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生物学课件
1.3.2.2 结缔组织
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1. 血液和淋巴
间质是血浆。血液在血管内没有纤维。 2. 疏松结缔组织: 作用是连接和填充 3. 致密结缔组织:大量纤维组成,基质和细胞较少 4. 脂肪组织 5. 软骨组织 :细胞间质的含量较大,但其中含盐
类很少 6. 骨组织 :间质中含钙盐 。结构——哈氏系
(palaeozoology)等。来自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按研究动物类群形成的分科有
原生动物学(protozoology) 昆虫学(entomology) 寄生虫学(parasitology) 鱼类学(ichthyology) 鸟类学(ornithology)和哺乳类学
(mammalogy)等
1.概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论
1.1 1.2 1.3 1.4 1.5 1.6 1.7
生命活动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动物体的结构功能水平 动物的体形 动物的发育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 化石和地层年代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1.1 生命活动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1.1.2 动物学及其分科
(bionics)等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1.2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1.2.1 动物的生活环境 1.2.2 动物的生存方式 1.2.3 动物的身体大小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1.3动物体的结构功能水平
动物的结构功能水平分为五级,即 细胞(cell)、组织(tissue)、器官 (organ)、系统(system)和动物体 (organism)。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从不同研究层次形成的分科有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和分子遗传
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1. 血液和淋巴
间质是血浆。血液在血管内没有纤维。 2. 疏松结缔组织: 作用是连接和填充 3. 致密结缔组织:大量纤维组成,基质和细胞较少 4. 脂肪组织 5. 软骨组织 :细胞间质的含量较大,但其中含盐
类很少 6. 骨组织 :间质中含钙盐 。结构——哈氏系
(palaeozoology)等。来自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按研究动物类群形成的分科有
原生动物学(protozoology) 昆虫学(entomology) 寄生虫学(parasitology) 鱼类学(ichthyology) 鸟类学(ornithology)和哺乳类学
(mammalogy)等
1.概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论
1.1 1.2 1.3 1.4 1.5 1.6 1.7
生命活动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动物体的结构功能水平 动物的体形 动物的发育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 化石和地层年代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1.1 生命活动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1.1.2 动物学及其分科
(bionics)等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1.2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1.2.1 动物的生活环境 1.2.2 动物的生存方式 1.2.3 动物的身体大小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1.3动物体的结构功能水平
动物的结构功能水平分为五级,即 细胞(cell)、组织(tissue)、器官 (organ)、系统(system)和动物体 (organism)。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从不同研究层次形成的分科有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和分子遗传
大学动物生物学完整课件生物界无脊椎动物
●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 分解有机物:帮助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物质循环 ● 传粉媒介:帮助植物繁殖,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 指示物种:反映环境质量,为人类提供保护环境的依据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无脊椎动物的行为特点:趋性、反射、本能、学习等 无脊椎动物的行为学研究:行为生态学、行为遗传学、行为神经科学等 行为与进化的关系:行为演化、协同进化等 行为学研究的意义: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无脊椎 动物的发展
泥盆纪-石炭纪时期的无脊 椎动物演化
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无脊 椎动物演化
分类特点: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生活习性各异
● 软体动物类群:包括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等,具有柔软无骨的体构,通常有外壳保护。 ● 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纲、蛛形纲和甲壳纲,具有分节的体构和无骨的体构,通常有外壳或外骨骼
保护。 ● 棘皮动物类群: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具有辐射对称的体构和钙质的内骨骼,通常生活在海底。 ● 刺胞动物类群:包括水母、珊瑚等,具有水母型体构和刺细胞,通常生活在水中。 ● 其他类群:包括线形动物、轮虫动物等,具有不同的体构和特点,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中。 以上是无
