(细胞分化产生组织)(1)组织的概念: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2)人体的四大组织基本类型细胞形态或排列特点功能分布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吸收体表、体内各器官表面、管腔内表面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分布广,如:血液、软骨、骨肌组织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

心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

平滑肌:细胞梭状,无横纹。

收缩、舒张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接受、整合、传递信息脑和脊髓等二、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图见第12-13页)1、器官的概念: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2、以胃的横切面为例说明器官是由有关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胃壁的结构(11页)由内至外分层属何种组织主要作用黏膜上皮组织保护,分泌胃液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有神经组织分布联系肌层肌组织,有神经组织分布使胃蠕动外膜上皮组织保护3、系统的概念: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系统主要功能相关器官和组织运动系统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和运动躯体骨、骨连结、骨骼肌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心脏、血管、血液泌尿系统排泄代谢废物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脑、脊髓等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性腺(卵巢、睾丸)生殖系统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

高中生物竞赛之动物学——棘皮动物门

高中生物竞赛之动物学——棘皮动物门
• 它的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 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 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 从成体口的形成和肛门的形成看,棘皮动物也同于脊 椎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普遍 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具有相同的祖先。棘皮动 物是无脊椎的后口动物,也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4.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 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整个表皮中有大量感觉神经细 胞:除司触觉外,还能够对光、化学刺 激作出反应。
5.生殖、发育
• 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外)。
• 受精卵为辐射卵裂
——内陷法形成原肠胚
——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
——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成体的 口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
• 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辐射 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 个体发生中有不同的幼虫(羽腕幼虫、短腕幼虫、 海胆幼虫、蛇尾幼虫、樽形幼虫和耳状幼虫等)。
生物学特征
• 棘皮动物成体——五辐射对称(次生 性),幼体——两侧对称;
• 具内骨骼,身体表面具有棘、刺,突出 体表之外;
原体腔(又称假体腔、初生体腔):线形动物;
真体腔(又称裂体腔、次生体腔):环节动物以后 的所有动物
混合体腔: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特点是原体腔与 次生体腔并存,而次生体腔退化,形成围心腔、排 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内腔。
(七)消化: • 无消化器官:原生动物、多孔动物; • 有口的肠腔:腔肠动物; • 消化道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 • 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线形动物,其特点是直管,以
棘 皮 动 物 - 类 群
箭虫(毛颚动物胚胎发 育于棘皮动物类同,但 为直接发育)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海参纲:圆柱形,背腹略扁,两侧对称,无腕。 管足散布在体表,腹面的管足长具吸盘,背部 和体侧的管足则特化为疣足。口面——反口面 体轴加长,口位于体前端,周围有管足特化形 成的触手,触手的形状与数目因种而异;肛门 位于体末,肛周长具小的乳突或钙质骨板。
代表动物——海盘车
海盘车(Asterias)一般称海星,分布在世界各 海区,以太平洋海域种类最多。海盘车生活在潮 间带的礁岩间或海底。运动缓慢,肉食性。海盘 车主要以瓣鳃类为食,对人工养殖的双壳类有一 定的危害。海盘车再生力强。我国黄渤海的常见 种类有多棘海盘车,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 Bell)。
(二)结构与机能
1.体壁体表为一层柱状 上皮,其外有一层薄的角质膜。 上皮细胞间散布有腺细胞和神 经感觉细胞,基部为一薄的基 膜与真皮分开。基膜下为一神 经层。真皮较厚,包括结缔组 织和肌肉层。结缔组织分泌小 骨片,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成网状骨骼。肌层外为环肌纤 维,内为纵肌纤维,均属平滑 肌。反口面沿各腕背中线辐射 伸出的纵肌束较发达。体壁最 内层为体腔上皮,具纤毛。在 肌层外侧真皮内,充满一系列 空隙,有的空隙形成一环,围 绕于皮鳃的基部。内骨骼常常 突出于体表形成棘,外覆有上 皮。
棘皮动物门
动物药学1401雷赟
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棘皮动物的分类 3.代表动物——海盘车 4.棘皮动物与人类 5.棘皮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
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中,身体为辐 射对称,且大多数为五辐射对称,但这是 次生形成的,是由两侧对称体形的幼体发 展而来。棘皮动物体中部为中央盘,向周 围辐射的突出结构为腕;有些种类的腕向 上翻并愈形成球形(如海胆)或圆柱形

