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类型8__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
为了促进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水利建设与生态融合。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引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大,会对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建设高质量水利工程项目为核心,创建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项目。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造成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无论何种工程建设,都涉及各种仪器设备,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环境污染以及噪音污染。
水利水电设施在施工中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在农田周围建设沟槽或小型水库,因此,在施工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砂石和混凝土,这些施工材料需要大量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由于烟尘可能存在毒性,不但会对施工人员或者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存在危害,还会影响周围环境。
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建设时需要利用大型仪器设备,产生噪音污染,而且工程建设周期长,使得噪音污染是持续性的,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
1.2水土流失量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胡乱开挖、大开大挖、乱堆弃渣、乱修临时设施等,会对土体造成较大伤害,降低土地原有的牢固性,土体表面植物被破坏后,在雨季会出现大范围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之后很难再进行修复,对任何自然环境而言,水土流失是非常致命的,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还要加强对水土流失的保持和治理。
1.3大气环境污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属于建筑工程施工,它的作用是为农村基层以及农业生产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
建筑施工涉及车辆运输、废料处理以及机械运转等,车辆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施工时也会产生大量扬尘,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如果农村的空气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基层民众的正常生活。
水利工程从长远角度出发的利弊

水利工程从长远角度出发的利弊摘要:自古以来水利工程是我国高度重视的。
中国策略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水利工程建设越发重视。
水是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构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关乎民族强盛。
本研究针对水利工程,从长远角度出发,分析企业正负面影响,提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正确认识水利工程。
关键词:水利工程;长远角度;利弊引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家各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水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构成,水能承担25%的电力需求,相比化学能源发电来说,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势,是符合全球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
我国已经建设了三峡、二滩、小浪底等水电站,为地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如果过度开发利用、无序利用,不仅不利于发挥河流功能,同时,还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大量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会破坏水资源利用,无法正常运行水电工程。
从水利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来看,建设水库等一些蓄水区,能够在丰水期时保护周边的作物土壤,同时,水库对于河流调节,能够防止蓄水区土壤受到雨水冲刷,确保土壤营养成分。
除此之外,由于长期处于浸渍,使蓄水区的土壤在低氧下,会降低微生物含量,出现土壤肥力减退问题。
水位长期不稳定,也会从一定程度上使士㚂出现沼泽化,盐渍化等问题,无法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大肆修建水利工程,会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导致如外迁无法快速排出库区水,使库区营养成分过度积累,甚至出现水华问题,藻类过量繁殖,破坏水生物正常的生存环境和生物链完整性。
从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来看,将水利工程新建于天然河道中,会影响河流下游,当河道河流被截断之后,可提高河流蓄洪能力,尤其在汛期来临时,能够储存大量雨水,进而减少洪水对农田的淹没概率,提高沿线安全性。
但聚集河水,库区流速反应减弱,会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影响水生物的正常生存。
排水量降低后,会导致河流和海口堆积淤泥减少,使河流中养分不足,大量鱼群无法生存而锐减,水位降低也会导致河流航运能力显著降低。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性工程,其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优化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利弊分析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水资源的时空分配,能有效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以此来满足广大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城镇的供水紧张、粮食安全等,都与水利水电有密切联系。
因此,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1绿色理念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原则1.1实际原则在绿色理念下,实现我国建筑行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好的优化环境,提高我国环境质量。
因为我国环保施工技术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具体应用上还有着一些问题。
所以在发展中就可以不断借鉴,完善自身的施工技术,以此来突出体现绿色施工特点。
同时,施工单位在施工上,还应能按照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来实现高效化、科学化的管理,能真正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勘察现场,从而来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浪费资源问题,能进一步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有序完成。
1.2节约原则在绿色施工理念下,施工单位应能节约材料,减少多余成本支出。
通过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便于降低对资源的浪费,不断的优化材料的性能,从而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实际影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施工单位在施工上始终遵循节约原则,做好宣传教育,让施工人员都能养成这一理念,并要求技术人员能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点这一技术,这样不仅能科学化、高效化处理施工技术,同时还能提高施工方案的节约环保意识,不断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我国环境水平,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帮助。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现状2.1水利工程周边用地丧失最近几年,在我国现代化水利水电建设的新要求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过于快速,水利工程周边环境发展范围严重受限,这是激进式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表现之一,这种表现是不正确的。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引言任何人为性的举措都会产生正面及负面影响,水利工程不外如是。
它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固然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影响,其中对水域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产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不均衡后果,而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时间长,有较强的固定性,这一影响将逐步扩大,因此,我们在关注利的一面的同时也要关注弊的一面,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影响。