● 土壤肥力调节者:帮助土壤分解有机物,提高土壤肥力 ● 自然灾害预警:某些无脊椎动物能预测自然灾害,为人类提供预警 ● 药用价值:一些无脊椎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对人类健康有益 ● 观赏价值:一些无脊椎动物具有观赏价值,为人类提供娱乐和休闲方式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脊椎动物的几个主要类群及其特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与特点。
● 分解有机物:帮助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物质循环 ● 传粉媒介:帮助植物繁殖,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 指示物种:反映环境质量,为人类提供保护环境的依据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无脊椎动物的行为特点:趋性、反射、本能、学习等 无脊椎动物的行为学研究:行为生态学、行为遗传学、行为神经科学等 行为与进化的关系:行为演化、协同进化等 行为学研究的意义: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无脊椎 动物的发展
泥盆纪-石炭纪时期的无脊 椎动物演化
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无脊 椎动物演化
分类特点: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生活习性各异
● 软体动物类群:包括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等,具有柔软无骨的体构,通常有外壳保护。 ● 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纲、蛛形纲和甲壳纲,具有分节的体构和无骨的体构,通常有外壳或外骨骼
保护。 ● 棘皮动物类群: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具有辐射对称的体构和钙质的内骨骼,通常生活在海底。 ● 刺胞动物类群:包括水母、珊瑚等,具有水母型体构和刺细胞,通常生活在水中。 ● 其他类群:包括线形动物、轮虫动物等,具有不同的体构和特点,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中。 以上是无
● 土壤肥力调节者:帮助土壤分解有机物,提高土壤肥力 ● 自然灾害预警:某些无脊椎动物能预测自然灾害,为人类提供预警 ● 药用价值:一些无脊椎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对人类健康有益 ● 观赏价值:一些无脊椎动物具有观赏价值,为人类提供娱乐和休闲方式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价值
脊椎动物的几个主要类群及其特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与特点。
动物生物学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4
精选课件ppt
65
精选课件ppt
66
精选课件ppt
67
精选课件ppt
68
精选课件ppt
69
精选课件ppt
70
• 双壳纲(Bivalvia)
• 多数海生,少数淡水生,现存30000种。
• 身体侧扁,一对发达左右壳包围身体, 头部退化,无口腔和齿舌,足斧状,原 始种类为栉鳃,高等种类为瓣鳃,海产 种类多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种 类有的具钩介幼虫。
• 原始软体动物出现在前寒武纪浅海中, 身体卵圆形,两侧对称,有一对触角, 体背有一个扁平的壳,壳下面有由体壁 延伸形成的外套膜,外套膜与内脏团间 形成外套腔。
精选课件ppt
49
精选课件ppt
50
• 单板纲(Monoplacophora)
• 长期被认为是化石种类,1952年在哥斯 达黎加附近3350m深海发现生活的个体, 称为新蝶贝。
精选课件ppt
1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 进化地位
• 软体动物属于原口动物,出现了真体腔, 但一般不发达,只在围心腔以及生殖腺 和排泄管腔处有真体腔。
• 出现了所有的器官系统,海生种类一般 有担轮幼虫期。
精选课件ppt
2
• 生物学特征
• 身体两侧对称或次生性不对称。
• 外套膜(mantle):由背侧皮肤伸展而成, 一般包裹内脏团、鳃甚至足。外套膜与 内脏团、鳃、足之间的空隙称为外套腔 (mantle cavity),内侧纤毛摆动造成水流, 对各种生理活动有重要作用。
• 外套膜外侧表皮常分泌石灰质形成贝壳。
精选课件ppt
8
动物生物学动物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ppt课件
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能力;③具有自我复制 和繁殖能力;④具有协调整体生命活动的能力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三明治式质膜结构模型
*细胞质基质——透明粘稠可流动,包含许多细胞器: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 酶体、线粒体、中心粒。物质运输、能量交换、 信息传递、中间代谢反应。
五、细胞分化
1.概念:胚胎细胞分裂后的未定型细胞或简 单可塑性细胞,在形态、化学组成和功能 上向专一性或特异性方向转化,演变为特 定细胞类型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分化是稳定的,一般是不可逆的。
五、细胞分化
3.细胞发育的潜能
全能性——细胞含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 潜能;
多能性——胚胎进一步发育,有的细胞虽具有分 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 体的能力。
(2)中期(metaphase)是从染色体达到了细胞的赤道 面、停止移动的开始的。
(3)后期(anaphase)从每个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 开向两极移动开始,这分开的染色体称为子染色体。 (daughter chromosome)
(4)末期(telophase)两组子染色体已移至细胞的两极, 染色体移动停止,即进入末期。
*细胞核——核膜、染色质、核仁、核骨架。遗传信 息储存场所,控制着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
四、细胞分裂
1、无丝分裂(amitosi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接分裂)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分裂方式 在无丝分裂时看不见染色体的复杂变化,核物质
