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轶事》:合肥四姊妹
最后的大家闺秀--合肥张家四姐妹
最后的大家闺秀--合肥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傅汉思,合肥张家的四女四婿,不知让多少人羡煞。
因着叶圣陶的一句盛赞,“张家四兰”声名远播,张家的儿子却被人忽略了不少。
然而细细考究,张家姊妹固然才学超群,张家兄弟同样出类拔萃,在音乐艺术、自然科学、教育等领域颇有成就。
从晚清重臣张树声,到乐益女中校主张冀牖,再到创办了家庭杂志《水》的“和”字辈张家姐弟,张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现代思潮的汇集交融之地。
张家众人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则无不折射着二十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
1946年7月上海聚会。
前排左起:周晓平(张允和、周有光之子)、沈龙朱(张兆和、沈从文之长子)、沈虎雏(张兆和、沈从文之次子);二排左起: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三排左起:顾志成(张元和丈夫,又名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后排左起: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张宁和。
张家四姐妹最后的大家闺秀抗战胜利后,1946年,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张家四姐妹的合影成为经典。
前右为大姐元和,前左为二姐允和,后右为三姐兆和,后左为四姐充和。
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合肥张家四姐妹(祖籍、出生合肥,后搬家到上海,定居在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程度仅次于宋家三姐妹。
张树声塑像,位于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一派儒雅之风。
张家四姐妹的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清史稿》有传。
张树声兄弟九人,排行老大,皆为淮军将领,靠和太平军作战发迹,最终成为和李鸿章一样的大家族。
虽说祖上为旧式官僚,到了张家四姐妹这一代,已家道中落。
20世纪30年代,张冀牖(左)创办乐益女中时访问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上海办事处。
张家四姐妹的父亲张冀牖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听从蔡元培的建议先在上海办学,后举家迁到苏州。
张冀牖在苏州办学校,倡导新式教育,所办乐益女中,曾聘请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等任教。
乐益女中是新式学校,学生都剪短发,还开运动会,演话剧。
高中作文经典素材:人物事迹篇:张充和:民国才女的“不舍”
张充和:民国才女的“不舍”【人物名片】张充和(1914~2015),女,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张充和:民国才女的“不舍”张充和是著名的民国才女,曾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是叶圣陶口中合肥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中的张家四小姐。
她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在那个时代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1948年12月17日一大早,保姆“小侉奶奶”刚煮好一锅粥,一位美国大使馆的领事匆匆跑来,要他们马上走,说北平只剩下一个小军用机场还在开。
于是,傅汉思、张充和夫妇迅速收拾行李,带着保姆匆匆上了飞机。
机场到处是逃难的人。
“这是军用飞机,每人随身的东西都要按分量来称。
”张充和满心忧虑地看看自己的行李。
“你们夫妇俩的行李太多了,这位保姆不能带!”张充和一听到这样的话,立刻动了脾气:“‘小侉奶奶’不能带,我就不走了!”“那好吧,你们俩的行李留下。
”张充和毫不犹豫地扔掉了那些珍贵的书籍和书画……在张充和眼里,那些书籍、书画尽管珍贵,却是身外之物,而为报答出身贫苦、照顾他们多年的保姆的恩情,保全她于乱世之中,才是第一位的。
【名师解读】在张充和的心中,尽管书籍和书画无比珍贵,但保姆的恩情更加难以报答。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重义轻财的优秀品德,这是一个中国人实实在在的良心。
一个人要懂得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
【适用话题】情义无价知恩图报人间真情。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 苏州九如巷、合肥四姐妹素材
苏州九如巷、合肥四姐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苏州九如巷的张家四姐妹,谁娶到哪个都会幸福一辈子",张武龄的四个女儿,长女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女张允和嫁给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张兆和与文学家沈从文的爱情故事一直在学界传颂,幼女张充和嫁给德裔美籍学者傅汉思.除四个女儿在学林享有盛誉外,张家的六兄弟同样在近代中国的各行业卓有所成,苏州张家留下绵延一个多世纪的光华。
探寻合肥张家这个文化世家的渊源,要从清末的淮军名将张树声说起。
合肥张家的曾祖张树声,在镇压捻军起义时兴办团练,在李鸿章的淮军中任“树”字营的统领,地位仅次于李鸿章,是淮军的第二号人物.张树声的功绩显赫,荣归故里,在合肥兴建“张家圩”,捐资助学,建立肥西书院。
张树声以淮军名将“青史留名”,张家子弟后来却传承了诗书礼仪的家风。
“合肥四姐妹"的父亲张武力龄生于富贵,一生享受祖辈的福荫,生性和缓、嗜书如命.1912年,张武龄毅然举家辞别祖居,迁往上海.离开“合肥张家”这一枝,从此离开了旧式士绅大家族的家规陈俗,迈进了开风气之先、充满活力和商业气氛的上海,为“苏州张家"的历史画出第一笔.1917年全家搬到苏州。