1环境影响1.1正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水污染对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
水库的修建能够减少河流淤泥河沙的堆积,起到一定改善水质的作用,并且水库的修建让河流的管理更加便捷,让人为化控制汛期对周围环境危害更加便捷。
第二点,增加水域周围的空气湿度,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对周围水循环系统环境进行改善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周围绿色植物及水域生物生长繁殖,起到保护河道的作用。
第三点,降低周边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例如洪涝灾害,盐碱地灾害,酸雨危害等[1]。
1.2负面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体现在工程水利层面,对周边环境形成系统化的自循环作用尚不明显。
而对水能的大范围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水域的微环境有一定负面作用。
例如,深水库的水温分布呈现层次化,导致对周边水生生物的正常栖息繁殖造成一定影响。
湿度加大,雾气环境增多等。
而当水库管理不善的情况出现时,很容易造成周边山体滑坡,水位上升等灾害的发生,给水域周边生态环境,林地以及下游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隐患[2]。
同时,流动的水域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利影响进行扩大,造成损失时,往往不能够得到妥善安置,从而需要更长时间进行影响消除。
此外,在长期工程的进行中,各种工程废料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危害,如果处理不当,将会进一步加深周边水域及环境的正常发展。
同时,工厂企业需要再次选址搬迁,浪费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2防护措施2.1做好充分的前期考察工作水利工程将会关系到我国农业、工业及自然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长期影响,而不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可以通过充分的人为调控进行避免和削弱。
微专题十一 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

一轮 · 地理
2.灵渠北渠和湘江同向流动,很多人觉得北渠完全可以不修,直接利 用湘江古河道,对其功能解释合理的是( C ) A.主要是为了灌溉北渠周围的大部分农田而修建 B.中国古代为讲究对称性而修建,反映中国古代工程设计中的艺术灵
感 C.降低坡度,减缓流速,利于行船 D.战时备用通道,防止湘江航道太繁忙而修建 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灵渠初期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则A、B错 误;同时北渠与湘江故道相比,北渠因更弯曲而长度更长、流速更慢, 利于行船,故C正确。
12
一轮 · 地理
(1)简述通济堰干渠设计的优点。 答案: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利用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渠 水可自流;穿越整个碧湖平原,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农田排水顺地势 流入大溪,避免农田积水。
13
一轮 · 地理
(2)分析通济堰上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原因。 答案: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泉坑溪溪水 横贯通济堰渠道,雨季时易暴发山洪,山洪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冲泻而 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影响灌溉效益,需经常疏通;通过建造立 体交叉石函引水桥,可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渠水从桥下穿流, 两者互不相扰,从而避免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 导。
6
一轮 · 地理
实例分析——以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为例: (1)积极的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 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 (2)消极的影响: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 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 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 遭到侵蚀而后退。
一轮 · 地理
微专题十一 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第一篇: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长江三峡工程由重庆到湖北宜昌市的巨大水利工程,造福了千万人民,是我国最大,最全面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虽然三峡水利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十全十美。
三峡工程也是同样。
我们先来看这项工程带来的好处:首先就是发电。
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它缓解了我国的电力问题。
它的年发电量超过了900亿千瓦时。
缓和了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再来说说三峡工程防洪的功能。
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止了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保证了下游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曾经在98年就抵抗了一次特大洪灾。
既然是水利工程,那么肯定也针对航运。
这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从宜昌到重庆间600千米的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的问题。
使得长江两岸的人民交往畅通,使得长江真正成为了黄金水道。
那么接下来就来看弊端:先从小处的说起,当生存环境改变后,长江中甚至长江周边的动植物难免会有不适应。
上游水库的储水,水量变多后,对于到上游产卵的鱼就造成了影响。
大家都知道,白鳍豚是我国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在长江沿岸,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长江往来的渔船争多。
渔船往来平凡,船与鱼相撞的事故也会争多,甚至还导致一些不法船商非法捕捉白鳍豚,这导致了白鳍豚的严重减少。
其次,长江水流速度等的改变也会对周边的天气甚至是气候都会造成影响。
而且在堤坝的修建中还积聚很多的泥沙在大坝的周围,水的浑浊,还有中下游的泥沙的减少对环境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对长江三峡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甚至一些物种也因此灭绝。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造成了众多当地居民移民搬迁的问题,为了建设此工程,差不多113万人口要进行搬迁。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用掉了大约400亿人民币,搬迁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问题,更要面临移民的精神问题。
2019年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30)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含答案)

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2019.4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30)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含答案)读长江三峡地区图(图30-1),回答下列问题。
图30-1(1)填写图中三峡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长江三峡水电站所在的峡谷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此修建水电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电站建成后,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水位上升,使通航里程增加;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有利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规范演练1.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0-2),回答下列问题。
图30-2(1)图中植被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这类植被分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对②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4)阿斯旺大坝(图中B 处)建成以后的几十年中,A 处的三角洲海岸不断后退,其原因是什么?2.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图30-3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伏尔加河流域面积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注入里海的径流量占进入里海的总径流量的85%。