直接分裂成二部分 核分裂一般是从核仁开始,延长横裂为二,接着
核延长,中间缢缩,分裂成2个核; 同时,细胞质也随着拉长并分裂,结果形成2个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三明治式质膜结构模型
*细胞质基质——透明粘稠可流动,包含许多细胞器: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 酶体、线粒体、中心粒。物质运输、能量交换、 信息传递、中间代谢反应。
五、细胞分化
1.概念:胚胎细胞分裂后的未定型细胞或简 单可塑性细胞,在形态、化学组成和功能 上向专一性或特异性方向转化,演变为特 定细胞类型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分化是稳定的,一般是不可逆的。
五、细胞分化
3.细胞发育的潜能
全能性——细胞含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 潜能;
多能性——胚胎进一步发育,有的细胞虽具有分 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 体的能力。
(2)中期(metaphase)是从染色体达到了细胞的赤道 面、停止移动的开始的。
(3)后期(anaphase)从每个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 开向两极移动开始,这分开的染色体称为子染色体。 (daughter chromosome)
(4)末期(telophase)两组子染色体已移至细胞的两极, 染色体移动停止,即进入末期。
*细胞核——核膜、染色质、核仁、核骨架。遗传信 息储存场所,控制着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
四、细胞分裂
1、无丝分裂(amitosi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接分裂)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分裂方式 在无丝分裂时看不见染色体的复杂变化,核物质
直接分裂成二部分 核分裂一般是从核仁开始,延长横裂为二,接着
核延长,中间缢缩,分裂成2个核; 同时,细胞质也随着拉长并分裂,结果形成2个
大学动物生物学完整课件生物界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无脊椎动物是一类没有脊柱的动物,其特征包括身体柔软、无硬壳保护、呼吸和 循环系统简单等。
复习要点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复习要点
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 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多样,包括寄生、腐生、捕食等, 适应着不同的生态环境。
例如,一些无脊椎动物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而另一些则更喜欢干燥的环境;一些 无脊椎动物是食肉性的,而另一些则是植食性的。
无脊椎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无脊椎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
有的无脊椎动物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有的则通过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生殖通常需要雌雄两性交 配,将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而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母体直接产生后代,不需要交配。
大学动物生物学完整课件:生物界 无脊椎动物
目录
• 无脊椎动物概述 •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 无脊椎动物的生理与生态 •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实验与实践:无脊椎动物的观察与实验 • 复习与思考
01 无脊椎动物概述
无脊椎动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的动物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 大、分布最广的一类。
无脊椎动物在各种生态环境中都有分有无脊椎动物 的踪迹。
无脊椎动物的适应能力较强
由于无脊椎动物的生理结构相对简单,它们更容易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这也是它们能 够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原因之一。
无脊椎动物的分布受到温度、湿度、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等多…
包括虾、蟹等,其身体被硬壳覆盖, 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蛛形纲
包括蜘蛛、蝎子等,其身体分头胸部 和腹部两部分,头前部长有一对螯肢, 螯肢末端有毒腺导管的毒牙。
动物生物学完整14(西北大学)ppt课件
• 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和真体腔; •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个部
分,
• 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
• 排泄系统后肾型,出现了循环系统、呼 吸器官;
• 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
精品课件
3
一、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体制和分部 2、消化系统 3、呼吸器官 4、循环系统 5、排泄器官 6、神经系统 7、生殖系统和发育
• 外套膜通 常分三层: 外层和内 层为表皮 细胞层, 中间层为 肥厚的结 缔组织。
12
• 水生种类的 外套膜表面 或边缘密生 纤毛,藉其 摆动而激起 水流,从而 进行呼吸、 滤食、排泄 等活动;
精品课件
13
• 陆生种类外套膜富有血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
• 头足类的外套膜成囊状,富含肌肉,其收缩时能挤压 外套腔中的水从漏斗射出,藉水流反作用力而前进。
律排列的角质齿片组合而成。摄食时由于肌肉的伸缩, 角质齿片作前后活动而将食物锉碎舐食。齿片的形状、 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 • 胃 典型结构包括晶杆、晶杆囊、胃盾。
精品课件
19
蜗
蜗牛(Cittarium pica)
牛
齿舌(K.Sandved)
齿,双壳纲和一些腹足纲动物具有,保护 胃的分泌细胞,有的形成角质和石灰质的咀嚼板。