在苏州,张武龄在钟鸣鼎食、诗书传家的生活中,对书籍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张武龄想让更多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接触新思想,使她们摆脱旧的陈腐的道德观念的束缚,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扬州陆家的二小姐陆英,出自官宦名门之女,嫁给张武龄,育有四女五子(注:张家十姊弟最小的弟弟宁和是张武龄与韦均一所生)。
名门闺秀出生的陆英对子女的教育也格外重视,自小就亲自对子女进行教育,在临死前把九个孩子的保姆和奶妈都叫到身边,给他们每人两百块大洋,要她们保证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把孩子带到18岁。
在苏州寿宁弄八号,家里有着四个书房,收藏着各种各样的书,还把当时所能看到的大报小报都配齐.张家的四姐妹,大姐元和文静端庄,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老三张兆和忠厚老实,聪明胆小但有时也非常顽皮,张充和聪慧规矩,张允和大胆活跃。
春来犹发旧时花——合肥张家四姐妹
春来犹发旧时花——合肥张家四姐妹王振峰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精致的家具、考究的装饰、细致的花边,以及历经岁月之后稍许的斑驳,都令人遐思,指尖过处似乎可以触摸到那个年代的温度。
侧立的镜子巧妙地映出对面的女子,她手托香腮,似乎正在思量棋局。
镜中还有对弈的人柔美的背影,盘发的模样已难看清,想来定然雅致。
女子面容清丽,手拿茶杯,眼睛凝视着面前的棋局,似乎成竹在胸。
这一份安雅和静谧令时间都在此刻定格。
此人正是张家的二小姐——允和。
镜旁的女子,手里展着手帕,小心翼翼地靠近,眼中闪着一丝顽皮,许是要以手帕蒙其眼,来个出其不意。
这人乃是张家的大小姐——元和。
她们出自名门望族,曾祖父张树声是晚清重臣、淮军大将,历任两广总督和代理直隶总督,声名显赫。
父亲张武龄是民国教育家,育有十个子女——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
在苏州园林中生长的大家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
一“女儿经,女儿经要女儿听。
每日黎明清早起,休要睡到日头红。
旧手帕,包鬏髻,急忙去扫堂前地,休叫地下起灰尘,洁净闺门父母喜。
光梳头,净洗面,早到闺房做针线。
张家长,李家短,人家是非我不管……”大姐元和这一生不知有多少是深受这《女儿经》的影响。
在弟弟妹妹眼中,元和典雅秀美,是祖母的宠儿,也是典型的大家闺秀。
姐妹们凑在一处搭台演戏,她也总是出演小姐的角色,不似二姐允和演了一辈子丫鬟,可她心量宽阔,倒也不以为意,反倒常常自嘲是个“丫头坯子”。
虽也与姐妹们一处在寿宁弄的花园中听杏子落地,学王羲之“临池洗砚”,抢着吃荷包大的杏子,但元和向来规规矩矩,进了大学也因品貌出众被封为“大夏皇后”。
她倾心昆曲,演了一辈子主角,后来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
这桩婚事轰动上海,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嫁给昆曲演员成为当时小报炒作的新闻。
但二人一直琴瑟相合,相伴一生。
二姐允和是个急性子,且有侠义风范:元和学业面临中断之时,是她挺身而出,让姐姐度过了危急时刻;婚前周有光曾写信给她,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允和回信,只有一个意思——“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抗战时期,她一个弱女子,拖家带口地“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经历了女儿病逝、儿子中弹,九死一生;“三反五反”中,她成了“老虎”被迫下岗;“文革”中面临不速之客的搅扰,她泰然处之。
张氏四姐妹
张氏四姐妹中国近代文人才女辈出,但是如合肥张氏四姐妹那样兼品德,美貌,才情于一身的却很少。
在此转江泓的美帖,以更多的了解她们。
合肥张氏四姊妹从左到右元和顾传玠一家、允和周有光一家、兆和沈从文一家曾有记者访问侯孝贤,最希望拍什么片子?那个能量惊人、才华惊人的小个子导演说,很想把合肥张氏四姊妹搬上屏幕,可是到哪里去找那样的演员哪?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家庭、那样的时代,熏陶出的那样大家闺秀,已经是最后的绝唱了。
张家是合肥的名门望族,曾祖父张树声考中过秀才,在天平天国和捻军的叛乱当中,投笔从戎,战功赫赫,颇受同乡李鸿章的赏识,一再被提拔重用,最后官至直隶总督。
到了元和父亲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很少军人之气,成为拥有大量祖产、喜欢舞文弄墨的士绅。
张武龄的妻子陆英从结婚到去世十六年的时间,怀孕十四次,留下九个孩子,排在前面的是四个女孩。
张武龄受新思想影响,希望四个女孩能够行走四方,取的名字都带着两条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1918年,张家从合肥的张老圩迁徙到苏州的九如巷。
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四姊妹是苏州人,但她们不变的乡音始终印刻着合肥痕迹,她们终究是合肥四姊妹。
张元和: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老大张元和出生在1907年,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深受宠爱。
直到五岁才断奶,一断奶就搬进奶奶的房间,早饭、午饭都是另设小灶单独吃,家里没有人敢打骂她,怕惹老祖宗生气,甚至对犯错孩子的惩罚举措——一个人面壁思过,到了元和这也行不通,奶奶不肯委屈她的宝贝孙女。
这样的成长背景,令元和性格里难免会有高傲、自持的成分。
她喜欢登台表演,狂爱昆曲,甚至由爱戏到爱人,捎带着把自己嫁给了一代名伶顾传玠。
顾传玠是昆曲小生演员的头号招牌,“一回视听,令人作十日思。
”他擅长演帝王,尤其是唐明皇、崇祯帝这些命运悲苦的帝王。
有一次戏里的唐明皇唱完“恨只恨,三百年皇图一旦抛”,戏外的顾传玠下场后,居然“哇”的吐出一口鲜血。
元和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看戏。
最后的“民国闺秀”-合肥四姐妹
顾传玠、张元和(1907-2003)
当时,优伶的地位非常低下,两人的婚事 在上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49年顾传玠率全家去了台湾,再也不曾 登台演出,偶尔在家中唱戏,扮演的多是悲 剧角色,听众只有元和一人。1966年,他因 肝病去世。悲痛不已的元和,手书《昆曲身 段试谱》,以为纪念。
张元和2003年 病逝于美国, 享年96岁。 图为1974年的
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曾为 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 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
