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在音韵学史上的价值
宋词的音韵美与艺术价值
宋词的音韵美与艺术价值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音韵美和丰富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在宋词中,音韵美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体现了古人对于音韵的追求和诗歌的美感。
同时,宋词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以及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宋词的音韵美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宋词的音韵美宋词的音韵美主要包括了平仄和押韵两个方面。
平仄是指词句中音节的平声和仄声的组合。
在宋词中,平仄的运用非常讲究,将平仄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音韵韵律,使词句更加和谐优美。
同时,押韵也是宋词音韵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宋词中,押韵多以平声韵为主,使得词句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增强了整体的音韵美感。
二、宋词的艺术价值1. 深情细腻宋词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百态。
词人通过对爱情、生活、自然等主题的抒发,表达出了内心真挚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写,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2. 思辨人生宋词在描写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生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词人在作品中探讨了人的命运、社会现象、政治斗争等问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一文,以描绘历史上的一场战争为主线,通过对人性和人情的呈现,深度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触动。
3. 形象生动宋词以其细腻入微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众多生动形象。
词人通过对人物、景物的描写,使其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感触。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将人物、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出浓厚的唯美氛围。
4. 文化传承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手法,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宋词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通雅》在汉语方言学史上的地位
《通雅》在汉语方言学史上的地位
孙宜志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2006()3
【摘要】方以智在《通雅》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方言学理论,这些理论以今天的学术眼光来看,也基本上是正确的,其中一些观点还富有借鉴意义。
《通雅》一书记载的明末的许多方言现象,是我们了解明末汉语方言差异的珍贵文献。
方以智及其《通雅》在汉语方言学史上理应有一席之地。
【总页数】4页(P29-32)
【关键词】方以智;《通雅》;方亩学
【作者】孙宜志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1.5
【相关文献】
1.汉语方言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J], 刘丹青
2.黄侃先生汉语论著在汉语研究史上的地位 [J], 殷孟伦
3.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 [J], 柴世森
4.试论《通雅》命名之由及其在雅学史上的地位 [J], 袁津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雅》与古韵通转
有“ 转 ” 《 雅》 首 一 《 通 ,通 卷 音韵 通别 不 紊说 》 卷二 、
“ 互声 之例 ” 、 五十 《 条 卷 切韵 声 原 ・ 旋韵 图说 》 多所
按 , , 真 。跌 , 质 。真 质对 转 。 颠 端 定
() 3 敦音对 , 盘类 。( 31 1 ) 3 /0 9 按 , , 文 。对 , 敦 端 端物 。文 物对 转 。
人 声 。如 苏味道 摸棱 , 尚是 平声 。(/2 ) 52 5
() 8 厌案 , 服 也 。… …厌 音 益 涉反 , 压 与揖 、 按
( ) 氏读 胭 脂 , 竹 坡 怪 乐 天用 燕 支 , 5阏 而 贡父 通 用 , 即按验也 。(/1 ) 52 6
按 , , 叶 。揖 , 缉 。按 , 厌 影 影 影元 。叶缉 旁转 。
按, , 摸 明铎 。扪 , 明文 。摹 , 明鱼 。鱼铎 对转 。 ( )2 , 7 , 心拟也 。从拟 转嶷 、 。(/2 ) t仪 凝 52 4 按, , 拟 疑之 。嶷 , 疑之 。凝 , 疑蒸 。之蒸对 转 。 ( ) 功 臣表》 8《 有郫 侯 , 师古 音 多 。智 以为此 单
虽然他知道不能以一时一地之方音推求古音而且事实上他也借助于经传异文古籍旧注汉字谐声等材料但无论是他所利用的方音资料还是异文谐声等文献资料都不系统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这些材料由今音直推古音以期一变而至于道而忽略了切韵系韵书在记录古今音变上的价值
南通 大 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社 第2 6卷 第 6期
双 月 刊 2 l 0 0年 l 1月 出版
《通 雅 》与 古 韵 通 转
周 远 富
( 通 大学 文 学 院 ,江 苏 南 通 2 6 1 ) 南 20 9
中国古代主要韵书
