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系生态工程建设
浅谈河道治理与生态水利建设
浅谈河道治理与生态水利建设1、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要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首先需要掌握相应的理念,明确其基本原则。
1.1 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要促使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需要以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这是其根本所在,是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回归。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与洪水进行了无数次斗争,绝大多数以失败和挫折而告终。
在斗争中积累经验,我们已经逐渐学会了怎样去和自然和谐共处,而如今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之观念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斗争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要做到这点必须要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發展观作为指导,在河道治理中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统筹综合管理。
河道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我们对于它的治理也要顺应其发展的特点,在经过一段长时期的膨胀发展之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来求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1.2 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步进行的资源索取观水利工程除了在防洪和供水等方面产生巨大作用外,对于水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态系统的修复方面同样大有作为,这点是我们在进行工程措施的时候所必须认识到的。
改善水的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其流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而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就在这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短见的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放任对它的开采和利用,当各地传来水源水质恶化的警报时,我们才深刻了解到"有水没法吃"的尴尬。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资源索取观念,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 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从宏观上看,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属于人口资源环境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们对水的利用最终目的还是为人类服务的,水对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尤其是农业,可以说是其命脉;而水利工程建设则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
由此可见水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突出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能就水论水,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才能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探讨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探讨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
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总而言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
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最终杀跌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
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
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
河流水速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
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大量植被的破坏。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当前,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迅猛增长的过程中,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大。
面对解决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部分地区严重缺乏的现实,国家开始大规模实施水利工程建设。
然而因此也带来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
传统观念中,人们仅仅把水当成认知河流的唯一内容,当治理河流过程中,把水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
可是当人们意识到,河流与人类社会都存在同样的生态系统之时,已经有相当多的水利工程将当地的生态系统破坏了,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必须将生态水利建设方法寻找到,并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基本前提,通过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可靠保证。
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把握好其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1.1突出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生态水利工程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学原理来从事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依照生态学原理进行河流的治理,在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还要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到维护;针对安全性的需要,应根据水文学和工程力学规定实施,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使其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根据工程设施规范与河流地貌相结合原理,来规划设计河流的纵断面以及横断面,过程中还要考虑河流侵蚀等特点,以及动态研究河势的变化情况。
还要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问题,尽量减少风险建设和增加收益。
对设计考虑必须全面,对其中不利因素进行仔细分析,从而使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
1.2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食物链的演变过程可以从生态系统具备自组织功能方面来进行解释,自然选择为其作用原理,其所指的是生态系统之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
自然界选择物种基本有着合理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作为设计生态系统的基本依据,在实际适用设计理论过程中,自然要遭受到生态因子以及生物群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由此,要将一个生态系统设计好,离不开人工与自然的共同作用,运用设计理论开展系统设计时,应对乡土的生物种类给予充分考虑。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一、引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旨在通过开发、利用、改造及控制河流,以满足人们防洪、抗涝、灌溉、发电、供水等需求。