1956~1964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组 长,工作属义务性质,故允和自称“家庭妇 女”。晚年致力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 秀》、《昆曲日记》等书,并续办张家的家 庭刊物《水》杂志。
张允和学昆曲,别人都喜欢杜丽娘,她却 爱红脸关公,因为关公讲义气。
张兆和,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 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1年开始发表 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 书》等。
张兆和后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每 个月只有微薄的收入,但她用微薄的工资资 助了25个失学儿童;外面风大雨大,她只管 悠闲侍弄花草,并按“品格”为它们排名。
张充和 (1914-2015)
1948年十一月,傅汉思和张充和举行了中 西合璧的婚礼,婚礼采用基督教形式,但按 中国规矩,新郎新娘也在结婚证书上盖了 章。一个多月后,她随丈夫前往美国,随身 携带着一方古砚,几支毛笔和很少的行李。
二姐夫周有光说:“张充和的古文造诣比 其她姐妹都高。”
充和赴美后,先是任职于加州伯克利分 校,其后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 法,课外兼授昆曲,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
张允和93岁去世前一直优雅得体,被媒体 称作“最后的闺秀”。
张氏四姐妹——精选推荐
张氏四姐妹(2010-02-21 21:21:36)转载标签:杂谈中国近代文人才女辈出,但是如合肥张氏四姐妹那样兼品德,美貌,才情于一身的却很少。
在此转江泓的美帖,以更多的了解她们。
合肥张氏四姊妹从左到右元和顾传玠一家、允和周有光一家、兆和沈从文一家曾有记者访问侯孝贤,最希望拍什么片子?那个能量惊人、才华惊人的小个子导演说,很想把合肥张氏四姊妹搬上屏幕,可是到哪里去找那样的演员哪?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家庭、那样的时代,熏陶出的那样大家闺秀,已经是最后的绝唱了。
张家是合肥的名门望族,曾祖父张树声考中过秀才,在天平天国和捻军的叛乱当中,投笔从戎,战功赫赫,颇受同乡李鸿章的赏识,一再被提拔重用,最后官至直隶总督。
到了元和父亲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很少军人之气,成为拥有大量祖产、喜欢舞文弄墨的士绅。
张武龄的妻子陆英从结婚到去世十六年的时间,怀孕十四次,留下九个孩子,排在前面的是四个女孩。
张武龄受新思想影响,希望四个女孩能够行走四方,取的名字都带着两条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1918年,张家从合肥的张老圩迁徙到苏州的九如巷。
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四姊妹是苏州人,但她们不变的乡音始终印刻着合肥痕迹,她们终究是合肥四姊妹。
张元和: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老大张元和出生在1907年,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深受宠爱。
直到五岁才断奶,一断奶就搬进奶奶的房间,早饭、午饭都是另设小灶单独吃,家里没有人敢打骂她,怕惹老祖宗生气,甚至对犯错孩子的惩罚举措——一个人面壁思过,到了元和这也行不通,奶奶不肯委屈她的宝贝孙女。
这样的成长背景,令元和性格里难免会有高傲、自持的成分。
她喜欢登台表演,狂爱昆曲,甚至由爱戏到爱人,捎带着把自己嫁给了一代名伶顾传玠。
顾传玠是昆曲小生演员的头号招牌, “一回视听,令人作十日思。
”他擅长演帝王,尤其是唐明皇、崇祯帝这些命运悲苦的帝王。
有一次戏里的唐明皇唱完“恨只恨,三百年皇图一旦抛”,戏外的顾传玠下场后,居然“哇”的吐出一口鲜血。
第19堂课:合肥四姐妹人脉不用向外求
第19堂课:合肥四姐妹人脉不用向外求今天想就「合肥四姐妹」这个民国传奇大家庭和大家聊聊:人脉管理的话题。
本期课程涉及两个心法概念:1、头部效应:在一个领域,40%的资源是倾斜在第一名身上的,第二名只有20%,第三名7%-10%,剩下的30%由其他人来分。
所以凡事都得做到第一,人们不记得第二名是谁。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你不记得第二名是谁。
头部领域是一种高注意、高收益、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向循环。
古典老师在《跃迁》里面提到过一个思路: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就像玩贪吃蛇一样,从一个个小头部,一点点拱向大头部。
2、负成本连接(品牌专家吴声老师《超级IP》里的一个概念):成为头部之后,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完成负成本连接。
我主动制造一种氛围或者理念,让自己在某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然后让别人主动被我吸引,来找我连接,最后围绕着我当初制造的理念或者氛围形成一个圈子。
这个圈子就能让最核心的那个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合肥张家姐妹四个,元允兆充,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了大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的先生就更有名了,是大作家沈从文;四妹充和嫁给了大汉学家傅汉思。
但我今天讲述的视角不是她们姐妹四人,而是打造出这个精英人脉网络的张武龄,她们的父亲。
张武龄的爷爷,是和李鸿章一起打天下的大将张树声。
他是李鸿章淮军系统这一大波人才里面,唯一一个不仅没有败,反而逆势反弹的极少数几个。
而这都是源自张武龄苦心编织经营的一张巨型人脉网。
最开始,作为大房长孙的张武龄也想过走科举仕途、实业经商的路子,1905年科举制被废,早年的经商尝试也没起色。
走了一圈弯路之后,爱看书的张武龄最后把振兴家族的使命放在了对子女的培养上。
17岁那年张武龄和比自己大四岁的扬州名门陆英成婚,女方不仅为张家带来了丰厚的嫁妆,而且在婚后的16年里,为张家留下了9个孩子:四女五男。
张武龄给女儿们取的名字都是带两条腿的:元允兆充,意思是女儿长大了要嫁出门去;儿子们都是带「家」字头的:宗、寅、定、宇、寰、宁,意思是男孩要留在家里,继承香火。
民国“张家四姐妹”还有六个厉害的弟弟,她们的母亲是何来历?