精品课件
4
体制和分部
• 身体柔软,软体部分 为头部、足部和内脏 团。
• 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 伸成为外套膜,
• 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石 灰质贝壳,覆盖在身 体最外面。
软体动物-分精部品课、件齿舌结构图
5
(N.Campbell,1995)
1、体制 • 软体动物体制为左右对称, • 但腹足纲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而变得不对称。 2、分部 2.1 头部 2.2 足 2.3 内脏团 2.4 外膜 2.5 贝壳
动物生物学章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共126张PPT)
马尔丕基氏管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 物有开放的循环系 统,组织直接与血 窦的血淋巴接触。 排泄系统包括马氏 小管和后肠。马氏
小管是细长的盲管, 盲端位于血腔,另一 端开口于中肠与后肠 之间。随昆虫种类的 不同,马氏小管的数 目可为2-150条。
2、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
脊椎动物典型的排泄器官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的结构从外到内可依次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3部分。
(二)外骨骼
节肢动物的体壁可与其内壁附着的肌肉一起完成各 种动作,其作用与脊椎动物的内骨骼十分相似, 因此称为外骨骼。
石灰质外壳、几丁质外骨骼(可分节、可活动)
(三)内骨骼——中胚层
1.中胚层形成,位于体内的内骨骼。肌肉附着在内骨骼的外表面 。
2.内骨骼由软骨和硬骨组成,不仅支持保护身体和内部器官, 也是机体最大的钙库。
小结
• 动物体的保护和运动能力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
动物体由保护性的皮肤包围,其结构可像一个原生动物的细胞膜那
样简单,也可像哺乳类的皮肤那样复杂。无脊椎动物的皮肤基本上是单层表皮
细胞,以及由这层细胞分泌的角皮组成,并可能由于钙化而坚硬。这种皮
肤不随身体长大而长大,因而必须周期性蜕皮以允许动物体生长。脊椎动
3)后肾型排泄器官:具有真体腔无脊椎动物,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育形 成的。甲壳类的绿腺、颚腺,蛛形纲的基节腺等都属于此类结构的排泄器 官。
4)马氏管:昆虫纲、多足纲中存在的排泄器官。马氏管是在中肠和后肠交界处的 单层细胞的盲管。分布在混合体腔中,渗透作用使水通[O过] 管壁与代谢物形成尿 ,同时又可以在马氏管的后端对水分和离子进行重吸收,代谢产物最终形成尿 酸,经后肠从肛门排出体外。
入三羧酸循环而被氧化。放出的氨基则转化为无机氮NHLeabharlann +排出体外。动物的代谢废物
《动物生物学》课件—04动物的生命活动
2. 陆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
3. 人的呼吸器官
(二)呼吸色素 血红蛋白 血绿蛋白 血篮蛋白 蚯蚓血红蛋白
(三)呼吸运动与肺活量
➢呼吸运动:胸廓在呼吸肌参与下节律性地扩大
和缩小做
➢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尽力所能呼出的气体
量
三、免疫系统
(一)免疫的概念 ➢免疫:又称免疫性或免疫力。现代免疫
半抗原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 incomplete antigen )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载体 载体(carrier)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半抗原 + 蛋白质(载体) = 完全抗原。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异物性
异物性是指来源于体外的抗原,绝大多数抗 原属于异物,但也存在自身抗原。
学认为,免疫是机体在识别自已的基础 上,去识别、消灭、和清除抗原异物的 生理功能。免疫系统具有防御感染、自 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免疫调 节等方面的功能。
(二)动物免疫的几个基本问题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2. 抗原与抗体
(1)抗原
抗原(Antigen, Ag)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 (应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抗体 或免疫效应细胞)答(答是指相应抗原与免疫应 答产物结合并将其排除体外)的物质。
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
T
致敏T细胞
Ag
浆细胞 B
抗体
免疫原性示意图
抗原性 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是指抗 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T
致敏T细胞
Ag
浆细胞 B
抗体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3
2 动物进化的总趋势
☞ 向不同方向分歧发展,从少数种类发 展为较多种类;
☞ 通过提高机体水平上升发展,从简单 趋向复杂,由低级进进化到高级。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原始无头类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后口动物
原口动物
两侧动物称动物的祖先
无 脊
腔肠动物
分类地位越近的动物,相似的程度越大。
编辑ppt
15
生物发生律(重演律)
德国生物学家E. Haeckel(1866)提出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两相互密切联系的部 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即个体的发 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 展历史。个体发育的历史是系统发育历史 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编辑ppt
编辑ppt
29
达尔文把人工选择原理与生存斗争思想综合 在一起,构成了自然选择学说。
推论1 在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未能实现, 原因在于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推论2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具有 最好的生存、繁衍后代的机会,否则,遭致淘汰 ,此过程即适者生存或自然选择;