中国古代主要韵书中国古代主要韵书中国古代的韵书,对于探索历史上的汉语语音系统,对于研究汉语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对于了解写诗、填词、制曲和韵书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国古代韵学,是按照声、韵、调的关系编排的字典,声韵的萌芽于东汉,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最早的韵书三国时期北魏李登编的《声类》,唐人封演《闻见记》云: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
《魏书·江氏传》有云:忱弟静别放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
《隋书·经籍志》云:《声类》十卷,魏左校尉李登撰。
西晋时小学家吕忱之弟吕静曾仿照《声类》写过一本《韵集》,分作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隋书·潘徽传》云:末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而全无引据,过份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
此书也早已失传。
自南朝,沈约、周颙等人讲求汉语四声后,各类韵书盛行。
据《隋书·经籍志》及陆法言《切韵·序》所载,南北朝时期后出现的韵书主要还有: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隋书。
经籍志》)张谅的《四声韵林》二十八卷(《隋书。
经籍志》)段弘的《韵集》八卷(《隋书。
经籍志》)无名氏的《韵集》二卷(《隋书。
经籍志》)王该的《文章音韵》二卷(《隋书。
经籍志》)王该的《五音韵》五卷(《隋书。
经籍志》)、无名氏的《群玉典韵》五卷(《隋书。
经籍志》)阳休之《韵略》一卷(《隋书。
经籍志》;又见陆法言《切韵序》,无卷数。
)李概的《音谱》四卷(《隋书。
经籍志》;陆法言《切韵序》作李季节,无卷数。
)无名氏的《篡韵钞》十卷(《隋书。
经籍志》)刘善经的《四声指归》一卷(《隋书。
经籍志》)沈约的《四声》一卷(《隋书。
经籍志》)夏侯咏的《四声韵略》十三卷(《隋书。
经籍志》;陆法言《切韵序》作《韵略》,无卷数。
宋本《广韵》作夏侯该,捂、误。
)潘徽的《韵篡》三十卷(《隋书。
《通雅》语源研究初探的开题报告
《通雅》语源研究初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通雅》是一部宋代的汉语字典,也是中国古代辞书中第一部专门收录了汉字的字义和用法的字典,对于汉字的历史和演变,以及汉语的语言学研究有重要的贡献。
本文拟对《通雅》的语源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从中探寻汉字的语源和历史演变,为汉语语言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涉及《通雅》中字头的语源研究,包括常用字的音韵和义项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等。
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通雅》的历史背景、编纂流程和后世影响等情况,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将《通雅》中的字头与其他历史文献中的字头进行比对分析,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实证研究则是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字头的音韵和义项之间的联系和演变。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文主要是对《通雅》的语源研究进行初步探讨,预期结果是对汉字的语源及其历史演变有进一步认识,为汉语语言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特别是对于中外学者在解释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古代汉字时遇到的问题,可以加深理解和探索。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文的研究时间为三个月,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周:查阅《通雅》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编纂流程。
第二周至第四周:对《通雅》中的字头进行分类和整理,并与其他历史文献中的字头进行比较分析。
第五周至第七周:对比分析的结果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字头的音韵和义项之间的联系和演变。
第八周至第十周:整理研究成果,撰写开题报告,准备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五、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数据收集不全、分析方法不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用综合数据、调整分析方法等措施,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并与导师和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论《通雅》的音韵学成就
想 体 现 得 尤 为 流 , 为 细 故。 上 下 古今 数 千 年 , 忽 文 字屡 变, 亦 屡 变 , 者相 沿 不考 , 音 学 所称 音义 , 传
讹 而 已。
又《 通雅 》 首 一《 义 杂论 ・ 卷 音 方言说 》 : 声 音之 道 , 与天 地 转 。岁 差 自东 而 西 , 气 地
维普资讯
第1 9卷第 1期
20 0 6年 3月
音 取甚 名 技术 阮学 晕 报
J u n l fQig a c t n la d Te h ia l g o r a n d o Vo a i a n c n c l o o Col e e
一
康《 音义 》 或云 服 虔 。《 史记 》 自后 汉延 笃乃 为《 音 义 》又 有 《 隐 》 直 至 徐 广 《 注 》 裴 驷 《 , 音 。 音 , 集 解 》 始 略详定 。 自服 、 、 、 之 时, , 郑 应 许 已变古 音 , 广 等沿 之 。及 沈《 》 特 取 汉、 韵 出, 晋之 音 填入 耳 。
的 。语音 的变 化也 象岁 差 自东而 西 、 气 自南而 北 一 地 样, 不但 体现 在时 间上 , 而且 还体 现在 空间 上 。因此 , 方 以智强 调研 究音韵 要 善于 通古 今之 变 。他在《 雅 通
・
凡例 》 中说 : 智考 古今之 声 , 大概 五变 , 此事 无 可 明证 , 惟
Vo _ 9 No 1 l1 .
