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史上第一个规划
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
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政策也是国家制定的重要政策之一,用于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一、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中国的科技政策可以追溯到1959年,当时中国开始制定《科学技术五年计划》。
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规划,也是中国在科技领域进行国家层面的规划和组织的开端。
之后,中国陆续出台了《科学技术七年计划》、《科学技术十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政策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1986年,中国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国家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的发展思路,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行动。
1995年,中国成立了科技部,负责全国的科技事务和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
科技部在一系列政策中,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防安全需求”的实现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目标。
2015年,中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促进前沿科学探索”等一系列发展目标。
目前,中国科技政策已经处于不断完善和创新的阶段,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二、科学技术发展史随着历史的演进,科学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中国古代的科技,已有较高的水平,如制陶、冶金、造纸、印刷等,发明了九章算术、中国炮、火药、南针等众多重要的科技成果。
但在现代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曾受制于列强之手,科技水平长期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积极开展科技事业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
1956年,中国实现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中国相继在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量子通信等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积累。
1956年12月22日:《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出台的那一刻
1956年12月22日:《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出台的那一刻作者: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05期1956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簡称《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沿着规划的方向,我国开始了大踏步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历程。
回顾历史,1956年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当年1月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作大会主题报告,发出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
1月25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按照这一指示,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拟定出1956~1967年的12年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陈毅任主任,李富春、聂荣臻等负责具体组织领导工作。
600多名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近百名苏联专家参与规划的制定工作。
《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对科技发展更具关键意义的重点任务:1.原子能的和平利用;2.电子学中的新技术(超高频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仪器和遥控技术);3.喷气技术;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5.石油及其他特别缺乏的资源的勘探、矿物原料基础地的探寻和确定;6.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建立合金系统并寻求新的冶金过程;7.综合利用燃料,发展重有机合成;8.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9.黄河、长江综合开发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10.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11.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的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及消灭; 12.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中国历次科技规划研究综述
时的中国成为可能,这批归国学者带回了当时西方最新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方法、技术、信
息,及科学组织管理的经验,对当时制定正确的规划和选择科学发展研究方向起到了关键
的作用。
或许,已感觉到仅从管理模式的角度尚不能充分回答自己的设问,作者又引人了对
([11],230页):
首先,它阐明了许多研究部门中科学研究的重点。虽然这一规划包括500多个
项目,但是,被列为重点的只有12个方面。随着科研重点的确立,12年规划也就导
致了中国一些薄弱学科的加强和一些新兴学科的建立,从而填补了中国科学事业中
的一些空白。第二,综合规划指明了在贯彻这一规划的不同阶段,实现规划目标所需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成功地组织了旨在制造原子弹的“大科学”项目(曼哈顿工程)
开始的,此后,“规划模式”便成了世界各国作为宏观管理和规划科技发展的极为重要的
一个模式。
沿着这条思路,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规划模式”为什么会在中国既没有科学背景,
也没有社会经济发达背景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并获得成功呢?作者的解答是:
过比较大的调整,或重新制定了新的规划,原规划就基本上搁置了。“文革”前制定的《十
年规划》,由于“文革”的影响,除与国防相关的内容外,基本中断实施。1978年制定的
《八年规划》,一方面由于整个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一方面也由于原规划中一些不
切实际的冒进成分,原规划确定的108项重点项目后来被调整为38项,成为“六五”科技
墓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JCXZ一W6)62自然科学史研究22卷
略,以及宏观政策的集中表述,也是制定具体科技政策的依据。《十二年规划》的成功为
3、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这个纲要包括纲要、科学技术研究主要 任务、基础科学规划、技术科学规划四 个部分。
3、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对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国防、交通、 运输、海洋、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财 贸27个领域和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 门类的科学技术研究任务进行了规划, 并确定上述领域中的108个重点研究项目。
3、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其中把农业、能源、材料、电子计算机、 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等8项 影响全局的综合性课题,放在突出的地 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1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发布时间:2006-08-25今年年初《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距中国第一个科技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的制定正好半个世纪。
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还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纲要》(简称《八年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以及《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和《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就其在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来说,我们更乐于提到的是《十二年规划》。
也正因为《十二年规划》的成功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使我们期待有一个新的与之相当的科技远景规划,来带动中国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承载着与《十二年规划》相似的重任。
回顾、讨论《十二年规划》等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科技规划在中国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演变趋势,思考新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1 为科技发展制定规划是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的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基本方针。
这个方针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内涵,也是处于落后状况、缺乏人力物力等科技资源情况下发展科学技术道路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为有计划的科学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2年9月,中国进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阶段[1],与之相应的制定科学技术计划的工作也开始着手。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战胜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其工业化成就和经验势必引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仿效,科学计划工作则成为当时中国科技界“学习苏联”的一个重要方面。
钱学森与中国导弹等尖端技术早期规划
钱学森与中国导弹等尖端技术早期规划12月11日是钱学森同志诞辰105周年,科坛春秋近期将陆续推出钱老的回顾性文章对于新中国科技事业来说,1956年称得上扬帆起航之年。
这一年,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我国制定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史称“十二年规划”。
刚刚归国的钱学森参加了科学规划制定工作,并担任综合组组长,负责评价、选择、确定并综合各个方面的意见,以供中央最终决策。
在参与科学规划过程中,钱学森运用渊博学识、聪明才智和综合集成本领,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出色地完成了科学规划制定工作,使规划内容既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又符合当时我国国情。
特别是,他对喷气和火箭技术、原子能等国防尖端技术规划即“紧急措施”的制定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思想,对我国国防高科技项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学规划”1956年1月14-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14日,周恩来代表中央在会上做《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安排,要求国家计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在3个月内制定出1956年到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这为科学规划定下了基调。