随着时间推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河流不仅仅是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更是其系统本身生命的载体,一直以来,工程设计与建设忽视了河流本身的生态功能。
由此,业界对水利工程设计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在考虑河流"为我所用"的同时,还应关注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维护;工程建设不仅应该符合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应遵循自然规律,强调河流治理的可持续性。
由此,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来讲,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
但如果在该区域修建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库区的微气候会随之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水库的建成对区域水体及湿地面积造成了影响,使得空气湿度随之增加,进而影响到气温、风速、降水等,导致微气候环境发生改变。
在气候条件的变化中,又尤以降水的变化最为突出。
水利工程会对局部地区的降水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降水量大幅增加。
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库区湿地面积增加,积水明显增多,受太阳辐射影响,水分蒸发形成降雨。
第二,降水分布状况发生改变。
水库建成会对原地貌带来变化,迎风面降水量明显大于背风面。
第三,降水时间产生变化。
大气对流作用下,库区夏季降水明显多于冬季。
(二)对水文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另一个影响表现在,改变了河流系统的水文特征及结构。
河流上建设水利工程之后,利用水库,上游水资源被存储,水深大幅增加、流速变缓,水体难以发挥自净功能,下游流量减少,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断流现象。
上游蓄水、下游水量变少的情况下,地下水位改变,对水文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水库改变原河流的泄洪量,影响航运、灌溉效果;库区水体增大、水温、水质发生变化;下游断流引发河流干枯;河流水位降低,入海口发生海水倒灌等等。
水利工程生态景观水系规划与建设
水利工程生态景观水系规划与建设
水利工程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在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中融入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生态景观水系规划与建设的相关内容。
生态景观水系规划
生态景观水系规划是将水系系统与周围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景观品质。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景观美化等方面,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水系规划与生态平衡
水系规划应注重生态平衡,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维护水域生物多样性。
通过合理规划水系,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净化水质,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资源,同时创造舒适的生态环境。
生态景观水系建设
生态景观水系建设是将规划方案具体落实到实际建设中的过程。
在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设计水体结构、植被搭配、景观布局,打造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性的水系景观。
生态景观水系的意义
生态景观水系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促进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优美的水系景观也有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水利工程生态景观水系规划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和精心建设,可以实现水系系统的生态保护与景观美化,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水利工程生态景观水系规划与建设是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建设,可以实现水系系统的生态保护与景观美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
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摘要:水利工程的运行和建设有利于人们科学的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从根本上减少一些危害,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得到较大的发展,对防治洪灾、运输、水力发电、农业灌溉等都起到较大的作用。
水力工程是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在利用和建设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群众都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规划两方面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基本原则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预防灾害,合理控制水资源的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水利工程已经步入工程建设领域,以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的人文、水文、自然等因素,注重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和谐发展,将工程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的要求。
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1)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
河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还与周围的城市、乡村、田地、森林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之前,就要考虑河流与周围城市、乡村、田地、森林等要素的关系。
(2)维护保持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
由于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河流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些破坏都是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修复。
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人为修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还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恢复和保护多样化河流的原则。
每条河流都具备多样性,其土壤状态、流水状态、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仅对成功案例进行盲目的模仿,要对每条河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每条河流的特征,针对性的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才可以保留每条河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1]。
浅析水利工程生态建设
浅析水利工程生态建设摘要:随着低碳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需要探索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合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证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问题以及加强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建设,结合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1.1对河流水域的影响由于兴建水利工程对于河流形成一定的拦截作用,降低了河水的自由流动,进而降低了河流水体与大气以及土壤之间的交换能力。