Ma.2 6 r 00
论 《 雅 的 音 韵 学 成 就 通
牛 云龙
( 岛职业技 术学 院 文 史 系, 东 青 岛 2 6 7 ) 青 山 60 1
摘要 : 以智具 有 明确 的语 音 时地 发展观 , 于运 用音理 来探 求语音 的 声 、 、 , 古音 中的唇音 、 音等 方 善 韵 调 对 舌
简单评价《通雅》
简单评价《通雅》
《通雅》是冯梦龙以清人潘锷之名发表在《赤壁赋》前撰写的文章,
以中国古代历史背景和立意思想为主线,运用文辞流畅熟练、情节多变紧
凑而构筑而成的这篇思想复杂、文学华美的文章。
《通雅》以丰富多样的文字来诘说数千年来中国历史变迁、历史观念
变革、政治制度变化,从理性的角度展现出朝代更迭的社会动荡,深刻阐
述了中国的悲剧史。
文章以贵族斗争的表现,加上时代苦恼的质疑,千古
问题的思考,给读者以极大的启示,表现出一种不灭的民族精神,也是中
国文人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
《通雅》一文富有密度,内容丰富,既是冯梦龙对中国古今历史的研
究思考,又展示了他对古代历史政治社会思维的看法,他借贵族斗争、时
代苦恼等形象描绘出中国古代历史,将宿命论融入诗歌并以文辞优美的表
现其悲哀,表达出他在文艺创作上的强大意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历史和
文化对诗人的深远影响,其深刻的思想也深入人心,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体现出不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之,《通雅》是一篇集中体现清代文人现实生活、民族进步抱负和
精神力量的文章。
它既有极大的宏大意义,又有深刻的历史思想,丰富实
用的文辞熟练,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和极大的文化价值,其诗文带来的思考和启示,更是值得在今天深思和推崇的。
《通雅》版本源流考
作者: 顾之川
出版物刊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2-87页
主题词: 《通雅》;源流考;古籍整理;明末清初;训诂学;文化遗产;方以智;辞书编纂;目录学;创造性
摘要: <正>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方以智(1611年—1671年)的《通雅》是一部富于创造性的训诂学著作,在训诂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音韵训诂学研究、古籍整理、辞书编纂等,至今仍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然而,《通雅》的版本,一向不大为学界所措意,而有关的目录学著作著录《通雅》,其所载版本,又时见讹谬。
因此,对《通雅》的版本作一探源析流的考辩,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通雅》,从而更好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将是很有裨益的。
日藏珍本《五音通韵》所见《中原雅音》
日藏珍本《五音通韵》所见《中原雅音》
秦曰龙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8(26)6
【摘要】<五音通韵>是清代前期的一部配有较完善韵图的等韵著作.它不但具有很高的音韵学史、语音史价值,而且书中的引证材料相当丰富,文献方面的价值也很值得期待.<中原雅音>是一部记录北方时音的韵书,虽晚出于<中原音韵>,却关系密切,是研究近代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惜乎此书失传已久.<五音通韵>共载录21条<中原雅音>材料:既有音切,也有释义,可以确证<中原雅音>一书的存在,能够成为我们深入探讨<中原雅音>的宝贵依据.
【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秦曰龙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
【相关文献】
1.《五音通韵》所见《字汇》刍议
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藏《五音通韵》考论
3.台湾师范大学藏抄本《五音通韵》校考*
4.日藏《五音通韵》的版本与著作年代问题
5.日藏《五音通韵》著作年代补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雅》古音学及其应用
《通雅》古音学及其应用
周远富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2)003
【摘要】方以智<通雅>堪称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其治学的核心在小学,而其小学的核心又在音学.在古音学方面,他有七个方面的重要成绩;在研求古音的基础上,方氏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实施因声求义,在破通假、求语源诸方面,作出了重要的成绩,开启清代考据学与中国近现代学术之先河.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周远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4.9
【相关文献】
1.缔造“雅哈”美学精神回眸“咖啡”浓香文化——电通东派广告雅哈品牌创意回顾 [J], 袁钧;
2.《通雅》:雅学的辉煌 [J], 石云孙
3.再思考:上古音与清代古音学的研究对象——以姚文田古音学研究为例 [J], 陈芳
4.试论《通雅》命名之由及其在雅学史上的地位 [J], 袁津琥
5.文献考证与古音学史研究——《宋代古音学与吴棫<诗补音>研究》编后记 [J], 乔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音韵学史
中国音韵学史
中国音韵学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先秦时期。
早在《诗经》和《论语》等古代文献中,就可以看到对音韵的研究。
在先秦时期,音韵学主要是以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
韵书是一种对古代音韵进行整理和分类的著作。
最早的韵书是《尔雅》和《方言》。
《尔雅》是一部对古代汉语音韵进行解释和分类的辞书,而《方言》则是对古代汉语方言进行整理和比较的著作。
这些韵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音韵学的起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音韵学逐渐发展壮大。
在汉代,音韵学家陆终和许慎编写了《尔雅注》和《说文解字》,对古代音韵进行了更加详细和系统的研究。