09-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

09-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

26/44
(1)铰合构造:位于背缘内侧,由脊、齿、槽、齿窝等单元组成,分三大 类七小类:
一元型铰合
三元型铰合 古生代:多为无齿型;
四元型铰合
中、新生代:陆相介形虫多为无齿型,少数为三元冠齿型;海相多为三、 27/44 四元型铰合,少数为无齿型
(2)肌痕:牵引附肢的肌肉和闭壳肌在壳内留下的斑状附 着痕,肌痕类型多样,是鉴定属种的重要依据
12/44
三叶虫纲(Trilobita)
尾甲构造
• 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 • 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 • 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 • 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 • 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刺
13/44
三叶虫纲(Trilobita)
尾甲类型: • 小尾型:尾甲极小;
• 异尾型:尾甲小于头甲;
面线类型: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交于后边缘; 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交于 侧缘; 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颊角;边缘面线—面线处于头甲边缘
11/44
三叶虫纲(Trilobita)
胸甲构造
• 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连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 • 胸节数目最少2节,最多40节 • 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 和两侧的肋节 • 各肋节之间为间肋沟所分隔,每个肋节上有肋沟。 肋沟深而宽,间肋沟窄而细 • 肋节末端钝圆,或延长成刺
16/44
三叶虫的地史分布和化石代表
三叶虫的地史分布
三叶虫分 布时代 形态与构造特点
早寒武世 头大、尾小、胸节多,肋刺发育、头鞍长、 锥形、暗沟显著、眼叶发育、 中、晚寒 尾甲加大,多为异尾型甚至大尾型、胸节数 武世 减少、头鞍较短,眼叶较小 奥陶纪 尾甲进一步加大,胸节进一步减少,头鞍向 前扩大,鞍沟、背沟都不发育 志留纪至 三叶虫急剧衰退,只留下少数类别,它们的 二叠纪 地层意义较小。

动物的主要类型

动物的主要类型
钉 螺
主题五
环节动物
主要特征:
•身体分节无附肢 •蠕虫状,细长而
柔软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蚯蚓及沙蚕可以用作鱼饵; 影响人畜健康: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 的血液作为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主题六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现生种类已 知有100多万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 节肢动物分布广泛,在水体、陆地、空中都可 生活。
马陆
蜈蚣
多足纲
蚰蜒
体长形,分头和躯干二部
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
在动物分类中,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没有脊椎 骨而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 动 物
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腔肠动物门
水母
水 螅
水螅 珊瑚
海葵
生活环境 水中
形态 辐射对称
结构
两层细胞 一个消化腔, 一个开口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可供食用,例如海蜇
观赏:珊瑚虫死亡虫体的骨骼积累形成珊瑚
主题二 常见扁形动物