如果河流中被排入污染物,那么污染物将会很难进行扩散,不利于污染物的分解,同时建设水利工程提高了水体的储蓄量,大大增加了水库周边地区的蒸发量,使得该地区降雨量增多,气候发生改变。
1.2对生物物种的影响水利工程一般都有水温收集设备,在强烈的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库中的水体会快速吸收太阳能,迅速升温。
进而导致水库中的水体温度高于河道内的水体温度,这一温度差将严重影响河流中的生态稳定性。
再加上兴建水利工程会使得离洪泛区与滩地相互分离,减少了堤防内部的各类植物的生长,使得以草为食的动物大量减少,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再加上兴建水利工程会排放各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被排放到河道中,引起水中生物的大量死亡。
1.3对社会生态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不但大量占用有限的土体资源,这就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库区内的耕地、房屋建筑以及历史古迹造成严重的破坏。
前郭县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松花江和嫩江分别从这里穿过,同时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查干湖就位于这里,因此当地很多人都聚居在河流周边。
因此兴建水利工程会破坏前郭县的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大规模的移民,再加上前郭县民族众多,移民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民族矛盾。
2加强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2.1因地制宜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自然界不存在两条一样的河流,即使对同一河流在不同的区域其特点也不同,因此在进行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时必须因地制宜,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考察,充分的尊重该河流在该区域的美学价值与自然属性,最终形成最好的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方案。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议题。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指在保障水资源安全、发展水利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探索如何在实践中规划实施。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随着人口增多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供需间隙越来越大。
在水资源紧缩的情况下,节约和保护已有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发挥水资源的效益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提高水的资源利用率,避免水的浪费和污染,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及管理,可以提高水资源的供应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随着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竞争加剧,许多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受到了影响。
然而,生态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体清洁度,减轻水体污染和防止水环境恶劣化,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栖息。
”生态水利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绿色、环保、生态的方式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
可以避免传统水利工程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种新型、可持续的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影响如下:(1)提高水质,减轻水环境污染。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调节气候,提高环境质量。
(4)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实施1. 规划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制定规范的设计方案,其核心在于细致的规划和创新的设计理念。
规划和设计的初步步骤是进行调查、采集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详细的设计方案。
在规划方面,应包括流域经济和废弃物的结构、生态平衡和能源状况等信息。
设计方案应根据流域的特点和应用的技术进行设计,比如,可以在河道前沿加固,修建防汛堤,建立防洪系统等。
浅谈水源地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浅谈水源地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随着社会经济大开发、农业大发展,而忽视饮用水源地的管理保护,加上水源地周围农家生活水和农田施肥氮磷等排放总量的持续增加,水质状况逐渐有恶化的趋势。
优化了库周的生态系统,对水库水质及水环境进行了保护,有效遏制了库周居民生活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努力达到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统一。
关键词: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优化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1概况与现状盐井口水库位于长江水系高滩河右支七间河的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07°32′,北纬30°7′。
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54.6km2,主河道长22.4km,河道综合平均比降25.9‰,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281.9mm。
水库下游为梁平区重要的工业区和产粮区,担负着下游3个乡镇、渝万高速公路、318国道以及重庆至东部山区几个县的交通公路、乡镇厂矿、企事业单位防洪保安任务及工业和生活供水任务,实际供水人口8.2万人。
随着水库流域范围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反而不断下降,同时传统的农业耕作加剧了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
水环境质量现状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极不协调,也给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1地质地貌水库流域属低山丘陵区,海拔在470m-1100m之间,位于渝东褶皱带明月峡背斜东南翼。
流域地处梁平著名的竹山,有百里竹海的美名,植被条件较好,水土流失较轻。
地层稳定,无断裂构造破碎带和滑坡与大的崩塌,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
工程区土壤多样,土地利用率较高,农耕较发达,耕地集中,主要种植红薯、小麦、玉米、油菜等,土层厚薄及肥力差异较大,生物种群一般,分布地差别悬殊,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浅谈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
浅谈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工程、生态水利上发展。
生态水利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河流生态系统可能会受水利工程的影响,导致产生一些不良的结果,这些不良的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另一方面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
水利工程建设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标签:提高;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1、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破坏的原因为了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切入点,来对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文章首先必须弄清楚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以为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进而根据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分析,找到必要的治理措施来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