在隋唐时期,音韵学家韩愈和刘知几等人对音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
到了宋代,中国音韵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宋代的音韵学家沈括编写了《唐韵正声谱》和《广韵正声谱》,对古代音韵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类。
他提出了“四声八调”的理论,对后来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音韵学继续发展。
明代的音韵学家杨时和许慎等人对音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
清代的音韵学家郑方坤和李文藻等人则对音韵进行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他们编写了《中原音韵》和《切韵类编》等著作,对后来的音韵学
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音韵学继续发展并与西方音韵学进行了交流和对比。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音韵学研究逐渐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同时,中国的音韵学研究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和关注。
古代韵书综述
古代韵书综述中国古代的韵书,是按照声、韵、调的关系将汉字组织起来的字典。
因为着重划分韵部,简言之,又可以说成是分韵编排的字典。
古代韵书的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按照汉字声调分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广韵》就是如此。
第二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调分开,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中原音韵》即如此。
第三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声调分开排列,《韵略易通》就属此类。
总之,不管怎样分类编排,都与汉字的声、韵、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不言而喻,汉字的声、韵、调就是韵书构成的基础。
【声类】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韵书是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
《声类》一书今已不传,有关李登生平情况亦不祥。
《隋书·经籍志》著录《声类》为10卷,按我国古代音乐上用的术语,即“宫、商、角、徵、羽”五音编排,不分韵部。
《声类》收字11520个,比许慎的《说文解字》多2167个字。
此书在训诂方面有着一定的贡献。
【韵集】继李登《声类》之后,任过安夏令的晋人吕静仿《声类》而作,编有《韵集》6卷。
《韵集》的编制体例按五音编排,不分韵部,略不同的是在每篇中将同音字都归纳在一起,同音字的罗列主要是根据传统的读书音,也兼杂方音。
因《韵集》的命运如同《声类》一样,早已亡佚,更多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切韵】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
据《切韵·序》介绍,《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是在参考古今字书以及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
《切韵》计5卷,它的编辑体例是用平、上、去、入声分韵,共193韵;按反切的发声分音;在每一韵目前都有一个数字标明韵目次序;韵字的注释简单,一般不注出处,有的根本没有解释,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
《切韵》收字12158个,比《说文解字》多出2806个。
《通雅》古音学及其应用
收 稿 日期 :06 0 - 0 20 - 1 2 作者 简 介 : 远 富 (9 6 )男 , 苏海 安 人 , 通 大 学 文 学 院 副教 授 , 士 。 周 16 - , 江 南 博
方 面 。( ) 献学 价值 。《 雅》 一 文 通 多次 引及孙 俪 《 唐 顾 炎武 “ 四声一 贯 ” 说相 呼应 。
韵》 而《 , 唐韵》 至蒋斧藏本和敦煌抄本发现始见原
貌 , 么方 氏所 引 为何 种版 本 当 可深 究 。又 如 《 那 平 诂 , 因声 求 义 , 明假 借 、 求语 源 , 为王 念孙 等 因声求
“埤 雅 》 《 《 和 尔雅 翼 》 备举 书证 , 他们 的 目的不 徐後 先 生 云 :方 氏完 全 可 以称 为元 明小 学 之 集 大 虽 但 “
清 梁 清 在 于释 词义 , 而是 要 ‘ 物致 知 ’ 《 雅》 格 。通 则着 重在 成者 , 代小 学之 开 先河 者 。” 启 超《 代 学者 整
则无 可 疑 。” 几百 年来 , 方 但 对 说 , 书仿 《 雅 》 例 , 该 尔 体 先列 普 通 词 语 , 列 百科 代考 证 学 开其 先河 , 后 词 语 , 对 百科 又 继 续 深 入 分 类 , 更 细 密 , 以 以智 《 雅》 文学 的研 究 与其 自身 的 价值 显 然 是 而 使 方 通 语 智 说 :古 人不 似后 人 之求 详 整也 ’凡 例 )语 文兼 不 相称 的 , ‘ ( 总在 视若 有无 之 间 。近 三 、 四十年 来 , 才
水韵 略》 学界均 以钱 大昕为第一发 现者 , 通 义 之先导 。 , 而《
历代音韵学家述评!175
著名音韵学家述评汉语音韵学是传统小学三个分支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前人在缺乏国际音标等方便的标注工具的条件下,以他们非同寻常的智慧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目前,汉语音韵学已经成为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的重要工具。
就汉语言文字学这门学科来说,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是训诂学的工具,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昔孔子论政以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同样,可以说“为学在人”,一门学问的发扬光大,跟前贤的发明分不开,前贤的贡献不可磨灭。
今择取历代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音韵学家数人,上起顾炎武,下讫王力(瑞典国高本汉因功绩卓越,虽非吾国人,亦并收入),述其学绩,评其优劣。