淡水涡虫
猪 肉 绦 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 有口,无肛门
主题三 常见的线形动物:
蛲虫
钩虫 蛔虫
线形动物的特征
节肢动物的特征 1.身体分部(体节)
头胸部 腹部
躯干部
头部
2.附肢:腿、触角、翅膀等
3.具坚硬的外骨骼
昆虫纲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1对 翅膀,1或2对翅。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生态平衡与环境监测
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棘皮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棘皮 动物的种群动态和生态习性,可以监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系 统的健康状况。
生态平衡维持
棘皮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维持生态平 衡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棘皮动物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
环境变化响应
棘皮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研究其种群变化和适应性进化 有助于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和预测生态风险。
棘皮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
它们的血液通常是透明的,具有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
呼吸方式多样,有些种类通过体 表进行呼吸,有些则通过专门的
呼吸器官进行呼吸。
生殖系统与繁殖方式
棘皮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精巢、输卵管和受精囊等器官。
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分裂、出芽等。
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会孵化出幼体棘皮动物,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 和发育后,最终成为成体。
03
棘皮动物的进化历程
起源与早期演化
棘皮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大门类, 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生物。
棘皮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寒武 纪时期,大约5.7亿年前。
早期演化过程中,棘皮动物经历 了多次适应辐射,形成了多种多
样的形态和生态适应性。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棘皮动物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药用价值
一些棘皮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如海 星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海胆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 功效。
观赏价值与生态旅游
观赏价值
棘皮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色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生态旅游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棘皮动物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开展潜水、浮潜 等活动,吸引游客了解和探索海洋生态系统。

2023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图文

2023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图文

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占全世界的一半,裸子植物的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还有一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稀裸子植物,例如我们刚观察过的银杏、水杉,还有银杉、秃杉(出示我国珍稀裸子植物的挂图)。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的种类很多,占地球上植物种类的2/3左右;分布广泛,各种环境中都有它们存在;结构和功能既完善又复杂,是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被子植物的概念:你吃桃和枣的时候,发现它们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被子植物的特征是什么?根据被子植物种子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展示图片,学生总结出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不同点并举例,老师作评第三节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一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认识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第1课时动物系统进化树“将下列动物分类”谁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30多万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的:动物那么,这类生物在我们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有多少种呢?(150多万种)。

那么,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是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学习的,对不对?学习动物,我们也这样按顺序来学。

植物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动物是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呢?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图中很多是大家熟悉的动物,请根据已有的动物知识,将它们归类,并说出理由。

动物学 棘皮动物门

动物学 棘皮动物门

17.膜翅目:蜂、蚂蚁 翅2对,膜质
14
15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


1.传递花粉 2.产品可用3.可供食用 4.生物防治 有害方面: 1.危害农林业(果树,仓库,林业,水稻) 2.危害人兽健康(蚊,蝇) (八)防治 1.农业防治方法(轮作,翻土等) 2.生物防治方法(昆虫,鸟等) 3.化学防治方法(农药) 4.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捕杀,高温) 5.新技术防治方法(射线,不育)
•棘皮动物与此前讲述的无脊椎动物不同:
它的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
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的
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从成体口的形成和肛门的形成看,棘皮动物也同于脊
椎动物
•——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
•——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具有相同的祖先
生物学特征
大多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例外)
海盘车的生殖腺位于间步带区,生殖孔在反口 面靠近腕基部的中央盘上,其再生能力很强
受精卵辐射卵裂,内陷法形成原肠,腔肠法 形成中胚层和3对体腔囊,即前体腔囊、中体腔 囊和后体腔囊。原孔发育成肛门,口在原肠孔相 对的另一端形成,因而称为后口动物
幼虫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是两侧对称, 变态后成为辐射对称的成体,因而其辐射对称称为次 生性辐射对称
腕上常有明显的鳞片,无步带沟 消化管退化,食道短,连于囊状的胃,无肠,无肛门 以藻类、有孔虫、有机质碎屑为食,也食多毛类、甲 壳类等小动物 少数种类雌雄同体,胎生
海星纲
身体星形,中央盘和5个(或5的倍数)腕之间的界限
与海蛇尾比不明显
腕中有步带沟,内有2-4行管足,管足具吸盘 筛板在反口面的两个腕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昆虫,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一)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 三个部分 • (二)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 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 (三)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 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 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 • (四)腹部应该分为11节,但也常常演化为8节、7节或 4节。 • (五)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 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根据这些外部形态特征, 特别是足的数目,就不难将昆虫与其他被称为“虫子”的 动物区分开 。