椎
腔肠动物的祖先
动
海绵动物
物
原始多细胞动物 孢子虫 鞭毛虫 根足虫
原鞭毛虫
纤毛虫
演 化 树
编辑ppt
6
其他猴类 类人猿
人类
现代鸟类
现代爬行类
其他兽类
原始猴类
后兽类
真兽类
原兽类
古鸟类
兽齿类
古代爬行类 现代两栖类 古代两栖类
四足为祖先 总鳍鱼类
硬骨鱼类
肺鱼类
软骨鱼类
脊
原始硬骨鱼类
椎
圆口类
化石盾皮鱼类
动
编辑ppt
18
按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与生物出现的 早晚,将地质年代分为5个代,每代可分 为若干个纪,纪下又可分为世。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编辑ppt
19
编辑ppt
20
4 动物地理学的例证 因岛屿隔离形成特有动物类群。 如澳洲大陆上的各种有袋类动物,隔离进化
,缺乏真兽亚纲的种类。
编辑ppt
化石甲胄鱼
无颌类
有颌类
物
演
原始有头类 头索动物
化
尾索动物
树
原始无编头辑类ppt
7
编辑ppt
8
编辑ppt
9
二、动物进化的例证
编辑ppt
10
1 比较解剖学的例证
★ 同源器官
指不同类群动物身体上的某些器官 功能不同、外形相同或不同,但其基本 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上相同。
编辑ppt
11
★ 同功器官 指在不同动物身体上功能相同、形状相似
生物进化源于染色体进化,而染色体进化 是一系列的染色体突变的结果。
编辑ppt
23
三、进化理论
编辑ppt
24
1 拉马克学说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为进化论酝酿期。
G. Buffon, E. Darwin, Lamarck较为系统地阐 述过生物进化观点,其中Lamarck的进化理论影 响最大、最为系统。
拉马克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其中包 含了Buffon 和Darwin的观点,但比二者的阐 述更为系统、完整。
该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编辑ppt
26
☞ 传衍理论 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物种都是从 其他物种变化、传衍而来。物种的变异是连续的 渐变过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形成的;
☞ 进化等级理论 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存在着由简 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不承认物种的 真实存在,自然界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动物的进化
地球上的各种动物都是由最原始、 最简单的种类进化而来的;
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 复杂;
各类动物均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 、繁荣和衰退的历史。
编辑ppt
1
一、进化关系
编辑ppt
2
1 动物进化树
根据动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 动物置于一个有分枝的图解上,简明地表 示动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即为进化 树,或称系统树phylogenetic tree。
,但其来源和基本结构均不同的器官。
★ 痕迹器官 指动物体或人体中一些残存的器官,它们
的功用已经丧失或极小。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2 胚胎学的例证
不同纲的脊椎动物,例如鱼、蝾螈、龟、 鸡、猪、牛、免和人的早期胚胎发育彼此都很 相似,都具有鳃裂和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 ,胚胎越早,体形也越相似,以后逐渐分化才 显出差别。
☞ 进化原因 强调生物内部因素
用进废退(第一定律)
获得性遗传(第二定律)
编辑ppt
27
2 达尔文学说
1895年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 然选择理论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而自然选择理 论是达尔文对5年环球考察中大量观察与资料的 总结,并受启于人工选择和马尔萨斯人口论。
☞ 人工选择学说 人类通过人工选择得到了许多家 养动物和栽培作物的品种。达尔文认为出现许 多不同品种有3个原因:
变异、选择、遗传
编辑ppt
28
☞ 马尔萨斯人口论
1798年,Malthus 发表了他对人类社会的 一些见解,提出“人口论”。认为人口按几何 级数增长,而食物按算术级数增长,因此社会 上必然有人口过剩现象,而贫困和不幸完全是 由于生育过多。
达尔文偶然读到了上述理论,受到启发。他 认为生物繁殖过剩,但食物与空间有限,生物 之间、尤其种内必然有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 优胜劣汰。
16
编辑ppt
17
3 古生物学的例证
古生物学所研究的就是来自地层所发掘出来 的大量化石材料。
地层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生物演化史的档案馆 。人们可根据从地层中发掘出来的生物的化石 遗骸(如骨骼、牙齿、介壳等甚至整体)、遗迹( 足迹和生物体的印痕)和遗物(粪、卵等),较 为全面地了解地球出现生命以来动物发展演化 的基本历程。
21
5 生理、生化的例证
一切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激应性、生 长、发育、遗传、变异等基本特征;
构成其身体的基本化学成分如核酸、蛋白 质、糖类及脂肪在各种生物体内也基本是一 致的。
编辑ppt
22
6 遗传学的例证
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染色体核型保持着 一致性与稳定性,但同时又是可变的。
一致性与稳定性反映了该物种在进化过程 中的一定位置。可变性则造成了物种的变异, 使进化成为可能。
Buffon第一个提出具体的进化学说,他认为物 种是可变的,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认为 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气候和食物性质的 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但他最终屈服于 教会的压力,公开发表放弃进化观点的声明。
编辑ppt
25
E. Darwin 是达尔文的祖父,阐述过物种可 变的观点和不同类型的生物可能起源于共同祖 先的“传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