王国维在《周代金石文韵读序》云:“古韵之学,自昆山顾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宁戴氏,而金坛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邮王氏,而歙县江氏,作者不过七人,然古音廿二部之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
故训故名物文字之学,有待于将来者甚多,至古韵之学,谓之前无古之人、后无来者可也。
”王国维对顾炎武讫江有诰等人取得的成就给以极高的评价。
顾炎武顾炎武(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绛,字忠清。
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
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在音韵学方面,他的《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合称《音学五书》),《韵补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清代语言学,顾炎武开其端,其后人才辈出,语言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发展。
顾严武在音韵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在古音学部分,顾氏是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人。
顾氏注重“采铜于山”,搜集、整理、鉴别、选别原始材料,反对“废铜铸钱”,抄袭第二手材料,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古代音韵学著作
古代音韵学著作
古代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和发音规律的学科,有许多经典著作记载了古代音韵学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几部重要的古代音韵学著作:
《切韵》是古代音韵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由北宋时期的刘宋撰写。
它是中国古代音韵学最早且最全面的成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上古至南宋时期的音韵现象,并制定了一套分类韵书的规则。
《韵部》由切韵的编纂者刘宋所著。
该书按字音的韵部构形,详细阐述了每个韵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古代汉语音韵体系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华韵部》是唐代柳宗元撰写的一部重要音韵学著作。
该书以二十四韵为基础,详细地解析了每个韵的变化规律和发音特点,同时还涉及了汉字的结构和字形。
《方言》由唐代沈括所著,是一部记述各地方言的著作,涉及了音韵、字义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方言地理分布和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著作只是古代音韵学领域的一部分,这些经典著作在研究古代汉语音韵系统和发音规律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音韵学入门-第一、第二章
2、音韵学是研究方言、学习普通话的必备知 识
方言的调查离不开音韵学的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 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 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 规律。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 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 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后来又有“北音学”分支。
(二)音韵学的功用
1、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
这些分类和定名大致都是一致的,也有不同 之处,如《韵镜》、《梦溪笔谈》、《经史 正音切韵指南》和《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 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四类;《四声等 子》、《切韵指掌图》分为五类,原因是将 全浊声母分成了全浊和半浊半清(指浊擦音 “邪”、“禅” )两类;《音学辨微》则分 为七类,它是将全清声母分为最清和又次清 两类,将全浊声母又分为最浊和又次浊两类, 将次浊声母又分为次浊和浊两类。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 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1、声纽 2、字母 3、声类
唐守温三十字母
唇音 舌音
牙音 齿音
喉音
不、芳、並、明。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中国音韵学史
中国音韵学史中国音韵学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一门研究语言声音和音节规律的学科。
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中国音韵学史的发展。
古代的中国音韵学可以追溯到《尚书》和《雅》等古代文献。
在这些古代文献中,对于音的记载主要是象声和拟声的表示,对于语音的描述比较粗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于声音和音节规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先秦时期的音韵学主要集中在韵书的编纂上。
《尔雅》是先秦时期最早的一部韵书,它收集了当时的许多韵母。
除了《尔雅》,先秦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韵书,虽然它们的内容已经不完整,但是它们对于后来的音韵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汉朝的兴起,学者们开始进行更加系统和科学的音韵学研究。