民国“张家四姐妹”还有六个厉害的弟弟,她们的母亲是何来历?民国是群星璀璨的时代,更是大师辈出的时期,传统的思想与开明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封建、守旧的文化与开放的新文化相互交汇,产生了许多大师级别的人物。
民国时代不光是男人的舞台,好多民国时期的女子一样也是耀眼夺目,成为民国历史上色彩斑斓的一笔。
一个家族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有些家庭却是兄弟姐妹个个都很厉害。
民国时期的合肥九如巷张家就是这样,家中女主人是陆英,名字读者可能不是太熟悉,但是她的女儿你不会不知道,被称为民国“张家四姐妹”。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张家在当时绝对的名门望族,她们的曾祖父张树生是仅次于李鸿章的人物,同治年间任江苏巡抚,后升任两广总督,为家族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与人脉,可想而知,对他们的后代来说是多么大的福利。
张家四姐妹的母亲陆英老家在扬州,也属于土生土长的大户。
据记载,当初陆英嫁给她们的父亲张武龄的时候,送嫁妆的队伍在合肥城里足足绵延了几公里,因为陆英的母亲给她女儿准备嫁妆用了整整十年!有的人用十年的时间去读圣贤书,而她却用十年的时间去给她女儿准备嫁妆。
可以说这嫁妆,估计得够一辈子花了。
而且陆英可以算得上当时扬州城出了名的漂亮。
结婚当天,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一睹芳容。
当把红盖头掀下来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用倾国倾城形容也不为过。
当时传言如此财大气粗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千金肯定是娇生惯养不好伺候的主儿,又有着沉鱼落雁的美貌,都认为张武龄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是,越是名门望族,越是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越是贫苦家庭,反而对孩子的教育不那么看重。
陆英就是受过家庭教育的一个人,她之前在娘家的时候,完全是大家闺秀的样子,嫁到张家,更是给张家长足了面子。
家中的家务事,她处理得井井有条,管理一些账房、保姆、佣人,街坊邻里的人情往来,那是得心应手。
身处大户人家,长得国色天香,又特别贤惠能干,几乎女性所有的优点都被陆英占了。
张氏四姐妹的浪漫人生与长寿故事(上)
谈古说今张氏四姐妹的文/玲珑工[、-们今天要介绍的故事主人公出自一个大家庭,她们这一辈有四姐妹、六兄弟共十人.其中这四位"千金"更是被人誉为"合肥四姐妹"。
这四姐妹祖籍合肥,成长在苏州,是民国著名教育家张武龄的女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有意思的是,四姐妹名字中的一个字下面都有"两条腿".父亲起名时希望她们都能迈开自己的双腿,走在精彩的人生道路上。
良好家风张氏四姐妹出生在苏州,居住在著名的九如巷,可是为什么人称"合肥四姐妹"呢?这就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她们的家庭背景。
四姐妹的曾祖父为李鸿章身边的淮军主将张树声.曾历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
张树声原籍合肥。
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与自己出身的大家庭背道而驰.非但没有选择入仕从商.反而慷慨解囊办起了教育。
张武龄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接受了不少新思想.深感教育才能救国救民。
已有四颗掌上明珠的他毅然出资开办了乐益女子中学.校名取意乐观进取.裨益社会。
乐益女中占地二十亩,有四十间校舍,学校还置办了在当时颇为前卫的钢琴、运动器材等,培养学生们全面发展。
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等进步人士都曾在乐益女中任教。
1925年,张武龄还创办了一所男子中学——平林中学。
他亲自担任两所学校的校长。
四姐妹的母亲陆英出身扬州的大盐商家庭.家里非常富裕.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陆英喜欢看戏.父亲就经常带她一起去。
扬州号称"昆曲的第二故乡".陆英耳濡目染.对昆曲颇有心得.也为曰后深深影响子女们埋下了种子。
张武龄与陆英婚后先生下四个女儿。
夫妻两人对她们寄予厚望并精心培养.他们的学识.兴趣对孩子们也影响深远。
张家有四间书房,夫妻俩各一间.孩子们共用一间,还有一间专门的"藏书楼"。
姐妹们从小就沉浸在书香墨海中.四书五经自是熟读.古典经典文学、现代书籍更是无不涉猎。
"腹有诗书气自华".四姐妹出众的气质来自学识的熏陶。
十分冷淡存知己 一曲微茫度此生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2015年6月18日凌晨1时,“合肥四姐妹”中的四妹、被称为“像古画中的仕女”的民国才女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著名的“张家四才女”遂成绝响。
她从遥远的民国走来,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大。
她的名字,曾经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如今,故人早逝,时移世易,她依然选择活在她的时代里,这是一个奇迹,独属于她的奇迹。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合肥四姐妹,指的就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
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如果说宋氏三姐妹关联着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张氏四姐妹的一生都情系处境艰难的中华传统文化。
四姐妹的夫婿皆为传统文化艺术领域之翘楚,大姐元和,喜爱文学,夫婿为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35岁时嫁给了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张充和何以竟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中达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造境?学者余英时分析:这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
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