随后,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挂帅领导科学规划工作。
在周恩来的主持下,陈毅、李富春两位副总理负责组织实施。
1月31日,国务院召开包括中央各部门、各有关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工作人员参加的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动员大会,宣布成立以范长江为组长,由范长江、张劲夫、刘杰、周光春、张国坚、李登灜、薛暮桥、刘皑风、于光远、武衡等10人组成的“科学规划小组”,进行具体的组织、领导工作。
3月14日,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以领导规划编制工作,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任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国家经委主任薄一波、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为副主任,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任秘书长,委员为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科学界的35人。
历史上的科技发展规划
历史上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目录一、1956-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1)二、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2)三、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四、1986-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3)六、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5)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5)一、1956-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 背景及做法随着建国后经济的逐渐恢复,国家设想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内更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制定了相当宏伟的目标。
经济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我国当时还很薄弱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955年,国务院科学研究计划工作小组提出了编制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报告。
随后,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调集了几百名各种门类和学科的科学家参加编制规划工作,还邀请了16名苏联各学科的著名科学家来华,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历经七个月完成了《规划纲要(草案)》,经反复讨论修改,195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2. 内容及特点《十二年科技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
规划文件由《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四个附件组成,其中《规划纲要》包括序言、1956-1967年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任务的重点部分、基础科学的发展方向、科学研究工作的体制、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科学技术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国际合作、结束语等九个部分;四个附件分别是《国家重要科学任务说明书和中心问题说明书》、《基础科学学科规划说明书》、《1956年紧急措施和1957年研究计划要点》、《任务和中心问题名称一览》。
《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规划。
规划在内容上,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还对全国科研工作的体制(主要是科学院、产业部门和高等院校三个方面之间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原则)、现有人才的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作了一般性的规定,是一个项目、人才、基地、体制统筹安排的规划;在组织上,规划工作由总理亲自领导,成立专门的规划委员会,并组织了几百个中国科学家和近百个苏联专家历时半年多讨论制定,尽了当时条件下的最大努力;在编制思路上,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方向确定国家的重要科学技术任务,把各个科技部门的力量汇集到统一的目标下;在实施上,将科学规划委员会保留下来,成为规划实施的高级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规划实施的重大问题,监督规划的实施,特别是监督重点任务的实施等任务,并向中央报告规划实施的检查报告,确保了规划任务的完成。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回眸1978-2012
【导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内制定出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值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之际,中国科技网为读者全面梳理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的脉络中理清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
以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发出“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科学论断,在科技领域拨乱反正,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春天。
改革的时代呼唤1978年以前,我国学习苏联,实行计划式科技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大大缩小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变革。
国与国的竞争由单一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转向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断扩大。
[详细]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
他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详细]科技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
第一次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第一次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
同时,国家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
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1956年1月,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大好形势,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纷纷冲破重重阻力回国。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
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这一年,新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
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
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56-1957全国科技发展纲要
1956-1957全国科技发展纲要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即《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简称。
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为适应国家计委制订全国经济建设长远计划的需要,组织科学家讨论众多学科的长远计划。
苏联总顾问柯夫达建议编制中国科学事业十五年计划,得到国家领导人认可。
中科院先后确定了53个重大项目。
1956年3月,随着“向科学技术进军”口号的提出,国务院正式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全面展开规划编制工作。
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领导下,600多位科学家、近百名苏联专家,历时数月反复论证,终于在当年8月形成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1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正式施行。
《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旨在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中国科学技术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把中国科学界最短缺的国防建设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其目标是迅速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科技水平。
按照“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规划提出13个方面、57项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并确定了12个带有关键意义的重点项目或课题。
它们是:1.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2. 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3. 喷气技术;4. 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5. 石油及其他特别缺乏的资源的勘探,矿物原料基地的探寻和确定;6. 结合中国资源情况建立合金系统并寻求新的冶金过程;7. 综合利用燃料,发展重有机合成;8. 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9. 黄河、长江综合开发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10. 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11. 危害中国人民健康最大的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和消灭;12. 自然科学中若干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它勾画了国家科技发展的蓝图,确定了重要领域和课题,为科学技术为国家建设服务找到了具体的组织和实现形式,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益,加快了中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进程,成为当时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进军的行动纲领。
中国科技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政策发展历程中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间。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1978年-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关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制定有关科技政策。
1978年成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是中国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之一。
这一时期的科技政策着重于技术引进和研究,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来推动国内科技发展。
**1993年-2005年**在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政策发生了新的转变。
199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国家科技计划。