流域内人口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3%,机械、石化、电力、和食品工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流域近300多年来曾发生多次洪灾,为此,流域内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07座以抵御洪灾。
高中地理类型8__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

高中地理类型8__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7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8__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思维建模1.有利影响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社会效益降低洪涝威胁,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产业调整,推动库区经济发展2.不利影响分析角度答题模板上游地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典题示范读长江三峡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三峡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长江三峡水电站所在的峡谷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此修建水电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电站建成后,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分析(1)三峡的名称结合图中对应位置即可得知。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在西陵峡(2)在西陵峡建设水电站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流量大和落差大两方面分析(3)水电站建成后,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从航运、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答题(1)必须按顺序呈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西陵峡”(2)在西陵峡建设水电站的自然原因必须体现“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和“位于第要领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水电站建成后,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有利影响必须体现“通航里程增加”“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等内容[答案] (1)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C(2)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水位上升,使通航里程增加;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有利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规范演练1.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8__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
思维建模
1.有利影响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社会效益降低洪涝威胁,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产业调整,推动库区经济发展2.不利影响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上游地区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
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典题示范
读长江三峡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三峡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长江三峡水电站所在
的峡谷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此修建水电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电站建成后,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1)三峡的名称结合图中对应位置即可得知。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在西陵峡
(2)在西陵峡建设水电站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流量大和落差大两方面分析
[答案] (1)瞿塘峡巫峡西陵峡C
(2)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3)水位上升,使通航里程增加;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有利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
规范演练
1.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被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这类植被分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对②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4)阿斯旺大坝(图中B处)建成以后的几十年中,A处的三角洲海岸不断后退,其原因是什么
2.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
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
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
一条理由。
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伏尔加河流域面积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
一,其注入里海的径流量占进入里海的总径流量的85%。
流
域内人口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3%,机械、石化、电力、和
食品工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流域近300多年来曾发生多
次洪灾,为此,流域内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07座以抵
御洪灾。
材料二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图30-4)及伏尔加河平均
年径流量沿程变化表。
河段名
集水面积(104km2)流量(m3/s)
本段从河源起总计河段从河源起总计河源—奥卡河12302940
奥卡河—卡马河46107550
卡马河—伏尔加格勒6008150
伏尔加格勒—河口138-1508000
材料三俄罗斯鲟主要栖息在里海和亚速海—黑海水系内,属洄游性鱼类,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
(1)简述伏尔加河流量的空间变化特点。
(2)简述伏尔加格勒到河口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是如何对俄罗斯鲟的繁殖产生影响的。
类型8 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
1.(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光热充足或夏季炎热干燥
(2)由赤道到两极
(3)该洋流为寒流,对②地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海岸。
(4)由于阿斯旺大坝的拦蓄作用,入海泥沙大大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解析] 第(1)题,图中植被①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该植被分布区出产优质葡萄的自然原因应主要从气候方面分析。
第(2)题,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是以热量变化为基础的,因此其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3)题,图中洋流是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属于寒流,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海岸。
第(4)题,阿斯旺大坝建成以后由于阿斯旺大坝的拦蓄,入海泥沙大大减少,泥沙淤积减轻,再加上海浪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导致下游三角洲海岸不断后退。
2.支持的理由:可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是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3.(1)从河源到河口流量先增大,后减小。
(河源—伏尔加格勒流量增大,伏尔加格勒—河口流量减小)
(2)地形平坦,气候干旱。
理由:该河段河面开阔、支流少(河流分叉多),因而地形平坦。
由该河段流量减少、城市分布少可知,该地气候干旱。
(3)流域内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污水排放量大,河流水污染加重;大量水库的修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导致入湖流量减小,使得湖泊咸水入侵河道,河水变咸,限制鲟鱼的繁殖(繁殖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