换句话说,她基本是传统私塾出身,在考进北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只有极少数世家——所谓“书香门第”——才能给子女提供这种古典式的训练。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曾祖父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父为苏州教育家张武龄。
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
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早年在美国传授昆曲非常艰难,张充和是“孤军作战,实打实的一个人战斗”。
为了让昆曲在美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
合肥四姐妹
合肥四姐妹家世|张家四姐妹都是文化界名人 2021-06-18 12:39:28 来源: 华西都市报分享到:张家四姐妹,个个有才有礼。
才女们都是怎样炼成的呢?首先看她的家世。
20世纪的中国,恐怕也没有任何同胞姐妹能如合肥张家四姐妹一样,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历久弥新的美谈。
身为民国闺秀,合肥(后搬家到上海,又定居在苏州)张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于1907至1914年出生,见证了时代的巨变。
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是苏州著名教育家,曾爷爷张树声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是李鸿章的左臂右膀,淮军第二号人物。
张充和回忆“我祖母是我学诗的第一个启蒙人。
祖母会做诗,能背很多诗。
我五岁开始就跟着祖母背诗,读诗,每次还要把我读过、背过的诗似懂非懂地讲给祖母听。
我出生八个月就离开了妈,跟祖母长大。
祖母其实是我的叔祖母,她是李鸿章的侄女。
她的父亲李蕴章,是李鸿章的四弟。
”提到李鸿章,很多人容易联想到张爱玲。
张爱玲的祖母是李鸿章的独女。
张充和说:“我们和张爱玲不是一族的亲戚。
他们是来自皖南的张家,我们算是合肥的张家。
《清史稿》上记的我曾祖父张树声的传记,好像提到过曾祖与她祖父张佩纶有过什么关系。
我没见过张爱玲,日常生活里也和他们的张家没发生过关系。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
合肥的李家和张家,是两个大姓人家。
不过我们家,民国年后就搬到了上海,后来又搬到了苏州。
”祖母让张充和读的是家教私学,给她请过好多位老师。
“教我时间最长、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一位考古学家,叫朱谟钦,他算是考古界后来很有名的夏鼐、唐兰他们的长辈。
他的国学底子好,一开始就教我给古书点句,读史书、读古文,就从断句开始。
一上来就要我点《项羽本纪》。
他先点几天,然后叫我自己点,点的是一种大版本的线装书。
他要我博览群书,把文笔弄通,教我做诗、对对子,并不是死抠四书五经,教学风格没有一点儿科举味。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实习生沈羽婷。
张充和:最后的才女
张充和:最后的才女作者:来源:《财经》2015年第19期2015年6月18日,张充和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去世,享年102岁。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是淮军主将张树声的曾孙女,也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
1949年,张充和随丈夫、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赴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
她为人低调、谦和,淡泊名利,一生耕耘在中华文化的一方园地,被誉为“最后的才女”。
而张充和逝世后,“合肥四姐妹”就此成为绝响。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近代中国历史上,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等“合肥四姐妹”可谓声名显赫:大姐元和热爱文学,后与昆曲名家顾传结合;二姐允和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兆和与作家沈从文成婚。
总体来说,“合肥四姐妹”的旨趣、才艺乃至性情都具有“旧派”的特色,一生固守着她们闺秀式的生活方式。
张充和也是如此:考取北大,其国文科考出了满分;虽然嫁给了外国人傅汉思,可傅是一位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比她还要精通;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任教,教的则是中国传统书法和昆曲。
张充和在四姐妹中排行第四,家里已经有了三位姐姐。
一位叔祖母心疼张充和的母亲,主动提出想收养充和,母亲就把充和交给了叔祖母。
叔祖母对充和的教育颇为用心,请老师教充和学古文,十分重视旧学熏陶,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张充和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叔祖母去世后,张充和在16岁时回到苏州九如巷。
因为父亲是创办女学的教育家,既重视传统文化,又不忘兼采西洋教育理念,所以张充和的三个姐姐受的是中西结合的教育。
但在苏州的生活也让张充和有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昆曲。
因为父母都是戏迷,张武龄还特意请来了苏州全福班的尤彩云来教孩子们唱戏,受此影响,女儿们都喜欢昆曲。
四姐妹中最迷昆曲的是大姐元和,喜欢登台表演。
充和则只是将昆曲作为爱好,不喜欢登台,她曾说:“她们喜欢登台表演,面对观众;我却习惯不受打扰,做自己的事。
一代才女张充和与民国大师们
一代才女张充和与民国大师们作者:王浩然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4期王浩然民国合肥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她们的故事脍炙人口。
今年6月17日,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的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芳华绝代的张家四姊妹已经走进了历史,她们留下太多的故事,其中,张充和与民国大师们的情缘就颇为有趣。
1.胡适:零分也取张充和的曾祖父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
祖父张华奎同进士出身,曾为四川省道员,父亲是民国教育家张吉友,曾以创办苏州乐益女校、平林中学,提倡新式教育而名噪一时。