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水利工程本身的缺陷,不管水利工程如何建设,如何选择地理位置,其根本的工作还是为了开发水利,因此对于所处点的水流流量和流向一定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影响;第二方面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很多水利工程在当时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的短板,很难预见到日后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在当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第三方面在于人们自身的观念,即使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水利工程还是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更加严重。
2、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指,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与发展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走生态水利的道路,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保护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
近几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升高、动植物消亡、江河水污染等等。
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等频繁发生。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浅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浅析在社會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阐述了生态水利的特点,最后对生态水利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作以展望。
标签:生态环境;生态水利工程;特点:展望引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溪河断流、湖库干涸;水质污染、环境恶化、水域自净、自我修复承载能力降低等,因此生态水利工程是现阶段兼顾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构建主要的任务是生态,即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基础之上兼顾水生态修复。
1、传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1.1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1.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
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
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
1.1.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可以说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
探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
探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堤防工程;规范;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生态化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宏观上讲,生态水利就是研究:水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中,在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节约用水的条件下,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良性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因此,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生态法则,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方案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1水利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究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究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建设水利工程,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但是建设水利工程虽然能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但它也造成当地环境的恶化,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多的弊端,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文主要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为改变河流河道自然分布打破水源分布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的水需求,然而在这些已建设的水利工程中大多是以囤积河水、改变河道走向、人工开凿蓄水池等一系列不和谐工程进行的,只单一的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淡水资源需求,却并没有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生态问题,导致环境恶化、物种灭绝。
人类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是为了调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分布平均,然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建设就是水资源枯竭的罪魁祸首。
2、单一化的生态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本上修建于天然河道上的水利工程自然会直接影响到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表现为河流局部形态的非连续化和静态化,最终造成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被瓦解和消除。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要影响水质。
自然水系的流速会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而减慢,从而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降低,继而弱化了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降低了水质的自我净化能力,使得水质重金属污染现象频发且愈演愈烈。
蓄水堤坝的内部水是随着阳光的辐射而大量蒸发的,河流的流速变缓直接导致该地区雨水量直线上升,温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局部温度会过低直接导致了这一地区生物的生存,植物会因为大量降水而死去,生物会因大量降水而导致环境变化生病,缺乏食物动物救护灭亡,而水中的鱼类也会因此发生不能繁殖的问题,或者繁殖发育不良的问题。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意义1、生态水利工程能保护河流的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对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情况进行深刻的调查和评估。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深入思考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深入思考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涉及生态环境、水资源、水利设施的综合性工程,旨在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减至最小,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而言,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不仅可以保障水文环境的平衡,而且可以促进绿色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实践中,应该贯彻科学、可持续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首先,在生态保护方面,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其实质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尽可能地避免水污染、水短缺等问题,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环境建设方面,需要注重绿色生态建筑、生态设计等方面的考虑。