最重要的一位学者是张衡,他在《西京赋》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的声音和音节规律。
他把声音分为四个要素,即清音、浊音、开口、结口,并提出了很多与音韵相关的理论。
在唐宋时期,中国音韵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唐代的学者刘知几编纂了《韵略》,对当时的语音进行了更加详细和系统的描述。
他在书中提出了声、韵、调之分,并研究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规律。
宋代的学者李昉撰写了《集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韵书。
《集韵》收录了当时的许多音节,对于后来的音韵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宋代的学者们还对音韵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专门的音韵学理论。
明清时期,中国音韵学进一步发展。
明代的学者罗贯中研究了多个方言的音韵差异,并编纂了《代韵》,为后来的方言研究奠定了基础。
清代的学者孙星衍在《三合韵外编》中进一步完善了音韵学理论,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近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中国音韵学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20世纪,许多学者对音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语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音韵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
总的来说,中国音韵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简单描述到近代的科学研究的演变过程。
这门学科对于研究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方言的演变以及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训诂学
训诂学[单项选择题]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A.许慎B.梅膺祚C.段玉裁D.戴震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释名》的作者是()A.许慎B.段玉裁C.刘熙D.黄侃参考答案:C[填空题]3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参考答案: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填空题]4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的科学论述。
参考答案: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填空题]5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参考答案:小学[填空题]6理论训诂学侧重于(),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参考答案:理论探讨[填空题]7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参考答案: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填空题]8()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魏晋至隋唐[填空题]9()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典。
参考答案:朱谋玮《骈雅》[填空题]10()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参考答案:黄侃[填空题]11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参考答案:《训诂学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窥管》[填空题]12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属于形书的有();属于音书的有()参考答案:《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说文》、《玉篇》、《类篇》;《广韵》、《集韵》[填空题]13考证的类型分为:()参考答案:证实类和反驳类[填空题]14()多因原来的解释没有看到较充分或较全面的证据、虽有证据而对证据不能正确理解、违背语言规律、违背注例、违背事理而发疑参考答案:反驳类考证[填空题]15随文释义的任务:()参考答案:确定义项、明确指向、陈述具体义值[填空题]16只有本义才能直接与字形切合,只有()才能直接反映本义参考答案:本字[填空题]17判断一个训诂好坏的标准是:()参考答案: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填空题]18道形貌参考答案: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填空题]19训诂参考答案: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中古音韵的文献资料及其价值
中古音韵的文献资料及其价值郑伟摘要中古汉语音韵史的研究可以凭借的历史性资料,内部材料包括《切韵》系韵书、音义类辞书、诗文押韵三大类,外部材料主要是域外汉字音。
文章对这些材料做了分类介绍,并举例指出其在中古汉语音韵史研究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中古音韵书音义类辞书诗文押韵域外汉字音一、《切韵》系韵书陆法言《切韵》(601)原本已经亡佚,与之时代最近、内容最全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仁晦刊谬补缺切韵》,该书存五卷,其中平声上、下及上声有阙佚,学界称之为《全王》或 《王三》。
(龙宇纯1968)与《切韵》音系最为接近同时又在内容上有所扩充的是北宋陈彭 年等在大中祥符元年奉敕编定的《广韵》(1008),也就是“广切韵”。
《广韵》与《切韵》相 比,虽然在有些方面也反映出了语音的实际发展,但总的来说是对后者的承袭。
需要说明 的是,虽然从高本汉开始便已有将汉语中古音分作早、晚两期来讨论的意识,但严格区分中 古时期语音资料早、晚的做法,似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不多见。