张充和与三个姐姐所不同的是,在她只有11个月时便过继给叔祖母当孙女。
张充和的叔祖父张华轸之妻李识修,是李鸿章的亲侄女,李蕴章的四女。
李识修一心向佛,多做善事,常带着小充和出入佛门。
养祖母对小充和关爱有加,自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其大家闺秀的风范。
稍后,养祖母花重金延请吴昌硕的高足、考古学家朱谟钦为塾师,悉心栽培她,还请举人左先生专教她吟诗填词。
养祖母为张充和请的私塾老师,都是有些知名度的良师,感觉不行就更换,一旦遇到好的便以重金留下。
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能诵《三字经》《千字文》。
10岁时,她还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
私塾教育给了张充和丰富的国学、书法知识,却也导致她对理科一窍不通。
当年她报考上海务本女校高中时,数学竟考了零分。
1933年,张充和在北京,家里人劝她考大学,她也想不妨一试,于是就到北大旁听。
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
充和见到数学就头大,因为她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
于是,她干脆放弃数学,把复习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
1934年,临考的那天,家人为她备好圆规、三角尺等做图工具。
她说“没用”,因为她连数学题目都看不懂。
考试结果,她国文成绩第一名,但数学仍然是零分。
她的高考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大加赞赏。
民国才女
民国才女作者: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13年第12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现代诗人卞之琳的诗作,名叫《断章》。
知道诗中的“你”是谁吗?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张充和。
国学陪她成长张充和出生于1913年,今年已经整整100岁了。
她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是民国时代不可多得的一位大家闺秀。
张充和的先祖张树声是晚清洋务专家,父亲张武龄是民初教育家,共育有四女,因祖籍合肥,她们被世人并称为“合肥四姐妹”。
在父亲的教导下,四姐妹个个才华横溢,聪颖过人。
而在当时,学者们公认充和的国学素养最为深厚。
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
她4岁会背诗,6岁能诵《三字经》《千字文》。
此后十年,充和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
16岁时,充和的国学造诣已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之后,充和到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上学,因为父亲和姐姐们都爱唱昆曲,充和渐渐地也痴迷上了这种传统戏曲。
19岁时,充和以国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
大学里的充和因其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受到了一群名家贤士的疼爱。
充和的知交师友中有胡适、沈尹默、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张大千等人。
充和经常与这些名家探讨诗文书画,博采众家之长,学识愈加长进。
1949年1月,充和随德裔美籍的丈夫傅汉思定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了二十多年的书法和昆曲,吸引了一大批倾慕中国文化的美国年轻人,在大洋彼岸洒下了中国文化的种子。
书法伴其一生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爱好。
她五岁开始学书法,初以颜字打基础,后兼学诸家,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都很擅长。
特别是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骨力深蕴,格调高雅,气息清朗,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
后来,她又拜在书法大家沈尹默门下,研习汉碑、古代墓志,书风转向高古。
对于张充和的书法造诣,波士顿大学的白谦慎教授说:“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而这种气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了。
“民国最后闺秀”的爱情和诗
“民国最后闺秀”的爱情和诗作者:宋宇晟海龙来源:《人民周刊》2016年第06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被公认是卞之琳写给张充和的。
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到痴情和“悲催”。
民国时期,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这四位,就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大姐张元和,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张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张充和,擅书法、昆曲,成为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
“合肥四姐妹”的故事牵动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
如今,四个传奇家庭只剩下108岁的周有光和刚跨入百岁的张充和。
在张充和的故事中,不仅能看到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生活点滴,更记录了百年间她对传统审美价值的坚守。
众星捧月的“张家四小姐”张充和1913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
民国时期,她的昆曲、诗词、书法造诣皆秀逸超凡,成就件件文坛轶事。
由于身处灿若星辰的一众名家贤士之间,张充和的至交师友中有胡适之、沈尹默、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张大千等等。
抗战年月,这位正当韶年、俏皮聪慧的“张家四小姐”,在一群“国粹”长者中间穿梭来去,恰如烽火战场间绽放的春兰秋菊,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疼爱和娇宠。