• 棘皮动物是一类高等而复杂的无脊椎动物, 因皮肤很不光滑,长满有内骨骼形成的棘 刺而得名。全部海产,成体多为五辐射对 称,营底栖或固着生活。全世界现存6200 多种,包括海星纲、海胆纲、海蛇尾纲、 海参纲、海百合纲。
• 8.1.节肢动物(Millipede)
• 节肢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种类最多,占已知动 物的85%,达100多万种,而且每种的数目 多得惊人。在节肢动物里,昆虫占其总数的 80%。甲虫又占昆虫的87%。例如一个蜂 群,总数可达5万多个。节肢动物身体的分 化,以及身体变化的多样性,使它获得了高 度的适应性,几乎在地球上任何空间都可以 找到节肢动物。常见的有蜈蚣、虾、蟹、蜘 蛛以及各类昆虫等。
• 什么是几丁质: 几丁质又名甲壳胺,一般 指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分泌的一种物质。 结构为β-聚-N-乙酰葡糖胺。这种物质含碳 水化合物和氨,性柔软,有弹性,与钙盐 混杂则硬化,形成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几 丁质不溶于水、酒精、弱酸和弱碱等液体, 有保护功能.
• 8.1.1.蛛形纲 • 东方鲎: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蛛形纲(Merostomata)剑 尾目(Xiphosura),又名中国鲎、小海鲎,是 全世界4种马蹄蟹之一,为蜘蛛与蝎子以及 已绝灭的三叶虫的远亲。它们主要分布于中 国大陆、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 台湾、越南及香港。
• 鲎鱼中雌鱼常常背着雄鱼行走,打渔的人 一定能成对地捉到。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 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 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 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 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鲎鱼壳可以做帽子,南方人用它的尾巴做 成小如意。
• 8.1.2.昆虫纲 •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 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 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 的甲胄。 昆虫在生态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 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 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在东南亚和 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昆虫习性歧异,分布范围很广,除海洋的水域之 外,凡有植物生长的地域都有昆虫 。昆虫 具有强 大的飞翔能力,其微小的身躯又易随气流传播, 所以从赤道到两极都有它们的踪迹。
•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 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 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 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 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 鲎有四只眼睛。中脊前端有一对0.5毫米的两只小 眼睛, 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 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 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 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 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 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 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 螳螂目(Mantedea)是节肢动物门、六足 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的一目。通称螳螂。 仅含螳螂科(Mantidea,Manteidae)1 科。 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分布很广,除极寒 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 最为丰富。中国已知约51种。
• 螳螂是中至大型昆虫。体细长,多为绿色, 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头呈三角形且 活动自如,复眼突出,触角丝状;前胸特别 延长,前足胫节呈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 形成捕捉性前足,腿节和胫节生有倒勾的小 刺,用以捕捉各种昆虫。 • 螳螂别称:刀螂。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 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 而是益虫。性格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 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 蜻蜓目:蜻蜓目[Odonata]昆虫纲的一目。 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 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全世界分布, 尤以热带地区为多。
• 蜻蜓,体长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 小,刚毛状,成虫翅两对,狭长,膜质透明,休 息时平伸或直立,不能折叠于背。许多蜻蜓没有 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 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 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蜻蜓多在开阔 地的上空飞翔,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 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节肢动物也叫节足动物。是一类身体由很多结构各 不相同、机能也不一样的环节组成的动物。通常 可分为头、胸、腹等3部分,但有些种类胸部和头 部合在一起,也有些种类胸部和腹部没有分化, 还有些种类全身愈合,不分头、胸、腹。节肢动 物身体表面有由几丁质生成的坚厚的外骨骼。一 般每个体节上都有着一对分节的附肢,又叫节肢。 节肢的运动极其灵活,主要用于爬行和游泳。
观赏动物学
第 8章 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第八章 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 摘要: •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世界上 现存种类达100万种,其中已有记述的昆虫 就多达92万余种。广布于陆地、淡水、半 咸水和海水中。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 虾、蟹、蝶、 蜻蜓、甲虫及鸣虫等均为著名的观赏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