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应尝试采用生态材料、绿色设计等方式来完成,以保证其环保性。
如,注重保护河流生态,可以使用长江禁渔区制度,禁渔期间,可以在这些区域进行水生物资源调查、巡查、监测等各项管理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防洪考虑,不仅要注重工程实施,也要做好生态治理,分析不同水域的特征,掌握其生态系统和环境特征。
在实际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非常注重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基于可持续性的原则,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水资源,同时实施多样化的水资源管控,从而使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同时,还应注重人文因素,在保障人民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附加值、塑造好的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最后,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还必须要注重可持续性问题。
保证生态稳定,保护水资源,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得到长期效益,都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策略,同时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维管保养和检测机制进行实施和管理。
只有实施全程监管和改进,才能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局。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既要注重科学合理性,又要注重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对于保护亚洲大世界珍贵的水资源,加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稳定性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生态水系建设方案
水利工程生态水系建设方案一、前言水利工程生态水系建设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促进水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利用日益严重,导致了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开展水利工程生态水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生态水系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套具体的建设方案。
二、生态水系建设的意义1. 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水系建设,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 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生态水系建设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得水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有效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社会效益提高:生态水系建设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三、生态水系建设的原则1. 全面规划: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水系的建设,从规划的层面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2. 保护优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进行工程建设。
3. 自然恢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的方案,倡导自然恢复的理念。
4. 社会效益至上: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四、生态水系建设的内容和方法1. 水域生态恢复水域生态恢复是生态水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域生态恢复一般可以通过湿地恢复、水生植物种植等方式来进行。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合理规划水域生态恢复区域,通过植被的恢复和种植,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物种的繁衍。
2. 生态用水生态用水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通过降低用水强度,改善供水设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优先保障生态用水。
水系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方案
水系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供应和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水系生态环保工程是一种保护和恢复水系生态系统的综合工程,旨在维持和改善水质,并保护和恢复生态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水系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方案,包括项目目标、主要措施和预期效果等方面。
2. 项目目标水系生态环保工程的目标是维护和改善水体质量、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并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
具体来说,项目目标包括:•提高水体质量,使水体达到或超过国家水质标准;•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水文功能;•促进水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水污染。
3. 主要措施为实现项目目标,以下是水系生态环保工程的主要措施:3.1 水质改善措施•建设水质监测网格,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植被修复和生物滤池建设,来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并推广农田生态工程建设。
3.2 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划定湿地保护区,并进行长期监测和保护;•建设湿地保护中心,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推广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重建和湿地植被修复,以增加湿地面积和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变化和破坏问题。
3.3 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水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建立水生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及时发现和保护重要物种和栖息地;•修复和建设鱼类通道、鱼类栖息地和水生植被保护区,增加水生物种繁衍和栖息条件;•开展水生物多样性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