随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究和发展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2006年-2020年**进入21世纪后,中国科技政策继续演变。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明确了中国的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
政府继续加大对科技研究和发展的投资,并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此外,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举措来促进科技创新,包括设立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
这些政策措施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
**2021年及未来展望**中国科技政策在不断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
总之,中国科技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并不断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以促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关于“863”、“973”计划3篇
关于“863”、“973”计划第一篇:关于“863”计划“863”计划,全称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旨在引领和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计划的产生背景、目标、实施情况等方面对“863”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1. 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科技发展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当时,中国科技水平整体薄弱,尤其是在高新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这时,国家高科技部门的科研人员认识到,仅仅依靠引进技术和购买设备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足以满足我国科技梦的需要,必须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才能够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
基于此,国家科委于1986年启动了“863”计划的研究工作。
2. 目标“863”计划的目标是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技术创新者的转变。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2)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3)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4)促进军民融合,提高国防科技水平。
3. 实施情况自1986年启动以来,“863”计划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计划覆盖的领域广泛,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通过计划的实施,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体如下:(1)我国实现了国产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几乎100%,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的更高层次;(2)我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国之一;(3)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开始转化为产业,并形成了一批新兴生物技术企业,如复星医药、华大基因等;(4)我国在高速铁路、核心机床、高桥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李霆道--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3次转移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3次转移所谓科技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对科技发展实行社会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的推进科技事业,并能有效地利用科技发展成果的一系列总体方针、政策和措施。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始于50年代中期。
1956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即中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与此相适应,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方针也发生了三次转移。
一、以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所需要的尖端科技为重点的第一次战略转移“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曾制定了两大科技发展战略,这就是1956年制定的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即“12年规划”,1962年制定的“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即“10年规划”。
这两个科技发展规划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发展与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有关的科学技术放在了突出位置。
这一科技发展战略重点的确立是与当时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
50年代初期,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刚刚起步,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国家安全还没有可靠的保障。
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千方百计地对我国进行科技、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增强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加强国防建设,是中国人民的一项十分突出而又重要的任务。
因为现代军事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优势,而工业优势中重要的又是重化工业,因此,重点发展与重化工业和国防有关的科学技术以及尖端技术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必然选择。
在制定“12年规划”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支持和援助。
1961年因为种种原因苏联同我国发生了边界冲突,随之两国关系激化。
面对美苏两霸和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六七十年代我们不得不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因此,“10年规划”更加突出了军事科技尤其是尖端科技的地位。
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事件
----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事件1、制定新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国务院制订了新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对全国科研工作的体制、现有人才的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作了一般性的规定。
《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中国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乃至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1958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又成功地把一颗名为“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中国“两弹一星”计划的实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新中国第一辆轿车出厂1958年5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观看一汽试制的第一辆东风牌轿车5、中国成功试制新型喷气式飞机月,中国自行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飞上蓝天。
同时,歼5的试飞成功,更让中国成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歼击机的历史。
6、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1965年8月3日,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合成的胰岛素变成结晶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7、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袁隆平领军的中国科学家就一直潜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成功研究培育出“两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并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技术路线,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60多亿亩,增产粮食6000多亿公斤。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1956-1966
1966-1976
文化凋零
1976-至今
“二为”方 向
理论: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成就:核能、空 间、运载火箭、 信息、生物工程
学思之窗: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他是谁? ________
(1)核技术:
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并走向国际市场。 (3)运载火箭: 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空间技术:
(4)信息技术: 1983年“银河”巨型计算机 2002年超级计算机 (5)生物工程:在推动国际基因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建立
4、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是在: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8年 D 1990年
5.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
6、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规模最庞大、技术最 复杂的航天工程是( ) A、远洋航天测量船技术 B、人造卫星技术 C、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D、导弹核武器试验工程
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的技术和科研队伍。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1)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2、表现: (1)核技术: (2)空间技术: (3)运载火箭: (4)信息技术: (5)生物工程: 3、意义: 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于增强中 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 要的意义。
向科学进军 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
向科学进军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作者:暂无来源:《科学大观园》 2021年第13期1956 年制定的“十二年科技规划”,使中国在短短七八年时间内,跨入现代科学几乎所有领域的大门,但其“台前幕后”的故事至今鲜为人知。
1956 年1 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同年开始实施的《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下称“十二年科技规划”)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新起点。
“‘十二年科技规划’被公认为中国科技发展规划史上的成功案例。