1933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京结婚,张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居京。
家里人劝她考大学,她于是就到北大旁听。
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张充和的数学得了零分,但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
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
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充和受益良多。
三年级时充和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无缘得到北大的学位。
康复后,《中央日报》的储安平留英,正缺人手,张充和就到副刊《贡献》当编辑,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才华。
深夜为沈从文写诔文沈从文长子沈龙朱曾回忆:“我从小跟四姨接触是最多的,她在北京待过,主要就住我们家。
合肥四姐妹在1949
合肥四姐妹在1949合肥张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门贵族,张氏四姐妹,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的四个女儿。
张氏原籍安徽合肥,家居苏州。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四姐妹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元和抗日战争结束后,有一阵短暂的狂欢。
元和与兄弟姊妹重逢,弟妹们在她家打地铺,住了几个星期,弥补这6年来的分离,然后他们各奔前程。
此后几年中国再次陷入动荡: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内战。
1949年初,实业家严惠宇派顾传,(元和的丈夫)去海门调查地产状况。
顾传,到海门后住在季方家。
季方是凌海霞(元和的老师)的亲戚,也是当地的军政要人。
1940年共产党新四军进入海门一带,季方组织的抗日农民武装和他们联合,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从他那里,顾传,了解到共产党军队的纪律,以及那个政权的规范和理论。
回家后,他告诉元和他们必须去台湾,哪怕她不去,他也要一个人走。
即使到现在,元和仍不明白为什么丈夫那么坚决要走。
顾传,只有几天时间用于准备行装。
上海卫戍司令是他的朋友,为他们全家找来了船票,每张一两金子。
顾传,买了六张票,带着妻子、儿子、母亲等人一同起程。
他们的女儿顾珏仍然留在苏州和凌海霞一起。
元和搭乘的船在5月18日离开上海。
直到31年后,元和才见到女儿,其时顾传,和,海霞都已去世。
元和的遗憾全与丈夫有关。
迁往台湾后,顾传,也想自己干出一番事业。
但他在台湾却屡屡碰壁,诸事不顺,欠了许多债。
戏曲界人士去找他,希望他能够帮助他们在台湾复兴昆剧,但顾传,一心只想开一个蘑菇种植场,或者是自创品牌啤酒。
顾传,再也不曾登台演出。
元和说,没人能劝得动他。
有时在家里,他还会唱戏,扮演的多是悲剧英雄,听众只有元和一人。
1966年初,顾传,患上肝炎。
同年4月,他与世长辞。
丈夫去世后,元和再次在票友演出中上场。
有一次,她出演《长生殿?埋玉》中的唐明皇,戏中皇帝被迫让自己的爱妃杨玉环自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名人轶事》:合肥四姊妹深秋,合肥肥西周公山下的张老圩。
这里是清代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故居,最后的闺秀——合肥张氏四姊妹,有三位就出生在这里。
大门紧闭,曾经的聚星中学已经撤走,百年前的牌楼与圩堡更已难觅踪影。
唯有门前两棵一百多年的树,不管世事变迁,依然按照季节轮回,一岁一枯荣。
巨大的冠状枝桠,金黄树叶,渐次飘,随风落下。
比肩相邻同时期的树,身形缩水很多,据说是受过枪林弹雨袭击。
就像人,伤了元气。
这里之所以建圩,正是源于防卫战火与掠杀。
早在咸丰初年社会乱象初现,张树声的父亲张荫谷为自全之计,招乡人筑堡于周公山下殷家畈,从而归者万余家。
随着太平军入皖和捻军南下,乡邻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唐殿魁唐定奎、董凤高、聂士成等也纷纷筑堡修圩,以耕以战,百里之内,互为声援。
特殊的地利和强悍的民风,使得西乡团练,在当时(清)兵、(土)匪、发(即太平军)、捻(军)四大力量夹缝之中,不仅足以自保,而且越战越强,成为令各方都不可小觑的凶悍地方武装。
以至于像陈玉成、李秀成这样的名将,也对他们惧怕三分,告诫手下勿犯三山。
张树声正是三山的隐形盟主。
他的庄园张老圩背山面水,座北朝南,周围山上有九路来水,绕圩而过,流入龙潭河。
圩子有宽阔的内外壕沟,内壕架有两座石拱桥。
对外向西开门,通过大吊桥连通内外。
大门原是一座牌楼,进去五进正厅,每进十五间。
内分正门、客厅、书房等。
张家兄弟八人,在大厅北面建造内宅,各房单成一个院落。
因为解放后改作聚星中学,当年300多间房屋几乎都已拆除,建成教室、宿舍。
如今只留下五间灰色砖瓦房旧居,据说是当时的花房、杂物间。
昔日的庄园、曾经的学校寂静无声,偌大的园子,我只碰到一位妇人和一只猫。
猫悄无声息的尾随,妇人则热心搭话,大约很少见人,寂寞太久。
走在古老青石板铺就的林间小径,只有脚踩落叶的沙沙声,荒草恣意生长,淹没了花圃正中的陶行知雕像,也淹没了操场上的单双杠。
深秋时节,荒芜院落,难免发思古情怀。
想当年带着家族住于此地的三山盟主张树声,考虑三山团练终究是不匪不民不兵,非长久之计。
致书李鸿章,表达投效之意。
李鸿章将信至曾国藩,曾国藩大加赞赏,独立江北,今祖生也,把张树声比作闻鸡起舞,渡江讨伐匈奴的东晋名将祖逖。
接受李鸿章召请之后,张树声的团练编成了树字营,刘铭传的团练编成了铭字营,肥西团练成为淮军的骨干。
张树声和淮军一起,走向广阔的军事、政治舞台。
在以后的战斗中,张家参军的四兄弟中一人战死,其余都得到了赏赐和封官。
张树声有勇有谋,一路通达,从直隶按察使开始,漕运总督,广西巡抚,江苏巡抚、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直到直隶总督。
在李鸿章丁忧期间,一度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淮军、淮系集团后来的实际发展中,成为仅次于李鸿章的第二号人物。
二张家富甲一方,田产遍布合肥、芜湖等地,张树声却不在意享受,终日专注于朝政。
在那个年代,他只有一个丑妾,还是他年老时,一个富有的朋友赠送与他。
而他的妻子也确实配得上他。
张家后人有一个传说,当太平军第一次打到张老圩时,男人们都撤到山里去,张树声最小的弟弟才5岁,只好托付给留守的妻子。
张夫人把小孩藏在草堆里,并叮咛无论如何不能发声。
天平军持刀乱刺,等他们走后,发现小孩脖子流着血,还有气。
张夫人立即杀鸡,取一块鸡皮,贴在伤处止血,救了孩子一命。
当时身为团练首领的女人好像都足够强悍,据说刘铭传的妻子在打仗时,也亲自率领女眷,制造弹药,保证前方供给。