3.4 水资源可持续供应•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合理分配水资源,优化水的使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禁止乱采乱用地下水和超负荷抽取地表水;•推行节水措施,包括推广水-saving器具和技术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开展水资源调查研究和水资源监测,了解和应对水资源变化和问题。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从生态角度谈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它既是建设“生态邻水”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水环境;水体污染;生态水利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30-11 当前建设生态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水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一是许多地方居民环保意识较差。
缺水与用水浪费、缺水与水资源污染现象并存,部分地方在河床进行开发建设,侵占河道调蓄空间,影响洪水行泄。
二是部分矿山企业社会责任感不高。
由于利益驱动,过度的开采矿石引发地质沉陷等灾害,造成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三是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未能有效对接。
部分地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环境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忽视了自然规律和水资源条件。
如在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上游兴建生猪养殖场等,造成水体污染。
1.2 水体污染愈发严重一是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生产污水、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快速增长,直接导致水质降低。
二是肥水养鱼、网箱养鱼现象较为普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网箱养鱼、肥水养鱼的负面影响日渐凸现,过度地投肥入库,造成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过高,水质浑浊,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安全。
三是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据遥感资料和实际调查测算,目前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长趋势,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物质流入水中,导致鱼类死亡,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长期下来,泥沙可能会阻碍、填积河道从而导致洪水灾害。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整个水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水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各地方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武安市生态水系工程建设探析
新中国成立 6 0年 来 .武 安 市 兴 建 了大 批 的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 步 建 成 了较 初
面 . 全 市 中 型 水 库 有 4座 ,总 库 容 为
14 8万 ms主 要 用 于 调 洪 减 灾 、 业 02 , 农
国土总面积的 5 .%。三是境内支流河 3 4
道 人 为 堵 塞 、 染 严 重 。全 市 大部 分 村 污 落 都 建 在 河 道 两 侧 .在 河 道 内 乱 排 、 乱 建 的 现 象较 为严 重 。 另外 。 市 工 业 废 全
为 10 8 0万 m ; 坝 有 1 座 , ,塘 4 0 蓄水 能 力 为3 O万 m 。 由 于近 4 3 a的 持续 干旱 , 水 利 工 程 蓄水 严重 不足 。 至 干 涸 。二 是 甚
件 . 进 和 保 障 了城 乡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促
和 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全市 建 有 中型 水 库 1上 、 谷 、 里岩 和大 沼 远 4座 , 2 1 车 四
德 蓐 静
一
…
~
一
r 1_ 曲 碍 _ - T da}
I
jt
武 安 市 是 具 有 数 百 年 历 史 的 重 工 业城镇 . 目前 . 进 入 一 个 新 的 快 速 发 已 展 期 . 别 是 对 于 武 安 这 座 以 资 源 型 为 特
线、 水保 生 态 治理 、 渠 修 复 、 道 综 合 灌 河
主 的 工 业 城 市 , 委 、 政 府 提 出 要 创 市 市
建 经 济 强 市 、 业 立 市 、 态 城 市 和 实 工 生 现 中 等 城 市 的 目标 . 是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这 的 具 体 体 现 。 同 时 . 态 水 系 工 程 建 设 生
浅析绿色生态水系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浅析绿色生态水系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单位所在地邮编:400000摘要:我国愈发重视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水系景观工程建设,更好的突出绿色为主导的建设特点。
可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环节,尚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整体景观工程的绿色效果。
因此,落实好前期的工程设计工作,更好的依照绿色生态目标完成水系景观工程施工,结合工程建设选址区域的实际状况,分析生态系统的真实特点,以因地制宜为目标,妥善完成施工建设。
本文重点讨论了生态水系景观工程的设计原则,关注工程施工的绿色环保条件,从而展开全面且细节化的工程设计分析,总结出科学且合理的施工策略。
关键词:绿色生态;水系景现工程;工程设计绿色生态中,关于水系景观而言,承担着城市自然景观呈现的重要职责,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由于该景观工程建设,有利于推进城市经济的进步,更好的保护城市环境,确保城市中的水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为周边居民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价值效用。
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速率显著提升的新形势中,绿色生态水系景观工程表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进步,逐步扩张自身应用范围,优化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水资源使用策略,展现出区域规划能力的同时,确保水生物的多样性。
一、绿色生态水系景观工程设计原则(一)注重当地区域特点更好的进行绿色生态景观工程分析,专注于技术层面展开研究,必须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以此为工程设计的核心前提,彰显工程设计的效用价值。
合理利用城市中水资源,知晓水资源的分布,与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建立联系,确保相互之间资源是共享的,更好的完成绿色生态水系景观工程设计构想。
通过整体性的设计构图,明确水系的管理目标,科学的完成水资源规划,保障水系景观工程建设的绿色效果。
具体而言,详尽的展开工程设计分析,对城市内的水资源进行评估,综合的完成工程设计考量,相对应的将水资源工程管理融入在整体生态系统中,全方位的展开工程设计,不能忽视郊区部分的景观工程,以系统性的设计理念,逐步完成景观工程设计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系生态工程建设
发表时间:2014-09-30T10:15:19.5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刘斌
[导读] 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是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和全县各水系生态安全的需要。
——以平阴县水系生态工程为例
刘斌(山东平阴县玫瑰湖湿地建设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水系生态工程建设是绿色山东和生态省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济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阴县水系林业是全县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阴县水系主要包括本县境内的黄河、汇河、浪溪河、玉带河、济平干渠和田山引黄灌区等组成。
平阴县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主要围绕这几大水系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平阴县水系生态工程建设黄河、汇河、济平干渠、田山引黄灌区一级总干渠分别处在平阴县的沿黄平原和汇河平原地区,浪溪河和玉带河分处于平阴丘陵山区,河流干渠两侧土质肥沃,水草丰美,立地条件优越。