一般习惯上都是混在 一起讨论,下面介绍相关韵书材料、涉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时,也不做严格区分。
说到具体的 问题时,再做分别。
自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对敦煌出土写卷的发现、整理和研究,斯坦因(Stein A uel)、伯希和(Pelliot Paul)等西方学者公布了一些《切韵》系韵书的残卷材料,并被伦敦大英博物 馆、巴黎国民图书馆等机构收藏,后来又有俄国、日本等国学者所组成的西北考察团队劫掠 了若干《切韵》残卷。
另有新疆吐鲁番所出、德人列考克(Le Coq)所得《切韵》残片,现藏于 柏林普鲁士学士院。
(周祖谟1983a)1音韵学界常常提到的用以探讨早期中古音的韵书材料,除了上述的《王三》,其他还有: (1)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即习称的《王二》)(周祖谟1958; 曹洁2013) ;(2)伦敦所藏三种敦煌出《切韵》残卷,g卩《斯二六八三》(也就是《伯四九一 七》)、《斯二◦五五》、《斯二〇七一》,分别对应于周祖谟(1983a)《唐五代韵书集存》中1.4、**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各民族及‘一带一路’邻国语言文字中汉字音的数字化整理与研 究”(项目编号18ZDA29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境内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音变特征及其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 A ZD038)的阶段性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雅》在音韵学史上的价值《通雅》,明方以智著。
方氏乃安徽桐城人。
该书是方氏治声韵、训诂的集中体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之为“考据精核”“风气既开”“词必有征”;①钱澄云:“要其三十年心血,尽在此一书矣。
”②阎若璩誉其为“有明三百年来一部书”。
梁启超许以“近代声音训诂学第一流作品”。
何九盈把它与《尔雅》《广雅》并称为中国语言学史上最重要的三部“雅学”著作。
其对清代学者的学风及训诂理念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该书“以‘专论古音古篆’的《疑始》开头,用考释方言俗语的《谚原》煞尾”,“全书就是个古音系统。
”评价如此之高的著作,学界研究者却寥寥无几,这与其价值是极不相称的。
我们已于2003年提出方氏在古音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的观点。
现拟从古音、今音及方法论层面探讨其在音韵学方面的成就,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方氏对音韵学的研究有明确的目的,他提出“因声以知义”“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正确主张,把“通古音”视为“通古义”的先决条件。
方氏于此有众多科学的认识。
一、对语音有正确的认识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有较为明确的语音史观,于古音的研究,反对隔断古今,主张酌今考古以通古音。
方氏不但认为语音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必然性;不但继承陈第的语音史观,而且进一步对语音的发展进行了分期。
如:上下古今数千年,文字屡变,音亦屡变。
(8页)声音之道,与天地转。
岁差自东而西,地气自南而北,方言之变,犹草木移接之变也。
(30页)方音乃天地间自然而转者,上古之变为汉晋,汉晋之变为宋元,势也。
(588页)智考古今之声,大概五变。
此事无可明证,惟以经传诸子歌谣征古音,汉注汉语征汉音,叔然以后有反切等韵矣。
宋之方言与韵异者,时或见之,至德清而一致。
终当以《正韵》为主,而合编其下为一书。
(18页)音韵之变与籀楷同,天地推移而人随之。
今日之变沈,即沈之变上古也。
上古之音见于古歌三百,汉晋之音见于郑、应、服、许之论注,至宋渐转,元德清始起而畅之,《洪武正韵》依德清而增入声者也。
(609页)方氏把语音的发展大致分为五期:1.古音,古歌三百及经传诸子歌谣可证;2.汉音,汉注汉语可证;3.魏晋隋唐音;4.宋元音;5.明音,《正韵》为主。
分期如此之细,且列出各期材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要考知古音,须从今音入手,这犹如今天学者以《广韵》为津梁上推古音。
反对隔断古今,这与其语音史观是相符的。
方氏云:“愚以《洪武》酌准,若欲考古,可征贯也。
”(611页)上文说过,方氏分语音史为五期,并明确指出各期之材料。
语音的变化是“势所必至”,而且,从古到今,语音都是变化的,即“音韵之变与籀楷同,天地推移而人随之。
今日之变沈,即沈之变上古也。
”此外,“音?于字,故转假用多,同类应声,则叶之为韵”(609页),语音在变化,文字也在变化,所以研究音韵,第一必须“淹贯经史,旁考曲证”,了解“古圣制字之意”,第二必须熟悉方言与语音变化的规律,不能隔断古今。
即方氏所说的“凡此数者皆当通知”。
(609页)(二)善用音理,考古与审音并重,参之韵书、方言俗语来研究语音。
方氏在《切韵声原》中提出发声基础方面的术语有折摄、脐轮、鼻轮;声类方面的术语有发送收、宫倡商和、粗声细声和声状、轻重、余声;韵类方面的术语有翕辟、闭口韵、十二统、十六摄。
在方氏《通雅》中,从音理上来分析语音的例子甚多,如:“声无非喉,而唇为总门,腭为中堂,故宜其近,齿为中门,舌为转键,独能出入灵动,与齿相切。
……唇司开闭,舌为心苗,冲气轮于丹田,而上窍于算,常用之气畜于肺管。
”(600-601页)此方氏对喉、舌、齿、唇音从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进行了说明。
此外,方氏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元音的舌位高低前后圆展、辅音的轻重、粗细唇音等,对语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方氏对方言俗语是非常重视的。
首先表现在方氏在《通雅》中专辟“谚原”一节来专门收集、训释方言俗语。
其次,方氏充分认识到方言与训诂、方言与古音的密切关系:方言者,自然之气也,以音通古义之原也。
(1页)古人名物本系方言,训诂相传,遂为典实。
(18页)愚历考古今音义可知乡谈随世变而改矣,不考世变之言,岂能通古今之诂,而是正名物乎?互相《谚原》。
汉以来传注,每用方言。
(30页)为了训诂的准确,方氏甚至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获得第一手材料,他说:草木鸟兽之名,最难考究,盖各方各代,随时变更……须足迹遍天下,通晓方言,方能核之。