张树声生有九个儿子,其中张云端曾任前清四川川东道台,云端膝下无子,从五房过继一子——张武龄。
与张树声的叱咤风云不同,张武龄一改张家世代从政的传统,变成了一名淡薄名利、专情于笔墨纸砚的文弱书生。
而这位文弱书生又养育出日后名噪一时的合肥张氏四姊妹。
导演侯孝贤曾经说,他很想把合肥张氏四姊妹的故事搬上荧幕,可是到哪里去找那样的演员呢?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家庭、那样的时代,熏陶出的大家闺秀,已经是最后的绝唱了。
是啊,即使张老圩的深宅老院,小桥流水,都可以重新效仿,四姊妹的韵味岂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佳人配才子,四姊妹的夫君都是富有才华、鼎鼎大名的人物。
元和中意的是昆曲名角顾传玠;允和与当时不名一文的穷小子周有光自由恋爱,这个男人以后不仅成为数一数二的语言学家,更是甜甜蜜蜜、心甘情愿做了允和一辈子的书童,这才是一个女人修来的福分;兆和在胡适保媒、家人力劝之下,慢慢爱上了沈从文——中国文学史上的泰斗级人物;最小的的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的汉学家傅汉斯,双双在耶鲁大学任教,传授中国古典文化。
我曾经在一年的初春来过张老圩,漫步在笔挺直立的水杉林间,不经意间仰望,干枯稀疏的枝干间,密密麻麻鸟窝遍布,从没见过如此集中的鸟窝,不知道这算不算风水宝地的一个侧证,反正张家四姊妹有三位就出生在这灵秀之地。
最小的妹妹充和虽说出生在上海,但自幼由叔祖母识休领养,一直到16岁都生活在合肥城里的张家老宅,(据说是在四牌楼现在长江路合肥市工商局一带。
)俗话说,3岁看老。
这话是有道理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3岁时已基本定型。
1918年,四姊妹的父亲张武龄举家迁徙到上海。
当时,最大的女儿元和15岁,允和、兆和分别是11岁,8岁。
不久,张武龄又带着全家从上海搬到了苏州,在那里安顿、生发开来,成为有名的望族。
许多人因此以为她们是苏州人,叶圣陶也说苏州九如巷的四姊妹。
其实四姊妹一辈子都不改合肥口音,坦承自己是合肥人,授权金安平女士写的张家传记,更是慎重命名《合肥四姊妹》。
可以说,四姊妹扎根在合肥的土壤。
三一直觉得,一个人儿时的乡村经验是一辈子的财富,四姊妹的根系在土壤里深入而发达。
为了能有更开阔的视野,不受封建家庭的闭塞影响,张武龄南迁的举动无疑也给四姊妹带来深远影响,就像一棵树,上海、苏州的生活,让她们有了更多向高处、向蓝天伸展枝桠的可能。
根深叶茂,因此,风姿绰约,于树、于人,同理。
不知道是合肥的风土人情,还是家族的遗传基因,四姊妹血液无一不流淌着坚毅与执着,只是含而不露在柔情似水的外表之下。
外圆内方,也许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为人方式了。
她们的母亲陆英便是这样吧。
总在不经意间,给家人营造宁静美好的氛围。
再大的事情,该来总归要来,惊慌失措,声嘶力竭,除了有失风度,哪里有半点有助于事情的解决?!正如黄永玉描绘兆和,几十年来,只听见她用C调的女声讲话,着急的时候也只是降D调,没见她用嗓门生过气。
这是家庭因素培养出来的德行和教养,是几代人形成的习惯。
大姐元和因为痴迷昆曲,深爱上演昆曲的名角顾传玠,在当时戏子地位相当低下,元和顶着巨大压力,和心中的他成家,并一生追随,付出与女儿生别31年的代价。
没人知道她内心的苦与乐,她对自己对别人几乎从不评价和判断,不管面临怎样的大富大贵和艰难困窘,都维持着一样的优雅从容。
这要拥有一颗怎样强大的内心?!看起来最文弱、最纤细,绰号韭菜的二姐允和,其实命运更加多舛,抗日战争期间,至少经历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
刚开始逃难时,她带着二十件行李,一行七人——等到回乡时,只剩下五件行李,四个人。
亲历了丧女之痛,儿子内脏被流弹打穿6个洞,幸而得到了救治。
个人的命运,裹挟在时代潮流中都是微不足道的。
文革期间,张允和、周有光夫妻受到冲击,面对艰难和磨难,她微笑着,以单薄之躯扛了过去。
闲暇就研究昆曲,编写身段谱,远离是非。
80多岁还学电脑,编家庭杂志,遇到问题就找老书童,其乐融融。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不僵化保守,这也是张家的传统吧。
我曾经去苏州九如巷拜访过四姊妹的五弟、排行老九的张寰和老人。
他送我一套自己整理、刻录的家族照片光碟。
其中还有难得一见的四姊妹青春年少,身着泳衣的靓照,这在当时也算开风气之先了。
这要感谢他们的开明老爸。
为了更方便快捷接受外面的信息,也是张武龄举家搬迁的动因之一。
他爱读报,带藏书,爱拍照,爱听留声机,为创造男女平等的教育机会,还创办了苏州乐益女中。
分明就是潮人一枚。
很多人,还未到中年,容颜和心灵就开始风干、起皱。
张家四姊妹一直到老,都保持着动人的风韵和魅力,她们的精神和心灵,保持着光洁和温润。
曾和张家打过多次交道的张昌华先生说我对充和先生的印象是她的姿容是典型的小家碧玉,而气质神韵却是大家风范。
这话其实适用于四姊妹。
四四姊妹当中最有才华的莫过于四妹充和,诗词、书法、绘画、昆曲无不精通,她对这些发自于内心的喜好,有着近乎宗教的情感。
抗战时期,警报一响,防空洞里干不了事情,她就不停地书写,一拿起笔,周遭的世界就不存在了。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玩伴,伴随她的就是草木自然和这些爱好。
因为有了这些发自内心的爱好,她耐得住孤独和寂寞,也因为有了这些发自内心的爱好,她其实并不感到孤独和寂寞。
男人和爱情,有便有,没有便没有,她自有浑然忘我的一片天地。
充和非常有主见。
家人让她考北大,学不进数学,她索性就考了个零蛋,终因中文的出色(考了满分),被考试委员会破格录取。
进了北大,不喜欢浓厚的政治气氛,觉得无法静心求学,借口肺结核,干脆离开了学校。
后来这位休学的学生又被北大请回去做了书法老师。
直到1948年底,34岁的充和决定嫁给傅汉斯。
伴随着这个决定的,是婚后远走他乡。
充和清醒而敏感,知道自己和姐夫沈从文相似,是一个老式文人,没有弹性适应新变化。
她从信佛的叔祖母那里继承了慈悲为怀,却也没有特别远大的抱负,她的梦想很简单,希望能有一个园子,坐落在溪水边,园子里种着树,她的朋友们随时来做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家一起做着文学艺术的梦。
后来她远渡重洋,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授书法,直至1985年退休。
她曾长期担任美国昆曲学会顾问,组织演出,推广中国戏曲。
同时在异乡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心目中的田园,住宅后面有一片园地,她种了一片竹林,也种了花卉,还种了长葱、葫芦、黄瓜和一棵梨树。
事实证明,她保持了自己的追求,而在中国大陆,传统文脉被粗暴地斩断。
充和是张家四姊妹当中唯一还活在人世的一位,已近百岁。
2008年,张充和被发现罹患癌症。
她说:没有关系了,一个人要死总是要有个原因的。
一样写字,唱曲;一样优雅、从容。
漫步在张老圩,有一片水面,宁静而绚烂,令人想起莫奈画布上的《睡莲》。
意境是相通的;美,是相通的,也是至高无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