一、水系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是我县及全省林业发展的需要。
我县立地条件好的荒山基本实现了绿化,剩余荒山绿化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地方干旱瘠薄,施工难度大,见效慢。
平阴县现在森林覆盖率还比较低,离建设生态平阴、绿色山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通过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可以有效的增加我县森林资源,拓展林业发展空间,提高森林覆盖率。
2、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是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和全县各水系生态安全的需要。
横贯平阴东西的济平干渠是南水北调工程中胶东输水干线的一部分,承担着从东平湖向济南输水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济平干渠两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及农田林网,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确保济平干渠在我县境内的水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县水系基本情况平阴境内主要河流为黄河、汇河、浪溪河和玉带河。
中部山区为分水岭,东侧之水流入汇河,西侧之水流入黄河。
黄河在平阴境内长度41 公里。
流经东阿镇、玫瑰镇、平阴镇、安城乡四个乡镇。
主要水系有浪溪河、龙柳河、玉带河、锦水河、安栾河和大清河等。
汇河在平阴境内长度11 公里。
流经孔村镇、孝直镇两个乡镇。
主要水系有围河、郭柳沟河、转湾河、红卫河、小辛河、金线河、环河和齐心河等。
浪溪河发源于洪范池镇的南部山区,流经洪范池镇和东阿镇,在东阿镇大河口村注入黄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全长26 公里,流域面积135 平方公里。
玉带河发源于平阴县中南部的李沟山区,蜿蜒向北,流经孔村镇和玫瑰镇,在玫瑰镇的外山村流入黄河,全长27.5 公里,河道宽50米至70 米,流域面积193 平方公里。
济平干渠在平阴境内长度32 公里。
流经平阴县的东阿镇、玫瑰镇、平阴镇、安城乡四个乡镇。
济平干渠是南水北调工程胶东输水干线的一部分,从东平湖引水,起点平阴县,终点济南。
田山引黄灌区位于平阴县境内,属大型电力排灌工程。
由一级总干渠及沉沙渠、二级分干渠和支渠组成,一级总干渠全长6650 米,全部为土渠,是利用自然洼地沉沙;二级分干渠6 条全场长8445 米(其中隧洞2440 米,高5 米宽5.4 米),全部为浆砌石渠;支渠131条,120 公里。
三、我县水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建设水系流域大型林区和绿色保护带为重点,把保障南水北调(胶东引黄调水)水质及全县各水系生态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全面规划、科学布局。
要在搞好现状调查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规划,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统筹确定工程规划内容和保障措施,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水系林业生态体系,构建和完善全县绿化框架新格局,进一步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优化统一的原则。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充分发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达到绿化平阴、改善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
二是坚持合理规划、统一布局的原则。
水系林业生态带建设要以全县林业总体规划为指导,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面向市场的原则。
水系林业生态带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坚持植物多样性与景观优美相结合的原则。
在树种搭配上,以乔木为主,多树种混交。
在树种选择上,适地适树,以本县优质、速生、耐旱、抗病虫害树种为主。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措施水系生态林业保护带建设项目,由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领导机构,负责迁占、工程、财务、后勤等协调和监管工作。
工程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中的一切事宜,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规模,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任务。
充分利用广播、简报、电台等宣传工具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使项目区的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使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都投入到加强水系生态林业保护带建设。
2、政策保障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谁治理谁拥有、合建共有,允许继承、转让、租赁”的政策,用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水系生态林业保护带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激励各类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参与项目建设,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可单独或联合参与生态林业保护带的建设开发。
3、加快机制创新水系生态林业保护带建设实行政府一次性投入为引导,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逐步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转变。
深化林权改革,国有、集体宜林地要按照拍卖、租赁、承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林地使用权的转让,以搞活林地、林木经营权、使用权。
鼓励企业、大户参与生态林经营管理。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大型木材经
营加工企业参加生态林建设开发,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经营。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1、生态优先、经济优先的问题。
我们省市县各级政府进行水系生态林建设,是为了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优化统一,把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保障生态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水系沿岸占用到土地的群众,因为认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如何合理处理二者的矛盾,使其有机统一起来,使群众乐于接受水系林带工程建设,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否则,即使树栽下去了,成活及以后的管护都是难题。
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林权改革,创新造林机制,需要我们做大量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
2、林业产业素质偏低,产业经济效益较差。
近年来,虽然我们相继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林产品加工企业,但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林业产业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健全;林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林业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林区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不是很高、技术装备水平稍低、产品市场开拓不够,还不能适应日益增加的市场竞争力。
3、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制约着林业建设和发展。
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级对林业的重视,投资增加,但根据目前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
林业建设耗资大,周期长,多年来林业建设主要靠国家投资,地方各级政府受财力所限,不可能大规模投资林业建设。
有限的国家资金面对多年的林业建设欠帐,只是杯水车薪。
资金短缺的瓶颈严重限制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