但在制定这一规划过程中发生在‘台前幕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吴明瑜说。
上世纪50 年代初,吴明瑜随被中央任命的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一同调往科学院工作。
“那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新中国成立不久,战争的威胁并没有解除,百废待兴。
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技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就正式开始办公。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开始重建。
”吴明瑜回忆道。
据史料记载,新中国诞生前夕,筹建国家科学院的工作已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前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旧中国遗存下来的研究机构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于1949 年11 月1 日正式成立,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规划是有特殊考虑的”在1956 年,为什么要制定一个长达12 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吴明瑜说,这是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使然,“我们要制定这样一个规划是有特殊考虑的。
”吴明瑜是“十二年科技规划”制定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制定规划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40 年代中期到50 年代中期这10 年,正是世界高新技术发轫时期,其标志性领域主要有四个:一是核技术,1945 年7 月16 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成功,1955 年世界首座商用核电站建成,人类由此进入了核时代;二是1946 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机器的认识;三是1947年半导体晶体管出现,1959 年制成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结合,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四是1957 年10 月,苏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开始了宇航时代,人类第一次有脱离地球的可能。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建国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各个阶段的重点和方向不同,通过分析推动各个阶段改革的重要科技政策,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政策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不足和发展思路作相关说明,以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现一个比较全面的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及其政策演变历程。
关键词:科技政策;体制改革;演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界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技有效发展,以实现其整体建设目标而实行的各种重要制度及施政方针。
因此,中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无疑始终与国家科技整体建设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不同,科技政策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果将1985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作为我国正式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标志。
大体上可以把我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一、我国科技政策起步及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1978年以前,我国仿照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实行计划式的科技体系,实施赶超发展的战略。
采用的科技体系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和任务,带动技术的转移,相应的组织结构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政府是科技资源的投入主体。
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特点便表现为运用行政的力量来推进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运用计划的方式来部署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
1.第一阶段,奠基阶段(1949~195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科研机构和学科,组织队伍和人员。
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白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
奖励科学的发明与发现,普及科学知识。
标志着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开端。
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技工作总方针。
第一个全国科技规划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启示
第一个全国科技规划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启示
肖丽娟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7(030)004
【摘要】第一个全国科技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其精心的组织、宏伟的内容、丰硕的成果在新中国科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它的指引下,中国科技事业迎来了以"两弹一星"为主要标志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回顾第一个科技规划,能给现在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自主创新以许多有益的启示:自主创新需要选准领域,重点发展;必须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页数】3页(P79-81)
【作者】肖丽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1
【相关文献】
1.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水平——在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摘编)
2.自主创新: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模式——日本科技发展转向的启示
3.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陈至立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4.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陈至立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5.深入学习和领会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着力推进和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学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首个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历程及启示
规划目标
规划提出,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重 点发展冶金、采矿、机械、电子、石 油化工、农业水利、轻纺工业、新兴 工业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等十大领域 。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发展新兴技术和新产品,提高科 技水平和工作效率。
实施情况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广大 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科 技事业中。在“十年规划”期间,国 家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促进了科 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还开展 了一系列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推动 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
,体现了科技发展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科技规划要注重现实需求
02 首个科技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时国内外的
现实需求,如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
科技规划要具有前瞻性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首个科技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未来的科技发
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对科技管理的启示
1 2
科技管理要注重资源整合
首个科技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整合科研 机构、高校等资源,形成了合力,取得了显著成 果。
科技管理要注重人才培养
首个科技规划强调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培 养和交流,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
科技管理要注重创新文化建设
首个科技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大力宣传 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 围。
VS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十年规划”的实施提高了新中国的综合 实力。通过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我国在工 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 实基础。
04
新中国首个科技规划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国科技史上第一个规划
作者:孙英兰
来源:《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20期
1956年制定的“12年科学规划”,使中国在短短七八年时间内,跨入现代科学几乎所有领域的大门,但其“台前幕后”的故事至今鲜为人知。
“‘12年科学规划’被公认为中国科技发展规划史上的成功案例。
但在制定这一规划过程中发生在‘台前幕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吴明瑜说。
吴明瑜是“12年科学规划”制定的亲历者和
参与者。
上世纪50年代初,吴明瑜随被中央任命的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一同调往科学院工作。
“那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新中国成立不久,战争的威胁并没有解除,百废待兴。
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技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就正式开始办公。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开始重建。
”吴明瑜回忆道。
在1956年,为什么要制定一个长达12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吴明瑜说,这是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使然。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这10年,正是世界高新技术发轫时期。
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继1955年中央明确提出中国也要搞原子弹之后,195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被寄予厚望。