(《凡例》18页)因此,《通雅》对方言俗语相当重视,所谓“引据古今,旁稽谣俗,博而通之”。
(《姚文燮序》)方氏专列《谚原》篇专门收集方言俗语,这在雅学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
如“风,山西人乡语,皆读如分。
吾乡泾县旌德,呼风亦为分。
”(588页)这说明在明末清初时,山西及方氏之家乡前后鼻音是不分的。
又如“顿……俗总以一餐为一顿。
”(589页)现在普通话称一餐为一顿。
又如“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
”(598页)“过”有“给予、递给”之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未收。
又如“即券。
……今仓库收帖曰串子,或作券。
”(594页)方氏在《谚原》中还收了不少方言俗字,如:、、、、、、等等。
何九盈把“利用现代方音作为构拟古音的旁证”视为现代音韵学的一大特点。
前此四百余年的方以智已经注意到方言俗语的重要性,这在方法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方言皆或多或少地保存有古音的成分,是据方言可以考知古音。
方氏对方言俗语的重视无疑要比清人言必称汉唐、《说文》《尔雅》高明。
方氏之所以如此重视方言,李开先生认为是他把“方言看作古音之原”“把方音等同于古音”。
方氏把赵?h 光的方音存古音、以方音求古音的理念贯彻得更为透彻,可谓方氏之“知音”。
二、方氏对上古音的研究方氏对上古音的研究集中体现于声纽、韵部方面。
首先,在于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范围。
他说:“上古之音见于古歌三百。
”(609页)而在古音学昌明的清代,学者经过多年探索,才确立了《诗经》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
其次,在上古声纽的研究上,也远远走在清人前面,如方氏认为上古汉语“唇缝互溷”、舌齿不分、喉牙相混,其方法之缜密、材料之丰富,均超迈前人,且导清代研究上古声纽成就最高的钱大昕之先路。
难能可贵的是,方氏根据自己的研究,对等韵学中的“类隔”门法有独到见解,认为“古皆音和”(607页)方氏把自己的研究所得运用到具体的词语考证之中,如“封别为堋窆”条(3页)、“?,误音纣”条(4页)、“古‘包’与‘孚’通”(15-16页“包孚乾干安焉单?Z之原”条)、“扪摸一字”条(31页)、“昆于犹昆吾”条(51页)、“?n德犹?车乱病碧酰?55页)等。
再次,方氏对上古韵部也进行了研究。
他把古韵分为七部:“中通(中与旁通,亦与正通)、天人(天,古叶人,真、先通韵,青、蒸、侵并此)、亨阳(庚、阳通)、知来(齐、知、皆、来通,知亦与多通)、无多(麻、车、歌、鱼互通,知亦与诸通)、道咎(萧、尤通,尤亦与疑通)、寒还(寒、山、监、咸通)。
”(609页)此外,方氏提出了上古韵部较中古韵多通转的观点,并且利用异文、谐声、古注等材料来证明古韵的通合,略举证如下表:方氏所论之韵在上古音中多数确有关系,但这些韵之间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如“古麻与歌通”“鱼麻韵通”“麻多入虞”:可见,方氏还是简单地对中古韵进行合并,并未如顾炎武一样离析《唐韵》来求古韵,并且,方氏对自己所划分的古韵七部亦拿不准,他说:“或分为九,为十二。
”(609页)看来,方氏对古韵的认识离科学的古音分部尚远。
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方氏已完全摆脱了“叶音说”的羁绊,其古韵分部以及对古韵通合关系的阐述,在古音学史上比吴?У墓旁戏植扛?有价值,是语言学史上真正就古音材料来归纳韵部的先导,是真正意义上的古韵分部。
三、方氏于今音学的研究首先,在声母方面,方氏把三十六字母归并为二十声纽,而且方氏是最早从发音方法上明确地把声母分为“发、送、收”三类的学者。
其具体分类如下:帮(发)滂(送)明(收)见(发)溪(送)疑(收深发)晓(浅发送)夫(送)微(收)端(发)透(送)泥(收)精(发)清(送)心(收)知(发)穿(送)审(收)来(收余)日(收余)我们知道,在方氏之前的音韵学研究中,学者从发音方法上把声母分为“清、浊”两类。
到了宋初的《韵镜》,又把这两大类再各分成两小类,成为“清、次清、浊、次浊”四类。
方氏在他的《通雅?切韵声原》中将声母分为“初发声”“送气声”“忍收声”三类:“古人平仄互通,其韵但粗叶耳。
沈约始定平上去入四声,《韵鉴》入,始明横有唇舌腭齿喉半喉舌之七声,其为初发声、送气声、忍收声之三迭也。
”(599页)方氏的“初发声”是指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送气声”是指送气音的塞音和塞擦音,以及擦音;“忍收声”是指边音、鼻音和半元音。
后代学者如江永《音学辨微》、江有诰《等韵丛说》、陈澧《切韵考》称为“发声”“送气”“收声”,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称为“出声”“送气”“收声”,虽名称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
除以发、送、收区分声母外,方氏还从声母发音的角度出发把声母分为宫倡、商和两大类,方氏云:“宫倡、商和,何也?曰:两间至理,一在二中。
凡可说者皆两端也……约为宫倡商和而已。
凡音在唇腭中皆谓之宫;音穿齿外皆谓之商。
”(603页)“宫倡”包括帮滂明见溪疑晓夫微母,“商和”包括端透泥来精清心知穿审日母。
方氏还从清浊方面对声母进行了研究,他说:“阴阳、清浊、轻重……其轻重则曰粗声、细声,其清、浊则曰初发声、送气声。
”(599页)其次,在韵母方面,方氏提出翕、辟、穿、撮之分,分别相当于开、齐、合、撮四呼。
看来在提出“四呼”的历史进程中,方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方氏于《切韵声原》中把韵母分为十六摄,每摄一图,按二十声母(方氏又把这二十声母分为“宫倡”“商和”两类)、翕辟穿撮四呼及?R 上去入五声列字。
最后,在声调方面,方氏也有独到的见解。
平声分为阴阳两类,是始于元代的周德清,方氏继承这一说法而把阴平、阳平称为喉、?R喉,如方氏云:“阴阳、清浊、轻重,旧为通称。
故权以喉之阴平声、?R喉之阳平声,例曰、?R。
不以溷开合之阴阳、清浊之阴阳也。
”(599页)方氏把阴平、阳平改称为、?R,是为了避免与“开合之阴阳”“清浊之阴阳”相混。
平分阴阳,方氏称之为“”“?R”,再加上、去、入三声,则方氏把声调分为五类,这五类方氏又叫作开(阴平)、承(阳平)、转(上)、纵(去)、合(入)。
我们知道,明代的官方韵书《洪武正韵》正是阴、阳、上、去、入五声,方氏在其《通雅》中是推崇《正韵》的,如他说:“今日定序《正韵》,为万世宗。
”(37页)这表明方氏之五声说是赞同《正韵》之音系的。
综上所述,方氏于音韵学上不乏真知卓见,成就斐然,但对其研究却相对冷寂,在众多的语言学史著作中,在音韵学方面多数未给其应有的地位与评价,这与其价值是极不相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